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
引言概述: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在发作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

正确的健康教育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管理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内容,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一、了解支气管哮喘
1.1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2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常见症状和诊断方法
1.3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分类和严重程度
二、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
2.1 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物
2.2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3 遵医嘱使用药物,定期复诊检查
三、应对支气管哮喘发作
3.1 学会正确使用吸入器和药物
3.2 学会控制呼吸,保持镇静
3.3 紧急情况下及时就医,遵医嘱处理
四、生活调理和管理
4.1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避免感染
4.2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
4.3 注意饮食,避免过敏原食物和过度饱食
五、心理健康和支持
5.1 寻找支气管哮喘患者互助组织或社区支持
5.2 学会应对焦虑和压力,保持心情愉快
5.3 与家人和医疗团队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管理疾病
结语: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正确的健康教育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疾病知识、预防发作、应对急性情况、生活调理和心理支持,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支气管哮喘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健康快乐地生活。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
1、树立信心、控制哮喘。

帮助病人及其家人获得他们必需具备了解的与哮喘有关的知识。

2、帮助病人识别过敏因素,针对性采用相应的措施。

(1)对花粉过敏者,避免接触。

(2)保持居住环境干净、无尘、无烟,不用加垫料的家具,不用加湿器、除臭剂,移去地毯,有条件的在卧室安装空调,窗帘、床单、枕头应及时清洁、更换。

(3)避免香水、香的化妆品及发胶等可能的过敏原。

(4)回避宠物,过敏原可存在于狗、猫和鸟等宠物的唾液、皮屑、羽毛和尿中,应回避。

不用皮毛制成的衣物或被褥。

如必须拜访有宠物的家庭,应事先吸入色甘酸钠等气雾剂。

3、充分休息,合理饮食定期运动,情绪放松,预防感冒。

4、按医嘱合理规律用药与医生共同制定一个有效、可行的治疗计划。

5、正确使用定量吸入器对医生处方的每种吸入器给予病人正确指导。

6、自我监测病情,做好哮喘日记哮喘日记应记录每日症状,用药种类、剂量及其效果。

7、了解哮喘发作的警告,及时控制急性发作,嘱病人随身携带止喘气雾剂,强调出现哮喘发作先兆时,即吸入β2兴奋剂,同时使
患者保持平静,以迅速控制症状,防止严重哮喘发作。

8、病人或好朋友参与对哮喘病人的管理;提供躯体、心理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支气管哮喘教案讲稿

支气管哮喘教案讲稿

支气管哮喘教案讲稿一、课程目标1.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定义、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2. 掌握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3. 学习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和用药方法。

4.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发作期管理。

5. 提高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能力和健康教育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和发病机制:介绍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解释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阻塞的特点。

2.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介绍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症状,如喘息、气促、咳嗽和胸闷,并解释不同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的症状差异。

3.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介绍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和常用诊断方法,如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测试,并讲解如何鉴别哮喘与其他类似症状的疾病。

4.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和用药方法:介绍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目标,讲解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等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法用量。

5.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发作期管理:介绍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措施,如避免过敏原和刺激物接触、定期监测肺功能等,并讲解发作期的紧急处理和家庭治疗计划。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管理策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4. 角色扮演:模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场景,训练学生进行呼吸道急救和护理操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积极性。

2. 病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典型病例的分析能力和诊断思路。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团队合作能力。

4. 角色扮演表演: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护理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和参考书籍:提供有关支气管哮喘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自学和参考。

2. 网络资源:推荐相关的医学网站和在线资源,帮助学生获取最新支气管哮喘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会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和喘息等症状。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支气管哮喘,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健康教育:
1.理解哮喘:学习哮喘的基本知识,包括它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会导致支气管通畅度下降,引起呼吸道症状。

2.识别触发因素:每个人的哮喘触发因素可能不同,可能包括花粉、灰尘、宠物皮屑、空气污染、强烈的气味等。

了解自己的触发因素,尽量避免接触。

3.遵循医生的建议: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用药。

不要随意停药或改变剂量,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4.使用哮喘控制器:使用经医生确诊的哮喘控制器药物,如吸入式类固醇,可以减少炎症,控制症状。

同时,学会正确的使用吸入器和咽干后漱口的方法,避免副作用。

5.应对急性发作:学习和掌握应对哮喘急性发作的方法,如使用紧急吸入药物(如沙丁胺醇),保持镇定并就医。

6.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避免二手烟、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控制体重。

这些可以改善哮喘症状并减少发作的频率。

7.定期随访检查:按照医生指示进行定期随访检查,监测病情
变化,并进行相应的调整治疗方案。

8.加入支气管哮喘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和情感支持,了解更多关于哮喘的知识,并获取更好的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适当的预防措施,患者可以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频率,并提高生活质量。

遵循医生的指导,保持积极的态度,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控制支气管哮喘的关键。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介绍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它会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和胸闷等不适症状。

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症状的发作。

健康教育的目标- 帮助患者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提供正确的使用吸入器和药物的指导- 教授患者如何避免哮喘的诱因,例如过敏原、冷空气、烟雾等- 强调定期复诊和规范的治疗计划- 教育患者如何应对哮喘发作,包括使用紧急救援药物和求助医疗机构等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 合理的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和严重程度- 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越高,越能积极参与治疗,提高效果和依从性- 健康教育可以预防和减少哮喘相关的并发症,如呼吸道感染和肺功能下降等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工具- 个体教育:医生或护士面对面与患者交流,解答疑惑,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手册和宣传资料:提供包括病情介绍、吸入器使用说明、应对发作的应急措施等信息的简明易懂的资料- 多媒体教育:利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和相关技能- 在线资源:为患者提供在线研究和交流平台,分享经验、解答问题健康教育的持续性- 支气管哮喘是慢性疾病,健康教育需要持续进行,不仅仅是在诊断阶段- 定期复诊时应对患者进行复和更育内容- 随访和追踪患者的病情,及时进行教育补充或调整治疗方案- 鼓励患者加入支气管哮喘康复小组或社区,与其他患者互动,分享经验结论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支气管哮喘患者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疾病,减少发作和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应该是个体化、多层次和持续性的,结合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工具,确保患者得到最大的收益。

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
(一)预防哮喘复发
1.避免接触过敏原及非特异性刺激物。

2.应用色甘酸二钠预防发作。

3.应用免疫增强剂,如哮喘菌苗在发作季节前开始使用。

有效时应坚持注射1~2年。

(二)缓解期自我护理
1.居室禁放花、草、地毯,不养宠物等。

2.避免进食能诱发哮喘的食物,如牛奶、鱼虾、蛋等。

3.避免吸人刺激性物质,如灰尘、烟雾、炒菜油烟等。

4.避免接触油漆、染料等化学物质。

5.避免精神紧张和剧烈运动。

6.充分休息、合理饮食、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7.吸烟者戒烟。

8.发作季节前3个月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增强免疫力的制剂,如菌苗等。

9.一旦哮喘发作及时就医。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气道的可逆性阻塞温和道高反应性。

它会导致呼吸难点、咳嗽、喘息和胸闷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匡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支气管哮喘,以下是一些关于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内容。

1.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等多个方面。

患者和家属应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病因,以便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法。

2. 掌握支气管哮喘的常见诱因和预防方法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往往与特定的诱因有关,如过敏原、感染、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和某些药物等。

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诱因,以减少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3. 学习正确使用吸入器和药物吸入器是支气管哮喘治疗的主要工具之一。

患者和家属应学习正确使用吸入器,并了解各种类型的吸入器的作用和适应症。

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各种常用的抗炎药物和支气管舒张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4. 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运动饮食和运动对支气管哮喘的控制和预防起着重要作用。

患者应遵循均衡饮食的原则,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摄入,同时减少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食物。

此外,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可以增强肺功能,改善支气管哮喘的症状。

5. 学习应对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紧急处理方法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患者和家属应该知道如何进行紧急处理。

这包括使用急救吸入器、采取正确的姿式、避免过度活动、保持镇静等。

同时,他们还应该学会监测自己的呼吸状况,并及时就医。

6. 定期复诊和监测病情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并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和过敏原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 心理支持和生活方式管理支气管哮喘患者往往面临着生活质量下降、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他们需要得到家人和社区的支持,同时也可以参加支气管哮喘患者互助组织,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和情感支持。

总之,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非常重要。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支气管哮喘健康宣教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支气管哮喘健康宣教
1
评价指标:设定评价指标,如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生活质量等。
2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
3
分析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如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4
结果报告:撰写评价报告,包括评价结果、建议和改进措施等。
5
评价结果
健康促进计划实施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生活方式调整: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避免接触过敏原等
定期随访: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多见于长期吸烟者。
肺结核:以咳嗽、咳痰、咯血、发热为主要症状,多伴有结核病史。
支气管哮喘检查方法
肺功能检查:包括通气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等
01
过敏原检测: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确定过敏原
02
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CT等,了解肺部病变情况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哮喘病史
感染因素:病毒、细菌等感染
环境因素:过敏原、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等
免疫因素:免疫系统异常,如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4
抗炎治疗有效
5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
1
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哮鸣音
2
发作时PEF(最大呼气流量)下降
健康促进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哮喘健
概念: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所致的炎症)。

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伴可逆性气流受限,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机理:
(1)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尽管相关基因还未明确研究已表明可能存在数种哮喘的遗传易感基因。

(2)炎性细胞和炎性介质的慢性炎症作用:由于吸入变应原,其他刺激物或病毒感染而引发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

可引起支气管收缩粘膜分泌物过度及粘膜水肿等气道炎症反应及气道重塑过程。

(3)神经调节在哮喘中的作用。

支气管受复杂的自主神经支配。

胆碱能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系统 .支气管哮喘与B-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经张力亢进有关,并可能存在有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反应性增加。

(4)广泛气道狭窄是产生哮喘临床症状最重要的基础:气道狭窄的机制包括: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黏膜水肿、慢性黏液栓形成、气道重塑及肺实质弹性支持的丢失。

喘息急性发作时产生的气道狭窄,多为气道平滑肌收缩和黏液水肿。

常见诱因:
食物:松果、巧克力、蛋类、贝类、花生油、面粉、果汁、酒、牛奶、咖啡、茶、过咸或过甜的食品。

动物:猫、狗、兔子、小鼠、昆虫、蟑螂。

居家或工作中的,羽毛枕头、羊毛衫、室内装饰布、、地毯、窗帘、棉花、花粉、树木、草、香水、化妆品、爽身粉、染发剂、燃料、油漆、清洗剂、除味剂、烧煤或烧炭的熏烟、灰尘、粉尘、金属如:铬、镍及焊锡的烟雾、汽车的尾气、抽烟或周围抽烟人的烟雾。

情绪:恐惧、愤怒、兴奋、哭泣、大笑。

休息和活动:平卧时痰液积于呼吸道,过度用力引起气喘。

疾病:流感,感冒,其他的病毒感染。

药物:阿司匹林制剂;心血管药物---心得安、心律平、碘造影剂;磺胺类;降血糖药;青霉素类。

其他:冷热空气、季节变化过于潮湿或干燥。

各种非特异性吸入物(二氧化硫、油漆、氨气等);
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或衣原体等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
食物性抗原(鱼、虾蟹、蛋类、牛奶等);
药物(心得安、阿司匹林等);
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都可能是哮喘的诱发因素。

如能发现和避免诱发因素,有助于哮喘症状的控制。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目的:
1、使病人了解哮喘疾病的预防知识,掌握哮喘自我监控主要内容,以及自我保
健的行为技能。

2、帮助病人了解康复知识,掌握家庭自我监控和救护的要领,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的内容:
1、控制哮喘触发因素:避免空气中的刺激物和变态反应激发物,居住环境要舒
适、安静、室内空气清新流通,无灰尘、烟雾或其他刺激性的物质。

卧室应有靠背支撑,以便病人不能平卧的时候使用。

枕头内不宜填塞羽毛或陈旧棉絮,以免病人吸入敏感性的物质,适当调节室温,一般保持在湿度50-70%温度20-22度,哮喘病人温度非常敏感,而大多数不耐寒,随气温的变化增加衣服,避免感冒受凉,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哮喘发作。

2、休息与活动:鼓励病人坚持记哮喘日记及使用峰流速仪测定肺呼吸出气量,最好的测定时间是早上和晚上,呼吸平稳,没有咳嗽或喘息,峰流速值在80-100%时可以工作和玩耍;有咳嗽、喘息、胸闷或夜间被扰醒,峰流速值在60-80%时要尽量卧床休息,并且需要用药。

3、预防哮喘突然发作:哮喘发作往往突然发生,但很多病人有前兆症状,如胸部发紧、呼吸不畅、咳嗽、疲劳、咽喉痒、流鼻涕或任何哮喘症状,一旦出现,要保持镇静,遵循药物治疗计划,及时联系医生。

如症状加重,立即到医院就诊并提供用药记录。

4、加强体育锻炼:在病因不详的情况下,要积极寻找诱发因素,增加免疫力,根据病人的情况,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可以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避免剧烈运动,定时作息,劳逸结合。

5、稳定情绪:情绪与哮喘发作有密切关系,病人长期情绪紧张,忧虑会促使哮喘的发作,哮喘病人出院时总担心复发,顾虑重重,对周围环境很敏感,并产生依赖心理,治愈后迟迟不愿出院,针对这种情况,护士应及时开导病人,减轻病人心理压力,转移其注意注意力,避免不良刺激,保持其稳定情绪,告诉病人学会自我解脱,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预防哮喘发作。

6、哮喘药物的合理使用:提示病人有轻度哮喘症状存在,峰流速值在个人最佳值的60-80%,变异率在20-30%,提示可能有哮喘急性发作,需要暂时增加用药,特别是为快速缓解症状,吸入β
2
-受体激动剂。

有可能存在哮喘全面恶化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增加药量,直到症状减轻或缓解。

缓解呼吸困难的常用方法
1体位:让患者取坐位,将其前臂放在小桌上,背部靠着枕头,注意保暖,防止肩部着凉。

2给氧:病人哮喘发作严重,PaO2<6.67kPa,发绀,给40%浓度氧气吸入4~6分
钟,使PaO
2保持在9.3kPa以上即可。

当PaO
2
>6.67kPa时,应改为持续低流
量(1~2L/min)吸氧。

因高流量吸氧会使氧分压继续上升,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及消失,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而诱发肺性脑病。

吸入的氧气需加温湿化,以防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

3促进排痰,保持呼吸通畅:痰液阻塞气道,可增加气道阻力,加重缺氧和呼吸困难。

因此,促进痰液排除是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

护士应按医嘱给予祛痰剂和雾化吸入,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利于排痰。

在气雾湿化后,护士应注意帮助病人翻身拍背,引流排痰,必要时可用导管协助排痰。

4重度哮喘发作机械通气:重度哮喘发作有可能导致呼吸衰竭,有窒息等危险,可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

因此,因备好气管插管的设备和物件及各种抢救物品,配合医师抢救。

药物介绍:
抗炎药物
(1)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与吸入用药:是当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

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炎症的迁移和活化;抑制细胞炎症因子的生成;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强平滑肌细胞β
受体的反应性。

可分为吸入、口服和静脉用药。


2
用的吸入激素有二丙酸培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

通常吸入激素起效缓慢,用药前需向病人阐明吸入用药这一特点,使其消除顾虑,遵医嘱坚持用药。

糖皮质激素需连续、正确吸入一周后方能奏效,连续应用3~12个月才能达到最佳作用。

故在哮喘急性发作是需与β
受体激动剂或茶碱类合用。

吸入的顺序为
2
受体激动剂5~10min后再用糖皮质激素。

急性发作病情较重的病人,应遵先β
2
医嘱早期同时口服半衰期短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泼尼松龙,以防病情恶化。

(2)色甘酸二钠与不良反应:是一种非皮质激素类抗炎药物。

能预防变应原引起速发和迟发反应,以及运动和过度通气引起的气道收缩。

少数病例可有咽喉不适、胸闷、偶见皮疹,孕妇慎用。

(3)白三烯调节剂与不良反应:白三烯调节剂包括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合成抑制剂。

应用于临床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有扎鲁斯特和孟鲁斯特。

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通常较轻微,少数有皮疹,血管性水肿,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2、支气管扩张药
受体激动剂的应用对象与不良反应:可舒张气道平滑肌,解除气道痉挛(1)β
2
和增加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等。

如沙丁胺醇、叔丁喘定吸入后5~10min即可起效,药效可维持4~6h,多用于治疗轻度哮喘急性发作的病人,用药方法应严格遵医嘱间隔给药。

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副作用,如心悸、低血钾和骨骼肌震颤等。

但一般反应较轻,停药后症状即可消失,应宽慰病人不必担心。

该药还可根据病情进行口服和肌内、静脉注射。

(2)茶碱应用宜忌: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另有强心、利尿、兴奋呼吸中枢等作用。

常用的有氨茶碱和控释型茶碱。

茶碱口服用量一般为6~10mg/(kg·d)。

茶碱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心血管症状(心动过速、心律紊乱、血压下降),偶可兴奋呼吸中枢,严重者可引起抽搐乃至死亡。

最好用药中监测血浆氨茶碱浓度,安全有效浓度为10~20µg/mL。

发热、妊娠、小儿或老年,患有肝、心、肾功能障碍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尤须慎用。

合用甲氰米胍、喹诺酮、大环内脂类药物等可影响茶碱代谢而使其排泄减慢,应
减少用药量。

(3)作用于迷走神经的抗胆碱药物:吸入抗胆碱药物,如溴化异丙托品等,可以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而有舒张支气管的作业,并能阻断反射性支气管收缩。

不良反应少,少数病人有口苦或口干感。

饮食宜忌护理
哮喘发作时机体消耗量较多,且发作过程中难以进食,缓解后应及时给予营养支持,根据需要供给热量。

如病情危重靠进食不能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可静脉输注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等。

还要禁食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如鱼、虾、蟹、牛奶及蛋类,并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新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