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多样性及重要性
植物多样性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植物多样性及其相关问题探讨【摘要】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从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现状、影响因素、保护措施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分析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受到的威胁,提出了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措施,强调了人类与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密切关系。
展望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植物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和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关注。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重要性、现状、影响因素、保护措施、人类生活、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研究、保护重要性1. 引言1.1 植物多样性及其相关问题探讨植物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类丰富度和数量的总和。
它是生物多样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加剧,全球范围内的植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从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现状、影响因素、保护措施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研究植物多样性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提出更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策略。
也将探讨未来植物多样性的发展趋势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强调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保护和维护地球上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
2. 正文2.1 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一。
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群落之一,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是维持地球气候平衡的重要因素。
植物也是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维持了生物链的稳定运转。
植物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药物、食物、纤维等都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
植物的多样性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无限可能性。
植物多样性还能提供美丽的自然景观,给人们带来精神愉悦和心灵安宁。
植物多样性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植物多样性及其相关问题探讨1. 引言1.1 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植物多样性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区或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种类的植物。
植物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球的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了地球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植物还是食物链的基础,为其他生物提供养分和生存空间。
植物多样性的存在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不同种类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相互之间形成复杂的关系网络,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植物多样性还能增加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使其更加适应环境变化和外界干扰。
植物多样性还对人类有着直接的好处。
许多药物和药物原料都来自于植物,植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药用资源。
植物还为人类提供食物、材料和生态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保护和维护植物多样性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和保护植物多样性,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背景植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地区内不同植物种类的存在和丰富程度。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环境变化的加剧,地球上的植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许多物种因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入侵物种等因素而逐渐减少甚至灭绝,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人类福祉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研究植物多样性及其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和紧迫性。
通过深入了解植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全球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可以为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保护地球上丰富的植被资源,确保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存在。
探讨植物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再次强调了其在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中的重要性。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植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通过对全球植物多样性现状的了解,我们可以制定更有效的保护措施,促进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植物的物种多样性

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一、引言植物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形式之一,其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以及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重要意义。
二、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概念与分类1. 物种多样性的定义:植物物种多样性指的是某一地区或生态系统中不同植物物种的丰富程度。
2. 植物分类:植物根据形态、生态等特征可以分为种类繁多的不同类群,如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
三、植物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1. 维持生态平衡:植物物种多样性可以提供丰富的生态服务,如保持土壤结构、水循环和气候调节等,维持生态平衡。
2. 营造多样化的栖息地:不同植物物种提供了各种栖息地环境,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庇护所,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3. 提供食物和资源:植物物种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药用资源,支持人类的健康发展和生存需求。
4. 增强抗逆能力:植物物种多样性能够增强生态系统的抗逆性,提高其对环境变化和病虫害的适应能力。
四、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威胁与保护1. 威胁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因素:人类活动、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入侵种和污染物等因素都对植物物种多样性造成了威胁。
2. 保护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措施: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护濒危物种的野外种群、推广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种植方式等措施可以有效保护植物物种多样性。
五、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的意义与方法1. 研究意义:通过深入研究植物物种多样性,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为生态学研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方法:研究植物物种多样性可以采用物种丰富度、物种分布格局、功能群组成等指标,结合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等方法进行。
六、结论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提供人类所需的食物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与研究,共同努力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植物的多样性思维导图

植物的多样性思维导图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之一,通过独特的进化过程和适应能力,产生了数以万计的不同种类。
植物的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生活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探讨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植物的分类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一、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植物多样性对于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稳定和灵活性的维持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将阳光转化为能量,并释放出氧气,维持了大气中的氧气含量。
此外,植物为许多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
植物还能够影响土壤的质地和水分的循环,维持了地球上的水循环系统。
因此,植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二、植物的分类植物的分类体系根据植物的共同特征和进化关系进行划分。
在植物界中,主要划分为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四个门。
种子植物进一步划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个类群。
被子植物是目前最大的类群,包括了几乎所有我们熟知的草木花果类。
每个类群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植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植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活至关重要。
首先,植物提供了人类日常所需要的食物、纤维和药物。
我们所吃的谷物、蔬菜和水果,都是植物的产物。
植物纤维被用于制作衣物、纸张等生活用品。
此外,许多草药和药物都是从植物中提取的,被用于医疗和保健。
其次,植物多样性对于农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丰富的植物资源能够提供各种各样的耐旱、耐寒和抗病虫害等特性的作物品种,增加农作物的生产力和抵御灾害的能力。
植物多样性也为农业提供了一种保险,当某种作物遭受病虫害或自然灾害时,其他作物仍然可以提供足够的食物供应。
最后,植物多样性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保护稀有植物和自然生态系统,能够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些资源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另外,丰富的植物多样性也为旅游业提供了机会,吸引了大量自然爱好者和游客。
综上所述,植物的多样性在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生物多样性学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保护

植物生物多样性学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学是对植物种类、形态、分布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旨在了解植物的多样性以及保护植物物种的重要性。
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植物的种类多样性、形态多样性、地理分布多样性及保护植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1. 植物的种类多样性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组织形式之一,根据统计数据,全球目前已知的植物物种超过40万种,并且还有许多尚未被发现和记录的新物种。
植物的种类多样性涵盖了从微小的藻类到高大的树木,从水生植物到陆生植物的各种类型。
同时,植物的种类多样性也受到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个地区特有的植物群落。
2. 植物的形态多样性植物的形态多样性指的是植物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存在的差异。
在外部形态上,植物的形态多样性表现为株高、节间长度、叶片形状、花朵颜色等的差异。
在内部结构上,植物的形态多样性体现在根系结构、维管束分布、细胞形态等方面。
这种形态多样性使得植物在适应不同环境和生活方式方面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3. 植物的地理分布多样性植物的地理分布多样性是指植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由于地球环境的差异,植物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方式和类型各异。
比如,广泛分布在北纬40度至70度之间的北温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等都是不同地理区域特有的植物群落类型。
这种地理分布多样性不仅展现了植物适应能力的体现,也为人们研究和保护植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4. 保护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植物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植物物种正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保护植物多样性不仅能够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诸多价值。
比如,植物是药物研发和新品种培育的重要资源,保护植物多样性能够推动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
植物学研究中的植物多样性与保护

植物学研究中的植物多样性与保护植物多样性是指一个地理区域或生境中存在的不同植物种类的总和。
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功能以及提供人类所需资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植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威胁。
因此,植物保护成为了当今植物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
第一部分: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植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首先,植物多样性可以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
不同植物物种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通过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其次,植物多样性可以提供人类所需的各种资源。
植物提供了食物、建材、药物等生活必需品,对于维持人类社会的正常运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植物多样性也美化了人类的生活环境,为我们提供了绿意和美景。
第二部分:植物多样性的现状与威胁然而,当前全球范围内的植物多样性正面临严峻的威胁。
首先,人类活动的扩大化导致了植物栖息地破碎化和破坏化。
当城市扩张、农业开发和森林砍伐等人为活动不断增加时,植物栖息地不断减少,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不断收缩。
其次,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多样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了许多植物物种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有些物种可能适应不了新的环境而灭绝。
此外,过度的采集和非法贸易也给植物多样性带来了威胁,一些珍稀植物物种因此面临濒危甚至灭绝的风险。
第三部分:植物保护的重要性与策略为了保护植物多样性,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策略和政策。
首先,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植物保护区是保护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划定保护区边界、保护植物栖息地、禁止非法猎捕和非法采集,可以有效地保护植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范围。
其次,加强植物保护的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也非常重要。
各国可以通过共同合作,加强植物物种的保护工作,并分享保护经验和技术。
此外,科学研究和教育也是保护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植物多样性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植物多样性及其相关问题探讨植物多样性是指某一地区或地球上某一特定环境内植物种类的多寡和丰富程度。
在整个生物多样性中,植物多样性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持自然界的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以及环境的变化,植物多样性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围绕植物多样性及其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一、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植物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生物种群之一,它们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植物是地球上自然界滋养生物链的基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为其他生物提供生存环境。
植物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水土资源、维持气候稳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植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对于防止生态灾害、保护水源地、减缓气候变化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植物多样性的形成植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演化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影响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域的气候、地形、土壤等环境条件对于植物分布和生态系统的构建都有明显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于植物多样性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人类的农业开垦、城市建设等对于原生植物的破坏和改变都会对植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物种的迁移、竞争、共生等演化过程也对植物多样性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植物多样性的问题在当今社会,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植物多样性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生物多样性的流失是当前植物多样性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和农业开发的不断加剧,很多原生植物种类遭到了破坏和砍伐,导致植物多样性丧失。
外来物种的入侵也对植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一些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对于当地生态系统构成了威胁,严重影响了原生植物的繁衍和生存。
气候变化对于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也越发凸显,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等都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保护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保护植物多样性不仅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的问题,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植物的调查报告

植物的调查报告植物的调查报告引言:植物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扮演着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的关键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我们进行了一次植物调查。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的调查方法、调查结果以及对植物保护的思考。
一、调查方法为了确保调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我们选择了多个不同的环境进行植物调查。
我们分别前往城市公园、农田、森林和河流湿地等地,使用相机、显微镜和植物识别手册等工具进行观察和记录。
二、调查结果1. 植物的多样性我们发现不同环境中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
在城市公园中,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卉和树木,如玫瑰、杨树等。
而在农田中,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森林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高大的树木和野花,如松树、铁线莲等。
在河流湿地中,水生植物如荷花、莲藕等生长茂盛。
2. 植物的适应性我们观察到不同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各不相同。
在城市公园中,一些植物能够适应高温和干燥的气候条件,而另一些植物则更适应湿润的环境。
在农田中,农作物通过培育和选择,逐渐适应了农业生产的需要。
在森林中,一些植物通过长大高大,以获取更多的阳光和养分。
在河流湿地中,水生植物通过根系的延伸和气孔的调节,适应了水中的湿润环境。
三、对植物保护的思考1. 植物的重要性植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食物、药物和建材等物质资源,还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和保护土壤等。
植物的存在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2. 植物的威胁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植物面临着许多威胁。
森林砍伐、土地开垦、过度放牧等行为导致了大量的植被破坏和物种灭绝。
气候变化和污染也对植物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3. 植物保护的重要性为了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
首先,加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禁止非法采伐和滥伐。
其次,推广可持续农业和林业,减少对植物的破坏。
此外,加强环境保护和减排措施,减缓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结论:通过这次植物调查,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赏植物的多样性及重要性吴限(浙江农林大学旅游与健康学院旅管102)摘要:观赏植物(Ornamental plants)通常是指人工栽培的,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和生态效应的,可应用与花艺、园林,以及室内外环境布置和装饰的,以改善和美化环境、增添情趣为目标的植物总称。
中国是一个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蕴含了宝贵的观赏植物资源。
纵观中国历史,观赏植物从纯生产品转到欣赏为主后,观赏植物在文化、经济、医学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观赏植物;多样性;重要性中国地域辽阔。
横跨寒温带、温带和热带地形条件复杂。
这种多样的气候类型和复杂的地形条件为观赏植物的繁衍生息创造了优越的自然环境,不仅使得我国观赏植物的野生种质资源相当丰富,而且还保存着许多第三世纪以来的古老植物,呗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1]据统计我国现在有高等植物种类3万余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著称于世的观赏植物达100多属,3000多种。
据陈嵘教授在《中国树木分类学》中的统计,中国原产的乔灌木种类比全世界其它北温带地区所产的总数还多。
[2] 我国关于观赏植物的文字记载,最早始于公元前11世纪商朝甲骨文中。
到汉、晋、南北朝时代,观赏植物已由纯生产品转向以欣赏为主。
到隋、唐、宋时代已经是观赏植物发展到盛期。
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花卉资源丰富且栽培历史悠久,利用植物的花和果形成园林景观的造园手法源远流长。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山有扶苏,隰与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彼泽之陂,有蒲与蔺”、“彼泽之陂,有蒲菡萏”的诗句。
在其三百零五篇作品中提到的花草多达一百三十二种,其中以花喻人、以花喻事、借花抒情、借花达意的篇幅也在三十篇左右。
屈原则在其词赋中经常以兰蕙自喻,《离骚》中提到兰花就达十余处之多,“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兮余”、“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等名句被广泛地吟诵、传播,并在各种典籍中被当作典故引用,使兰花成为“君子”、“德人”、“美人”、“佳人”的代称,并由此衍化成为理想境界、美好情感的赞词。
1.观赏植物的多样性1.1观赏植物的应用分类观赏植物的应用分类又称为观赏植物的园艺分类,它是人们根据应用的需要,依据观察植物的习性、原产地、栽培方法及用途等,认为划分为不同类型的一种方法。
通过分类可为其栽培、育种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观赏植物的习性,通常观赏植物分为观赏树木、草本花卉、草坪与地被植物三类:1.1.1观赏树木类:观赏乔木类:通常高6-10米,有明显的主干。
根据在一年中落叶与否可分为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两类;根据大小又可分为三类:即大乔木类,树高20米以上;中乔木类,树高11-20米,小乔木类,6-10米。
观赏灌木类:树体矮小,主干6米以下。
干竞多从地面而发。
无明显主干。
观赏藤木类:能缠绕或攀附其它物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
铺地类:干枝等均铺地生长,与地面接触部分可生出不定根而扩大占地范围。
1.1.2草本花卉类1.1.2.1露地花卉露地花卉:在自然条件下,完成全部生长过程,不需要保护地如温床、温室栽培。
露地花卉根据生活史可分为三大类[3]:一年生花卉: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完成其生活史的全过程,从播种到开花、结实和枯死均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又称之为春播花卉,如波斯菊、万寿菊、百日草等。
二年生花卉:在两个生长季节内完成生活史的花卉。
当年只生长营养器官,越年后开花、结实、死亡。
一般在秋天播种,次年春夏开花。
故称为秋播花卉。
如须苞石竹、紫罗兰、桂竹香、羽衣甘蓝等等。
多年生花卉:个体寿命超过两年,能多次开花结实,又因其地下部分的形态有变化而分为:宿根花卉,地下部分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肥大,如芍药、萱草、玉簪等;球根花卉,地下部分变肥大者,如水仙、唐菖蒲、美人蕉、大丽花等。
水生花卉:在水中生长或沼泽地中生长的花卉,如荷花、睡莲、再力花。
岩生花卉:指耐旱性强、适合在岩石中栽培的花卉。
1.1.2.2温室花卉温室花卉:原产热带、亚热带及南方温暖地区的花卉。
在北方寒冷地区栽培必须在温室内栽培或冬季需要在温室内保护越冬。
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二年生花卉:如瓜叶菊、蒲包花等。
宿根花卉:如万年青、非洲菊、君子兰等。
球根花卉:仙客来、朱顶红、马蹄莲等。
兰科植物:依其生态习性不同,又可分为地生兰类,如春兰、建兰、蕙兰、墨兰等;附生类,如万带兰、兜兰等。
1.1.2.3其他类别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中较低级且不开花的类群,具有独特的生活史。
多数蕨类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中被广泛运用。
[4]多浆植物、食虫植物、凤梨科植物、棕榈科植物、花木类。
1.1.3草坪与地被植物草坪植物:用以构成园林草坪的植物材料。
主要属禾本科和莎草科。
草坪除具有一般绿化功能外,还能减少尘土飞扬、防止水土流失、缓和阳光辐射,并可作为建筑、树木、花卉等的背景衬托,形成清新和谐的景色。
草坪覆盖面积是现代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常被誉为“有生命的地毯”。
如野牛草、麦冬、白三叶等。
[5]地被植物:地被植物是指那些株丛密集、低矮,经简单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的植物。
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
如马蔺、紫花苜蓿、木地肤等。
1.2观赏部位和观赏特性分类园林中没有植物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园林,园林植物种类繁多,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具的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美的特色,这些特色又能随季节和树龄的变化而有所丰富和发展,如春季梢头嫩绿、花团锦簇;夏季绿叶成荫、浓影覆地;秋季嘉实累累、色香具备;冬季白雪挂枝、银装素裹。
在园林中较多地利用了植物的花、叶来造景,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充分利用变化万千、色彩丰富的果实来造景。
1.2.1观花类(flowering ornamental plants):花色鲜艳,花期较长。
该类观赏植物花的形状、大小、色彩多种多样,花期差异也较大。
观花类植物大多是观赏植物的花形、花色,嗅闻花香,花期长短和花相也很重要。
园林栽培中常用的有有风信子、郁金香、水仙、鸢尾、仙客来、白头翁、花毛茛、番红花、小苍兰、小鸢尾、龙面花、天竺葵、山字草、花菱草等。
多数原产炎热而干旱地区的仙人掌科、景天科酢浆草、羽扇豆、晚春锦、钓钟柳、猴面花(沟酸浆)、赛亚麻、智利喇叭花、射干水仙、唐菖蒲、石竹、香豌豆、金鱼草、金盏菊、麦秆菊、蒲包花、蛾蝶花、君子兰、鹤望兰、网球花、虎眼万年青,鸡冠花、彩叶草、蝙蝠蕨、虎尾兰、蟆叶秋海棠、非洲紫罗兰、变叶木、红桑、万带兰、猪笼草、凤仙花等。
中美洲和南美洲热带原产的著名花卉有:美人蕉、竹芋、牵牛花、秋海棠、水塔花、紫茉莉、花烛、长春花、大岩桐、胡椒草、卡特兰、朱顶红等。
1.2.2观果类(plants with ornamental fruits):果实具有突出的美化作用,其观赏价值体现在形状与色泽两方面:许多果实既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又有突出的美化作用。
为了满足园林中的观赏需要,一般在选择观果植物时果实的形状以奇、巨、丰为准。
[6]“奇”指形状奇异有趣为主。
如观赏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中的福瓜、佛手瓜、心形瓜、龙凤爪、香炉瓜,乳茄(Sol anum mammosum)、佛手(Citrusmnedica var.sarcodactylis)、蛇瓜(Trichosanthes anguina)、葫芦枣(Ziziphus jujuba )、酸浆(Physalis alkekengivar. francheti)等。
“巨”指单体的果形较大。
如柚(Citrus grandis)、番木瓜(Carica papaya )、观赏南瓜中的蓝皮南瓜、红灯笼南瓜等。
“丰”指无论单果或果穗,均有一定的丰盛数量。
如紫珠(Callicarpa dichotoma )、鱼尾葵(Caryotaochlandra )、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冬珊瑚(Solanum pseudo- capsicumvar. diflorum)、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等。
1.2.3观叶类(foliage plants):叶的颜色变化极为丰富,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叶色的深浅、随季节的变化特点等都是极为重要的。
①春色叶类。
春季新抽生的嫩叶有显著不同叶色的植物,如红叶石楠呈鲜红色,臭椿、五角枫的春叶呈红色,黄连木的春叶呈紫红色。
②秋色叶类。
在秋季叶片有显著变化的树,如黄栌、火炬树的秋叶为红色,银杏、复叶槭的秋叶为黄色或黄褐色。
③常色叶类。
有些树木的变种或变型,其叶在整个生活史内都表现出非绿色的叶色,常见的有紫叶李、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7]。
按色素种类分类①黄(金)色类。
包括黄色、金色、棕色等黄色系列。
②橙色类。
包括橙色、橙黄色、橙红色等橙色系列。
③紫(红)色类。
包括紫色、紫红色、棕红色、红色等。
④蓝色类。
包括蓝绿色、蓝灰色、蓝白色等。
⑤多色类。
叶片同时呈现2 种或2种以上的颜色,如粉白绿相间或绿白、绿黄、绿红相间。
按色素分布分类①单色叶类。
指叶片仅呈现1 种色调,如黄色或紫色。
②双色叶类。
叶片的上下表面颜色不同。
③斑叶类或花叶类。
叶片上呈现不规则的彩色斑块或条纹。
④彩脉类。
叶脉呈现彩色,如红脉、白脉、黄脉等。
⑤镶边类。
叶片边缘色彩通常为黄色。
其它如观芽类,如银柳;观茎类,如光棍树、山影掌、木瓜等;赏根类,松树、榆树、朴树、榕树等;赏株形,树木株形有特点,具观赏价值。
1.3观赏植物的种类及其多样性中国观赏植物资源丰富,不论是木本还是草本,有许多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我国园林树木资源十分丰富。
原产中国的木本植物多达8000种,期中乔木树种约2500种。
尤其是华西山区是世界著名的园林树木分布中心之一。
[2]很多著名的花木,如山茶(Camellia),丁香(Sy-rfnga),杜鹃(Rhododenron),槭(Acer),绣线菊(Spf-raea)等都是以中国为其世界分布中心。
中国还拥有许多特产树种,如银杏、水杉、水松、银杉、金钱松、珙桐、梅花、牡丹等。
在木本观赏植物中,世界上共有800种杜鹃花,我国就有600种;山茶花其它国家只有几种,而我国多达100余种,仅珍稀的金花茶就有10余种;木兰科世界总数为90种,我国就有73种;金粟兰世界总共15种,都原产在我国;蜡梅世界上有6种,也都原产在我国。
在草本观赏植物中,世界有报春花属450种,我国就有390种;百合花世界总数为100种,我国约占60%;世界有紫董200种,我国就占有17%还多。
我国观赏植物资源丰富,驯化历史源远流长,为丰富世界各国园艺,早在公元前5世纪,荷花便经朝鲜传入日本;自8世纪起,又有梅、牡丹、菊花、芍药等等东传日本;茶花14世纪传入日本,17世纪又传至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