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动植物

合集下载

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救助方法

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救助方法

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救助方法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全球范围内许多物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数量日益减少。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统计,全球现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物种处于濒危状态。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制定有效的救助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救助方法,包括法律保护、栖息地恢复、人工繁殖、公众参与等方面。

法律保护法律保护是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

在许多国家及地区,为了防止非法捕猎和贸易,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如《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和各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

这些法律规定了所保护物种的界定、捕猎及贸易的限制和禁止,使得非法捕猎和交易行为受到法律制裁。

为确保法律的有效性,各国还需积极开展执法行动,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监管。

此举可以有效打击偷猎行为,并维护生态平衡。

此外,政府应设立特定机构督促贯彻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对濒危物种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栖息地恢复栖息地的破坏是导致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恢复濒危野生动物及植物的栖息地是救助工作的重要一环。

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可以为受到威胁的物种提供安全而稳定的生活空间。

实施栖息地恢复措施时,应首先评估当前生态系统状况,包括水资源、土壤质量以及植物群落等。

然后,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恢复措施。

例如,可通过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手段,提高生物多样性并改善栖息地条件。

同时,治理污染和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栖息地得到恢复后,还需要定期进行监测与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栖息地恢复工作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人工繁殖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当野生个体数量过于稀少时,人工繁殖便成为了拯救濒危物种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濒危动物进行圈养繁殖,可以在控制环境中提高其繁殖成功率,并最终将其重新引入自然环境中。

人工繁殖涉及技术与管理等多个方面,包括科学选址、基因管理、饲养管理等。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公约课件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公约课件

舆论监督
公众的关注和舆论压力可以促使政府和企业 采取更有力的保护措施。
推动立法
公众的呼吁和支持可以推动政府制定更严格 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和政策。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6
未来展望和倡议
未来野生动植物种保护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
气候变化、生境丧失、非法捕猎和贸易、外来入侵物种等仍然威胁着野生动植 物种的生存。
野生动植物种面临的威胁
生态破坏
人类活动导致的森林砍伐、草 原开垦、城市化等行为,严重 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过度利用
过度捕猎、采摘、利用野生动 植物资源,导致许多物种数量 急剧减少。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对野生动植物的 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一些 物种可能无法适应新的气候条 件。
非法贸易
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屡禁不止 ,一些珍稀物种被猎杀、捕捉 、贩卖,对野生动植物种群构
公约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主要内容
确定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制定保护措施,促进国际合作和信 息共享等。
原则
尊重国家主权,科学基础,可持续发展,共同但有区别的责 任等。
公约的成员国和影响
成员国
目前有183个国家加入该公约,涵盖了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影响
该公约已经成为全球野生动植物保护领域最重要的国际法律文书之一,为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促进了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推动了各国制定保护措施,加强了执法力度,提高了公众意识。同时,该公约也 为其他国际法律文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成严重威胁。
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野生动植物种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 有重要作用。

中国濒危动植物

中国濒危动植物

濒临灭绝的植物有:珙桐珙桐,别名水梨子、鸽子树。

属于蓝果树科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

分布于陕西镇坪;湖北神农架、兴山;湖南桑植;贵州松桃,梵净山;四川巫山、南川、平武、汶川、灌县;云南绥江等地的海拔1250--2200米的区域。

珙桐高约十至二十米,树形高大挺拔,是一种很美丽的落叶乔木,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

每年四、五月间,珙桐树盛开繁花,它的头状花序下有两枚大小不等的白色苞片,呈长圆形或卵圆形,长六至十五厘米,宽三至八厘米,如白绫裁成,美丽奇特,好象白鸽舒展双翅;而它的头状花序象白鸽的头,因此珙桐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

珙桐树的木质结构细密,不易变形,切削容易,是木雕工艺的佳料。

更重要的是,珙桐对研究古植物区系和系统发育均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珙桐树是一八六九年在我国发现的。

因挖掘野生苗栽植及森林的砍伐破坏,目前数量较少,分布范围日益缩小,有被其它阔叶树种更替的危险。

大树杜鹃大树杜鹃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植物类型,于1919年在云南腾冲县境内的高黎贡山海拔2100-2400米的原始森林中被首次发现,当时这株大树杜鹃年龄已超过280岁,树高达25米。

大树杜鹃是一种常绿大乔木,树高一般为20-25米,树茎部的最大直径达3.3米。

褐色的树皮,剥落得左一片右一片,显得斑斑驳驳,饱经沧桑。

小枝粗壮,上面被有短毛,叶子又厚又大,有椭圆形、长圆形和倒坡针形等形状。

叶子下面被毛,长大后逐渐脱落。

2月-3月开化,伞形花絮。

花的颜色为蔷薇色中并略微带紫的绚丽色彩,花萼为线裂的盘状,上面有小齿状裂纹。

雄蕊16枚,极不等长,子房16室,上面也被绒毛。

到了10月,它就结出长圆柱的木质蒴果,上面有棱,被有深褐色的绒毛。

大树杜鹃在分类上隶属于双子叶植物钢、杜鹃花目、杜鹃花科。

杜鹃花科植物全世界共有1300多种,遍布于全球各地,但以亚热带山区为最多,我国约有700多种,分布在全国各地,但以西南地区的山地森林中为多,所以这一地区被认为是世界杜鹃类植物的分布中心。

重点保护动植物

重点保护动植物

重点保护动植物是指在生态、科学、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需要得到特别保护的动植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重点保护动植物:
1.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物种之一。

2.东北虎: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
动物。

3.藏羚羊:是中国特有的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4.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淡水豚类,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5.红豆杉: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6.银杏: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7.兰花:是中国特有的珍稀花卉,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珍稀濒危药用动植物物种名录

珍稀濒危药用动植物物种名录

珍稀濒危药用动植物物种名录
我国1987年公布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共收录了一、二、三级药用动植物共43种药材,其中,虎骨、豹骨已经禁止使用。

一级:人参、黑节草、虎骨、豹骨、鹿茸(梅花鹿)、
二级:鹿茸(马鹿)、麝香、熊胆、穿山甲、蟾酥、蛤蟆油、金钱白花蛇、乌梢蛇、蕲蛇、蛤蚧、甘草、黄连、人参、杜仲、黄柏、血竭、
三级:川贝母、伊贝母、刺五加、黄芩、天冬、猪苓、龙胆、防风、远志、胡黄连、肉苁蓉、秦艽、细辛、紫草、五味子、蔓荆子、诃子、山茱萸、石斛、阿魏、连翘、羌活
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 的药用植物主要有30种(类):白芨、沉香、大戟、甘松、狗脊、尼泊尔绿绒蒿、紫杉、云南红豆杉、胡黄连、芦荟、买麻腾、毛茛、芳香蓟花木、蛇根木(萝芙木)、神圣愈疮木、药用愈疮木、木香、独蒜兰、云南独蒜兰(冰球子)、杜鹃兰(毛慈姑)、山莨菪(樟柳)、石斛属、手参(佛手参)、三角薯蓣、桃儿七(鬼臼草)、天麻、西洋参、仙人掌、青天麻、猪笼草。

列入《国家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保护名录的药用植物主
要有20种:北沙参、土沉香、冬虫夏草、崖白菜、地枫皮、香榧、厚朴、黄柏、降香、姜、金荞麦、金铁锁、苏铁蕨、水蕨、扇蕨、莲、拟豆蔻、云南红豆蔻、三尖杉、砂仁。

属于中国的珍贵树种的有:杜仲、桂、见血封喉、篦子三尖杉、银杏等5种。

重要的药用濒危野生动物:珊瑚、海马、龟、玳瑁、蛤蚧、蛇、穿山甲、灵猫、虎、豹、象、犀、麝、羚羊等10多种。

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救助攻略

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救助攻略

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救助攻略概述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环境破坏和人类活动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然而,我们作为人类应该承担起保护和救助这些濒危物种的责任。

本文将介绍一些针对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救助攻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去。

1. 了解濒危动植物在实施救助攻略之前,首要任务是了解所要救助的濒危野生动植物。

这包括对其生态习性、分布范围、繁殖方式等方面的了解。

通过深入了解目标物种,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救助计划。

2. 创建保护区和栖息地恢复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创建保护区和恢复动植物的栖息地。

通过划定特定区域为保护区,可以确保濒危动植物得到相对安全的环境。

同时,进行栖息地恢复工作,如植被修复、水源修复等,可以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境,有助于它们的繁衍与生存。

3. 防止非法捕捞和盗猎非法捕捞和盗猎是导致许多野生动植物面临灭绝威胁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遏制这一问题,必须加强执法力度,并提高对非法捕捞和盗猎行为的处罚力度。

另外,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对非法狩猎和采伐的认识也至关重要。

4. 种群管理和人工饲养针对一些数量稀少、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可以进行种群管理和人工饲养工作。

通过科学地管理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自然存活率。

另外,在特殊情况下,对于无法在野外自主繁衍的物种,可以考虑建立人工饲养中心来进行繁殖与保护工作。

5. 研究与监测持续进行研究与监测工作对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救助至关重要。

通过收集数据和了解变化趋势,可以及时调整救助策略,并针对不同物种提供个性化的保护方案。

6. 发起公众参与活动保护野生动植物是全社会共同责任,因此需要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组织相关活动,如野生动植物观赏、环保义工等,可以促使更多人了解和关心这些濒危物种,并为其保护出一份力。

7. 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在处理跨国界或全球性问题时,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和国际公约,以禁止贸易和利用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

部分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介绍

部分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介绍
部分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介绍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体形最大的一种。样 子像婴儿,其叫声“唔哇、唔哇”的叫声 酷似婴儿啼哭而得名。在我国分布很广。 华北、华中及西南各省区都有。栖息于海 拔1200米以下的山区溪流中。以蛙、蟹、 螺、鱼等水栖动物为食。
二级保护动物。
娃娃鱼可供观赏,主要经济价值是食用珍 品,故被大量捕捉。主要栖息在洞穴、暗 河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素有 “活化石”之称。它也是目前世界上现存 的最大两栖动物,最大体长能达到1.8米。 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 属于该属的还有日本大鲵(大花椒鱼), 属隐鳃鲵科的还有隐鳃鲵属的美国隐鳃鲵。
观赏与经济价值
1).大鲵孵出的幼体具有3对桃红色的羽 状外鳃,腹面黄色,甚为美观,故为动物园 中的奇特观赏动物.
2).大鲵作为一种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在历代方石 中多有记载。如《本草纲目》中有“鳞目、四部、 大鲵……以痴疾”。《本草经集注》、《本草拾遗》 等药典中也有能“治痴疾、治牛、治斑疾”的描述,
表明了大鲵入药在提高智力、美容、益肤方面有显
著功能。此外,现代临床观察,大鲵更有滋阴补肾、
补血行气的功效,对贫血、霍乱、痢疾、疟疾、血
经等有显著疗效。大鲵的皮肤、分泌的腺体、胃、
尾部脂肪在民间的偏方中也各有运用。近十年来的 研究表明,大鲵体内富含丰富的金属硫蛋白(MT), 能清除人体内自由基和过量重金属离子,从而能起
到调节人体微循环,预防重金属中毒,延缓衰老的 作用,并有可能用于老年痴呆和癌症的辅助治疗。

3).大鲵也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经济动物。 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大 鲵肉蛋白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 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91.92%,其中 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9.69%.

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救助攻略

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救助攻略

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救助攻略1. 引言濒危野生动植物是指受到人类活动威胁,数量急剧减少,面临灭绝危险的物种。

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濒危野生动植物救助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参与到救助工作中。

2. 濒危野生动植物救助的基本原则2.1 尊重自然规律在进行濒危野生动植物救助工作时,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遵循自然界的运行方式。

不可过度干预自然过程,尽量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

2.2 保护栖息地栖息地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生存和繁衍的基础,保护栖息地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之一。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栖息地保护工作,减少人类活动对栖息地的破坏。

2.3 促进繁育和放归对于濒危野生动植物,我们可以通过人工繁育和放归来增加其种群数量。

这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施支持,同时也需要合理的管理和监测。

3. 濒危野生动植物救助的具体操作方法3.1 监测与调查了解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分布、数量和生态习性是进行救助工作的基础。

通过科学的监测与调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濒危物种的现状和面临的威胁,为制定救助计划提供依据。

3.2 救助与治疗当发现受伤或生病的濒危野生动植物时,我们应该及时进行救助与治疗。

这包括提供食物和水源、建立临时庇护所、进行医疗护理等。

在进行救助与治疗时,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对动植物的干扰,遵循专业的操作规范。

3.3 人工繁育与放归对于无法自然繁殖或种群数量过少的濒危野生动植物,我们可以通过人工繁育和放归来增加其种群数量。

这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施支持,同时也需要合理的管理和监测。

3.4 教育与宣传教育与宣传是提高公众对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我们可以向公众普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知识,增强保护意识,促进社会参与。

4. 濒危野生动植物救助的挑战与展望4.1 挑战濒危野生动植物救助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资源不足、技术难题、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濒危原因:
黑颈鹤的种群数量十分稀少越。随着人类活动的范围增 大,黑颈鹤被迫向更高海拔地区转移,生存空间来越小, 食物的种 脏,取骨晒干,有利尿通淋的 功效,治小便不利。因此捕猎 被利用。
濒危原因:
4.过度捕猎:不法分子非法捕捉、杀害黑颈鹤,甚至有 人以吃鹤肉为荣,对其生存造成了威胁。
濒危等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 易危(VU)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等级:濒危 生效年代:1997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 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
皮书等级:濒危 生效年代:1996
物种现状:
1992年冬季的数量统计,在中国见到的数 量为1268只,近几年又在云南昭通等地发 现了较大的越冬群体,数量已超过1500只, 估计目前全世界总的数量约有2000只以上。 黑颈鹤的生存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有高原地区湖泊的开发
物种影响: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 它是俄国探险家普热尔瓦尔斯基于1876年在中国青海湖 发现的,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禽类,驰名世界,具有重要 的文化交流、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民间以鹤为“神”, 历来受到尊崇和保护。,但也有 不法分子非法捕捉、 杀害,甚至有人以吃 鹤肉为荣,对其生存 造成了威胁。
体形特征:
黑颈鹤为大型飞行涉禽,具有足长、喙长、颈长的典型 涉禽类特征。黑颈鹤的体羽为灰白色,头顶皮肤血红色, 并布有稀疏发状羽。它的初级飞羽和最内侧延长的次级 飞羽呈黑色,后者被覆于尾羽上面。外侧次级飞羽内翈 和尾羽黑色,尾上覆羽灰色。 虹膜黄色。嘴角橄榄绿到角 灰色,端部黄。附蹠和趾黑 色,雌雄相似。幼鸟棕黄色,颈、背、翅部 略深,腹部颜色较淡,其嘴、 腿为肉红色。
黑颈鹤在繁殖地主要以家族 集群为主,筑巢于沼泽地带 地势较高的草墩或泥墩上, 占地范围比较大,每一对鹤 大约占地2-4平方公里。黑颈鹤的繁殖期从5月初开始,经
常在早晨到中午时间交配,5 月底开始产卵。大约6月上旬, 孵化的幼鹤就出壳了,但必须 在10月上旬前学会飞行。
分布:
黑颈鹤分布区域狭窄,除中国外,仅有极少数在不丹栖息, 原来在印度和越南曾有过少量黑颈鹤,但现已绝迹。在中 国,黑颈鹤也只生存在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包括青海、 西藏、新疆、四川 甘肃、云南和贵州 7个省区。其中, 云南昭通市大山包 被誉为中国黑颈鹤 之乡。
生活习性
黑颈鹤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通常生活在沼泽 地、湖泊及河滩等湿地环 境。黑颈鹤为候鸟,每年早 春3月集群离开越冬地云贵高 原北上迁至青藏高原东北部, 在高寒草甸沼泽地或湖泊河 流沼泽地中选择适应的地区, 10月下旬则飞到青藏高原东 南部、云贵高原及中印、中 巴边境过冬。
生育繁殖
201030510613 10机制六班 梁艺海
引索:
1 名称由来 2 物种影响 3 体形特征 4 生活习性 5 生育繁殖
6 分布 7 濒危等级 8 物种现状 9 濒危原因 10 生态环境与保护
名称由来:
黑颈鹤别名青庄、冲 虫(藏语),除眼后和眼 下方具一小白色或灰 白色斑外,头的其余 部分和颈的上部约2/3 为黑色,故称黑颈鹤。
生态环境与保护:
1983年在印度召开的国际鹤 类保护会议公布,全球只有 200只黑颈鹤。20年来由于 保护工作加强和新越冬地及 新越冬种群的发现,使黑颈 鹤野生种群总数上升到7000 只左右,但是如果不继续加 以保护,7000只左右的黑颈 鹤仍是一个相当危险的数目。
生态环境与保护:
截止到2002年,中国西宁、北京动物园和国际鹤类基金会合作已 成功地进行了黑颈鹤的人工繁殖。目前中国以 保护黑颈鹤为主的各级自然保护 区共有15个,其中有3个为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西藏是世界上最 大的黑颈鹤越冬和繁衍地。截至 2011年2月,西藏自治区黑颈鹤 的数量从1992年的不足160只增 加到2010年的8000多只,黑颈 鹤数量占全球黑颈鹤数量的四分 之三。
利用、建立渔场、修筑公路,以及大规模 排水、改造沼泽、游牧区域扩展等。这些 人类活动使得沼泽干燥,面积不断减少, 干扰了黑颈鹤的正常栖息。
濒危原因:
1.栖息地破坏:栖息地破坏、丧失和冬季缺少食物,使 黑颈鹤受到严重威胁。人类对湿地的开发,抽干沼泽也 使这些高原涉禽正面临丧失家园的威胁。 2.环境威胁:高 原生活条件严酷, 气候变化大,冬 天积雪多,食物 短缺,加之幼鹤 成活率低,因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