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章复习题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单元测试卷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试判断2×103克的质量所表示的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A、一头象B、一个苹果C、一只鸡一只羊2、长度、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分别是()A、米、时B、米、分C、米、秒D、千米、时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停表是可用来测时刻的仪器B、体温计可以测量沸水的温度C、量筒上刻度的单位一般是分米3D、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必须先调节天平平衡4、比较温度计和体温计,相同的是()A.量程 B.准确程度 C.构造 D.原理5、测量不规则的石蜡块的体积时,不需要的是()A.细铁丝 B.量筒 C.刻度尺 D.水6、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8℃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结果第一次为38.5℃,第二次为39.5℃,第三次为3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第一次正确 B.只有第三次不正确C.只有第三次正确 D.第三次肯定正确,第一、二也可能正确7、某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得的值分别为:12.05米,12.04米,12.03米,12.06米,则这个物体的长度应是()A、12.04米B、12.045米C、12.03米D、12.05米8、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则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可以对着实验者B.为了操作方便,对于没有毒和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用手直接去拿C.为了节约药品,用剩药品应倒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D.为了防止试剂污染,滴管应悬空在试管上方加液体,不要直接接触试管9、用受潮变长的木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其结果会( )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无法10、家庭用的寒暑表的测量范围是( )A、0℃—100℃B、35℃—42℃C、-10℃—100℃D、-30℃—50℃11、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着火,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用水冲灭B、用书打灭C、用湿布覆盖D、上述三种方法均可以12、一支用后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8℃,用它给病人测体温,测得的示数仍为38℃,则病人的体温()A一定等于38℃B一定低于38℃C可能高于38℃D可能等于38℃,也可能低于38℃13、下列仪器能直接加热的是()A.量筒 B.温度计 C.烧杯 D.试管14、我们的教室高度约为…………………………………………………()A 0.032千米B 3.2米C 320分米D 32000毫米15、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ml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A、100ml的烧杯B、10ml的量筒C、50ml的量筒和滴管D、100ml的烧杯和滴管16、测量一块金属材料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量水的体积时视经俯视,量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时视线仰视,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将()A、大于实际体积B、等于实际体积C、小于实际体积D、无法判断17.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A.25.81 B.25.82dm C.25.82cm D.25.816cm18.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2.5米=2.5×100=150厘米B.2.5米=2.5米×100=250厘米C.2.5米=2.5米×100厘米=250厘米D.2.5米=2.5×100厘米=250厘米19.利用三角板测量金属圆柱体直径的几种测法中(如图),正确的是()2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验证方案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假设⑥获取事实与证据。

七年级科学_第一章_星空巡礼知识点总结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科学_第一章_星空巡礼知识点总结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科学_第一章_星空巡礼知识点总结试题及答案星空巡礼1.星空的变化一天中,星空自东向西旋转(以北极星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原因:地球的自转。

一年中,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变化,形成了四季星空。

原因:地球的公转北极星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始终指向正北方向。

原因:北极星位于地轴的正上方。

2.恒星和行星恒星是自己能够发光发热的星体.行星是本身不能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的星体.恒星在夜空中的相对位置变化不明显.行星在夜空中的相对位置变化明显.用肉眼可以看见5颗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3.根据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绘制成的图叫星图.星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现代天文学家把天空分成88个区域,即88个星座.4.需要知道的星座及恒星:大熊座(北斗七星)、小熊座(北极星)、天琴座(织女星)、天鹰座(牛郎星)、牧夫座、仙后座、天鹅座5.根据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判断季节:斗柄指向东、南、西、北,对应的季节为春、夏、秋、冬。

6.寻找北极星:先找到北斗七星,然后将斗前二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长约5倍距离,即可以找到北极星.7.在夜空中,人们用肉眼可以看到6000多颗星星,为了看到更多的星星,需要借助于天文望远镜.我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安装在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有很多古代的天文仪器.8.有些恒星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有些恒星永远也看不到,在__赤道___处可以看到全天的星空.银河系9.银河系的组成:千百亿(1500亿~2000亿)颗恒星、大量的气体和尘埃物质。

10、银河系的形状:从正面看,像是一个庞大的车轮状的漩涡系统,从核心伸出4条旋臂;从侧面看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

11、银河系内绝大多数恒星和星际物质都密集在银河系的中心平面附近。

12、光的传播速度为300000千米/秒,光在一年内走过的距离为1光年。

1光年=9.46×1012km13、银河系的直径为8万光年,总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400亿倍,年龄已经长达100亿年。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实验是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实验室进行下列正确操作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A.瓶塞、药匙、滴管都不得相互串用,以防止实验受到药品之间相互污染的影响B.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试剂的气味,只能用手将试剂挥发物招至鼻处,防止受强烈刺激或中毒C.点燃酒精灯只能用火柴或其他引燃物,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点,以免酒精流出而引起火灾D.一般给烧杯加热时,都要垫上石棉网,以防掉落2.下列化学药品保存方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A.药品只需要分类储存,不需要作出特别规定B.易燃、易爆等药品必须单独存放C.易挥发、腐蚀类药品应分别密封保存D.药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3.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B.校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C.雨后的天空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D.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为什么能做成一个很大的水球4.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的标签上应贴上()5.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4.5 m=4.5 m×100 cm=450 cm B.456 mm=456×1100=0.456 mC.36 cm=36×1100m=0.36 m D.64 dm=64 dm×110m=6.4 m 6.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7.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与测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越小越好B.体温计因其特殊的结构,可以离开人体读数C.随着科技的进步,有可能完全消除测量误差D.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迅速读数8.某次实验需要量取45 mL的水,为此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A.50 mL的烧杯B.10 mL的量筒C.50 mL的烧杯和滴管D.50 mL的量筒和滴管9.有一轮子的直径为50 cm,某同学推着轮子绕一圆形花坛转一周,该轮子恰好滚过20周,那么这个花坛的半径是()A.5 m B.10 m C.20 m D.25 m10.如果在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们应该() A.按照预定探究方案进行,不作改变B.根据实验情况,不断修订探究计划C.停止探究,重新制订实验方案D.按照预定探究方案进行,根据实验结果再进行修订11.下表是王任宇同学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记录情况,则他采用的记录方法是()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C.图形记录法D.以上都不是12.以下对测量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如果采用俯视方法测量体积,则测得的体积比真实体积大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实际值大C.用积累法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排绕,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大D.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则夏天的测量值要比冬天的大13.小明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明说:“我的弹性比你的好”。

word完整版浙教版科学初中七年级教学上第一章节习题

word完整版浙教版科学初中七年级教学上第一章节习题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旁知识重点1、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识;科学的发现能够从察看身旁的事物着手。

2、科学知识是十分风趣和实用的。

3、踊跃主动地察看、认真认真地思虑是学好科学的基本方法。

稳固练习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__________,并找寻___________。

每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起科学的发现。

__________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__________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了然蒸气机。

2、同学们只需留意 __________,从__________身旁的问题下手,我们都能够走进科学的世界,所以科学就在我们身旁。

3、夏季,当你从冰箱里取出一罐冰冻的可乐,搁置在桌面一段时间后,你会看到什么现象?由此你能够提出什么问题?4、分别取一张A4纸和三张A4纸,牢牢的捏成大小不一样的两个纸团,同时使它们从同一高度下落,认真察看后回答以下问题:1)你看到它们会同时落地吗?2)假如把一张A4纸捏成纸团,另一张A4纸张开,再做上述实验,它们会同时落地吗?(3)比较以上两种状况,你能得出合理的解说吗?((((5、着手做做以下两个风趣的实验,并记录察看到的现象。

(1)用双手分别捏着两张大小相同的纸张的一端,使它们垂挂在胸前,沿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时,将会出现什么现象?((((2)取一只电吹风机,接上电源并设置为凉风档,而后合上开关,让吹风机向上吹凉风,将一个乒乓球放在吹风口的上方,松手后,察看乒乓球的运动状况?第2节实验和察看知识重点1、察看和实验是研究科学、学习科学的基础。

2、察看有时要借助各种仪器和工具,实验时要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步骤。

稳固练习1、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A.阅读、作笔录和练习 B .察看、议论和沟通C.察看、实验和思虑 D .阅读、实践和应用2、请你先凭视觉直接判断下边两图的形状和大小,再用工具正确丈量,看结果有什么不一样?对此你有什么启迪?3、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称为磁性物质,把磁铁分别凑近木块、铁钉、橡皮、书籍、铅笔、铝制易拉罐,判断哪些物体属于磁性物质,判断哪些物体属于非磁性物质。

七年级上《科学》 第一章复习卷(精品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科学》 第一章复习卷(精品卷含答案)

初一《科学》第一章复习卷姓名_____班级_____学号____一、选择题7、我国一元硬币的厚度最接近( B )A 1.8微米B 1.8毫米C 1.8厘米D 1.8分米8.下面四个测量数据,用最小刻是分米的刻度尺测量的是:( A )A.27.8分米B.5.8厘米C.217.80毫米D.2.79厘米9、测量人的身高时,适当选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B )A 1米B 1厘米C 1分米D 1纳米10、下面各个量,接近4厘米的是(C )A 科学课本的长度B 铅笔芯的粗细C 乒乓球的直径D 课桌的高度11、《科学》作业本的宽度为( B )A 20毫米B 20厘米C 20分米D 0.2米12、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D )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13、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下面哪一个?( B )A 10厘米B 42分米C 36000毫米D 0.45米14、测量长度时,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主要取决于( C )A 测量人的态度B 测量的对象C 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D 测量工具的量程15、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经过测量,学校操场的周长是300米。

在这个测量过程中,“公认标准量指的是( A )A 1米B 300米C 测量工具D 操场16、一支完整的粉笔的长度最接近于(C )A 15毫米B 0.5厘米C 0.8分米D 0.2米17、人体血管的总长度约为10.6万千米,请计算:以知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107米,如果将一个人的血管沿赤道把地球绕起来,可以把地球绕( C )A 0.265圈B 3.77圈C 2.65圈D 0.377圈18、判断下列测量数据: 0.3260米, 7.59米, 759毫米, 759分米, 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D )A分米、毫米、厘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米C毫米、厘米、分米、米D毫米、分米、厘米、米19、教室窗玻璃破了要装上,割玻璃时选择的刻度尺是( C )A最小刻度1毫米的三角尺B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1.5米长的皮尺C最小刻度1毫米的2米长的钢卷尺 D 最小刻度为1厘米的30米长的皮尺20、测量一张课桌的长度,选用下面的哪个尺子更合适( A )A量程是1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B量程是30厘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C量程是10米,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D量程是12厘米,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期末复习试卷一 (有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期末复习试卷一 (有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期末复习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描述的是生活中的一些科学常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池塘中的气泡离水面越近,气泡的体积越大B、把鸡蛋投入水中,是竖躺在水中的,且有气室的一端朝上C、不小心把鸡蛋掉进装有醋的盆子里,鸡蛋表面会有气泡产生D、生鸡蛋和熟鸡蛋用相同的力进行旋转,生鸡蛋转的时间长些2.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7毫升。

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大于8毫升B、等于8毫升C、小于8毫升D、无法确定3.下列仪器有“0”刻度线的是()A.体温计B.量筒C.刻度尺D.量杯4.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5.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调查 B.观察 C.实验 D.阅读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试剂B.滴加试剂C.液体加热D.量筒读数7.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PM2. 5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

细颗粒物粒径小于或等于2.5()A.分米B.厘米C.毫米D.微米8.用量筒量取80毫升水,若俯视读数,则水的实际体积最可能的是()A、79毫升B、80毫升C、81毫升D、都不可能9.小明同学洗澡时,有一个习惯总喜欢先用手去试一下水是否很烫,一次他把洗澡水冲到身上时,感觉不冷不热,则你认为小明这次洗澡的洗澡水最有可能的温度是()A.55℃B.45℃C.35℃D.25℃10.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的估计,其中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淋浴的水温大约是40℃B.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m/s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ND.班级中某同学的身高约为150cm11.有一支刻度不准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读数为-3℃;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77℃,现测得气温为17℃,那么室内实际气温是 ( )A.18℃ B.20℃ C.25℃ D.17℃12.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A.20℃B.30℃C.40℃D.60℃13.用“小方格法”测不规则物体的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不占有整个小方格就不算入该物体面积B.只要占有小方格就应算入该物体面积C.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出叶片的真实面积D.方格越小测出的面积越接近真实值1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1.2米=1.2×1000=1200毫米B.1.2米=1.2米×1000=1200毫米C.1.2米=1.2米×1000毫米=1200毫米D.1.2米=1.2×1000毫米=1200毫米15.下列是用量筒量取...的是:()..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A.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基础知识 试题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基础知识  试题

第1章科学入门根底知识复习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___________,并寻找它们产生、开展的。

2、我们在学习科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______、多_______、多_______,运用__________和知识,为人类创造美妙的生活。

3、推动社会的进步,也可以产生破坏作用。

第2节实验和观察1、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_______。

进展实验时应有的态度是:认真操作、仔细观察。

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准确记录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常借助各种仪器来。

如,能让我们看到微小的物体,能让我们看到遥远的星体。

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1、测量是一个将的量与公认的量进展比拟的过程。

2、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_____(m);单位换算:1千米(km)=______米;1米=_____分米(dm);1分米=_____厘米(cm);1厘米=_____毫米(mm);1毫米=______微米(μm);1微米=_____纳米(nm);1米=_____厘米;1米=_____毫米;1米=______微米;1米=_______纳米。

3、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是________。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测量前,首先要看刻度尺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测量时,①放正确:0刻度对准被测物体_______,刻度线尽量________被测物体;②看正确:视线跟刻度尺________;③读正确:测量值包括和一位估计值,不要忘记_______。

4、使用刻度尺时,假如0刻度线损坏,要灵敏处理,让整数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________。

5、体积是。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______,单位换算:1米3=_____分米3;1分米3=______厘米3;1厘米3=______毫米3;1米3=______厘米3;1米3=______毫米3。

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L〕和_______(mL),单位换算:1升=_______分米3;1毫升=_______厘米3;1升=_______毫升。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复习第一章《科学入门》选择题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复习第一章《科学入门》选择题含答案

期末分题型复习:第一章 科学入门 选择题1.下列操作符合实验室规则的是( )A.用湿手接触实验室电源 B.药品使用前先看说明书C.打翻化学试剂只需自行处理 D.通过试嗅检验试剂的性质2.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人的体积约为 350 米3B.七上科学课本的质量为 350 克C.课桌距地面高度为 75 毫米 D.冬天早晨大气的温度接近人体体温 3.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C.B.D.4.人们对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有时要求很高,有时要求不高,在不同要求时测量工具的选择很关键,下 面对测量工具的选择合适的是( )A.测量标枪的成绩用最小刻度是 1 毫米的刻度尺B.测量室温选用测量范围是-30℃~50℃的温度计C.测量玻璃窗的长度用学生铅笔袋中的塑料直尺D.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普通手表5.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小明在池塘边发现池塘里有许多鱼C.小冬发现夏天雨后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D.小李来到初中就读的新学校发现校园环境很优美6.小磊同学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2.23 厘米、2.22 厘米、2.83 厘米、2.23 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 )A.2.38 厘米 B.2.227 厘米 C.2.2267 厘米 D.2.23 厘米7.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 测得的四次数据分别是 2.12 cm、2.13 cm、2.13 cm、 2.44 cm,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 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2.12 cm B.2.127 cmC.2.13 cm D.2.21 cm8.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 4 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m、12.35cm、12.36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3525cm B.12.35cm C.12.4cm D.12.353cm9.某同学做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 其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A.加氧化铜粉末 B.倾倒稀硫酸C.加热 D.洗涤试管10.有甲、乙、丙三种量筒,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分别为甲:500 毫升,10 毫升;乙:100 毫升, 1 毫升; 丙: 50 毫升,1 毫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