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油画赏析
世界上最名贵的20幅油画赏析

一、《蒙娜·丽莎》——达·芬奇这幅肖像花了达.芬奇四年的时间,当他完成这幅肖像之后,不愿把它交给佐贡多(富商,蒙娜.丽莎的丈夫)或其他任何人。
当他受到法国国王的邀请时,便带着这幅肖像离开意大利去了法国。
达.芬奇是在法国去世的,这就是为什么《蒙娜.丽莎》这幅画在法国的缘故。
多少世纪来,人们一直在谈论她那神秘的微笑,她的微笑的确神秘:它似乎在变化。
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
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象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
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象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
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陷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
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关于这幅画有一个故事。
达.芬奇在为蒙娜.丽莎绘画时,请了位乐师在她旁边弹奏,以便她能象个模特儿那样耐心平静地坐着。
她眼中的神情告诉我们她正在倾听。
而现在,如果我们看她那双美丽的手,并把它们与她的脸联在一起考虑,我们会觉得那神情更诚挚。
她的右手轻轻地放在左手上,中指根本没有任何依托,我们感到它正和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打着拍子。
当我们看着这幅如此逼真的肖像画背后的景色,我们会为那不真实的背景吃惊。
山峰、道路、小桥、流水都在一种梦幻般、飘拂不定的气氛里出现,仿佛以此证明蒙娜.丽莎的思绪沉浸在一个梦的世界里。
二、《最后的晚餐》——达·芬奇在庆祝逾越节的前夜,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坐在餐桌旁,共进庆祝逾越节的一顿晚餐,餐桌旁共十三人,这是他们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
在餐桌上,耶稣突然感到烦恼,他告诉他的门徒,他们其中的一个将出卖他;但耶稣并没说他就是犹大,众门徒也不知道谁将会出卖耶稣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
世界名画赏析

世界名画赏析世界上有许多令人赞叹的名画,它们不仅代表了艺术家们的创作力和才华,也承载了历史的印记和文化的沉淀。
在这篇文章中,将向您介绍几幅世界名画,并对其进行赏析。
1. 蒙娜丽莎(Mona Lisa)- 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油画之一,也是意大利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杰作。
这幅画作于1503年至1506年间创作,现展览在法国卢浮宫。
蒙娜丽莎以她那神秘而迷人的微笑而闻名于世。
这幅画作展示了达·芬奇的检视和光影技法,为后来的艺术家们树立了榜样。
2. 星夜- 文森特·梵高星夜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9年创作的一幅油画。
这幅画表现了一个宁静的小镇被夜晚的星空覆盖着,画面布满了旋转的星星和扭曲的松树。
梵高以他独特的笔触和鲜艳的色彩传达了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幅画作也因其深沉的主题和独特的风格而成为梵高作品中最著名的之一。
3. 最后的晚餐- 伦勃朗最后的晚餐是荷兰画家伦勃朗于17世纪绘制的一幅壁画。
这幅画描绘了耶稣和他的门徒在最后一次晚餐时的场景。
伦勃朗通过精心的构图和细致入微的绘画技巧,成功地表现了每个人的情感和个性。
这幅画作反映了宗教和信仰的重要主题,同时也是伦勃朗艺术成就的象征之一。
4. 凯旋之门- 克劳德·莫奈凯旋之门是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绘制的一组画作。
这些画作描绘了巴黎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埃菲尔铁塔。
莫奈以他独特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捕捉到了时间和光线对景观的变化。
这组画作不仅代表了印象派运动的精神,也展现了莫奈对自然和城市景观的热爱。
5. 夜巡- 伦勃朗夜巡是伦勃朗于17世纪绘制的一幅杰作,它展示了荷兰市民武装集会的场景。
伦勃朗运用巧妙的光影效果和明暗对比,突出了画中人物的形象和神态。
画作中充满了动态和能量,展示了伦勃朗对肖像画的独特理解。
经典作品赏析

经典作品赏析经典作品是流传于历史长河中的艺术珍品,它呈现出来的是人类智慧、美感和文化传承。
这些经典作品别具风采,可以在历史长河中享誉千古。
在这里,我们精选了几件经典作品进行欣赏。
作品一:《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世界文化遗产级别的艺术珍品,作品体现了巨匠达·芬奇的天才思想和卓越技巧,成为人类文化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
这件油画作品于1503年至1506年期间完成,尺寸为77 x 53厘米。
《蒙娜丽莎》的构图独特,借助了“三角形”和“金字塔形”两种形态。
巨匠通过将莫娜·丽莎放置在左下方,右侧再描绘桥道,突出了画面的层次感。
莫娜·丽莎的笑容在视角的变换中也有所改变,展示出了艺术品生动的特点。
作品二:《天坛》“天坛”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群之一。
在东方文化中,《天坛》代表了尊贵、庄重和神圣,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精髓的代表之一。
《天坛》占地面积为270万平米,建筑群包括“皇乾殿”、“祈年殿”、“回音壁”、“环龙壁”等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皇乾殿,由鹤盛昌、张惠言、于冕等人创作。
皇乾殿的檐部、柱头、梁架之间的线条流畅,而又不失凝聚力,体积宏大而各部相互协调。
同时,在《天坛》内还有内外圆环状墙,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作品三:《吕布与貂蝉》《吕布与貂蝉》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品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爱情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件艺术品描绘了一个豪气英俊的男人和一个美丽温柔、智慧明达的女人之间爱情故事。
作品呈现了古代文学精髓,以及中国古代男女关系和文化传统。
《吕布与貂蝉》的构图十分恰当,幽默风趣,文笔纯熟流畅。
作品描写了男主角吕布是一个雄风隆盛、正义而具有强悍决断力量的英雄。
而女主角貂蝉则是一个美丽如花、温柔聪慧的大家闺秀。
两者在作品中的搭配非常天衣无缝,塑造了两个不同性格、不同阶层的形象。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精选的几件经典艺术品,它们展示了人类文化和艺术的智慧,拥有着不朽的艺术价值。
达芬奇十幅名画赏析

达芬奇十幅名画赏析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被誉为世界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他创作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其中包括了一些最著名的油画作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达芬奇的十幅名画进行赏析,探讨其艺术风格、创作技巧和艺术意义。
1.《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画之一。
这幅作品以神秘的微笑和深邃的眼神而闻名于世。
达芬奇通过精湛的绘画技巧和细腻的表现力,将蒙娜丽莎的神秘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运用了光影效果和色彩对比,使得蒙娜丽莎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2.《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另一幅著名作品,它描绘了耶稣和十二使徒共进最后的晚餐的场景。
达芬奇通过精确的透视和细腻的人物刻画,再现了这一宗教场景。
他巧妙地运用了光影和色彩的对比,使得整幅画面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给人以深刻的震撼。
3.《圣母子像》。
《圣母子像》是达芬奇的一幅宗教题材作品,它描绘了圣母玛利亚和圣婴耶稣的亲子情景。
达芬奇通过精湛的绘画技巧和细腻的表现力,将母子之间的深情和温馨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运用了光影效果和色彩对比,使得整幅画面充满了温暖和祥和的氛围,给人以宁静和安详的感受。
4.《维特鲁威人像》。
《维特鲁威人像》是达芬奇的一幅肖像画作品,它描绘了一位意大利维特鲁威贵族的形象。
达芬奇通过精确的人物刻画和细腻的表现力,将这位贵族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他运用了光影效果和色彩对比,使得这位贵族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5.《圣母子与圣安妮》。
《圣母子与圣安妮》是达芬奇的一幅宗教题材作品,它描绘了圣母玛利亚、圣婴耶稣和圣安妮的亲子情景。
达芬奇通过精湛的绘画技巧和细腻的表现力,将母子和祖母之间的深情和温馨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运用了光影效果和色彩对比,使得整幅画面充满了温暖和祥和的氛围,给人以宁静和安详的感受。
艺术欣赏:西方绘画中的经典名作

艺术欣赏:西方绘画中的经典名作简介西方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传统,为观众带来了许多令人心驰神往的经典名作。
本文将介绍几幅备受赞誉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西方绘画作品,从艺术技巧、主题、象征意义等多个角度深入探索这些杰作。
1. 达·芬奇《蒙娜丽莎》主题:女性肖像艺术技巧:柔和过渡、逼真立体感象征意义:表达一个独特而神秘女性形象《蒙娜丽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油画之一,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杰作之一。
达·芬奇通过精湛的手法和对光影变化的把握,营造出了一个逼真而神秘的女性形象。
这幅作品同时也成为了最具商业价值和广泛模仿的绘画之一。
2. 米开朗基罗《创世纪》主题:宗教题材艺术技巧:巨大比例、雕塑般的体态象征意义:表达上帝创造人类的壮丽场面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是西方艺术中最著名的一幅壁画之一,位于梵蒂冈西斯汀小堂。
这幅作品描绘了上帝伸出手指点燃了亚当的灵魂,赋予了人类生命和智慧。
作品展现了人类与神圣之间关系的微妙和不可思议。
3. 高更《星夜》主题:景观画/夜景画艺术技巧:强烈而异国情调的色彩、无限扭曲的形象象征意义:反映艺术家内心深处对自然界中神秘力量的追求《星夜》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最著名且备受赞誉的绘画之一。
从天空中闪烁明亮的星星到色彩斑斓、扭曲变形的小镇,作品充满了高更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艳丽的色彩和无尽的动态线条,高更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幻想感。
4. 梵高《向日葵》主题:静物画/花卉画艺术技巧:浓郁的笔触、简洁而鲜明的构图象征意义:表达对自然之美和生命力的热爱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为一系列关于向日葵的作品带来了独特而广泛赞誉。
《向日葵》以其鲜明、生动和富有活力的形象成为艺术史上最具代表性之一。
这幅绘画通过强烈的色彩和厚重纹理,传递出作者对自然之美和将来岁月带来新生活的渴望。
结论西方绘画中有许多经典名作,每件作品都是艺术家对视觉表达和表现力的深刻追求,并传达出不同主题和象征意义。
世界名画欣赏与解析

世界名画欣赏与解析
世界名画是艺术史上的珍宝,每一幅画作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意义。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几个世界名画的欣赏和解析,来一窥其中的风采。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知名的艺
术品之一。
这幅画采用了油画技法,展现了一个神秘微笑的女子形象。
她坐在一个山岩背景前,目光直接面对观众。
传统的主题和独特的表
现手法使得《蒙娜丽莎》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另一幅代表作是梵高的《星夜》。
这幅画作以梵高在圣雷米的医
院窗外所见到的景象为灵感,展现了他独特而夸张的色彩运用。
画作
中的星空充满了冲击力和动感,富有梵高特有的表现主义风格。
这幅
作品展示了梵高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独特理解。
苏里雅日的《夏洛特的自画像》也是举世闻名的经典之作。
这幅
画描绘了艺术家自己的形象,以及她内心的复杂情感。
苏里雅日以细
腻的绘画技巧和具有自传性质的作品风格,展现了她对自我和身份的
探索。
这幅画作充满了自信和勇气,也呈现了女性在艺术领域的重要
地位。
除了以上的名画,还有无数作品都值得我们去欣赏和解析。
世界
名画之美不仅在于它们的技巧和艺术价值,更在于它们所传达的情感
和思想。
通过欣赏和解析这些作品,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艺术和人类文
化的意义,也能找到自己在其中的共鸣和启发。
艺术无国界,它将一
直陪伴着我们,让我们在欣赏中领略它的独特魅力。
世界传世十大名画赏析(附图)

世界十大名画之一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该作品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最喜爱的作品,作者生前一直把它留在自己的身边。
直到达·芬奇去世后,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用了一万二千金币,才从达·芬奇的弟子手中买下。
现藏|法国罗浮宫世界十大名画之一最后的晚餐《最后的晚餐》是艺术家达·芬奇于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大型壁画,是达·芬奇代表作之一,世界著名画作,收藏于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
达·芬奇以《圣经》中耶稣跟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为题材,将人物的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
1980年该画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幅在格雷契寺院食堂墙壁上的宏大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
它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由于它的问世而使达·芬奇名扬世界。
现藏|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世界十大名画之一格尔尼卡《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立体主义画家帕勃洛·鲁伊斯·毕加索于20世纪30年创作的一幅巨型油画,长7.76米,高3.49米。
该画是以法西斯纳粹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暴杀害无辜的事件创作的一幅画,采用了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营造出低沉悲凉的氛围,渲染了悲剧性色彩,表现了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的灾难。
这幅画运用立体主义的绘画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世界油画经典:拉斐尔和他的作品赏析

世界油画经典:拉斐尔和他的作品赏析拉斐尔·桑西(1483 —1520),意⼤利著名画家,他的性情平和、⽂雅,创作了⼤量的圣母像,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协调、和谐、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
拉斐尔谢世时年仅37岁,但由于他勤勉的创作,给世⼈留下了300多幅珍贵的艺术作品。
拉斐尔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是⼿法主义的代表⼈物,也代表了当时⼈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抱⼦圣母》拉斐尔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等。
拉斐尔潜⼼研究各画派⼤师的艺术特点,并认真领悟,博采众长,尤其是达芬奇的构图技法和⽶开朗基罗的⼈体表现及雄强风格,最后形成了其独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圆润、柔和的风格,成为和达芬奇、⽶开朗基罗⿍⾜⽽⽴的⽂艺复兴三杰。
《雅典学院》壁画纵279.4×横617.2厘⽶梵蒂冈塞纳图拉⼤厅《西斯廷圣母》布上油彩纵265×横196厘⽶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藏拉斐尔所绘画的圣母画像都以母性的温柔以及青春健美,体现了⼈⽂主义思想。
其中最有名的是《安西帝圣母》、《草地上的圣母》和《佛利诺的圣母》。
1513年-1514年绘画的⼤型油画《西斯廷圣母》,由圣母和圣徒组成的三⾓形构图,庄重均衡,圣母和耶稣表现了母爱的伟⼤。
另外,《椅上圣母⼦》、《阿尔巴圣母》都是拉斐尔完美⽆瑕的作品。
《椅上的圣母》板上油画直径71厘⽶佛罗伦萨彼蒂宫藏1483年耶稣受难⽇(复活节的前⼀个星期五,基督教节⽇。
)凌晨三时,拉斐尔诞⽣于意⼤利的乌尔⽐诺。
其⽗乔万尼·桑西(另译:乔凡尼·桑提·迪·彼得洛)是位默默⽆闻的画家,在其唯⼀的⼉⼦诞⽣后,给他起名拉斐尔,并坚持由孩⼦的母亲(玛吉亚·迪·巴蒂斯塔·迪·尼吉拉·席亚拉)亲⾃抚养。
所以,童年时代的拉斐尔受⽗母家庭环境熏陶,养成了良好的⾏为习惯,⽽没受到贫民家庭那种相俗、野蛮⽅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经典油画赏析1、无名女郎1883年克拉姆斯柯依俄国75.5cm×99cm 布油彩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
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蓬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
究竟“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
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绘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
2、入睡的维纳斯约1510-1511年乔尔乔内意大利108.5cm×175cm 布油彩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藏这是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作品,最后由提香完成。
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斯,躯体优美而温柔,形体匀称地舒展,起伏有致,与大自然互为呼应。
这种艺术处理不是为了给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为了表现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体和纯洁心灵之间的美的统一。
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美的创造,是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理想"美"的典范的。
3、蒙娜丽莎1503年-1506年莱奥娜多·达·芬奇意大利77cm×53cm 板油彩巴黎卢浮宫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
据记载,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
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
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
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4、亚威农少女毕加索西班牙1907年油画244×233.5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这是现代艺术创始人毕加索早期立体主义的代表作品,是一幅颠覆了以往的艺术方法的立体主义经典画作。
可以说,《亚威农少女》是毕加索一生的转折点,没有它,也就不会诞生现在的立体主义。
所以,人们往往称呼它为现代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这幅画的题目是诗人萨尔蒙所起的。
当时,青年时代的毕加索生活比较贫困,住在“洗衣坊”大楼。
而“亚威农大街”当时是巴塞罗那的一条“烟花巷”。
这幅画中的女人原型就是这条街上的妓女们,所以也有人把这幅画称为《青楼少女》。
这幅画,作者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把立体要素全部转化为平面性。
画中少女们的身体并不肉感、丰盈,反而突出了她们变了形的脸。
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
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毕加索说:“我把鼻子画歪了,归根到底,我是想迫使人们去注意鼻子。
”最左边一个女人,正拉开赭红色的布幕,似乎刚从帘幕后面要出来看一看。
下方摆放着葡萄等一堆水果,在西方寓意中葡萄往往是性爱的象征。
5、日出·印象1873年克劳德.莫奈法国48cm×63cm 布油彩巴黎马蒙达博物馆藏这幅油画描绘的是透过薄雾观望阿佛尔港口日出的景象。
直接戳点的绘画笔触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并非准确地描画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见。
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
由于它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有位批评家就借用此画的标题,嘲讽以莫奈为代表的一批要求革新创造的青年画家为“印象主义”,这一画派以此得名。
这幅画在1874年3月25日开幕的印象派画家第1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这幅作品是莫奈画作中最具典型的一幅。
6、法庭上的芙丽涅热罗姆法国油画作于1861年传说芙丽涅因裸浴以渎神罪受到了法庭的传讯。
在审判时,辩护师让被告在众目睽睽之下揭开衣服裸露躯体,并对着在场的501位市民陪审团成员说:难道能让这样美的乳房消失吗?最后,法庭终于宣判被告无罪。
19世纪法国画家热罗姆以此为题材画了这幅油画《法庭上的芙丽涅》。
画面上,芙丽涅处于中心突出位置,以臂遮脸表现了刚被掀开衣裳的一刹那。
芙丽涅的通体红色在辩护师蓝色的烘托下显得格外鲜艳,后景和中间的幽暗部分的处理把女主角突现出来了。
她显得异常洁白、妩媚、完美无瑕。
她的动势是典型的希腊式,微微扭动的身子,使曲线的韵律更加丰富。
由于当众裸露,她这下意识的遮掩动作使感情得到了升华。
芙丽涅的表情楚楚可怜,且有几分羞涩,显得格外娇媚动人。
站在一旁的辩护师的姿势和表情异常严肃、坚定,美的高尚和不可亵渎的意志均在他的姿势、表情中得到体现。
众法官的怜悯、领悟或者贪婪、呆滞的目光,以及坚定的举止或失措的表情,充分显示了在美面前的人生诸相以及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与此同时,也体现了希腊时期所崇尚的“美”的主题——美的纯洁、美的神圣以至美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7、破壶格瑞兹法国油画椭圆108×86.5厘米现藏巴黎卢浮宫“破壶”,是法国民间俗语,即少女失去童贞的象征。
就这一含义来说,画上的主人公应是一个受谴责的对象。
但在这个时髦的椭圆形画框里展现的,却是一个十分可爱、秀丽多姿的妙龄淑女。
画中用色匀称,笔触细腻,素描是古典主义风格的。
而挂在这位显得天真、纯洁的少女的右腕上的那只破壶,反而成了不引人注意的细节。
从背景的处理到人物衣纹的严格描绘来看,这幅肖像画是一幅十足的学院派风格的古典油画。
当这幅画展出时,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应,提高了画家在画坛的地位。
《破壶》的模特儿原是画家追慕中的少女,不久,画家正式娶了这位使他一举成名的姑娘。
8、吹笛少年马奈油画法国1866年160×98厘米巴黎奥赛博物馆画中描绘的是近卫军乐队里的一位少年吹笛手的肖像。
画家在探索形与色的统一时,注意到人物个性特征的刻画。
在色彩上追求一种稳定的、几乎没有变化的亮面,然后突然转入暗部,将人物置于浅灰色、近乎平涂的明亮背景中进行描绘,用比较概括的色块将形体显示出来。
在这幅画中没有阴影,没有视平线,没有轮廓线,以最小限度的主体层次来作画,否定了三度空间的深远感。
杜米埃说过马奈的画平得像扑克牌一样。
9、向日葵1888年文森特·凡高荷兰91×72厘米布油彩伦敦泰特画廊藏《向日葵》是凡·高在法国南方时画的。
南方阳光的灿烂令画家狂喜,他用黄色画了一系列静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向日葵》便是这时的代表作。
画家以短暂的笔触把向日葵的黄色画得极其刺眼,每朵花如燃烧的火焰一般,细碎的花瓣和葵叶象火苗一样布满画面,整幅画尤如燃遍画布的火焰,显出画家狂热般的生命激情。
10、暴风雨考特法国1880年油彩木板234.3×156.8厘米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暴风雨》的主要欣赏点是:光线和色彩的对比和互相衬托的美感力量,这是19世纪美术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作品画面里,背景是暗的,前景是亮的;男角色彩是暗的,女角色彩是亮的。
男体力量的粗旷线条,女体力量的柔细线条,在光线和色彩中得到了鲜明的对比和彼此衬托。
在考特之前,也有不少取材于《达夫尼斯和克洛伊》的美术作品,大都是歌颂爱情性爱的。
而考特的作品《暴风雨》抓住了达夫尼斯和克洛伊在暴风雨中逃跑的一瞬间,表达了男女不同的性感力量之美、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和自由的向往,无论是艺术境界还是艺术手段方面,与前人作品相比,都是更上一层楼。
11、春光考特法国1873年油画罗斯先生收藏在画面上,一位美丽的少女把胳膊挂在情人的脖子上,投出微笑迷人的明媚眼光,半裸地依隈着情人。
她是在撒娇、还是在倾听甜美的情话?一位俊俏的小伙子,她的情人,雄健有力的双臂紧紧拉着秋千的绳索,好像是在支撑守卫着他们的爱情。
小伙子略向姑娘歪着头,是在享受她的撒娇、还是在告诉她什么秘密?……春天的阳光从树丛里照过来、像舞台聚焦灯光一样照亮了美丽少女,温暖的春风轻轻地掠起了她的纱衣,饱经风霜的千年老树好象是他们的爱情见证人,每一片树叶和每一棵花草都在为他们轻轻吟唱,……看到这个盎然春机和纯美爱情的画面,就是冷酷无比的魔鬼也会酥心醉倒。
12、吻克里姆特奥地利1908年布面油画180×180cm奥地利维也纳奥地利美术馆这是一幅表现爱的抽象主题寓意的杰作。
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男人轻柔地抱起女人的头,富有激情地亲吻着女主人公的脸颊。
男人身上的装饰都是方正色块,由黑白黄三色方块构成,象征了男人棱角分明,坚强的特质。
女人身上是感性的圆形图案与流动的线条,代表了女性的柔媚和温柔圆润。
女人一条手臂搂着男人的脖颈,一只手紧抓着男人的手,闭着眼睛尽情享受着幸福的感觉。
她的表情是迷醉的、满足的,甚至似乎还有些害怕这幸福时刻的结束。
在画面形式营造上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诸如线条和色块的组合,色彩中掺入金粉,使画面呈现出美妙温馨的梦幻场景。
13、红磨坊的舞会1876年雷诺阿法国131cm×175cm 布油彩巴黎奥赛博物馆这幅作品描绘出众多的人物,给人拥挤的感觉,人头攒动,色斑跳跃,热闹非凡,给人以愉快欢乐的强烈印象。
画面用蓝紫为主色调,使人物由近及远,产生一种多层次的节奏感。
画家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近景一组人物的描绘上,生动地表现出人物脸上的光色效果及光影造成的迷离感,渲染了舞会的气氛。
就总体看,他保留着印象派对外光与色斑的留恋,使画面的总体色调、气氛有一种颤动、闪烁的强烈效果。
这幅画在1990年拍卖出7810万美元高价。
14、松树林之晨希施金俄国1889年油画28.3cm×40.1cm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晨光为松树林涂上一层金辉,松林里荡漾着清新的生气。
松树林苏醒了,几只黑熊在嬉闹玩耍,为宁静的松树林增添了生息。
高大的松树林,分出近景、中景、远景,层次的丰富加强了空间感,展示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俄国风景画大师希施金从生活出发,以写生为基础,为作品灌注了现实情感。
据说画中可爱、亲和的大小黑熊是萨维茨基所画。
15、灰与黑协奏曲画家母亲肖像惠斯勒美国1871 年布面油画144 × 163cm 巴黎奥赛博物馆该画虽然着重探索的是色彩的绝妙变化,形式的装饰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意境美,但画家在探索艺术形式的同时,并未放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表现,画面上人物性格的刻画堪称入木三分。
作者以满腔热忱与崇敬之情塑造了一个严肃虔敬、质朴无华的典型的美国母亲的形象,具有感人至深的魅力。
该画称得上是19世纪最伟大的肖像画之一。
16、土耳其浴室安格尔油画1862年直径108厘米现藏卢浮宫《土耳其浴室》在描写女性人体技巧方面达到了顶峰。
画面上,一群在土耳其宫廷浴室里的少女,正悠闲自在地享受沐浴给她们带来的欢乐。
安格尔用熟练的笔触,优美的线条,柔和、富有变化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