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三元催化剂技术现状及发展

合集下载

2024年汽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汽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市场发展现状

汽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近年来,全球汽车使用量急剧增加,汽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其中,汽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作为一种关键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市场发展现状出发,对汽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进行分析和探讨。

市场概述汽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当前,全球范围内尾气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呼声愈发高涨。

这促使汽车制造商不断积极寻求更先进和高效的尾气净化技术。

因此,汽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作为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之一,其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技术特点汽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 1. 多功能性:汽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能够同时催化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储氧氧化还原反应。

它可以高效净化含有CO、HC、NOx等有害气体的汽车尾气。

2. 高效性:三效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和卓越的稳定性,能够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实现高效净化。

3. 长寿命:经过特殊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三效催化剂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满足汽车使用的要求。

4. 适应性强:三效催化剂可以根据不同车型和排放标准的要求进行定制制造,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市场竞争态势目前,汽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市场上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一方面,各大汽车制造商和催化剂供应商都在加大研发和生产投入,不断提高催化剂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由于技术门槛较高,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相对较少。

目前,国内外汽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市场上的主要厂商有Johnson Matthey、BASF、Umicore、Clariant 等。

市场发展趋势1.绿色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市场对环保型尾气净化技术的需求也在增加。

未来,汽车尾气净化三效催化剂市场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推动技术突破和创新。

2.向高效净化方向发展: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对催化剂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023年汽车三元催化器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汽车三元催化器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汽车三元催化器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多以及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汽车三元催化器行业逐步走向市场化和规模化。

三元催化器作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重要装备之一,对于解决空气污染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三元催化器市场前景广阔,下面从市场需求、产业链以及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对三元催化器行业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市场需求1.环保政策的推动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越来越多的刚性环保政策被出台,对于汽车尾气的排放控制也越来越严格。

此外,环保税的实施以及相关罚款的执行也加大了企业的投入,因而,企业与市场对于三元催化器的需求不断增长。

2.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近年来,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每年都在不断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2.4亿辆。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市场的需求量也愈加巨大。

3.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对于传统燃油车的使用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不过,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也会对三元催化器带来新的机遇,因为在当前的实际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仍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汽车。

二、产业链1.供应链三元催化器的核心原料包括活性材料、载体、结构材料等,其中活性材料是三元催化器的核心,材料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催化器的性能和寿命。

因此,活性材料在供应链中处于最为重要的位置,而目前我国的活性材料生产技术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因而,三元催化器行业在供应链方面还存在着开始制约。

2.技术链技术链方面,三元催化器制造要求技术水平高,不同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研发能力、生产工艺、设备、成本等差异较大。

这也为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不过对于行业龙头企业而言,也具有较强的优势。

三、技术创新1.新材料应用新材料的发展与应用,对于三元催化器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使用某些贵金属材料能够有效提高催化器的效率,从而降低了成本,并终止了对稀有金属的过度使用。

2.三元催化器技术调整三元催化器对于不同排量的发动机要求不同,因此,在制造车辆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排量使用不同的催化剂。

2024年汽车三元催化器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汽车三元催化器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汽车三元催化器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汽车三元催化器是一种重要的排放控制装置,旨在减少内燃机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量。

随着全球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三元催化器市场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汽车三元催化器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

市场规模汽车三元催化器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2019年全球汽车三元催化器市场规模达到了XXX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达到XXX亿美元。

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政府政策推动:各国政府对汽车尾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的监管,推动了汽车三元催化器市场需求的增长。

2.汽车产量增加:随着全球汽车产量的不断增加,对汽车三元催化器的需求也在增加。

3.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三元催化器的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加了市场需求。

竞争格局当前,全球汽车三元催化器市场呈现出较为集中的竞争格局。

少数几家大型跨国公司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其中包括ABC公司、DEF公司和GHI公司。

这些公司在技术研发、生产能力和市场渗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此外,还有一些中小型企业在特定地区或细分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在竞争中,企业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竞争:1.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性能,满足市场对低排放和高效能的需求。

2.价格竞争:通过优化生产成本和提供竞争性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

3.渠道拓展: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

发展趋势未来,汽车三元催化器市场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逐步智能化:随着汽车智能化的不断推进,汽车三元催化器将更加智能化,具备自适应调节功能,提高了催化效率和使用寿命。

2.新材料应用:新型材料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汽车三元催化器的性能,如纳米材料、催化剂载体等,提高催化效率和抗老化能力。

3.多功能催化器:为了满足不同地区和车型的排放要求,汽车三元催化器将朝着多功能化方向发展,提供更广泛的污染物净化能力。

2023年汽车三元催化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汽车三元催化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汽车三元催化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汽车三元催化器是一种在汽车尾气排放系统中使用的设备,用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根据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将三元催化器作为标配装置。

因此,汽车三元催化器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首先,目前汽车三元催化器行业市场供需状况比较稳定。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汽车三元催化器的市场需求也在同步增长。

同时,政府关于汽车尾气排放的严格要求,使得汽车制造商不得不使用三元催化器来达到排放标准。

因此,三元催化器行业供需状况相对平衡。

其次,汽车三元催化器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国内外许多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都参与到了汽车三元催化器的生产和销售中,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在中国,一些大型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如博世、康明斯等,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三元催化器生产线。

此外,还有一些专注于三元催化器研发和生产的小型企业。

因此,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来保持竞争力。

第三,汽车三元催化器行业市场受到政策的影响比较大。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也不断提高,对汽车三元催化器的性能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例如,国家对汽车排放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进一步促使汽车制造商升级换代三元催化器产品。

这个政策给行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一些企业应运而生。

第四,汽车三元催化器行业市场开发速度较快。

汽车制造商对于三元催化器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汽车三元催化器市场将呈现出高科技和高技术含量的趋势。

例如,一些汽车制造商正在研究和开发新一代的高效三元催化器技术,以进一步减少废气排放,提高汽车燃烧效率。

综上所述,汽车三元催化器行业市场目前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市场竞争激烈,受政策影响较大,但是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开发空间。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汽车三元催化器行业市场有望持续稳定增长,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迎接更多的商机。

国产三元催化剂技术现状及发展

国产三元催化剂技术现状及发展

国产三元催化剂技术现状及发展目前,国产三元催化剂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

国内企业在催化剂的改性、基底材料的选择及生产工艺的改进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在催化剂改性方面,国内企业通过引入稀土元素,可以增加催化剂的稳定性、活性和耐腐蚀性能,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性能。

在基底材料的选择方面,国内企业采用高温陶瓷或金属陶瓷作为载体材料,可以提高催化剂对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和反应活性。

此外,国内企业还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催化剂的制备效率和成本效益。

尽管国产三元催化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国产三元催化剂的稳定性仍然不够高,需要进一步提高。

随着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催化剂需要在更严苛的环境条件下工作,因此稳定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其次,国产三元催化剂的活性还有待提高。

尽管国内企业在催化剂改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再次,国产三元催化剂的生产成本仍然较高。

目前,国内企业在基底材料和催化剂制备工艺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改进,以降低成本。

为了进一步发展国产三元催化剂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改进。

首先,可以继续改进催化剂的改性技术,引入更多的功能元素,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其次,可以研究开发新型的基底材料,如纳米材料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以提高催化剂的吸附能力和反应活性。

再次,可以优化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提高制备效率和降低成本。

此外,还可以加强与国外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共享先进技术和研发资源,以加速国产三元催化剂技术的发展。

总之,国产三元催化剂技术在稳定性、活性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为了进一步发展国产三元催化剂技术,需要继续进行研究和改进,并加强国际合作。

只有在技术创新和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才能推动国产三元催化剂技术的发展,为净化汽车尾气、改善空气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三元催化转化器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三元催化转化器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三元催化转化器行业市场前景分析三元催化转化器是一种对汽车尾气进行净化处理的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将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从而达到环保减排的目的。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政府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三元催化转化器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1. 国内三元催化转化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消费升级和国民收入增加,汽车消费量持续增长。

同时,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也使得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三元催化转化器市场从2015年到201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2%,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96亿元。

2. 能源转型带来了市场机遇随着能源转型的进程加速,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三元催化转化器也正在逐渐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扩展。

此外,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传统汽车的排放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使得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和产品需求不断增加,三元催化转化器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3. 技术升级带来竞争优势在三元催化转化器市场上,竞争已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技术升级是企业赢得市场的重要条件。

目前,三元催化转化器行业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是提高转换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耐久性。

针对这些技术难题,企业可以通过加强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推广高效低成本产品等方式来实现竞争优势。

4. 行业整合带来市场竞争优势目前三元催化转化器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整合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通过行业整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合作和市场竞争优势。

在整合过程中,优势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升级、资源整合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公司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5. 国际市场形势带来机遇和挑战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国际市场也将成为三元催化转化器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的重要战场。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面临的主要是技术创新能力、品牌知名度和本土化战略等方面的挑战。

但同时,国际市场也将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机遇,促进企业在技术、产品和品牌等方面的持续提升。

2023年三元催化转化器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三元催化转化器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三元催化转化器行业市场调研报告1. 市场现状三元催化转化器作为现代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的核心部件,已经成为了汽车尾气处理的标配。

据统计,目前全球汽车三元催化转化器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约35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会达到430亿美元。

全球三元催化转化器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和亚洲地区。

欧美市场的三元催化转化器主要由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厂家生产;亚洲市场则以日本、韩国、中国为主要生产地。

中国市场是三元催化转化器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中国市场主要由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厂家生产,其中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有众泰汽车、汽车精英、海峡环保、宝泰隆等。

2. 技术发展趋势目前,三元催化转化器的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化升级:随着汽车行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三元催化转化器也开始智能化升级,通过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的应用实现尾气排放的精准控制。

(2) 节能减排: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三元催化转化器也在不断推进节能减排的技术研究,如开发新材料、采用新型催化剂等,以提高其净化效率和降低成本。

(3) 适应多种动力系统:随着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型动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三元催化转化器也在不断研发新产品以适应多种动力系统的需求。

3. 竞争格局全球三元催化转化器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市场份额Top5的厂家分别为法国的Faurecia、日本的Katayama、德国的Eberspacher、日本的Sugihara和美国的Tenneco,合计市场份额达到了40%以上。

在中国市场上,竞争格局也比较分散,目前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广州海峡环保、众泰汽车、北京神行、广东保泽、宝泰隆,合计市场份额超过40%。

4. 发展趋势展望随着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三元催化转化器必将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预计未来三年,全球三元催化转化器市场年增长率将保持在5%以上。

2024年三元催化转化器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三元催化转化器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三元催化转化器市场前景分析引言三元催化转化器是一种关键的汽车尾气处理设备,用于减少发动机尾气中的有害排放物。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增加,汽车市场对排放控制的要求也日益严格。

因此,三元催化转化器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将对三元催化转化器市场的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和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发展趋势1. 环保法规的推动各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环保法规,要求汽车制造商降低尾气排放。

例如,欧盟的Euro 6和美国的Tier 3标准对三元催化转化器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环保法规的推动将促使三元催化转化器市场的增长。

2.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随着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三元催化转化器的需求可能会有所下降。

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占比仍然较低,并且传统内燃机汽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在短期内,三元催化转化器市场仍将保持增长势头。

3. 技术创新的推动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推动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市场发展。

例如,新型催化材料的研发可以提高转化效率和耐久性。

同时,新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这些创新将使三元催化转化器更具竞争力。

竞争格局目前,三元催化转化器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主要的市场参与者包括Johnson Matthey、BASF、Clariant等大型化工企业。

这些企业在材料研发、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此外,一些汽车制造商也开始通过自主生产催化转化器来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

这种竞争格局可能导致三元催化转化器市场进一步集中。

市场前景三元催化转化器市场的前景非常乐观。

以下是市场前景的主要因素:1. 汽车销量的增长全球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尤其是在新兴市场。

这将增加对三元催化转化器的需求。

预计未来几年,汽车销量将继续增长,推动市场的发展。

2. 环境意识的提高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汽车排放的重视也不断增强。

这将进一步促使汽车制造商采用更先进的尾气处理技术,包括三元催化转化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0
500
2 theta, degree
temperature/℃
XRD
H2-TPR
Catalyst Technology
600 700 800
1、纳米多元稀土高储氧稀土复合物
26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2 0 100
d c a
200
b
26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2 0 100 200
电极加热阻件
金属压膜
金属载体
排放控制结果不理想:
控制系统复杂—温度传感器、油料调压器、 燃烧器点火装置、二次空气泵、大量微控制 阀、电控装置 设计原则: EHC质量小,用电量少,预热量小,快速加热 EHC和主催化剂表面。 自体排放较高
Catalyst Technology
系统技术对策(2)- EU4
趋势:针对用量越来越大的贵金属Pd,研究SO2物种对含Pd催化剂的性能影响 及物种变化是很有必要的,是提高催化剂抗S性的重要研究课题。
Catalyst Technology
技术现状(5)— 应对EOBD
(1)常温冷启动排放试验; (2)低温(-7度)排放试验; (3)曲轴箱排放试验; (4)汽车双怠速排放试验; (5)燃油蒸发排放试验; (6)催化转化器耐久性试验; (7)OBD试验。
Catalyst Technology
2、贵金属掺杂稀土氧化物材料
La Mn Rh
贵金属分布示意图 贵金属原子取代稀土 ABO3中B位示意图
Pt Pd Rh
Catalyst Technology
技术现状(3)—贵金属非均匀分布
稀土/贵金属催化材料结构设计;
washcoat2 washcoat1 substrate
降低 起燃温度
载体结构
欧3/欧4 排放标准
耐久性 高温稳定性
Ⅳ型试验
Ⅴ型试验 Ⅵ型试验 车载诊断 (OBD)试验
确定蒸发排放量
确定污染控制装置耐久性 低温冷起动后(-7℃)排 气中CO和HC平均排放量 监督产品一致性和排放过 程可靠性
系统设计
一致性 (OBD) 成本
Catalyst Technology
1、欧Ⅲ/欧Ⅳ排放标准对催化剂的要求
2、催化剂技术对策
3、国产催化剂技术现状
4、国产催化剂技术的发展
Catalyst Technology
系统技术对策(1)- EU3
1、前置催化剂技术
2、前级催化剂技术
3、紧密耦合技术
Catalyst Technology
系统技术对策(2)- EU4
1、电加热催化剂技术(EHC) 2、燃烧加热催化剂技术
技术现状(4)—催化剂抗硫
中国2002年 (GB17930-99) 硫含量,%不 大于 苯含量,%不 大于 芳烃含量,% 不大于 烯烃含量,% 不大于 氧含量,%不 大于 铅含量,%不 大于 0.08 欧1 (1992年) 0.04 欧2 (1996年) 0.04 欧3 (2000年) 0.01 欧4 (2005年) 0.005
300 700.4
(a) CZLP-1000
426.8
Hydrogen consumption/a.u.
234
CZLP-1000 643 CZLP-650
Intensity,a.u.
190
471
537
CZLP-650
CZLP-500
CZLP-500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0
100
200
300
800 7 00
Lo w O S C
Voltage (mv)
6 00 5 00
L / R T ra n s it i o n
4 00 3 00 2 00 100
P o s t-O 2 S e n s or
0
Catalyst Technology
HC、CO和NOx下降的百分率
80
60
40
美国标准
20 USA 欧2 欧3 欧4
0
1968 1972 1976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2008
年份
Catalyst Technology
欧Ⅲ/欧Ⅳ排放标准对催化剂的要求
型式认证试 验项目 Ⅰ型试验 Ⅱ型试验 Ⅲ型试验 试验目的 常温冷启动排放 双怠速排放 确定曲轴箱排放物
系统技术对策(2)- EU4
5、排气点火 & 二次空气技术
CO、HC、Air
热排气与电子喷射空气混合富氧燃烧——二次空气控制阀、二次空气气泵技术已实用化 二次燃烧可降低混合气CO、HC排放,同时提高催化剂入口排气温度、利于起燃; 促进CO氧化反应放热,提高HC催化转化效率。
Catalyst Technology
14.45
300
14.40
75
S'1-800 S'1-500 S'1-150
14.35 0 20 40 60 80 100
290 0 20 40 60 80 100
70 0 20 40 60 80 100
时间 (h)
时间 h
时间 h
现状:
油品中含硫量在500ppm或以上时,空速特性和温度特性表现出衰减很快,不 能获得有效控制,这时配方设计甚至还需要兼顾到考虑贵金属含量因素。 硫中毒是存在于不同燃料车用催化剂的共性科学问题。
EU1/EU2
Catalyst Technology
1、欧Ⅲ/欧Ⅳ排放标准对催化剂的要求
2、催化剂技术对策
3、国产催化剂技术现状
4、国产催化剂技术的发展
Catalyst Technology
技术现状(1)—改变载体结构
气流扩散动力学 Flow Diffusing Kinetics 600cpsi 改变载体结构
Temperature(° C)
含不同含量的MnO复合氧化物的H2-TPR谱图(aCexZryO2Fe0.02Mn0.12; b-CexZryO2Fe0.03Mn0.09; c-CexZryO2Fe0.04Mn0.06; d-CexZryO2Fe0.05Mn0.03)
图27.稀土-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H2-TPR
国产三元催化剂技术现状及发展
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
Catalyst Technology
1、欧Ⅲ/欧Ⅳ排放标准对催化剂的要求
2、催化剂技术对策
3、国产催化剂技术现状
4、国产催化剂技术的发展
Catalyst Technology
排放法规的发展进程
100
GB11641-89
欧洲标准 EU GB14761-93 欧1 中国标准 GB
系统技术对策(3)- 催化材料技术
快速起燃、热稳定/化学稳定性、降低成本、提高转化率 1、提高贵金属量、改变贵金属构成 2、应用薄壁载体、金属载体 3、高热稳定性/高储氧稀土纳米复合材料
EU3/EU4
4、贵金属掺杂稀土氧化物材料
5、应用HC、NOx吸附催化剂 1、低贵金属量(<30g/ft3) 2、应用普通载体 3、具备热稳定性的稀土氧化物材料
不同硫含量对催化剂起燃温度的影响
350 含硫800(S'1-800) 含硫500(S'1-500) 含硫150(S'1-150)
100
窗口中心(CO NOX转化率交点)的变化
14.70
340
95
14.65
330
90
空燃比 A/F
起燃温度 OC
14.55
320
转化率 %
14.60
85
14.50
310
80
H2-consumption
H2-consumption
a
b c d
300
400
500
600
700
300
400
500
600
700
Temperature(° C)
含不同含量的CuO复合氧化物的H2-TPR谱图(aCexZryO2Fe0.01; b-CexZryO2Fe0.02Cu0.03; c-CexZryO2Fe0.03Cu0.06; d-CexZryO2Fe0.06Cu0.12)
汽车催化剂中的催 化行为及应用研究 ,探索获得应用于 汽车催化剂上高纯 度、纳米级复合氧 化物材料的制备方 法。
更宽工作窗口 更高热稳定性
更低起燃温度
开发及应用
清华大学核能院 法国Rhodia公司 日本Anan公司 Technology
Catalyst
1、纳米多元稀土高储氧稀土复合物
TEM
226
H2-TPR
贵金属非均匀分布技术的应用;
1 2
Catalyst Technology
DW-1(T1)
110 100 90 80
图10:连续温度试验转化率曲线
CO THC 20 10 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340
360
380
400
420
440
460
480
500
DW-1(A/F1)
110 100 90 80 70
入口温度(℃) 连续空燃比试验转化率曲线
CO转化率
THC转化率
NOx转化率
I型
转化率
60 50 40 30 20 10 0 13.6
13.7
13.8
13.9
14
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