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发展历程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二十世纪初至二战期间在20世纪初,日本开始引进欧美的动画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日本国内的电影制作中。
此时的动画产业规模较小,且以宣传片和电影短片为主。
二战期间,由于日本政府对外国电影的限制,动画成为了电影产业中重要的宣传和宣传工具,这一阶段的重要动画作品有《桃太郎海战记》和《铁臂阿童木》等。
第二阶段:战后重建期(1945年-1960年代)二战后,日本动画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由于经济的恢复和国家对动画产业的支持,日本的动画电影开始向国际市场出口,其主要受众群体定位在儿童和青少年。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动画电影的内容多元化,从以传统日本文化和神话为背景的《白蛇传》到具有家庭焦虑和社会问题的《猫的报复》等。
第三阶段:电视动画的兴起(1960年代-1980年代)20世纪60年代,电视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动画制作成本降低,进一步推动了电视动画的兴起。
此时的日本动画更加注重商业化和市场推广,重点放在了电视节目中。
该阶段出现了许多经典的动画角色和作品,如《争气小子》、《Q弟侦探因幡隆之介》和《机器人猫》等。
此外,以《水星领航员》为代表的机器猫系列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热爱。
第四阶段:全球化和二次元文化(1990年代至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日本动漫产业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市场的规模。
日本的二次元文化和角色扮演文化也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热烈追捧。
这一时期的动漫作品范围更广,题材更多样化,涵盖了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爱好的观众群体。
例如,《名侦探柯南》、《海贼王》和《银魂》等人气动画作品都在这一时期诞生。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日本动漫产业还涌现了一些重要的动画工作室和导演,如宫崎骏的吉卜力工作室、今敏的Madhouse工作室等。
这些工作室和导演的作品不仅在日本国内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而且在国际上也达到了商业和艺术上的成功。
总的来说,日本动漫产业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扩大了市场规模,还不断创新和引领了全球动漫的发展趋势。
日本动漫产业探析

日本动漫产业探析日本动漫产业探析引言日本动漫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和喜爱,成为了日本的一大文化特色。
无论是海底的《海贼王》,还是球场上的《足球小将》,都让人们为之着迷。
本文将深入探析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
一、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1.早期的动画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日本的动画影片基本上都是仿制自欧美的作品,表现形式比较古板。
然而,在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国内制片公司的崛起,日本动漫产业逐渐发展壮大。
2.脱胎于漫画的动漫产业二战后,日本的动画产业开始脱胎于漫画,并发展出以漫画改编的动画作品。
这一时期,日本的动漫市场开始形成多元化,逐渐吸引了更多观众。
同时,由于动画制作成本较低,引入日本国内,风靡世界。
3.泡沫经济的崩塌与动漫产业的拓展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历了一次泡沫经济的崩塌,许多行业受到冲击。
动漫产业成为了一个转机,不少被解雇的工人开始创作自己的漫画,并自己制作动画作品。
这也进一步促进了日本动漫产业的拓展。
4.互联网的崛起与动漫的全球传播随着互联网的崛起,日本的动漫作品得以迅速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
各种动漫网站和论坛的出现,使得观众们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动漫作品的资源和讨论。
这也为日本动漫在全球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日本动漫产业的特点1.多元化的内容形式日本的动漫产业以其多元化的内容形式而闻名。
除了传统的电视动画,还有特摄影片、电影、OVA、网络动画等形式。
这些不同的形式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推动了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长期稳定的发展相比其他国家,日本的动漫产业在经济危机和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
这得益于日本动漫产业的成熟模式和独特的运作机制。
不仅如此,日本政府对动漫产业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律,推动其持续发展。
3.深深植根于日本文化的独特特点日本的动漫产业在内容上深深植根于日本文化的独特特点。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提到动漫,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日本,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其动画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日本动画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917—1945——萌芽期、1946-1973——探索期、1974—1989——成熟期、1990至今——细化期。
1917—1945——萌芽期1917年,下川凹夫摄制《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北山清太郎制日本动漫图集(20张)作了《猿蟹和战》,幸内纯一创作了《锅凹内名刁》,此三人为日本动画的奠基人。
其中,下川凹夫创作的《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被公认为日本的第一部动画片。
1933年,日本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力与世间女子》诞生了,它是由政冈宪三和其学生懒尾光世制作完成的。
二战期间,懒尾光世拍摄了“桃太郎”系列动画片,鼓吹侵略,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其中的代表作是1944年制作的《桃太郎·海上神兵》。
1946-1973——探索期1945年,日本战败后,反战题材的动画影片颇受欢迎且影响深远。
期间的代表人物是被日本动画界誉为“怪人”的动画家——大藤信郎,他于1927年拍摄了黑白版的《鲸鱼》,并于1952年摄制完成了彩色版的《鲸鱼》,该部动画片成为首部获得国际大奖的日本动画片。
大藤信郎把流传在中国数千年的皮影戏和日本独有的千代纸结合起来绘制动画。
大藤信郎在日本知名度极高,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藤奖”更成为日本一流的动画片奖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手冢治虫成为日本动画界的标志性人物,被誉为“日本动漫之父”。
他创作了一系列精美的动画片,将日本动画片的水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档次。
其中的代表作品包括《铁臂阿童木》(1963年)、《森林大帝》(1965年)。
1966年,手冢治虫创作了《展览会的画》,开始对实验性动画片进行探索。
1974—1989——成熟期1974年,日本动画进入了成熟期。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及启⽰摘要:动漫作为⼀项⽂化产业,实际上已经成为象征⽇本国家的⼀个⽂化符号,其近邻中国、韩国等东亚国家受此影响较⼤。
从简单模仿到⽴于世界之巅,发展过程可谓艰⾟曲折,⽇本动漫取得今天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对细节的追求和对外来⽂化的吸收与利⽤。
本⽂归纳了⽇本动漫历史发展过程,并讨论了⽇本动漫的⽂化特点,以期为中国动漫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本,动漫⽬录(⼀)、⽇本动漫的产⽣与发展脉络(⼆)、⽇本动漫的流⾏原因(三)、⽇本动漫的海外传播(四)、⽇本动漫及其有效传播对我国的启⽰(⼀)、⽇本动漫的产⽣与发展脉络动漫,是动画与漫画合并的简称,并逐渐意指具备Et本风格的动画或漫画。
⽇本动漫萌芽于上个世纪2O年代,以《⼒与世间⼥⼦》为代表的幽默路线作品成为⽇本动漫的标志。
2O世纪40年代,⽇本动漫处于探索和发展时期,这⼀时期反战题材较多,剧情结构有所改善,受众群体得以扩⼤。
随后⽇本动漫迎来成熟时期(70__90年代)和黄⾦发展时期(90年代⼀上世纪末),动画技术得到极⼤改进,题材逐渐扩充,涉及⼈类社会的⽅⽅⾯⾯,⼤家熟知的《灌篮⾼⼿》、《东京巴⽐伦》、《名侦探柯南》等作品便出⾃于这⼀时期。
新世纪以来,⽇本动漫步⼈分化与创新时期,题材进⼀步拓展,画风开始突破传统模式,并与当代社会价值相契合。
⽇本动漫凭借其独特的⽂化特征和主流⽂化意识成为了Et本⽂化的代名词,以动漫为代表的⽂化产业,通过形象、叙事和⽂化张⼒起到了塑造⽇本⽂化形态、凝结⽂化价值的重要作⽤,成为了⽇本构建国家⽂化软实⼒,造就⾼强度⽂化影响⼒的传播载体。
(⼀)萌芽阶段明治维新时期,动漫(卡通)由欧美传⼈⽇本,并受到民众的青睐与追捧。
以美国卡通为中⼼的动漫浪潮对⽇本产⽣较⼤影响,⼀些模仿性的动漫作品开始出现,但是具有浓重的欧美⾊彩。
⽽产⽣于2O世纪20年代,以《芋川栋三⽞关》、《锅凹内名刁》为代表的⽇本本⼟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本动漫开始⾛向独⽴发展的道路。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候,日本人受到西方国家的动画电影的影响,开始尝试制作自己的动画作品。
不过,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以及动画产业的蓬勃发展,日本的动画产业并没有立即起飞。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开始重视动画产业,制定了许多政策来推动其发展。
战后初期,由于经济的恢复和便宜的劳动力成本,许多动画工作室相继成立。
这些工作室开始制作各种类型的动画,包括电影、电视剧集和短片。
其中一些作品非常成功,被国内外的观众喜爱。
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日本动漫开始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铁臂阿童木》、《九十九猫》和《白雪姬》等作品在世界上热销,成为了日本动漫的代表。
与此同时,日本动漫的风格也逐渐丰富多样,独特的角色造型和精美的绘画技巧成为了其标志。
1980年代和1990年代,是日本动漫的黄金时期。
许多经典作品如《机动战士高达》、《新世纪福音战士》和《敢达创世纪》等在这个时期出现,使日本动漫迎来了一个高峰期。
与此同时,动画电视台的兴起也为日本动漫的扩张提供了更多机会。
这些电视台开始独立制作动画作品,并进行更广泛的宣传和推广,使得动漫行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到了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本动漫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通过互联网,日本动漫可以更便捷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影迷。
同时,许多大型制作公司也开始投资于动漫产业,为日本动漫的制作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
如今,日本动漫已经成为了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不仅从商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还推动了日本的旅游业发展,许多外国人慕名前往日本参观动漫展会和购买动漫商品。
同时,日本动漫也承载着许多社会和文化的内涵,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总结起来,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试验阶段到战后的发展,再到现在的全球影响力。
无论是技术的进步还是观众的需求变化,都为日本动漫开创了新的发展机遇。
动漫产业发展历程

动漫产业发展历程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起初,动画片在日本和美国开始崭露头角。
1917年,日本动画片《午餐前后》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公开放映的动画片,标志着日本动漫产业的起步。
随后的几十年里,日本动漫产业经历了不断的探索和发展。
1948年,日本的第一家专门制作动画片的工作室“东京电影实验室”成立,此后又陆续出现了许多主要的动漫工作室,如东映动画、TMS Entertainment等。
这些工作室开始制作各类动画片,涵盖了不同的题材和风格。
在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日本动漫产业迎来了一次重要的转折。
1963年,一部叫做《铁臂阿童木》的电视动画片在日本广播电视台播放,取得了极高的人气。
这部作品的成功,不仅为动漫产业带来了关注和认可,也为之后的几部优秀动画片奠定了基础。
在80年代和90年代,随着日本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动画片的题材和风格也更加丰富多样。
不仅有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卡通动画片,还有面向年轻成年人的情感和冒险类动画片。
同时,动漫产业也开始拓展海外市场,许多日本的动画作品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动漫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越来越多的动漫作品以线上形式推广和播放,网络平台也成为动漫制作公司和观众之间的重要媒介。
同时,动漫也开始与其他媒体形式融合,例如电影、游戏等,进一步拓展了影响力和市场规模。
总的来说,动漫产业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从最初的探索到现代的成熟发展,不仅为人们带来了无数经典作品,也为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动漫产业有望继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动漫的发展与文化影响——探索日本动漫的历程

动漫的发展与文化影响——探索日本动漫的历程引言:动漫,即动画片和漫画,是以图像为基础,结合声音和故事情节进行叙事的艺术形式。
自从日本第一部动画电影《千年泪》于1917年制作出现以来,动漫在日本乃至全球范围内逐渐崛起,并成为一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现象。
本文将探讨动漫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力。
一、动漫的起源与发展动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日本。
在受到西方绘画、漫画和动画的启发下,日本艺术家开始将动画技术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创作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动漫作品。
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日本电视台引进动画片并制作自己的动漫作品,动漫产业逐渐兴盛起来。
同时,日本漫画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将动漫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二、动漫的文化影响力传播日本文化:动漫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形式,通常包含着日本文化的元素和特色。
通过动漫作品,世界各地的观众可以了解到日本的传统文化、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
例如,《名侦探柯南》展示了日本警察和侦探的工作方式,而《鬼灭之刃》则描绘了日本战国时代的生活与价值观。
促进文化交流:动漫作为跨文化媒介,不仅在日本本土具有极高的受众度,也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通过动漫作品,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得到了促进,世界各地的观众可以共同分享和欣赏动漫所传递的情感、价值观和艺术表现。
经济产业的崛起:动漫产业成为了日本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
从动画制作、漫画出版到周边商品和游戏开发,动漫涵盖了多个领域,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条。
许多著名的动漫系列作品如《火影忍者》、《海贼王》等在世界范围内都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并衍生出了众多相关商品和衍生品。
三、社会对动漫的影响与争议动漫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不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与赞赏,也面临着一些争议和批评。
有人认为过度的暴力、色情和血腥内容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动漫作品通过引发思考和探究,可以培养观众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概述日本动画发展历程

概述日本动画发展历程日本动画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自从在1907年上映的《大日本活动绘图》成为日本第一部动画电影以来,日本动画产业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动画多以短篇电影为主,其中以1936年上映的《白蛇抄》和1945年上映的《千禧年之恋》最具影响力。
随着二战的结束,日本动画面临重建的挑战。
1948年成立了日本第一个动画制作公司,奠定了日本现代动画产业的基础。
1950年代至1970年代,是日本动画产业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经典作品,例如《黑猫魅力》和《宇宙战舰大和号》等。
到了1960年代,日本动画开始进入电视市场,以剧集的形式展现。
其中最著名的是《铁臂阿童木》,该作品的成功标志着日本动画业的转型。
1980年代至2000年代,被视为日本动画产业的黄金时期。
《龙珠》、《香肠派对》和《新世纪福音战士》等经典作品诞生。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不少日本动画电影,如宫崎骏的《龙猫》和《千与千寻》,以及新海诚的《秒速五厘米》和《你的名字》等。
这些作品都在国际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日本动画产业赢得了全球的赞誉。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生成图像(CGI)和互联网的普及,21世纪的日本动画产业发展更加多样化和全球化。
出现了越来越多涉及多种题材和风格的作品,如《犬夜叉》和《鬼灭之刃》等。
此外,日本动画也受到了来自其他国家的影响,如美国的迪士尼和法国的欧洲漫画风格。
这些都为日本动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总之,日本动画产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持续的发展和演变。
从最早的黑白短片到如今的高清电视剧和电影,日本动画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地观众所熟知和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简介
日本动画是指日本动画制作公司制作的动画,其动画风格特 征与美国动画不尽相同。日本动画以对比鲜明的画面,个性化、 多姿多彩的图像,以及鲜明的角色性格为特色。故事通常有着各 种不同的故事背景,针对较大范围的观众群。日本动画的传播手 法包括电视播送,依靠诸如DVD之类的媒介分发,或者结合到电 子游戏之内。日本动画常常受到日式漫画的影响。
《铁臂阿童木》
《森林大帝》
1974—1989——成熟期
70年代初期,日本涌现出大批科幻机械类动画(即Science Fiction动画,简称SF类动画)的动画大师,代表人物有松本零士、富 野由悠季、河森正治、美树本晴彦等。其中最著名的富野由悠季是 “GUNDAM”系列的创始人之一,他执导了《机动战士高达》(1979 年)、《机动战士高达-夏亚的逆袭》(1988年)、《机动战士高达 F91》(1991年)、《Turn A GUNDAM》(2000年)等SF类动画电 影。1982年,河森正治在为《超时空要塞Macross》担当机械设定时, 开始崭露头角,随后他出任导演监制了《超时空要塞》的系列剧场版动 画影片。 鲁邦三世,也在70年代成功转型向少年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TV2系列更是真正使日本观众把动画与漫画结合,开创了动漫时代,取 得了从学生至成人们的一致好评,八九十年代也成功的海外进出。据统 计拥有惊人的13.5亿人的粉丝 ,至今已有43年历史并仍在放送中。
日本动画没有过分强调民族特色,借鉴各种外来文 化,自然地把日本文化融合了进去
日本动画有一种樱花绚烂的美,欣赏事物最华美的一刻
日本动画虽然细腻但不够大气
Thank you
LOGO
种类丰富多样 动漫和衍生产品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产量爆炸式的增长
美少女动画
《美少女战士》
《人形电脑天使心》
《水果篮子》
《魔卡少女樱》
冒险动画
《秀逗魔导士》
《海贼王》
《钢之炼金术士》
体育动画
《灌篮高手》
《头文字D》
《网球王子》
校园动画
《樱桃小丸子》
《校园迷糊大王》
《蜜蜂与四叶草》
机器人动画
《新世纪福音战士》
《机动战士高达SEED》
《全金属狂潮》
奇幻动画
《遥远时空中~八叶抄》
《不可思议的游戏》
《 犬 夜 叉 》
少儿动画
《宠物小精灵》
《数码宝贝》
日本动漫业产值
日本动漫业用的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含动画和漫画,还包 括了视频网络游戏、相关的娱乐和艺术,以及各种衍生物。因为以动漫 产业为核心,延伸的产业链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它还是“软产业”(soft industry)、“软力量”(soft power)和“内容产业”(contents business)的中坚部分。
1933年,日本第一部有声动画 片《力与世间女子》诞生了,它是由 政冈宪三和其学生懒尾光世制作完成 的。二战期间,懒尾光世拍摄了“桃 太郎”系列动画片,鼓吹侵略,美化 夸耀日本军国主义,其中的代表作是 1944年制作的《桃太郎· 海上神兵》。
1946—1973——探索期
1945年,日本战败后,反战题材的动画影片颇受欢迎且影响深远, 期间的代表人物是被日本动画界誉为“怪人”的动画大师——大藤信 郎,他于1927年拍摄了黑白版的《鲸鱼》,并于1952年摄制完成了 彩色版的《鲸鱼》,该部动画片成为首部获得国际大奖的日本动画片。 大藤信郎把流传在中国数千年的皮影戏和日本独有的千代纸结合起来 绘制动画,创作了《马具田城的盗贼》(1926年)、《孙悟空物语》 (1926年)、《珍说古田御殿》(1928年)、《竹取物语》 (1961年)等。大藤信郎在日本知名度极高,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大藤奖”更成为日本一流的动画片奖项。 大藤信郎在日本知名度极 高,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藤奖”更成为日本一流的动画片奖项。
画技得到极大突破 动画与漫画结合 大量的海外输出
1974—1989——成熟期
《机动战士Z高达》
《超时空要塞:可曾记得爱》
1974—1989——成熟期
同期的宫崎骏摆脱了SF类动画风格的局限,以剧场版动画为契点,走出了 一条“宫崎骏式”的唯美、自然、清新的风格,传达着天、地、人、神的和谐。 影片的思想触及人类心灵的深处,启发着人对神的敬畏,对生命的思。1984 年的《风之谷》奠定了宫崎骏日本动画宗师的地位。2001年宫崎骏摄制的 《千与千寻》获得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大奖和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 长片奖。宫崎骏在日本已成为动画的代名词,其成就与地位无人能及。宫崎骏 的著名作品还有《卡里奥斯特罗之城》(1979)、《天空之城》(1986)、 《龙猫》(1988)、《魔女宅急便》(1989)、《红猪》(1992)、《On Your Mark》(1995年)、《侧耳倾听》(1995)、《幽灵公主》(1997)、 《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悬崖上的金鱼公主》(2008)、《借东西的 小人阿莉埃蒂》(2010)等。
“怪人”的动画大师——大藤信郎 大藤把皮影戏和千代纸结合绘制动画
1946—1973——探索期
《鲸鱼》
《孙悟空物语》 “千代纸”常识:千代纸 起源于京都,由奉书纸所 制成,是一种十分昂贵只 提供给皇室使用的纸。 《取竹物语》
1946—1973——探索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手家治虫成为日本动画界的标志性人物,被誉为 “日本动漫之父”。他创作了一系列精美的动画片,将日本动画片的 水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档次。其中的代表作品包括《铁臂阿童木》 (1963年)、《森林大帝》(1965年)。1966年,手家治虫创作了 《展览会的画》,开始对实验性动画片进行探索。
较大范围的观众群体 剧情的创新和趣味性 和日本漫画关系密切
发展历程
1917—1945——萌芽期 1946—1973——探索期
1974—1989——成熟期 1990至今————细化期
1917—1945——萌芽期
1917年,下川凹夫摄制《芋川掠 三玄关· 一番之卷》,北山清太郎制作 了《猿蟹合战》,幸内纯一创作了 《锅凹内名刁》,此三人为日本动画 的奠基人。其中,下川凹夫创作的 《芋川掠三玄关· 一番之卷》被公认为 日本的第一部动画片。
宫崎骏的动画思想触及人的内心深处
宫崎骏动画
《风之谷》
《天空之城》
《千与千寻》
1974—1989——成熟期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日本 动画进入OVA动画片(Original Video Animation,原创动画录影带)的黄金时代。平野俊贵分别于1988年和1989 年摄制的《吸血姬美夕》、《冥王计划ZEORAIMA》开创了日本OVA版动画 的鼎盛时期。
单位:亿美元
日本动漫对社会的影响
动漫的影响,可以说已经渗透到了日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 为日本的大众文化。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它在日本国内的地位 迟迟得不到提高,被视为流俗文化,难以得到主流文化的承认。但是, 喜欢它的民众越来越多,群众基础越来越广泛,终于登堂入室,成为 战后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
《冥王计划ZEORAIMA》 《吸血姬美夕》
黄金时期的经典动画
《花仙子》(1979)
《 哆 啦 A 梦 》 ( 1979 ) 《圣斗士星矢》 (1986) 《龙珠 》(1986) 《 足 球 小 将 》 1983
1990至今——细化期
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动画产业的进一步完善,日本动画的种类、形式、 内容、题材以及从业人员发生了明显的细化。随着动画风格的多样性,日本动 画进入细化阶段。 在这一期间,日本动画的种类丰富多样。有以浅香守生为代表的美少女动 画,作品有《魔卡少女樱》(1998年)、《Chobits》(2002年)、 《GALAXY ANGEL》(第一部:2001年;第二部:2002年);有以大地丙太 郎为代表的搞笑动画,作品有《邪流丸》(1998年)、《水果篮子》(2000 年);另外,押井守创作的《攻壳机动队》(1995年),自成一种风格,以得 到观众的认可;今敏创作的《千年女优》(2002年),采用了扑朔迷离的叙事 手法,探索了一种全新的动画表达方式。总之,日本动画以“机器人”、“美 少女”为契点,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深具自身民族特色的动画之路。 据统计,1960-2001年,日本共出产电影版和电视版的动画片2403部, 其中电影版901部,电视版1502部。日本的动画制作公司群雄林立,其中的代 表为东映动画、吉卜力工作室、GANIAX、Sunrise等。
从日本动画中看到的
看日本动漫的朋友最熟悉的一个词或许就是“卡哇伊”了。日本人在现 实生活里也充满“卡哇伊”情结:拿到一款心爱的手机,日本人会说“卡 哇伊”;看到桌上摆着一份小巧玲珑的寿司,会说“卡哇伊”;看到一件 漂亮的衣服,会说“卡哇伊”……“卡哇伊”就是这样无处不在。 日本存在两种最主要的审美倾向:美与武士剖腹自尽的美都属于 这一种。另一种是欣赏未成熟而有潜质的事物——阿童木是一个典型的日式 英雄,它具有的是童体,而不是美国动画英雄那样成熟的男性或女性身体。 所谓“卡哇伊”文化,正是后一种审美倾向的反映,小的、未成熟的事物往 往被冠以“可爱”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