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温的基础知识

色温的基础知识
色温的基础知识

色温的基础知识

自然界的光线不总是相同的。可感知到的一个物体颜色依赖于照射到他的光源。人类的大脑可以很好地“校正”这些颜色变化,但是我们所使用的胶片或CCD/CMOS感光器却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如果一个物体燃烧起来,首先火焰是红色的,随着温度升高然后它变成了橙黄色,然后变成白色,最后呢,蓝色出现了。苏格兰数学家和物理学家lord kelvin在1848年最早发现了热与颜色的紧密结合关系,并且留给世界了一个伟大的“绝对零度”(-273.16摄氏度)概念。从此创立了开氏温标(Kelvin temperature scale)。这就是我们今天谈论色温的理论基础。下图为开氏温标示意图:

开氏温标用K(kelvin的缩写)单位来表示温度,越低的数值表示越“红”,越高的数值表示越“蓝”。红和蓝并不是光线本身颜色,只是表明光谱中的红或蓝成分较多。下面看看开氏温标中的常见标准:

“绝对零度”在开试温标中表示为0K,对应的是-273.16摄氏度或-459华氏度,在这个温度下物质的热活性完全停止。

蜡烛的色温一般在1800K

白炽灯在3000K

晴天为5200K

阳光直射下5000K

阴天下6500-9000K

深蓝的天空本身可以到20000K!

◆ 光源

色度学是色彩混合的定量科学,根据三原色理论,任何一种色彩都可以用一定组成的三原色匹配出来,如电脑显示器的发光原理就是利用三束电子分别轰击红、绿、蓝三种荧光粉而形成千万种不同颜色的。而生理试验也间接证明了人的眼睛中有对应三种颜色非常敏感的感光细胞,虽然没有搞清其生理机理,但有助于我们解释许多现象。广义地讲,一切能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辐射电磁波的东西都可以称为光源;狭义地讲,就是指照明,能在可见光整个波段范围内能提供较均匀分布的光能辐射体才是光源。

1.天然光源在电气照明出现之前,人类接触到的最重要的光源是日光和火焰。大自然还出现闪电这种放电光源以及生物与化学发光的荧光等生物光源。日光的光谱组成随一天的时间、云量和季节而变化,还与采光方向有关,因此是一种是周期性变化且不稳定的光源,自然界的其他发光现象则极具偶然性,并且很不稳定,难于控制和驾驭。但日光具有相对长时间的持续照明,当天气稳定时,也有相对长时间的稳定辐射,稳定的规律,而且在适当的条件下,日光也是最理想的白光。正是日光这种照明特点,造就了自然万物的生命节律与作息模式。除此之外火焰是人类掌握利用的第二种主要的光源。

2.人造光源188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从此,人类开始大量使用人造光源。电的使用,彻底告别了漫长的黑夜。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

人造光源不断出现,各种绚烂缤纷的灯点缀了我们的生活。人造光源在工业生产和民用照明以及我们从事的广告业中大量采用。

(1)白炽灯利用钨丝的热效应发光,由于成本和制造工艺简单,因此使用最为广泛。光谱色温大约为2800~3000K。发光效率低,适合居室照明,不适合广告照明。

(2)卤钨灯在白炽灯中充入卤素蒸汽,如碘、溴等,并用热膨胀系数极少的石英玻璃作外壳,提高其工作温度。这种灯工作温度为3400K,比普通白炽灯高400~500K,明显改变灯光的现色性,而且发光效率高。广泛应用在汽车车灯、放映机、影楼摄影和影视拍摄中要求显色性能高的场合。近年来,不断在户外广告的照明中采用。

(3)高压钠灯和汞灯这两种灯原理都是采用高压气体放电发光。虽然发光效率最高,但其现色性极差。一般用在公路照明或工厂辅助照明中,而不用在广告照明中。

(4)普通日光灯这种灯主要采用低压气体放电发光。由于其采用的荧光粉是混合的,因此可以在整个可见光波段内提供足够的辐射能。并可以根据荧光粉的比例来生产各种颜色的灯。其色温主要有:3000K、4000~5000K和6500~7400K。冷白型日光灯十分接近晴天的平均日光,由于其寿命长、发光效率高、现色性好,因此成为优良的室内外照明光源。现代广告中的大量灯箱广告主要采用电子启动的日光灯。

(5)高压氖灯高压氖灯受激发光的物质是惰性气体氖原子,它发出的光是最理想的日光型白光(色温6250K)。为了能承受高压高温,氖灯的玻璃壳是用很厚的石英玻璃作成的。但高压氖灯的电极间距很小,仅有几个毫十。光呈冷白色,是理想的模拟平均日光的施照体。显色性极好,不但可用于要求显色性高的室外照明,又可用作放映彩色影片的光源,也是现代色彩测定用的标准光源之一。

(6)霓虹灯严格地讲,霓虹灯不应该是一种照明光源。它是利用惰性气体发光,但其发光的色饱和度最高,因此色彩艳丽,非常适合夜晚的户外广告造型。夜晚的城市中,霓虹灯是最绚烂的主角。

◆ 色温

色温即光源色品质量的表征。光源的色品质量,也就是说要了解一个光源的光的色相倾向和色饱和程度。在技术上,我们用色温(K)来表示光源的色品质。对于色温与光源的色品质,可以有这样认为,色温越高,光越偏冷,色温越低,光越偏暖。国际照明协会制定了三种供色彩测定用的标准光源:CIEILL A、CIEILL B、CIEILL C(具体内容参照相关资料)。标准中,D65色温为6500K,这种光源的辐射能分布与典型的平均日光十分相似,故应用最广。因日光随气候和时间而异,其光源色温在5500~7500K间变化。许多显示器都提供了色温选择,一股有5600K、6500K、9300K。许多人习惯选择9300K或6500K的色温。

等能光源E是一种理想的辐射能分布完全均匀的光源的相关色温只有5400K,相当于直射阳光,故仍是一种偏暖的白光。根据人眼的色知觉判断,理想的白是偏冷的,即为色温较高的白光。索尼显示器的白色偏冷,因此感觉其色彩非常艳

丽,适合人眼的特点。荧光增白剂的作用是通过在涂料里加少量的蓝颜料,来增强冷和白的感觉。下面是标准光源和日光的相关参数。

■标准D65 6500K

■直射阳光5330K

■阴天天光6500K

■45°仰角北天空10000K

■等能光源E 5400K

大家都知道,电脑显示器所发出的辐射对人体是有害的。但是,长期使用未正确调校色温的显示器,对人的眼睛也潜藏的巨大的危害,并直接影响用户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因而,正确认识和了解色温与显示器的关系,对于长期使用显示器的用户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在任何温度下能完全吸收照射其上辐射能的物体称之为黑体。对于一定温度的黑体,必须有一定的光谱分布功率对应,一定的光谱分布又对应一定的颜色。人们将一黑体加热到不同温度所发出的光色来表达一个光源的颜色,叫做一个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例如:光源的颜色与黑体加热到6500K所发出的光色相同,则此光源的色温就是6500K。色温常用等热力温标表示,也就是常说的“开尔文”(符号K)。

色温只表示光源的光谱成分,而不表明发光强度。色温高,表示短波成分多一些,偏蓝绿色;色温低,表示长波的成分多一些,偏红黄色。光源色温虽然与明暗度不是一个概念,但色温高低直接影响明暗度与对比度。同时,色温的高低与人眼对光色的感受关系很大。视力的实质就是一些光化学反应在视神经中的重现,在光化学反应的运作中,视网膜内的一些特殊物质(视紫素)遇光发生分解,分解物质刺激视神经就产生了视觉。

刺激太多人就会眼晕,很不舒服。人对颜色的感受实际上是圆锥细胞和圆柱细胞这两种感光细胞的光化学反应,以及作为本能遗传下来的心理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的视觉器官在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一直习惯于日光,毕竟人类还是一种昼间“动物”。在进化的旅程里又有了火,因此人眼也比较习惯于火光。

对日光这种连续光谱结构来说,通常中午色温约在5000~7000K,日出日落时大约2000~4000K。火光也是连续光谱,而油灯、蜡烛也算火光,普通电灯也接近火光,约2900K。现代光源种类很多,色温跨度也很大,怎样的色温对人类较为适合呢?

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就是光源。显示器也是一种光源,对于在室内工作的电脑操作人员来说,它带来的视觉感受就是第二个“太阳”。选择合适的色温,会对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沉稳、恬静的人适合选择6500~9000K的色温,而热情奔放的人适于选用4000~5600K的色温。

爱玩战斗类游戏的人可适当选择高色温,长时间的拼杀,刺刀见红,用高色温来一点“秋高气爽”的感觉。喜爱色彩明朗的益智类游戏的朋友,可稍为降低色温,这更能增加一点浪漫情怀。

但对于从事出版印刷、平面设计的人士来说,对色温的要求是极严格的。通常一些印刷品和相片要在日光下观赏,那么就要求显示器发的光与环境光(工作室照明光或窗户所采的日光)混合后的光色尽可能接近日光,一般平均6500K

左右比较合适。在处理感光胶片时更要注意:色温的变化会带来强烈的偏色。

一个校正不好的显示器,会极大的浪费工作时间,甚至人心理、出现重大的经济损失。市售的显示器型号很多,显示稳定性与显示效果差别也很大,如何才能拥有一台具有专业品质的显示器?针对色温对生理以及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影响,进行良好的校正是非常必要的。一般较好的显示器都具有色温可调功能,用户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色温较正请参看显示器的说明书)。

对于长时间面对显示器的操作人员或者狂热的游戏迷,色温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往往会影响最终的结果。你内心的激情浪花可能因此平息,而灵感的熊熊火花也会为此熄灭,真是太不值了。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显示器都带色温校正或色温选择功能,但往往被忽略了。其实,对眼睛来说:选择合适的色温非常重要,而眼睛是心灵之窗,为珍惜您美丽的心灵之窗请重视色温吧!

显示器色温关乎健康色温:光源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因为大部分光源所发出的光皆通称为白光,故光源的色表温度或相关色温度即用以指称其光色相对白的程度,以量化光源的光色表现。根据Max Planck的理论,将一具完全吸收与放射能力的标准黑体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光度亦随之改变;CIE色座标上的黑体曲线(Black body locus)显示黑体由红——橙红——黄——黄白——白——蓝白的过程。黑体加温到出现与光源相同或接近光色时的温度,定义为该光源的相关色温度,称色温,以绝对温K(Kelvin,或称开氏温度)为单位(K=℃+273.15)。因此,黑体加热至呈红色时温度约527℃即800K,其他温度影响光色变化。光色愈偏蓝,色温愈高;偏红则色温愈低。一天当中画光的光色亦随时间变化:日出后40分钟光色较黄,色温3,000K;正午阳光雪白,上升至4,800-5,800K,阴天正午时分则约6,500K;日落前光色偏红,色温又降至纸2,200K。其他光源的相关色温度。

因相关色温度事实上是以黑体辐射接近光源光色时,对该光源光色表现的评价值,并非一种精确的颜色对比,故具相同色温值的二光源,可能在光色外观上仍有些许差异。仅冯色温无法了解光源对物体的显色能力,或在该光源下物体颜色的再现如何。

不同光源环境的相关色温度

光源色温

北方晴空 8000-8500k

阴天 6500-7500k

夏日正午阳光 5500k

金属卤化物灯 4000-4600k

下午日光 4000k

冷色营光灯 4000-5000k

高压汞灯 3450-3750k

暖色营光灯 2500-3000k

卤素灯 3000k

钨丝灯 2700k

高压钠灯 1950-2250k

蜡烛光 2000k

光源色温不同,光色也不同,色温在3300K以下有稳重的气氛,温暖的感觉;色温在3000--5000K为中间色温,

有爽快的感觉;色温在5000K以上有冷的感觉。不同光源的不同光色组成最佳环

低色温光源照射下,亮度过高会给人们有一种闷热感觉。

b. 光色的对比在同一空间使用两种光色差很大的光源,其对比将会出现层次效果,光色对比大时,在获得亮度层次的同时,又可获得光色的层次。

色彩及心理

色彩学家伊顿在《色彩艺术》中讲了一个故事:一位实业家举行舞宴,招待一些男女宾客。当快乐的宾客围住摆满美味佳肴的餐桌就座之后,主人打开了红色灯光照亮了整个餐厅,肉食看上去颜色鲜嫩,给人增添了食欲;主人又打开了蓝色灯光,烤肉显出了腐烂的样子,马铃薯象是发了霉,宾客立即倒了胃口;可是黄灯打开后,就把红葡萄酒变成了蓖麻油的样子,来客都象行尸一样,人们急忙欲起身离开餐厅,没人再想吃东西了;主人又笑着开了白色灯光,聚餐的兴致很快又恢复了。

借此例来说明色彩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色彩本身不过是波长不同的光线,本无什么"情感”可言,但由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心理联想、审美情趣等原因给色彩披上了感情色彩,并由此引发出色彩的象征性及对不同色彩的好恶感,色彩心理学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

人们对色彩的某种心理反应,并非是色彩本来所固有的属性,而是由历史延续下来的每个时代所习惯使用的特性,所以,不要误认为某种色彩对人们的心理作用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人们对色彩认识的逐渐深化、运用色彩经验的日益积累,色彩心理学也将不断得到丰富、发展、演化。色彩对心理的作用不仅为色彩写生、创作发挥感情作用提供了指导,同时也为装饰色彩、设计色彩达到理想效果提供了依据,无论是创作构思、还是欣赏品味都离不开它。

色彩的情感

情感在所有艺术中都存在着特殊的意义,黑格尔说,“美的艺术用意在于引起情感。”可见情感可以使艺术具有惊人的力量。

色彩是现代设计的情感语言之一,色彩的情感不是设计者的主观意识的任意发挥,而是客观意趣的正确反应。设计者倾吐色彩的情感应与大多数人的情感心理相通,只有对时代和生活有深刻理解,才能用色彩的情感力量及象征意义服务于人类。

1.色相及情感

不同的色相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如红色给人以兴奋、欢乐、热情、饱满及危险、恐怖之感;黄色给人以光明、轻快、华贵、纯净及颓废、病态之感;橙色给人以明亮、华丽、贵重、庄严及焦躁、卑俗之感;蓝色给人以深远、流动、冷静、沉思及悲伤、压抑之感;绿色给人以青春、幼稚、成长、和平、兴旺及衰老之感;紫色给人以优雅、高贵、娇艳、幽默及忧郁、恐怖之感;白色给人以明亮、雅洁、寒凉、轻盈及哀伤、不祥之感;黑色给人以严肃、安静、坚实、神秘及恐怖、忧伤之感。

2.明度及情感

高明度色彩给人以愉快、活泼、明亮、华丽、轻盈之感;低明度色彩给人以低沉、含蓄、深暗、朴素、沉重之感。

3.纯度及心理

高纯度的色彩象精力充沛的人,其艳丽、生动、果决;低纯度的色彩象性格内向的人,其沉健、雅静。纯度高而明度高的色彩有活泼、前进、膨胀感;浊而暗的色彩有忧郁、后退、收缩感;明浊的色彩有柔软感;暗浊的色彩有坚固感。

4.肌理及心理

肌理不同给人的情感也是不同的。一块粗布与一块丝绸相比,前者有朴素感,后者有华

丽感。

5.面积及心理

1m2的红色块和10m2的红色块相比较,前者有兴奋感,后者有烦躁感。

6.色彩及动静心理

高纯度的色彩传达给人们的感觉强烈刺激,有加快“生物钟”运转的作用,属于动的色彩范畴,其中红色是最醒目、最能使人激动的色彩。相对而言,明度高的灰色,会使人感到柔和、雅静,有舒适感。同时,色相、明度、纯度对比强烈的色彩会给人以不稳定的动感。

色彩的联想

当人们歌唱或聆听一首老歌时,总会联想到最初听这首歌曲时的那一段生活。色彩也是如此,当看到一种颜色,如黄绿、浅红色时,就会联想到和暖的春风、稚嫩的草地、含苞待放的花朵。看到深绿或深红色时,就会联想到炙热的盛夏中各类植物浓密的叶子和竞相开放的鲜花。

看到赭色或橙色时,就会联想到硕果累累、丰收的秋天。

看到青或白色时,就会联想到寒风刺骨的冬天中结冻的河流和皑皑的白雪。色彩在味觉方面也会引起人们的联想,但不太直观化,若有若无,模糊的令人难以言表,需要去细致体验。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中,分析了色和味的联觉作用,认为青色的相应味觉为酸味、赤为苦味、黄为甘味、白为辣味、黑为咸味。现代心理学家也作了广泛的调查试验。日本的一位学者调查的结果是:黄色、白色、桃红色为甜味,绿色为酸味、灰色、黑色为苦味,白青色为咸味。

色彩的轻重

色彩的轻重感主要侧重于明度上的区别。如黄色与绿色相比较,绿色要比黄色感觉重,主要原因是黄色的明度高、绿色的明度低的原因。如果把两色调到同一明

度上,其轻重感就不存在了。再如黄色底上出现黑色块,黑色块显重;黑色底上出现黄色块,黄色块显重,这主要是由于面积所占大小造成的。

色彩的冷暖

色彩的冷暖感同样是一种心理因素,与实际温度并无直接关系。近似火焰的颜色被称为暖色,如红、橙、黄等。当人们看到这类颜色时,就会联想到太阳、血、红花等,因此,在心理上往往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近似于冰雪的颜色被称为冷色,如蓝色、青色等。当人们看到这类颜色时,就会联想到冬天、海洋、天空等,在心理上往往产生一种寒冷之感。

正因为如此,当冬天来临时,家里挂上暖色调的窗帘,就会使人感到温暖,若夏季不更换,则会有炎热感。建筑外观或室内装饰若采用暖色调,冬季就会有舒适的感觉,夏季则有不想接近的感觉。

另外,颜色的冷暖感也是相对而言的。如绿色、灰色、紫红色等,与暖调的桔红色相对照时属于冷色;与冷色的蓝、青相对照时又属于较暖的颜色。

色彩的膨胀与收缩

色彩的膨胀与收缩同样属于视觉心理作用,它与色彩的冷暖、轻重心理因素有直接联系。冷色给人以收缩感,暖色给人以膨胀感。重的色彩使人感觉密度大,会联想到钢铁,有收缩感;轻的色彩使人感觉质地松软、密度小,会联想到棉花、泡沫等,有膨胀感。

色彩的喜恶

色彩的喜恶感并不是有的色彩本身由于存在就会引起人们的喜欢或厌恶,而是在特定条件下人们对色彩会产生喜恶感。如在不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色彩的喜恶会有差别。不同国家,不同年龄的人对色彩的喜好也不同,中国的年青人更喜爱着颜色艳丽的服装,老年人则更多选择稳重淡雅的服装。西方国家人们的着装意识正好相反,年青人喜爱以素雅的服装来衬托青春美,老年人则喜爱着色彩鲜艳的服装,以示青春常在。工作制服的色彩与生活中的服装色彩,尤其是舞会上服装色彩有较大区别。功能、用途上的色彩也存在着差异,如写字楼的室内设计往往是明度变化不大的淡冷灰色调,马路上的广告牌则是五颜六色、耀眼夺目。流行色是具有大众化的着装色彩走势,它的倾向直接影响生产厂家和销售商的经济利益,应及时把握流行色,经营者才可能占领市场,而色彩往往是色彩学家经过预测并结合消费心理,更多靠引导而实现流行的。

配色

设计者配色成功与否,主要看是否能够满足人们色彩的视觉心理需要,是否能够产生共鸣。如热烈的场面需要色彩鲜艳、跳跃;庄重场面需要色彩沉稳,用以突出主题;为成人设计的商品及包装更注重色彩的理性;儿童用品更注重色彩的丰富及趣味性;流动广告要更多注重色彩的单纯、直观,给观者以醒目感,短时间内能够捕捉到其内容;刊物广告更多注重色彩的灵活多变性,以引导读者能够有兴趣的阅读而不厌倦。

色彩的象征性

正象牡丹是中国的国花、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一样,色彩也同样具有象征性,由于

自然、人文、信仰等诸多原因,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对色彩有着不同的喜好,这种喜好就具有了色彩的象征意义。如一个国家的国旗除去图形内容外,其色彩象征着这个国家的政治、地理、人文面貌等,在中国,白色象征着悲哀,红色则象征着喜庆。如写挽联用白纸,写春联用红纸等。

中国的传统艺术是极富象征意义的。在京剧艺术中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充满着这种象征意义,它的唱腔、念白、服装、道具都是如此,脸谱设计的用色上,色彩更是十分鲜明而肯定,并形成了—一套用色的“程式”。如红色象征忠耿,黄色象征干练,白色象征奸险,黑色象征刚直,绿色象征凶狠,蓝色象征桀骜,紫色象征忠谨,金银象征超特等。

可见,色彩的象征意义是人们长期认识、运用色彩的经验与习惯积累而逐渐形成的,是任何凭正常的视觉和普通的常识都能感受到的实际存在。

色彩的民族性

色彩在诸多视觉艺术领域中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在其长期演变中形成了不同的色彩表现手法,并且正在继续向前发展。

中华民族很早就将动物图形同色彩联系在了一起,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中的龙、虎、雀、武指的是动物图形,青、白、朱、玄分别代表着不同的色彩,这种联系有着典型的民族性。

水色、石质、色彩点染形成了中国画色彩的特点,如齐白石大师的水墨画小品,其色彩概括、简练、单纯,更加突出了画意。

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民间玩具在用色方面,对比鲜明,风格纯朴,重用原色,形成了其自身特点。

中国陶瓷艺术随时代变化,出现了不同用色、用釉变化。如唐三彩、釉下五彩、釉下粉彩、釉下逗彩等等,都能依据它用色的特点查找到其产生的年代、地点。民族性色彩已成为现代设计中常用的“符号”。人们通过对种种色彩“符号”的了解,民族性色彩就可以在现代设计中得到恰当应用,将民族性色彩融人现代设计中去,给民族色彩赋予新意,使其更具时代化、国际化。

歌德的面积是这样算出来的:

每对互补色的明度比例是:

黄∶紫=9∶3=3∶1=3/4∶1/4

橙∶蓝=8∶4=2∶1=2/3∶1/3

红∶绿=6∶6=1∶1=1/2∶1/2

将每对互补色的明度比例转变成和谐的面积比例时,需将明度比例数字倒转。如黄比紫的明度强3倍。当黄与紫组成调和的色调时,黄只占总面积的1/4,紫则占总面积的3/4,这样每对互补色的和谐面积比例如下:

黄∶紫=1/4∶3/4

橙∶蓝=1/3∶2/3

这样就可以得出上述原色和间色的和谐面积比例关系:

黄∶橙∶红∶紫∶蓝∶绿

3∶4∶6∶9∶8∶6

即:黄∶橙=3∶4 黄∶红=3∶6

黄∶紫=3∶9 黄∶蓝=3∶8

三原色中黄∶红∶蓝=3∶6∶8

三间色中橙∶紫∶绿=4∶9∶6

我们先拿红与绿这对补色关系作例证。中国有句诗叫“万绿丛中一点红”,这只是个比方,真是10000∶1就会显得过于悬殊。这句话主要是说明少量的红需大量的绿衬托,红才能突出、醒目、希罕。合理的比例应当是面积、明度、彩度都要兼顾。用大面积的红去衬托小面积的绿可否?孟塞尔把这样的色彩关系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这样可以算出红绿的面积:

由这样比例的颜料混合后才能得出五级灰。又如:

看来万红丛中一点绿是行不通的,只有万绿丛中一点红才合理。结论是,既要按这种关系去考虑色彩安排,又要考虑色相倾向性的色调。

这就说明了,把许多世界名画拿来做空间混合,所得到的灰色并不是中间灰色,而是有一定的色相倾向性和明度倾向性,这就是所谓的色调。试想:将卡拉乔瓦的《圣母马利亚之死》作空间混合,绝对低于五级灰,而将凡高的“向日葵”作空间混合绝对高于五级灰。(参见彩图3、37)

第二节色彩调和理论

1.色彩调和的原理

原理(一):和谐来自对比。

从色彩视觉的生理角度上讲,互补色的配和是调和的,因为人在看某一色时总是欲求与此相对应的补色来取得生理上的平衡。伊顿说:“眼睛对任何一种特定的色彩同时要求它的相对补色,如果这种补色还没有出现,那么眼睛会自动地将它产生出来。正是靠这种事实的力量,色彩和谐的基本原理才包含了补色的规律。”孟塞尔色彩调和论也是以互补色的理论为依据的。他认为若把构成画面的各种颜色全部混合(或放在旋转盘上混合)能产生第五级明度的灰,那么,色彩配合是调和的。他曾用各种名画做过色彩分析试验来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性。但从前一节色彩对比中可以看出,如果要有调子的倾向性,就不能产生五级灰。

原理(二):秩序产生和谐。

由于人生活在自然中,来自自然色调的配色和连续性,就成为人视觉色彩的习惯和审美经验。自然界景物的明暗、光影、强弱、冷暖、灰艳、色相等色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都有一定的“自然秩序”,即自然的规律。如:光线照射着一个物体,必然会产生高光——亮部——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投影,其变化是有秩序、有节奏,非常和谐的。人们都会不知不觉地用自然界的色彩秩序去判断色彩艺术的优劣。因此,色彩的调和是一种色彩的秩序。色立体的色相、明度、纯度的系列是按一定秩序排列制作的。在色立体中,任何直线、圆、椭圆、螺旋形……都是有方向的,选择的配色都是调和的。(图33)

原理(三):和谐产生节律。

在视觉上,既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的暧昧的配色才是调和的。配色好像谱曲,没有起伏的节奏,则平板单调,一味高昂紧张则杂乱、反常。配色的调和取决于是否明快。过分刺激的配色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过分暧昧的配色由于过分接近模糊,以致分不出颜色的差别,同样也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不满足、乏味、无兴趣。因此,变化与统一是配色的基本法则。变化里面求统一,统一里面求变化,各种色彩相辅相成才能取得配色美。

原理(四):变对比为平衡产生和谐。

配色的调和与色相、明度、纯度和面积有关。不同的颜色知觉度也不同,按照歌德的纯色明度比数,用黄与紫两个纯色来构成图案色彩的话,面积比是1∶3。

用红与绿两纯色来构成图案的话,他们的比是1∶1。但孟塞尔认为,色彩和谐的面积比同时与纯度有关。如:红(R5/10)与青绿(BG5/5)同等的面积在回旋盘上旋转混合不会得到无色相倾向性的正灰(见图19),这显然是红的纯度高,只有把红色纯度降低或将红的面积减为青绿的一半,才能取得和谐。也就是面积对比的公式:

这如同一杆秤,只有这样才能平衡。(图32)

这证明红与青绿相配,如果明度相同,红的纯度等于绿的两倍的话,那么绿的面积应是红的两倍。因此配色中较强的色要缩小它的面积,较弱色要扩大其面积,这是色彩面积均衡的一般法则。当然,色彩的面积均衡的取得是一种创造色彩静态美的方法,如果在一幅色彩构图中使用了与和谐比例不同的配色,有意识让一种色彩占支配地位,那么将取得各种富有感染力的配色效果(色相调子)。

原理(五):卯榫对比是需求与满足的关系,满足需求就是和谐。

能引起观者审美心理共鸣的配色是调和的。由于各个民族以至每个人的生理特点(如性别、年龄等)、心理变化(如欢乐、喜悦、悲哀等)和所处的社会条件(如***、经济、文化、科学、艺术、教育等)与自然环境不同,从而表现在气质、性格、爱好、兴趣以及风格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在色彩方面则各有偏爱。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时期,人们对色彩的审美要求、审美理想也是不一样的。有时一种新颖时髦的流行色是人们所追求的配色;不同的色彩配合能形成富丽华贵、热烈兴奋、欢乐喜悦、文静典雅、含蓄沉静、朴素大方……等不同情调。当配色反映的情趣与人的思想情绪发生共鸣时,也就是当色彩配合的形式结构与人的心理形式结构相对应时,那么人们将感到色彩和谐的愉快。因此,色彩设计,必须研究不同对象的色彩喜好心理,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做到有的放矢。

原理(六):实用即是和谐。

配色必须考虑到实用性和目的性。用于交通信号、路标的色彩要求突出,因此对比强烈的色彩相配是适用的;用于工作场所的色彩一般应选柔和明亮的配色,避免使用过分刺激,容易导致视觉疲劳,降低工作效率的配色。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商业设计、工业设计等由于实用功能各异,都对配色有特定的要求。

除上述以外,色彩的调和还与色彩的形状、位置、组合形式、表现内容等因素有关。总之,色彩的调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2.色彩调和的概念

“调”是调整、调理、调停、调配、安顿、安排、搭配、组合等意思。“和”可做和一、和顺、和谐、和平、融洽、相安、适宜、有秩序、有规矩、有条理、恰当,没有尖锐的冲突,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等解释。

我们知道,和谐来自对比,和谐就是美。没有对比就没有刺激神经兴奋的因素,但只有兴奋而没有舒适的休息会造成过分的疲劳,会造成精神的紧张,这样调和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如此看来,既要有对比来产生和谐的刺激——美的享受,又要有适当的调和来抑制过分的对比——刺激,从而产生一种恰到好处的对比——和谐——美的享受。概括说来,色彩的对比是绝对的,调和是相对的,对比是目的,调和是手段。

对比是一种刺激,这种在视觉上的对比如同在触觉上的刺激相类似。触觉的痒痛,是由于外界的刺激而使得细胞破裂,破裂得少,产生痒的感觉,破裂得多则产生痛的感觉。而痛感与快感实际上也是刺激细胞破裂的多寡所致。我们所寻求这种美的手段,恰恰就是寻求这种如同触觉中的快感——恰到好处的刺激——痛快。

“调和”一词有两种含意:一种指对有差别的,有对比的,甚至相反的事物,为了使之成为和谐的整体而进行调整、搭配和组合的过程;另一种指不同的事物合在一起之后所呈现的和一、和谐、有秩序、有条理、有组织、有效率和多样统一的状态(或称多样统一)。

色彩调和这个概念和一般事物的调和概念一样,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指有差别的,对比着的色彩,为了构成和谐而统一的整体所进行的调整与组合的过程;另一种是指有明显差别的色彩,或不同的对比色组合在一起能给人以不带尖锐刺激的和谐与美感的色彩关系,这个关系就是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组合的“节律”关系。(在后面第六章中详述)

(1)调和是对比的反面,与对比相反相成。

(2)调和就是近似。

(3)调和就是秩序。

(4)调和感觉是视觉生理最能适应的感觉,是视觉生理的平衡。

(5)调和是形象感受的需要,是色彩关系与形象的统一。

(6)调和是色彩布局的完美。

(7)调和是色彩与作品内容的统一。

(8)调和是色彩与设计功能的统一。

(9)调和是色彩与审美需求的统一。

(10)调和与对比都是构成色彩美感的要素,调和是抑制过分对比的手段。3.调和的方法

(1)孟塞尔色彩调和论:在孟塞尔色立体中,确立一个色或一组色后,也同时能从色立体中求出相应的调和色,其方法是从几何学秩序方向中去选择的(如图33)。

(2)伊登的色彩调和理论:

a.二色调和:凡是通过色立体中心的两个相对的颜色(互补色)都是可以组成调和的色组。

b.三色调和:凡是在色相环中构成等边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色是调和的色相。也可将这些等边或等腰三角形或任意不等边三角形使其三点在图中自由转动,可找到无限个调和色组。

c.四色调和:凡是在色相环中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四个色是调和的色组,如果采用梯形或不规则四边形,也可获得无数个调和色组。

d.五色以上的调和:凡在色相环中构成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的五、六、八个色是调和色组。伊登认为“理想的色彩和谐就是要用选择正确的对偶的方法来显示其最强效果”。

(3)色彩调和中的主要手段之一。

a、无彩色系最易调和,但明度在11级明度色阶中的间隔中看,近看不需过于对比,可采用小间隔,即弱对比,1、3、5、7、9或1、4、7、10等。如果远看就不要过于含蓄,需大间隔,即强对比,如1、6、10或1、7等(以图4为准)。

b、无彩色系与有彩色系调和最易,不需考虑色相,因为任何有彩色与无彩色都调和,但必须考虑色阶明度对比要大些,不要过于微妙,一般要在5度以外。

c、同色相调和也很容易,但也要考虑色阶明度的对比和纯度对比,间隔不需过大,可用小间隔法1、3、5、7、9或1、4、7、10等,远看需大间隔。

d、邻接色调和一般变化也十分微妙,需要有主次关系,又要变化纯度。明度上

也要用小间隔以外的办法,即弱对比和中对比。远看需要长对比。

e、类似色调和,因为它们本身在色相上就有一定的弱对比关系,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调和因素,也是比较容易处理的,只要稍注意纯度,多注意明度即可。明度处理同前。

f、中差色在色相中是属中等对比关系。在色相处理上如果需再柔和些,可在二者之间加一过渡色,如果不需再柔和,只在明度上用短对比和中对比,如果再需强烈些,可用长对比。

g、对比色的调和是因为它们在色相上属强对比。调和的方法有:

①利用面积调和法,即大面积冷对小面积暖。

②用聚散调和法,即冷聚热散。

③利用中性色作间隔法,如黑、白、灰。

④利用间色序列推移法。

⑤降低双方或一方纯度。

⑥提高一方明度

CREE LED色温演示,带你认识各色温的LED

CREE LED色温演示,带你认识各色温的LED 昨天参加了CREE的推介会,看到不少好玩的东西,和大家分享下。 平时玩LED手电的,都听说过色温这个概念。LED的色温简单说就是光色冷暖的定义,色温越低光色越暖,色温越高光色越冷,为什么会这样,想想一根铁棍,你把它烧得越烫,它的光是不是从暗红--橙红开始向白-蓝-紫转变,色温就是这样定义的。我们平时用的白光手电色温一般在5700K~7000K,暖光手电色温一般在4000K~4500K左右。而以前的卤素灯泡,色温好象是2700K左右。 这是装在一起的8颗LED,演示了从2700K~7000K的色温 2700K 3000K

3500K 4000K 4500K

5000K 6000K

7000K 为了区分各种色温的LED,CREE的LED有一个分级系统,按每颗LED的光色归类到不同的级别,便于用户选择。 筒友的极品玩具,CREE的演示箱,里边有CREE的大部分产品,各种色温的对比

仔细看看吧。CREE的LED分为冷白、自然白(中性白)、暖白。冷白区间是10000K~6350K、自然白是5700K~4000K、暖白是3700K~2700K,光色越暖,亮度越低,这是现在技术决定的,所以我们平时用得最多的还是冷白和自然白。 冷白的编号开头是W、自然白是3~5,暖白是6~8。 其中WH和3B是重合的,WJ和3A是重合的,这是冷白和自然白的交界点 WJ、5D、,分别是冷白、自然白、暖白中最暖的三个档 WA、3C、6B,冷白、自然白、暖白中最冷的三个档,

MCE是4核的LED,也有三个档,最暖这个是J档

各种照明灯的亮度差别

各种照明灯的亮度差别 关于亮度和节能比较: 1W LED=3W CFL(节能灯)=15W白炽灯 3W LED=8W CFL(节能灯)=25W白炽灯 4W LED=11W CFL(节能灯)=40W白炽灯 8W LED=15W CFL(节能灯)=75W白炽灯 12W LED=20W CFL(节能灯)=100W白炽灯 各种灯光的色温表(K值) 色温是衡量光线色彩的定值,表示光源光谱质量最通用的指标。 K<3300时为暖色光(偏黄橙), K>3300时为冷色光(偏青), K>6000的几乎是白光了!以下是各种灯光的色温值,方便制作不同的光源效果!以K为单位的光色度对照表 光源 K 烛焰 1500 家用白炽灯 2500-3000 60瓦的充气钨丝灯 2800 500瓦的投影灯 2865 100瓦的钨丝灯 2950 1000瓦的钨丝灯 3000 500瓦钨丝灯 3175 琥珀闪光信号灯 3200 R32反射镜泛光灯 3200 锆制的浓弧光灯 3200 反射镜泛光灯 3400

暖色的白荧光灯 3500 清晰闪光灯信号 3800 冷色的白荧光灯 4500 白昼的泛光灯 4800 白焰碳弧灯 5000 M2B闪光信号灯 5100 正午的日光 5400 高强度的太阳弧光灯 5550 夏季的直射太阳光 5800 10:00到15:00的直射阳光 6000 蓝闪光信号灯 6000 白昼的荧光灯 6500 正午晴空的太阳光 6500 阴天的光线 6800-7000 高速电子闪光管 7000 简易色温表 蜡烛及火光1900K以下朝阳及夕 阳 2000K 家用钨丝灯2900K 日出后一小时阳光3500K 摄影用钨丝灯3200K 早晨及午后阳光4300K 摄影用石英灯3200K 平常白昼

灯管、色温与光谱知识

你必须知道的灯管、色温与光谱知识 一、灯管的选择 T8、T5、T4,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简单点说,这三种管的最主要区别就在于,T8最粗,T5中等,T4最细。而这个T,代表的不过是管子的直径!所以坛子里你要问养草,T8、T5、T4哪个好,那等于是问,汽车是要大轮子好还是小轮子好?虽然答案还是有点意义的,但这个意义就很无关紧要了。 865,840,830是什么东西? 这3个实际上应该叫: 飞利浦865三基色荧光灯管:发白光,视觉效果最好。 飞利浦840三基色荧光灯管:发自然光,兼顾视觉效果和养草。 飞利浦830三基色荧光灯管:发黄光,据说养草效果优于840(因为发出的、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红光更多一些)。

因为飞利浦的灯管是最常见的最容易买到的,所以大家都约定成俗的叫成865、840、830了,如果你看了这帖子,就不要再对这些简称感到不知所以然了。

同时要说的是,这三种管都有统一的对应长度:例如T8的18W直管荧光灯,不管你选的是865还是840还是830,所对应的长度都是604mm,而同样T8的30W,所对应的长度就是908.8mm,所以大家看出来了吧。你如果要自制个草灯,所选择的灯管单根多少瓦(W)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你的鱼缸是多长的,例如我的鱼缸是半米长的,那我的选择只能是T8的18W灯管,或者T5的14W灯管,更大的瓦数的灯管长度会更长,你根本用不了,如果你想加大W数,那就多买几根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飞利浦除了普通T8、T5系列,还有一个t5 fho系列,即超光管系列(单位体积发出更多的光),这个系列所对应的瓦数分别是24W(563mm)、39W(863mm)、54W(1149mm)。不同W数的灯管要配对应W数的镇流器,新手一般在商家处成套购买比较好。 二、什么是色温 色温是什么东西?简单地说就是肉眼所看到的冷暖色,就是红蓝光在光线中所占的比例。 色温: 10000K=蓝紫色 6500K=日光色 4000K=黄色 所谓色温是表示光颜色的量,它的定义是:当光源所发射的光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辐射的温度相同时,这时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度,简称色温,用绝对温度(K)表示。 色温从根本上来说,它是由光谱波长分布决定的,光源的能量分布情况确定后,它的色温也就确定了。因此,各种光源发出的光,由于光谱波长分布的差异,乃呈现不同的色温值。

色彩与色温的知识

色彩与色温的知识 大家在中学物理课中就知道,光线是电磁波,而电磁波的传播强度与其频率和波长有关,频率低波长长受物质衰减的幅度就小,反之就大;白光的电磁波频率波长由各种可视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组成,其中红光的频率最低波长也长,而紫光的频率最高属短波长。波长越短的光被大气层及尘挨吸收衰减的就越强,反之就弱。由于地球的圆弧使得高纬度地区的大气层相对光线增加了厚度,高频短波光线被大量衰减,而低频长波光线畅通无阻(见上图低色温区)。这就是上午和傍晚日光是红黄色的原因。而上午10时至下午3时这个时段的日光基本上是白光,这段时间就被影视业界称为摄影拍片的黄金时段。 色光科学家测定夏至的陆地和海滨两区域正午时分的日光色温为5000K和5500K,离这段时间前后的色温在4800-5800K之内对彩色影象记录设备产生色偏的影响最小,能够被摄影胶片所记录的色温是:蜡烛色温一般在1800K,白炽灯在3000K(相当于早晨和黄昏),晴天为5200K,阳光直射下5000K,阴天下6500-9000K,深蓝的天空可以到20000K或以上,这就是色温在自然可见光中的时段。感光胶片或数码相机若想真实模拟人眼所见色彩时,就必须按这些色温时段中的色光分量信息采用胶片自身的宽容度或滤色镜(数码相机用电子白平衡设置)来实现。 其中5000K被世界印刷业公认为标准色温,5500K为感光材料专业标准色温,并以此来观察产品的色彩。由于色温5000K的RGB值为R89 G78 B61,所以它并不是理想的白光,而5500K 被认为是理想的白光;但只有RGB=1:1:1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白光,也就是说,如果要表现自然界里万物丰富色彩的真谛,光线就必须是中性的,即在三基色绝对平衡的光线下才能表现任何可见物体与景物色彩的真实性! 例如,光学科学家由此而研制的6500K(R86 G81 B72)的摄影闪光灯和三基色荧光灯管,以及三基色平衡值更高的氙气灯等,在这个领域里科学家用了漫长的时间才研制出B蓝色LED 器件,使得我们从原先只有RGY发光二极管组成的LED彩色大屏幕那种怪异的颜色进入真正的RGB真彩广场大屏幕演播时代。 然而,这仅仅是人类在光学科学材料上迈进的一步而已,为了达到无大气干扰境界的RGB 平衡,人们又在彩色显示器上使用电子电路技术使三基色荧光粉模拟出RGB=1:1:1的理想白场环境。而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RGB图象才能将偏色图象校正到理想颜色上来。不但如此,在观察色彩照片时还必须在相近于摄影现场的光源下看色,比如正规专业的观片环境要求是在RGB三基色灯管模拟日光的照明下进行。如果彩色照片冲印店在低色温的钨丝灯泡下观片矫色,相当于早上或旁晚红黄色光线下看景物,矫色时会造成减黄的错误,如将其照片拿到正常日光下看,它就会色偏趋向蓝色,而在普通高色温荧光灯下矫色时,又会造成减青的错误......。因此大凡只要是处理彩色照片的色偏工作,一定先确定光源的色温基准,使用RGB平衡光源观片,否则纠正色偏就会乱套。 色光知识: 阴天和雪天拍摄的彩色照片为什么偏青偏蓝? 这个问题还得从电磁波讲起,电磁波还有一个特性是,低频长波段穿透能力强但反射能力很弱,而高频短波段反射和折射能力强,但穿透能力却弱;我们知道,白光中从青色开始波长在250mm以上的色光属于高频光波,它的强度受尘挨、雾气的阻挡衰减较大,但在阴天、雨天和雪天阳光直接照射不到的环境里青色以上的电磁波的反射特别活跃,借助水气微粒的作用,短波

各种光源下的色温值和18灰

各种光源下的色温值和18灰 18%灰---通常景物的平均灰度 测光表所能做到的只是测量照射到其光电元件上的光线。但我们必须决定测光表应该"看到"哪些光线。我们必须保证测光表正在读取的光线是我们想要测量的光线。比如,我们想要为一个朋友拍照,该怎样确定其脸部的"正确"曝光呢? 首先,测光表必须知道ISO感光速度。其次,测光表"读取"的光线必须是从我们朋友的脸上反射过来的。所以,我们必须将镜头(或手持式测光表)对准其脸部。就内置式或手持式测光表而言,不管是采用彩色胶片还是黑色胶片,这样的曝光量都可以获得赏心悦目 的面部色调。 测光表如何知道什么是"赏心悦目的在面部影调"呢?它其实并不知道我们快门速度和光圈的哪种组合值能够产生出18%的灰色影调!!

为什么是18%的灰色影调呢?原因在于平均场景中的光线经过平均后得到的是大约18%的灰色影调。不管我们是采用彩色胶片还是黑白胶片,这个读数都是正确的。 这时,我们可能马上又会想到许多问题。什么是平均场景呢?是一个滑雪道、海滩、霓虹灯还是一张脸?这张脸是饱经日晒的深褐色脸庞,还是斯堪的纳维亚金发女郎的娇艳的容 颜,又或者是一张非洲黑人的脸呢? 测光表是愚蠢的。当我们将测光表对准一堆白雪,它将告诉我们怎样使得白雪呈现出18%的灰色调。同样,当我们将其对准一个煤球时,它将告诉我们怎样使得黑炭呈现出18%的灰色调。如果我们想要雪是白色的,炭是黑色的,就不能让测光表去完成了。因为它不会, 所以我们必须自己去完成。 如果处理正确的话,还有另一种类型的替代读数可以很好地解决许多测光问题,即采用18%灰板读取数据。不幸的是,"灰板"常用于专业摄影人员,很少有业余爱好者使用它。由于灰板是一种非常绝妙的"工具",利用它可以带来极大的便利,因此下面对它进行详细的 介绍。 灰板的一面被染成灰颜色。这种灰色是一种精确的色调,能够反射照射到其上光线的 18%,因此我们称这种色调为"18%灰色"。 当我们将测光表(内置式或手持式)指向18%灰板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我们将测光表指向一张18%灰板时,测光表将会给出一个推荐曝光,该曝光应该能够产生一张与18%灰板色调完全相同的照片。那么,最大的收益是什么呢? 最大的收益的测光表从灰板上测到的光线与落到被摄体上的光线是完全相同的。这个优点非常重要。我们知道,测光表并没有测取场中的色调。它并不知道我们正拍摄的是否是一张漂亮的脸庞、明亮的天空、波光粼粼的水面、洁白的雪片或者漆黑的夜晚,它所知道的仅仅是它所看到的,而它所看到的就是从灰板上反射的18%光线。基于这个读数,它给出一个能够在成品照片上产生18%灰色调的推荐曝光。 关键在于,既然灰板上的18%灰色会真实地以18%灰色在成品照片上重现,那么所有其他色调--更黑暗或更明亮的,也会在印制的影像中真实地重现。 注意是所有其他色调。更黑暗的被摄体被重现为更黑暗,更明亮的被摄体被重现为更明亮。黑色的重现为黑色的,白色的重现为白色的。所有的色调在照片上都会完全重现它们的 本来面目。 对彩色胶片来说,这一点也是正确的。即使灰板印制成灰色的,如果灰色在照片上能完全一致地得到重现,那么照片上所有其他颜色的色调都应该与它们的真实颜色相同。 这是否是一个很好的曝光设置方法呢?肯定是。它确实是一种非常绝妙的方法,我们推荐最好花钱购买一块灰板,任何时候都把它与照相机放在一起,带在身边。当我们面临棘手的场景需要测光时,它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舞台灯光的基本知识(20210130034441)

舞台灯光基础入门知识 剧场舞台灯光配置 剧场内舞台, 有多种舞台,有普通镜框式舞台, 有伸出式舞台,有岛式舞台,也有称为黑盒子的舞台,因为舞台形式不一,所以灯具的配置要求也不尽相同。为了方便起见我这里只谈一般普通的镜框式舞台,这种舞台不论在过去或者是现在改建和新建剧场中都比较多,因此谈谈这种舞台的灯具配置更显是极需和必要。 舞台(系指镜框式舞台,后文均同)因所演出的剧目不同对灯具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在配用灯具前必须要清楚在此舞台上以演出何种剧目为主,这样配置灯具就会有较明确的目标和意图。如有的舞台就定位在以演出传统的歌剧,芭蕾舞剧为主,则灯具的配置就必须按歌剧、芭蕾舞剧的要求来配置。如以大型歌舞,杂恧等特殊节目为主则灯光除了基本要求配置以外,应根据具体节目要求,来加特殊灯位和灯具的配置,这样在此就比较难以叙说清楚。因此我在这儿只说说剧场舞台的基本灯具的配置,按照这样的配置,可以满足一般的,如歌剧、舞剧、芭蕾、话剧、京剧等地方戏剧的要求。 在配置灯具前,首先应了解灯具的种类和它们的主要功能及用途。我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些灯具的性能,以供灯具配置时势选择。 1.聚光灯——在舞台上用的聚光灯是指灯前面使用平凸聚光镜而言的,这种灯具可以调节光斑大小,出来的乐束比较集中,旁边漫射的光线

比较小,功率有至5KW侈种,焦距有长、中、短之分,视射距的远近按需要来加以选用。 2.罗纹灯——或称柔光灯,但在电视界则称此种灯为散光灯。在舞台方面为了区别上述的平凸聚光灯散而柔和,因此用起来漫射区域大,有时为了控制其漫射光线在镜前加上扉页来遍挡,其特点就是光区面积大,不似聚光灯有明显光斑的感觉,射距较近,功率有1KW 2KW等多种。 3.回光灯——此种灯前面无镜片,光线完全靠后面较大的反射镜射 出,用同样2KW的灯泡,其亮度较聚光要亮,故在舞台上要表现强烈光源和亮度时使用。其效果较其他灯具为佳,特点是光束强烈,但调光时要注意其聚焦点,不宜将聚焦点调在色纸上或幕布上,这样容易引起燃烧,另外在调光时中心常出现黑心,为了避免黑心,在灯前端中心加一环状挡板,其射出的光斑大而不易收拢。现在新出一种在反光碗上镀膜使线外线向后透射,以减低灯前面的温度,使用效果很好,名称为冷光超级聚光灯,实际该灯的结构与回光灯相同。 4.成像灯——或称成型灯、椭球聚光灯。其光束角有多种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应用,主要特性是如幻灯似的能将光斑切割成方、菱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或投射出所需各种图案花纹,功率也有1KW 2KW等可选择配置。 5.简灯一一亦称PAR灯,或光束灯,其构造是在圆筒内按装镜面灯泡也有用反光碗装溴钨泡的,主要特性是射出较固定的光束,光束角度宽窄多种,光斑大小不能调整。

色温图谱

2000-2500K 2500-3000K 3000-3500K 3500-4000K 4000-4500K 4500-5500K 5500-6500K 6500-7000K 7000-10000K 10000-25000K-------CIE1931

相关色温8000-4000K的白光LED的发射光谱和色品质特性 结论: 1.根据实际测试的色标可看出:不在色温线上面的色坐标点,可以通过相对色温线的方式求出该点色温. 2.向下延长各个相对色温线,基本交汇在一点(X:0.33 Y:0.20).依此点坐标: 2500K相对色温线与X轴的夹角约为30度. 25000K相对色温线与2500K相对色温线之间的夹角约为90度. 250000K相对色温线与2000K相对色温线之间的夹角约为100度. 具体见上图所示. 3.根据上图白光色坐标分布图与相对色温线的关系,现在许多分光参数表是根据色温方式划分各个BIN等级(色标分布图是参照早期日亚白光色标分布图制作).这样分当然具有一定的好处。 4.工厂色标分布图所对应的的色温范围为:4000K~16000K. 5.采用白光计算机(T620)测试出的色温值与根据相对色温线所计算出的色温值有一定的差别,机台测试出的色温值只能做一个参考值.根据相对色温线所计算出的色温值与机台测试的色温值之间的差别详见上表Δ色温值. 摘要:文章报告和分析了8000K、6400K、5000K和4000K四种色温的白光LED 的发射光谱、色品质和显色性等特性,它们与工作条件密切相关。随着正向电流IF的增加,色品坐标x和y值逐渐减小,色温增大,发生色漂移,而光通量呈亚线性增加,光效逐渐下降。由于在白光LED中发生光转换过程,产生光吸收的辐射传递,致使白光中InGaN芯片的蓝色EL光谱的形状和发射峰发生变化。白光LED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受InGaN蓝光LED芯片性能的制约。人们可以实现8000-4000K四种色温白光LED,显色指数高,且制作的白光LED的色容差可以达到很小,实现优质的白光照明光源。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引起人们极大的热情,白光LED具有低压、低功耗、高可靠,长寿命及固体化等优点。其量大的吸引力和期望是作为继白炽灯泡、荧光灯及高强度气体放电灯(HID)后的第四代照明新光源——具有庞大的照明市场和显著的节能前景的光源,是符合环保、节能要求的绿色照明光源。因此,受到日美和欧洲各国政府和商家的重视,他们制定发展规划和目标,且大集团公司在技术和资金上进行联合和重组。2003年6月我国政府也推出“半导体照明工程”,以期大力推动我国白光LED的发展。 尽管短短的几年来,白光LED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只能用于一些特殊的领域中。我们注意到,目前普通的白光

摄影常见色温表

常见色温表 ========================================== 早霞 3000k 黄昏 4000k 正午 5500k-5600k 其它白天时段 4800k(晴天时)阴天 6500k左右 白天正午的阴影和月夜 6700k左右 白色路灯下偏紫色色温 白炽灯土黄色 聚光灯 3200k 烛光 1850k 新闻灯 3200k 三基色日光灯 3200k 商场日光灯 4500k 蜡烛及火光1900K以下 朝阳及夕阳2000K 家用钨丝灯2900K 日出后一小时阳光3500K 摄影用钨丝灯3200K 早晨及午后阳光4300K 摄影用石英灯3200K

平常白昼5000~6000K 220 V日光灯3500~4000K 晴天中午太阳5400K 普通日光灯4500~6000K 阴天6000K以上HMI灯5600K 晴天时的阴影下6000~7000K 水银灯5800K 雪地7000~8500K 电视萤光幕5500~8000K 蓝天无云的天空10000K以上 [推荐]常用色温值: 光源 K 烛焰 1500 家用白灯 2500-3000 60瓦的充气钨丝灯 2800 100瓦的钨丝灯 2950 1000瓦的钨丝灯 3000 500瓦的投影灯 2865 500瓦钨丝灯 3175 3200K的泛光灯 3200

琥珀闪光信号灯 3200 R32反射镜泛光灯 3200 锆制的浓弧光灯 3200 1号,2号,4号泛光灯,反射镜泛光灯 3400 暖色的白荧光灯 3500 切碎箔片,清晰闪光灯信号 3800 冷色的白荧光灯 4500 白昼的泛光灯 4800 白焰碳弧灯 5000 M2B闪光信号灯 5100 正午的日光 5400 高强度的太阳弧光灯 5550 夏季的直射太阳光 5800 早上10点到下午3点的直射太阳光 6000 蓝闪光信号灯 6000 白昼的荧光灯 6500 正午晴空的太阳光 6500 阴天的光线 6800-7000 高速电子闪光管 7000 来自灰蒙天空的光线 7500-8400 来自晴空蓝天的光线 10000-20000 在水域上空的晴朗蓝天 20000-27000

第二章-灯光基础知识要点

第二章灯光基础知识 舞台灯光简介 舞台灯光是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人物以及所需的特定场景进行全方位的视觉环境的灯光设计,并有目的将设计意图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再现给观众的艺术创作。 舞台灯光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使舞台画面更清晰:使观众能够看清什么或舞台的某些角落不观众看见(现性)。②加强舞台表演的效果:符合剧情需要,使背景显得自然,对剧情发展起到衬托、暗示和诱导作用、调节气氛(演员、观众)。舞台灯光的使用原则:①强度(指灯光的亮度):必须有足够的灯光,使观众能够看到颜色、外表和细节。②分配:包括灯光的使用分配和射向舞台的方向分配,主体必须与配角和背景与明显不同(颜色)可亮度区 别。③颜色:依靠色纸、电脑调色等方式来满足剧情的需要。④变化:依剧情需要,使灯光的颜色、亮度、运动进行变化。 舞台灯光在现代舞台演出中的作用主要有::①照明演出,使观 众看清演员表演和景物形象;②导引观众视线;③塑造人物形象, 烘托情感和展现舞台幻觉;④创造剧中需要的空间环境;⑤渲染剧中气氛;⑥显示时、空转换,突出戏剧矛盾冲突和加强舞台节奏,丰富艺术感染力。

舞台灯具 舞台灯具按光学结构可分为泛光灯、聚光灯和幻灯三类;按舞 台上安装的部位则又有面光、耳光、脚光、柱光、顶排光、天排光、 地排光以及流动光之分。 现代剧场演出中,常用的灯具有以下几种 1、筒子灯 筒子灯亦称 PAR 灯(Parabolic Aluminum Reflector light),其构 造是在圆筒内安装镜面灯泡也有用反光碗装溴钨泡的,主要特性是 射出较固定的光束,光束角度宽窄多种,光斑大小不能调整。筒子 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它有较强的聚光能力,投射光束的光度较 高,能产生较强的光束效果,在舞台空间可塑造光柱、光墙、光幕 等光影造型。 舞台灯具中有 AC 灯和 PAR64 这两种筒子灯,其中 AC 灯分两 种:①28V-250W ,需 8 个串联起来用;②58V-500W ,需 4 个串联 起来用。PAR64 按灯泡不同,又分为 CP60/CP62。 PAR 灯 常用的 PAR 灯灯泡 2、平凸(透镜)聚光灯 平凸透镜聚光灯它的光学系统由球面反光镜和平凸透镜组成,

常见人工光色温1

常见人工光色温 光源色温 火柴光1700K 蜡烛光1850K 家用白炽灯(100W——250W)2600——1900K 家用白炽灯(500W)2900K 卤钨灯3200K左右 镝灯5500K 各种不同变化状态下自然光色温 光源色温(K) 日光5500K 阳光(中午及中午前后)5400K 日出、日落时刻2000——3000K 日出后日落前1小时3000——4500K 薄云遮日7000——9000K 阴天6800——7500K 晴朗的北方天空10000K以上 光源色温红光绿光蓝光 日光5500K 33%34%33% 卤钨灯3200K 47%34%19% 白炽灯2800K 50%34%16% 拍摄时色温的设置(对照表)烛焰 1500 -1800* 日落前光色偏红,色温降至2200) 家用白灯 2500-3000 60瓦的充气钨丝灯 2800 100瓦的钨丝灯 2950 1000瓦的钨丝灯 3000 (日出后40分钟光色较黄) 500瓦的投影灯 2865

500瓦钨丝灯 3175 3200K的泛光灯 3200 琥珀闪光信号灯 3200 R32反射镜泛光灯 3200 锆制的浓弧光灯 3200 反射镜泛光灯 3400 暖色的白荧光灯 3500 清晰闪光灯信号 3800 冷色的白荧光灯 4500 白昼的泛光灯 4800 (下午阳光雪白上升4800~5800) 白焰碳弧灯 5000 (阳光直射下) M2B闪光信号灯 5100 晴天 5200* 正午的日光 5400 高强度的太阳弧光灯 5550 夏季的直射太阳光 5800 早上10点到下午3点的直射太阳光 6000*(摄影拍片黄金时间) 蓝闪光信号灯 6000 白昼的荧光灯 6500(阴天下6500~9000)正午晴空的太阳光 6500* (阴天正午时分约6500) 阴天的光线 6800-7000 *

灯光与色温知识复习课程

光源色温分类 1.光源的色温,分为低色温、中色温、高色温。 低色温(2700 0K-3500 0K):含有较多的红光、橙光。犹如早晨八时左右的太阳光,给人以温暖、温磬的美感。 2.中色温(3500 0K-5000 0K):所含的红光、蓝光等光色较均衡,犹如上午八时以后,十时以前的太阳光。给人以温和、舒适的美感。 3.高色温(5000 0K-7000 0K):含有较多的蓝光,象上午十时以后,下午二时以前的太阳光。给人以明亮、清晰的美感。 色温使用的一些场所 1、暖色光: 暖色光的色温在3300K以下,暖色光与白炽灯相近,红光成分较多,能给人温暖、健康、舒适的感觉。适用于家庭、住宅、宿舍、宾馆等场所或温度较低的地方。 2、冷白色光: 又叫中性色,它的色温在3300K~5300K之间,中性色由于光线柔和,使人有愉快、舒适、安详的感觉。适用于商店、医院、办公室、饭店、餐厅、候车室等场所。 3、冷色光: 又叫日光色,它的色温在5300K以上,光源接近自然光,有明亮的感觉,使人精力集中。适用于办公室、会议室、教室、绘图室、设计室、图书馆的阅览室、展览橱窗等场所。

1.白炽灯又叫做电灯泡,色温只有一种在2850左右(并不是没有色温),有电阻丝。 2.荧光灯又叫做日光灯(基本上是灯光),有色温。 3.节能灯又叫紧凑型荧光灯(荧光灯的一种),比白炽灯节能80%,故:一盏5瓦的节能 灯光照可视为等于25瓦的白炽灯,7瓦的节能灯光照约等于40瓦的,9瓦的约等于60瓦的(大约是白炽灯的4倍,白炽灯瓦数/4) 4.LED灯又叫发光二极管,它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比节能灯还节能一倍(大约是白炽 灯的16倍) 平均照度100 Lx时,室内地面面积每平方米需要用白炽灯约22w (荧光灯的4倍)或荧光灯5.5w。 一个节能灯泡通常为35W。 家里筒灯选择5W左右,过道3W

LED灯亮度和普通灯亮度对比

LED灯亮度和普通灯亮度对比 关于亮度和节能比较: 1W LED=3W CFL(节能灯)=15W白炽灯 3W LED=8W CFL(节能灯)=25W白炽灯 4W LED=11W CFL(节能灯)=40W白炽灯 8W LED=15W CFL(节能灯)=75W白炽灯 12W LED=20W CFL(节能灯)=100W 白炽灯

各种灯光的色温表(K值) 色温是衡量光线色彩的定值,表示光源光谱质量最通用的指 标。 3300K时为暖色光(偏黄橙),<5500K 为正白偏黄,5500K到6 500为正白光,相当正午的太阳 光。>6500K为正白偏蓝, >8000K为冷色光。以下是各种灯光色温值,方便制作不同 的光源的效果。

以K为单位的光色度对照表 光源 K 烛焰1500 家用白炽灯2500-3000 60瓦的充气钨丝灯2800 500瓦的投影灯2865 100瓦的钨丝灯 2950 1000瓦的钨丝灯 3000 500瓦钨丝灯3175 琥珀闪光信号灯3200 R32反射镜泛光灯 3200 锆制的浓弧光灯 3200 反射镜泛光灯3400 暖色的白荧光灯 3500 清晰闪光灯信号 3800 冷色的白荧光灯4500 白昼的泛光灯4800 白焰碳弧灯5000 M2B闪光信号灯5100 正午的日光5400 高强度的太阳弧光灯 5550

夏季的直射太阳光5800 10:00到15:00的直射阳光6000 蓝闪光信号灯 6000 白昼的荧光灯 6500 正午晴空的太阳光 6500 阴天的光线6800-7000 高速电子闪光管7000 简易色温表 蜡烛及火光1900K以下朝阳及夕 阳2000K 家用钨丝灯2900K 日出后一小时阳光3500K 摄影用钨丝灯3200K 早晨及午后阳光4300K 摄影用石英灯3200K 平常白 昼5000~6000K 220 V日光灯3500~4000K 晴天中午太 阳5400K 普通日光灯4500~6000K 阴 天6000K以上 HMI灯5600K 晴天时的阴影 下6000~7000K 水银灯5800K 雪

色温对照表

White Balance Occasionally the question arises as to how to reproduce the "real" color of light sources in a rendered environment. I set out to research this subject, and found a lot of very contradictory information. Some approaches try to categorize light sources by their color temperature. Some then try to come up with some meaningful way of converting that color temperature to RGB values to use in programs like Lightwave or Cinema 4D. Ultimately these approaches all fail to take into account several realities that work against trying to come up with a unified approach to light coloring and rendering. The human visual system is very good at "white balancing" what we look at. As long as the scene we are viewing contains a continuous spectrum of colors, we interpret the light as "white". In reality, the incandescent light we light our homes with is quite orange. Daylight is very blue. Fluorescent lights vary from sickly greens to reddish purples. And yet, we see all these lighting situations as more or less neutrally colored. In the real world, light consists of all visible colors, not just red, green, and blue wavelengths. The RGB color system that we use in computer graphics arose out of a peculiarity of human perception - we have structures in our eyes called "cones" that respond to red, green, and blue light sources. A monochromatic yellow light excites both the red and green cones in our eyes, and we see it as yellow. Such a yellow light in the real world would not allow a red object to appear red, or a green object to appear green. But in computer graphics a yellow light has both a red and green component, and so allows objects with those colors to appear fully colored. This is a limitation of many computer graphic programs at the moment. Film cameras cannot compensate for the varying shades of light in the way that our visual sense can. Thus, we have daylight film which has heavy orange filtering to tone down the blue quality of outdoor light. We have indoor film which has a boosted blue response to even out the amber lighting. For fluorescent situations, we can use a combination of film type and filters to color balance the scene we are photographing. If we were to pick a particular color of light, say daylight, and say that it is "white" and photograph everything, indoors and out, with a film stock that renders daylight as white, all of our indoor shots would be shades of orange and amber, and outdoor shots under blue sky would be intensely blue. This would be undesirable. Thus too it is undesirable to pick a similar approach with our 3D rendering of light. We have to be relative - and choose a light color to be "white" in our scene, with other types of light sources being colored relative to that one. In this way we can produce our synthetic "photos" to produce a pleasing result in our final renders. Of course, to understand how different types of light sources relate to each other,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how these light sources work. To do this we are going to look at 3 basic types of light source. Black Body Illuminants The first group of light sources are the black body illuminants. These are materials that produce light when they are heated. The sun is a black body illuminant, as is a candle flame. The color of light of these types of sources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Kelvin temperature. Note that this temperature has nothing to do with how "hot" a light source is - just with the color of its light. A light source with a low Kelvin temperature is very red. One with a high Kelvin temperature is very blue. More accurately, when we see two light sources side by side in a scene, the higher Kelvin light appears more blue, and the lower Kelvin light appears more red. Its all relative. Black body illuminants produce a fairly even, continuous spectrum of colors, and so are perceived as "white" by our visual sense. Therefore, in the absence of comparative light sources in our scene, these should be rendered with warm, nearly white lights. Below is a chart of some common Kelvin Light Source temperatures coupled with their RGB Equivalents. These equivalents were arrived arbitrarily - I eyeballed them. There were a couple of converters I found

各种灯光的色温表

色温-----当光源所发出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颜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就称为该光源的色温。“黑体”的温度越高,光谱中蓝色的成分则越多,而红色的成分则越少。例如:白炽灯的光色是暖白色,其色温为2700K左右,而日光色荧光灯的色温则是6400K左右。单位:开尔文(K)。白炽灯的色温一般在2700K左右、日光灯的色温在2700-6400K左右、钠灯的色温在2000K左右光源 K 烛焰 1500 家用白织灯 2500-3000 60瓦充气钨丝灯 2800 100瓦钨丝灯 2950 1000瓦钨丝灯 3000 500瓦透影灯 2865 500瓦钨丝灯 3175 琥伯闪光信号灯 3200 R32反射镜泛光灯 3200 锆制的浓狐光灯 3200 1,2,4号泛光灯 3400 反射镜泛光灯 3400 暖色白荧光灯 3500 冷色白荧光灯 4500 白昼的泛光灯 4800 白焰碳弧灯 5000 M2B闪光信号灯 5100 正午的日光 5400 夏季的直射日光 5800 10点至15点的直射日光 6000 白昼的荧光灯 6500 正午晴空的日光 6500 阴天的光线 6800-7000 来自灰蒙天空的光线 7500-8400 来自晴朗蓝天的光线 10000-20000 在水域上空的晴朗蓝天 20000-27000 lm是光通量是灯具发光的总量。CD是强度,就是单位角度的光通量也就是说cd=lm/球角度。而lx是光照到一个面上时。单位面积的光通量,lx=lm/面积。所以lx跟光源距物体的距离有关。大多的光源在不能的方向发光强度是不一样了。光域网是用来描述光在不同方向上的发光强度的。 Lightscape 灯光规格转换 白炽灯:8-14lm/W 单端荧光灯:55-80 lm/W 高压钠灯:80-140 lm/W 自镇流荧光灯:50-70 lm/W 金卤灯:60-90 lm/W 卤钨灯: 15-20 lm/W 220V白炽灯泡瓦数与流明的换算 10W——65lm 15W——101lm 25W——198lm 40W——340lm 60W——540lm 100W——1 050lm 150W——1845lm 200W——2660lm 300W——4350lm 500W——7700lm 1000W——17000lm

色温对照表

色温对照表 拍摄时色温的设置(对照表) 烛 焰 1500 -1800* 日落前光色偏红,色温降至2200) 家用白灯 2500-3000 60瓦的充气钨丝灯 2800 100瓦的钨丝灯 2950 1000瓦的钨丝灯 3000 (日出后40分钟光色较黄) 500瓦的投影灯 2865 500瓦钨丝灯 3175 3200K的泛光灯 3200 琥珀闪光信号灯 3200 R32反射镜泛光灯 3200 锆制的浓弧光灯 3200 反射镜泛光灯 3400 暖色的白荧光灯 3500 清晰闪光灯信号 3800 冷色的白荧光灯 4500 白昼的泛光灯 4800

(下午阳光雪白上升4800~5800) 白焰碳弧灯 5000 (阳光直射下) M2B闪光信号灯 5100 晴 天 5200* 正午的日光 5400 高强度的太阳弧光灯 5550 夏季的直射太阳光 5800 早上10点到下午3点的直射太阳光 6000*(摄影拍片黄金时间) 蓝闪光信号灯 6000 白昼的荧光灯6500(阴天下6500~9000) 正午晴空的太阳光 6500* (阴天正午时分约6500) 阴天的光线 6800-7000 *高速电子闪光管 7000 来自灰蒙天空的光线 7500-8400 来自晴空蓝天的光线 * 在水域上空的晴朗蓝天 20000-27000* 注:光源以 K (开尔文)为单位,(K数为高越偏蓝调)色温(Color Temperature),单位:开尔文[Kelvin]定义:当光源所发出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的颜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就称为该光源的色温。“黑体”的温度越高,光谱中蓝色的成份则越多,而红色的成份则越少。色温是衡量一种光源“有多么热”或者“有多么冷”的指标,也是表示一种光源“白得程度”、“黄得程度”或者“蓝得程度”的指标。 暖色<3300K;中间色3300至5000K;冷色>5000K。如:海洋、无云的天空、雪地阴影、晴天里的阴影、室内、雨天、阴天(色温在9000-20000K) 拍摄时色温的设置(对照表) 烛 焰 1500 -18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