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地震遗址测量中的问题与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测定震源深度的困难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测定震源深度的困难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 Moho界面反射波PmP震相与Pg的到时差 • Moho界面绕射波Pn震相与Pg的到时差(朱元清等
,1990,一种确定地震深度的新方法,地震地磁 观测与研究,Vol.11,No.2,1990,4~12) • 区域深度震相到时的利用:sPn,sPmP
sPn的利用
• 越来越多的人利用sPn-Pn到时差测定近震的震源 深度。(利用多层分层均匀速度模型下的sPn-Pn 走时差计算公式或走时差表)
不同情况下的震源深度测定方法
有近台(震中距<40~50km)到时数据
• 密集台网:4个或更多近台包围震中(gap<180°) ,可使用x 、y、z、t一起求解的通用方法(用直达P和直达S到时)得到 可靠的震源深度。因此,改善深度测定能力成为加密台网的 理由之一。最有利于地震速报,特别是自动定位。
• 难点在于如何正确识别sPn震相。多台震相追踪有 助于sPn 震相的识别(例如,洪星等,2006)
洪星等,台湾海峡南部一次5.0级地震的sPn震相分析,地震 地磁观测与研究,Vol.27,No.1,2006,26~31 图中可清楚看出sPn-Pn到时差基本不随震中距变化的特点
不同情况下的震源深度测定方法(续)
• 马树田(Sutian Ma),2010, Focal Depth Determination for Moderate and Small Earthquakes by Modeling Regional Depth Phases sPg, sPmP, and sPn,BSSA 100(3):1073~1088;
<=180
DMIN(km) (最近台的震中距) <=focal depth or 5km
<=2x focal depth or 10km

地震前兆观测仪器故障原因及影响分析

地震前兆观测仪器故障原因及影响分析
3地震前兆观测仪器故障的解决方法
3.1安装完善的防雷接地系统为了保障地震台站综合观测技术系统连续可靠运行,有效减轻雷击灾害对我国地震台站专业仪器设备的影响和伤害,将雷害对观测工作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减至最小程度,提高地震台网观测仪器设备的运行率和数据完整率,需要对前兆台站进行完善的防雷措施。前兆台站的防雷主要采用配电线路三级防护,还要做到信号线路防护、电磁屏蔽、接地与等电位连接。做好完善的防雷接地系统需要以下几点:(1)改善台站交流配电的防雷设备设施,增加台站交流供电铠装电缆入地。对部分台站老化的供电线路进行更换;(2)增加通信传输线路及设备信号引线防雷设备;(3)台站电源线、仪器信号线、数据线、网络线、视频信号线等强弱电线路分开及规范布设等内容;(4)清理现有接地情况,对部分接地电阻超标较严重的台站重新做接地地网;改进与完善电磁屏蔽,接地极与等电位装置
3.2增加备用仪器地震前兆观测手段复杂,仪器种类繁多,每个前兆台站安装架设的数量也较多,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不可预见的故障情况。因此,维护部门应当增加各前兆学科备用仪器的种类及数量,可以保证在仪器出现故障且不能及时维修的情况下尽快恢复观测,保证资料的连续、完整。对于备用设备应当经常检查、通电维护,以备不时之需。
2建设内容
地震前兆台网仪器维修保障体系是综合性体系,包括硬件及软件部分的技术支撑。硬件部分指:片区地震前兆仪器维修中心、省地震局前兆维修中心的维修场地及配套基础设施、维修检测设备和备机备件配置。软件部分指:仪器维修专业技术团队与技术交流、运维制度和仪修管理平台。维修保障体系具体建设内容有:①新建片区前兆仪器维修中心;②加强省地震局前兆仪器维修力量;③建设和完善地震前兆仪器备机备件库;④建立地震前兆仪器维修管理平台;⑤建立维修保障体系制度;⑥加强仪器维修专业人才队伍培养。

地震遗址加固方法的探讨

地震遗址加固方法的探讨
第 二层 与第 三层 东侧 山墙 局部 倒塌 ,角 柱 断裂 ,破
K0 6商住 楼位 于北 川老 县城遇 难 者 公墓南 侧 , 景家 山滑 坡前 缘 。该楼 为框 架. 混 结构 ,共 六层 。 砖 其 中底 部 两层 为框 架结 构 ,上部 四层 为砖 混结 构 。 受汶 川特 大地 震影 响 ,该楼 目前 整体破 损严 重 ,加
致 使北 川县 城在此 次 地震 灾害 中 8 % 以上 的房 屋 0 被 损毁 , 0 %的建 筑成 为危 房 。 10 在玉 树 地震 中 ,1 . 5 万 户居 民房 屋倒 塌 ,有 1 O万户 灾 民需要 转移 安置 。 为纪念 这特 定 的历史 事件 ,受 地震 破坏 的建 筑 物 和 文 物 建 筑 遗 址 凭借 着 其 独 特 的稀 缺 性 和 复 杂 性 ,被 定位 为地 震遗 址加 以保 护 。但 由于建筑 地 震 遗 址 的结构 多数 情况 下遭 到 了严重 的破 坏 ,故必 须
震 中 , 地震 和 由地震 引起 山体 滑坡 的双 重冲 击下 , 在
物 保护 的理念 和 原则 ,地震 遗址 加 固方 案 设计应 遵
循 以下 原则 。 ( ) 最小 干预 原则 1
地 震遗 存 的建筑 物和 构筑物 受 到结构 破坏 ,其
自身具 有不 稳定 性 ,在 受 外力 的影 响下存 在部 分或
首 先对 其进 行抢 险加 固 以尽可 能 的延长 地震 遗址 的
整体坍 塌 的可 能性 。同 时地震遗 存建 筑物 和构筑 物
将 作 为文物 一直 保存 , 鉴文物 保护 的理念 和原 则 , 借
对地 震遗存 的建 筑物 和构筑 物 从事各 项保 护 、整 治 和再 利用 工作 ,遵循 最小 干预 原则 ,尽量 减少对 遗 存本 体造 成负面 影 响 。 ( ) 原真 性 原则 2 为最 大程度 地展 示地 震遗 存 ,震损房 屋 防护性 加 固措施应 尽量 进行 隐 蔽 ,从 外形 的整体 和局 部上 不破 坏地 震遗址 原有 的风 貌和 形象特 征 。防护 的材

地质学基础在线教学中的课程思政——以“地震”一课为例

地质学基础在线教学中的课程思政——以“地震”一课为例

[收稿时间]2020-06-21[基金项目]陆军工程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GJ20ZX026);陆军工程大学教改示范课项目。

[作者简介]范鹏贤(1983-),男,江苏连云港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地质学、弹塑性力学等方面的教学工作。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课程组针对地质学基础在线教学的特点,在教学活动的导入、讲授、总结、作业等环节,通过综合运用地质学发展史料、时事、身边人的先进事迹和行业、地域特色等,有机融入思政元素。

文章以“地震”的教学过程为例,介绍了结合“云实习”和思政教育的具体做法,使用现场考察导入、结合真实案例讲解、采用英雄事迹小结、结合课后作业深化的办法,使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深度融合、贯穿始终,有效唤起学员的身份认同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强化使命担当意识。

[关键词]地质学基础;课程思政;在线教学;云实习;地震[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12-0049-03University Education地质学基础课程内容涵盖了多个地质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知识[1],课程的实践性强[2],很多概念或原理需要通过实习实践才能深入地了解和认知。

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春季学期的授课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难以开展,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手段的选择,但也为课程改造提供了新的契机。

课程组在开学之初就研判了疫情可能产生的影响,在短时间内摸索确定了比较合适的在线教学形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在线课程资源,制订了在线教学的实施方案。

在线教学环境缺少了教员与学员的面对面交流,教员难以直接看到学员对讲解的反馈。

在线教学过程中,反馈的延迟性和不确定性导致教学过程控制的难度增大[3]。

如何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把学员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进而提升学习的有效性,是疫情常态化形势下的一个全新课题。

在地质学基础的在线教学中,教员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进行了深度融合,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的导向作用[4]。

北川地震遗址

北川地震遗址

北川地震遗址全世界整体原貌保存最大的地震遗址陕西建筑职工大学李柏雄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

69227人遇难,374643受伤,17923失踪。

失踪人员中可能大多已遇难。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

北川县是这次地震的极重灾区之一。

全县有15645人遇难,4311人失踪,26916人受伤。

北川县城共倒塌房屋3.6万户、20多万间……整个县城几乎全被摧毁了。

下面是北川县的一些地震遗址照片。

县公安局左侧宿舍楼整体倒塌北川县农村信用社的7层办公楼整体坍塌折断的柱子信用社楼房的屋面。

现已整体掉落到地面。

北川大酒店,整体塌陷两层大开间的一层房屋,柱折断。

柱端弯矩大,容易折断少数房屋底层基本完好,上面破坏严重。

柱折断,第一层垮塌。

底层柱折断,第一层下落。

第一层垮塌柱端弯矩大,从柱端折断绿宝宾馆下面三层垮塌原来的第四层房屋第二层柱倾斜房屋第一层柱子折断,房屋整体下降一层这是第二层底层柱折断,房屋下塌一层。

北川这样破坏的房屋很多折断的柱子柱折断,第一层垮塌底层大空间的柱子倾斜柱端弯矩大,柱端损坏地震使第一层墙体倾斜房屋整体下塌一层底层柱断裂,房屋整体下落一层。

第一层垮塌原因•对于框架结构,当底层以上砖墙较多;或者底层是框架而上面是砖混结构时,结构的总质量很大,地震时底部水平剪力很大,底部剪力要由底层的框架柱承担,当底层空旷,框架柱数量不足时,每根柱分担的剪力大,柱端产生的弯矩大,极易使柱在端部折断,使第一层垮塌。

或者框架柱数量不少但断面较小时,也会使框架柱在柱端折断,使第一层垮塌。

房屋整体垮塌屋面地震使墙体(包括房屋)往前倾倒90°墙体水平灰缝框架柱顶端纵向钢筋成灯笼状。

从这里看到了结构标准图要求框架柱端部及核心区箍筋要加密的理由面砖掉落灯笼状纵筋基本完好的教师公寓。

全县只有两幢房屋基本完好。

教师公寓底层不是大开间,底层开间与上面的开间一样大这是另一幢基本完好的房屋:北川电信分公司地震遇难者公墓地震发生后几天,交通受阻,遇难者遗体无法及时外运,几千具遗体便集中掩埋在墓碑后面的草地下。

回望生命的光辉——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及震灾纪念地规划的思考

回望生命的光辉——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及震灾纪念地规划的思考

【 中图分类号】T 8 1 + QUAKE MONUME ANNI u9 4 4 1 NT PL NG
同北川县政府取得联系 .调派规划人员 .于 5月
2 5日再 次 进 入 已处 于 ” 封城 状 态 下 的北 川 县 城
【 文献 标识码 】B
【 者 简介 】 作
李 晓 江 ( 95 1 ) 男 .硕 5一 . 士 .中 国 城 市 规 划 设 计 研
维普资讯 ://
I§ 柑 罐3 罐7 、 r 2z ‘ r 08 2 2 . , . o7 J 0 嚣 o3 .c

Po t Earh ak Rec—。。 u 。—— s — t qu —— — — n。 r c。 n — e —— s — o t 。o t i 。
LI j n ; HANG Big s h “ a g oi g z xi a “ ; Hu c 。 y n ;
ZH AN G in Ja
开展专项踏勘 ( 彩图 2 在规划过程 中,我们得 ) 到 了北川县建设局的大力帮助 ,特 别是灾难 中成
功 脱 险 并 奋 力投 入 现 场 救 援 工 作 的王 玉 梁 局长 . 他 为 我们 讲 述 了大 量 有 关 这座 城 市 的故 事 令 我
震 遗 址 的重 要 价 值 分 析 、 定位 研 究、 规 J 原 则 和 r , j 功 能 区 划 、 以及 保 护 与展 示 的主 要 构 思做 了扼 要
的 阐述 。 强调 应 重 点保 护 好 救 灾纪 念地 、 典 型地
lf m et e山 e山emeo h eP e evai e d ieco ob ft r s r tonAraa n M onu e . m nt
究 院 院 长 .教 授 级 高 级 城

地震应急演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地震应急演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实用文档地震应急演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近年来,地震频繁发生,地震应急演练成为一项必要的活动。

但是,目前地震应急演练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措施来提高演练的效果和参与演练的人员的能力。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改进措施。

问题一:缺乏真实性地震应急演练往往是在正常状态的情况下进行的,缺少真实的环境、氛围和情景。

这使得参与演练的人员无法真正地感受到应急时的紧张气氛,无法正常地发挥应急的能力。

改进措施:应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演练。

可以利用地震模拟器和灾难影像等技术手段模拟地震情景,使参与演练的人员感受到真实的情况和氛围,从而提高演练的效果。

问题二:人员参与度低地震应急演练中,一些人员可能没有积极参与,导致演练效果不佳。

实用文档这些人可能认为地震应急演练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用处,或者认为演练的过程无聊枯燥。

改进措施:应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

可以通过准备奖励和表彰相关人员,让他们积极投入到演练中。

可以设置趣味性或挑战性较高的任务,激发参与者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同时,也应该提供必要的训练和指导,提高参与者的能力和应对灾害的素质。

问题三:缺乏实战经验地震应急演练的参与者往往缺乏真正的实战经验,他们只有在真正的地震灾害中才能体验到应急救援的实战情况。

改进措施:应加强实战演练。

可以组织参加过真实地震灾害的队员进行演练,分享他们的实战经验,并与其他参与者进行实战对抗。

这种方式能够让演练更接近实际情况,更利于参与者的经验积累和能力提升。

问题四:缺乏信息共享地震应急演练中,各部门之间往往缺乏信息的共享,信息流通不畅,实用文档使得协同作战效果不佳。

改进措施:应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可以建设信息平台和实时通讯系统,方便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提高应急能力和协同作战效果。

总之,地震应急演练是为了提高应急能力和救援效果,但是也需要注意问题和改进措施,让演练更加贴近实际情况,并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和能力,以便在面对真正的地震灾害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

灾后重建实践报告

灾后重建实践报告

如今的北川物电2011级2班姓名:何潇学号:1109030227那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已过去五年多了。

五年多来,无论是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还是只争朝夕的灾后重建,这片土地无时无刻不在体会着伤痛,感受着力量,见证着速度。

昭示着奇迹。

回望逝去的日日夜夜,痛与坚强伴随着我们,爱与希望激励着我们。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从恐惧到远离恐惧,从惊慌失措到镇定面对,以一个古老民族的韧性,含泪弥合创伤,倔强开始新生。

灾难既然无法避免,故土岂能轻易抛却!余震声里,废墟之上传来的最强之音,无疑就是迎着苦难,快马加鞭,加快建设,继承历史,融入现实,面对未来的灾后美好新家园!这是灾区人民给自己的决心和承诺,更是向世人展示的重拾这片废墟,以及破碎山河的不屈气概。

灾后重建我们需要感谢的太多,感谢党和政府,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力物力挺进灾区救援;感谢勇敢无畏的人民解放军,总是你们出现在第一救援线;感谢全国各族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此刻我们流着同一滴血。

太多的感谢,让它化作灾后重建的动力和决心。

我相信灾区美好的明天和灾区人民重新绽放的笑容才是对十万逝去亡灵的最好告慰,才是对所有关心灾后重建的人的最好答复。

老北川地震遗址依然只能用废墟来形容。

虽然时过五年,除了道路,整个北川县城所遭受的巨大破坏,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一幕,在这一刻,真实、震撼、栩栩如生……到处是断垣残壁,满目疮痍,无尽的悲伤不由得涌上心头。

虽然地震已经过去五年了,但一想到还有那么多生命仍然被掩埋在废墟中,就这样再也见不到阳光,永远是黑暗,泪水一下子盈满了眼眶。

上图为北川震后遗址。

“深切悼念5.12特大地震遇难同胞”。

地震之后,北川中学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北川的符号。

老北川中学校址的绝大部分,已经掩埋在巨石和泥土之下。

山体滑坡几乎与地震同时发生。

听说,当时除了正在上体育课的数十名师生侥幸得以生还之外,其余数百名师生员工都埋在废墟之下。

奔泻而至的巨石层层堆涌着,像是万马奔腾的场面戛然而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0 1 2』 J 第 1 期 文 章 编 号 :6 2 8 6 ( 0 1 0 —17 0 17 — 22 2 1 ) 1 2 — 3

巾 勘

F b. 2 】 e 01
No .1
Ur n Ge te i a n si ai & S r e i ba n e hn c lI ve tg ton u v yng
绵 竹
图 2 起 算 数 据 解 算 网 图
控 制 网共设 2 6个 点 , 测采用 9台接 收机 静 态 同 观 步进 行 , 两测 段 问公 共点 不少 于两 个 , 控 制 网构 成三 使 角 网型 。 高程部 分 采 户 电子 水 准 仪 , 四等水 准测 量 H 按
图 I 原 : J 县城 现 状 纵 览 ll lI :
( ) 量方法 1测
地形测 量采 用 G SR K 与全 站 仪 棚 结 合 的全 数 P T
字化 方法采 集野 外数 据 、 算 机 内业 编 辑 成 的作 业 计
模式 完成 。G S R K 主要 用 于 滑 坡 体 堆 积 和 泥 石 流 P T 冲积 区域 , 绕城 区的湔 江 河 岸 等升 阔地 带 的空 间 数 环 据采集 , 而全 站仪 则用于 城 区地 貌 、 物 的空 问位置 数 地 据采集 。由于城 区建筑物 损毁严 重 , 如图 3所示 , 出于
规 范要求 进行 , 得测 内控 制点 问精 确高差 。 获 平差 以 4个起 算 点 作 } 定 点 约 束 平 差 , 果 最 弱 占 1 结
边 相对 巾误差 l: 50 0 最 弱 点 中误 差 为 6I l 2 0 , l 。高 ll I
2 控 制 测 量
鉴 于 G S技 术 高精 度 、 P 高效 率 的 显著 经 济 技 术优
建设北川地震博物馆 , 以保 护 地 震 遗 址 者 有 幸 参 与 了地 震 遗 址 测 量 工 作 , 此 谨 就 测 量 过 程 中 的 一 些特 殊 问题 及 、笔 在
其 处 理 方 法 , 简要 论 述 。 作 关键 词 : 1 5 2地 震 ; 川 县城 ; 震 遗 址保 护 ; 状 测 量 北 地 现
的综 合利 用 , 量 _ 作 小 允许 采 用 独 立 坐 标 系 统 。 由 测 1 二
于测 医及 附近 地 区 没有 町使 用 的 国家 高 级 控 制 点 , 为 此, 采用 的方 法 是 : 舣 频 G S接 收机 分 两 个 时 段 观 以 P 测 , 下载 四川 省 测 绘 局 灾 后建 设 的 连续 跟 踪 基 准 站 并 I 同步观 测数 据 与 知 坐标 。 长基 线 平 差 方 法 解 算 出 按
1 概

势, 控制 测量 采 用 G S技 术 实 施 , 控 制 点 之 间 施 测 P 各 四等 水 准 , 以保 证 其 相对 高 程精 度 。顾及 到测 绘 资 料
北 川 县位 于 p川 盆地 西北 部 边缘 , 城 四面 环 山 、 1 I 县

面 临水 , 前是一 个』 景秀 丽 、 震 X l 民风 淳朴 的小 城 。 20 0 8年 5・1 地 震 中 , 川 县城 受 到 _ 灭性 2大 北 r毁
安全考 虑不允 许作 业 人 员 靠 近 , L 体 滑坡 区域 非 常 及 I I 陡峭而人 员无 法 到达 , 应 的地形 数 据 采集 _ 作 采用 相 [
领 导的高 度关 沣 , 是一 个 举 世 瞩 日的 建 设 项 V。地 震 I
遗址测 量 j 作 的 日的是 为规 划 、 计北 川地 震博 物 馆 , _ 设
保护 地震 遗址 提供 基 础测 绘 资 料 , 量 范 围足 受 灾 最 测 严重 的县城 城 区干 著名北 川 中学 所在 的 任家 坪 。 ¨ l
收础 }期 :0 0— 7 5 i 2 1 0 —0
程 拟 合 4 个 点 残 差 近 似 为 0 高 程 中 误 差 最 大 值 ,
件 简介 : { ( 96 ) 男 ,’ l 帅 , 李 15 一 , I 级 : K明从 事 制测 f l 程测量教学 研究 。 j
的破坏 。 I 体崩 塌 掩 埋 了最 繁 华 的 街 , 余 地 方 建 l 1 其
筑 物部分 完 全倒 塌 , 有 倒 塌 的也 严 重 倾 斜 或 者 因 底 没
层坍 塌 而整 体 下 坠 。2 0 0 8年 9月 , 遭 遇 了重 大 泥 又
流灾 害 , 城 区 南部地震 后 滑坡 体堆 积 原 始地 形 、 使 地 貌 受到极 大破 坏 , 图 1 , 。 如 所 J ÷
2 1 年 2月 01
1 i。上述 数据 表 明 , 连续 跟 踪 基 准站 同步 观 测 3ml l 用
积 体形 态 , 如 4所示 。
数 据解算 的起 算 点 , G S控 制 网兼 容 性 很 好 , 得 与 P 取
了很高 的精度 。
3 地 形 测 量
3 1 测 量 方 法 与侧 重 点 .
中 图 分 类 号 :2 7 P 1
文 献 标 识 码 : B

: Jl 震 遗 址 测 量 中 的 问题 与 处 理 方 法 l 地 ll :
李玉 宝 , 家 , 罗 安静
( 南 科 技 入 学 ,ql 绵 m 6 1 1 ) 四  ̄ l ?J 2 0 0
摘 要 : 2 0 在 0 8年 5・ 2汶 川 大 地 震 中 , 川 县城 是 受 灾最 严 重 的地 方之 一 。 为 纪 念 数 以 万计 的遇 难 者 , 家 正 规 划 1 北 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起 算数 据 。实 际工 作 _ 使 用 了 3个 连 续 跟踪 基 准 站 卜,
数 据 , 算 出 4个起 算 点 。3个 基 准 站 与 起 算 点 距 离 解 较 为均匀 , 大约 为 4 m。全部 位 于 15 投影 带 内 , 5k 0。 如
图 2所示
华 镇
I) 灾后重 建 和地震 遗 址保 护工 作 受刽 党 和 国家 L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