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go资料的三维盐度场网格化产品重构

合集下载

Argo网格化产品用户手册

Argo网格化产品用户手册

其中 x i 和 yi 分别表示东西和南北的位置; t i 是时间; L x , L y 和 Lt 分别为长度和时 间尺度; Lt 为 120 小时; Lx 和 L y 的取法为:
Lx = 120000 /(0.35λ2 + 300), Ly = 120000 /(0.35λ2 + 400)
(3)
其中 λ 为纬度, Lx 和 L y 的单位是千米。 基于 1998-2009 年质控后的 Argo 温盐剖面数据, 采用上述方法制作气候态 背景场。
(4) (5)
Y (1) = Y obs − HX b (n ) ( n−1) ( n −1) ( n−1 ) Y = Y − H X , (n = 2,3, L, N )
其中, n 表示第 n 重网格,此处网格重数 N 为 9 重。粗网格对应长波模态,细网 格对应短波模态。 由于波长或相关尺度由网格的粗细来表达,因此背景场误差协 方差矩阵就退化为简单的平滑矩阵 S ( n ) 。最终分析结果就可以表示为:
图 3 2005 年 1 月至 2009 年 12 月 Nino3.4 区的 ENSO 指数时间序列图。
四、 联系方式
韩桂军,022-24010846,gjhan@ 吴新荣,022-24010848,wuxinrong@ 李 威,022-24010848,liwei@
Xa = Xb + X L = Xb +
∑X
n =1
N
(n )
(6)
即以网格的粗细来描述背景场误差协方差矩阵中的相关尺度, 在一组由粗到细的 网格上依次对观测场相对于背景场的增量进行三维变分分析, 在每次分析的过程 中, 将上次较粗网格上分析得到的分析场作为新的背景场代入到下次较细网格的 分析中, 而每次分析的增量也是指相对于上次较粗网格分析得到的新背景场而言 的增量,最后将各重网格的分析结果相叠加得到最终的分析结果。

基于遥感数据的三维温度场参数化分析方法研究

基于遥感数据的三维温度场参数化分析方法研究

第42卷第11期2020年11月海洋学报Haiyang XuebaoVol.42No.11November2020邢霄波,徐永生,贾永君,等.基于遥感数据的三维温度场参数化分析方法研究卩]•海洋学报,2020,42(11):39-4&3:10.3969/ j.issn.0253-4193.2020.11.005Xing Xiaobo,Xu Yongsheng,Jia Yongjun,et al.Research on parameterized analysis method of3D temperature field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data[J].Haiyang Xuebao,2020,42(11):39-4&doi:10.3969/5.issn.0253-4193.2020.11.005基于遥感数据的三维温度场参数化分析方法研究邢霄波53,徐永生12",贾永君4,黄超1,2,3(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37;4.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北京100081)摘要:为了满足海洋研究以及海洋调查的需求,本文基于Argo剖面和海表面温度数据开发了一个新的拟合三维温度场的算法。

选取西北太平洋区域作为验证算法有效的实验海区。

该水域的经纬度范围设定为:30°~40°N,140°〜155。

巴水平分辨率为0.25。

深度方向为从海表到2000m水深,水域划分为29层。

拟合算法首先将Argo温度剖面以5个深度划分为6层,分别为混合层、夹层、温跃层、过渡层、第一深层、第二深层,然后以第一猜想值和线性回归得到的海表面温度作为初始条件重构三维温度场。

重构的三维温度场的剖面与原观测剖面的均方根误差较小,相关性较好,表明该算法是合理有效的。

基于Argo浮标观测数据的海洋温、盐度特征分析

基于Argo浮标观测数据的海洋温、盐度特征分析

基于Argo浮标观测数据的海洋温、盐度特征分析
赵相彬;陈雪
【期刊名称】《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版》
【年(卷),期】2021(17)36
【摘要】海洋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对海洋的研究也日益重视。

随着国际Argo计划的实施,其不仅提供了大量准实时、准同步的海洋观测数据,还能够获取海深超过1000m处的海洋物理参数,有助于全面、准确地了解海洋状态,对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该文采用中国Argo 资料中心提供的海洋观测数据,以其中一个浮标所采集的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Matlab工具与相关性分析等技术,对海水温度、盐度特征进行了分析。

根据绘制的海洋温度-深度图和海洋盐度-深度图,文对海水温度和盐度值随海水深度变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相关系数公式对海水温度-盐度相关性进行了计算。

通过对海水温度、盐度的特征进行分析,可以为人们了解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状况提供基础。

【总页数】3页(P40-42)
【作者】赵相彬;陈雪
【作者单位】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02.1
【相关文献】
1.基于多卫星和Argo浮标观测海洋上层对台风婷婷的响应
2.基于Argo观测的太平洋温、盐度分布与变化(Ⅱ):盐度
3.基于浮标观测数据的渤海表层温盐特征分析
4.参考数据集对Argo剖面浮标盐度观测资料校正的影响
5.基于Argo浮标的西太平洋SMAP卫星海表面盐度数据质量评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Argo数据的中西太平洋鲣渔获量与水温、表层盐度关系的初步研究

基于Argo数据的中西太平洋鲣渔获量与水温、表层盐度关系的初步研究
第2 5卷第 1 期
2010年 2月
大 连 水 产
学 院 学 报
V0. 5 No 1 12 .
J RNA OU L OF DAL A I HE I S U VE I Y I N F S R E NI RST
F b.2010 e
文章编 号:0 0- 9 7 2 1 ) 1— 04一 7 10 9 5 l00 0 0 3 o
太平洋鲣 渔场 的了解 。
业 中鲣渔 获量 的时空 分布进行分 析 ,认 为鲣渔获 量 纬度 重心位 于赤道 区域 。 Ag 剖 面浮标观测 网 由 300多 台 自动测 量 仪 ro 0 器组 成 ,覆盖 大部分海洋 ,每隔 3个 经纬度设 置 一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数据来 源 .
分 布变化趋势 与 2 用于重 构太平洋 月平均 温度场 。鲣 群游泳能力 强 ,对温度 、盐 度非 常敏 感 ¨ 。本 研究 中 ,作 者 采用 文献 [4 中 的方 法 ,重 构 大 洋 三维 温 度 场 1]
和盐 度场 ,研究 水温 、表层盐 度和垂直温 差与 中西
致 。F neeu等 ot a n 纠认 为 ,中西 太平 洋 金枪 鱼 围
太平洋 鲣渔 场 的关 系 ,以期 积 累对 Ag ro浮标 数 据
在渔业 生产和科研 中应用 的经验 ,由此加深对 中西
网渔业 的鲣渔获量 大 部分分 布在 水 温 为 2 8℃ 以上 的水域 。沈建 华 等" 对 中西 太 平 洋 金 枪 鱼 围 网 渔
关 键 词 : ;中西太平洋;Ag ; 鲣 r 水温 ;表层盐度 ;K— 检验 ;Sai — l正态性检验 o S hpo Wi r k
中图分类号 : 91 ¥3

基于混合层模型反推Argo表层温度和盐度

基于混合层模型反推Argo表层温度和盐度


要: 提 出了海表温度 ( S S T )和海表盐度 ( S S S )可统一 由混合层深度内对应的平 均温 、盐度作零阶近似的理论假设 ,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此利用 C h u等提 出的最大角度法构建混合层模 型 , 并考 虑障碍层和补偿层 的影响 ,得到合成的混合层深度 , 从 而实现 了基于 混合层模型反推 S S T和 S S S 。以太平洋海域 为例 ,分别 利用 WO A 1 3 气候态 ( 1 — 1 2 月)资料 、T A O逐年逐月资料 以及历史船 载C T D资料检验 了这一假设 。不 同资料 检验结果均表 明 ,反推得到 的 S S T 、S S S 与实测值 相关性较 高 ,两者之 间残差也较 小 。将此方法应用于 A r g o 剖面 ,反推 出对应的 S S T 和S S S ,并利用逐步订正法对散 点资料进行客观分析 ,生成 2 0 0 4 年 1 月一 2 0 1 4 年 1 2 月逐年逐月 的 1 o × 1 。 的网格化 S S T和 S S S 。对 网格 资料 进行检验 ,结果发现 由 A r g o 反推 的 S S T和 S S S 气候态 分布 特征 与 WO A 1 3 资料非常相似 ,差异不大 ;与 T A O实测资料相关性 较好 ,甚至略高于 同类型 网格资料与 T A O资料 的相 关系 数 ;E O F分析表明,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的主要变化模 态 ,与同类 型的网格资料符合性较好 。综合来看 ,构建的混合 层模型 可以用 于 A r g o 表层温 、盐度的反推 , 获得较高质量 的 S S T 和S S S ,能较好弥补 A r g o 缺 乏表层 资料 的不足 。 关键词 :混合层模型 ;A r g o ;最大角度法 ; 海表温度 ;海表盐度 ;反推

南海三维动态温盐场重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南海三维动态温盐场重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南海三维动态温盐场重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毛庆文;储小青;严幼芳;齐义泉;王东晓;龚建忠;蔡东明;吴忠鼎;潘长明【期刊名称】《热带海洋学报》【年(卷),期】2013(000)006【摘要】Based on remotely sens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and sea surface height (SSH) data, the authors constructed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on three-dimensional gri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The construction involved statistic analysis and data assimilation. Independent validations of the constructed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against in situ data revealed that the constructed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agree well with the in situ observations. For routine operations, a dynamically constructed three-dimensional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system was developed based on MATLAB. By interacting with a simple interface, the near real-time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in each standard layer can be retrieved and viewed on a 1/4-degree resolution in the SCS. In addition, other ocean environment parameters, such as mixed layer depth, water density and velocity of sound can also be provided by this system for further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文中利用海面温度和高度的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实测温、盐剖面数据,运用多种统计分析和数据同化方法,构建了南海海域动态三维温盐场。

基于Argo历史观测的南海海盆尺度中层流场研究

基于Argo历史观测的南海海盆尺度中层流场研究

基于Argo历史观测的南海海盆尺度中层流场研究王晓慧;张卫民;王品强;杨俊;王辉赞【期刊名称】《海洋学报(中文版)》【年(卷),期】2018(040)006【摘要】According to the state of art of South China Sea (SCS)which is with complex currents environment and a small number of mid-depth observations,a gridding seasonal velocity field is generated via Divand variational in-terpolation method using mid-depth velocity data of 1200 m derived from the satellite positioning of 114 Argo pro-filing floats deployed in SCS from 2006 to 2016 using the method of least square and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and inertial currents.The conclusions could be drawn as follows.(1)Velocity traj ectory of one single Argo profiling float could describe the concrete structure of the mesoscale phenomenon,e.g.the anti-cyclonic mesoscale eddy at the mid-depth (1 200 m)off the Vietnam east coast which has a radius of 120 km,a maximum current velocity of 9.6 cm/s and a average current velocity of 5.3cm/s.(2)The gridding seasonal currents field generated from Argo demonstrates that the mid-depth current of basin scale has the anti-cyclonic structure in southern part of SCS and cyclonic structure in northern part.Meanwhile,there exists water exchange from SCS to the Pacific Ocean through Luzon Strait.(3)The generated gridding seasonal currents field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HYCOM Reanalysis and YoMaHa'07paring the generated currents field with HYCOM Reanalysis data,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eparture of the two is normal,while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zonal component of the velocity of the currents is 3.28 cm/s and the counterpart of the meridional component is 3.26cm/s.All in all,the features of the basin scale mid-depth circulation in SCS could be efficiently retrieved by the Argo traj ectory data.%针对南海海域海流环境复杂、中层实测数据量少的现状,本文基于2006—2016年布放在南海海域的114个Argo剖面浮标的卫星定位等信息,采用基于背景流和惯性流外推的最小二乘方法,获取南海海域1200 m深中层流场信息,并采用Divand变分插值的方法形成网格化季节流场.结果表明:(1)针对南海中层(1200 m)流场,单个Argo浮标可以刻画出具体的中尺度结构,如越南沿岸的反气旋涡,半径约为120 km,最大流速约为9.6 cm/s,平均流速为5.3 cm/s;(2)Argo网格化流场表明海盆尺度中层流场南海南部为反气旋环流结构,北部为气旋式环流,同时在吕宋海峡口存在从南海至太平洋的水体交换;(3)将该流场信息与 HYCOM和YoMaHa'07两种资料对比,吻合度较高,与 HYCOM再分析资料的偏差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海流的东西向分量的均方根误差为3.28 cm/s,南北向分量的均方根误差为3.26 cm/s.总体而言,利用Argo轨迹资料能够有效地反演出南海地区海盆尺度的中层环流特征.【总页数】14页(P1-14)【作者】王晓慧;张卫民;王品强;杨俊;王辉赞【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湖南长沙410072;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72;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湖南长沙410072;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湖南长沙410072;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72;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湖南长沙410072;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21【相关文献】1.基于Argo轨迹资料反演热带太平洋中层流场条带状结构特征 [J], 夏一凡;杜岩;王天宇;谢强2.基于Argo观测资料的南海北部海域声速场时空特征分析 [J], 张伟涛;张韧;王辉瓒;安玉柱;陈建;段志刚3.基于锚系观测的北冰洋加拿大海盆中层水多年变化研究 [J], 王佳彬;高郭平;程灵巧;徐婷4.基于Argo实测流场数据对5套海洋模式产品中赤道太平洋中层流的评估 [J], 周永远;闫运伟;邢小罡;柴扉5.基于精细温度观测的南海东北部陆坡-深海盆底层湍流混合 [J], 李杨;黄鹏起;鲁远征;屈玲;郭双喜;岑显荣;周生启;张佳政;丘学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球海洋Argo网格资料集及其验证

全球海洋Argo网格资料集及其验证

全球海洋Argo网格资料集及其验证李宏;许建平;刘增宏;孙朝辉;赵鑫【期刊名称】《海洋通报》【年(卷),期】2013(000)006【摘要】The production of the global ocean Argo gridded dataset was briefly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comparison of the dataset with historical observation datasets (such as WOA09 and TAO)and other Argo gridded datasets suggested that it was not only in good agreements with others, but also could objectively present some ocean phenomena from middle to large scales. The structures or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important physical oceanographic phenomena revealed by the Argo data were more detailed in the global ocean,which could better reflect their evolution processes and variations. The strict quality control of Argo data ensured the reconstructed gridded dataset in good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The Argo gridded dataset not only could be used as the basic data in the study of global ocean conditions to reveal the physical oceanographic phenomena, but also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open boundary and initial fields of ocean numerical model.%简要介绍了全球海洋Argo网格资料集的制作过程,并着重探讨了该数据集与历史观测资料集(如WOA09和TAO),以及同类型的Argo 网格数据集等进行的比较与验证结果,发现利用逐步订正法构建的Argo网格资料与其他数据集相比,除了相互间吻合程度较高,能较客观地呈现出全球海洋中的一些大、中尺度海洋特征外,由Argo资料揭示的一些重要物理海洋特征的结构显得更细致,更能反映这些现象的演变过程和变化规律;加上Argo资料严格的质量控制过程,确保了重构的网格数据集的质量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o De e b r2 8 The me h o og ha s us d ha wo Obvou e t r s:o s t o b na i n 0 0 t c m e 00 . t od l y t twa e s t i sfa u e ne i he c m i to o p ta — e p r lwegh e nt r o a i nd M DI fs a ilt m o a i t d i e p l ton a NEOF e ho O m a o hem isng v l e i h m t dst ke up f rt s i a u n t e s a ilt mpo a i t d i e po a i p ta — e r lwe gh e nt r l ton,a d t t e st n l i n ofs t lie d rv d SST o ma p n he o h r i he i c uso a e lt — e i e t ke u f rt a k ofr la l ur a e d t r m g .Co p rs t t ro e v to nd d t r uc si i o hel c e i b e s f c a a f o Ar o m a ion wih o he bs r a i nsa a a p od t nd —
a d s ll t— e ie e u fc e ea u e( S n ael ed rv d s as ra et mp r t r S T) o bn dt c nq eo p t ltm p r l i h e n i ,ac m ie e h iu f a i —e e a g t di — s a we tr oa ina d mu t a it aa i tr oa ig e i c lo t o o a u c in ( DI e p lt n li r e d t n ep lt mpr a rh g n lf n t o v a n i o M NEOF) wa p l d t s a p i O e
法, 弥补 了时 空权 重插 值 结 果 中 包含 缺 失数 据 的不 足 ; 二是 引入 卫 星 遥 感 海表 温 度 , 弥补 了 Aro可 靠 海 g 表 数 据 的缺 乏 。重 构再 分 析 产 品与 其 他观 测 和数 据 产 品的 对 比 结果表 明 , 构 产 品 不但 能 够抓 住 盐度 分 重
本文 采 用 如 下 3种 数 据 对重 构 产 品 进行 验 证 。 WO 5( r ca t s2 0 ) 据 为 美 国 国家 A0 wo l o en al 0 5 数 d a 海 洋 数据 中心 ( NOD 提供 的 经过 客 观 分 析 方 法 C) 得到 的 网格化 气候 态温 、 盐数 据[ , 8 它是 对现 场温 度 ] 和盐 度等 历史 观测 数据 进行 客观 分析 产生 的一 种垂 直标 准层 网格 化 气 候 态 ( 有 年 、 和 月 时 问 分 辨 含 节 率) 据 ; AO (rpcl t s h r ca ) 测 阵 数 T t i mo p eeo e n 观 o aa
Re O s r C i n o h e di e s o al i d d s i o c c n tu tO ft r e— m n i n d e al t pr du t gr i y n ba ed o g a a s n Ar o d t
ZH AN G n Re , H UAN G — o g , WA NG u — an ’ Zhis n H iz 。, WA NG Guihu , — a。 CH EN — e Da k
A src : miga h h r g fsa d r aii i d , ae nArotmp rtr/ aii rf e b t t Ai n ttes o t eo tn ad sl t f ls b sd o g e eaue sl t p oi s a a ny e n y l
c t st a h sg i d d p o u tc p u e h i a t r so h a i iy d s rb t n a l a sv ra i — a e h tt i r d e r d c a t r s t e ma n p t e n ft e s l t it i u i swe l si a i b l n o t i
Ke r s y wo d :Ar o d t ;M DI g aa NEOF;s l i ai t n y;d t e o s r c i n;s a i l e o a i h e n e p l t n a ar c n tu t o p t — mp r l a t we g t d i t r o a i o
有 重 要意 义 。一种 克服 现有 观测 较稀 疏 的有效 途径
是将 现场 数据 与卫 星 遥 感 观 测 数据 相 结 合 , 用 后 利 者较 高 时空分 辨率 的优 势实 现数 据重 构 。 另 外 , 洋 中的 温盐 关 系 在 时 间上 变 化 不大 或 海
者 比较缓 慢 , 能 从 观 测 中得 到 证 据 [ 。这 种 稳 且 3 ] 定 的温 盐 关 系 被 称 为 温 盐 保 守 性 TS tmp r— P( e ea
基 金 项 目 : 家 9 3 划 资 助 项 目( 0 7 B 1 0 5 ; 加 国 际 国 7计 2 0 C 8 6 0 ) 中一 科 技 合作 资 助项 目(0 8 A 2 3 ) 2 O DF 2 2 O . 作者简介: 张 韧 (9 3 ) 男 , 授 , 士 生 导 师 ; 究 方 向 : 16 一 , 教 博 研 海 洋 资 料 处 理 与 海 气相 互 作 用 ; - i:rn 3 1 6 E ma ze 6 @ 2 . l
摘 要 : 对 标 准化 海 洋 盐 度 场 产 品 较 为 匮 乏 的 事 实 , 用 Aro温 盐观 测 剖 面 与 卫 星遥 感 海 表 温 度 资 针 利 g
料 , 用时 空权 重 插值 和 多变量 D NE F方 法 , 太 平 洋 区域 2 0 采 I O 对 0 0年 1月至 2 0 0 8年 1 2月的三 维 逐 周 盐 度 场进 行 重 构 。提 出的重 构 方 法有 2个 明显特 色 , 一是 采 用 时 空权 重插 值 与 多 变量 D NE I OF相 结 合 的 方
第 1 3卷 第 3 期
21 0 2年 6月
解放 军理 工 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J un l f L ies yo c nea dT c n l y ( trl i c d in o ra o A Unvri f i c n eh oo P t Se g Naua S e eE io ) n c t
歹 ( 0 0年 1月 1日之 前 称 TAO/ RI ON 阵歹 ) U2 0 T T Ⅱ 由热带 海 洋 全 球 大 气 T OGA(rpcl ca — lb l to i engo a ao amo p ee t s h r)计划 实 施 , 由放 置 于 热 带 太 平 洋 的 其 大约 7 0个 锚 锭 浮 标 组 成 , 以 提 供 上 层 海 洋 的 温 可
( . n ttt fMee r lg ,P 1 Isiueo to oo y LA i.o c.& Teh Unv fS i c .,Na j g2 1 0 ,Chn ; ni 1 1 1 n ia
2 S a eKe b r t r fS t l t e n En i n n n mis . t t y La o a o y o a el e Oc a v r me tDy a c ,Ha g h u 3 0 1 i o n z o 1 0 2,Ch n ) ia
tr-aii rsr ain , 被 应 用 于 许 多 工 作 u es l t pee vt ) 它 ny oBiblioteka Vo. 3No 3 11 .
J n 2 1 u . 02
基于 A g ro资料的三维盐度场 网格化产 品重构
张 韧 黄 志松 王 辉 赞 王桂 华 陈 大 可 , , 。 ' '
( . 放 军 理 工 大 学 气 象 学 院 , 苏 南 京 2 1 0 ; . 星 海 洋 环 境 动 力 学 国 家 重 点实 验 室 , 江 杭 州 3 0 1 ) 1解 江 1 11 2 卫 浙 1 0 2
海洋 盐度 是海 洋 密 度 的 一个 重 要 组 成 因素 , 而 海 洋密 度直接 关 系 到海 洋 动 力 学过 程 , 海 洋 盐 度 故
收 稿 日期 : 0 10 - 4 2 1-30 .
的结 构特 征和 变化规 律对 于海 洋动力 学 的研究 具有 重要 意义 。盐 度 的时空分 布能 够极大 地影 响全 球 水 循环 、 洋环 流和气 候过 程 。然 而 , 海 海洋 盐度 观测 的 采样 却非 常稀 疏且 时空 分 布 不规 则 。虽 然 Aro全 g 球 观测 网 的建 立 大 大 地 改 善 了这 种 状 况L ] 但 是 1 , 。 盐 度观测 仍不 足 以满足 科学研 究 的需要 。 由于 观测 数 据稀 疏 且 散 乱 , 以如 何 根据 现 有 所
t n v ro i c l s,t s pr v d ng a u e ulne d t s tf e n a lma e s ud e . y o a i us tme s a e hu o i i s f w a a e oroc a nd ci t t i s
c om .
第3 期
张 韧 , : 于 Aro资料 的三 维盐 度场 网格 化产 品 重构 等 基 g 间分 辨率 为 3 。 。
1 3 验 证 数 据 .
33 4
的观 测对 数据 进行 重构 ( 括 散 乱 数 据 插值 和缺 损 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