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版】工程力学论文

合集下载

工程力学毕业论文工程力学导论论文

工程力学毕业论文工程力学导论论文

工程力学导论论文【导语】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能够检验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理论、基本技能、独立完成工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取得毕业和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

以下关于工程力学导论论文,希望您驻足阅读!摘要: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个部分,是建筑、机械、汽车、航空、材料等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

结合工程力学课程特点,提出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学生热情,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工程力学;启发式;教学1目前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学生觉得力学概念、规律较为抽象,理论应用繁杂,感觉困惑与乏味,从而产生排斥感。

还有些学生愿意认真学习,但常觉得工程力学的理论难以理解透彻,做题时常常不知如何下手,不理解的知识一但累积,便容易丧失了自信,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在目前工程力学授课内容不变,但课时缩减的趋势下,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力学思维,培养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需要教师不断与学生沟通来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

2.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是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激发学生思考,产生疑问,并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是一种古老而常新的教育理念。

教学是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

”教师对教学和学生的热爱,注重学生的课堂情绪,会营造轻松、融洽的氛围。

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设问,激发学生求知欲,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启发式教学最忌讳刻板,崇尚因人而异,因势利导,相机点拨。

因此,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博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或局限于单一的模式,还要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通过自己的方式和智慧来讲授工程力学。

3.建立力学模型引发学习兴趣工程力学研究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

简化工程实际建立力学模型,是工程力学学习的第一步,这也是重要的一步。

工程力学概论论文

工程力学概论论文

工程力学概论论文关键字概论历史发展本专业毕业能干什么?力学是基础科学,又是技术科学,其发展横跨理工,与各行业的结合是非常密切的。

与力学相关的基础学科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及生命科学等,与力学相关的工程学科有机械、土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化工、材料、环境、船舶与海洋等等。

由于相关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使得力学在其中多项技术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

力学专业的毕业生既可以从事力学教育与研究工作,又可以从事与力学相关的机械、土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化工等工程专业的设计与研究工作,还可以从事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或生命等基础学科的教育与研究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讲,力学专业培养人才的对口是非常宽的,社会对力学人才的需求也是很多的。

随着力学学科的发展,在本世纪将产生一些新的学科结合点,如生物医学工程、环境与资源、数字化信息等。

经典力学与纳米科技一起孕育了微纳米力学将力学知识应用于生物领域产生了生物力学和仿生力学;这些都是近年来力学学科发展的亮点。

可以预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力学学科与环境和人居工程等专业的学科交叉也将会进一步加强。

结论宽口径前途无量工程力学简介工程力学是研究有关物质宏观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工程给力学提出问题,力学的研究成果改进工程设计思想。

从工程上的应用来说,工程力学包括:质点及刚体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变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

人类对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的认识,一直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

在中国古代及古希腊的著作中,已有关于力学的叙述。

但在中世纪以前的建筑物是靠经验建造的。

1638年3月伽利略出版的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材料力学著作,但他对于粱内应力分布的研究还是很不成熟的。

纳维于1819年提出了关于粱的强度及挠度的完整解法。

1821年5月14日,纳维在巴黎科学院宣读的论文《在一物体的表面及其内部各点均应成立的平衡及运动的一般方程式》,这被认为是弹性理论的创始。

工程力学论文 移动载荷简支梁

工程力学论文 移动载荷简支梁

工程力学教程论文--移动载荷作用于简支梁的剪力及弯矩问题研究移动载荷作用于简支梁的剪力及弯矩问题研究-----工程力学论文【内容摘要】应用所学的知识,对简支梁及简支梁在移动载荷作用下的剪力及弯矩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对其应用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移动载荷简支梁剪力弯矩【正文】1.引言所谓简支梁就是梁的两端搭在两个支撑物上,梁端和支撑物铰接,支撑物只能给梁端提供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约束,不能提供转动约束的梁。

简支梁的剪力及弯矩计算是工程力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在课本中,我们需要计算的简支梁截面的剪力以及弯矩,大多都是在简支梁上载荷的位置固定的条件之下。

而在实际工程中,例如载重卡车或火车过桥以及炮弹出膛等现象,都是典型的梁受移动载荷作用的例子。

移动载荷作用于梁的模型广泛地应用于“车辆-桥梁”系统、塔吊和起重机等系统的研究中。

移动载荷是对车辆载荷和重物的简化模型,当载荷移动着经过简支梁时,简支梁中每一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的大小将发生变化。

本文将对这类移动荷载在梁上引起的剪力及弯矩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2.理论概述2.1.剪力任一简支梁截面上的最大剪力都等于其最大的支座反力。

所以,只要求出最大支座反力,即可确定其最大剪力。

然而,支座反力大小是随着移动载荷在梁上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的。

显然,当移动载荷作用在支座上的时候,支座反力是最大的。

因此,在保证各个移动载荷间的距离不变的条件下,将载荷向右或向左方向移动,直到载荷分别位于两边支座上时,计算反力的大小。

此时,最大支座反力即为该简支梁截面的最大剪力,而移动载荷在梁上的位置即是产生最大剪力的位置。

2.2.弯矩根据弯曲梁上分布荷载q(x),梁横截面上的剪力Q(x)和弯矩M(x)三者之间的微分关系,可以断定,简支梁在载荷作用下的最大弯矩发生在集中载荷作用的载面。

因此,只需计算出每一个载荷下的最大弯矩值,就可找到简支梁的最大弯矩。

由于载荷是移动的,载荷作用截面的弯矩在发生变化。

工程力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工程力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工程力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基于结构减震措施的桥梁防震设计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桥梁的安全和可靠性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地震频繁出现的地区,如何保证桥梁在地震中的稳定性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结构减震措施的应用,对桥梁的防震能力进行研究和探讨。

首先对桥梁地震响应分析进行了简要介绍,结合地震波的影响因素分析,明确了减震措施的必要性。

然后介绍了减震措施常用的几种方法,包括基础隔震、支撑隔震、磁流变减震器等,详细阐述了各种减震措施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

最后以一座拱桥为例,给出了具体的桥梁防震方案设计,验证了结构减震措施的有效性。

关键词:结构减震、桥梁防震、地震波分析、减震措施设计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demand for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bridges is increasing, especially in areas where earthquakes occur frequently. How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bridges in earthquakes has become a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structural seismic reduction measures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ridges was studied and discussed. Firstly, the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bridges was brieflyintroduced,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earthquake waves were analyzed to clarify the necessity of seismic reduction measures. Then, several commonly used methods of seismic reduction measures were introduced, including foundation isolation, support isolation,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s, etc.,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seismic reduction measures were explained in detail. Finally, taking an arch bridge as an example, a specific bridge seismic design scheme was given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tructural seismic reduction measures.Keywords: Structural Seismic Reduction, Bridge Seismic Reduction, Earthquake Wave Analysis, Seismic Reduction Measures Design.【正文】一、桥梁地震响应分析桥梁在地震作用下响应的研究是桥梁防震设计的基础,也是进行减震措施设计的前提。

工程力学的论文.doc

工程力学的论文.doc

工程力学的论文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规模大、人数多,但工业竞争力远不如科技发达国家,工程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较低,主要原因是长期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单一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重点仍偏于理论学习、科学工程分析,而面向工程的实践训练少,教学还停留于知识传授阶段。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工程力学的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力学计量仪器检定问题探讨:力学计量仪器的检定工作是相当的复杂和繁琐的,不管是对操作工作人员还是对仪器设备的要求都是极高的。

正如我们所知,它不仅是力学上或是生活上的所代表的那么简单的意义,而无论是对物理学、力学还是科学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在力学计量的标准化方面任重而道远。

任何计量仪器的检定都应该通过正规的勘测项目和遵循相应的规则,才能有效做到在适当范围内防止错误的发生,本文针对力学计量仪器检定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力学;力学计量仪器;问题探讨无论是在我们学习中还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力学计量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在最近的几年中更是如此。

其中,主要包括对力的值、质量、振动的频率等一些相关的计量测试。

在早期力学计量就形成以牛顿力学作为基础,以质量为基本的力学。

随着时间的不断的推进,力学计量基本体系都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显示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等都被运用到了力学计量仪器检定当中,并充分发挥着自身所具备的价值。

1、力学与力学计量力学是有关力、运动和介质的一门基础学科。

生活中力学的利用是十分广泛,涉及面较广,比比皆是。

因此,力学计量作为力学的计量学也随着力学的计量学也随着力学的发展而被人们发现、研究。

在当今社会,涌现出许多科技先进的力学计量仪器,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获取更为准确的数据,准确的检测。

科学家与研发人员通过不断进步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将其融入力学计量仪器中,这样有利于大幅度提升力学计量仪器检定工作的各方面质量,也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工程力学小论文(共3篇)

工程力学小论文(共3篇)

工程力学小论文(共3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工程力学小论文的资料3篇,希
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工程力学小论文篇1
变截面T型梁的失效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工程力学课程失效分析知识,以空调的室外
部分的支架为例,假定(1)施加在T型梁上的载荷是均布
载荷;(2)T型梁与墙面是固定端连接,对T型梁切应力以
及正应力的分析,以对其进行安全校核,并对出现在电影中
的相关镜头作安全性评估。

关键词T型梁,变截面,安全校核
1引言
空调作为常见的电器,使用十分广泛,大多数的家用空调
均有一个室外工作部分(以下简称室外机)。

因为大多数的
房屋设计的时候在室外并没有特地给室外机留出放置的地
方,大多数的室外机均是放置在横梁上的。

这样做到底安不安全呢?本文将对这种力学情形进行安全校核,同时也对影视作品中的部分镜头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2T型梁内力分析
图1本题中T型梁尺寸图图2最小横截面尺寸图
通过测量得到T型梁各部分参数如表格所示
分别算出剪力以及弯矩的公式(以下的x均是以T型梁最小横截面端为起点,且最大横截面端为固定端)
剪力。

工程力学论文

工程力学论文

石家庄铁道学院毕业论文单斜塔斜拉桥主塔提升受力分析Analysis of Main Tower of Cable-stayedBridge with Single Skew Tower during itsHoisting Process届系工程力学专业工程力学摘要本文以天津市泰达天桥——单斜塔斜拉桥为背景,研究单斜塔斜拉桥主塔提升的受力情况。

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采用了有限元的分析方法,利用工程分析软件ANSYS 进行建模求解。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建立该桥完整的初始空间有限元模型,并根据设计内容的要求施加自重和相应的风荷载,然后求解并对提升系统在提升到不同角度时的反力、位移和应力等进行理论分析以确保主塔提升过程的安全可靠。

根据受力情况塔架采用了Link8和Beam4两种单元,主塔采用了Shell63单元,索采用了Link10单元。

计算结果表明单元的选取都是合理的;应力的最值出现在提升索和主塔的连接处,存在应力集中的现象,在排除了局部应力集中的情况下,整个提升过程安全可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局部应力集中处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显得至关重要;结果分析显示提升索力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提升起始阶段的索力较大,随后索力不断减小,接近提升终止时,提升索力又变大。

提升索的最大索力为2150kN,出现在提升的终止阶段;变形最大的点一般出现在吊梁的中点附近,但并未超出允许值。

关键词:单斜塔斜拉桥有限元分析提升过程AbstractTianjin Taida flyover, a single skew tower cable-stayed bridge is used as the background in this paper. The stress of the main tower of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single skew tower during its hoisting process is researched here.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uses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uses ANSYS, an engineering analysis software, to mode and solve.The initial spac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bridge is established firstly, according to its drawing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ad weight of the bridge and the corresponding wind loads are also imposed on the bridge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hen reaction force,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are analyzed when the system is enhanced to different angle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ain tower during its whole hoisting process. The tower frame uses two elements, Link8 and Beam4, according to the force conditions. The main tower uses the Shell63 element and the cables use the Link10 element. The results prove that the selections of these elements are reasonable. The biggest value of the stress is at the connection of the main tower and the lifting-cable, where exists the phenomenon of stress concentration. The hoisting process is safe and reliable when the local stress concentration is eliminated.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positions of the local stress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change of the lifting-cable tension is nonlinear showed by the results. The value is larg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lifting process and it decreases during the process. The value of the lifting-cable tension turns larger again when the whole process is close to the end. The biggest value is 2150 kN and it happens at the end of the process. The point which happens the greatest deformation is always at the midpoint of the hanging beam and it does not exceed the allowable value.Key words: Single Skew Tower Cable-Stayed Bridg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Hoisting Process目录第1章绪论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1 斜拉桥的发展现状 (1)1.2.2 转体施工的研究现状 (2)1.3 论文研究内容简介 (2)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5 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3)第2章提升塔架的力学研究 (5)2.1 提升塔架结构计算书 (5)2.1.1 提升塔架结构简介 (5)2.1.2 提升塔架基础结构受力分析 (5)2.1.3 提升塔架基础强度计算 (5)2.2 管撑的构造力学计算 (6)2.3 分配梁L1、L2的力学构造计算 (7)2.4 吊梁的结构力学计算 (7)第3章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9)3.1 有限元分析过程简介 (9)3.1.1 有限元系统基本构成 (9)3.1.2 ANSYS有限元分析过程 (9)3.2 实体建模的建立 (10)3.2.1 前言 (10)3.2.2 建立实体模型 (11)3.3 材料设置与网格划分 (13)3.3.1 前言 (13)3.3.2 Element Type确定单元类型 (13)3.3.3 几何模型网格划分 (15)3.4 总结 (17)第4章加载与求解 (18)4.1 简介 (18)4.1.1 荷载定义及分类 (18)4.1.2 实体模型载荷与有限元模型载荷的优缺点 (19)4.1.3 可能出现的问题 (20)4.2 提升塔架的风荷载计算规范 (20)4.2.1 风荷载 (20)4.2.2 风荷载的计算 (20)4.2.3 计算风压q (21)4.2.4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K h (21)4.2.5 风力系数C (22)4.2.6 迎风面积A (22)4.3 起重塔架的风荷载计算过程 (24)4.3.1 1-20m的风荷载计算 (24)4.3.2 20-40m的风荷载计算 (25)4.4 单斜塔的风荷载计算规范 (25)4.4.1 风荷载标准值及基本风压 (25)4.4.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26)4.4.3 风荷载体型系数 (26)4.4.4 风振系数 (27)4.5 单斜塔风荷载的计算过程 (27)4.6 附录 (29)4.7 总结 (29)第5章结果数据的分析 (30)5.1 后处理器简介 (30)5.2 结果的图形和列表显示 (30)5.2.1 提升角度为9° (30)5.2.2 提升角度为20° (36)5.2.3 提升角度为30° (42)5.2.4 提升角度为40° (46)5.2.5 提升角度为46° (51)5.3 结果分析 (55)5.4 结论 (56)第6章结果数据的列表显示 (57)6.1 反力列表 (57)6.2 最大位移列表 (57)6.3 提升索和平衡索的轴力和轴向应力列表 (58)6.4 最大应力列表 (58)6.5 结论 (58)第7章结论与展望 (60)7.1 结论 (60)7.2 展望 (61)参考文献 (62)致谢 (63)附录 (64)第1章绪论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以天津市泰达天桥为研究对象,在了解斜拉桥基本知识和熟悉桥规、钢结构规范、起重机规范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塔架的构造设计,并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主塔钢结构提升塔架模型建立与计算,验算起重塔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对提升整体系统及主塔进行强度与刚度校核,在对提升塔架进行受力分析时考虑自重(恒载)和风荷载,确保主塔提升过程安全可靠,并提出解决工程实际的建议,对即将来临的工作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工程力学毕业论文浅谈力学在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性的优秀论文

工程力学毕业论文浅谈力学在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性的优秀论文

浅谈力学在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性的优秀论文1 概述力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所阐明的规律带有普遍的性质。

力学又是一门技术科学,它是许多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土木工程是力学应用最早的工程领域之一[1]。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力学课程是一类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但影响学生对今后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解,还将影响学生以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对力学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可以帮助培养出适宜于社会发展的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

2 土木工程专业主要设置的力学课程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四年本科期间,8学期内,共设置7门力学类课程。

所以说,除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这“三大力学”之外,结合土木工程必须与流体接触的特点,也设置了流体力学这样的学科基础课。

另外,考虑到大三之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有“建筑工程方向”、“地下工程方向”、“古建筑修复与保护工程方向(特色方向)”三个不同的发展方向,也设置了土力学、弹性力学与有限元基础和岩石力学基础这样三门专业方向课程。

3 各门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特点3.1理论力学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各门力学的基础。

它忽略一般物体的微小变形,建立在力作用下物体形状、大小均不改变的刚体模型。

主要讲授内容分三个部分:淤静力学部分。

主要研究受力物体平衡时作用力所应满足的条件;同时也研究物体受力的分析方法,以及力系简化的方法等。

于运动学部分。

只从几何的角度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而不研究引起物体运动的物理原因。

盂动力学部分。

研究受力物体的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3.2材料力学材料力学以单个杆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将其看作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的可变性固体。

它研究杆件的拉、压、弯、剪、扭变形特征,并对杆件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分析计算。

3.3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的平衡和流动的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在工程实际中应用的一门学科。

流体力学研究的对象是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fei University
论文题目:工程力学论文
年级专业: 13级化工卓越工程师之班姓名:王俊
学号:1303022043
老师姓名:胡淼
摘要:工程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涉及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各种工程与力学结合的领域,分为六大研究方向:非线性力学与工程、工程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应力与变形测量理论和破坏检测技术、数值分析方法与工程应用、工程材料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动力学与工程爆破。

学制一般为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

就业面相当广泛,可以继续读博、从事科学研究、教师、公务员,或到国防单位工作,去外企等等。

总的来说,工程力学专业具有现代工程与理论相结合的的特点,有很大的知识面和灵活性,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字:历史、研究方向、应用、学习心得
一、工程力学简介
工程力学是研究有关物质宏观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工程给力学提出问题,
力学的研究成果改进工程设计思想。

从工程上的应用来说,
工程力学包括:
质点及刚体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变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

人类对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的认识,一直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

在中国古代及古希腊的著作中,已有关于力学的叙述。

但在中世纪以前的建筑物是靠经验建造的。

1638年3月伽利略出版的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材料力学著作,但他对于粱内应力分布的研究还是很不成熟的。

纳维于1819年提出了关于粱的强度及挠度的完整解法。

1821年5月14日,纳维在巴黎科学院宣读的论文《在一物体的表面及其内部各点均应成立的平衡及运动的一般方程式》,这被认为是弹性理论的创始。

其后,1870年圣维南又发表了关于塑性理论的论文水力学也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墨翟就在《墨经》中叙述过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排开的液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欧拉提出了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