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一)
浅谈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浅国商银股制革 谈有业行份改
问囊 甚 前情况看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 资本充 利 , 至往往成为 问题贷款。
我国国有商 产质量低下相对应 ,四家国有商业银 助实现政府既定的经济政策,银行所 业银行发晨面临的 行资本 充足率也处于较低水平 。就 目 承担 的许 多 政策 性贷 款 不仅 不能 盈
的支付结算量 。
降低 ,但 国有企业仍稳定地获得 国有
十 额 的 5 %1 并承 担 行相应 的财务重组 ,加快处置不 良 5 , 资 银行 8 %以上 的贷款 。国有银行 的亏 0
着全 社 会 8 %左 右 产、 0 充实资本金 , 良好的财务基础 损使相当一部分银 行信贷陷入了发放 建立
营 目标的实现。尽管 中华人 民共和国 任何单位和个人 4 创新能力方面 。四家国有商业 商业银行法 中规定 “ 、
降 ,但一 直是 中 国 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也存在明显差 不得强令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或提供担 业务大多局 限于传统的存 、 贷款领 保 但 由来 已久的行 政干 预 , , 不可能 银行 业 的主 体 , 是 距 , 中 国经济建设 资金 域 ,这也在相 当程度上削弱 了银行的 的主要 筹集者 和供 盈利能力和市 场竞争力 。 应者。截至 2 0 年 03 银 行 总 资 产 达 1 5 底 ,四家 国有 商业 造的方向及堆 点
公司治理结构 方面存在 的严重缺 陷 ,
l国有银行不按市场原则独立运 统业务范围上有着 明显的分工。同时 、
使银 行经营管 理效率不 高 , 以适应 作。 难 在实质上 。 有 银行 是政府 的下属 由于新开办商业银行 的弱小和严格 限 国 加入 日趋 激烈 的市 场竞 争 形势 的 要 机构 , 其人事权、 经营权都受 到政府的 制外 国金融机构进入 国内市场开展 览
案例十二:国有银行的改革案例之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案例十二:国有银行的改革案例之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在2003年年底,中国政府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决定选择资产质量相对较好、历史包袱相对较轻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并动用450亿美元国际储备对两家试点银行进行注资,标志着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正式启动。
2006年,在中行热火朝天地进行上市冲刺之际,银监会正式对外发布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
该《指引》施行之日起,于2004年3月发布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与监管指引》即宣告废止。
显而易见,新《指引》的目标对象不再是“两家试点银行”,而是涵盖了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国有商业银行。
两年前,国有商业银行股改是“我国金融业的一次全新改革实践”。
现如今,建行已经完成了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股改上市等一系列工作,上市后股价表现良好,市值攀升至港股第二;中行离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也仅一步之遥,还有望刷新多项资本市场纪录。
尽管上市不是最终目的,和国际一流银行相比依然差距明显,但试点行股改工作的成就有目共睹。
在前一份《指引》中,“试点银行”的字样频繁出现,中行和建行肩负的探路先锋和试验意义不言而喻。
几番探索之后,两家银行驶上了股改上市的快车道。
从社会各界反映来看,两家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改革和市场价值已为国际投资者所认可。
两年间,中行和建行为国有银行改革积累了众多宝贵经验。
随着中行挂牌上市,试点战役首战告捷;之后,其他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尤其是工行和农行将陆续成为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尽管未在试点之列,工行和农行的股改工作也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在“试点银行”初成正果之时,针对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银行的新《指引》问世,银监会对国有银行的监管指引完成了从个别到一般的转变,这也正是我国国有银行改革走向深化的体现。
需要注意的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转变不是单纯的照搬,其中蕴涵了两年来国有银行改革的探索成果。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一、我国国有银行改革进程的历史回顾作为经济整体改革的重要内容,国有商业银行经历了长期、渐进的改革过程。
早在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银行要成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国有商业银行拉开了改革的序幕。
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国家专业银行分设(1979~1993);(2)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1994~2002);(3)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200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选择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简称两家试点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
此次股份制改革,将从根本上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实现国有商业银行从传统体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变。
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1.股份制改造是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自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股份制银行在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组织体系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同时,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组织,股份公司制度符合逻辑的成为商业银行最佳企业制度形式。
2.股份商业银行制度有利于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使国有银行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实现真正的企业化、商业化、市场化经营,就要改革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引进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使行长对全体股东负责,而不是只对政府负责,股份商业银行制度形成了有效的多元化产权约束机制,解决了因产权结构单一造成经营风险高度集中的问题。
3.股份制改造是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市场化路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银行资本金来源只有依靠政府财政,更多的资产来自于存款、金融债、中央银行贷款等负债。
由于我国财政资金的紧张,国家银行的资金运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财政性的功能。
同时,随着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大,其经营风险因素也日益增大。
在国有独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风险达到一定程度后要由存款户或国家来承担,最终是由国家通过多发行货币的方式解决。
因此,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国有独资形式,可以开辟新的资本来源渠道,分散银行的经营风险,有利于恰当调整银行、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旧的债权债务关系。
浅谈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

( 实 现 农 村 信 用 社 的市 场 化 运 作 。 商 业 化 为 趋 2) 以
以同时提 高经济效 用和社会效 用 完 善农 村信用社监 督机制 . 加强监督 。 保证贷款资金 流合 理地 留人农村金 融市场 . 服务 于“ 三农 ” 防止农用 资金大量进入其他非 。 农渠道 和不 能有效地 为农 村建 设服务 .这就要求政府 和监管部 门制定 有效 的监管措 施来降低各种外部因素 不确定性 .从而提高农村信用社经 济效用 和政府社会 效用 。 不管是政府部 门监督还是专 门监管部 门监督 , 都 需要付 出巨大 的监督成本 。因此必须 加强对监督带来 的经济效用与付 出的成本进行 比较 .只有在收益大于 成本时 . 加强对经 营者监督才是合 理的。 而完善农村信 用 社 监 督 机 制 .可 以从 根 本 上 消 除外 部 因 素 的 不 确 定
与 背 景进 行 了 回顾 . 绍 了此 轮 改 革 的 目标 与 步 骤 。 析 了影 响 改 革 成 功 与 否 的 关 键 因素 。 介 分
Ab ta t Co t u u l h eo m f s t — wn d c mme ca a k wa a d mo t n in th s a ra y c mp h n ie y sr c : n i o sy t e r fr o t e o e o n a r l b n s p i r at t .I a l d o r e s l l e e o e e v r ie a ta d e tr d t e s b tn ie sa e T i a t l d e iw ft e rf r lo e s t - wh d c mme ca a k fr mo as d f s n n e e h u sa t tg . h s ri e ma e a r v e o o l ft t e o e o v c h e T h a r ilb n r o e
浅谈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要建 立产 销一体 化 的全球营 销 网络。在 营销 网络
的建 设 中 ,加 强国际太 型 石油公 司联 营加油 的建设 。通 过 多渠道 分销 ,节约 销售成 本 ,充分 发挥独立 销售商 的 作用。 二要 规模 化经 营。要加 强营销 库 、 站建 设 ,实行规 模化 营销 。 目前对成 品油零 售市 场的争夺 ,已经不 仅是 加油站 数量的 竞争 , 是加油 站的 规模 ̄ , 务的竞争 。 而 nE g 三 要 增加石 油产 品的直 销 比例 ,通过 直 销的方 式直接 到达 最 终 用户 ,减 少 中间 环节 ,降低营销成 本 ,增加利润 。
维普资讯
浅谈国有 商业银行的 股份制 改革
灌柳牲 何 避 /文
四 有 银有 大 的殊经 货商 行 营 国 特国企 币业 是
业 ,其体 制 改革 严 重 滞后 于经 济 体 制改革 和 经 济发 展 , 自身 的 矛盾 也
长 期 得 不 到 解 决 , 经 不 起 人 世 后 国
而 上 ”的 市 场 经 济特 点 不相 对 称 。
信贷总 资产 7 g 0 的四大 国有商业银行
却全 为国 有独 资 ,在 结构 上与 整体
际标准、国际 竞争的考验 。 1 金融 和经 济 结构 体 制的 不对 称 性 使非 国有 经 济融 盗艰 对称性 。金 融
一
客户牢 固的供 销关 系。
( 者 单位 : 作 中国石 油 天燕 气股份 有 限套 司情 售 总舟 司)
是 通过 兼并 、收购和 互换 资产进 行结 构调整 。在
油 品 流 通 领 域 ,对 加 油 站 进 行 资 产 互 换 或 收 购 , 发 挥
维普资讯
银 行 。那栏 , 们 改 革 的 意 义 将 会 大 我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原因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原因一、前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原因。
二、经济背景1. 金融市场化进程加快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市场化进程逐渐加快。
为了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引入民营资本,增强竞争力。
2. 面临外部竞争压力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开放,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
这对国有商业银行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提高自身竞争力。
3. 加强风险管理能力随着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金融创新的出现,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风险环境,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提高自身风险管理能力。
三、政策背景1. 国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国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了适应新的监管要求,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增强自身监管能力。
2.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引入民营资本,增强竞争力。
3. 加快金融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市场化进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引入民营资本,增强竞争力。
四、内部原因1. 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
在这种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2. 经营效率低下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问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低下。
在这种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引入民营资本,提高经营效率。
3. 财务状况不佳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问题,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状况不佳。
在这种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引入民营资本,改善财务状况。
五、总结综上所述,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经济背景、政策背景和内部原因等多个角度来看,都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
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

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一)建立现代银行制度的需要。
从目前的国有商业银行来看,建立以明晰产权关系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改革发展的根本出路。
一方面,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不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产权,而形成了实际上的产权主体缺位。
产权主体缺位,在实际工作中造成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不拥有实际意义上的产权、缺少独立的利益,使得银行对资产效益最大化及自身发展缺乏内在动力;二是由于没有产权主体的地位,使得银行员工对银行经营的效益缺少直接的利益冲动,难以真正调动员工对经营管理及经营结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三是由于产权主体的缺位,来自所有者的监督和制约十分弱化,特别是缺乏对管理人员的行之有效的责任制约机制,使得责权的配置失之手均衡。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反过来又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与其它企业是公平竞争的权利主体,而企业都实行或正在实行以明晰产权关系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这种情况下,如果国有商业银行不进行类似的改革,就必然形成在与企业的业务往来中利益分配趋向的不平等。
因此,银行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通过实行股份制改造,将国有商业银行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资产在不同主体间实施分割,使资产主体清晰化、人格化,从而使其在经营活动中真正具有内在动力外在活力。
在此基础上,按股份制管理和经营方式,成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相应的监督机制,实行董事会授权下的经理负责制,由经理全权负责经营管理,并对经营结果负责,由此形成互相制约的组织结构体系,实现所有权对经营权的约束与制衡,促进责权利的有机结合。
通过实行股份制改造,使国有商业银行具有了明晰的产权关系,逐步形成了权力与责任、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对应,并建立起真正的现代商业银行运作机制。
在我国加入WTO后,为应对外来商业银行的冲击做好准备。
(二)弥补资本金的需要。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原因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原因1. 引言国有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服务实体经济、稳定金融市场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然而,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在治理结构、经营机制、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政府决定进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2. 股份制改革的背景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然而,在市场化进程中,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其特殊性质和历史遗留问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这些挑战包括:低效率、高风险、资本不足、监管不完善等。
3. 改革目标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引入多元化所有权结构,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增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4. 改革的主要内容4.1 股权结构调整股份制改革的核心是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社会资本等多元化所有权结构,增加公司股东数量和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4.2 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改革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组织架构。
同时,要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强化对高管层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4.3 内部管理机制改进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机制建设,提高运营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
改革要求银行加强风险评估和内部审计工作,并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5. 改革的意义与影响5.1 提升金融体系稳定性股份制改革可以增加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5.2 加强市场竞争力引入战略投资者和社会资本可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运作,提高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整个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5.3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改革后的银行将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创新创业,并积极参与国家战略项目和重大产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一)
【摘要】2008年10月,国务院通过农行的股改方案。
在此背景下,本文从财务重组和公司治理两个环节回顾了建、中、工三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过程,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综合竞争能力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一、引言
2008年10月,在国务院通过农行股改方案之后,农行公布部分股改细节,其中汇金注资农行的金额确定为1300亿元人民币等值美元(约190亿美元),并将IPO初定于09年下半年,这标志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全面进入市场化阶段。
基于上述背景,重新回顾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进程,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作出适当的总结和展望,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在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固有的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等能够帮助实现有效的市场竞争。
然而由于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国有性质,国家承担了大部分的业务风险责任。
同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的单一性,也使其无法实现效率与利润最大化的市场规则。
因此,其改革过程主要是从资产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科学的股权结构三个方面着手的。
具体来讲,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过程主要遵循“财务重组—公司治理改革—资本市场上市”的三步骤法。
财务重组主要包括补充资本金和处置不良资产。
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利用自身的积累利润和国家财政注资、发行次级债券以及其他资产变现等,来补充资本金;另一方面,通过提取呆账准备金和核销不良资产以实现内部消化,通过资产转移、资产打包和资产证券化以实现外部剥离。
公司治理改革主要包括选择上市重组模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资扩股和人事制度改革等四方面内容。
资本市场上市则包括确定上市时间、上市地点和IPO价格等工作。
三、建、中、工三行的股改进程
2005年10月,建设银行作为我国首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香港资本市场成功上市,并在07年成功回归A股市场;2006年,中行首次实现了A+H股的上市模式,并于6月1日和7月5日先后在香港和上海挂牌发行;同年10月,工商银行首次完成了H股和A股同时发行、同步上市,并成为世界股票交易史上一次最大交易的IPO。
本文将从财务重组和公司治理两个环节来对上述三大银行的股改过程进行描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