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外部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应用试验

合集下载

自动监测新技术在大坝表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自动监测新技术在大坝表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546
水电 2006 国际研讨会
电测距仪测量。 2.1.3 混凝土面板变形及岸坡位移监测的技术方法与大坝表面变形监测基本相同。
2.2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简介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规定:变形监测项目主要有坝体变形、裂缝、接缝以及坝
基变形、滑坡体及高边坡的位移等。 2.2.1 坝体、坝基、滑坡体及高边坡的水平位移监测 2.2.1.1 重力坝或支墩坝坝体和坝基水平位移一般采用引张线法、真空激光准直法和垂线法监 测。对于短坝,条件有利时也可用视准线法或大气激光准直法。 2.2.1.2 拱坝坝体和坝基水平位移宜采用垂线监测。若交会边长较短、交会角较好,坝体水平 位移可采用测边或测角交会法监测。 2.2.1.3 近坝区岩体、高边坡和滑坡体的水平位移,采用边角网、视准线法和交会法监测。 2.2.1.4 观测近坝区岩体、高边坡或滑坡体的水平位移时,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应尽量组成边角 网。 2.2.2 坝体、坝基、滑坡体及高边坡的垂直位移监测 2.2.2.1 坝体、坝基的垂直位移监测,一般用精密水准法、连通管法(即流体静力水准法)和 真空激光系统 2.2.2.2 滑坡体及高边坡的垂直位移监测,一般用精密水准法,也可用三角高程法测定。
水电 2006 国际研讨会
自动监测新技术在大坝表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尤相骏 1 郭志勇 2 徐忠阳 3 瑞士徕卡测量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北京市朝阳门外大街 16 号中国人寿大厦 1808 室, 100020,1.karl.you@;2.zhi-yong.guo@;
4 大坝表面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应用实例
青山水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境内。大坝如图 3 所示。为了给自动变形监测提供实时校验基准, 建立了如图 4 所示的 4 点(A、B、C、D)大地四边形控制网。

GPS在水电站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及影响

GPS在水电站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及影响

GPS在水电站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及影响在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下,我国开展了众多的水电站大坝建设工程,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施工人员需要对大坝变形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但是传统的测量方法无法满足这一监测要求,需要运用GPS技术,代替原有的光学、电子测量仪器,实现对大坝变形的动态监测,从而获得增加精确的数据。

本文就GPS在水电站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及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

标签:GPS;水电站;大坝变形监测;应用;影响前言GPS技术是一项实时定位测量技术,因其精度较高、观测时间短等优势,备受人们的青睐。

GPS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中,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在测绘领域中也实现了这一技术的运用。

1998年,我国首次在大坝变形监测中运用GPS技术,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对水电站大坝变形监测工作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1、GPS技术对水电站大坝变形监测的影响GPS技术在水电站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对这一工作产生了会死分积极的影响。

第一,GPS技术实现了对水电站大坝变形的全天候监测。

GPS测量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可以不受环境、天气的影响,无论是雨天、雪天、还是风天,都能够正常运行,只要在GPS监测系统中设置防雷设备,便能够实现对水电站大坝变形的全天候监测。

第二,GPS技术提升了水电站大坝变形监测数据的精准度。

这一技术能够在应用中,提供1×10-6及以上的定位精度,大大提升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第三,GPS技术的应用减轻了水电站大坝变形监测工作负担。

在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GPS接收机自动化程度大大提升,体积及重量都在不断减小,工作人员携带更加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十分便利。

同时,接收机为用户提供了相应的接口,用户能够实现对水电站大坝各个部分数据的监测,形成自动化的监测系统,实现信息的自动收集、处理、报警等。

第四,GPS技术为水电站大坝变形监测工作提供了监测点三维位移信息,减轻了变形分析难度。

在传统监测技术的运用中,需要对平面及垂直两方面的位移监测运用不同的方法,工作量、运用时间都相对较多,监测点位等也无法保持一致,不仅测量人员的工作负担较重,且变形分析的难度较大。

大坝变形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大坝变形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大坝变形监测技术研究及应用大坝作为水利和能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防洪、发电和供水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坝可能存在变形和位移的问题,从而威胁到大坝的安全。

为了有效地监测和预测大坝的变形情况,大坝变形监测技术应运而生。

大坝变形监测技术是通过采集大坝表面或内部的变形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解读,以评估大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大坝变形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1. 高精度测量技术高精度测量技术主要包括全站仪、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等。

全站仪可以实现对大坝各个位置的坐标、高程和位移数据的实时测量,并能够监测到大坝的形变情况。

GNSS测量则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并对其进行测量处理,可以提供大坝的绝对位置和位移信息。

2. 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应变测量技术接触式应变测量技术一般使用应变计等传感器贴附在大坝结构上,通过测量传感器的应变变化来评估大坝的变形情况。

而非接触式应变测量技术则采用光纤传感器、激光散射测量等方式,可以在不接触大坝表面的情况下实时监测大坝的应变变化。

3.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主要利用卫星和航空遥感数据,通过对大坝周边地形、植被和土壤等进行监测和分析,得出大坝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和分析大坝的变形趋势。

4. 流体测量技术流体测量技术主要通过测量水流和水压力等参数来评估大坝的变形情况。

如针对水电站大坝,可以通过安装流速计和水位计等设备,实时监测水流的速度和水位的高度,从而预测大坝的水力压力和变形情况。

上述大坝变形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需求和应用前景。

大坝变形监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大坝工程的运行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和预警措施。

例如,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前,通过大坝变形监测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大坝的变形数据,及时采取预警和安全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此外,大坝变形监测技术还可以在大坝的建设和设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浅议自动化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浅议自动化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浅议自动化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1. 引言1.1 自动化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自动化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大坝监测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人工监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大坝变形监测的需求。

自动化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大坝监测的精度和效率,为大坝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通过自动化技术,大坝变形监测可以实现实时监测,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连续记录变形数据。

传感器网络可以覆盖整个大坝结构,通过远程监测系统,监测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大坝的变形情况。

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对大量的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监测人员的工作负担,还能够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正文2.1 大坝变形监测的重要性大坝变形监测是大坝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坝是水利工程中承载水体压力的重要设施,一旦发生变形甚至破坏,将会对周边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对大坝进行变形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大坝的变形情况,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保障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

大坝是国家重要的水资源调控设施,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变形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大坝的变形情况和变形趋势,为工程运行提供数据支持,确保水资源调控的有效性。

大坝变形监测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对大坝变形规律的研究,可以为大坝工程设计及相关领域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推动大坝建设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

大坝变形监测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保障大坝安全运行和水资源调控的重要意义,还对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加强大坝变形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手段和技术水平,对于维护国家水利工程安全和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2 传统监测方法的局限性传统监测方法在大坝变形监测中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精度不高:传统监测方法通常依赖于人工观测和测量,受到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无法保证,导致监测结果可能存在较大误差。

大坝变形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大坝变形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大坝变形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大坝是人类为了调节水资源、防止洪水和发电等目的而修建的水利工程。

然而,由于各种外部因素以及大坝自身的年久失修等原因,大坝存在一定的变形风险。

因此,设计和应用大坝变形监测系统对于确保大坝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一、设计原则大坝变形监测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原则:1.实时性:大坝的变形情况需要及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2.准确性:监测系统应具备高精度的测量设备,能够准确测量大坝的各项变形指标,如位移、倾斜等。

3.全面性:监测系统需要覆盖大坝的各个部位,并能够全面监测各项指标,以确保在任何位置发生的变形问题能够及时发现。

4.可靠性:监测系统应当具备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在各种环境下稳定工作,并能够自动报警和记录数据。

二、监测参数大坝变形监测系统应当监测以下几个参数:1.位移监测:通过设立合适位置的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大坝的位移情况,包括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

2.倾斜监测:通过倾斜传感器监测大坝的倾斜情况,及时发现大坝的倾斜变形,并采取相应措施。

3.温度监测:温度对大坝的变形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设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大坝的温度变化。

4.应力监测:应力传感器可以监测大坝内部的应力分布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和问题。

5.水位监测:水位传感器用于监测大坝库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及时预警洪水情况。

三、数据分析与处理大坝变形监测系统所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便更好地了解大坝的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数据的实时传输:监测系统应设置数据实时传输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及时传输到数据中心或监测中心,以供分析和处理。

2.数据分析软件:可以编写专门的数据分析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形展示,以便更好地了解大坝的变形情况。

3.异常报警系统:监测系统应设置异常报警系统,当监测到大坝发生异常变形时,能够及时发送警报信息,以便采取紧急措施。

四、应用场景和意义大坝变形监测系统的应用可以涵盖以下几个场景:1.大坝运行监测: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大坝的变形情况,可以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大坝的运行状态,以便进行维修和管理。

大坝变形监测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与验证

大坝变形监测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与验证

大坝变形监测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与验证大坝是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增加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大坝的变形问题。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变形问题,大坝变形监测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验证。

一、大坝变形监测技术的分类大坝变形监测技术可以分为静态监测和动态监测两大类。

1. 静态监测静态监测主要通过测量大坝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移,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以判断大坝是否存在变形并评估变形的程度。

静态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全站仪监测、GPS监测、InSAR监测等。

全站仪监测是一种常用的静态监测技术,通过安装全站仪在大坝周围的控制点上进行测量,可以准确获取大坝的变形信息。

GPS监测是利用GPS卫星系统进行变形监测的技术,可以提供更广泛的覆盖范围和更高的定位精度。

InSAR监测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进行监测,可以实现大范围的地表形变监测。

2. 动态监测动态监测主要通过实时连续采集大坝的变形数据,以了解大坝的动态变化趋势。

动态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振动传感器监测、声波监测、光纤传感器监测等。

振动传感器监测是常用的动态监测技术之一,通过安装振动传感器在大坝的关键部位上,实时采集振动信号,可以了解大坝的振动状态并预测潜在的变形。

声波监测可以通过监测大坝结构产生的声波信号,判断大坝的变形情况。

光纤传感器监测是一种利用光纤传感器进行变形监测的技术,具有高精度、长测距等优势。

二、大坝变形监测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1. 实时监测变形情况大坝变形监测技术可以实时连续地监测大坝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例如,在大坝上安装全站仪,可以实时获取大坝位移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及时发现大坝的变形趋势,保障大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预测潜在的变形大坝变形监测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监测数据,预测潜在的变形情况。

例如,利用InSAR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大范围的地表形变监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大坝的可能变形情况,为后续的维护工作提供依据。

大坝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应用测试

大坝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应用测试

大坝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应用测试赵新华;陈莲芳;查益华;何宇;周烨炜;高申;丁诗宇【摘要】从多年大坝监测的历史经验看,坝体监测是一项长期的监测任务,在爆发特大洪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时需要及时掌握坝体在平面位移和沉降几何变形量的变化情况,为上层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为了保障大坝安全、稳定、长期运行,建立了一套自动化监测系统.但大坝附近环境较为复杂,往往存在较大的多路径效应,影响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监测精度和结果.为了验证该系统在大坝环境下对大坝变形监测的有效性,在新安江水电站进行了多路径效应的环境应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在大坝环境中有效应用,但受多路经效应影响较大,为进一步提高监测精度还需要增加抑径装置抑制多路经效应.【期刊名称】《现代测绘》【年(卷),期】2018(041)005【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大坝监测;自动化监测系统;多路径效应【作者】赵新华;陈莲芳;查益华;何宇;周烨炜;高申;丁诗宇【作者单位】国网新源水电有限公司新安江水力发电厂,浙江杭州311600;国网新源水电有限公司新安江水力发电厂,浙江杭州311600;国网新源水电有限公司新安江水力发电厂,浙江杭州311600;国网新源水电有限公司新安江水力发电厂,浙江杭州311600;国网新源水电有限公司新安江水力发电厂,浙江杭州311600;南京科博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500;南京科博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220 引言本文根据《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强调的“加强公共安全科技发展,提高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能力:重点开发溃坝、决堤险情等重大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建立重大灾害风险管理技术平台”,提出基于CORS(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ystem)深度融合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无线网络、传感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大坝坝体外观变形的智能实时监测以及快速预警。

大坝变形监测中自动化技术应用

大坝变形监测中自动化技术应用

大坝变形监测中自动化技术应用摘要: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水利水电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得人们对水利工程大坝的质量日益重视。

对于水利水电事业而言,其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都存在直接联系,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对大坝的质量高度重视,利用先进的变形监测自动化技术对大坝进行实时的监测,如果发现大坝产生变形,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大坝进行维修和养护,以此提升大坝的使用寿命。

基于此,文章对大坝变形监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坝变形监测;自动化技术;应用措施1自动化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应用的重要性水库大坝作为民生福利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安全性关系到老百姓日常生活和城市发展。

水库大坝变形将对百姓、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然而,水库大坝变形或受人文、自然等多种因素影响,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一些施工技术和结构设计上的缺陷很容易导致大坝出现质量上的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水坝主体结构中钢筋裸露在外,对大坝水库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危害。

伴随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应用自动化监测设备。

而我国大坝水库安全管理中尚未普及自动化监测技术,目前多数水利大坝工程的自动化程度还较低,大坝变形监测水平还难以达到工程要求的精度和安全度,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大坝安全管理形势。

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自动化监测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为提升大坝变形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供技术手段,使水库的运行安全和稳定。

2自动化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具体应用2.1测量机器人技术在工程边坡测量中,测量机器人经常被用于工程地表移动、建筑物变形方面的监测。

当前,测量机器人在东南沿海一带城市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福建、广东等地建筑工程边坡测量都有运用案例。

在边坡的监测中,测量机器人技术提供的数据相比于传统人工监测数据,有更高的精度。

在地下隧道监测时,工程施工单位经常利用测量机器人来监测,将数据传输至控制器,再经过计算机处理,从而获得隧道断面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