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理依据1
环境监理细则

环境监理细则环境监理细则第一章:引言1.1 目的和背景环境监理细则的目的是确保项目在建设、运营和维护过程中符合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要求。
本细则合用于各类建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城市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
1.2 合用范围本细则合用于环境监理工作及其相关人员,包括监理机构、监理人员和项目责任单位。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按照本细则的规定进行环境监理工作。
第二章:监理机构及其职责2.1 监理机构的选择项目责任单位应选聘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监理机构进行环境监理工作。
监理机构应根据项目性质和规模提供合适的技术人员和设备。
2.2 监理机构的职责监理机构应按照合同约定的范围和要求进行监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措施的监测、环境监测等。
监理机构应及时报告环境问题和提出意见建议,确保项目的环境管理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3.1 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在项目开展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可能的环境风险。
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项目建设、运营和拆除阶段的评估。
3.2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包括项目背景调查、环境基线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和评议等环节。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编制,并公开征求意见。
3.3 监理机构的作用监理机构应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监理机构还应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项目责任单位改善环境管理措施。
第四章:环境保护措施的监测4.1 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项目责任单位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环境保护措施应包括防护设施的建设、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和监测等。
4.2 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监理机构应对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进行监测,包括现场巡查、设备运行参数记录、废水和废气排放监测等。
监理机构应及时报告环境污染问题和提出改善建议。
4.3 监理报告和验收监理机构应定期出具监理报告,对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环境监理实施细则

环境监理实施细则一、环境监理的基本原则1.法律依据原则:环境监理应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基础,依法行使监督和管理职责。
2.公正公平原则:环境监理应严格按照职责权限,公正、公平、公开地开展工作,保证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合理。
3.现场监督原则:环境监理应通过实地巡查、取样检测等手段,对环境项目进行现场监督,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风险管控原则:环境监理应通过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对可能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
5.技术先进原则:环境监理应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方法,在监测、评估、预警等环境监理工作中应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二、环境监理的工作程序1.环境项目审查:环境监理应对环境项目进行审查,包括项目环评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的审查,确保环境项目符合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
2.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应通过现场监测和取样检测等手段,对环境项目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确保环境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3.环境评估:环境监理应对环境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包括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为环境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风险管控:环境监理应对环境项目的风险进行管控,包括环境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等,把控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5.数据收集与报告:环境监理应对环境监测、评估、风险控制等环节的数据进行及时收集、整理和报告,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三、环境监理的具体要求1.监理人员的资质要求:环境监理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成,持有相关环境监理资质证书,熟悉环境监理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
2.监理设备和仪器:环境监理应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仪器,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气体采样仪、水质监测仪、在线监测系统等。
3.监理报告和证明文件:环境监理应及时编制监理报告和证明文件,包括监测报告、评估报告、风险控制措施报告等,确保监理结果可靠,便于监管部门审核和管理。
4.监理守则和职责:环境监理人员应遵守监理守则和职责,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严格履行职责,按规定报告监理信息和监理结果。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报告》技术要求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报告(试行)》技术要求1 总则1.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一般应包括:(1)建设项目的建设地点与性质、建设规模与工程投资;(2)建设项目立项(备案、核准、审批)情况、工程设计情况等;(3)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情况(包括项目工程内容变更);(4)环境监理单位接受环境监理委托、现场调查、环境监理实施方案审查情况、进驻现场、环境监理工作完成情况等。
1.2 环境监理依据环境监理依据一般应包括:(1)环境监理项目委托文件;(2)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实施方案及审查意见;(3)与项目环境监理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文件(包括项目工程内容变更文件);(5)与项目环境监理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6)工程设计文件、施工组织及相关技术资料;(7)其他依据。
1.3 环境监理的范围与时段(1)给出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实际范围,并给出环境监理范围图;(2)按分项或单项工程,列表给出工程实际环境监理时段。
1.4 环境监理执行标准(1)给出环境监理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因子及标准值;(2)根据环境监理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说明保护级别及保护要求。
2 建设项目概况2.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列表说明项目实际建设的规模、项目组成和建设内容;工业项目还应给出主要生产工艺和设备、主要产品及产量;(2)说明建设项目的占地面积、工程投资和环保工程投资;(3)对于改建、扩建项目,除按(1)、(2)的要求表述外,还应说明“以新带老、总量削减”的要求、与项目相关的现有工程改造及环境污染治理要求;(4)如果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内容、环保措施等发生变更,应按变更后的内容表述。
2.2 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根据项目施工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实际情况,列表给出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因素。
2.3 建设项目参建单位和建设时段(1)列表给出建设项目的重要单项工程的各参建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2)建设项目分为若干分项工程时,列表给出主要分项工程的建设时段(包括起止时间及工程内容)。
环境保护监理实施细则

环境保护监理实施细则一、概述(一)环境保护监理的任务环境保护监理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对建设项目配套的环保工程进行施工监理,确保“三同时”的实施。
公路环境保护监理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监理公路主体工程的施工过程应符合环保要求,如噪声、废气、污水等污染物排放应达标、减少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称为“工程环境监理”或“环境监理”;二是对保护营运和施工期的环境而建设的配套环境保护设施进行监理,称为“环保工程监理”,包括水处理设施、声屏障、绿化工程等。
(二)环境保护监理的依据1.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
2.国家有关的条例、办法、规定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关于加强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管理的通知》,《关于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等。
3.地方性法规、文件4.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批复5.项目的环境行动计划(贷款项目均有此文件)6.工程设计文件7.监理合同及工程建设合同(三)环境保护监理应遵循的原则要求从事工程环境保护监理活动,应当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
确立环境保护监理是“第三方”的原则,应当将环境监理和业主的环境管理、政府部门的环境监督执法严格区分开来,并为业主的环境管理和政府部门的环境监督服务。
(四)环境保护监理人员素质要求环境保护监理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具体从事环境保护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或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管理,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而且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工程与环保有联系和交叉时,起到协调和指导作用。
(五)环保监理的工作内容及方式环保监理人员对施工活动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按照施工进程实施动态管理。
环境保护监理细则

引言概述:环境保护监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本文将深入探讨环境保护监理细则,包括其背景、定义和目标。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环境保护监理的五个主要方面,并分别讨论每个方面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一、环境保护监理的法律要求环境保护监理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的,包括《环境保护法》、《环评法》等相关法规。
具体法律要求包括监理人员的资质要求、监理范围和责任等。
1.监理人员的资质要求监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技术能力,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通过相关考试取得资格证书,并不断更新和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
2.监理范围和责任监理的范围通常包括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前、施工中和竣工后的各个阶段。
监理人员的责任是对环境保护工程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进行全程管理和监督,确保其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环境保护监理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监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风险,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1.有效监管和预防通过环境保护监理,可以对环境保护工程进行全程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有效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监理可以加强企业和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促使其形成环境友好的行为习惯,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保护监理的工作流程环境保护监理的工作流程一般包括项目评估、监理计划编制、现场检查和监督、监理报告编写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作流程中的五个主要步骤。
1.项目评估在环境保护监理项目开始前,需对被监理项目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确定监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制定监理计划提供依据。
2.监理计划编制根据项目评估结果,制定监理计划,包括监理目标、工作内容、时间安排和资源配置等。
监理计划应与被监理项目的环境特点相适应,确保监督工作的全面有效。
3.现场检查和监督监理人员应经常赴被监理项目现场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符合规定。
监理项目环境保护工作依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监理项目环境保护工作依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撰写本文时,我们将详细探讨监理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
监理项目是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得到有效控制而进行的一项工作,而环境保护则是在工程项目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
因此,监理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从法律法规和实施要点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监理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依据,这是保证监理工作合规性和规范性的基础。
通过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理人员可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防范和解决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确保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我们将探讨监理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要点。
这些要点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等方面。
通过合理地制定和实施这些要点,监理人员可以在工程项目中全面考虑环境保护因素,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总的来说,本文将系统地介绍监理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并通过相关实施要点的讨论,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以期在监理工作中更好地保护环境,实现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个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监理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本文进行概述,简要介绍监理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背景和意义。
然后,阐述文章的结构,说明本文将从法律法规依据和实施要点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以全面探讨监理项目环境保护工作。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监理项目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依据。
分析并解释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监理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责任和要求。
紧接着,正文部分将介绍监理项目环境保护的实施要点。
具体涵盖监理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环境评估、污染物排放控制、建设工程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环境管理-环境监理细则1 精品

目录一、总则1、工程与环境概况2、监理工作范围及分段3、主要工程量4、预计工期5、监理工作目标6、监理依据7、信息管理二、施工期环境达标监理细则1、达标要求及执行标准2、专业监理特点3、达标监理通则3.1、一般性要求3.2、水土保持综合措施3.3、路基工程3.4、路面工程3.5、桥涵工程3.6、隧道工程3.7、其他工程3.8、取、弃土3.9、施工临时道路3.10、清渣3.11、施工生活营地3.12、临时用地4、达标监理工作流程5、重要保护目标及控制要点6、达标监理的工作方法及措施三、环境监理测评细则1、测评范围2、测评监理专业特点3、测评通则4、测评工作流程5、测评工作的方法及控制要点四、环保(单项)工程监理1、监理范围1.1、绿化工程监理范围1.2、声屏障工程监理范围1.3、污水处理工程监理范围2、专业监理特点3、环保(单项)工程监理通则3.1、环保工程质量监理3.1.1、绿化工程质量监理3.1.2、声屏障工程质量监理3.1.3、污水处理工程质量监理3.1.4、环保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3.2、环保工程进度监理3.3、环保工程费用监理3.4、环保工程合同管理五、表格1、表格的填送1.1、HJ(环境监理)类表格填送表1.2、HBB(环境监理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类表格填送表2、环境达标类表格目录2.1、HJ(环境监理)类表格目录2.2、HBB(环境报表)类表格目录2.3、HCP(环境测评)类表格目录3、环保(单项)工程类表格目录3.1、绿化工程类表格目录3.2、声屏障工程类表格目录3.3、污水处理工程类表格目录**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监理实施细则一、总则1、工程与环境慨况1.1、工程概况1.1.1、工程基本情况1.1.2、工程主要技术指标1.2、环境概况1.2.1、地形、地貌1.2.2、气象1.2.3、水系、水文1.2.4.1、土壤1.2.4.2、野生动植物慨况1.2.5、农作物2、监理工作范围及分段2.1、监理工作范围**公路施工期环境监理范围为:**高速公路主体工程所在区域与工程影响区域。
环境监理依据1.

还有(规范性文件): ☆ 环评报告及批复; ☆ 工程标准规范; ☆ 工程设计文件; ☆ 监理合同、施工合同以及有关补 充协议; ☆ 其他。
一
环境监理的法律
环境法律
环境法体系构成框架:
我国环境法律体系框架
宪 法
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
组 织 法 规 污 染 防 治 法 规 资 源 保 护 法 规 环 境 保 护 标 准 地 其 国 方 他 际 性 有 环 环 关 境 境 法 保 法 规 护 规 公 约 程 序 性 法 规
4、《噪声污染防治法》( 96.10.29 颁布,97.3.1生效); 第13、14条规定:(环评、“三同 时”)。 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95.10.30 颁布,2004、12、29修订案,2005、 4、1起施行); 第13、14条规定:(环评、“三同 时”)。
6、《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6.28 颁布,2003.10.21施行); 第18、21、29、30、34、35条规 定:(环评、“三同时”)。 7、《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29颁 布,2003.1.1施)。 第18、19条等规定:(环评、“三同 时”)。
—— 污染防治法律
法律:9部
1、《大气污染防治法》(87.9.5颁 布,88.6.1生效;95.8.29第一次 修改;2000.4.29第二次修改, 2000.9.1生效;目前正在第三次修 改中); 第11条规定:(环评、“三同时”)
2、《水污染防治法》( 1984.5.11颁 布,1996.5.15 修改订,2008.2.28 再次修订); 第17条规定:(环评、“三同时”)。 3、《海洋环境保护法》( 1982 .8.23颁 1999.12. 25修订); 第42条、44、48规定:(环评、“三 同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宪法
第9条第2款:“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 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个人和 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自然之源。” 第26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 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 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
如:《环保法(试行)》 (1979.9.23)--背 景; 《环保法》(1989.12.26)。
三
环境监理部门规章
—— 部门规章(60多部)
1.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环发【2012】5号) 2.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87)环放字第239号) 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89)环管字 第201号) 4.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90)环管字第359号) 5.防止多氯联苯电力装置及其废物污染环境的规定 ((91)环管字第050号) 6.环境监理工作暂行办法((91)环监字第338号) 9. 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 11号) 10. 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 (环管〔1994〕140号)
—— 污染防治法律
法律:9部
1、《大气污染防治法》(87.9.5颁 布,88.6.1生效;95.8.29第一次 修改;2000.4.29第二次修改, 2000.9.1生效;目前正在第三次修 改中); 第11条规定:(环评、“三同时”)
2、《水污染防治法》( 1984.5.11颁 布,1996.5.15 修改订,2008.2.28 再次修订); 第17条规定:(环评、“三同时”)。 3、《海洋环境保护法》( 1982 .8.23颁 1999.12. 25修订); 第42条、44、48规定:(环评、“三 同时”)。
第26条:“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 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 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 产或者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 置,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征得 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4、《噪声污染防治法》( 96.10.29 颁布,97.3.1生效); 第13、14条规定:(环评、“三同 时”)。 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95.10.30 颁布,2004、12、29修订案,2005、 4、1起施行); 第13、14条规定:(环评、“三同 时”)。
6、《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6.28 颁布,2003.10.21施行); 第18、21、29、30、34、35条规 定:(环评、“三同时”)。 7、《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29颁 布,2003.1.1施)。 第18、19条等规定:(环评、“三同 时”)。
12. 环境监理人员行为规范(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6号) 13. 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环控[1996]204 号) 14. 关于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 (环控〔1996〕629号) 15.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 18号) 18.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环发〔1999〕98 号) 19.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 5号 ) 20.关于印发《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的通知(环发 [1999]246号)
24.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 局令 第9号) 25. 淮河和太湖流域排放重点水污染物许可证管 理办法(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1号) 2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 总局令 第13号) 28.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 局令 第18号) 29. 全国环保系统六条禁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0 号) 30.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 21号)
《环保法》重点:三同时
•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 染的设施,必须与 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 产使用。 • 被多部法律应用 • 环境重要依据
第24条:“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 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 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 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 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 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 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 染和危害。
还有(规范性文件): ☆ 环评报告及批复; ☆ 工程标准规范; ☆ 工程设计文件; ☆ 监理合同、施工合同以及有关补 充协议; ☆ 其他。
一
环境监理的法律
环境法律
环境法体系构成框架:
我国环境法律体系框架
宪 法
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
组 织 法 规 污 染 防 治 法 规 资 源 保 护 法 规 环 境 保 护 标 准 地 其 国 方 他 际 性 有 环 环 关 境 境 法 保 法 规 护 规 公 约 程 序 性 法 规
《环保法》 第13条: “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 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 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 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做出评价, 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部门预审并依照规 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 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律依据 二、《“十二五”全国环境法规建设规 划》要点 三、适用法律、法规、规章中注 意的问题 四、环境监理非法规性文件
第一讲
环境监理法律依据
环境监理的法律依据: ☆ 环境保护法律; ☆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 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 ☆ 环境保护标准;
8、《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8.29 颁布,2009.1.1施行)
第20条等规定:(“三同时”)。
9、《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
颁布,2003.9.1施行);
二
环境监理行政法规
环境监理行政法规
—— 行政法规:10多部
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 《自然保护区条例》;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