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药物学课件第8章-糖肽类抗生素
糖肽类抗生素课件

糖肽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应对策略
研发新型糖肽类抗生素
通过改变糖肽类抗生素的结构,增加其对细菌的抗菌活性,降低 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的能力。
联合用药策略
将糖肽类抗生素与其他类型的抗生素联合使用,通过药物之间的协 同作用,提高抗菌效果,降管,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处方,降 低细菌接触抗生素的机会,从而减缓耐药性的发展。
糖肽类抗生素能够与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前体结合,从而 阻止肽聚糖的正常合成和交联,破坏细胞壁的完整性和稳定 性,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这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有效,因为革兰氏阳性菌的 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构成,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则含有 较少的肽聚糖,因此糖肽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较弱。
膜通透性的改 变
杀死细菌。
用途
万古霉素常用于治疗严重的革兰 氏阳性菌感染,尤其是对其他抗
生素耐药的感染。
替考拉宁(Teicoplanin)
01
种类
替考拉宁是另一种糖肽类抗生素。
02 03
特性
替考拉宁对革兰氏阳性菌也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与万古霉素类似,但 两者在结构上有所区别。替考拉宁的抗菌机制同样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 合成。
• 联合用药:糖肽类抗生素可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 请注意,虽然糖肽类抗生素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 能出现不良反应和耐药性问题。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遵循医生的指 导,合理使用抗生素,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02 糖肽类抗生素的抗菌机 制
细胞壁合成的抑制
院内获得性肺炎
对于由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院内获得性肺炎,糖肽类抗生素也具有 一定的治疗效果。
糖肽类抗生素的用法与用量
静脉注射
《微生物药物抗生素》课件

xx年xx月xx日
• 微生物药物抗生素概述 • 微生物药物抗生素的生产 • 微生物药物抗生素的应用 • 微生物药物抗生素的未来发展 • 微生物药物抗生素的安全性
目录
01
微生物药物抗生素概述
微生物药物抗生素的定义
01
微生物药物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 生的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通常 是由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 物发酵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肝脏损伤
抗生素在肝脏内代谢,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如肝细胞坏死 和脂肪肝。
微生物药物抗生素的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
长期或不当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 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失去效
力。
多重耐药性
一些细菌可同时对多种抗生素产生 耐药性,导致治疗难度增加。
耐药性传播
耐药细菌可通过基因传递给其他细 菌,导致更广泛的传播。
动物疫病预防
在动物疫苗接种前或接种 后,使用微生物药物抗生 素可以预防动物疫病的爆 发。
微生物药物抗生素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植物病害防治
土壤改良
用于防治植物的各种病害,如稻瘟病 、小麦锈病等。
微生物药物抗生素还可用于改善土壤 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健康 生长。
植物生长调节
某些微生物药物抗生素具有植物生长 调节作用,可用于促进植物生长和提 高产量。
。
提取设备
用于从发酵液中提取抗生素的 设备,如离心机、过滤器等。
纯化设备
用于进一步纯化抗生素的设备 ,如色谱分离、离子交换等。
结晶与干燥设备
用于结晶和干燥抗生素的设备 ,如结晶器、干燥机等。
微生物药物抗生素的生产技术
微生物选育技术
通过选育具有高效产生抗生素 能力的微生物菌株,提高生产
抗生素基础知识ppt课件

水分进入 细菌膨胀、变形 破裂死亡
6
β-内酰胺类分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碳青霉烯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合剂型 单环类 头霉素类
7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
抗革兰氏阳性球菌(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效 果差) 不耐酶: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及青霉 素V等; 耐酶:甲氧西林(新青Ⅰ)、苯唑西林 (新青Ⅱ)
机制 稳可信具有三重作用机制
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链合成的第二步
与五肽末端氨基酸分子结合,阻断转肽交 叉连接
转糖作用发生障碍
2. 影性感染中推荐的都 是杀菌剂
短程预防用药 感染性心内膜炎 免疫缺陷者或粒细胞减少者的各种严重感 染
抗菌药物基础知识
1
学习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的主要分类 了解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 了解主要类别抗菌药物的特点和代表品种
了解细菌主要耐药机制
了解抗菌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2
相关概念
抗感染药物/抗菌药物/抗生素
抗感染药物 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统称为抗感 染药物。包括用于治疗各种病原体(细 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所致感染 的各种药物 抗菌药物 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防治细菌感染 性疾病的一类药物。包括抗生素和喹诺 酮类及磺胺类等化学药物。 抗生素
3
抗菌药物分类
大环内酯类 ß 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喹诺酮类 ß 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碳青霉烯类 ß 内酰胺酶抑制剂 单环类 头霉素类
抗 菌 药 物
氯霉素类 糖肽类 肽类
林可霉素
糖肽类抗生素总结

糖肽类抗生素总结展开全文糖肽类抗生素也属于“飞机大炮”类人物,其种类远不及β内酰胺类那么多,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0世纪50年代便有第一代糖肽类抗生素的研发及临床应用,对耐药的重症G 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感染具有强大的疗效,被认为是控制这些“顽劣菌株”的最后一道防线,但目前仍无可避免地出现了耐药菌株。
逢此乱世,第二代糖肽类抗生素应运而生。
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主要的糖肽类抗生素。
作者:李鸿政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包括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它们直接来源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万古霉素1958年美国开始实用,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原研药来自礼来公司,商品名为稳可信,目前国内有很多仿制药。
其抗菌谱窄,仅对G 菌和部分厌氧菌有效,能有效对抗大多数G 球菌和杆菌,而对大多数G-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真菌均无效。
万古霉素很少产生耐药性,但近年已有报告分离出耐药菌株,虽然为数不多,但已经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用作治疗严重G 菌感染,尤其是MRSA和MRSE 等多种耐药G 菌株感染的首选药物。
一般静脉每日给药2 g,每12小时1 g(按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适量增减)[3]用于医院获得性或社区获得性MRSA肺炎的推荐疗程为7~21天。
也可口服,口服万古霉素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或金葡菌引起)有显着疗效。
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包括耳毒性、肾毒性、过敏反应等,所以不宜与其他具有耳、肾毒性的药物合用(比如氨基糖苷类)。
值得注意的是,有专家[1]认为肾功能不全者应禁用万古霉素。
但也有专家[2]认为: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后半衰期明显延长,但峰浓度不高于肾功能正常患者,所以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停用万古霉素,仅需延长给药时间。
该药说明书则认为:肾功能损害者应慎重该药,因为排泄延迟,可能会造成药物蓄积,所以应监测血药浓度。
而第八版《药理学》未提及该问题。
磺胺类、四环素类、糖肽类

糖肽类
glycopeptide
简介
• 所有的糖肽类抗生素都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活性, 包括耐药葡萄球菌(MRSA MRSE等)、JK棒状杆 菌、肠球菌、利斯特氏菌、耐药链球菌、梭状芽 胞杆菌等致病菌。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有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和20世纪80年代后期上市的替考拉 宁,后者在抗菌活性、药代特性及安全性方面均 优于前两者。万古霉素是由Micormick等于1956年 从一株东方拟无枝酸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一 种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问世后的前20年,由 于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上市使用,万古 霉素仅作为保留药物,治疗由少数金黄色葡萄球 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临床使用很少。
注意事项
• 中性条件下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 螯合物 • 有局部刺激,故不可肌注,静滴宜充分稀 释 • 四环素类药物不适用于链球菌引发的感染, 除非敏感性很强。(44%化脓性链球菌和 74%粪链球菌对四环素类药物有耐药性 ) • 与青霉素有拮抗作用
不良反应
• 1.可致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及龋齿, 并可导致骨发育不良。 • 2.四环素可引起胃肠反应,剂量越大反应 越重。 • 3.可致二重感染。均为耐四环素的菌株。但 最为常见的属肠道感染 • 4.肝肾毒性 • 5.变态反应
米诺环素Minocycline
• 具有高效和长效性质 • 抗菌作用最强 • 口服吸收迅速,几近完全。食物对其吸收无明显 影响 。 • 主要用于克立次体病、支原体肺炎、淋巴肉芽肿、 下疳、鼠疫、霍乱、布氏杆菌病(与链霉素联合应 用)等。
使用方法:一般感染:成人首剂口服0、2g,以后 每12h服0、1g
去甲万古霉素与万古霉素的区别
• 去甲万古霉素的效价高于万古霉素,0.4g去甲万 古霉素相当于0.5g万古霉素。 • 抗菌活性存在差异: 对金葡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0.5~2.0μg/ml; 对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表皮葡球菌、 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的MIC为 0.5~1.0μg/ml(去甲万古)及0.5~2.0μg/ml(万古); 对粪链球菌的MIC分别为1.0~4.0μg/ml(万古)及 1.0~2.0μg/ml(去甲万古); 对厌氧消化球菌、大型消化球菌的MIC二药均为 0.5μg/ml
抗生素分类与运用PPT课件

大环内酯类
代表药物: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 素 主要用于G+菌 G-球菌和厌氧菌感染 不良反应较小,轻、中度肝、肾 功能不浪 者可用应用
林可霉素类
代表药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对厌氧菌作用强大,对需氧G+菌也有显著 活性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
四环素类、氯霉素类
代表药物 四环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米洛环素 氯霉素:氯霉素
两类药物对G+、G-菌具有快速抑菌作用 对立克次体、支原体和衣原体也有抑制作 用 不良反应:局部刺激作用,影响骨骼发育 牙齿黄染。
作用于细菌染色体
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 氟沙星 人工合成广谱抗菌药,对G-菌有良好的杀 菌作用,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环丙沙星的作 用强 不良反应大,不常规用于儿童,不宜用于 精神病或癫痫病史者,糖尿病患者慎用。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注 意事项
• (1)必须重视无菌技术,不能期望以预防使 用抗菌药物替代严格的无菌操作。做好消 毒隔离、患者营养支持、环境消毒等。
• (2)严格控制术前预防用药:术前预防用药 原则上仅适用于术前有感染病灶的手术病 人及结直肠术前肠道准备。术前肠道准备 应选择口服吸收少、肠道内药物浓度高、 受肠内容物影响小、对致病菌及易移位的 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等有较强 杀菌作用,同时对肠道微生态影响较小的 药物,如新霉素、红霉素和制霉菌素等。
• (5) 结肠手术前采用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作 肠道准备。
• (6) 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 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按创面细 菌和药敏结果采用适当的抗生素防止败血 症的发生。 (7) 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扩张症患者,可在 冬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限门诊) (8) 颅脑术前1天应用抗生素,可预防感 染。
微生物药物学抗菌肽ppt课件

三、微生物对防御素的耐受性
❖ 通过插入诱变的方法,已经鉴定了一些细 菌对防御素产生耐受性的特异性机制。破坏
phoP-phoQ双组分转录调节子,能够增加沙门
菌对防御素和其他阳离子多肽的敏感性。
25
四、防御素的其他生物活性
防御素还具有许多其他生理活性,如对单核细胞、 T-淋巴细胞和树突细胞的趋化活性(chemotactic activity);
人源的β-防御素1和2,具有吸引记忆T-细胞和未 成熟树突细胞,这种化学吸引剂的作用可能是由 于防御素与细胞因子受体CCR6结合的缘故。尽 管这一生理学意义还没有被了解,但在发炎的皮 肤中高浓度的HBD-2(人源β-防御素2)使防御素 有可能与天然的细胞因子配体竞争。
26
四、防御素的其他生物活性
某些被称之为皮质激素抑制剂(corticostatins)的防御 素,通过与促肾脏腺皮质激素受体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的非活化结 合,达到相反的效果;
尽管这种活性将抑制免疫抑制性激素可的松的产生,但 对感染是有用的。另有报道称某些防御素在纳摩尔浓度 下,对哺乳细胞具有活化硝苯吡啶敏感的钙通道。也有 报道称某些与防御素遗传和结构相似的多肽,已经在雄 性生殖道,特别是副睾中发现。
Nisin(lantibiotic)
Nisin突变体
MBI-CN MBI-20系列(α-螺旋)
胃幽门杆菌感染/溃疡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革兰阳性菌感染 革兰阴性菌感染、普通抗菌
药物的增效剂
Intrabiotics
IB367(β-片层)
口腔黏膜炎(口腔溃疡)
Xoma
Mycoprex(BPI衍生物)
系统性念珠菌病、 fluconazole 增效剂
抗菌药物概论(糖肽类、恶唑烷酮类、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磷霉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础篇“看药”之道3——抗菌药物概论(糖肽类、噁唑烷酮类、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磷霉素、呋喃妥因、硝基咪唑类)常见用药疑问MRSA肺部感染,利奈唑胺更有优势吗?选药要考虑哪些方面呢?目录CONTENTSPART 03 多黏菌素PART 02 四环素及甘氨酰环素类PART 01 糖肽类、噁唑烷酮类PART 04 磷霉素、呋喃妥因PART 05 硝基咪唑类作用机理及包含的品种(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磷霉素利奈唑胺多黏菌素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呋喃妥因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核糖体保护蛋白-四环素类交叉耐药机制靶位结构的改变✓主动外排泵-四环素类交叉耐药、替加环素耐药渗透屏障作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粘液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生物被膜形成耐药机制汪复,张婴元.实用抗感染治疗学(第2版)糖肽类、噁唑烷酮类糖肽类、噁唑烷酮类抗菌谱MSSA (14237株)与MRSA (7327株)对抗菌药的耐药率(%)102030405060708090100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利福平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T M P -S M Z 克林霉素红霉素青霉素苯唑西林•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MSSA 用苯唑西林、头孢唑啉杀菌作用更强%糖肽类、噁唑烷酮类抗菌谱(2280株)和甲氧西林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521株)对抗菌药的耐药率(%)102030405060708090100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利福平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克林霉素T M P -S M Z 红霉素青霉素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耐药率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要注意排除污染%糖肽类、噁唑烷酮类抗菌谱102030405060708090100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磷霉素氨苄西林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株)和屎肠球菌(9885株)对抗菌药的耐药率(%)糖肽类、噁唑烷酮类糖肽类、噁唑烷酮类万古霉素颜青等,临床药物治疗学-感染性疾病汪复,张婴元.实用抗感染治疗学(第2版)糖肽类、噁唑烷酮类共性:MRSA 、MRCNS 、氨苄西林耐药肠球菌属及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所致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古霉素的作用机制
同时,研究发现有两种作用机制加强万古霉素中 肽骨架与细菌细胞壁合成过程中的D-Ala-D-Ala的 结合作用。
(1)两个万古霉素分子间糖苷结构通过氢键的作 用形成二聚体,万古霉素以这种聚合体形式存在 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锁定了万古霉素中与 D-Ala-D-Ala结合域(binding pocket)呈正确 的构象(图);
第八章 糖肽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细菌耐药性 第一节 糖肽类抗生素的结构特征和临床应用
一、糖肽类抗生素的结构特征
VM B:万古霉素;MDCV 1、2:单脱氯万古霉素;DDCV:双脱 氯万古霉素;DESV:单糖万古霉素;AGLUV:无糖万古霉素; CDPM、CDPm:万古霉素结晶型降解物异构体
替考拉宁的化学结构
二、糖肽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后来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大量使用, 由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所引起的 感染逐渐流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菌目前被认为是最顽固的耐药菌,它对几 乎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第三代头 孢菌素具有耐药性;对大部分四环类抗生 素和氨基糖苷类等其它抗生素也产生耐药 性。
(一)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VRE 的发展很快,有报道数据显示:1987在医院 临床分离株中为0.4%,而到1993年高达16%;
VRE能引起危及生命的感染,病死率高达30%。其 பைடு நூலகம்所以危险,是因为控制这种感染的措施容易失 败,且目前临床上尚无一种或几种抗生素联合使 用,使治疗有效的办法。
第二节 糖肽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糖肽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糖肽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虽与-内酰胺类抗生素 的相同,都是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铰链, 从而使细菌细胞发生溶解。
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壁是由一厚厚的肽聚糖层构成, 其位于细胞质膜(内膜的外侧);而革兰阴性菌 在一薄薄的肽聚糖层外面还有一完整的细胞外膜, 其阻止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等糖肽类抗生素渗透 到肽聚糖。
因此,这类抗生素仅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
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细胞表面结构
肽聚糖的生物合成过程
万古霉素的作用机制
就细胞水平而言万古霉素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 合成最终使细菌细胞发生溶解。
从分子水平上讲,万古霉素抑制细胞壁合成第二 阶段(类脂结合)中一个关键的转化反应,即具有 刚性交叉连接的7肽骨架识别未交叉连接肽聚糖链 中N-酰基-D-Ala4-D-Ala5中末端D,D-二肽,并在 脂II分子中通过五个氢键形成具有高度亲和力的 复合物,这些氢键从糖肽类抗生素分子的下表面 与肽聚糖末端的酰胺基和羧基结合,如图所示。
二、糖肽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随着近年来多重耐药肠球菌如粪肠球菌的出现, 恢复了人们对万古霉素的强烈兴趣,一度被打入 冷宫的万古霉素重见天日,并愈发体现了它的作 用。
万古霉素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抗生素。不过在临 床上通常被用作经-内酰胺类抗生素或其它抗菌 药物治疗失败后才使用的最后手段,故也常被认 为是抗菌药物的最后一道防线。
微生物来源的其他一些糖肽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
其他一些糖肽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
微生物来源的其他一些糖肽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
二、糖肽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万古霉素是由Micormick等于1956年从一株东 方拟无枝酸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糖肽 类抗生素。万古霉素问世后的前20年,由于青 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上市使用,万古霉 素仅作为保留药物,治疗由少数金黄色葡萄球 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临床使用很少。
化合物
万古霉素 氯二苯基万古霉素 结构破坏的万古霉
素 结构破坏的氯二苯
MIC(μg/ml) 敏感菌 1 0.03 无活性
10
耐药菌 2048 16 无活性
40
糖肽类抗生素的二种作用机制模式
直接抑制转葡基酶——第二种作用机制
Kahne等在研究万古霉素类的作用机制时,首先 将破坏万古霉素结构类似物分子中的肽结合袋被 (即去除甙元分子中的N-甲基亮氨酸部分,其既 能通过氢键与D-Ala-D-Ala结合,也能通过静电与 之接触),让其不能与N-乙酰D-Ala-D-Ala结合, 然后测定这种化合物对敏感菌和万古霉素耐药菌 的抗菌活性。结果发现,结构破坏的氯二苯基万 古霉素正如预期的那样,对敏感菌的活性大幅下 降(下降330多倍),但对耐药菌的抗菌活性几 乎没有影响.
(2)万古霉素结构中的亲脂部分使得抗生素位于 细菌的表面上从而接近细胞壁合成前体 。
万古霉素与N-Acyl-D-Ala-D-Ala 生交互作用时的氢键
万古霉素在细胞壁上作用位点及细胞壁中间体发生交 互作用时的氢键
万古霉素与N2,6-二(酰基)-L-Lys-L-Ala-D-Ala 结合的分子结构实体模型
第三节 细菌对糖肽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一、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发展
随着上世纪80年代细菌耐药性的传播和扩散,特别 是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爆发,万古霉素 被广泛使用,成为拯救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危重病 人的救命药物。
但是,随着万古霉素的广泛使用,已经出现了万古 霉素耐药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特别是万古霉素耐药 肠球菌,以及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使 人类的生命健康又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二、糖肽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至1982年,有报道称在美国大医院中, MRSA引起的感染已由原来的2%上升到20%。 国内的研究表明,2019~2000年耐甲氧西 林金葡菌和敏感金葡菌的比例高达30%以上。
二、糖肽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在这种情况下,万古霉素愈来愈引起人们 的重视,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由MRSA引 起的严重感染疾病的首选药物,并被国际 抗生素专家誉为“人类对付顽固性耐药菌 株的最后一道防线”和“王牌抗生素”。
二、糖肽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万古霉素(结构如图所示,国内生产的为N-去甲 基万古霉素)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糖肽类抗生素, 其抗菌谱很窄,基本上局限于很小一部分的革兰 氏阳性菌和一些螺旋体。在万古霉素发现的前20 年,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当时新出现的- 内酰胺类抗生素基本上能够控制临床出现的各种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