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800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信息传输机制

合集下载

800MHz数字集群通信频率台(站)管理规定

800MHz数字集群通信频率台(站)管理规定

800MHz数字集群通信频率台(站)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数字集群通信频率和台(站)的管理,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频率资源,避免数字集群通信网之间、数字集群通信台(站)与其它无线电台(站)之间产生有害干扰,促进数字集群通信业务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利用800MHz数字集群通信频率,组建数字集群通信网,设置、使用其网内无线电台(站)的,必须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数字集群通信网是一种采用数字调制技术,实现频率资源共享、无线信道动态分配功能,主要用于指挥调度的移动通信网。

第三条国家对800MHz数字集群通信网使用的无线电频率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审批。

使用800MHz数字集群通信频率应当经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批准;未经批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数字集群通信频率。

第四条数字集群通信网应以指挥调度通信为主,其中接入公用电信网的电话互连用户数量不得超过总用户数的10%。

第五条数字集群通信频率的使用应遵循提高频谱利用率的原则,以建立共用的数字集群通信网为主,专用数字集群通信网为辅。

第二章无线电频率和台(站)管理第六条800MHz数字集群通信网使用频段为806-821MHz/851-866MHz。

其中,806-816MHz/851-861MHz主要用于服务范围涉及三省(含)以上组网的需求及其它特殊需求。

816-821MHz/861-866MHz主要用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组网和相邻两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组网的需求。

第七条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负责对806-816MHz/851-861MHz频段的统一规划、分配或指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对816-821MHz/861-866MHz频段的规划,提出分配或指配意见;在向频率使用单位分配(指配)频率前须报经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批准。

第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制定当地数字集群通信网频率使用规划,专用数字集群通信网使用816-821MHz/861-866MHz频段高端频率(即从821MHz/866MHz 开始往低端安排),共用数字集群通信网使用该频段低端的频率。

华为GT800数字集群系统培训_无网络规划部分(员工培训)

华为GT800数字集群系统培训_无网络规划部分(员工培训)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文档密级:机密 GT800网规基础介绍
❖GT800主要业务介绍
1、VBS Voice Broadcast Service
VBS要求将话音广播到一个预先定义的组呼区域GCA VBS使用的信道:组呼信道和通知信道 VBS中包含的用户有: 【1】呼叫发起者(位于GCA内使用专用的无线链路,或者位于固网中), 【2】位于GCA内中的业务用户 (监听广播信道), 【3】调度员(网络侧预先定义,可以在GCA内或GCA外,或者位于固网)。 “VBS业务限制在GCA范围内”。
百毫秒)
应用
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水力电力、厂矿企业、抢险救灾、处理各种突 发事件等的指挥、调度。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文档密级:机密
什么是集群通信
公众移动通信
集群通信
发挥的作用不同 满足移动通信要求,面向个人用户 满足指挥调度需求,面向行业用户
主要通信方式不 以点对点呼叫为主 同
区别1:信道占 点对点通话,用户独占信道 用方式要求
全国
全国
里约热内卢
专业用户、商业集团用户、个人用
布宜诺斯艾利 户
大部地区
局部地区
美国NEXTEL的数字集群网,覆盖全美地区,用户增长迅速,从96年的50万 已增长到1200万用户,90%以上的新增用户选择NEXTEL是因为集群业务。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PTT等集群特文征档密的级:业机密务成为继短信后新的杀手业务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文档密级:机密 国外集群市场现状
❖ 国外集群通信现状
国家 西班牙
运营公司 TRADIA
比利时 ASTRID
英国
DOLPHIN
芬兰

TETRA与PoC对比

TETRA与PoC对比

1、引言PTT又称为“一键通”,是一种实现walkie-talkie功能的移动话音业务,其特点是呼叫建立时间短,说话时才占用信道,接听时只监听信道,接收方不需要摘机即可随时接听下行的呼叫信息。

目前,PTT业务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技术体系结构,一种是基于信令通道的解决方案,即通话过程中,语音数据和信令数据都汇集到事先建立好的电路通道上传输,这种方式一般都基于专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字集群系统。

另一种是基于VoIP技术,即在移动终端和业务应用服务器间运行高层信令协议,把话音数据捆绑到IP链路上,这种方式一般基于公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也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POC(PTT over Cellular)业务。

数字集群和POC虽然都能实现PTT功能,但是在业务性能、目标用户群、组网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介绍二者的技术实现方式、网络结构特点,比较二者的业务特点,说明它们各自的应用市场和发展方向。

2、数字集群技术集群通信(trunked communication或trunked radio)的原意是将一些诸多类别的稀疏容量的专用用户集中起来构成一个共同有效利用同一干线(总线)无线信道,进行以指挥调度为主体的多用途、高效能专用无线通信。

数字集群是现今专用无线通信的主体,它同属于移动通信的范畴,可集调度、电话、数据、短信和多媒体图像于一体,PTT呼叫方式是数字集群的最重要的通信方式。

与公众移动通信相比,数字集群具有一系列特殊功能,因而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可获缺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数字集群技术是TETRA,iDEN,GT800和GoTa。

TETRA和iDEN是在2000年推出的我国数字集群移动通信体制SJ/T1128-2000推荐的数字集群标准,在国内已经有了商用的经验,但是TE-TRA和iDEN都是国外基于TDMA的数字集群标准,在核心技术上没有完全公开。

这两种集群标准没有解决技术向前发展和共网运营的管理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在空中传播信息的通信方式。无线电波通过 发射天线向外辐射出去,天线就是波源。无线电波中的电磁场随着时间的 变化而变化,从而把辐射的能量传播至远方。 (1) 传播方式。无线电波常见的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 波导方式。当电磁波的频率在30 kHz以下(波长在10 km以上)时,大 地犹如一个导体,电磁波不能进入电离层,因此,电磁波被限制在电离层 的下层与地球表面之间的空间内传输,称为波导方式。 ② 地波方式。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无线电波称为地波(或地表波)。这种传 播方式比较稳定,受天气影响小。 ③ 天波方式。射向天空经电离层折射后又折返回地面(还可经地面再反射 回天空)的无线电波称为天波。天波可以传播到几千千米之外的地面,也 可以在地球表面和电离层之间多次反射,实现多跳传播。
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由专用无线、消防无线和公安无线3部分组成。专 用无线是高速行驶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与行车调度系统之间唯一的通信方式, 承担着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正常运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运营及乘客生 命的重要责任。消防无线是消防队在火场救火抢险的主要通信手段,城市轨道 交通内部消防无线信号的覆盖充分满足了消防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救火抢险的 需要。公安无线为公安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值勤、巡逻及突发事件的处理 提供了通信保障。 最简单的无线通信系统由一个发射机和一个接收机配以麦克风、扬声器和天线 组成。语音通过麦克风转换成电信号,发射机和天线将话音信号转换成相应的 高频电磁波,并发射出去;接收端通过天线、接收机和扬声器完成发送端的反 向变换,如图4-3所示。
④ 空间波方式。空间波主要指直射波和反射波。在空间中按直线传播的无线电波, 称为直射波。当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光滑界面时,其还会 像光一样发生镜面反射,称为反射波。 ⑤ 绕射方式。由于地球表面是个弯曲的球面,因此无线电波的传播距离受到地球 曲率的限制,但无线电波也能同光的绕射传播现象一样,形成视距以外的传播。 ⑥ 对流层散射方式。地球大气层中的对流层,其物理特性的不规则性或不连续性 会对无线电波起到散射作用。利用对流层散射作用进行无线电波的传播,称为对 流层散射方式。 (2) 电磁波的波长。对于在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距离最近的电场(磁场)强 度方向相同,其量值最大为两点之间的距离,即电磁波的波长λ,如图4-2所示。

我国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介绍

我国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介绍

摘要首先介绍了集群通信发展现状,然后分别介绍了国内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特点、网络结构和关键技术。

关键词数字集群民族产业1、前言从数字集群通信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集群产业还处在发展初期,与公众移动通信的发展规模相比,数字集群通信的规模还远远落后于移动通信。

而且,无论是TETRA系统还是iDEN系统,其标准的开放性不高,iDEN系统为摩托罗拉独家垄断,而TETRA系统虽然在空中接口可以做到兼容,但各个厂商的系统之间不能互联互通,从而影响了TETRA系统的发展。

这种状况造成最直接的问题是终端和系统设备价格较高,或者是系统维护、升级和扩容的成本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数字集群通信在我国的发展。

由于我国的集群通信存在着相当规模的市场和发展潜力,因此国内的多个电信设备制造商(例如中兴、华为和大唐),都在大力研发数字集群通信设备,并已经相继研制出符合集群通信要求的数字集群系统设备。

目前,国内能够提供完整的数字集群系统设备和终端的有华为开发的基于GSM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GT800系统)、中兴开发的基于CDMA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GoTa系统)。

基于TD-SCDMA的数字集群系统方案目前也在制定当中。

下面对GoTa 系统以及GT800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做一简要介绍。

2、GoTa系统GoTa的含义是开放式集群结构(GlobalopenTrunkingArchitechture),是为满足数字集群通信专网和共网用户的需要而开发的。

GoTa的空中接口在cdma2000技术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改造,使之能够满足现代集群通信的技术要求。

GoTa采用的呼叫方式是集群通信中所特有的PTT方式的话音呼叫。

为了提高呼叫接续速度,GoTa还定义了一套相应的体制结构和协议栈以满足集群通信系统的快速连接。

为了支持群组呼叫,GoTa优化了空中接口,从而达到在同一个小区/载频下同一群组的用户在呼叫时能够共享同一条空中信道的目的。

GoTa在处理通信连接时也采用了共享的方式,这将减少网络处理呼叫时的时延。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85.0%×93.8%×30.0%
=23.9%
图3-1电路利用度与电路容量的关系
可见,第一类电信络形态的最大可能的络资源利用效率只有24%。如果一个单独指挥通信系统只有2条电路, 电路利用率只有20%;如果一个集群指挥通信系统共有20条电路,电路利用率可以达到65%。可见,集群应用可以 明显提高电路利用率。
集群通信系统的发展概况
1.国外发展概 况
2.国内发展概 况
(1)模拟集群通信系统 1985年,无线电对讲机发展成为模拟集群通信系统。典型的模拟集群通信系统有FAST模拟集群通信系统、 SMARTNET模拟集群通信系统、MULTI-NET模拟集群通信系统和ACTIONWT模拟集群通信系统。 (2)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1998年ITU提出《用于调度业务的高效频谱的数字陆上移动通信系统》(ITU-R37/8)文件,说明集群通信系 统的总体目标是: ①更高的频谱利用效率; ②高话音业务质量和加密; ③支持话音和非话音业务,能与PSTN和ISDN互通; ④具有语音和数据的手持台和车载电台接口; ⑤要求移动台重量轻、体积小、便宜、省电。 同时推荐“陆上集群无线电系统”(TETRA,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 System)和“数字综合移动无 线电
分别建设多个容量比较小的专用指挥通信系统比合伙建设一个比较大的共用指挥通信系统,显然可以降低建 设和维护成本。同时,如上所述,又可以提高络资源利用效率。
分别建设专用指挥通信系统肯定可以保障服务质量。但是,多家共用一个集群通信系统就可能发生使用次序 矛盾;同一个部门之内也可能发生使用次序矛盾。集群通信系统之内,采用虚拟专用可以避免发生部门之间的矛 盾;采用严格的分级制度,保障使用优先次序。集群通信系统采用按键讲话(PTT)通话体制,借助简明的信令 系统的实时控制,保障指挥通信建立时间不超过30ms。

800MHz数字集群光纤直放站使用说明

800MHz数字集群光纤直放站使用说明

GZFT800-III数字集群光纤传输直放站使用说明机密级别:绝密机密内部文件部门: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网络技术事业部拟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中试:年月日标准化:年月日批准:年月日GZFT800-III数字集群光纤传输直放站使用说明2008年1月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声明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对本手册保留一切权利。

本手册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手册的全部或任何部分(包括电子版本)进行复制、影印、删减、编译为机读格式。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说明本手册介绍了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WRI)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GZFT800-IIIA和GZFT800-IIIB直放机的安装、使用和维护方法。

使用GZFT800-IIIA和GZFT800-IIIB直放机设备的用户,在安装、使用该设备之前,请认真阅读本手册。

我们已经对本手册进行了严格仔细的校对,但我们不能保证本手册完全没有错误和疏漏。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有对本手册的内容随时进行改进或修改的权利,若有更改,恕不另外通知。

欢迎对本手册提出修改意见。

本手册适用于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下行工作频段:851MHz~866MHz。

上行工作频段:806MHz~821MHz。

第一章概述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高级移动调度系统,代表着通信体制之一的专用移动通信网发展方向。

CCIR称之为Trunking System(中继系统),为与无线中继的中继系统区别,自1987年以来,更多译者将其翻译成集群系统。

追溯到它的产生,集群的概念确实是从有线电话通信中的“中继”概念而来。

1908年,E.C.Mo1ina发表的“中继”曲线的概念等级,证明了一群用户的若干中继线路的概率可以大大提高中继线的利用率。

“集群”这一概念应用于无线电通信系统,把信道视为中继。

“集群”的概念,还可从另一角度来认识,即与机电式(纵横制式)交换机类比,把有线的中继视为无线信道,把交换机的标志器视为集群系统的控制器,当中继为全利用度时,就可认为是集群的信道。

GoTa 与GT800

GoTa 与GT80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各部门、行业用户间的协调调度需求日趋强烈。

原来为部门间指挥协调目的建设的模拟集群网逐渐不能满足需要,主要原因如下:技术落后,功能单一,不易联网,不易加密,系统容量小,频谱利用低,基本上没有数据传输能力,因此采用数字集群系统建设指挥调度网络的需求日益突出。

为促进国内数字集群的发展和建设,2001年和2002年国家信息产业部分别发布518号和387号文件来规定集群频率划分和建设方式。

在518号文件中,提出模拟集群网原则上在2005年底之前停止运行,清退频率用于建设面向社会服务的集群共网平台;387号文件中将集群频率的分配方式由按组分配(每组25KHz)修改为连续分配,这就为引入其他技术体制的集群系统创造了条件。

集群通信系统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无线电对讲机方式,通信的双方或多方在约定的频点使用对讲机完成通话,七八十年代的由单/多频道、单/多基地台构成的模拟通信系统,九十年代的基于TDMA方式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我国集群通信发展不算晚,但是引入的技术和制式不一,技术落后,各集团独立建设,从而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导致频率利用效率低下,建设成本高,维护费用高等弊端。

随着集群通信技术由模拟向数字发展,集群网络建设也呈现由独立建设专网向集群共网的建设思路发展,使得运营集群网络成为可能。

2004年初,正当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国内逐步兴起之时,国内的移动通信生产商自主研发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开始推出,它们将和国外生产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一争高低。

颇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兴公司推出的基于CDMA技术的GoTa系统和华为公司自行研发的、基于TDMA方式、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GT800数字集群系统。

GoTa数字集群系统2002年,中兴通讯组织其在国内外的科研机构研究新的集群实现方式,并提出了GoTa数字集群技术体制。

GoTa的含义是全球开放GT800数字集群系统GT800是华为公司自行研发的、基于TDMA方式、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数字集群系统,通过对TDMA和TD-SCDMA进行创造性地融合和创式集群架构(GlobalopenTrunkingarchitecture),它采用目前移动通信系统中最新的无线技术和协议标准,并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使其能够符合集群系统的技术要求,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共网运营能力和业务发展能力,满足集群未来发展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 口信 令 扩 充 的 主 要 目的 是 实 现 集 群 业 务 。 G 一 0在 G M协议结 构 基础 上 ,对接 口信 令 的调整 T 80 S
优先级呼叫,这样在寻呼消息中需要增加优先级信 元来指示新业务的优先级 ,为终端提供足够多的信 息 进行抉 择 。对 于组 内的优先 级抢 占 , 同样需要 对组 呼过程中的信令进行扩充 ,为终端提供足够 的信息 进行 正确 的操 作 。 再例如 :集群系统 中比较简单 的组 呼中讲话方 识别业务 , 就是在G M S 信令的基础上对A 口上行信 接
G 8( 字集群 通信 系统 标准 为依 据 , 绍 了G 8o T一 0数 ) 介 T一 o @接 口信令 扩充机 制 、 据 帧结构 和信道 共享机 制等 数 信 息传 输关键技 术 , T一 0 系统的推 广运 用具有 实践指 导意 义。 对G 80
关键词 :G 一 0 ; T 80数字集群; 信息传输
收 稿 日期 :0 2 0 - 0 3 2 1- 3 2 I 9

道 占用 状态 消息 ( P I — R E u LNK F E 和U IN B s ) PJ K u Y进 I

数信0 据 2 通1 2 . 2
1l 1I I T " 0 "巾l 5 2 I1 7
行扩充 , 当在组 呼 中的用 户 接收  ̄ U L N U Y ̄ J I P IK B S
பைடு நூலகம்
G 一 0 的信令消息时延是由帧结构决定 的 , T 80 对 于G 一 0系统,信令信道与业务信道 的复帧结构有 T 80 所不 同 。业务 信道 复帧 中 的2个T MA帧 , 6 D 只有 2 个 4 帧用于传送业务 , 1帧与第2 帧不发送业务 , 第 2 5 信令 信道复帧中的5 个T M 帧全部用于信令信道。 1 D A 对于 G 一0信 令 消息 , 延 时 睛况如 图4 示 。 T 80 其 所
图2 T一 0 物 理 层 T G 移 0 8 DMA帧结 构
终端接收消息 10 唧 2 I3 l・ l5 I皇l 7 lO l’
华 为 G 一0 T 80数 字 集 群 通 信 系 统 以 G M 和 S T — C MA D S D 基本 技 术 为基础 ,面 向 国内外 专业 集 群 市 场需求 , 考 目前专 业用 户 业务 特性 , 参 经过 多年 的 研 究与 开发 ,尤其 在 快速 呼 叫 、群组 业 务优 先级 控 制、 安全 保 密故 障弱 化等方 面 进行 了大量 工作 , 供 提 更 加丰 富 的集群 调度业 务 。同时 为满 足 用户 对高 速 数 据 业务 的需 求 , T 80 过 G R 和E G 实 现 更 G 一0 通 PS DE 高 速 率 的 数 据 传 输 功 能 ,hs Ⅱ阶 段 通 过 引 入 P ae T — C MA D S D 进一 步 提 供最 高 速率 为 2 is Mbf 的数 据 业
息, 解码 出其 中的讲 者信 息 , 终端 上显示 。 在
2 GT 8 0 一 0 的数 据 帧结 构
G 一 0 基 于G M基 本技 术 ,使用 与 G M ̄ 同 的 T 80 S S N



R — l I l T。
一『 I l l T I
接 口、 / /接 口 、 f / , 接 口( 图1 。 C DE G G G等 l 见 )
充D 口信令 , 接 支持安全性数据的传递 , 增加群组信 息 的管理 过程 。
例如 : 集群 系 统 中非常 重要 的优先 级抢 占, 在 要
求 终端 能够 根据 新建 业 务 的优先 级保 证 优先 参 加 高
主要集 中在u 接口、 接 口和D 口。u 口f 中接 A 接 。 接 空 E) 1 扩充un l : 。 信令 , 手 妾E 增加了优先级接人 、 快速组 呼 建立 、 单呼、 故障弱化、 动态重组 、 环境监听等相关U
接 口消息 和 流程 ; 口 (S 与MS 之 间 的接 口)扩 A接 BS C :
务 。这种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信 息传输机制科学合理 ,在行业运营的几种国际标准
体 制数字 集群 通信 系统 中具有鲜 明的特色 。
图1 G 一 0 数 字 集群 通信 系统 的接 口与信 令 T 80
充A 口信令 , 接 增加 了系统对终端 的控制命令 , 实现 组 呼 、 急呼 叫 、 紧 优先 级管 理 、 开/ 遥 遥毙 、 态重组 以 动
及 环境监 听功 能 ; 接 口( C H R 间 的接 E)扩 D MS 与 L 之 1:
1 GT 8 0 一 0 的接 口信令扩充机制
G -0 数 字 集 群 通 信 系 统 的接 口与信 令 基 于 T 80 G MU S S /MT 体制 , 信令 过 程根据 集 群系 统提 供 的业 务 进 行优 化 和扩展 , 主要 接 口包 括A 口 、bs 口、 接 Ai 接 u
帧结构 。G 一0 的帧 结构分 多个层 次 , 图2 示 。 T 80 如 所
l 超高帧 = 08 24 超帧= 7 54 T】帧 (h 8i 70 s 2 16 8Dl l 点 3 2m n 6m )
L3时 隙、 A
图3 GT一 0 上 行 发 射 比 下 行 接 收 延 后 3 时 隙 80 个
技 术 交 流
2 1 2 数据 通 信 0 2.
T c n lg s u so e h oo y Dic s i n
G 一 0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信息传输机制 T 80
徐小涛 ( 国防信 息学 院 武汉4 0 1 ) 3 0 0

要 :G 8( 字集群 通信 系统具 有 自主 知识 产权 ,是行 业 内性 能优 良的 集群通 信 系统 。文章 以 T一 0) 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