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呈黄快速路总体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昆明金马快速路总体方案设计研究

昆明金马快速路总体方案设计研究

昆明金马快速路总体方案设计研究佚名【摘要】以昆明金马快速路为例,介绍了该项目的功能定位和主要技术标准,并对工程进行了交通流量预测.详细论述了快速路形式的选择、立交节点和匝道的总体布设,对车道规模进行了分析,并对重要节点设计进行了阐述.系统地介绍了城市快速路总体设计的方法和主要流程.【期刊名称】《城市道桥与防洪》【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5页(P10-14)【关键词】城市快速路;总体设计;立交设计;出入口设计【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2.370 引言昆明位于云南中部的滇池北岸,地处“东南亚大陆桥”的核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风景秀丽,四季如春。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机动化程度的提高,昆明城市道路交通需求总量急剧增长,特别是主城核心区功能的聚集效应,带来交通出行的高度集中。

近年来,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工作,先后实施了二环快速系统、昆洛路、广福路等一大批市政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未彻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为此,如何尽快利用路网框架向城外疏导交通,已成为当务之急。

该项目金马快速路起于东三环,止于G320(贵昆公路),长约6.6 km,红线宽度46~60 m。

道路起于官渡区东三环凉亭立交,跨越东三环、天文台路(官渡2号路)、169油库铁路专用线,经过部队油库、大麻苴回迁安置小区、龙潭烟叶库,下穿东绕城高速,上跨贵昆铁路,止于贵昆公路(国道320)。

图1为金马快速路区位分析图,图2为项目地理位置图。

1 功能定位和服务对象该项目金马快速路是昆明市城市快速路网的重要射线之一,既是主城核心区快速疏散的快速通道,同时也是联系主城核心区、官渡区、经开区、空港区的重要通道。

根据《昆明城市快速路系统规划研究》提出的昆明市构建“四环二十二射,三通十八联”的城市快速路网,该项目正是以三环为起点的东西向快速路放射线之一。

图3为金马快速路网分析图。

图1 金马快速路区位分析图图2 金马快速路地理位置图图3 金马快速路网分析图该项目建成后,可与东三环、贵昆快速线北段(国道320)、经开204号路有效连接,形成主城至经开区、空港区的重要快速联系通道,弥补了现状交通网络的不足,将主城往空港区、贵州方向、经开区的交通流引导、分流,快速实现与主城区的交通疏散,解决东片区拥堵问题。

昆明市绿道设计建设导则

昆明市绿道设计建设导则

昆明市绿道设计建设导则一、引言绿道是指以绿色植被为主体,沿城市主干道和景观节点,连接各个公园、广场、湖泊等城市绿地的休闲步道。

昆明市作为美丽宜居城市,绿道的设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导则旨在为昆明市绿道的设计建设提供指导,确保绿道的功能和美观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设计原则1. 人性化设计:绿道应以人为本,满足市民休闲健身、社交互动等多样化需求。

2. 绿色生态:绿道应充分利用植被、水体等自然资源,打造自然生态景观。

3. 连接性与可达性:绿道应连接城市的重要景点和绿地,形成完整的绿色走廊,方便市民出行。

4. 安全与舒适性:绿道应考虑行人和非机动车辆的安全,提供舒适的休息设施和防晒遮阳措施。

5. 风景与文化:绿道应融入昆明的自然风景和文化元素,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脉。

三、设计要求1. 绿道布局应符合城市规划,与周边建筑、道路相协调。

2. 绿道宽度应根据人流量和功能需求进行科学设计,确保通行畅顺。

3. 绿道应设置合理的标识系统,方便市民导航和了解周边环境。

4. 绿道上的景观设施应与自然环境和城市风貌相协调,不得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5. 绿道应合理设置休息设施、垃圾桶、自动饮水设备等便民设施,提高市民的使用体验。

6. 沿线绿化应选择适应昆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保证植被的生态效益和观赏效果。

7. 绿道应设置适当的照明设施,确保夜间行人的安全和市民夜间休闲的需求。

8. 绿道的维护和管理应加强,定期清理垃圾、修剪植被等,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四、建设步骤1. 绿道规划: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绿道的起点、终点、路线和沿线景点,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

2. 设计方案:根据规划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绿道宽度、景观布局、设施设置等。

3. 施工建设: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绿道的施工建设,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4. 设施配置:根据设计方案,配置绿道所需的休息设施、标识系统、照明设备等。

5. 绿化植栽:选择适应昆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绿化植栽,保证植被的生长和观赏效果。

占道交通疏解方案

占道交通疏解方案

占道交通疏解方案目录一、概述 (3)1.1 背景介绍 (3)1.2 目的和意义 (4)1.3 方案适用范围 (4)二、现状分析 (5)2.1 交通流量统计 (6)2.2 现有疏解措施评估 (7)2.3 存在问题分析 (8)三、疏解目标与原则 (9)3.1 疏解目标 (10)3.2 疏解原则 (10)3.3 疏解效果预期 (11)四、疏解方案设计 (12)4.1 交通组织调整 (13)4.1.1 限行措施 (14)4.1.2 交通信号优化 (15)4.1.3 非机动车道建设 (16)4.2 道路扩容改造 (17)4.2.1 增设车道 (18)4.2.2 改善道路结构 (19)4.3 交通节点优化 (20)4.3.1 交通信号灯设置 (21)4.3.2 交通标志线完善 (22)4.4 其他配套措施 (23)4.4.1 公共交通优化 (24)4.4.2 停车设施建设 (26)五、实施计划与步骤 (27)5.1 短期计划 (28)5.1.1 关键时间节点 (29)5.1.2 具体任务分解 (30)5.2 中长期计划 (30)5.2.1 发展规划 (32)5.2.2 进度安排 (33)六、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34)6.1 风险评估 (35)6.1.1 技术风险 (36)6.1.2 经济风险 (37)6.1.3 社会风险 (38)6.2 应对措施 (39)6.2.1 技术改进 (40)6.2.2 经济补偿 (41)6.2.3 社会沟通 (42)七、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44)7.1 效果评估指标 (45)7.1.1 交通流量变化 (46)7.1.2 交通拥堵状况 (48)7.1.3 社会公众反馈 (49)7.2 持续改进机制 (50)7.2.1 数据收集与分析 (51)7.2.2 改进措施制定 (52)7.2.3 定期评估与调整 (53)一、概述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道路交通压力日益凸显,特别是在繁华商业区、居民密集区以及大型公共设施周边,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尤为突出。

呈黄公路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呈黄公路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呈黄公路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建设项目概况 (1)1.1项目背景 (1)1.2项目差不多概况 (1)2评判区环境现状及爱护目标 (2)2.1环境现状 (2)2.2环境敏锐目标 (3)3工程分析 (1)3.1工程与昆明市及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道路规划的和谐性分析 (1)3.2要紧环境问题识别 (1)4要紧环境阻碍及爱护措施 (3)4.1施工期环境阻碍 (3)4.2施工期要紧防治措施 (4)4.3运营期环境阻碍 (8)4.4运营期要紧防治措施 (10)5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11)6环境监测打算 (12)7环保投资 (12)8评判结论 (12)1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昆明主城、呈贡新城、空港经济区连接部,是现代新昆明建设的产业支撑带,进展潜力和进展空间庞大。

依照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抢抓机遇、口大投资、拉动内需、加快进展”以及《昆明都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打算(2018-2018)》的要求,经开区围绕招商引资的实际及进区企业开工建设的需求,加快路网建设步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全力实施园区内支次道路建设,通过打造“五通一平”的硬件平台,为企业早日开工建设、早日竣工投产制造条件,同时研究制定了《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两年突破打算》。

按照工作打算,本项目呈黄路是《昆明市三年交通设施建设打算(2018-2018)》及《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两年突破打算》中2018 年需建设的一条,道路南起洛羊物流片区与石龙公路(呈黄公路)交汇点新册立交,北止昆石高速公路王家营收费站。

是呈贡新区与空港经济区之间的要紧交通联系,其间横跨南昆铁路、昆河铁路,以及信息产业基地1号路和拟建广福路东沿线,全线贯穿整个工业园片区,为洛羊物流片区南北向主干道。

本项目的建设,还能够完善路网功能,改善经开区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促进该区的经济进展,带动片区土地开发,加强都市外围区域间的交通联系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昆明龙城大道规划方案

昆明龙城大道规划方案

昆明龙城大道规划方案简介昆明龙城大道是昆明市的一条主要城市干道,北起官渡区龙泉街道,南至盘龙区金星街道,全长约16公里。

龙城大道东侧是护城河,西侧则是开发区。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龙城大道的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市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龙城大道规划方案。

规划概述根据规划方案,龙城大道将成为一条全新的城市快速路,拓宽后的路面宽度将达到50米,分为双向六车道。

除此之外,该规划方案还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道路绿化该规划方案将增加龙城大道两侧的绿化带,并在绿化带内种植更多的树木和花草。

同时,规划方案中还规定了绿化带内的植被种类,以保证整个路段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益。

自行车道规划方案中还规定了一条沿着龙城大道的自行车道,以方便市民出行。

这条自行车道将会在龙城大道西侧的开发区内建设,该区域的自行车道网络将与龙城大道自行车道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自行车交通系统。

道路桥梁该规划方案还包括了龙城大道上的一些桥梁的设计和建设。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城市之花”桥,该桥位于龙城大道上方,以昆明市的代表性花卉——杜鹃花为主题,并以其独特的造型成为龙城大道的一个标志性景观。

未来展望龙城大道规划方案的实施将会极大地优化城市交通,提高市民出行的效率和舒适度。

同时,规划中的道路绿化和自行车道建设也将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休闲和健身环境。

预计在几年内,整个龙城大道的建设将会得到完善,成为昆明市的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结论龙城大道规划方案的实施意义深远,将不仅仅是一条道路的建设,而是城市空间整体的提升和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它将极大地影响昆明市的交通和环境,是市民生活和城市形象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尽管规划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这些问题也将是未来整个城市快速路建设和城市更新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难题。

昆明市呈黄快速路总体方案设计

昆明市呈黄快速路总体方案设计

3.5
非机 动车

3.25 人行道
图 3 呈黄快速路地面段标准横断面图
84 道路交通
0.5 分隔护栏
城市道桥与防洪
12.0 机动车道
25.5
0.5
12.0
分隔墩
机动车道
道路中心线
0.5 分隔护栏
2014 年 7 月第 7 期
6.25 人行道
3.5
5.0
0.25+3.75×2+3.5+0.25=11.5
现状王家营立交
昆石高速
图 8 王家营立交设计方案图
7 结语
现 状 呈 黄 路
图 7 现状昆石高速王家营收费站位置图
目前该收费站运行状况良好,若拆除重建立 交,需要协调高速公路主管部门,存在工程废
备注: (1)立A1 类:主要形式为全定向喇叭形、组 合式全互通立交。宜在城市外围区域采用。 (2)立A2 类:主要形式为喇叭形、苜蓿叶形、 半定向、定向 - 半定向组合的全互通立交。 (3)立 B 类 : 主 要 形 式 为 喇 叭 形 、 苜 蓿 叶 型 、 环形、菱形、迂回式、组合式全互通立交或半互 通立交。宜在中心城区采用。 (4)立C类:分离式立交。 6.1 新册立交 新册立交位于呈黄快速路的起点,呈运大道 是城市主干路,该立交是呈黄快速路和鸿运大道 形成的十字形立交节点,功能定位是全互通立 交。 该立交节点现状地形限制条件多,西南象限 内地势较高,规划为城市绿化用地;东南象限内 已建成多栋多层建筑物,应考虑尽量避免拆迁; 立交区北侧为南昆铁路,铁路标高较高;呈黄路 西侧鸿运大道已建,与规划线位不符。结合新册 立交的功能定位和用地局促的现状,新册立交方 案采用三层“迂回定向+苜蓿叶匝道”全互通立交。 呈黄路辅道慢速系统为立交地面层,方便立 交区域内沿线单位出行;呈黄路主线设置高架,

云城西北沿线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云城西北沿线工程--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相关规范(1)C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OO13 - 2006)(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 2006<2016年版》)(3)《城市供水水质标准》(O/T206 - 2005)(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O282 - 2016)(5)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OO1O-2O1O)(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GB50268 - 2008)(7)《混凝上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 - 2009(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10)《建筑地把基础设计规范》(GB 50(X)7-2011)(11)《混凝上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5)(12)X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13)名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1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9 (GB 50069-2016)(15)《地F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1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3 (GB 5297-2009)(1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讨规范3 <JTGD63-2(X)7)(19)《广东省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 15-20-97)(2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21)国家标准《检查井盖》GB/T23858 - 2009、EN124欧洲井盖标准(2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建质【2013]57号])如以上规范进行修编或更新,以现行新的规范为准,相关指引、细那么(1)《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及计算图表为2011年(2)《广州市污水治理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3)《广州巾雨水系统总体规划(2007-2020)>(4)《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及计算困表》2011年(5)《广州市排水管理方法实施细那么3 (2013版)(6)广州市水务局£关于规范广州市排水检杳井井盖盖面标示的通知》(穗水排水(2009 ) 37号)(7)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广州市道路设施检查井井委实施指引》《穗建督(2009J 1149号)(8)《关「增加污水管道CCTV验收要求说明》广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文件穗污治[2008]19号(9)《广州市2020城市总体开展战略规划3(10)广州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洪综合规划(2012~2030》一一白云区》(大坦沙、江高~石井片区)(送审稿2015年4月)(11)《白云创意产业集聚M控制性详细规划》(12)£广州白云区水务同关于〈云城西北沿线(白云三线.华快三期)道路I:程方案》的回复意见B广州市水务局(云水函[2015]71号)(13)广州巾关于进一步明确排水工程建设要求通知》广州内水务局(穗水规划[2017]79号)(14)£云城西北延线(白云三线•华快三期)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评审会参会单位意见3 (2018年1月)(15)£广州市水务局关于推广使用预制装配式排水检查井及限制使用砂砌筑排水检查井的通知》(融水排水[2018]16号)(16)£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排水检查井标准图集(试行)》(2018年2月)(17)《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雨水口标准图集(试行)》(2018年2月)2初步设计评审专家意见回复(1)设计近期雨水溢流管径偏小,无法涓足设计流量要求,应复核调整。

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推进综合立体交通指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

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推进综合立体交通指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

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推进综合立体交通指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公布日期】2021.08.17•【字号】昆交通〔2021〕99号•【施行日期】2021.08.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推进综合立体交通指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各开发(度假)区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按照《昆明市2021年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工作要求,结合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实际,市交通运输局研究制定了《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推进综合立体交通指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1年8月17日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推进综合立体交通指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按照《昆明市2021年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工作要求,为推进2021年营商环境建设综合立体交通指数工作,构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营造交通运输服务营商和创新创业环境,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目标,坚持“高质量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服务”,推进新一轮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紧紧围绕枢纽和网络两大着力点,提高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化水平,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机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以服务昆明为中心向外辐射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优化公共交通良好运营环境,更加紧密地融入国家战略,共同推进和实现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任务(一)突出互联互通,加快交通网络建设1.积极配合国铁集团,优化完善铁路干线网络,开工建设渝昆高铁宜宾至嵩明段,结合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同步实施渝昆高铁嵩明至昆明段。

积极推动深南昆高铁、成昆高铁等铁路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将项目列入国家、省有关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 年 7 月第 7 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道路交通 85
道基础保护措施。
25.5
0.5
12.0
12.0 0.5
分隔护栏 机动车道 分隔墩 机动车道 道路中心线
原有 箱体
昆河铁路
5.0 3.5 1.7 11.5
7.5
11.5 1.7 3.5 5.0
50.9
图 6 呈黄快速路昆河铁路段标准横断面图
6.3 王家营立交 王家营立交位于呈黄快速路设计方案的终
经过与铁路部门和相关部门沟通,决定呈黄 路主线采用地面快速路的形式,仅设置两段高 架,分别跨越昆河铁路和规划 1 号路,规划 1 号 路路口远期预留立交。其余相交支路采用与呈黄 路辅道右进右出的形式,在高架段地面层设有调 头车道。该方案能满足铁路、规划 1 号路的立体 交叉,同时减少了高架道路长度,降低了造价。 平面布置详见图 2 所示。
备注: (1)立A1 类:主要形式为全定向喇叭形、组 合式全互通立交。宜在城市外围区域采用。 (2)立A2 类:主要形式为喇叭形、苜蓿叶形、 半定向、定向 - 半定向组合的全互通立交。 (3)立 B 类 : 主 要 形 式 为 喇 叭 形 、 苜 蓿 叶 型 、 环形、菱形、迂回式、组合式全互通立交或半互 通立交。宜在中心城区采用。 (4)立C类:分离式立交。 6.1 新册立交 新册立交位于呈黄快速路的起点,呈运大道 是城市主干路,该立交是呈黄快速路和鸿运大道 形成的十字形立交节点,功能定位是全互通立 交。 该立交节点现状地形限制条件多,西南象限 内地势较高,规划为城市绿化用地;东南象限内 已建成多栋多层建筑物,应考虑尽量避免拆迁; 立交区北侧为南昆铁路,铁路标高较高;呈黄路 西侧鸿运大道已建,与规划线位不符。结合新册 立交的功能定位和用地局促的现状,新册立交方 案采用三层“迂回定向+苜蓿叶匝道”全互通立交。 呈黄路辅道慢速系统为立交地面层,方便立 交区域内沿线单位出行;呈黄路主线设置高架,
表 1 立交布置原则表
立体交叉类型
快速路-高速公路 快速路-主干路
推荐形式 立 A1 类 立B类
选型
可用形式 -
立 A2 类、 立 C 类
为立交第二层,确保主线交通快捷顺畅;鸿运大 道设置跨线桥,为立交第三层,主线为双幅路, 由东向西主线采用规划线位,由西向东主线采用 现有道路,这样可以利用老路,节省工程投资。 利用鸿运大道双幅路中间空地设置四个左转匝 道,北向东和南向西的左转匝道采用苜蓿叶匝道 方式;西向北和东向南的左转匝道采用迂回定向 匝道的方式,匝道出口位于道路左侧,与另外两 个左转匝道形成同心圆环,大大节约了立交用 地;四个象限内设置四个右转匝道。新册立交设 计方案见图 5 所示。
5 总体设计
首先保证快速系统的高效性,其次保证快慢 系统进出口的有序性,最后确保慢速系统的安全 性。重视行人、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设计,以人 性化设计提高交通秩序和效益。结构设计体现新 颖、轻巧、安全、美观、经济且便于施工的特 点。 5.1 平面布置
快速路常见有三种型式:地面快速路、高架 快速路、堑式(地道)快速路。不同形式的快速路 有不同的特点,适用的场合也不同。呈黄快速路 沿线尚未开发,与昆河铁路、规划 1 号路(城市主 干路)相交,全线高架的形式造价较高。
3 主要技术标准
(1)道 路 等 级 。 主 线 : 城 市 快 速 路 ; 辅 道 : 城市次干路。
(2)设计车速。主线:V=80 km/h;辅道:V= 40 km/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道:V=40 km/h。
(3)立 交 等 级 。 新 册 立 交 : 互 通 立 交 1 级 ; 王家营立交:互通立交 1 级。
技术开发区、空港经济区和机场高速,是重要的 城市快速走 廊 。 其 主 线 衔 接 城 市 发 展 “ 两 核 ”, 拉近新城组团的距离并引导城市发展;其辅道功 能定位是疏解区域的内部出行交通,同时是快速 路的集散道路。 2.2 服务对象
呈黄快速路服务于呈贡新区、昆明国家级经 济技术开发区、空港经济区;辅道为昆明国家级 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大冲片区和洛羊物流片区服 务。主要为客运货运服务。
主线和辅道之间设置进出口,平均间距为 1.08 km,设有加减速车道,严格按照 《城市快速 路设计规范》设计。
地面段 60 m 宽采用的断面形式:3.25 m(人 行 道 )+3.5 m ( 非 机 动 车 道 )+1.5 m ( 机 非 分 隔 带 )+ 7.5 m(机动车慢速道)+2.0 m(绿化分隔带)+12.0 m (机动车快速道)+0.5 m(中央分隔护栏)+12.0 m(机 动车快速道)+2.0 m(绿化分隔带)+7.5 m(机动车慢 速道)+1.5 m(机 非 分 隔 带 )+3.5 m(非 机 动 车 道 )+ 3.25 m(人行道)=60 m。其横断面图见图 3 所示。 5.2.2 高架段
3.5
非机 动车

3.25 人行道
图 3 呈黄快速路地面段标准横断面图
84 道路交通
0.5 分隔护栏
城市道桥与防洪
12.0 机动车道
25.5
0.5
12.0
分隔墩
机动车道
道路中心线
0.5 分隔护栏
2014 年 7 月第 7 期
6.25 人行道
3.5
5.0
0.25+3.75×2+3.5+0.25=11.5
点,该立交是呈黄快速路和昆石高速形成的十字 形立交节点,功能定位是全互通立交。
目前昆石高速已建成单喇叭形立交与现状呈 黄路相沟通,并设置有收费站,位于立交区西南 象限。昆石高速除在立交匝道和呈黄路处采用桥 梁结构上跨外,其余路段均采用路基形式,如图 7 所示。
弃,同时还需要设置多处收费站,实施难度大, 工程造价高。
呈黄路扩建为城市快速路,该节点设计应在 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现有匝道和 地形条件,做到功能匹配,布局合理。经充分方 案比选论证,王家营互通立交总体布置为双喇叭 立交形式,立交位于西南和东南象限。
呈黄路主线通过匝道与昆石高速现状收费站相 连接,然后上跨昆石高速;呈黄路两侧辅道在立 交匝道外围绕行,左侧辅道利用地形地势,在地 势低洼处下穿匝道,辅道利用昆石高速原有桥跨 下穿通过昆石高速。整个立交充分减少对已运营 的昆石高速影响,完全利用了昆石高速现有单喇 叭立交(见图 8)。
高新技术 开发区
昆明国际机场
安宁
呈黄路空港段
经济技术 开发区 呈黄路经开段 (本次设计范围)

呈贡新区

高新产业基地
图 1 呈黄快速路区位图
2 功能定位及服务对象
2.1 功能定位 呈黄快速路串联呈贡新区、昆明国家级经济
收稿日期:2014-04-01 作者简介:曹 黎 明 (1982- ), 男 , 山 东 人 , 硕 士 , 工 程 师 , 从 事 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和研究工作。
图 5 新册立交设计方案图
6.2 昆河铁路节点 呈黄路线位与昆河铁路相交,昆河铁路是滇
越铁路云南段,自昆明至河口县,是中国最早修 筑的铁路之一,现仍为米轨轨距。昆河铁路位于 地面层,现状呈黄路以 8.5 m 宽涵洞形式下穿铁 路。
经过与铁路部门多次沟通,呈黄路慢速系统 不可以平交昆河铁路。设计方案考虑主线以高架 桥的方式上跨昆河铁路,辅道受纵坡限制,以涵 洞形式下穿昆河铁路。充分利用现状涵洞作为单 侧人非通道,减少废弃,辅道和另一侧人非通道 需新建涵洞 (见图 6)。施工期间需注意加强对轨
机非分隔带
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
7.5 中央分隔带
60.0
0.25+3.75×2+3.5+0.25=11.5
5.0
3.5
机动车道
机非分隔带 非机动车道
6.25 人行道
图 4 呈黄快速路高架段标准横断面图
6 主要立交节点设计
呈黄快速路作为快速路,是全封闭、控制出 入口、连续交通,与沿线各级道路相交处,均采 用立交形式,立交设置原则如表 1 所列。
3.25 人行道
3.5
非机 动车

1.5
机非 分隔

7.5 机动车慢速道
2.0
绿化 分隔

0.5+3.75×2+3.5+0.5=12.0 0.5 0.5+3.75×2+3.5+0.5=12.0
机动车快速道
中央 分隔 护栏 60.0
机动车快速道
2.0
绿化 分隔

7.5
1.5
机动车慢速道 机非 分隔 带
新册立交
昆河铁路
规划 1 号路
王家营立交
立交区
地面段
高架段 地面段 高架段 地面段 立交区
图 2 呈黄快速路平面布置图
5.2 横断面布置 5.2.1 地面段
地面段道路标准横断面采用主线 + 辅道的布 置、快慢分离的方式,既有利于主线交通的快 速、安全,同时辅道的设置也能满足两侧居民进 出的需要。内侧双向 6 车道为快车道,两侧为单 向双车道的慢车道。经过多次设计优化,中央分 隔带采用 0.5 m 分隔护栏形式,主线设计车速为 80 km/h,路缘带为 0.5 m,辅道设计车速 40 km/h, 路 缘 带 为 0.25 m。 两 侧 增 设 1.5 m 的 机 非 分 隔 带,使其更符合景观绿化需求。
(4)道路红线宽度:60 m。 (5)车 道 宽 度 。 路 段 车 道 宽 度 : 大 车 道 宽 度 为 3.75 m,小车道宽度为 3.5 m;双车道匝道宽度: 9.0 m。 (6)道路净空高度。机动车道大于等于 5.0 m; 自行车、行人道大于等于 2.5 m。 (7)荷载等级。路面结构计算荷载:BZZ-100 型标准车;桥梁结构荷载标准:城-A 级。 (8)抗震等级。抗震烈度为 8 度。
4 流量预测及规模论证
根据片区规划和路网规划,呈黄快速路的交 通需求目标年近期为 2020 年,远期为 2030 年。 经预测至远期 2030 年,呈黄快速路通道上 12 h 双向交通量达到 10.8 万 pcu,高峰小时双向交通 量约 11 600 pcu,其中快速路主线单向交通量约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