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实用word文档 (3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答案.docx

1.使用油镜时,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油镜指的是为了减少高倍镜的折光,在物镜和玻片之间滴上松节油等。
所以油镜其实就是给高倍镜物镜和玻片之间加油。
而所有高倍镜之前都先要用低倍镜观察,是因为低倍镜下好找目标。
低倍镜放大10 倍,高倍镜放大40 倍,油镜放大100 倍,先用低倍镜、高倍镜,既便于找到目标,又方便调焦距。
要使显微镜视野明亮,除采用光源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加大聚光器光圈,同样设置下低倍物镜比高倍物镜视野亮把材料切薄一点透光较好使用滤光片,增加反差和清晰度。
向上调节聚光器。
2.怎样区别活性污泥中的几种固着型纤毛虫大多数情况下,会遇到钟虫、柄纤毛虫、累枝虫等。
三种虫形态均类似钟的形状,钟虫每个都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连接;柄纤毛虫类似钟虫,量很大,只是在根部汇聚在一根柄上,可以理解成一根柄上分出很多个钟虫;而累枝虫就像是树,一根柄上分出很多个柄,然后很多个柄上又分出很多个“钟虫”。
用压滴法制作标本片时注意什么问题1. 使用的载玻片和盖玻片都要干净;2. 制成的标本片不能有气泡4. 涂片为什么要固定,固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如果不固定的话你进行染色后水洗去多余染料的同时会将菌体一并冲走注意的就是不要弄死细胞咯!不知道你用什么方法,如果是用火,那就是不要烧死它们,用载玻片背面靠近火源,过两次就好。
Over一般我都是用酒精灯的外焰烤的但是要注意温度。
温度过高挥出现变形细胞。
温度已载玻片接触手背,手背不觉得烫为宜。
加热只水分蒸发完全后,再在酒精灯外焰上通过两到三次,就成了。
革兰氏染色法中若只做1~4 步,不用番红染液复染,能否分辨出革兰氏染色结果为什么能。
在酒精脱色后,不被酒精脱色而保留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G+),被酒精脱色为革兰氏阴性菌。
最后一步用番红染液复染,是为了让结果更清楚。
革兰氏染色原理和番红复染本身并无关系。
但是,但是,你能指着一片空白的照片说这些细菌没有被结晶紫染色所以是阴形吗鬼知道那里有没有细菌。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周群英

由于精力有限,加之本人学识有限,总结不够完善,还望见谅!预祝各位同学考研成功!湖南吉首大学资环学院—黄观石1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绪论1 何谓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答:原核微生物的核很原始,发育不全,只有DNA 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界限,叫拟核或似核。
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器,只有由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体系,如间体核光合作用层片及其他内折。
也不进行有丝分裂。
原核微生物包括古菌(即古细菌)、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粘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
2 何谓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答:真核微生物由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内由核仁核染色质。
由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使两者由明显的界限。
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和叶绿体等。
进行有丝分裂。
真核微生物包括除蓝藻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等。
3 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答: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如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及它们的亲缘关系,由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
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株”不是分类单位。
4 生物的分界共有几种分法,他们是如何划分的?答:1969 年魏泰克提出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后被Margulis 修改成为普遍接受的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原生生物界(包括蓝藻以外的藻类及原生动物)、真菌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动物界和植物界。
我国王大耜教授提出六界: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和植物界。
5 微生物是如何命名的?举例说明。
答: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
这个种的名称是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属名和种名都用斜体字表示,属名在前,用拉丁文名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答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答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答案介绍1.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答:根据它们的客观生物学特性(如个体形态和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
)和它们的遗传关系,各种微生物从大到小排列成一个系统,并按边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
物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植物”不是分类单位。
2.微生物是如何命名的?举个例子。
答:微生物的命名是基于生物学中的二项式方法,即用两个拉丁字符来命名一种微生物。
这个物种的名字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特定的名字组成。
类属名和物种名用斜体表示,类属名在前面,使用拉丁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
这个特定的名字在拉丁语形容词之后,用拉丁语形容词来表达。
第一个字母是小写的。
例如,大肠杆菌的名称是大肠杆菌。
3.写出大肠杆菌和桔杆菌的拉丁全名。
答:大肠杆菌的名字是大肠杆菌,桔杆菌的名字是枯草杆菌。
微生物的特征是什么?答:(1)个体很小微生物非常小,从几纳米到几微米不等,只能通过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
病毒小于0.2微米,只能通过光学显微镜可见范围之外的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2)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环境的多样性,如极端高温、高盐度和极端酸碱度,导致了微生物的大量和多样性。
(3)快速繁殖大多数微生物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一个世代可以在十分钟到二十分钟内繁殖。
在物种竞争中获得优势是生存竞争的保证。
(4)易变大多数微生物是结构简单的单细胞。
整个细胞与环境直接接触,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遗传物质DNA的变化和变异。
或者变异成优秀的菌株或者降解菌株。
第一章是超级微生物——病毒的非细胞结构1.病毒是什么样的微生物?它的特点是什么?答: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特别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体内。
它们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是尺寸小于0.2微米的微小微生物。
特点:尺寸小于0.2微米,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
你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合成蛋白质——核糖体。
你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需的酶系统。
第四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后练习题全解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_周群英课后习题目录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0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0第二章原核微生物2第三章真核微生物4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6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9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3第二篇微生物生态16第一章微生物生态16第二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18第三章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21第四章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23 第五章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25第六章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27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1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微生物?它有什么特点?答:病毒没有合成蛋白质的机构——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独立的代谢能力,必须专性寄宿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其特点是:病毒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是具有生命的超微生物,然而,在宿主体外却呈现不具生命特征的大分子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能力,一旦重新进入活的宿主细胞内又具有生命特征,重新感染新宿主。
2病毒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类病毒?答:依据是:病毒是根据病毒的宿主、所致疾病、核酸的类型、病毒粒子的大小、病毒的结构、有或无被膜等进行分类的。
根据转性宿主分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病毒(噬放线菌体)、藻类病毒(噬藻体)、真菌病毒(噬真菌体)。
按核酸分类:有DNA病毒和RNA病毒。
3病毒具有什么样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答: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
还含有脂质和多糖。
整个病毒体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衣壳。
蛋白质衣壳是由一定数量的衣壳粒按一定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病毒外壳。
核酸内芯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4叙述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答: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有:吸附、侵入、复制、聚集与释放。
(完整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绪论1、何谓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答:原核微生物的核很原始,发育不全,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界限,叫拟核或似核。
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器,只有由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体系,如间体核光合作用层片及其他内折。
也不进行有丝分裂。
原核微生物包括古菌(即古细菌)、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粘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
2、何谓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答:真核微生物由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内由核仁核染色质。
由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使两者由明显的界限。
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和叶绿体等。
进行有丝分裂。
真核微生物包括除蓝藻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等。
3、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答: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如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及它们的亲缘关系,由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
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株”不是分类单位。
4、生物的分界共有几种分法,他们是如何划分的?答:1969年魏泰克提出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后被Margulis修改成为普遍接受的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原生生物界(包括蓝藻以外的藻类及原生动物)、真菌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动物界和植物界。
我国王大教授提出六界: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和植物界。
5、微生物是如何命名的?举例说明。
答: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
这个种的名称是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属名和种名都用斜体字表示,属名在前,用拉丁文名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
种名在后,用拉丁文的形容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小写。
如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称是Escherichia coli。
第四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后练习题全解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_周群英课后习题目录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0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0第二章原核微生物2第三章真核微生物5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7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11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6第二篇微生物生态19第一章微生物生态19第二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2第三章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26第四章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28 第五章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30第六章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33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1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微生物?它有什么特点?答:病毒没有合成蛋白质的机构——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独立的代谢能力,必须专性寄宿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
其特点是:病毒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是具有生命的超微生物,然而,在宿主体外却呈现不具生命特征的大分子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能力,一旦重新进入活的宿主细胞内又具有生命特征,重新感染新宿主。
2病毒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类病毒?答:依据是:病毒是根据病毒的宿主、所致疾病、核酸的类型、病毒粒子的大小、病毒的结构、有或无被膜等进行分类的。
根据转性宿主分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病毒(噬放线菌体)、藻类病毒(噬藻体)、真菌病毒(噬真菌体)。
按核酸分类:有DNA病毒和RNA病毒。
3病毒具有什么样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答: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
还含有脂质和多糖。
整个病毒体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衣壳。
蛋白质衣壳是由一定数量的衣壳粒按一定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病毒外壳。
核酸内芯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4叙述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答: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有:吸附、侵入、复制、聚集与释放。
第四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后练习题全解

第四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后练习题全解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_周群英课后习题目录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 (1)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1)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3)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6)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8)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12)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6)第二篇微生物生态 (20)第一章微生物生态 (20)第二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2)第三章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26)第四章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28)第五章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 (31)第六章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34)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1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微生物?它有什么特点?答:病毒没有合成蛋白质的机构——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独立的代谢能力,必须专性寄宿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
其特点是:病毒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是具有生命的超微生物,然而,在宿主体外却呈现不具生命特征的大分子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能力,一旦重新进入活的宿主细胞内又具有生命特征,重新感染新宿主。
2病毒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类病毒?答:依据是:病毒是根据病毒的宿主、所致疾病、核酸的类型、病毒粒子的大小、病毒的结构、有或无被膜等进行分类的。
根据转性宿主分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病毒(噬放线菌体)、藻类病毒(噬藻体)、真菌病毒(噬真菌体)。
按核酸分类:有DNA病毒和RNA病毒。
3病毒具有什么样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答: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
还含有脂质和多糖。
整个病毒体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衣壳。
蛋白质衣壳是由一定数量的衣壳粒按一定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病毒外壳。
核酸内芯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第四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后练习题全解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_周群英课后习题目录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0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0第二章原核微生物2第三章真核微生物5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7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11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5第二篇微生物生态19第一章微生物生态19第二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1第三章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25第四章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27 第五章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30第六章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33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1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微生物?它有什么特点?答:病毒没有合成蛋白质的机构—-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独立的代谢能力,必须专性寄宿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
其特点是:病毒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是具有生命的超微生物,然而,在宿主体外却呈现不具生命特征的大分子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能力,一旦重新进入活的宿主细胞内又具有生命特征,重新感染新宿主。
2病毒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类病毒?答:依据是:病毒是根据病毒的宿主、所致疾病、核酸的类型、病毒粒子的大小、病毒的结构、有或无被膜等进行分类的.根据转性宿主分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病毒(噬放线菌体)、藻类病毒(噬藻体)、真菌病毒(噬真菌体)。
按核酸分类:有DNA病毒和RNA病毒。
3病毒具有什么样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答: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
还含有脂质和多糖。
整个病毒体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衣壳。
蛋白质衣壳是由一定数量的衣壳粒按一定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病毒外壳。
核酸内芯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4叙述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答: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有:吸附、侵入、复制、聚集与释放.首先,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以它的尾部末端吸附到敏感细胞表面上某一特定的化学成分,或是细胞壁,或是鞭毛,或是纤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它是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各类微小生物。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我们来了解一下。
选择题
1.碳源和能源来自同一有机物的是(D)
A、光能自养型
B、化能自养型
C、光能异养型
D、化能异养型
2.以下有关氮源的描述错误的是:(C)
A.氮源是提供微生物细胞组分中氮素的来源B.氮源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C.氮气是固氮微生物的唯一氮源D.氮源是少数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3.硝化细菌属于(C)型的微生物
A、光能自养
B、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化能异养
4.以下不属于细菌内含物的是:(C)
A、异染粒
B、PHB
C、核糖体
D、硫粒
5.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B)
A、荚膜
B、细胞壁
C、芽孢
D、鞭毛
6.在普通培养基里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用以区别微生物的是(A)。
A、鉴别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补充培养基
D、天然培养基
7.噬菌体是侵染(B)的病毒
A、植物
B、细菌
C、动物
D、动物和植物
8.放线菌具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功能的菌丝是(A)
A、基内菌丝
B、气生菌丝
C、孢子丝
D、孢子
9.能够利用利用现成有机物中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菌叫(D)型细菌、
A、光能自养
B、化能自养
C、光能异养
D、化能异养
10.反硝化作用(A)
A、是将硝酸根还原为氮气的过程
B、是反硝细菌和硝化细菌共同完成的
C、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可发生
D、可在废水处理的曝气池阶段发生
11.能够利用光能并以CO2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的细菌叫(A)型细菌
A、光能自养
B、化能自养
C、光能异养
D、化能异养
12.地衣是微生物间的(B)
A、竞争关系
B、共生关系
C、互生关系
D、寄生关
系
13.供氧不足时产生有机酸的主要原因A
A、微生物发酵
B、微生物有氧呼吸
C、微生物无氧呼吸
D、细菌死亡
14.测定水样中活细菌数的方法B
A、计数器直接计数法
B、平板菌落计数法
C、染色涂片计数法
D、比浊法
15.催化反应的酶属于B
A、氧化还原酶类
B、转移酶类
C、裂解酶类
D、合成酶类填空题
1.霉菌产生的无性孢子有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坦孢子和节孢子。
2.细胞膜的主要化学组成是磷脂和蛋白质。
3.一分子丙酮酸完全氧化可产生3分子二氧化碳和15分子ATP。
4.细菌的荚膜通常在生长曲线上的稳定时期时期产生。
5.原核生物能量产生的部位在细胞膜,而真核生物能量产生的部位在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