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1 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计算1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平衡与平衡常数计算

化学反应平衡与平衡常数计算

化学反应平衡与平衡常数计算化学反应平衡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反应停止,此时前后两侧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反应达到平衡。

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称为平衡常数,用K表示,根据化学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得出。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取决于反应方程式的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反应类型及对应的平衡常数计算方法:1.气相反应对于一般的气态反应 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K的计算公式为 K = ([C]^c[D]^d) / ([A]^a[B]^b)。

其中,方括号表示物质的浓度,小写字母表示对应物质的系数。

2.液相反应对于一般的溶液反应 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K的计算公式为 K = ([C]^c[D]^d) / ([A]^a[B]^b)。

与气相反应的计算方法相同。

3.溶解度反应溶解度反应是指固体物质在溶液中溶解或从溶液中析出的反应。

溶解度反应的平衡常数通常用溶解度积(solubility product)K_sp来表示。

对于晶体的溶解反应 aA(s) ⇌ cC(aq) + dD(aq),平衡常数K_sp的计算公式为 K_sp = [C]^c[D]^d。

4.酸碱反应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通常用酸解离常数(acid dissociation constant)Ka或碱解离常数(base dissociation constant)Kb来表示。

以酸解离为例,对于酸解离反应 HA ⇌ H+ + A-,平衡常数Ka的计算公式为 Ka = [H+][A-] / [HA]。

需要注意的是,平衡常数K的大小可以反映反应的方向性。

当K >1时,反应偏向生成物的一侧;当K < 1时,反应偏向反应物的一侧;当K = 1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相等。

除了使用计算公式外,还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测定平衡常数。

通过控制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等条件,可以观察到平衡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变化,从而计算得到平衡常数的数值。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的计算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的计算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的计算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各种反应物之间的反应速率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即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平衡常数是用来描述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浓度或压强的关系的。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因反应类型而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平衡常数计算的几种常见方法。

一、理想气体状态下的平衡常数计算对于理想气体状态下的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可以通过平衡态下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浓度之比得出。

以一般的气体反应为例,假设反应方程式为:aA + bB ⇌ cC + dD其中,A、B、C、D分别代表反应物和生成物,a、b、c、d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系数。

平衡常数Kc的定义为:Kc = [C]^c[D]^d / [A]^a[B]^b其中,[A]、[B]、[C]、[D]分别代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浓度。

二、液体和溶液状态下的平衡常数计算对于液体和溶液状态下的反应,常常使用溶液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浓度(mol/L)来计算平衡常数Kc。

同样以一般的液体或溶液反应为例,反应方程式为: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Kc的计算依然是根据物质的浓度之比,计算方法与气体反应类似。

三、气相反应和溶液反应间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气相反应和溶液反应之间存在关联。

当溶液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同时是气体时,该反应满足Henry定律,可以通过溶液中溶质的分压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平衡常数Kc。

Henry定律表达式为:P = K × C其中,P为气体的分压,K为Henry常数,C为溶质的摩尔浓度。

四、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在计算平衡常数时,还需要考虑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增加温度时,反应通常会偏向于吸热反应(即正向反应),平衡常数Kc会增大。

相反,当降低温度时,反应通常会偏向于放热反应(即逆向反应),平衡常数Kc会减小。

根据Arrhenius方程,平衡常数Kc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表达式表示:ln(K2/K1) = (ΔH°/R) × (1/T1 - 1/T2)其中,K1和K2分别为两个温度下的平衡常数,ΔH°为反应的标准焓变,R为理想气体常数,T1和T2分别为两个温度。

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一、化学平衡常数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与反应物浓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

2.意义及影响因素(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当K>105时,该反应进行基本完全)。

(2)K只受温度影响。

(3)化学平衡常数指的是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3.应用(1)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一般来说,一定温度下的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平衡常数值越大,反应进行程度越大(2)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 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 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3)计算平衡体系中的相关量。

根据相同温度下,同一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转化率等。

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是物质的任一浓度。

(×)(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平衡常数。

(×)(3)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

(√)(5)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能体现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6)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取决于该反应的反应热。

(√)(7)对于一个可逆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数值也不同。

(√)二、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起变平“三段式”如mA(g)+nB(g) pC(g)+qD(g),令A、B起始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1、b mol·L-1,达到平衡后消耗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x mol·L-1。

mA(g)+nB(g)pC(g)+qD(g)c始/(mol·L-1) a b 0 0c变/(mol·L-1) mx nx px qxc平/(mol·L-1) a-mx b-nx px qx则K=(px)p·(qx)q(a-mx)m·(b-nx)n。

化学平衡常数和平衡体系的计算

化学平衡常数和平衡体系的计算

化学平衡常数和平衡体系的计算在化学反应中,平衡常数是衡量反应进行程度的重要指标。

平衡常数的大小决定了反应的方向和反应的强度。

了解如何计算化学平衡常数以及平衡体系的构建对于理解反应的性质和控制反应过程至关重要。

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给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Kc定义为生成物浓度的乘积除以反应物浓度的乘积的比值,即:Kc = [C]^c [D]^d / [A]^a [B]^b其中,[A]、[B]、[C]和[D]分别表示反应物A、B和生成物C、D的浓度。

平衡常数Kc的大小决定了反应的方向和反应的强度。

当Kc大于1时,反应向生成物的方向进行;当Kc小于1时,反应向反应物的方向进行;当Kc等于1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计算平衡常数的关键在于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这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者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来确定。

在实验测定中,可以通过测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来确定平衡常数。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可以直接作为浓度的比例关系。

二、平衡体系的构建和计算平衡体系是指在给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达到平衡的状态。

平衡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温度、压力和浓度等因素。

在构建平衡体系时,需要遵循Le Chatelier原理,即系统倾向于抵抗外界的变化,以维持平衡。

平衡体系的计算可以通过平衡常数和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来实现。

首先,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初始浓度。

然后,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

最后,根据Le Chatelier原理,确定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例如,考虑以下反应:N2(g) + 3H2(g) ⇌ 2NH3(g)假设初始时N2和H2的浓度分别为1 mol/L,NH3的浓度为0 mol/L。

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以计算出平衡时NH3的浓度为4 mol/L,N2和H2的浓度分别为0.5 mol/L。

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

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

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化学平衡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度与产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度达到平衡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以及温度都是重要的因素,通过这些因素可以进行相关的计算。

本文将介绍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方法。

一、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化学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平衡位置的物理量,用K表示。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aA+bB↔cC+dD反应物的浓度的分子数乘积除以产物的浓度的分子数乘积的比值,即可得到化学平衡常数K:K=([C]^c[D]^d)/([A]^a[B]^b)其中,[C]、[D]、[A]、[B]分别表示产物C、D和反应物A、B的浓度。

二、反应浓度的计算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是进行化学平衡计算的重要因素。

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化学计量关系以及它们在平衡状态下的浓度,可以计算出平衡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

三、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与计算1.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反应速率会增加,使得平衡位置发生变化。

根据反应热力学原理,可以利用反应焓变和温度的关系,计算出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ΔG=ΔH-TΔS其中,ΔG表示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ΔH表示反应的标准焓变,T表示温度,ΔS表示反应的标准熵变。

2.压力:对于涉及气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压力来影响平衡位置。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反应物和产物中有气体参与反应时,压力增大会使平衡位置向低压方向移动,反之亦然。

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分压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平衡常数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3.浓度:根据浓度与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化学平衡位置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当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发生变化时,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平衡位置会发生变化,使得浓度变化的方向尽量减小。

四、平衡计算实例以下为一个平衡计算的实例:反应为:2SO2(g)+O2(g)↔2SO3(g)假设在其中一温度下,反应物SO2和O2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2mol/L,产物SO3的初始浓度为0.1mol/L,求平衡浓度以及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一、化学平衡常数
一.概念
对某一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无论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如 何,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系数次方的 比是一个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用K表示。
2、K的表达式
对于下列可逆反应:aA + bB
cC + dD,则有:
K cc(C)cd (D) ca(A)cb(B)
c为各组分的平衡浓度, K值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三节 化学平 衡
——化学平衡常数
1 添加标题
通过分析数据得到:
[ HI ]2 [H 2]•[I2]
2 添加标题
温度不变时,
为常数,即生
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
的比值为常数。
3 添加标题
常数K与反应的起始浓度大小无关
4 添加标题
常数K与正向建立还是逆向建立平衡 无关,即与平衡建立的过程无关。
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
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等倍扩 大或缩小
K值表达式中,固 体、液态水不写
K只与温度有关, 与反应物或生成物 的浓度无关
4、平衡常数的 意义
定量的衡量化学反应进行 的程度
一.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 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也 越大。
二.一般当K>105时,该反应 进行得基本完全。
例1:在密闭容器中,将NO2加热到某温度时,可进行如
下反应:2NO2
2NO+O2,在平衡时各物质的
浓度分别是:c(NO2)=0.06mol/L,c(NO)=0.24mol/L,
c(O2)=0.12mol/L.试求:
1.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2. 开始时NO2的浓度。 3. NO2的转化率。

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的计算

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的计算

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 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与反应的吸 放热性质有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 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以通过平 衡常数来解释
压力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压力改变会影响平衡常数,从而影 响平衡移动的方向。
压力减小,反应向气体体积增大的 方向移A + B → C,平衡常数K = [C]/[A][B] 实例2:反应2A + B → 3C,平衡常数K = [(C)^3]/[A]^2[B] 实例3:反应A + 2B → 3C,平衡常数K = [(C)^3]/[A][B]^2 实例4:反应4A + 3B → 5C,平衡常数K = [(C)^5]/[A]^4[B]^3
Part Six
化学平衡的实验研 究方法
实验设计原则
科学性原则: 实验设计应基 于科学原理, 合理安排实验 步骤和操作。
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中应控制 其他变量的影 响,只改变一 个变量来观察 结果的变化。
对照原则:通 过设置对照组, 消除无关变量 的干扰,提高 实验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重复性原则: 实验应进行多 次重复,以减 小误差和偶然 性,提高实验 结果的稳定性
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的方法 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平衡常数的应用实例
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计算反应速率
平衡移动原理: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通过改变这些因素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计算方法:根据平衡移动原理,通过计算反应物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 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得出反应速率的变化。

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的计算

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的计算
[答案] c3H2O (1)K= 3 c H2 (2)60% 吸热
人教版化学
第三节
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的计算
[例 2]
回 扣 主 干 知 识
(2012· 福建高考节选)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 2C(g)+D(s)反应,按下表
演 练 知 能 检 测
能量)条件下进行 2A(g)+B(g)
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简述该 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____________ 。
演 练 知 能 检 测
突 破 核 心 要 点
人教版化学
第三节
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的计算
回 扣 主 干 知 识
[思考探究] 1.放热反应(ΔH<0)一定能自发进行吗?吸热反应 (ΔH>0)一定不能自发进行吗? 提示:有些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如碳的燃烧;
演 练 知 能 检 测
突 破 核 心 要 点
cFe3O4· c4H2 B.K= 3 c Fe· c4H2O c4H2 D.K= 4 c H2O
)
演 练 知 能 检 测
突 破 核 心 要 点
解析: Fe、Fe3O4 均为固体,其浓度可视为 c4H2 常数 1。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 4 。 c H2O 答案:D
演 练 知 能 检 测
突 破 核 心 要 点
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 以 aA(g) +d bB(g) c
c C· c D K= caA· cbB 。
cC(g)+dD(g)为例:
人教版化学
第三节
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的计算
回 扣 主 干 知 识
3.与化学反应进行程度关系
K越大,化学反应进行的越 彻底 ,反之,化学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11 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计算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分子数相同的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K 值分别是 ①H2+F 22HF K =1047 ②H2+Cl 22HCl K =1017 ③H2+Br 22HBr K =109④H 2+I 22HI K =1比较K 值大小,可知各反应的正反进行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①④③② D .无法确定答案:A2.(2008·海南高考)X 、Y 、Z 三种气体,取X 和Y 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 +2Y2Z ,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 2,则Y 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 .33%B .40%C .50%D .66%答案:D3.(2008·山东高考)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 =c (CO )·c (H 2O )c (CO 2)·c (H 2)。

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 +H 2O CO 2+H 2答案:A4.有可逆反应:2A(g)+3B(g)x C(g)+y D(g)。

已知c (A)始=5 mol·L -1,c (B)始=3 mol·L-1,v (C)=0.5 mol·L(L·min)-1。

反应进行2 min 达到平衡,测得c (D 平)=0.5 mol·L -1,关于此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 (A 平): c (B 平)=5 : 3B .c (A 平) : c (B 平)=2 : 3C .x =1D .x : y =2 : 1解析:由于C 、D 的计量数未知,则A 、B 的平衡浓度无法求得,但由已知条件可以求得C 、D 转化量之比为2 1,所以x : y =2 : 1。

答案:D5.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里加入一定物质的量的A ,发生如下反应并建立平衡:A(g)2B(g),2B(g)C(g)+2D(g),测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是c (A)=0.3mol·L -1,c (B)=0.2 mol·L -1,c (C)=0.05 mol·L -1,最初向容器里加入A 的物质的量是( )A .0.5 molB .0.8 molC .0.9 molD .1.2 mol解析:因为平衡时,n (A)平=0.3 mol·L -1×2 L =0.6 mol ,n (B)平=0.2 mol·L -1×2 L =0.4 mol ,n (C)平=0.05 mol·L -1×2 L =0.1 mol ,所以n (B)转=2n (C)平=0.2 mol ,n (B)=n (B)平+n (B)转=0.6 mol ,n (A)转=12n (B)=0.3 mol ,n (A)=n (A)平+n (A)转=0.9 mol 。

答案:C6.将一定量的Ag 2SO 4固体置于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少量V 2O 5),在某温度下发生反应:Ag 2SO 4(s) Ag 2O(s)+SO 3(g),2SO 3(g) 2SO 2(g)+O 2(g),经10 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 (SO 3)=0.4 mol·L -1,c (SO 2)=0.1 mol·L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用SO 2表示的反应速率v (SO 2)=0.01 mol·(L·min)-1 ②用O 2表示的反应速率v (O 2)=0.01 mol·L -1·min -1 ③SO 3的分解率等于10% ④SO 3的分解率等于20%⑤Ag 2SO 4分解最初生成的c (SO 3)=0.5 mol·L -1 A .①④⑤ B .①③⑤ C .只有 ②③ D .只有③⑤解析:c (SO 2)=0.1 mol·L-1为SO 2的平衡量也是转化量,v (SO 2)=0.01 mol·L -1·min -1,v (O 2)=12v (SO 2)=0.005 mol·L -1·min -1,c (SO 3)转=c (SO 2)=0.1 mol·L -1,c (SO 3)平=0.4 mol·L -1,c (SO 3)始=0.4 mol·L -1+0.1 mol·L -1=0.5 mol·L -1,α(SO 3)=0.1 mol·L -10.5 mol·L -1×100%=20%,c (SO 3)始即为Ag 2SO 4分解最初生成的SO 3量。

答案:A7.在一定条件下,有可逆反应X(g)+3Y(g)2Z(g),若X 、Y 、Z 起始浓度分别为c 1、c 2、c 3(均不为0),经过2 min 后达到平衡,平衡时X 、Y 、Z 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 -1、0.3mol·L-1、0.04 mol·L-1,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v(Z)=0.02 mol·(L·min)-1B.平衡时,X与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 : 2C.c1:c2=1 : 3D.X、Y的转化率相等解析:A中若v(Z)=0.02 mol·(L·min)-1,则2 min内Z的浓度增加0.04 mol·L-1,由起始时Z的浓度不为0,因此A错;B项符合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及反应速率之比与计量数之间的关系;由于X、Y的变化量之比为1 : 3,平衡时X、Y的浓度之比为1 : 3,因此C、D正确。

答案:A8.在一定温度时,将1 mol A和2 mol B放入容积为5 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C(g)+2D(g),经5 min后,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0.2 mol·L-1。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5 min内,该反应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 mol·(L·min)-1B.在5 min时,容器内D的浓度为0.2 mol·L-1C.当容器内压强保持恒定时,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5 min时容器内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3 mol解析:5 min时,c(C)=0.1 mol·L-1,c(D)=0.2 mol·L-1,v(C)=0.1 mol·L-15 min=0.02mol·(L·min)-1。

此反应是恒温时体积可变的反应,所以压强恒定,即达到了平衡状态。

5 min 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2.5 mol。

答案:D9.在密闭容器中将CO和水蒸气的混合物加热到800℃时,有下列平衡:CO+H 2O CO2+H2,且K=1。

若用2 mol CO和10 mol H2O(g)相互混合并加热到800℃,则CO的转化率为()A.16.7% B.50%C.66.7% D.83.3%答案:D10.在一个容积为6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 X(g)和2 L 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X(g)+n Y(g)2Q(g)+6R(g)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了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中的n值为()A.3 B.4C.5 D.6解析:因X的浓度减小,说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因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了5%,说明正反应为气体总体积扩大的反应,则有:4+n <2+6,所以n <4。

答案:A11.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与Y 的转化率之比为1 : 2,则起始充入容器中的X 与Y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 : 1B .1 : 3C .2 : 3D .3 : 2解析:由题意可得:1n (X ):3n (Y )=1 : 2,n (X )n (Y )=23。

答案:C12.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 和B 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3B(g)2C(g)。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 ,其中C 气体的体积占10%。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 LB .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 LC .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 消耗掉0.05V LD .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 消耗掉0.05V L 答案:BC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52分)13.(16分)恒温下,将a mol N 2与b mol H 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 2(g)+3H 2(g)2NH 3(g)(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 时,n t (N 2)=13 mol ,n t (NH 3)=6 mol ,计算a 的值。

(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 L(标准状况下),其中NH 3的体积分数为25%。

计算平衡时NH 3的物质的量。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n (始):n (平)=______________。

(4)原混合气体中,a : b =________。

(5)达到平衡时,N 2和H 2的转化率之比,α(N 2) : α(H 2)=________。

(6)平衡混合气体中,n (N 2) : n (H 2) : n (NH 3)=________。

解析:(1)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知,反应掉的N 2和生成NH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设反应掉的N 2的物质的量为x 。

则x : 6=1 : 2 解得:x =3 a =13+3=16。

(2)n 平(NH 3)=716.8 L22.4 L·mol -1×25%=8 mol 。

(3)平衡时:n 平=716.8 L22.4 L·mol -1=32 moln 平(NH 3)=8 mol 所以n 始=40 moln 始: n 平=40 mol : 32 mol =5 : 4。

(4)a +b =40 mol a =16 mol 所以b 为24 mol所以a : b =16 mol : 24 mol =2 : 3 (5)α(N 2) : α(H 2)=416 : 1224=l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