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pdf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平衡与平衡常数计算

化学反应平衡与平衡常数计算

化学反应平衡与平衡常数计算化学反应平衡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反应停止,此时前后两侧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反应达到平衡。

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称为平衡常数,用K表示,根据化学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得出。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取决于反应方程式的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反应类型及对应的平衡常数计算方法:1.气相反应对于一般的气态反应 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K的计算公式为 K = ([C]^c[D]^d) / ([A]^a[B]^b)。

其中,方括号表示物质的浓度,小写字母表示对应物质的系数。

2.液相反应对于一般的溶液反应 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K的计算公式为 K = ([C]^c[D]^d) / ([A]^a[B]^b)。

与气相反应的计算方法相同。

3.溶解度反应溶解度反应是指固体物质在溶液中溶解或从溶液中析出的反应。

溶解度反应的平衡常数通常用溶解度积(solubility product)K_sp来表示。

对于晶体的溶解反应 aA(s) ⇌ cC(aq) + dD(aq),平衡常数K_sp的计算公式为 K_sp = [C]^c[D]^d。

4.酸碱反应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通常用酸解离常数(acid dissociation constant)Ka或碱解离常数(base dissociation constant)Kb来表示。

以酸解离为例,对于酸解离反应 HA ⇌ H+ + A-,平衡常数Ka的计算公式为 Ka = [H+][A-] / [HA]。

需要注意的是,平衡常数K的大小可以反映反应的方向性。

当K >1时,反应偏向生成物的一侧;当K < 1时,反应偏向反应物的一侧;当K = 1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相等。

除了使用计算公式外,还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测定平衡常数。

通过控制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等条件,可以观察到平衡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变化,从而计算得到平衡常数的数值。

3.3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

3.3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

五、平衡常数的意义
2、平衡常数K值的大小,可推断反应进行的 、平衡常数K值的大小, 程度。 程度。
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 值越大 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值越 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转化率越 值越小 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 反应进行的程度越 的转化率越大;K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 值越 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 反应物的转化率越 转化率 一般来说,反应的平衡常数K≥105,认为正反应基 认为正反应基 一般来说,反应的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 本完全进行。 本完全进行。
2HI(g)
C(HI )2 K=C(H ) • C(I ) 2 2
平衡 常数 单位: 单位: 1
698.6K 平衡时浓度mol/L 平衡时浓度 [I2] 0.003129 0.00125 [HI] 0.01767 0.01559 0.01354 0.008410
54.5 54.6 54.5 54.3
三、平衡常数计算
练习1:试写出下列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练习 :试写出下列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2SO2(g)+O2(g)
催化剂
2SO3
c2 (SO3 ) K = 2 c (SO2 ) • c(O2 )
四、书写平衡常数关系式的规则
1、如果反应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参加,它们的 、如果反应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参加, 固体和纯液体参加 浓度一般不写在平衡关系式中, 一般不写在平衡关系式中 浓度一般不写在平衡关系式中,因为它们的 浓度是固定不变的, 浓度是固定不变的,化学平衡关系式中只包 气态物质和溶液中各溶质的浓度。 和溶液中各溶质的浓度 括气态物质和溶液中各溶质的浓度。
二、数学表达式: 可逆反应 aA + bB 数学表达式:

课件5: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课件5: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2)熵判据 ①研究表明,除了热效应外,决定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另一个因素是体 系的 混乱度 。大多数自发反应有趋向于体系 混乱度 增大的倾向。 ②熵和熵变的含义 a.熵的含义 熵是衡量一个体系 混乱度 的物理量。用符号 S 表示。 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熵值也不同, 一般规律是S(g) > S(l) > S(s)。
考点 1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知识整合]
1.化学平衡常数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 化学平衡
时,生成
物 浓度幂之积 与反应物 浓度幂之积 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 K 表示。
cpC·cqD
(2)表达式:对于反应 mA(g)+nB(g) pC(g)+qD(g),K= cmA·cnB 。
2NH3(g) N2(g)+3H2(g) K2
NH3(g) 12N2(g)+32H2(g) K3
则K1与K2的关系为________,K2与K3的关系为________,K3与K1的关系为
________。
②已知A+B 2C K1,C+D ________(用K1、K2表示)
E K2,则A+B+2D
[应用体验] (1)书写下列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①Cl2+H2O HClO+Cl-+H+ ②C(s)+H2O(g) CO(g)+H2(g) ③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④CO23-+H2O HCO- 3 +OH- ⑤CaCO3(s) CaO(s)+CO2(g) ⑥4NH3+5O2 4NO+6H2O(g)
2.下列反应中,熵显著增加的反应是( ) A.CO(g)+2H2(g)===CH3OH(g) B.CaCO3+2HCl===CaCl2+H2O+CO2↑ C.2CO(g)+O2===2CO2(g) D.2Hg(l)+O2(g)===2HgO(s)

(完整版)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完整版)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

2.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考点一化学平衡常数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K=c p?C?·c q?D?c m?A?·c n?B?(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3.意义及影响因素(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4.应用(1)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2)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或向何方向进行。

对于化学反应a A(g)+b B(g)c C(g)+d D(g)的任意状态,浓度商:Q c=c c?C?·c d?D?c a?A?·c b?B?。

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深度思考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是物质的任一浓度()(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平衡常数()(3)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5)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能体现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6)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取决于该反应的反应热()2.书写下列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1)Cl2+H2O HCl+HClO(2)C(s)+H2O(g)CO(g)+H2(g)(3)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4)CO2-3+H2O HCO-3+OH-(5)CaCO3(s)CaO(s)+CO2(g)3.一定温度下,分析下列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关系①N2(g)+3H2(g)2NH3(g)K1②12N2(g)+32H2(g)NH3(g)K2③2NH3(g)N2(g)+3H2(g)K3(1)K1和K2,K1=K22。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

2.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考点一化学平衡常数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K=c p(C)·c q(D)c m(A)·c n(B)(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3.意义及影响因素(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2)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4.应用(1)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2)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或向何方向进行。

对于化学反应a A(g)+b B(g)c C(g)+d D(g)的任意状态,浓度商:Q c=c c(C)·c d(D)c a(A)·c b(B)。

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深度思考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是物质的任一浓度()(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平衡常数()(3)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5)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能体现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6)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取决于该反应的反应热()2.书写下列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1)Cl2+H2O HCl+HClO(2)C(s)+H2O(g)CO(g)+H2(g)(3)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4)CO2-3+H2O HCO-3+OH-(5)CaCO3(s)CaO(s)+CO2(g)3.一定温度下,分析下列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关系①N2(g)+3H2(g)2NH3(g)K1②12N2(g)+32H2(g)NH3(g)K2③2NH3(g)N2(g)+3H2(g)K3(1)K1和K2,K1=K22。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实例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实例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实例化学平衡常数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的比值的数学描述。

它对于分析化学、物质代谢、环境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并提供一些应用实例说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化学平衡常数(K)的计算与化学反应的平衡式息息相关。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有化学反应:aA + bB ⇌ cC + dD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C]^c[D]^d) / ([A]^a[B]^b)其中,[A]、[B]、[C]和[D]分别代表反应物A、B以及生成物C、D 的浓度。

上标a、b、c和d分别代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系数。

通过实验测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并代入上述表达式,即可计算出化学平衡常数K的值。

二、应用实例1. 气相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考虑以下气相反应:2NO2(g) ⇌ N2O4(g)已知在240℃时,NO2和N2O4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2 mol/L和0.6 mol/L。

在平衡时,浓度分别为0.05 mol/L和0.75 mol/L。

根据上述平衡式,可以列写平衡常数表达式:K = ([N2O4]^1) / ([NO2]^2)代入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得到:K = (0.75^1) / (0.05^2) = 300因此,在24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300。

2. 溶液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考虑以下溶液反应:Fe3+(aq) + SCN-(aq) ⇌ Fe(SCN)2+(aq)已知在某实验条件下,Fe3+、SCN-和Fe(SCN)2+的浓度分别为0.002 mol/L、0.003 mol/L和0.001 mol/L。

根据上述平衡式,可以列写平衡常数表达式:K = ([Fe(SCN)2+]^1) / ([Fe3+]^1[SCN-]^1)代入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得到:K = (0.001^1) / (0.002^1 * 0.003^1) ≈ 55.56因此,在该实验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约为55.56。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计算公式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计算公式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计算公式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容器中,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的浓度达到一种稳定状态,反应速度的前后相等。

平衡常数(K)是用来描述化学平衡的定量指标,计算公式为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的乘积之比。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以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

1. 平衡常数的定义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浓度之比的一个常数。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以写为:K = (C^c × D^d)/(A^a × B^b),其中A、B、C和D分别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

2. 摩尔平衡常数如果化学反应的表达式是用摩尔表示的,那么摩尔平衡常数可以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浓度之比来表示。

对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平衡常数计算公式为:K' = (C^c × D^d)/(A^a × B^b),其中A、B、C和D分别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浓度。

3. 反应系数和平衡常数的关系反应系数是指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的摩尔数与平衡系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平衡状态下,平衡系数与反应系数相等。

当给出反应方程式的反应系数时,可以通过反应系数来确定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

4. 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平衡常数当涉及到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时,需要考虑离子的平衡常数计算。

对于含有离子的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与一般反应一样,只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指的是溶解度和离子活度。

5. 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在常规条件下,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也会升高。

而平衡常数则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可由Arrhenius方程表示为:ln(K2/K1) = ΔH/R × (1/T1 - 1/T2),其中K2和K1分别为两个温度下的平衡常数,ΔH为反应焓变,R为气体常数,T1和T2分别为两个温度。

通过该方程,可以计算出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利用平衡浓度求解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利用平衡浓度求解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利用平衡浓度求解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计算 - 利用平衡浓度求解平衡常数化学平衡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相对浓度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平衡常数(K)是描述反应在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浓度关系的数值。

通过计算平衡浓度,我们可以利用平衡浓度来求解平衡常数。

一、平衡常数的概念平衡常数表示在特定温度下,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浓度的关系。

对于一般反应方程式: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K)可以表示为:K = [C]^c[D]^d / [A]^a[B]^b其中,[A]、[B]、[C]和[D]分别表示反应物A、B和生成物C、D的浓度。

二、利用平衡浓度求解平衡常数的步骤1. 确定反应方程式和平衡位置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反应方程式,并且找出平衡位置。

平衡位置指的是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例关系。

2. 确定平衡浓度利用已知的平衡浓度,可以将其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然后通过一系列代数操作,将未知的平衡常数解出。

3. 设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假设在起始状态下,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为[A]₀,反应物B的初始浓度为[B]₀,生成物C的初始浓度为[C]₀,生成物D的初始浓度为[D]₀。

在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A的浓度变化为-Δ[A],反应物B的浓度变化为-Δ[B],生成物C的浓度变化为+Δ[C],生成物D的浓度变化为+Δ[D]。

4. 利用平衡浓度求解平衡常数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可以得到平衡浓度的表达式:[A] = [A]₀ - Δ[A][B] = [B]₀ - Δ[B][C] = [C]₀ + Δ[C][D] = [D]₀ + Δ[D]将平衡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K = [C]^c[D]^d / [A]^a[B]^b= ([C]₀ + Δ[C])^c([D]₀ + Δ[D])^d / ([A]₀ - Δ[A])^a([B]₀ - Δ[B])^b 然后,利用一些近似计算的方法,例如小量近似法(小量Δ[A]和Δ[B]相对于[A]₀和[B]₀来说很小),可以简化平衡常数表达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