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定期校准计划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共5篇]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75bdc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e.png)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共5篇]第一篇:计量器具周期检定 (校准)制度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目的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是保证计量器具准确可靠的重要措施,计量人员和计量器具的使用者都应相互配合,及时地完成到期计量器具的周检工作。
以保证测量设备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不出现超差。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类测量设备(强检设备除外)计量确认间隔的规定和调整。
3.内容3.1检定用计量标准器具必须定期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绝不许超周期使用。
3.2工作计量器具使用部门联系技术部及时送外单位检定(校准)。
3.3经检定(校准)合格者须出具检定(校准)证书,并在计量器具上做好合格标记,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可降级使用的以降级使用处理,不能再用给予以报废手续,原始记录和检定(校准)证书统一由技术部按月保存。
3.5对各单位所用计量器具还应经常定期抽检,并作好抽检记录。
计算每次抽检合格率,具体按“在用计量器具现场抽检制度”执行。
3.6计量管理员必须按月作出检定(校准)情况统计表,统计和计算计量器具周检计划的应检数、实检数、送检合格数,周检合格率和抽检数、抽检率、合格数和抽检合格率等。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得呈报总经理核定修订。
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目的企业标准化对建立企业最佳秩序、稳定和提高质量、实现科学管理、促进技术进步、保护安全健康和环境、消除贸易壁垒、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标准根据《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本公司计量检测体系中各部门测量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内容3.1计量器具配备3.1.1配置策划的依据:a)国际标准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b)产品销售合同;c)产品工艺规程或国家计量检定规程;d)产品服务工作质量要求。
3.1.2设计、生产和检验工作中所必须的测量设备的购置由相关人员提出,填写测量设备采购申请书,经部门负责人同意,报生产部负责人审核、批准后,予以实施。
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规定

1.范围适用于公司检测、计量仪器、器具检定、校验和校准。
2.目的规范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程序,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使得检测数据和结果具有良好的溯源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3.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国家计量局[1987]量局法字第188号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国家计量局[1987]量局法字第188号发布4.术语和定义4.1检定:查明和确认检测计量仪器、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或出具检定证书。
4.2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4.3溯源性:测量结果或标准量值的属性,它使测量结果或标准量值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与给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给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或国际标准,比较链中的每一步比较都有给定的不确定度。
5.工作职责5.1 检测中心:负责对检测中心、生产部所使用的检测仪器、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及校准管理,设备检定和校准过程文件存档管理。
5.2 检测中心经理:负责对检测室内的检测仪器、计量器具的检定及校准申报和证书存档。
6.工作内容6.1检测、计量设备的检定6.1.1检测中心设备保管人收集需要检定的计量设备(如分光光度计、天平、恒温干燥箱、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分类整理,交《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计划表》给检测中心化验主管确认后报检测中心经理审核。
6.1.2 生产部收集需要检定的计量设备,交《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计划表》报检测中心经理审核。
6.1.3 对非强制检定设备(如温度计、刻度吸管、移液管等),可以由检测中心采用市级以上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的计量设备进行校准。
(目前尚无计量设备的可委托第三方检定)6.1.4强制性检定计量器具由检测中心联系县级计量检定中心检定或校准,检定或校准合格后领取合格证书及合格证标签,合格证标签粘贴于相应的计量设备上,合格证书留设备使用部门存档备查。
检测设备检定计划

检测设备检定计划
一、检定计划要求
1、检定周期规定。
实验室使用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周期,一般以设备使用年限或使用寿命为基准,按对应的检定比例加以安排。
2、检定种类规定。
检定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实验室使用的计量器具,是检测类型的设备还是计量类型的设备,再确定检定内容,通常分为外观检查、功能检查、测试计量检查三类。
3、检定细节规定。
实验室使用的计量器具,除了定期进行检定外,还应随时关注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将检定细节规定在检定计划中,以及实施措施和跟踪报告。
4、检定的记录要求。
按照检定计划,每个测量器具的检定结果都要核对记录,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
在检定期间,应按检定凭证、检定报告等相关要求记录检定过程。
二、检定流程
1、预定检定计划。
实验室根据使用的计量器具,规定检定或校准的周期、种类和细节,建立检定计划,制定检定目的、内容、方法和检定结果等。
2、检定执行。
按照检定计划,检定人员按时对实验室使用的计量器具按照要求进行检定,对检定结果进行分析,能够确定该计量器具的合格性,把检定过程中的情况做出记录。
检验设备和计量器具定期校准计划

检验设备和计量器具定期校准计划定期校准设备和计量器具是确保其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从校准的定义、必要性和目的、校准计划的制定、执行和管理以及校准的效果评估等方面,详细阐述定期校准设备和计量器具的必要性。
首先,校准是通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确定设备或计量器具的测量准确度的过程。
定期进行校准可以确保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测量结果在正常使用中始终保持准确可靠。
校准的必要性和目的有以下几点:1.提高测量准确度:设备和计量器具在正常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漂移或误差逐渐增大的情况。
通过校准,可以及时发现并调整这些误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确保产品质量:在许多行业中,产品的质量直接与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测量准确度有关。
定期校准设备和计量器具可以确保生产出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规范,减少次品率。
3.符合法规要求:许多行业的生产活动需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其中包括对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校准要求。
定期校准可以帮助企业符合法规要求,保持合规状态。
制定定期校准计划是有效管理设备和计量器具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制定校准计划的关键步骤:1.确定校准频率:校准频率应基于设备或计量器具的稳定性和使用环境的要求。
一般来说,设备和计量器具的校准频率可根据制造商的建议、行业标准以及实际使用情况来确定。
2.确定校准方法:校准方法应与设备或计量器具的类型和特性相适应。
常见的校准方法包括对比法、附加质量法、替代法等。
校准方法的选择应考虑实验室条件、技术要求和经济成本等因素。
3.确定校准流程:校准流程应包括设备准备、校准程序、数据处理和结果记录等环节。
根据设备和计量器具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校准流程,确保校准过程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执行和管理校准计划是保证校准效果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执行和管理措施:1.分配责任:明确校准计划的执行责任人,并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
负责人应组织合适的人员进行校准操作,并确保校准操作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
仪器校准计划

仪器校准计划
仪器校准是保证仪器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它对于各类实验室、生产车间和科研单位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仪器校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以及一些常见的校准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制定仪器校准计划需要对所涉及的仪器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这包括确定需要校准的仪器种类、校准频率、校准标准和校准程序。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仪器的使用环境、重要性和历史校准记录等因素。
通过全面的评估,可以确保校准计划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其次,执行仪器校准计划需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校准频率和程序进行。
在校准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校准标准和方法,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严格按照校准程序进行操作,并及时记录校准结果和校准后的仪器状态。
这些记录对于评估仪器性能变化和未来校准计划的制定都至关重要。
除了定期的校准计划,还需要在以下情况下进行临时校准,仪器维修后、发现异常数据时、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等。
这些临时校准可以有效地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执行仪器校准计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校准标准和方法,确保校准结果的可靠性。
其次,要严格按照校准程序进行操作,避免人为因素对校准结果的影响。
最后,要及时记录校准结果和校准后的仪器状态,为未来的校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仪器校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仪器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全面的评估和严格的执行,可以有效地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实验和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对各单位的仪器校准工作有所帮助。
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制度范文(2篇)

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制度范文1.由办公室负责实施,并作记录,但在使用前后或使用中必须校正者,则由使用人随时实施。
2.定期校正:依校正周期,排定日程实施。
3.临时校正:(1)使用人在使用时发现,或品质部门在巡回检验时发现检验仪器、量规不精准,应立即校正。
(2)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如功能失效或损坏,经修复后,必须先校正才能使用。
(3)外借收回时。
(4)检验仪器、量规经校正后,若其精密度或准确度仍不符实施需要,应立即送请专门技术人员修复。
(5)若因技术上或设备上的困难,而无法自行校正者,则委托经国家认可的计量检定单位代为校正,且须要求提供校正证明。
(6)检验仪器、量规经专门技术人员监定后,认为必须汰旧换新者,以及因检验工作实际的需要,必须新购或增置者,得由品质部门依本公司请购规定请购。
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制度范文(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单位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其准确可靠,提高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根据《计量法》和相关法规制度,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包括进口、国产,新购、租用、赠送或调入的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包括:各类计量器具、测试仪器、分析仪器、测试设备、标准器、量具、实验设备等。
第四条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应遵循科学、公正、准确、经济、便利、合理的原则。
第五条本单位应设立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管理机构,负责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管理和使用。
第六条本单位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应遵循“责任制、机构专业、标准化、程序规范、记录明确、证书有效”的原则。
第七条本单位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工作应有明确的责任人、标准和程序,确保校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第八条本单位应建立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档案,对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进行全面记录和管理,包括购置、使用、维护、校验等情况。
第九条本单位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应根据其使用特点和要求,确定校验周期和方法,并按时进行校验。
检测设备行业计量器具校准方案

检测设备行业计量器具校准方案第1章引言 (3)1.1 校准方案目的 (4)1.2 校准依据 (4)第2章校准范围与对象 (4)2.1 校准范围 (4)2.2 校准对象 (4)第3章校准方法与程序 (5)3.1 校准方法 (5)3.1.1 直接比较法 (5)3.1.2 间接比较法 (5)3.1.3 互换法 (5)3.1.4 自校准法 (5)3.2 校准程序 (5)3.2.1 校准前准备 (5)3.2.2 校准过程 (6)3.2.3 校准后处理 (6)3.3 校准周期 (6)3.3.1 固定校准周期 (6)3.3.2 动态校准周期 (6)3.3.3 紧急校准 (6)第4章校准设备与标准 (6)4.1 校准设备 (6)4.1.1 校准设备的选择 (6)4.1.2 校准设备的配置 (7)4.2 校准标准 (7)4.2.1 校准标准的制定 (7)4.2.2 校准标准的实施 (7)4.2.3 校准标准的追溯与传递 (7)第5章校准人员与职责 (7)5.1 校准人员资质 (7)5.1.1 校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背景和资质证书,以保证其具备进行设备校准工作的能力。
(7)5.1.2 校准人员需持有国家或地方计量管理部门颁发的计量员资格证书,且在有效期内。
(8)5.1.3 校准人员应定期参加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技能。
(8)5.1.4 校准负责人应具备丰富的校准实践经验,具备高级工程师或相应职称。
(8)5.2 职责分配 (8)5.2.1 校准负责人 (8)5.2.2 校准人员 (8)5.2.3 质量管理人员 (8)5.2.4 设备使用人员 (8)第6章校准环境与设施 (9)6.1 校准环境要求 (9)6.1.1 温度与湿度 (9)6.1.2 空气清洁度 (9)6.1.3 噪音与振动 (9)6.2 校准设施配置 (9)6.2.1 校准设备 (9)6.2.2 环境监测设备 (9)6.2.3 防护设施 (10)6.2.4 安全设施 (10)第7章校准数据与记录 (10)7.1 校准数据收集 (10)7.1.1 校准数据收集前的准备 (10)7.1.2 校准数据收集方法 (10)7.1.3 校准数据收集要求 (10)7.2 校准记录填写 (10)7.2.1 校准记录表格设计 (10)7.2.2 校准记录填写要求 (11)7.3 校准数据分析与处理 (11)7.3.1 校准数据分析 (11)7.3.2 校准数据处理 (11)第8章校准结果与评价 (11)8.1 校准结果判定 (11)8.1.1 校准完成后,根据检测设备行业相关标准及计量技术规范,对校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判定校准结果的合格性。
计量检定工作计划范文

计量检定工作计划范文一、背景和目的计量检定是指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的计量法规,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查、校准和验证的过程。
计量检定的目的是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提供可溯源的测量结果。
本计量检定工作计划旨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提高计量器具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保障国家和行业的计量公正性。
二、工作内容1. 建立计量器具管理体系(1)制定计量器具管理制度,明确计量器具的购置、验收、使用、校准和报废等流程,明确工作责任和权限。
(2)建立计量器具档案,对每个计量器具进行登记和管理,包括计量器具的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家、出厂编号、购置日期、校准周期等信息。
(3)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清查和盘点,确保计量器具的数量和状态与档案一致。
2. 进行计量器具的校准和检定(1)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计量器具的校准方案,明确校准的方法和程序。
(2)选取合适的校准设备和标准器进行校准操作,确保校准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制定校准记录表,对每个计量器具进行记录,包括实际测量值、校准结果、校准日期等信息。
3. 编制计量器具使用和维护操作规程(1)制定计量器具使用操作规程,明确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保养要求。
(2)培训员工,提高他们对计量器具使用和维护的认识和技能,确保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和保养。
(3)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长期稳定的工作状态。
4. 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审核(1)内部审核:每年组织一次内部审核,对计量检定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采取纠正措施。
(2)外部审核:每三年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外部审核,检查和评估计量检定工作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5. 建立计量检定质量保证体系(1)建立计量检定质量手册,明确质量目标、计量检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程序。
(2)进行质量管理评审,定期对计量检定的流程和程序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计量检定工作的质量水平。
6. 开展计量技术研究和信息交流(1)关注计量技术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进行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为了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简称计量器具)能够定期按时得到校准
2 范围
适于用本公司对各类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定期校准计划的控制。
3 职责
3.1 检验部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及相关计量器具的定期校准计划。
3.2 检验部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及相关计量器具的送检。
4 工作程序
依据测量任务和准确度要求,检验室负责选定和配备适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检验部负责做好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台帐,编制检定、校准周期计划。
4.2 检定
检测设备每年一次由计量检测部门进行检定,并出具检定报告。
检验部负责制定测试设备的操作规程。
4.3 检验、测量器具的管理
4.3.1 由检验部负责编制年度计量器具检定计划。
4.3.1.1 计量器具检定计划中应包括定期送检、状态标识等内容。
4.3.1.2 检测器具的检定,按计划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测试检定。
4.3.1.3 对长度、衡器、压力表(强制检定除外)、热工仪表及理化卫生试验设备等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为一年。
4.3.2 检验室和车间负责检测器具的使用和保管,仓库管理员负责检测器具的发放和入库,检验部负责对失准量具负责收回、标识,并安排重新校准。
4.3.3 使用者在使用时应对量具的精度进行比较核对,若发现失准应停止使用,报送检验部处理。
4.3.4 发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失准时,检验应对已检验结果的有效性重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