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文化空间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文化空间规划

刘扬徐泽

【摘要】本文以城市文化空间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城市文化空间的概念和分类;并对城市文化战略、各类文化规划以及文化空间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文化空间规划的基本技术框架,包括文化资源调查与标绘、城市文化空间体系构建、文化空间分类引导以及重点文化发展区规划指引等四个方面;最后,简要指出编制和实施城市文化空间规划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城市文化空间;城市文化空间规划

引言

实际上,与城市文化空间相关的规划并非新鲜事物,例如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文化设施布局等方面的规划早已出现,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另外,随着近些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创意空间规划也逐渐出现和成熟。但值得关注的是,以往这类规划通常仅针对文化空间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类别,并以文化部门为主导组织编制和实施,而将城市文化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系统性研究和规划实践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城市文化空间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全面探讨其概念、分类、及相关的规划内容和方法,以期形成一个基本框架,为后续研究和实践工作建立基础平台。笔者认为,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以“构建特色文化城市”作为发展主题,整体性的文化空间保护与建设是实施文化战略、提升城市文化特色和环境形象的重要途经,系统化的城市文化空间规划将在文化空间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引导功能,它也将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一个新趋势和新成员。

1.城市文化空间的概念及分类

1.1 城市文化空间的概念内涵

较早提出“文化空间”概念[1]是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主要用来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形态和样式。2005年,我国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将“文化空间”作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类别,并定义为“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这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提出的相对狭义的文化空间概念,也是本文所探讨的城市文化空间的一个方面。广义来看,文化空间是指人们感知和体验城市文化的各种场所,它承载着多种多样并且不断变化的城市文化类别。

王承旭(2006)将“城市文化空间”定义为“占据一定物质空间、得到居民普遍认可、集中体现城市公共文化的场所”。姜建蓉(2012)进一步补充为“具有一定物质空间范围、为人们普遍认同、集聚文化生产和消费、集中体现城市文化特质的场所”,增加了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概念,体现了文化空间在当代城市发展中所发挥的现实功能。实际上,目前就“城市文化空间”进行的专门研究和实践相对较少,尚未形成公认的定义。根据现有相关文献、以及有关文化空间规划的一些实践,本文提出的城市文化空间,指具有文化记载、传播、生产和消费功能,受市民普遍认同的公共空间和场所。

根据这一概念,城市文化空间具有以下特征:首先,“物质性”是城市文化空间的基本属性,本文不涉及虚拟形式的文化空间(如数字城市、网络图书馆等)。第二,文化空间是城市文化的展示媒介和传播载体,它具有历史、艺术、科技等多方面价值,并在城市的文化发展中发挥着多种重要功能。第三,城市文化空间具有“公共性”,它是城市居民共同的文化记忆和财富、以及进行各种公共文化活动的空间场所。第四,从形成机制来看,“人、活动、场所”被认为是构成城市文化空间的核心要素,三者密不可分、互动共生。

1.2 城市文化空间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城市文化空间分为多种类型,这里列举四种常见的分类方法及其内容特点。

(1)按照空间层次或尺度进行分类(王承旭等),包括宏观层次的城市整体文化意象空间,中观尺度的文化分区和文化片区,以及微观尺度的文化设施或场点。其中文化分区和文化片区有所区别,文化分区主要指在大中型城市内部,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人口聚居特征、功能发展特点等因素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文化特性和差异的地域,如北京北城学术氛围浓厚的科教文化区和南城京味特色浓郁的传统文化区。相比之下,文化片区的范围相对更小也更具体,通常是一个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公共空间、或集聚了特定业态的文化功能区等。

(2)按照文化功能进行划分(王承旭等),可分为基础型、标志型、和提升型三种。基础型文化空间主要指以建设宜居城市为导向、为市民提供的各类公益性文化设施和公共空间,其建设往往体现为惠民工程。标志型文化空间,则主要指以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为导向

所建设的旗舰型空间场所(或称形象工程),包括大型文化设施(如奥体场馆)和特色文化片区(如北京798艺术区)等。提升型文化空间介于前两者之间,例如一些市级文化设施,本身就兼具了文化旅游和服务市民文化生活的双重功能。

(3)按照城市文化空间的内容和形态(姜建蓉等),比较典型的有四种:一是城市节点或地标区,指以主题广场、文化设施、标志性建筑等为核心构成的,能够代表和突显城市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间,例如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第二,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镇,它们保持了当地特有的建筑形式、街道肌理、风俗习惯等文化特色,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发展脉络,例如北京大栅栏等历史街区、周庄等水乡古镇。第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它是近些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空间,并且经常作为旧区(旧厂)改造的一种成功模式,例如北京的798。第四,文化业态集聚区,指某种文化业态在一个地区逐渐集聚发展,使该地区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例如伦敦西区(剧院区)。

(4)结合景观学方法,按照空间要素的基本特征(黄鹤等),则分为“斑点、廊道、斑块、基质”四种类型。比较容易理解,“斑点”是指点状的文化空间要素,如文化设施、主题公园等;“廊道”指线性文化空间,包括城市水系文化廊道(如北京永定河文化带)、及历史或规划形成的城市轴线空间(如北京中轴线);“斑块”指面状文化空间,如上文提到的历史街区、创意园区等;“斑点、廊道、斑块”共同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文化空间要素。而“基质”则指城市的空间景观基底,包括城市的山川形胜、肌理格局、建筑风格及绿化特色等,它是城市文化空间的“背景”,帮助人们感知城市的整体风貌和文化气质。

综合以上方法及其内容特点,本文拟将城市文化空间分为文化生态空间、文化产业空间和文化事业空间三大类,并针对各类空间的特点和保护利用需求进行分类引导。

2.城市文化战略与文化空间规划

在讨论城市文化空间规划之前,有必要先认识和理清城市文化战略、文化规划、以及文化空间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明确城市文化空间规划的重点内容及方法。

2.1 城市文化战略的兴起及主要内容

20世纪70年代,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更新手段在欧洲城市中盛行开来,到90年代中期,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兴起和繁荣,标志着文化开始直接与经济联姻,并逐渐被视为城市增长引擎及城市参与国际资本和人才竞争的核心要素。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