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行为理论

合集下载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课件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课件
灯塔案例中的“搭便车”问题
防火材料的购买有可能使买卖 双方外的人受益,因为这些材料 会减少火势蔓延的风险,降低了 第三方的财产遭受损失的概率。
教育
教育机构收取费

用;教育的消费

者成为生产率高 的工人,从而以 高工资的形式获 得大部分利益。的 外 部 性教 育 的 私 人 利 益
受教育的更多人 成为更理智的选民, 这对每个人来说意 味着更好的政府; 更低的犯罪率; 促进技术进步的 开发与扩散。
例如,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把粮食价格限定在 均衡水平之上,供给就会超过需求。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b.寻租现象
寻租行为一般是指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 获得某种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 (租金)的行为。
一些政府干预形式如颁发许可证、配额、执 照、授权书、批文、特许经营证等都可能为 寻租行为创造条件。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政 府人为地创造一种稀缺,这种稀缺会产生潜 在的租金,必然引发寻租行为。
个人收入取决于劳动投入的数量和质量 以及投入资本的多少,即承认个人禀赋、 受教育程度及私人财产所有权,因而必 然形成收入差距,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

概述

政府的经 济作用

政府失灵 的表现与
原因
一、概述
1.特征
政府拥有(被 赋予)某种私 人机构所没有 的政治权力。
在民主社会,政 府领导人是由选 举产生的或经政 治程序任命的。 从而其合法性直 接或间接取决于 公共选择过程。
d.投票规则的缺陷
首先,存在“阿罗不可能定律”,即 “那种能保证效率,尊重个人选择, 并且不依赖议事日程的多数规则的投 票方法是不存在的”。 其次,确定投票程序的权力常常就是 决定投票结果的权力。 再次,多数票规则不能反映个人的偏 好程度。因为无论一个人对某种议案 的偏好有多么强烈,他只能投一票, 没有机会表达其偏好程度。

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谈经济法存在的必要性

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谈经济法存在的必要性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这是因为,在市场体制中,每个市场 主 体 都 追 求 自 身 利 益 的 最 大 化,而 没 有 任 何 一 个 主 体 在 主 观 上 为 市 场 的 宏 观 效 率 负 责 ,结 果 只 能 是 个 人 理 性 导 致 集 体 非 理 性 。
经济土壤。从1978年开始,我国进行了以市场为导向 的 经 济 体 制 改革,尤其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 体 制 确 立 为 我 国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的 目 标 ,从 此 我 国 的 改 革 事 业 进 入 到 一 个
(二 )政 府 失 灵 理 论 的 主 要 内 容
崭新的历史时期。可以说改革开放也是逐渐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
1.内部性。所谓内部性指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 及 其 官 员 追求自身的组织目标或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的现
方 面 起 基 础 作 用,进 一 步 减 少 计 划 经 济 体 制 下 政 府 对 经 济 的 过 度 干预的过程。此时,市场 失 灵 理 论 与 政 府 失 灵 理 论 才 有 了 可 资 运
— 17 —
6.分配不公平。市场 经 济 条 件 下,尽 管 市 场 机 制 对 收 入 分 配 有效率,但是它所进行的初次分配是不够公平的,并不能满 足 社 会
资源后产生的无效或低效现象。其实质是在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 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对市场配置资源的无效和低效情形由政府替
公平分配的目标。萨缪尔森提出:“价格机制的辩护者和 批 评 者 应 代,其并未否认市场经 济 的 合 理 性,因 此 我 们 可 以 说,市 场 经 济 亦
象。政府也是由经济人 组 成 的,它 有 可 能 追 求 自 身 的 利 益 而 非 公 用的实践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我国还是当今世界大 多 数 国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8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8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37
(二)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图8-3 (a)
(二)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 图8-3 (a)说明私人物品的最优数量决定
• 假定社会上只有甲和乙两个消费者。将甲和 乙的需求曲线水平相加, 得市场需求曲线D。 市场需求曲线D 与供给曲线S 相交于H 点, 决定该私人物品供求数量为Q0 , 均衡价格为 P0 。
(一)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竞用性
排他性
具体实例 食品、衣服、鞋帽、电视机、 洗衣机、电冰箱、轿车、 火车上的铺位、飞机上的座位等 国防、道路、公共图书馆、电视、 公园等
私人物品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征:
• 非竞争性: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例如:天气预报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 • 非排他性:不能够将那些没有付钱的消费者排除在 消费过程之外; 例如:国防一旦建立之后,就不能把那些不付钱 的消费者排除在外。
– 垄断市场
• 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相交于C 点垄断企业产出量为
Qm, 并决定该产量的价格为Pm。
图8-1中,假定完全竞争和垄断行业在长期中成本均保持不变。
P D
MCm
B ACm
Pm
P*
C
A MRm
Sc, AC=MC
Dm Q* Q
0
Qm
哈伯格(A. Harberger)对垄断成本的研究:
1954年,利用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衡量了垄断的
– 均衡数量Q0 是该私人产品的最优数量。
(二)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图8-3 (b)
图8-3 (b)说明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是如何决定的
– 假定两个消费者甲和乙,将个人需求曲线垂直相 加,得公共物品市场的市场需求曲线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理论分析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理论分析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理论分析“市场经济是一部复杂而精密的机器,它通过价格和市场体系对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

它也是一部传递信息的机器,能将成千上万的各不相同的知识和活动汇集在一起,在没有集中的智慧或计算的情况下,它解决了一个连当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也无所为力的涉及亿万个未知变量或相关关系的生产和分配问题。

(10)然而经过近两上世纪的实践和思考,我们逐渐认识到市场也并不总是最有效率,”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是客观存在,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垄断(monopoly)和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

人类社会生产经济活动,经历着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社会化的大生产是人类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当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可能出现不完全竞争或垄断。

垄断有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与经济垄断之分。

自然垄断简单表达是在具规模经济行业中单个企业能比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更有效率地向市场提供同样数量的产品。

(11)自然垄断者相对竞争对手而言,享有较大成本优势,并且面对无价格弹性的需求,通过垄断定价,获得巨大垄断利润。

较合理办法就是由社会利益的代表——国家直接投资经营,以政府定价的形式,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经济垄断则是自由竞争的市场,是竞争的自我否定,表现为某一企业或若干大企业达成联合对某一种或若干物品的生产销售实行独占或操纵。

其结果由于价格背离价值,价值规律严重扭曲,导致消费者福利减损,乃至社会福利总量减损的静态效益损失和市场主体丧失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科学管理的动机的动态效益损失,对此通常由国家制定反垄断法和不正当竞争法予以克服,其中美国1890年谢尔曼法案(Sherman Act)及1914年克莱顿法案(Clayton Act)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案(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Act)最为典型,但80年代以来芝加哥学派经济学者对反垄断立法进行反思,他们认为绝大多数的垄断权力来自于政府的干预。

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4 第四节 为什么消费者更容易被骗?
1
加强信息沟通
2
政府管制
TThhaannkk YYoouu
思考:“搭便车”会带来哪 些问题?如何解决呢?
2 第二节 野生动物谁来保护?
我们身边的公共悲剧不断上演
欧洲小镇的羊毛事业 广场上的公共绿地
2 第二节 野生动物谁来保护?
➢ 公共性的悲剧产生在具有非排他性和具有竞争性的公共资源上。 ➢ 这些公共资源都是开放性的,每个人都可以无偿使用。 ➢ 消费者并不愿意损失自己的利益来保护这些公共资源,缺乏保护公
1 第一节 市场在什么情况下会出问题?
将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现象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 包括公共性失灵、垄断性失灵、外部性失灵和信息失灵四种情况。
公共性 失灵
垄断失 灵
市场失灵
外部性 失灵
信息失 灵
依靠市场调节,公共物品会出现零供 给的现象。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很难在公共 领域发挥作用,需要依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 手解决公共物品的问题。比如马路上的盲道、 路灯都属于公共物品,因为没有人为止付费, 赚不到钱,所以需要政府来提供,市场是不 愿意提供的。
案例分析
琳达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孩,性格开朗大方,人见人爱。但是已经年逾三十 却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大家都认为琳达的追求者一定非常多,但是实际 情况是追求琳达的男生基本上没有。汤姆森是琳达的一个朋友,跟琳达相识多年 ,心中一直对琳达充满爱慕之情,但是却从未说出口,原因是他觉得肯定有很多 优秀的男士追求琳达,自己并不十分出色,配不上琳达,即使表达了爱意,结局 也许只是被拒绝而已,所以从未说出自己的实际想法。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 “巧妇伴拙夫”的现象,漂亮女孩身边的男孩总是貌不出众、能力平常,而那些 普通女孩倒是不乏优秀男生与之相伴。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巧妇伴拙夫的情况?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悖论廖仁平关键词:市场政府管理失灵提要:通过集合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一些常识,揭示了政治经济管理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悖论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自由竞争与宏观调控,是紧密相联、相互交织、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市场机制的完全有效性只有在严格的假说条件下才成立,而政府干预的完美无缺同样也仅仅与“理想的政府”相联系。

也就是说,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内在的缺陷和失灵、失败的客观可能,这是形成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悖论的根本原因。

西方发达国家及一批后发现代化国家市场经济的实际历程和政府职能的演化轨迹表明,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有其能,也有其不能。

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它具有任何其他机制和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一是经济利益的刺激性。

市场主体的利益驱动和自由竞争形成一种强劲的动力,它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产品结构的不断创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是市场决策的灵活性。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分散决策结构,对供求的变化能及时作出灵活有效的反应,较快地实现供需平衡,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决策的效率。

三是市场信息的有效性。

高效率的分配资源要求充分利用经济中的各种信息。

而以价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结构能够使每一个经济活动参与者获得简单、明晰、高效的信息,并能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此外,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还有利于避免和减少直接行政控制下的低效和腐败等。

但是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有其局限性,其功能缺陷是固有的,光靠市场自身是难以克服的,完全摒弃政府干预的市场调节会使其缺陷大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因而必须借助凌驾于市场之上的力量——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纠补市场失灵。

一般说来市场失灵有如下一些表现:市场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稳定协调的发展,市场调节实现的经济均衡是一种事后调节并通过分散决策而完成的均衡,它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由此产生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经济总量的失衡。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08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第05节 公共物品(讲)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08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第05节  公共物品(讲)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8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第五节公共物品一、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私人物品(personal goods),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能够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臵的产品。

一个人使用或消费私人物品意味着他人不能同时使用或消费该物品。

例如,一双鞋不可能同时供两个以上的人穿在脚上。

私人物品的这种排他性也称之为消费上的“竞争性”。

市场机制良好运行是以私人物品为基础的。

具有私人物品属性的资源要实现最佳的配置效率,主要应该在明确界定的产权束和相应的立法保障的基础上,市场机制交易来实现的。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臵的产品。

具体说是指这样一类物品,它一旦提供出来,生产者就无法排斥那些不为物品付费的个人使用,或者排他的成本过高以至于变得难以实现。

公共物品在消费或使用上是不排他的,每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均不会造成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公共物品的自然属性或技术属性决定了要排斥某些人使用或消费公共物品一般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排他的费用太高。

生活中公共物品同私人物品一样不可缺少,诸如国防、警察、公交运输、广播电视、灯塔等无一例外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公共物品所具备的非排他属性导致公共物品存在着外部性问题。

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私人物品的排他性特点,可以按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原则确定其最优产量,而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决定的外部件,其最优数量的确定较为复杂。

如图8-所示:图8-4 公共物品的最优产量(注: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不是个人需求曲线之和,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量与总消费量相等,所有消费者支付价格总和等于总消费量所支付的全部价格。

)图中,横轴代表公共物品数量Q ,纵轴代表公共物品价格P ,S 为公共物品的供给曲线。

A D ,B D 为消费者A 和B 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D 为公共物品的总需求曲线。

公共物品的总需求曲线不是A ,B 的需求曲线A D 和B D 的水平相加,而是A D 和B D 的垂直相加和,即公共物品的总需求量不是B A Q Q +,而是Q 。

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而有的物品只具有其中一种属性,或者只具有非排他 性,或者只具有非竞争性,这种只具有非排他性或非竞争性 的物品,称之为半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这种只具有非排他性但却具有竞争性的物品称之为公 共资源。
8.2 市场失灵
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是私人物品,私人物品是指既不 具有非排他性也不具有非竞争性的物品。换言之,私人物 品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特征。
8.2 市场失灵
(1)边际成本定价法 边际成本定价法是使管制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定价 方法。具体来说,它是根据边际成本曲线MC与需求曲线的 交点来确定管制价格的,如图8-4所示。
图8-4 对垄断的管制源自8.2 市场失灵(2)平均成本定价法 平均成本定价法是使管制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定价 方法。具体来说,它是根据平均成本曲线AC与需求曲线的 交点来确定管制价格的,如图8-5所示。
图8-3 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8.2 市场失灵
3)解决公共物品短缺问题
由于公共物品由私人提供缺乏效率,因此,许多公共 物品都是由政府提供的。而且有些公共物品如国防,只 能由政府提供。政府购买是提供公共物品的直接方式, 比如政府购买军用设施加强国防建设,政府进行基础设 施建设等。而征税有助于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筹集资金 ,比如增加用于国防建设、基础教育科研与社会基本医 疗等方面的开支。此外,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的方法增加 公共物品的数量。
8.2 市场失灵
第三,人们所需要的信息有些根本就不存在,一是由于 并不是所有信息都可精确定量描述,二是前人怎会知道后人 需要什么样的数据而事先准备好;
第四,信息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传递过程中,不可避免地 会发生“信息丢失”,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信息的不完全 程度。
8.2 市场失灵
1)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对称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四、理性有限

恩格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 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 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 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 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 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 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2014-8-15
10
DDT的功与过?

30
2014-8-15
2014-8-15
31
2014-8-15
32
2014-8-15
33
2014-8-15
34
4、公共物品的管制与生产

政府要做的就是两件事:一是提供私人市 场不愿意提供的公共物品或者设计一种机 制让私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二是管理好 已经提供出来的公共物品,如通过休渔期 政策、出台退耕还牧政策等保护好“公 地”。
2014-8-15
29
公共物品问题之二—“公地的悲剧”



加勒特·哈丁,公地的悲剧,科学,1968 这是一片公共草场,牧民可以在上面自由放牧,于是每一 个牧民都会尽可能多地放牧他的牲畜,造成的结果是畜群 不断扩大,最终达到了这片草原的承受限度。此时,每再 增加一头牛羊,都会给草原带来损害。但作为理性人,每 个牧民都期望他的收益最大化,经过理性思考足以使他明 白,如果自己增加一头牲畜,通过变卖这头额外的牲畜将 得到全部的收益,所以正效用几乎能达到+1;而由这额外 的一头牲畜所引起的过度放牧造成的损失则由所有的牧民 承担,所以对自己产生的负效用只是-1的一部分(-1/n, n为牧民总数)。 公地的悲剧——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结果是 不可避免地导致所有人的毁灭。滇池案例
物品的类型
类型 非排他性 排他性 非竞争性 纯公共产品, 如路灯、灯塔 俱乐部产品, 如高尔夫球场 竞争性 共有资源,如 海洋中的鱼 纯私人产品, 如食品、衣服
2014-8-15
28
3、公共物品问题——“搭便车”

休谟,1740,他认为在一个经济社会中, 如果有公共物品的存在,就会出现免费搭 车者;如果所有社会成员都成为免费搭车 者,最终结果是谁也享受不到公共物品。


1874年米勒合成 1938年米勒发现其广效杀虫能力 1942年开始大量生产并实用化 1948年米勒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1976年美国洛杉矶动物园小河马全部死亡, 原因是DDT中毒 19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停止使用DDT,1983 年中国停止使用DDT 1995年美国在死产婴儿脑部发现DDT 美国生殖毒理学专家凯尔斯发现:DDT是导 致男性非男性化的根源
第一节
市场失灵及其矫正
2014-8-15
3
一、实现帕累托最佳状态的假设条件



第一,完全竞争的假设。 第二,完全理性的假设。 第三,完全信息的假设。 第四,不存在公共物品的假设。 第五,不存在交易成本的假设。 第六,不存在外部效应的假设。
2014-8-15
4
市场机制的优越性



2014-8-15
15
(2)生产的外部性与消费的外部性


生产的外部性:生产的外部经济与生产的 外部不经济; 消费的外部性:消费的外部经济与消费的 外部不经济。
2014-8-15
16
(3)代内的外部性与代际的外部性

通常的外部性是一种空间概念,主要是从 即期考虑资源是否合理配置,即主要是指 代内的外部性问题;而代际外部性问题主 要是要解决人类代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 尤其是要消除前代对后代、当代对后代的 不利影响。可以把这种外部性称为“当前 向未来延伸的外部性”。这种分类源于可 持续发展理念。代际外部性同样可以分为 代际外部经济和代际外部不经济。
18
2014-8-15
交互的外部性的一个特例:双向外部性

双向外部性是指两个经济主体彼此都存在 外部性,主要的形式有三种:一是甲方和 乙方相互之间的外部经济;二是甲方和乙 方相互之间的外部不经济;三是甲方对乙 方有外部经济效应而乙方对甲方有外部不 经济效应,或者反之。
2014-8-15
19
3、外部性的内部化
17
2014-8-15
(4)单向的外部性与交互的外部性


单向的外部性是指一方对另一方所带来的外部经 济或外部不经济。例如化工厂从上游排放废水导 致下游渔场鱼产量的减少,而下游的渔场既没有 给上游的化工厂产生外部经济效果,也没有产生 外部不经济效果,这时就称化工厂给渔场带来的 单向的外部性。大量外部性属于单向外部性。 交互的外部性是指所有当事人都有权利接近某一 资源并可以给彼此施加成本(通常发生在公有财 产权下的资源上)。例如,所有国家都对生态环 境造成了损害,彼此之间都有外部不经济效应。 这就属于交互的外部性。
26
2014-8-15
六、公共物品

1、定义
•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的严格定义是萨缪尔森给出 的。按他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这样一种产品, 即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 减少。

2、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 非竞争性(Non-Rivalness):非竞争性即某人对公共产 品的消费不排斥和妨碍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减 少他人消费该种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如路灯。 • 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非排他性即或者在技 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消费行为买单的人排除在某 种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在技术上虽然可以 排他,但由于排他的成本很高导致在经济上不可行。 2014-8-15 27 如国防。
5
二、市场失灵

所谓市场失灵就是市场机制的某些障碍造 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的状态。
2014-8-15
6
市场失灵的原因

垄断因素的存在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信息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 存在外部效应 存在交易成本 存在公共物品
2014-8-15
7
三、垄断及其管制


垄断就是一家或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某产品的全 部或部分供给。 衡量垄断程度的指标:
勒纳指数=(P-MC)⁄ P 市场集中率:少数几家(4家或8家)最大厂商在某一 产业部门的产品销售中所占的百分比。

垄断造成效率损失 对垄断的规制:政府管制、放松管制、建立反 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
2014-8-15
8
垄断的损失
P 经济租 Pm
Pc MR Qm
2014-8-15
MC=AC D Qc Q
今日话题:论考试
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志之一,但 绝对不是唯一的标志。 “前十名现象”。 要重视考试,但不要过度重视考试。 考前要注重复习,考试时要坚持实事 求是。 每一个理工人都要传承好浙江理工大 学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行为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市场失灵及其矫正 政府失灵及其矫正
2014-8-15
35
纯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2014-8-15
36
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说明
假设全社会只有A和B两个人,DA与DB线分别是A、B对某 种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 对于公共物品而言,每个消费者所面对的消费数量是相同的, 但不同的消费者从公共物品中获得的边际收益是不同的,这 就意味着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是不同的。 所以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DD就是个人需求曲线的垂直 相加。 DD线之所以会在G点出现拐折,是因为当公共物品数量为 Q1时,A不愿意付费,仅有B愿意付费,因而在Q1数量以 上DD= DB 。 如果以公共物品边际成本为基础的供给曲线为SS,那么Q0 和P0分别是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而且P0= PA+ PB。 由于消费者的付费与其所获得的私人边际收益一致,因而消 费者付费之和就等于私人边际收益之和,也即为社会边际收 益。于是,在E点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2014-8-15 37


2014-8-15
第一,市场机制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并 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第二,市场机制会保护和实现“消费者主 权”,消费者成了生产者的“上帝”,使 经济生活多样化; 第三,市场机制可以使企业独立而及时地 处理信息; 第四,政府可以利用市场机制为其服务; 第五,市场自由是经济自由的核心内容, 经济自由必然导致政治自由,从而消除政 治独裁得以产生和存在的经济根基。
11
2014-8-15
五、外部效应及其内部化

1、定义:所谓外部效应是指某些经济活动 能影响他人的福利,而这种影响却不能通 过市场价格来买卖。(《产权通论》,刘 伟等)
2014-8-15
12
外部性的数学表达
所谓外部效应就是某经济主体的福利函数的自变 量中包含了他人的行为,而该经济主体又没有向 他人提供报酬或索取补偿。即: Fj=Fj(X1j,X2j,„„Xnj,Xmk) j≠k 这里,j和k是指不同的个人(或厂商),Fj 表示 j的福利函数,Xi(I=1,2,„„,n,m)是指经济活动。 这函数表明,只要某个经济主体j的福利受到他自 己所控制的经济活动 Xi 的影响外,同时也受到另 外一个人k所控制的某一经济活动Xm的影响,就存 在外部效应。
25
2014-8-15
科斯定理的应用




随着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市场 经济国家开始积极探索实现外部性内部化的具体 途径,科斯理论随之而被投入到实际应用之中。 在环境保护领域排污权交易、碳权交易制度就是 科斯理论的一个具体运用。 在资源配置领域水权交易、林权交易制度就是科 斯理论的一个具体应用。 科斯理论的成功实践进一步表明,“市场失灵” 并不是政府干预的充要条件,政府干预并不一定 是解决“市场失灵”的唯一方法。



庇古手段,就是侧重通过“看得见的手” 即政府干预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的手 段。 科斯手段,就是侧重通过“看不见的手” 即市场机制本身来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 的手段。 沈满洪:《环境经济手段研究》就是对此 作了系统的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