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残疾人安养院急性结膜炎防护措施论文
我院对2010年秋季急性流行性结膜炎的防护措施

我院对2010年秋季急性流行性结膜炎的防护措施
背景
2010年秋季,我院发生了一起急性流行性结膜炎病例。
为了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我院立即采取了一系列防护措施。
预防措施
1. 密切监测病情
在发现急性流行性结膜炎病例后,我们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测,掌握其病情和症状变化,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同时,还要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和观察。
2. 强化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时必须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眼泪、鼻涕等分泌物。
并且,医务人员要保证手部卫生,勤洗手,增强对自身防护的重视。
3. 消毒处理
对于病房、病床等设备要严格消毒处理,保证环境卫生和病人的健康。
病人使用的衣服、被褥等物品也要注重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 分离隔离
为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我们在对病人的管理上采取了分离隔离的措施,将患者单独隔离,避免与其他患者接触,降低疫情蔓延风险。
5. 暂停门诊
为了减少人员流动,避免交叉感染发生,我院暂停了门诊服务。
并且,对于来访人员,我们要切实做好测温、登记等管理工作,保证院内管理有序。
结果
通过我院的严密防护措施,最终成功控制了本次流调,没有造成进一步的影响和损失。
后续工作
虽然本次疫情已经结束,但是我们不能放松警惕。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急性流行性结膜炎的研究和防控工作,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大家对疾病防护的意识,确保院内的安全和稳定。
眼科传染病防控措施

眼科传染病防控措施眼睛是人体十分重要的器官,但也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
在眼科诊疗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直接接触患者的眼部,防控传染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眼科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一、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医护人员是防控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技能。
首先,要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传染病防控的培训课程,学习最新的传染病流行趋势、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以及防控方法。
了解常见的眼科传染病,如红眼病(急性结膜炎)、沙眼、病毒性角膜炎等的特点和防控要点。
其次,培训医护人员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的时机、步骤和使用消毒剂的规范。
手是传播病菌的重要媒介,保持手部清洁是预防交叉感染的关键。
同时,还要教导医护人员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以减少自身感染和传播病菌的风险。
二、严格执行清洁与消毒制度眼科诊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控传染病的重要环节。
诊疗室、检查室、手术室等区域应定期进行全面的清洁和消毒。
地面、桌面、仪器设备表面等都要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擦拭,确保无死角。
对于眼科常用的器械和设备,如眼压计、验光仪、裂隙灯等,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
接触患者眼部的器械,如接触镜、眼用镊子等,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对于无法进行高温高压灭菌的器械,可以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或紫外线照射等方法进行消毒。
此外,要保证诊疗环境的通风良好,定期更换空气过滤器,以减少空气中病菌的传播。
三、规范患者管理在患者就诊前,要进行传染病的初步筛查。
询问患者是否有发热、咳嗽、眼部红肿等症状,以及近期是否有传染病接触史。
对于疑似传染病患者,要及时引导至专门的隔离诊室进行诊治,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患者就诊时,要提醒患者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在等待就诊过程中,要避免患者之间的密切接触。
同时,要为患者提供手消毒剂,方便他们随时进行手部清洁。
患者就诊结束后,要对其接触过的物品和区域进行及时的清洁和消毒。
结膜炎预防和措施PPT

目录 介绍 预防结膜炎的基本措施 注意事项 总结
介绍
介绍
结膜炎是一种引起眼角膜和结膜组 织发炎的常见眼部疾病 预防结膜炎是保护眼睛健康的重要 措施之一
预防结膜炎的 基本措施
预防结膜炎的基本措施
每天保持眼部卫生 - 使用清洁的毛巾和温水清洁眼睛 - 避免眼部接触污染物
预防结膜炎的基本措施
不与已感染结膜炎的人共用物 品
- 包括毛巾、枕头和化妆品 等
- 通过个人物品,如眼镜、 隐形眼镜和吹风机等,可以预 防疾病传播
预防结膜炎的基本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避免长时间在污浊的环境中待着 - 多打开窗户,通风空气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避免眼部疲劳 - 长时间盯着电脑或手机会导致
眼疲劳,增加感染 - 避免接触有害气体或化学物质,如
烟雾和防腐剂 - 戴上防护眼镜或面罩,保护眼睛免
受有害物质的伤害
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眼部健康 - 定期检查眼科医生,及早
发现和治疗眼部疾病 - 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眼
健康
总结
总结
结膜炎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眼部卫生、 避免共用物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 免眼部疲劳、远离有害物质和定期检查 眼部健康
预防结膜炎是保护眼睛健康的重要措施 ,每个人都应该注意眼部卫生和预防措 施以避免感染结膜炎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急性结膜炎的护理研究

急性结膜炎的护理研究发表时间:2017-05-16T15:14:22.9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2期作者:陈星群[导读] 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性结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舒适度、满意度,并缩短治愈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重庆市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五官科重庆 400802)【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结膜炎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诊治的急性结膜炎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治愈时间、舒适度和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5%)、舒适度(93.8%)、满意度(96.9%)高于对照组(87.7%)、(76.9%)、(16.9%)。
观察组治愈时间(4.5±0.9d)早于对照组(5.8±1.1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性结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舒适度、满意度,并缩短治愈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结膜炎;护理;舒适度;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2-0272-02 Nursing research on acute conjunctivitis Chen Xingqun. Department of ENT General Hospital of Nantong Mining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Chongqing City 4008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nursing effect of acute conjunctivitis. Methods 130 patients with acute conjunctivitis were selected in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who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65 patient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s control group. 65 patients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as observation group. Nursing effect, cure time,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otal effective rate (98.5%), comfort (93.8%), satisfaction (96.9%)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87.7%), (76.9%), (16.9%). Cure time(4.5±0.9d)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earlier than control group (5.8±1.1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helpful to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comfort, satisfaction, and shorten cure time.That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Acute conjunctivitis; Nursing ; Comfort; Satisfaction 急性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眼科常见病症,主要为接触传染,可在人群中蔓延,引发群体感染。
眼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论文

眼科护理中的风险与防范措施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与防范措施。
方法:对在院工作的120例眼科护理人员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护理工作的风险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
结果:眼科护理工作中的相关风险因素:心理、睡眠障碍、便秘、生活能力降低、体位不适、感染。
结论:眼科疾病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理工作者一定要针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到细心、体贴、操作严谨,树立护理的风险意识,仔细评估护理风险,掌握处理风险的基本方法,以应付临床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确保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眼科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14-01为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降低护理风险,笔者开展如下研究,探讨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与防范措施: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在院工作的120例眼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女118例,男2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45岁。
1.2 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在院120例眼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眼科护理工作中的相关风险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予以相对的防范措施。
2 结果眼科护理工作中的相关风险因素:心理、睡眠障碍、便秘、生活能力降低、体位不适、感染。
详见表1。
3 防范对策3.1 心理防范对策:孙雪梅[1]在眼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的研究中显示眼科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为紧张、恐惧、焦虑、抑郁、孤独、失助及期待心理,造成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的因素主要有病情严重、视力缺陷、对手术的本能恐惧心理等。
眼科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需先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持病房安静、舒适。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认真倾听患者的意见与要求,协助患者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
详细耐心地解释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情况,让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方式、疗效及术后注意事项等,让患者能积极的配合治疗,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眼科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眼科护理安全管理论文眼科护理安全管理论文1眼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分析一些护理人员往往将精力投入基础护理而忽视患者的健康教育,而许多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护理人员对患者或家属的安全健康教育不到位导致的。
由于疾病带给患者极大痛苦,若患者对自己病情不了解、认识不到位易产生恐惧和焦虑的心理,使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严重的影响病情的发展和转归。
一些患者由于害怕失明而增加其心理压力,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
另外,由于健康教育不充分,使得患者对眼睛的日常保护不到位,也易诱发其他眼部疾病。
2针对眼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的管理措施2.1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管理人员必须制定分层次、详细全面的培训计划,严格落实对新进人员专科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培训,后续进行定期继续教育培训并考核。
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增强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和专业水平,例如:播放眼科技术的操作录像,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观看,可建立护理档案记录工作情况。
护理人员自身也应做到不断的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并提高眼部疾病的防范意识。
对患者眼部进行护理时动作轻柔,技术操作上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禁止临床操作,只有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才能保证护理安全。
2.2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责任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眼科诊疗手册》、《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到知法懂法和守法,从法律和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规范护理行为,严格实施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避免医疗纠纷。
为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首先要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年龄、业务技术等合理安排其日常及节假日值班表,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
并在此基础上对护理人员进行工作责任教育,严格执行护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强化其主动服务的观念,使其增强护理风险意识。
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约束,重视患者安全问题,对风险事故做到事先防范。
对急性结膜炎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

感染的情况,所需的器材必须按照严格的消毒规定实施消毒,
表 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n(%)]
及时对患者的专用药物进行更换,抗生素与抗病毒药水需交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
替使用,使用生理盐水对结膜中的分泌物进行清洁,最后需按 规定对手部清洁消毒,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尽量在暗处休息, 不宜使用电子物品,外出需佩戴太阳镜,避免强光刺激;(2)心 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使
结膜炎患者 200 例,根据随机选择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 各 100 例。 其 中 观 察 组 男 性 49 例,女 性 51 例,平 均 年 龄
5~7 分,不满意为 0~4 分。总满意度 =(十分满意 + 满意)/ 患者总人数 ×100%。
为(47.6±4.9)岁,采 用 常 规 护 理;治 疗 组 男 性 47 例,女 性 53 例,平均年龄为(49.2±4.6)岁,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实施优
推广。
关键词:急性结膜炎;护理;效果;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89.228
本文引用格式 :王义杰 . 对急性结膜炎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89):341,343.
1 对象和方法
著 差 异 ,病 情 甚 至 加 重 。 有 效 率 = (痊 愈 + 显 效)/ 患 者
1.1 对象 选择我院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对患者进行护 理 满 意 度 调 查,总 分 为 10 分:十 分 满 意 为 8~10 分,满 意 为
治疗组 100 57(57) 41(41) 2(2)
急性结膜炎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与控制

院内感染 以急性 结 膜炎 最 为常 见 _ 1 ] , 本病 在 夏秋 季节 多 发 , 传
染 性极强 , 如未及时采取 院内感 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 易造成 院 内 感染 流行暴发 。故笔 者对急性结膜炎 院内感染 因素及预 防对 策
进行探 讨 , 以为眼科临床工作 提供有益参考 , 现报道如下 。
急性 结膜 炎流行 具有 明显 的季节 性 , 在
多发季节对 门诊 就诊 患者例数及住 院患者感染例数进行 定期统
计 观察并建立感染基 线和预 警线 , 是 最 早 发 现 流 行 趋 势 的有 效
类诊室 医护人员暴露 于传 染源几率较高 , 如果 忽视 手卫生 , 容 易 形成交叉感染 。通过 完善 的手 卫生设 施 、 配备足 够量 的速干手 消毒剂 、 合理人力资源 配备等措 施提高 手卫生 依从性 。同时在 医院内网通知发 布相 关预 防知 识提 醒或 科 内组 织相 关知 识学 习, 以提高医护人员防 控意识 。感 染急性 结膜炎 的 医护人员 不 可进入诊疗 区域 , 宜在家 中隔离治疗痊愈后方 可恢 复工作 , 这对
月3 1日住 院患者 3 0 7 9 1 例进行 回顾性分析 , 比较 2 0 1 4年 1月采取控制措施前后 急性 结膜 炎院 内感染率。结果 2 0 1 3年住 院人数
1 3 5 0 3人 , 急 性 结 膜 炎 感 染 7例 , 感 染率 0 . 0 5 %; 2 0 1 4年 住 院人 数 1 7 2 8 8人 , 急性 结膜 炎 感 染 2例 , 感染率 0 . 0 1 %, 差 异 有
1 . 1 一般 资料
对2 0 1 3年 1 月 1日~2 0 1 4年 1 2月 3 1日住 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某残疾人安养院急性结膜炎的防护措施
【摘要】目的 : 探讨残疾人安养院急性结膜炎患者的防控和护理方法,有效地控制急性结膜炎的疫情传播。
方法 :: 对21例确诊为急性结膜炎患者实施隔离治疗措施,并做好防控和护理指导。
结果:: 21例确诊为急性结膜炎患者均得到有效防控和护理,疫情未在院内扩散。
结论:: 做好急性结膜炎患者的防控和护理指导,能有效地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缩短患者的疾病疗程,疫情很快得到平息。
【关键词】急性结膜炎;防控;护理指导
【中图分类号】r 77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102- 01
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多见于夏秋季节。
其特点为传染性强,潜伏期短,一般为18-48h,病情发展快[1]。
其传染途径是通过接触传染,主要为患者眼-手-物品-手-健眼,患眼-水-健眼和医护人员的手、器械等接触感染[2]。
本次发病的残疾人安养院,是一家专门为智障、肌能障碍等中、重度残疾人士提供终身托养康复服务的综合安养机构,由于发病人群特殊,防控难度增大,笔者对该院21例确诊为急性结膜炎患者实施隔离防控,并做好护理指导,对有效地防控其流行扩散取得良好的效果。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流行特征
某残疾人安养院2010年8月入住服务对象485人,员工197人,共682人,其中男性352人,女性330人,有4个区24个班。
首例患者为男性(员工),8月5日发病,临床症状主要以眼睑水肿、结膜充血、眼痛、流泪、眼角分泌物增多为主,诊断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随后相继有21人发病,高峰值在8月6-7日,8月8日发生最后一例,历时4d,总病例数21例,发病率3.1%;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男女性别比为2:1,病例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其中 15-40岁13例;最小9岁,最大69岁;服务对象 19例,员工2例。
1.2 传染源
该院最早发病的病例是综合区a班的员工,随后该区服务对象出现病例,且之后病例主要集中综合区a班(17例),传染来源可能为员工在院外感染后传给服务对象,由于院内服务对象集中,感染途径容易实现。
2 防控措施
2.1 隔离治疗所有患者。
做好病例的隔离治疗、观察随访工作。
轻症病例实行隔离治疗,所有现症病人在该院隔离区隔离治疗,隔离场所相对独立,隔离期为症状消失后7-10天。
建议症状较重者或有基础疾病者及时到综合医院治疗,对其他密切接触者做好健康监测,由该院医生具体负责随访,辖区疾控中心督导各项措施的落实。
2.2 院区加强通风及消毒。
对病人出入场所如课室、宿舍及公共
场所等每天用过氧乙酸对发病院区进行消毒,并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拭擦物体表面,每日3次;并对患者用过的毛巾、手帕等物品集中消毒,对该院隔离病区、宿舍和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消毒。
2.3 该院门诊部做好病例排查、登记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完善门诊和住院登记,项目完整,患者基本信息、宿舍、班级、发病日期等资料要详细记录。
每天下午4时前把新增病例情况报告当地医院及疾控中心。
2.4 开展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知识宣传与健康促进工作。
对门诊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加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相关知识培训工作,派发防控指引。
近期不要举办大型集体活动,不要到公共游泳池游泳,避免使用患者用过的毛巾、手帕等物品,勤洗手,在洗手处放置肥皂或洗手液。
2.5 加强预检分诊和院内感染的控制,病例较多时设立专门诊室,专人接诊,严防交叉感染。
密切关注疫情进展,做好病人的隔离治疗和密切接触者的管理,防止疫情在院区扩散。
3 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因为急性结膜炎发病急、症状重、传染性强,常是一人得病集体传染,加之患者为特殊人群,对此病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使患者产生严重的恐惧、焦虑心理。
医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充分理解患者的感受,加强卫生宣教,用科学严谨的态度解释病情及相关知识、防护措施等,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通工作[3],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3.2 医护消毒隔离护理:感染人群为特殊人群,身体免疫力相对较差,该病主要是通过被接触感染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发病,因此,应严格接触隔离,患者眼药,医护用品和生活用品应单独使用[4],门把手、电话、桌椅、床栏等患者接触到的物体应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3次。
医护人员检治病人后,必须认真消毒双手,未对双手消毒前,不得再接触其他病人,诊疗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物品也要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接触患者分泌物的棉签、纱布等应焚烧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3.3 结膜囊冲洗护理:常选用生理盐水、3%硼酸溶液冲洗结膜囊,温度为32-37度[4],注意冲洗时使病人取患侧卧位,先冲洗病情轻到病情重,先健眼后患眼,避免冲洗液流入健眼,冲洗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角膜,如有假膜形成,应先除去假膜再进行冲洗,冲洗后应用消毒棉签擦净睑缘。
3.4 用药护理:双眼患者实行一人一瓶眼药;单眼患者实行一眼一瓶眼药;急性期每15-30分钟滴眼一次,夜间涂眼膏;分泌物较多时应先清除再用药[3]。
4 小结
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初步认为本起疫情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感染途径可能为接触传播,主要为员工与服务对象及服务对象之间接触传播。
该院能按照要求对21位患者落实上述各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措施,能按照护理指导开展护理工作,有效的控制了交叉感染,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了患者
的疾病疗程,疫情很快得到平息。
参考文献:
[1] 魏新民,安徽财贸学院急性结膜炎爆发流行病学调查[m],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642;
[2] 刘东方、曾冰英,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护理指导和预防[m],中外医学研究2011,9(22):107- 108;
[3] 韩艳玲,李清平,我院对2010年秋季急性流行性结膜炎的防护措施[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5):100;
[4] 唐玉花,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护理指导与健康教育[m],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1):54-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