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配套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语文(上.

合集下载

全解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解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解七年级语文上期中测试卷及答案解析(120分钟 120分)第Ⅰ卷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30分。

1~3小题,每题2分;4~11小题,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澄.清(chéng)糟蹋.(tà)颤.抖(zhàn)B.凝.视(níng)应和.(hè)玷.污(zhān)C.敷衍.(yǎn)收敛.(liǎn)岔.道(chà)D.瞬.间(shùn)栖.息(qī)聒.噪(guò)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出光彩。

⑵传统书信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⑶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了无尽的力量。

A.散发承载凝结B.焕发承载凝聚C.焕发承担凝结D.散发承担凝聚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C.夏天的橘子洲,林木葱茏,凉风习习,真是我们纳凉避暑的好季节。

D.由于“神六”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4.下列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好吧,就明天。

”我说。

B.“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C.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鲁迅先生的真实写照。

5.下面是对“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一句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这一句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洋溢着喜悦之情。

B.这一句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农家的生活,洋溢着喜悦之情。

C.这一句用“肥硕”来形容瓜果不合适,给人笨重的感觉。

D.这一句用“饱食”和“装”来说明农家生活很富足。

2015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完整版)

2015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完整版)

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学校:教师:2015年9月教学工作计划20 15----2016学年度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任课教师:单元归属一、单元形式编排本书的单元布局改变了以往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

以下是单元安排: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家庭亲情)第二单元:人与自我之二(学习体验)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科学世界)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二、教科书的主要特点:第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

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

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

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教科书内容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

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

全解2015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解2015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配套江苏版教材)第二单元金色年华检测题(90分钟 100分)第一部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徜.(táng)徉浩淼.(miǎo)镌.(juān)刻如晦.(huì)B.芳菲.(fēi)呜咽.(yān)凝.(níng)视安恬.(tián)C.撷.(xié)取豁.(huò)达自诩.(yǔ)荟萃.(cuì)D.跻.(jī)身白痴.(chī)宿.(sù)怨聘.(pìn)请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风雨如晦记忆尤新津津有味走头无路茅塞顿开白驹过隙心旷神怡由然而生谈笑风声出手不凡通幽曲径道听途说3.“依依”一词的意义有:①形容留恋,不忍分离;②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只填序号)(2分)(1)在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里,我邀请朋友一起到杨柳依依的河堤上晒太阳、放风筝。

()(2)黄昏时分,斜阳依依,深邃高远的天幕下,这片旷远的土地弥漫着阳光的馨香,藏匿在田间草际的虫儿在低吟浅唱,归燕在晚风中呢喃。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算是向成熟迈出第一步。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D.我一听,心里一动,立刻说:“我们那边最喜欢唱的台湾歌曲是‘高山青’。

”5.下列对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往事依依》一文,字里行间充满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热爱老师、热爱献身的事业的深情。

B.《幼时记趣》描述了儿童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C.《十三岁的际遇》一文紧扣“北大”这条主要线索,从渴望进北大到生活在北大,领悟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北大的培养,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为了北大而将离开的的复杂感情和渴望自由、渴望创造的精神。

15-16七年级(初一)上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5-16七年级(初一)上语文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评估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客观性试题有错别字不得分;主观性试题除特别要求外,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得分,鼓励创新性答题,可适当加分,但是必须符合题意;作文按照中考要求判分,书写占1—5分,3个错别字扣1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30分)1.(2分)C( A项“爵”读jué,B项“钳”读qián,D项“琼”读qióng)2.(2分)D(“鹊”应为“雀”)3.(2分)B4.(2分)C(A语序不当,把“公益”放到“大型”后面;B“非常”与“深”词语赘余;D前后不对应,可以去掉“会不会”“能不能”。

)5.(2分)C (C项中法布尔是法国的昆虫学家,不是英国)6.(2分)D(《伊索寓言》中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

)7.(10分)(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弗食不知其旨也(3)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8.(8分)(1)阅读对于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都很重要。

(2分,“阅读重要”1分;“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1分,只答个人或民族不得分。

)(2)(4分)①示例一: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示例二:培养读书习惯,丰富美丽人生(2分,符合标语要求即可。

要求根据材料,从“多读书,常读书”和“读经典”两方面的任一方面拟写,否则不得分。

)②示例:童将军(童老),您好!久闻您喜好读书,非常敬慕。

我校即将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想请您去作报告,为全校师生指点迷津。

我们恭候您的光临!(2分,语言得体1分;突出活动主题1分。

)(3)(2分)示例:可以使单调的生活变得多彩;可以使浮躁的心态变得平和(每句1分)。

第二部分阅读(40分)二、(5分)9.(3分)示例:树林里,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着自己的心意尽情愉快地唱歌。

【四清导航】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习题课件:周周清专题1字音字形

【四清导航】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习题课件:周周清专题1字音字形
荤 菜( hūn ) 顷 刻( qǐnɡ ) 搀 扶( chān ) . . . 绚 丽( xuà ( pī ) 颤 抖( chà n ) 毛坯 n ) . . . 倾 盆( qīnɡ ) 胆怯 ( qiè ) 轮廓 ( kuò ) . . . 蓦 地( mò ) 珩 ( hé ( zhēn ) ng ) 臻 . . .
2.易写错的字。 nì ( 溺 )死 chuò ( 辍 )学 迁xǐ( 徙 )
yá ( 衙 )门 瘦biě( 瘪 ) pán shān( 蹒跚 )
油nì( 腻 ) 造niè( 孽 ) zhuó( 琢 )磨 遗hàn( 憾 ) 轮kuò ( 廓 ) 浩hàn( 瀚 )
chè ( 撤 )走 元xūn( 勋 ) yì( 抑 )制
七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
4.风 筝
专题1:字音字形
(一)注音或写汉字
第一单元(每错 1 空扣 1 分,得分:________) 1.易读错的字。 消遣 ( qiǎn ) 天罡 ( gāng ) . . ) 堆砌 ( qì ) 聊斋 ( zhāi ) . . 伶俐 ( lí 文( zhuà ( jī ) ng lì ) 撰 n ) 滑稽 .. . . 戏谑 ( xuè ) 诽 谤( fěi ) 琐 闻( suǒ ) . . .
wà ng( 妄 )行 hài( 骇 )然 bèng( 迸 )裂
跳yuè( 跃 ) juān( 镌 )刻 míng( 瞑 )目 xī( 窸)窣 tuò ( 唾)沫 过yǐn( 瘾 ) dǎo( 祷)告 yāo( 吆 )喝 qí( 颀 )长 liá o liá o( 寥寥 )可数
第五单元(每错 1 空扣 1 分,得分:________) 1.易读错的字。
第四单元(每错 1 空扣 1 分,得分:________) 1.易读错的字。 司马懿 ( yì ) 旌 旗( jīng ) 擅 动( shà n ) . . . 鹤氅 ( chǎng ) 纶 巾( guān ) 讫 ( qì ) . . . 麋 鹿( mí ) 石窍 ( qià ( juān ) o ) 镌 . . . hē ) 熹 契诃 夫( qì 微( xī ) 纸捻 子( niǎn ) .. . . 蜷 ( quá ( jǐn n ) 拘谨 . . 2.易写错的字。 ) 门闩 ( shuān . )

(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1讲解

(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1讲解

找到窍门了吗?
1.在整个事件中“我”对父亲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感激
☆课堂提高☆
【答案】不满(2分)、羞愧(2分)
探究一下
【解析】试题分析:从“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
着深深的不满”和“我的狭隘让我羞愧”可明确答案。 考点:分析文章的抒情线索。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课堂提高☆
最大的优点。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
⑦“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医生对我们说。我只好 跟
☆课堂提高☆
找到窍门了吗?
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
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生命在这一
刻显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 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 情,他忽然想起什么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万一就这 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
选文分析作用。(4分)
你知道吗?
2.选文第⑤⑥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概括其主要内容,并结合
☆课堂提高☆
做的怎样?
【答案】运用插叙(1分),交代了“我”冷血和憎恨父亲的原
因(1分),与下文父亲手术前的话相照应(1分),更突出父
亲的形象(更突出了父爱的崇高)(1分)。 【解析】试题分析:这两段交代了“我”冷漠的原因,因此是 “插叙”;再结合题目要求,概括这两段叙述的事件,结合事 件分析其作用即可明确答案应从以下三方面去回答:交代了 “我”冷血和憎恨父亲的原因、与下文父亲手术前的话相照应、 更突出父亲的形象或表现了父爱的无私伟大。
一根),写上你的名字……”
⑧“为什么?”大哥吃惊地问。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

【打包30份】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同步课件(语文版)363张PPt

【打包30份】2015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同步课件(语文版)363张PPt
1. 忆读书
冰心
冰心简历: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
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 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 《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主要作品:《两个家庭》、诗集《繁星》和 《春水》、《小橘灯》、《再寄小读者》等。
作品选登:
综合以上几件事,你认为马克·吐温
讨论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正义感; 敢想敢做; 有文学才华; 做事写文有创意; 兴趣广泛; 善于思考。
赏析(6-7段)
1.概括本段的内容。 2.本段内容包括几个方面?
展示了文学才华; 使报纸销量大增; 使周围的人对作者刮目相看。
忆 读 书
第 一 部 分 ( 总 说 )
第二部分—多读书、 读书好(以时间为 序)
第三部分—读好书
『 读 书 好 , 多 读 书 , 读 好 书 。 』
第 四 部 分 概 括 全 文

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
“读书好 ”——
吗?
读书的好处
读书可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 美的享受。 读书有助于写作

感悟讽刺与幽默




“我还有分寸地挖苦了一个新来的外乡人。‛ 后文中作者承认自己的文章是措辞激烈的,所以这个词暗 含的意思是:这样写对于那样一个庸俗的人还太客气了! 对外来裁缝的外貌描写:“他是头号花花公子,一脸奸笑,穿着俗 不可耐,一向使女人着迷。‛ 寥寥几句,就把一个庸俗又不可一世,惹人讨厌的形象给活 生生地刻画出来了。 ‚他每周给周报写一篇新颖的‘诗’,表达他的最新感受。‛ 引号的作用是表讽刺,所以他的所谓最新感受也多半是与 他的风流成性有关的对女人的看法等庸俗的内容了。 他发表了一首压韵诗《赠给--的玛丽》,“当然,也就是汉尼巴 尔的玛丽„„” 写出了裁缝自以为是,喜欢卖弄风骚的丑态,难怪小马 克· 吐温忍不住要辛辣地嘲讽他一通了!

2015-2016学年度配套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第六单元检测题附答案解析

2015-2016学年度配套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第六单元检测题附答案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第六单元检测题(90分钟 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爵.(jiáo)士眩.(xuàn)晕新颖.(yǐng)骇.(hài)人听闻B.女娲.(wō)痒酥.(sū)酥御聘.(pìng)幅.(fú)度C.附和.(hè)踉.(liàng)跄蓼.(liǎo)汀杂糅.(róu)D.孪.(luǎn)生陛.(bì)下省.(xǐng)悟赫.(hè)拉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庇.护(掩护)炫.耀(夸耀)B.御聘.(请,雇用)骇.人听闻(震惊,恐惧)C.洋溢.(漫出)孪生..[(两人)同一胎出生]D.华盖..(对君主的尊称)..(好看的盖)陛下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B.他情不自禁....地把手掌挨近自己的眼睛。

仔仔细细地看着,不停地眨巴着眼睛。

C.为了节约成本,许多食品加工企业用一些非法化学添加剂夺走了千万人的健康,这真是骇人听闻....。

D.为节约用水,日前,市政府向各基层单位呈报..了《关于对水资源管理秩序进行专项整治的通告》。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B.影子回答:“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C.“啊,萤火虫就在我的手上。

”影子兴奋地告诉盲孩子,“你把它接过去,它一点儿也不烫手,真的不烫手。

”D.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伊索寓言》是一部由伊索写成的寓言故事。

B.《女娲造人》告诉我们人生来就有贫富贵贱之分,那些富贵人是女娲亲手捏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 (人教实验版 (天津专用第二单元检测题(90分钟 100分一、 (本大题共 26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 迁徙. (x ǐ 钥匙 . (shi 譬 . 如(b ì利爪. (zh ǎoB. 酷 . 热(k ù栖 . 息(q ī 涨 . 红(zh àng 穿梭. (su ōC. 遨 . 游(áo 企 . 盼(q ǐ 给 . 予(g ěi 怦 . 怦(p ēngD. 茁 . 壮(zhu ō 喷 . 水(p ēn 截 . 然(ji é膝 . 盖(x 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3分A. 自出机抒居高临下气势碑礴虚无缥缈B. 披枷带锁连绵不断荆棒遍地喘息不定C. 眼花缭乱化险为夷载沉载浮瞬息万变D. 珊珊来迟娓娓动听立竿见影横征暴敛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这篇文章见解深刻,切中时弊,提出了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 。

B. 同学们问我学习的方法是什么,依我的门户之见.... ,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

C. 直到锒铛入狱,这个贪污犯才痛定思痛地说了句心里话:“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吃,我落到今天这个下场,教训真是刻骨铭心.... 。

”D. 有些为别人作序或作跋的人, 不但对书稿内容缺乏研究, 甚至只浏览书稿的一鳞半爪 .... ,便率尔成文。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 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B.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它能以内置的蓝牙芯片取代传统的线缆,让不同的设备在 10米左右的距离之内,以无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C. 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 思想政治课要改革, 要结合实际, 讲求实效, 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结合起来。

D. 青年组的设计方案令人耳目一新,整座大桥横跨河面的部分,没有一个桥墩,桥身全靠铁索拉起,这在国内还是先例。

5. 按要求用课文中的原句默写填空。

(7分(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 ?(2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3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用来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语句是。

(4与“学而时习之”内容相近的句子是 ?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两千多年前,孔子发出了“逝者如斯夫, ” (《论语·子罕》的人生感言,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我的老师》通过几件具体的事情,表现了小学时的蔡云芝老师对“我”和同学的挚爱,抒发了对温柔美丽、慈爱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B. 《再塑生命的人》语言精美而流畅,富有诗意,感情真挚而深沉。

C. 《王几何》一文,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描写了一个热爱教学, 教学有方的平凡中学教师形象。

D. 《我的早年生活》中的丘吉尔用调侃的语调,写出自己早期的幸运,但有点悲观。

7. 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每小题 2分成都市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的高潮 , 不少学校 , 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 让孩子们与经典相伴。

材料一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 , 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 , 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 , 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

材料二某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

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墙上的《弟子规》、经典美文以及出自经典的指路牌(“三乐苑” “积步轩” 等等 , 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

材料三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

只要走进校园 , 就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老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 , 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展 , 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 , 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

(1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2你对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建议是什么?二、 (本大题共 44分(一阅读《〈论语〉十二章》 ,回答后面的问题。

(17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 回也! ” (《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子张》8. 下列对第⑨章两个“其” 、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 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 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 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9. 第①章主要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分析。

(3分10. 第⑤章是为了告诫弟子什么?(4分11. 怎样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深刻含意?(3分12. 通过学习本文,你得到了哪些教益?(4分(二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11分白梅无价韩静霆①当代大画家李苦禅撒手人寰驾鹤西游的时候, 我的老师许麟庐正在山东旅行。

许老听到噩耗,立即登车,直奔北京。

到了苦禅灵堂,满头白发的老人,长跪不起,恸哭不止。

他和苦老,同是齐白石大师的弟子,手足之情,比一奶同胞还亲。

师兄师弟,年轻时在白石先生左右,一个是左膀,一个是右臂。

贫困的时候,他们一个烧饼掰作两半儿充饥。

艺术上更是志趣相投,画画儿画疯了的时候,两个人一夜之间画一刀纸,一百张,酣畅淋漓。

这会儿苦禅一去不归,许老恨不能跟随而去。

那哭声,真是撕心裂肺,好几个年轻人才把他从灵前拉起来。

透过老人迸溅的泪花,我能感受到两位画家半生坎坷、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感受到这种渗透着深深文化气息的友谊是何其珍贵。

②第二天,许老到我家来,进门就说:“静霆啊,苦禅兄走了啊……”接着又嚎啕起来,这回是在“家”里哭,而且当着我和我妻子的面儿。

许老失去了大师兄,那种绝望的悲伤, 那种真情的倾泻,让我永生永世都忘不掉。

③那天,妻子做了老师爱吃的饼,弄了几样好菜,还有好酒,可老师吃不下饭去,看许老骨瘦形销的样子,我们执意请他休息一会儿,睡个午觉。

谁知,许老刚躺下,又爬起来, 大叫“拿宣纸来” 。

我那时经济不大宽裕,哪里有好宣纸存用?翻箱倒柜,才找到两张质量低劣的四尺宣纸,两支破毛笔。

许老捉了笔就在四尺宣纸上横扫。

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

他笔笔中锋,含泪挥笔画梅花。

只听见宣纸沙沙地响,力透纸背,情透纸背。

毛笔直冲斜行,犹如剑器在许老手中挥舞。

他把痛悼师兄之情,倾洒在纸上,朵朵梅花都是泪!老师画枝干的时候,一言未发,该点蕊了,说了四个字“泥里拔钉” 。

梅蕊虽“拔” 了出来,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

④这张四尺宣纸上的白梅花,干湿浓淡,墨色淋漓,疏影横斜,笔意纵横。

笔墨狂放霸气, 不仅世间难得如此珍品, 就连许老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再画出第二张。

就像人不可能诞生两次一样,这幅佳作不能克隆,不可重复,甚至不能临摹。

那个年代,那个下午,许老那种横扫千军的运笔速度, 那种大悲大恸之后, 寻觅到的恣意宣泄情感的方式, 也绝对没有第二回。

⑤那天,许老收了笔,兀自对着那张白梅看了好半天。

我大气也不敢出。

心里痒,想要这幅画儿,可是不敢说。

沉吟半晌,许老说:“带上,到我家盖上章子,给你了。

”我张着嘴喘气,不知道说什么好。

⑥白梅, 已经成为我的传家之宝。

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我和妻子才会小心翼翼地把这张画儿展开,来一番精神享受。

我不敢拿到裱画店里去裱褙,怕裱坏了。

仔细想想,许老的这幅画昭示了一个道理:在中国画界, 松竹兰梅笔情墨意, 难免重复, 可至珍至宝的神品, 不是百无聊赖时的遣兴, 也不是文人的笔墨游戏, 而是在笔端凝注了浓烈的情感, 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在某个特别的时间创作的东西。

正因为如此,神在,许老的白梅在。

开卷总有一股真气扑面,那种感觉,常常是唯见神采不见梅花。

那些神来之笔,甚至画家自己也始料不及。

⑦我记得白石老人曾赠给许老一幅画,上面题了一行字,大意是:是许姓好子孙,当宝之。

许老没有在这幅白梅上题这些字,可我会珍藏好的。

因为,白梅无价。

(有删改 13. 本文主要用五个场景来写人叙事, 请依次概括前四个场景。

(每个场景用 5个字回答 (4分场景一:场景二:场景三:场景四:场景五:深夜赏白梅14.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白梅无价” 。

(4分15. 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请以第③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

(不超过 150字 (3分(三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16分怎样的“ 水土” 才养人游宇明①不久前听了一场演讲, 演讲者引用了一句俗语, 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听了之后就在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的“水土”才养人?②中国人习惯于将“天”“地”“人”相提并论,其实,“天”与“地”就是自然的“水土”。

这“水土”给了我们生存的凭靠。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天空、高山、河流、原野,我们从何处获得光雨、木料、饮水、粮食,人怎么去生活?这“水土”也给了我们心灵的慰藉。

看到天空之远,我们会放飞梦想的翅膀;看到大地之美,我们会产生愉悦之情。

然而, 我们也应该想到, 能养人的“水土”一定是好“水土”。

如果我们的天空被雾霾笼罩, 如果我们的高山从地底被掏空, 如果我们的河流被各种废水污染, 如果我们的原野四处荒芜, 这样的“水土”不仅不能养人,还会害人。

③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 , 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

假若一个社会人文生态和谐, 人的心灵就会被养得活泼开朗;假若一个社会风气乖戾,人的心灵必然变得狭隘偏激。

④在我看来, 社会的好“水土”至少需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第一是诚信, 第二是良善, 第三是能让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