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1初三化学中考一模试题和答案
2021初三化学中考一模试题和答案

2021初三化学中考一模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 质量分数为14%的硫酸溶液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蓝色溶液屮加入Wg 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干燥的固体混合物仍是Wg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W 的取值范围是W≥8gB .加入氧化铜的质量是10gC .最后得到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是19.7%D .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07g【答案】D【解析】解法一:设原先氧化铜的质量为m ,则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x ,生成硫酸铜的质量y 。
CuO+H 2SO 4═CuSO 4+H 2O80 98 160m x y 8098160m x y== x=9880m y=2m 设加入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固体增加的质量为a ;与剩余稀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b ,同时放出氢气质量为c 。
Fe+CuSO 4═FeSO 4+Cu 固体质量增加56 160 64 64-56=82m a16082m a= a=0.1mFe+H 2SO 4═FeSO 4+H 2↑56 98 2 b 14g-9880m c 56982981480m b c g ==-b=8-0.7m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即与硫酸反应消耗铁的质量等于与硫酸铜反应固体增加的质量,即:a=b ,0.1m=8-0.7m ,解得m=10g ,b=1g 。
562b c=,由于b=1g ,所以有:5621g c = c≈0.04g由题意可知,硫酸最终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设硫酸亚铁的质量为z 。
H 2SO 4 ~FeSO 498 152100g×14% z981520100140z g =⨯ Z=1527g 加入铁粉的质量W=1527g ×56152×100%=8g ; 最后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21.7100100.04g g g g+-×100%≈19.73% 故选D 。
2021初三化学中考一模试题和答案

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碳不能通过反应转化成氧气;C 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
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D 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
成硫酸钡和盐酸。选 B
点睛:熟练掌握常见化学方程式,掌握物质间的转化方法。
2.向盛有一定质量 MgO 和 MgCO3 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 142 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 定温度下,得到 150 g 不饱和溶液。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
84
44 84 44=40
可见生成的氯化镁相同时造成的溶液质量增加是相等的,与是氧化镁还是碳酸镁反应无 关; 设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 x,则
MgCl2 溶液增加质量
95
40
x 150g-142g=8g
95 = 40 x 8g
解得 x=19g;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9g 100% 12.7% 。
CH4+2O2
CO2+2H2O。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正确; B、A 是甲烷,是含有碳元素的
化合物,属于有机物,C、A 是甲烷,是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会发生爆
炸,点燃前要先检验纯度,防止爆炸,正确;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D 是水,不是有机
物,错误;D、由方程式及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 A,B 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1:2,错误。故
6.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 CO2 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 CaCl2 和 HCl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2CO3 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 Na2CO3 溶 液的质量与生产沉淀或者气体如图 1 所示;加入 Na2CO3 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 pH 变化关系 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教版2021初三化学中考一模试题和答案

A.不同物质的着火点:
B.硫及其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
C.50g19.6%的稀硫酸与足量的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D.物质形成溶液的 pH:
【答案】B 【解析】A、白磷的着火点比铁的低,B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 化合价为零。所以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0。二氧化硫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价;C、50g19.6%的稀硫酸与足量 的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因为金属足量,酸反应完,氢气的质量由酸决定。D、纯 碱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pH 大于 7;氯化钠溶液呈中性,pH 等于 7;酸奶呈酸性,pH 小 于 7。选 B
A.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
B.丙是盐酸
C.戊是氢氧化钙
D.甲与丁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五种
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铁会与盐酸反应,盐酸会与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会与盐酸、二氧化碳、碳
5.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 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 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若甲是碳酸钙,则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过程中放 热,因此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选项 A 正确;
2021初三化学中考一模试题和答案

【答案】C
【解析】
A、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水的量减少,且反应中溶液的温度升高,溶质析出,使溶质的质量减少,所以溶液的质量会减少,加入的氧化钙的质量达到一定数值,可以将溶液中的水完全反应,最终溶液的质量为零,错误;B、t℃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所以向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分别加水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量最多的是丙,最少的是甲,所得溶液质量最小的是甲,错误;C、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本来就有水,所以开始水的量大于零,反应过程中因生成水,所以水的量逐渐增多,反应结束,水的量不变,正确;D、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镁和铁最终都能完全反应,等质量的镁比铁反应生成的氢气多,错误。故选C。
2021初三化学中考一模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
B
C
D
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t℃时,向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分别加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最小的是丙
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设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
,m=5.6g
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为:5.6g+21.4g-12.8g=14.2g。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故选D。
3.把8.9gMg、Zn合金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4g H2,在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 )
A.23.4gB.29.25gC.30.5gD.26.25g
2021初三化学中考一模试题和答案

2021初三化学中考一模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2Fe+3CuO Fe 2O 3+3Cu 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Cl 3 = 2FeCl 2+CuCl 2。
一定质量的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振荡,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甲和滤液乙。
取适量滤液乙于试管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
①固体甲中一定含Cu ,一定不含Fe②滤液乙中一定含有FeCl 2、CuCl 2,一定不含FeCl 3③若充分反应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Cl 2,则一定有FeCl 2④若充分反应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Cl 2,则可能有FeCl 2⑤若充分反应后Zn 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 2,无CuCl 2,可能有FeCl 2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C【解析】【分析】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2Fe+3CuO ===高温 Fe 2O 3+3Cu ,可以得到个数比Fe 2O 3:Cu=1:3,而且此反应进行完,只有这样两种固体。
加入足量的盐酸中FeCl 3和Cu 的个数比为2:3,完全反应2FeCl 3+Cu=2FeCl 2+CuCl 2,可得剩余FeCl 2:CuCl 2:Cu=2:1:2。
故固体甲和滤液乙分别为Cu 和FeCl 2、CuCl 2。
【详解】①固体甲中一定含Cu ,一定不含Fe ,正确②滤液乙中不含FeCl 3;溶液中存在FeCl 2和CuCl 2,正确;③若充分反应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Cl 2,则氯化亚铁没有参与反应,溶液中一定有FeCl 2 ,正确;④若充分反应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Cl 2,但是剩余的锌不一定能将氯化亚铁完全反应,则可能有FeCl 2 ,正确;⑤若充分反应后Zn 有剩余,则CuCl 2、FeCl 2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氯化锌,错误。
人教版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答案】B【解析】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C、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生成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错误;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错误。
故选B。
2.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A.Fe(NO3)2B.Fe(NO3)3C.Cu(NO3)2、Fe(NO3)2D.AgNO3、Cu(NO3)2、Fe(NO3)2【答案】A【解析】根据金属银、铜、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当把铁粉加入到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首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银被置换完剩余的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过滤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说明加入的铁有剩余.因此,滤液中只含有Fe(NO3)2、滤渣中一定含有Ag、铜、铁的结论.选A点睛: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2021初三化学中考一模试题和答案
设样品中氧化钠的质量为 a,钠的质量为 5.4g-a,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5.4g-a)+a 46 100%=4.6g ,a=3.1g,钠的质量为:5.4g-3.1g=2.3g 62
设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m
2Na + 2H2O = 2NaOH + H2
CH4+2O2
CO2+2H2O。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正确; B、A 是甲烷,是含有碳元素的
化合物,属于有机物,C、A 是甲烷,是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会发生爆
炸,点燃前要先检验纯度,防止爆炸,正确;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D 是水,不是有机
物,错误;D、由方程式及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 A,B 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1:2,错误。故
【解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 A 的分子为由 1 个 C 原子和 4 个 H 原子构成的 CH4 分子,反 应物 B 的分子为由 2 个 O 原子构成的 O2 分子;生成物 C 的分子为 2 个 O 原子和 1 个 C 原 子构成的 CO2 分子,物质 D 的分子为由 1 个 O 原子和 2 个 H 原子构成的 H2O 分子;则示意 图所表示的反应为 CH4 在 O2 中燃烧生成 CO2 和 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CO2 和 HCl 气体均能与 NaOH 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
合除杂原则,错误;B、Na2CO3 能与适量稀盐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
质又不引入了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C、CaO 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
人教版2021初三化学中考一模试题和答案
人教版2021初三化学中考一模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A~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C是氧化物,且A是红棕色粉末,D、F 均是单质。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物质转化的方向;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④中一定包含复分解反应B.做反应①的实验,要先加热A再通入BC.反应④用于湿法冶金,可制取Zn、Cu、AgD.E可以是酸、盐或有机化合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题中信息知,A、B、C是氧化物,且A是红棕色粉末,D、F均是单质。
故A 是氧化铁,B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D是铁。
故A,B.C.均错误。
D正确。
考点∶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
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向pH=2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B.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m表示食盐的质量,A%表示溶质质量分数)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答案】D【解析】A.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
向pH=2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使溶液的酸性变弱,溶液pH变大,但是始终呈酸性,不会出现pH等于7或pH大于7;B.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是氢氧化钠溶液,pH大于7;随酸的加入,pH不断减小,刚好完全反应pH等于7;酸过量时,溶液呈酸性,pH小于7;C. 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开始,随食盐的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饱和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D. 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锌先反应完,但是铁比同质量的锌生成氢气多。
选D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3.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2021初三化学中考一模试题和答案
95
40
x 150g-142g=8g
95 = 40 x 8g 解得 x=19g;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9g 100% 12.7% 。
150g 故选:C。 【点睛】 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 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1℃时,甲、乙两物质各 50 g 分别加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 140g D.t2℃时,等质量甲、乙两种固体配制成饱和溶液时甲比乙需要的水多 【答案】C 【解析】A. 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温度会影响物质的溶解 度,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同,不说明温度时,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B. 饱和溶液溶质的 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 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 t1℃时,甲、乙两物质哦溶解度为 40g,各 50 g 分别加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溶质的质量都只能是 40g,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 140g;D. 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等质量甲、乙两种固体配制成饱和溶液时 甲比乙需要的水少。选 C
CH4+2O2
CO2+2H2O。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正确; B、A 是甲烷,是含有碳元素的
化合物,属于有机物,C、A 是甲烷,是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会发生爆 炸,点燃前要先检验纯度,防止爆炸,正确;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D 是水,不是有机 物,错误;D、由方程式及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 A,B 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1:2,错误。故 选 D。
2021初三化学中考一模试题和答案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①将固体 X 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所以固体 X 中一定不含硫酸铜; ②测 X 溶液的 pH 值,pH=13,所以固体 X 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③向 X 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所以 X 中可能含有碳酸 钠、硫酸钠中一种或两种,一定不含硝酸钡; ④向步骤③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所以 X 中一定含有硫酸钠,一定 不含碳酸钠; ⑤向步骤③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所以 X 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由于氢氧化钠和硝酸镁不能共存,因为二者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一定不含硝酸 镁。 综上所述,固体 X 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硫酸钠、氯化钠,一定不含硝酸钡、硫酸铜、碳 酸钠、硝酸镁。 【详解】 通过分析可知: ①、硝酸镁一定不存在。①错误; ②、硝酸钡、硫酸铜、碳酸钠一定不存在。②正确; ③、硫酸钠和氢氧化钠一定存在。③正确; ④、氯化钠一定存在。④错误。 故选 B。
x+y=(106m/73)+40(14.6g-m)/36.5=18.6g,m=7.3g
x=10.6g y=8g 设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z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80
106
z
10.6g
80 = z z=8g 106 10.6g
则此样品中变质的烧碱与原烧碱的质量比为:8g:(8g+8g)=1:2。 故选 C。
④向步骤③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⑤向步骤③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A 转化为 B 过程中钙元素的质量不变,但是由于吸收水和二氧化
碳气体,固体的质量增加,钙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故正确;
B、如无浓硫酸,气体 C 中的水分会被烧碱固体一同吸收,固体增重偏大,计算得到碳酸
钙的质量偏大,相应吸收水的质量偏小(A 到 B 增加 29g-25g=4g 为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的总
人教版 2021 初三化学中考一模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露置于空气中纯净的生石灰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 转化为 B 过程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 B.如无浓硫酸,则粉末 B 中 Cao 质量测定值偏小 C.粉末 B 中 CaCO3 的质量为 5 克 D.粉末 B 中 CaO 的质量为 16.6 克 【答案】B 【解析】
4.某同学将 mgMg、A1、Zn、Fe 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 液小心蒸干,得到(m+7.1) g 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A.2.4≤m≤6.5 B.2.4<m<6.5 C.1.8≤m≤6.5 D.1.8<m<6.5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将 mgMg、A1、Zn、Fe 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 干,得到(m+7.1) g 不含结晶水的固体,该不含结晶水的固体是由金属离子(Mg2+、A13+、 Zn2+、Fe2+)和 Cl-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不含结晶水的固体中含有 Cl-的质量为
(m+7.1) g-mg=7.1g。则该反应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7.1g÷ 35.5 =7.3g。 36.5
假设分别为四种金属单质与等量的稀盐酸反应,则
Mg +2HCl 24 73 x1 7.3g 24 = x1 73 7.3g
=MgCl2
+H2
2Al +6HCl =2AlCl3 +3H2 54 219 x2 7.3g
度,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同,不说明温度时,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B. 饱和溶液溶质的 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 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 t1℃时,甲、乙两物质哦溶解度为 40g,各 50 g 分别加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溶质的质量都只能是 40g,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 140g;D. 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等质量甲、乙两种固体配制成饱和溶液时 甲比乙需要的水少。选 C
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1℃时,甲、乙两物质各 50 g 分别加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 140g D.t2℃时,等质量甲、乙两种固体配制成饱和溶液时甲比乙需要的水多 【答案】C 【解析】A. 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温度会影响物质的溶解
A.X:Cu Y:CuO Z:CuSO4 B.X:CO2 Y:O2 Z:CO C.X:CaCO3 Y:CaO Z:Ca(OH)2 D.X:NaOH Y:NaCl Z:Na2CO3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铜在加热条件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硫酸铜和锌、镁、铝、铁等反应能生成铜和相应的盐,Cu→CuO→CuSO4→Cu,前面的物质 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后面的物质,选项正确; B、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葡萄糖和氧气,碳不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一氧 化碳,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或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时能生成二氧化碳, CO2→O2→CO→CO2,前面的物质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后面的物质,选项正确; C、煅烧碳酸钙时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 二氧化碳反应,或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时,能生成碳酸钙,CaCO3→CaO→Ca(OH) 2→CaCO3,前面的物质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后面的物质,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和氯化镁、氯化铜、氯化亚铁等物质反应时,能生成氯化钠和相应的盐,氯 化钠和其它物质不能通过一步转化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和氢 氧化钠,NaOH 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 NaCl,Na2CO3 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 NaOH,但是 NaCl 不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 Na2CO3,选项错误,故选 D。
和),计算所得氢氧化钙的质量会(比碳酸钙的质量偏大的质量)更小,则粉末 B 中 CaO
质量测定值偏大,故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增加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2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 x
CaCO3+2HCl═ CaCl2+H2O+CO2↑
100
44
x
2.2g
100 44 x 2.2g
x=5g,故正确;
1.8g,而该物质为混合物,故 m 的最大值应小于 6.5g,最小值应大于 1.8g,故选 D。
5.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 B.等质量的 Zn 和 Mg 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C.向 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等质量 CaCO3 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答案】C 【解析】A. 在一定量的 Cu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两者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 淀和硫酸钠;B. 镁的活动性比锌的强,所以镁先反应完;等质量的 Zn 和 Mg 分别与足量 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镁比锌生成氢气多。C.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 大于 7,盐酸溶液的 pH 小于 7,向 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的 pH 应逐渐减小;D. 等 质量 CaCO3 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通常粉末状时,药品和盐酸接触 更充分,反应较快;当块状石灰石反应时,速率较慢;但过氧化氢质量相同时,生成物的 质量相同。选 C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 正确
D、A 到 B 增加 29g-25g=4g,吸水水分质量为 4g-2.2g=1.8g
设 B 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为 y
CaO+H2 O═ Ca(OH)2,
18
74
1.8g y
18 74 1.8g y
y=7.4g 粉末 B 中含有 CaO 的质量为:29g-5g-7.4g=16.6g,故正确。
2.下列各物质中,不能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54 = x2 219 7.3g
x1 =2.4g
x2 =1.8g
Zn +2HCl 65 73 x3 7.3g 65 = x3 73 7.3g
=ZnCl2
+H2
Fe +2HCl =FeCl2 +H2 56 73 x4 7.3g
56 = x4 73 7.3g
x3 =6.5g
x4 =5.6g
由计算可知,若为四种金属单质与等量的稀盐酸反应时,m 最大值为 6.5g,最小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