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铜矿铜厂矿区边坡防护措施探讨

合集下载

德兴铜矿大型露天边坡的监测技术

德兴铜矿大型露天边坡的监测技术

德兴铜矿大型露天边坡的监测技术
吴易航;张士海
【期刊名称】《采矿技术》
【年(卷),期】2024(24)3
【摘要】露天矿山边坡安全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边坡监测技术对保障工程安全和预防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亚洲在采第一大铜矿———德兴铜矿的边坡监测技术应用情况展开案例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边坡的复垦区和原生植被覆盖区会对边坡雷达造成明显的干扰,导致出现不真实的位移变化,采用植被区域排除法和GNSS监测点“补盲”法可较好解决该问题;大型露天矿山会在垂直及水平方向出现气候分布差异,受雷达波穿过大气时的温度、湿度及大气压等气象参数影响,边坡雷达后台数据校正困难,进而影响位移数据的质量,通过在特征边坡区域加装气象站的方式,可有效降低气候差异带来的影响;GNSS高精度监测系统可以起到较好的“补盲”作用,但建设成本和后续维保成本较高;在市面上多种监测技术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应当从矿山实际角度出发,立足于自身的地质及气候地理条件,选择适合矿山自身的边坡监测技术。

【总页数】5页(P124-128)
【作者】吴易航;张士海
【作者单位】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德兴铜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
【相关文献】
1.德兴铜矿铜厂矿区露采边坡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2.德兴铜矿富家坞矿区露采边坡稳定性分析
3.德兴铜矿露采矿区岩体结构特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4.德兴铜矿中线法筑坝大型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5.德兴铜矿露天边坡现状及加强管理的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的实践探究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的实践探究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的实践探究吴友吉摘要:在社会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矿产资源是主要物质基础,但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力度逐渐加大,就会导致出现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影响了生态环境。

所以本文基于江西德兴铜矿的地质环境现状,总结了其生态环境的物理、土壤改良、植物种植等修复技术,并提出确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目标及方案;清理渣石堆,开展边坡治理;利用生物技术吸收土壤有害物质等地质环境治理方法,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实现环保发展目标。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技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有充足的矿产资源支撑社会发展,那么就会对矿山进行重度开发,导致山体裸露在外,破坏了矿山的生态环境,而且也会污染水源和土壤,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

为了能够减少这部分影响,那么就要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并且对其地质环境开展治理工作,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保证矿山能够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1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江西德兴铜矿位于江西省德兴市,是中国重要的铜矿之一,地理坐标大致为东经117°42′38″~117°44′34″,北纬29°00′15″~29°01′56″,矿区面积7.7877km2。

德兴铜矿属于大型斑岩铜矿床,主要矿石类型为黄铜矿和斑铜矿、辉铜矿。

德兴铜矿开采历史悠久,经过60多年的开采,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矿山,具体的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

德兴铜矿所处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多种岩石类型和构造形式,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以片麻岩、超基性火山岩、沉积岩等为主,局部地区存在断裂、褶皱等构造变形。

例如,矿山开采通常要进行挖掘和爆破作业,这可能导致地表土壤被破坏、被剥离,甚至形成大量裸露的岩石表面,这会导致植被丧失、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矿山开采会改变地形,特别是在露天开采的情况下,山体可能被大规模挖掘,形成巨大的开采坑,这些开采坑可能改变地势、改变水流路径,甚至对周边地貌造成明显的影响。

铜矿开采中的灾害防范措施

铜矿开采中的灾害防范措施

标准规范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标准规范的目的:确保铜矿开 采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标准规范的实施:企业需按照标准 规范进行开采作业,政府相关部门 进行监督和检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标准规范的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 程、环保要求、设备标准等
标准规范的更新与完善:根据实际 情况和科技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 标准规范,提高铜矿开采的安全性 和环保性
监管体系的完善与加强
法律法规的制 定与完善:明 确铜矿开采中 的安全标准和
规范
监管部门的职 责与权限:明 确各级监管部 门的职责和权 限,确保监管 工作的有效进

企业主体责任 的落实:企业 应承担安全生 产的主体责任, 加强安全管理
和培训
社会监督与参 与:鼓励社会 公众参与铜矿 开采安全监管, 形成全社会共 同关注的良好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技术创新:不断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动矿山智能化、绿色化建设。
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循环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废弃物排放
技术创新:研发 高效、环保的开 采技术,降低对 环境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遵循 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现经济、社会、 环境的协调发展
绿色矿山建设: 推广绿色矿山建 设,实现矿山的 可持续发展
铜矿开采中的灾害防 范措施
,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铜矿开采灾害 概述
04
生产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
02
地质灾害防范 措施
05
法律法规与标 准规范
03
矿山环境灾害 防范措施
06
技术创新与发 展趋势
01 铜矿开采灾害概述

德兴铜矿铜厂矿区露采边坡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德兴铜矿铜厂矿区露采边坡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德兴铜矿铜厂矿区露采边坡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李华;何文江【摘要】德兴铜矿为特大型斑岩铜矿,露天开采,随着矿山露采规模的扩大加深,未来矿山可能诱发或加剧的不良工程地质逐渐增多,本文主要从矿体上下盘围岩及开采边坡岩性及工程地质特征两个方面来分析铜厂矿区露采边坡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进而分析露采边坡的稳定性.【期刊名称】《低碳世界》【年(卷),期】2015(000)030【总页数】2页(P163-164)【关键词】德兴铜矿;露采边坡;工程地质特征;稳定性【作者】李华;何文江【作者单位】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江西南昌330000;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江西南昌3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64德兴铜矿为特大型斑岩铜矿,是我国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山之一。

德兴铜矿始建于1958年8月,主要包括铜厂、富家坞和朱砂红三个矿区。

铜厂矿区为德兴铜矿多年开采矿山,自1969年投产以来,由井下开采到露天开采,规模由小到大已开采了40多年,目前采矿生产能力已达到10万t/年,露天采场上口尺寸为3070×2100m,露天开采境界最高标高410m,最低开采标高约为-340m。

矿区露采边坡岩类主要由变质岩类及蚀变带岩类组成,变质岩类受构造影响,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离散性较大,蚀变带岩类物理力学性质及强弱对露采边坡的稳定性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露采边坡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对分析评价露采边坡稳定性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1.1 矿体上下盘围岩及开采边坡岩性分析矿体和围岩均由蚀变千枚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组成。

围岩与矿石的区别,除金属含量和蚀变强度外,其它无多大差别。

斑岩体与千枚岩接触带铜钼矿化和蚀变最强,矿岩硬度大,稳定性较强。

远离接触带稳固性逐渐减弱,矿体外侧围岩为矿化、蚀变较弱的千枚岩类,岩体中心为弱蚀变花岗闪长斑岩。

现将各类围岩岩性及裂隙发育强度简述如下:蚀变千枚岩:由泥质、砂质及晶屑凝灰质千枚岩经弱硅化、绢云母-水白云母、伊利石-绿泥石化等蚀变作用而成。

铜矿开采工程中的安全技术与措施

铜矿开采工程中的安全技术与措施
铜矿开采工程中的安全技术与措施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铜矿开采工程概述
03
铜矿开采工程中的安全技术
04
铜矿开采工程中的安全措施
05
铜矿开采工程安全监管与评估
06
铜矿开采工程安全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铜矿开采工程概述
02
铜矿开采工程的重要性
铜矿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露天开采安全技术
爆破技术:采用先进的爆破技术,确保爆破安全
边坡稳定技术:采用先进的边坡稳定技术,确保边坡安全
防洪技术:采用先进的防洪技术,确保矿山安全
防尘技术:采用先进的防尘技术,确保矿山安全
防滑技术:采用先进的防滑技术,确保矿山安全
防塌方技术:采用先进的防塌方技术,确保矿山安全
地下开采安全技术
技术交流:参加国际矿业会议,分享安全技术经验
技术推广:将先进的安全技术推广到全球铜矿开采行业,提高整个行业的安全性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符合安全要求
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
制定事故处理预案,明确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整改等流程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配备专业救援人员和设备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救援及时有效
铜矿开采工程安全监管与评估
05
安全监管体系与制度建设
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监管机构等
安全监管措施:加强现场安全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铜矿的保护与治理技术探讨

铜矿的保护与治理技术探讨

废弃地再利用的案例:介绍一些成功的废弃地再利用案例,如某铜矿废弃地复垦项目等
废弃地再利用的方法:包括土地复垦、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
铜矿保护与治理技术应用
PART 03
实际应用案例
某铜矿公司采用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
某铜矿公司采用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恢复了矿山生态环境
某铜矿公司采用生物修复技术,成功治理了矿山酸性废水
某铜矿公司采用土壤改良技术,有效改善了矿山土壤质量
技术优缺点分析
化学沉淀法:优点是处理效率高,缺点是产生大量污泥,需要后续处理
离子交换法:优点是处理效果好,缺点是树脂再生困难,成本高
膜分离技术:优点是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缺点是膜材料易堵塞,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
电解法:优点是处理效果好,缺点是耗电量大,成本高
技术发展趋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智能化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绿色环保技术:减少污染,降低能耗
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废弃物排放
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国内技术水平
技术推广价值
提高铜矿开采效率
促进可持续发展
降低环境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铜矿保护与治理技术政策与法规
PART 04
政策法规的实施:对铜矿保护与治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政策法规的调整:根据铜矿保护与治理技术的发展进行调整和优化
政策法规的监督:对铜矿保护与治理技术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铜矿保护与治理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PART 05
技术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比较治理技术的成本和效益,选择成本效益比高的技术
环境效益分析:评估治理技术对环境的影响,选择环境效益高的技术

德兴铜矿官帽山边坡稳定性分析

德兴铜矿官帽山边坡稳定性分析

德兴铜矿官帽山边坡稳定性分析摘要:官帽山边坡位于我国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山--德兴铜矿富家坞采矿场,由于原地方单位不合理露采和坑采及切坡过陡,导致官帽山边坡产生多处小规模的滑塌,采空区发生大面积的坍塌,边坡的整体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矿山后期开采安全。

本文通过对官帽山边坡综合分析、计算,确定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不排除在暴雨及爆破震动作用下边坡局部失稳的可能。

关键词:德兴铜矿官帽山边坡稳定性分析局部失稳中图分类号:p64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引言官帽山边坡位于我国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山--德兴铜矿富家坞采矿场,为一人工岩质边坡。

由于原地方单位对官帽山矿体进行了不合理露采和坑采及切坡过陡(50-54°),导致官帽山边坡产生多处小规模的滑塌,采空区发生大面积的坍塌,并且在坡体产生了比较集中的三个裂缝带。

德兴铜矿接手后,对原裂缝带进行了剥离卸荷,在坡体仅剩下一条长约10m的张裂缝。

为了对官帽山铜矿进行分级露天剥离开采,对富家坞官帽山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十分必要。

2边坡地质环境条件2.1地形地貌富家坞矿区位于怀玉山脉官帽山支脉的南东麓,为低山丘陵地带,属构造剥蚀地形。

区内侵蚀基准面海拔160m,工作区处于分水岭近旁。

官帽山山体经数次人工改造,目前山顶高程约620m。

在山顶南侧现有剥离台阶3级,每级台阶高约15m,整体坡度约38°,第三级台阶剥离至575m。

剥离的土石少部分沿山坡及山前的沟谷进行堆弃,在平面上可分为2个不同的弃石堆。

坡脚运矿公路在305~310m高程处通过,公路为半挖半填式,公路内侧切坡较陡,坡度约50度,高度约20m,见图1。

2.2地层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工作区地层均为震旦系浅变质岩系,主要为一套泥砂质与凝灰质混合沉积层,具类复理式建造,由绢云母千枚岩、绿泥石绢云母千枚岩、凝灰质千枚岩及沉凝灰岩组成。

总体地层走向近ew,倾向nnw—nne,倾角30°—70°,呈一单斜层序产出。

德兴铜矿富家坞矿区东南帮边坡现状稳定性分析

德兴铜矿富家坞矿区东南帮边坡现状稳定性分析

德兴铜矿富家坞矿区东南帮边坡现状稳定性分析刘杰【期刊名称】《《矿业工程》》【年(卷),期】2019(017)005【总页数】4页(P50-53)【关键词】露天矿; 滑坡; 破坏模式; 边坡稳定性; 防治措施【作者】刘杰【作者单位】江西铜业民爆矿服有限公司江西德兴 33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3250 引言随着我国露天矿山开采不断地向深凹和大规模方向发展,边坡高度持续增加,滑坡灾害逐年增多[1]。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问题是保矿山开拓运输系统顺利运行的关键,不仅影响到矿山的生产安全,而且与矿山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岩体结构控制,结构面的产状、规模、及其与坡面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共同决定了边坡潜在破坏模式及破坏规模[2~4]。

因此,露天边坡稳定性分析应在充分查明区域内的主要断裂构造、优势结构面产状和岩体力学性质的基础上开展,结合数值分析方法[10],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

以德兴铜矿富家坞矿区东南采场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勘察、室内实验及滑坡反分析等方法,获取较为准确的岩体力学参数,应用极限平衡法计算东南帮现状边坡及削坡后边坡的安全系数,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 边坡概况德兴铜矿富家坞矿区东南部320~380m平台因受区域复杂构造影响,区内节理发育,边坡岩体较为破碎,曾发生多处局部台阶的滑坡灾害。

2009年4月东南部边坡出现局部滑动、垮塌现象,上部台阶滑塌范围随着下部的开采呈现扩大趋势,顶部380m平台不断向后垮扩。

为避免出现大规模滑坡,矿山迅速采取了应急措施,及时清理边坡松动岩体,对边坡进行了削坡处理,但仍不断有新的滑塌现象出现,2010年7月,经过多次削坡减载,边坡依然处于蠕滑状态,且在降水条件下较明显的变形加剧规律,380m平台前缘的后缘拉裂缝宽0.2~0.4m,后缘陡坎最大高度达1.2m(见图1)。

图1 边坡后缘处拉裂缝320~380m平台为最终境界的东南侧边界,该区边坡不断扩大的滑坡趋势会导致最终境界的持续外扩,危及到边坡附近乃至深部台阶的生成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载 、 沟修 复与重 建 、 水 深部 钻 孑 排水 的方 法 处理 , L 提 高 了边坡稳 定性 。
的供 矿任务 , 三期 工 程设计 境 界 上 口尺 寸 为 20 30×
2 0 m, 低 开 采 标 高 为 一2 0 境 界 周 长 为 40 最 2 m, 8 8 m, 分 区域 设计 最终边 坡 高度将 超过 7 0 。 .k 部 0i n
T tl 1 4 oa o
No 2 2 0 . 0l




总第 14期 0 21 00年第 2期
COPPER ENGI NEERI NG
德 兴银矿银 厂矿 区 防 措落 掭讨 逡壤
潘 忠伟
(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德兴铜矿 , 江西 德兴 3 42 ) 32 4
摘 要 : 在露天矿开采过程 中 , 保证露天采矿场边坡在其过渡状态和终 了状态时的长期稳定是矿山管理至关重要问题之一。
坡 , 达到相 当 的高度 : 桃坞 边坡 垂高 2 0 水 龙 并 杨 1m,
1 前 言
德兴 铜 矿 由铜 厂 、 家坞 和朱 砂 洪 三个 矿 区组 富 成, 目前开 采铜 厂矿 区和 富家坞矿 区 , 年采剥 总量 达 1 多吨, 亿 已形 成 1 0万 td的采选 综合 生产 能力 , / 并
Dic s i n n S o o e to M e s r so i i e n De i g Co p r M i s u so o l pe Pr t c i n a u e fM n ng Ar a i x n p e ne
P AN o g —we Zh n i
3 影 响 边 坡 稳 定 的 主 要 因 素
影 响边 坡稳 定 的 因素 是 多 方面 的 , 据采 区实 根 际情况 分析 , 主要 因素 是 地质 构 造 、 文 地 质 、 破 水 爆 震动 、 自然 风化 等 , 。
体 主要 采用 了预 应 力锚 索 加 固 , 助 以局 部 削坡 减 辅
采选 矿石 1 3万 1 的生 产 规模 。铜 厂矿 区是 江 西 铜 业 集 团公 司最 大 的铜 矿 区 , 2 从 0世 纪 6 0年 代 投产 以来 , 由井 下到 露 天 、 规模 由小 到 大 已开 采 了 4 0多 年, 现与 富家坞 矿 区共 同承 担 向大 山 、 泗洲两 选矿 厂
部 台阶边坡 。2 0 0 8年 , 对 西 源 岭 3 0 ~4 0 针 5m 1 m西
部尖 嘴突 出部位 的 潜 在滑 坡 危 险 因素 , 用 了削坡 采 减荷 、 永久性 边坡 加 固和安 全防护 的方 法处理 , 同时 针对 黄牛前 边坡 及 西 南 部 10 7 m~5 m 台 阶不 稳 定 0
( e i o p r n f C ,D xn i , i g i r ic , 3 2 4 O x gC p e eo J C e igC t J n x Po n e 3 4 2 ) n Mi y a v
Absr c t a t:Durn h o r eie ma a e n st n u e te o e i i g t e c u s fmi n n op n pt n ft mo ti o tn s u st n n g me ti o e s r h p n p t he
边 坡 的 破 坏 不但 涉及 人 身 设 备 安 全 , 直接 影 响 着 矿 山经 济效 益 。本 文 分 析 了 影 响铜 厂矿 区边 坡 稳 定 的 主要 因 素 , 对 今 后 边 坡 也 并 管 理 采 取 的 防 护措 施 进 行 了探 讨 。
关键词 : 露天矿 ; 边坡稳定 ; 防护措施 中 图分 类 号 :D 2 . 文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9— 82 2 1 )2— 0 6—0 T 84 7 B 10 3 4 (0 0 0 0 0 4
逐 步 向 1 . 5万 td过 渡 , 过几 年 努 力 将 达 到 日 07 / 经
山边坡 垂 高 3 0 黄牛前 边坡垂 高 2 0 西源 岭边 7 m, 9 m,
坡垂 高 20 4 m。在矿 山开 采过程 中, 区边 坡没 有 出 采
现过重 大滑坡 , 只有局部 地段 边坡 受地质 构造 影响 , 出现 了滑塌 或松 动 , 西源 岭 和 黄 牛前 西 部 区段 局 如
so e se dy frlng tr i h iuain o r n iin a d e p r ro s Da g s t lpe ma e da e o s f t fp ron la d e l p ta o o e m n t e st to fta sto n x iy pe d . i ma e oso k ng rt aey o e s a n — q i m e ,as fe tt e m ie e o o c lb n fta l. I h sa tce,t e man fco o ifue c h ta y o lp l b n — u p nt lo af c h n c n mia e e s we1 n t i ril i h i a trt n l n e te se d fso e wi e a a l lz d a d m oe p oe to a ur st lp n g m e twi ic s d. y e n r r tci n me s e o so e ma a e n l be ds use l Ke y wor ds:o n i ie;so t a y;p oe to e s r pe p tm n lpe se d r tc in m a u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