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能源矿产资源概述
湖北矿产资源分布

湖北的地矿资源一.慨况湖北省已发现矿产143种,其中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98种含亚种,包括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40种、非金属矿产51种、地下水及矿泉水各1种;其中有铁、铜、磷、石膏、石灰石、芒硝、岩盐等56种矿产资源储量列居全国前十位;已探明储量矿床区801个矿产地1406处,包括大型矿床95个,中型矿床225个,小型矿床481个;湖北主要矿产资源集中度较高,区域特色明显;鄂东南地区集中分布铁、铜、金、银、钨、钼、钴等矿产;鄂中埋藏有石油、岩盐、石膏、芒硝、溴、碘、硼、铷、铯、锂等矿产;鄂西南主要分布磷、硫、铁、煤等矿产;鄂西北的银、金、钒、稀土矿产占据重要的地位;但缺煤、少油、乏气;铝、铅、锌、钨、锡、钼、锑资源前景不容乐观,铂族金属、钾盐、铬铁矿资源严重短缺;二.种类有铁、钛、铜、锑、银、磷、硫铁矿、石膏、重晶石、石灰石、耐火粘土、膨润土、岩盐、磷、石榴子石、累托石粘土、化肥用橄榄岩、建筑用辉绿岩、泥灰岩、冶金用白云岩、砂岩、化肥用白岩、建筑用花岗石及碘、溴、硼、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三.矿产分布1.能源矿产石油、天然气:江汉油田、建南气田;地热:有33个县、市中分布有温泉和地热田69处,主要分布在咸宁、黄石、英山、应城、京山、洪湖、神农架等地,地热流体温度在25℃至℃之间;铀矿:房县土城为军事禁区煤含石煤:主要分布在黄石、咸宁、恩施、远安和当阳等40个县市区;主要煤田含煤区有大冶含煤区、蒲圻含煤区、松宜煤田、秭归煤田及长阳含煤区等;2.金属矿产资源铁矿:鄂州程潮铁矿、大冶铁矿,大冶金山店铁矿,大冶李万隆、鄂州磨石山铁矿;鄂西高磷赤铁矿铜矿:大冶市铜录山铜铁矿、铜山口铜矿、阳新县丰山铜矿等金矿:湖北三鑫金铜公司的桃花嘴金矿、鸡笼山金矿、鸡冠嘴金矿、嘉鱼蛇屋山金矿银矿:竹山银洞沟银矿、兴山白果园银钒矿、神农架林区冰洞山银矿等3.非金属矿产资源磷矿:宜昌、荆襄、黄麦岭和保康白竹矿区除外四大磷矿,宜昌晓峰、保康白竹、鹤峰走马坪和神农架资源新区磷矿宝玉石矿:郧县,郧西绿松石菊花石、百鹤玉大理石矿:黄石盐矿:潜江、应城盐矿重晶石、萤石:柳林重晶石矿石墨、石膏:宜昌三岔垭石墨矿、宜昌谭家河、二郎庙石墨矿,应城石膏膨润土、累托石粘土:武汉上熊-鄂州太和膨润土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硅质岩类、饰面石材类:当阳、武汉江夏石英砂岩,蕲春县灵虬山脉石英矿,黄冈、宜昌花岗岩和十堰大理石、板石,恩施市生物灰岩、菊花石此外还有化肥用橄榄岩及蛇纹岩、砖瓦粘土、建筑用砂、耐火粘土、硫铁矿、地下水、矿泉水等四.湖北各地矿产分布武汉市江夏、蔡甸区:砂岩、灰岩、砂岩、白云岩、石英岩、膨润土、石膏等黄陂、新洲区:白云岩、玄武岩、片麻岩、花岗岩、大理石、砂金等宜昌市:磷、石墨、锰、重晶石、煤、硫、铁、萤石当阳市:石膏、石英砂、石灰石、煤炭秭归县:石灰石、硅石、白云石、煤、方解石、硫铁矿远安县:磷、煤、硅、紫砂陶土、石灰石、有铜、铅、锌、黄铁矿、白云石、石膏、锡石、石墨矿兴山县:磷矿、花岗岩、硫铁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重晶石、方解石、白云石、石灰石、高岭土、煤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煤、硅石、石灰石、重晶石、页岩、锰矿、铁矿、铅锌矿、汞矿襄樊市:金红石、重晶石、铝土、耐火黏土、石灰石、磷、硅石、石灰石、白云石老河口市:石灰岩、型沙矿、沿河砂石、砖瓦粘土、白云岩矿、白云岩质大理石枣阳市:金红石、铜、金、大理石、芒硝、磷、重晶石、石灰石、膨润土、盐、石棉南漳县:煤炭、磷矿石、硫铁矿、铝矿、铜矿、瓷土矿谷城县:铜、铁、金、铅、磷、重晶石、硅石保康县:磷、煤、硫铁、方解石、重晶石、莹石、铁、铅锌矿荆州市:石油、盐、膨润土、矿棉石监利县:石油、岩盐、芒硝十堰市:石煤、金、石棉、绿松石丹江口市:铁、钛磁铁、铜、铝、金、镍、钒、锰郧西县:锑、镁、锌、铁、铜、铅、锰、锡、汞、硫、磷、煤、滑石、绿松石、重晶石、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石英石鄂州市鄂城区:铁、铜、铝、金、银、硫铁矿、锰、石膏、钼、镓、硒、煤、天青石、花岗石、玄武岩、鹅卵石、石灰石、石英砂岩、大理岩、沸石、粘土、瓷土华容区:花岗岩、黄沙、粘土梁子湖区:煤、膨润土、珍珠岩、钾长石、沸石、玄武岩、矿泉水荆门市:煤、灰岩、石膏、石灰岩矿钟祥市:托石、滑石、粘土矿、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硅石、石达石京山县:石灰石、白云石、重晶石、地热沙洋县:石膏矿、青石料、石油、盐水黄冈市:石英、花岗岩、大理石、陶土、黄砂麻城市:大理石、优质陶土、花岗岩、硅石、玄武岩、钛、铁、铬、铜红安县:红金石矿、金属钛、萤石、大理石罗田县:水晶、白云母、长石、萤石、石棉石、陶土、金、银、铁砂、铅团风县:金、铁砂、铜、花岗石、大理石、黄砂、矿泉水孝感市:金、银、铜、锰、镍、重晶石、蛇纹岩、盐、石膏、磷汉川市:陶瓷土、石灰石、建筑砂石料、岩盐大悟县:金、铜、磷及大理石、石灰石、花岗岩、萤石、蛇纹岩随州市:金、银、铝、铀及重晶石、大理石、钾长石广水市:钇、磷、莹石、白云石咸宁市:煤、磷、铜、钼、锰、硫、铁、大理石咸安区:煤、镁锑赤壁市:石灰石嘉鱼县:煤、锰、金、铜、铁、磷、石油、方解石、磁土、耐火石砂、黄沙通山县:煤、锑、大理石、花岗岩等, 大理石崇阳县:金、锑、钒、钨、石煤、石灰岩、大理石、石英石通城县:云母、稀土、石煤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铁、磷、煤、黄铁矿恩施市:铁、煤、大理石建始县:煤、铁、硫、硅、碳石、大理石来凤县:紫砂陶土巴东县:煤、铁、钾、磷、石灰石鹤峰县:磷、矾、大理石、钼、煤、白云石天门市:原盐、无水芒硝、石油、石灰石、石膏、硫磺潜江市:油、气、盐五.湖北大型钢铁和化工企业武钢、鄂钢、冶钢、大冶有色、江汉油田、黄麦岭磷化工集团、荆襄化工、宏博实业、双环碱业、银光盐化、沙隆达盐化工、武汉葛化、荆门石化、华新水泥、当玻集团、三峡新材、恒达石墨等附:三大矿业走廊武汉——鄂州——黄石冶金、建材走廊云应——天潜——荆州盐化工走廊荆襄——宜昌磷化工、建材走廊七大矿业基地黄石—鄂州冶金、建材基地云应盐化工、石膏生产基地潜江石油生产基地宜昌磷矿、建材生产基地黄麦岭磷化工基地荆襄磷矿基地荆门—当阳建材基地。
湖北省重要及优势矿产资源基本情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湖北省重要及优势矿产资源基本情况磷矿:我省磷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宜昌、神农架、荆门、保康和鄂东北孝感地区黄麦岭一带,矿床类型为沉积型和沉积-变质型,共发现矿区(段)123 处,累计查明磷矿资源储量60.24 亿吨,保有资源储量53.86 亿吨,占全国同类矿产的25.11%,居全国之首。
铁矿:主要分布在鄂东南、鄂西南及鄂西北地区,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大冶式)、沉积型(宁乡式、神农架式)、岩浆型(银洞山式)、火山沉积变质型(陈家垭式)和沉积改造型(黄梅式)。
共发现矿区(段)240 处,累计查明铁矿资源储量37.71 亿吨,保有资源储量33.30 亿吨,全国排名第九。
铜矿:主要分布于鄂东南和鄂东北地区,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铜绿山式)、斑岩型(白云山式),次有少量热液型(芳畈式)。
共发现矿区(段)148 处,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522.45 万吨(含伴生铜),保有资源储量237.21 万吨,全国排名第十三。
钛矿:主要分布于襄阳市枣阳县和谷城县,主要矿种类型有钛铁矿、钛铁矿砂矿、金红石矿、金红石砂矿,共发现矿区(段)12 处。
其中金红石矿物(TiO2) 累计保有资源储量576.3 万吨,占全国同类矿产资源总量的39.76%,居全国之首;原生钛铁矿保有资源储量1484.14 万吨,全国排名第四。
钒矿:主要分布于鄂南和鄂西北地区,矿床类型为黑色岩系沉积型钒矿,共发现矿区(段)47 处,累计查明V2O5 资源储量420.02 万吨,保有资源储量385.90 万吨,位列全国第三。
盐矿:湖北省盐矿资源极为丰富,岩盐矿床主要产于江汉盆地的下第三系,少量产于南襄断坳随枣阳凹陷的白垩系,均属陆相盐湖沉积矿床,形成了云梦应城、潜江、天门、沙市公安、枣阳、利川六个盐矿聚集区。
全省已查明矿产。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鄂土资发[2014]17号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鄂土资发[2014]17号](https://img.taocdn.com/s3/m/68c92fd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d.png)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正文:----------------------------------------------------------------------------------------------------------------------------------------------------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鄂土资发〔2014〕17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国土资源局:为了服务全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促进矿业转型升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一)是资源保障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省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快速推进,对资源的需求集中释放,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我省矿产资源禀赋条件较差,资源利用方式较粗放,节约与综合利用潜力巨大。
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可以开源节流,释放和盘活一批资源储量,达到“小矿变大矿、一矿变多矿、呆矿变活矿”的效果,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二)是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
矿业开发形成的“三废”,压占土地,污染环境,产生了许多安全隐患。
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实现矿业“三废”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排放增量,逐步消纳历史存量,有利于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经济升级的内在要求。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底盘。
国内外经济正向绿色经济深度转型调整,矿业也必须同步转型升级,由粗放向集约转变,走绿色发展道路,切实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落实省委“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要求,实施省政府“两计划一工程”,也迫切要求矿业及后续加工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传统优势资源产业,培育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鄂州市矿产资源分布及储量概况

鄂州市矿产资源分布及储量概况鄂州市矿产资源分布及储量概况鄂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铁铜等多金属成矿带西部,得天独厚,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小矿星罗棋布。
金属矿资源主要有铁、铜、钼、金、银、锶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有硬石膏、沸石、膨润土、花岗石、珍珠石、含钾岩石、硫铁矿、建筑用花岗岩、水泥配料用砂页岩等;能源矿产只有煤矿。
一、铁矿鄂州市铁矿主要分布在泽林、汀祖、碧石一带,交通便利,开采条件优越。
其显著特点是以富矿为主,伴生元素多,已探明铁矿资源储量为2.5亿吨,居全省第二名。
含铁品位45-60%,平均品位52%左右,且含铀、钴、镓、银等伴生元素。
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铁矿床,矿体主要分布在岩浆岩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中或附近,矿体形态较为规则,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等,一般多在地表出露,部分可露天开采。
矿石类型以磁铁矿石为主,其次为赤铁矿石、含铜赤铁矿石和赤铁磁铁矿石等,矿石可选性能好,经浮选、磁选后,铁精矿品位可达60%,回收率可达90%左右。
二、铜矿鄂州市境内的铜矿大多附存在磁铁矿床之中,成为铁矿床的伴生元素,一般不成单独的矿床,主要分布在泽林、碧石、汀祖、宝团山一带,现保有铜金属量约为21万吨。
主要分布在程潮矿区、大洪山、陈盛等地,分别有铜金属量3.7万吨、1.8万吨、2.5万吨。
组成矿石的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辉铜矿,其次为斑铜矿、辉钼矿。
次生物以孔雀石铜蓝、矽孔雀石为代表。
矿石质量不稳定,含铜品位一般在0.07-0.42%之间,超过富矿品位即在铜含量在1%以上者不多。
三、硬石膏境内硬石膏矿床主要分布在程潮矿区,共查明有136个矿体,产于闪长岩岩墙北侧的大冶群白云质大理岩中,规模较大者有1、6、7、8、9号5个矿体,其次为10、11、12、13号4个矿体。
多位于不同的矿体之上,在平面上硬石膏矿体大多呈北西向或东西向,相互重迭或呈迭瓦状平行展布,探明的硬石膏储量为3752万吨。
组成硬石膏床的主要矿物为硬石膏,其次为方解石、白云石、绿泥石、磁铁石、石膏、黄铁矿、另外尚见少许金云母、石榴石、透闪石、透辉石、绿帘石、赤矿矿、镜铁矿等矿物。
湖北省潜江矿产资源概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湖北省潜江矿产资源概况潜江凹陷位于江汉盆地中北部,包括潜江大部和天门、仙桃各一部分,面积约2500 平方公里。
已探明在潜江凹陷富藏石油、天然气、卤水、岩盐、钾盐、钾芒硝、无水芒硝等矿产资源。
潜江境内还有矿泉水、陶土等地下资源。
1、资源储量60 年代以来,在江汉盆地找到了王场等25 个油田和一批含油结构,控制含油面积139.1 平方公里,其中潜江境内有16 个油田,共87.6 平方公里。
经测算,江汉盆地的石油远景含量达2 亿多吨。
潜江凹陷卤水分布面积达1200 平方公里,卤水地质储量227 亿立方米,含盐量为100-300 克/升,盐类资源量为51 亿吨。
卤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氯化钾储量4590 万吨、铯储量2.72 万吨、铷储量8.35 万吨,而且,富集程度已达到和超过工业开采品位。
潜江凹陷岩盐分布面积约2000 平方公里,岩盐累计厚度约1800 米,矿产埋藏深度700—2145 米,估算盐岩的地质储量为7900 亿吨,相当我国盐都自贡市的20—30 倍。
其中,潜江境内的潜一段到潜四段下均有盐层富集预计厚度大于1800 米,经湖北省矿产储量委员会鄂储决字[1991]02 号和鄂储决字[1991]05 号划定可供开采的3.45 平方公里湖北省潜江市王场油田北部潜江段和湖北省潜江市园林盐矿区蔡湖矿段可供开采0.66 平方公里的盐矿面积中,盐岩储量分别为13.64 亿吨,芒硝储量为1.18 亿吨,盐层氯化钠含量为64.11% 至85.47%。
C+D 级盐矿石量3675.1 万吨,纯盐量3302.8 万吨,硫酸钠(Na2SO4)为68.9 万吨,氯化钠(Nacl)平均品位为89.9%,矿段内还探求了表内级纯盐量3526.7 万吨,表外E 级纯盐量5361.9 万吨。
潜江凹陷还发现钾盐矿藏,矿产深度为1643-3040 米,矿产厚度0.42-。
湖北省区域地质与矿产概况

二、 岩浆岩
3、碱性、偏碱性岩、碳酸岩 以加里东期为主,见于竹山—房县、随州—枣阳
等地的局部地区,岩石类型为正长岩、碳酸岩, 主要产于基性侵入岩杂岩体中。与该类岩石相 关的矿产有铌、钽等稀土矿产
三、 变质岩
变质岩主要分布于武当山—大别山广大地区 和黄陵、神农架、大洪山、幕阜山、大磨 山等地,分布面积约60000平方千米。按 变质作用可分为区域变质岩和动力变质岩
五、矿产资源分布及其特点
省内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岩浆活动比较强烈, 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图11)。
五、矿产资源分布及其特点
一、矿产资源种类多,总量较丰富,资源禀 赋居全国中游
截止2007年,全省已发现146个矿种、183个 亚矿种,分别占全国已发现171个矿种、 229个亚矿种的%、%。全省已查明资源 储量的各类矿产89种、亚矿种111种,包括 能源矿产7种,黑色金属矿产8种,有色金 属矿产12种,贵金属矿产5种,稀有稀土及 分散元素矿产19种,冶金辅助原料矿产7种,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15种,建筑材料及其 它非金属矿产38种
三、 变质岩
南部扬子变质区:变质作用发生于前南华纪 变质基底中。太古—元古代表壳岩系和元 古代岩浆岩经低压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 形成从低角闪岩相、高角闪岩相至麻粒岩 相的递增变质带和无分带性的混合岩类高 级变质岩;中元古—新元古代地层和岩浆 岩,经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形成板岩—千枚 岩
与区域变质作用相关的矿产有金、银、铁、 磷、石墨、金红石等
及黄陵背斜;碱性、偏碱性岩、碳酸岩仅见 于竹山—房县、随州—枣阳局部地段;火 山岩主要分布于鄂北及鄂东南地区
二、 岩浆岩
1、酸性、中酸性岩浆岩
以燕山期为主,主要分布于桐柏山、大别山、黄 陵、幕阜山及鄂东南地区,主要岩石类型为闪 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相应的脉岩有石 英岩脉、伟晶岩脉、花岗斑岩脉;火山岩类型 为流纹质、安山质、石英角斑质火山喷发熔岩 及火山碎屑岩。元古代及其以前的中—酸性侵 入岩均遭区域变质,己变质为英云闪长质、奥 长花岗质、花岗闪长质、花岗质片麻岩或片麻 状花岗岩,同期的中—酸性火山岩已变质成各 类长英质片麻岩、变粒岩、片岩及浅粒岩。燕 山期岩浆岩形成我省重要的铁、铜、金、钨、 钼、硫等内生矿床
恩施铁矿开采情况汇报

恩施铁矿开采情况汇报
恩施铁矿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具有丰富的矿藏储量和良好的开采条件。
近年来,恩施铁矿的开采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了全面了解和及时掌握恩施铁矿的开采情况,特进行汇报如下:
一、矿区概况。
恩施铁矿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地处武陵山脉,矿区地势较
为险峻,交通不便。
但是,矿区内铁矿石资源十分丰富,矿藏储量大,品位高,是我国重要的优质铁矿石产地之一。
二、开采设备。
为了有效开采恩施铁矿,我们引进了先进的矿山开采设备,包括大型挖掘机、
装载机、矿石运输车辆等。
这些设备的引进,为恩施铁矿的高效开采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开采工作。
近年来,我们加大了对恩施铁矿的开采力度,通过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有效
提高了矿石的开采率和品位。
同时,我们注重环保工作,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法规,确保了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开采效果。
经过我们的努力,恩施铁矿的开采效果显著,矿石产量和质量均得到了提升。
同时,我们还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进一步提高了开采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
五、未来规划。
针对恩施铁矿的开采情况,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优化设备配置,提高开采效率。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科研力量,推动绿色开采,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恩施铁矿的开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矿石产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环保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恩施铁矿的高效开采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就是恩施铁矿开采情况的汇报,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2023湖北能源报告

2023湖北能源报告概述本文将对湖北省的能源状况进行分析和展望,包括能源消费结构、能源供应情况、能源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1. 能源消费结构湖北省的能源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根据数据统计,2022年湖北省的能源消费主要由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组成。
1.1 煤炭煤炭是湖北省主要的能源消费来源之一,其在供暖、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湖北省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并逐步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1.2 石油湖北省石油消费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石油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并且在湖北省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未来,湖北将继续积极推进石油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3 天然气天然气在湖北省的能源消费中逐渐增加。
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天然气在取暖、发电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湖北省将进一步扩大天然气的应用范围,提高能源消费的清洁度和可持续性。
1.4 可再生能源湖北省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
未来,湖北省将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2. 能源供应情况湖北省的能源供应主要依赖于进口和国内开采。
以下是对湖北省的主要能源供应进行的简要介绍。
2.1 煤炭供应湖北省的煤炭主要依赖于国内开采。
近年来,湖北省积极引导煤矿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
此外,湖北省也在加大对煤炭进口的需求,以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2.2 石油供应湖北省的石油主要依赖于进口和国内提供。
由于湖北省地理位置的限制,石油进口是维持能源供应的重要途径。
因此,湖北省将继续加强与国际石油市场的合作,确保石油供应的可靠性。
2.3 天然气供应湖北省的天然气供应主要依赖于国内开采和管道输送。
湖北省通过建设天然气输气管道网络,将国内天然气资源输送到湖北省各地,以满足能源需求。
2.4 可再生能源供应湖北省的可再生能源供应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和水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气
• 已发现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恩施州利 川市, 地质储量98亿立方米, 仅占全国资源 量的0. 06% , 其中可采储量50亿立方米。 • 天然气产于石炭系上统黄龙组含气层、二 叠系上统长兴组二段含气层和三叠系下统 嘉陵江组一段气层及飞仙观组三段含气层 中;其中石炭系含气层储量最大。
铀矿
石煤
• 石煤灰分一般在60%~80%之间,发热量在 2500卡/克以下。
• 本省石煤主要分布于郧县、竹溪、竹山、 光华、谷城、宜昌等地,以竹山、竹溪为 主要产区。 • 分布层位主要是寒武系下统及志留系。 • 石煤中富含钒、钼镍、铀等有用元素,部 分可回收利用。
石油
• 分布:湖北省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 • 储量及前景: 累计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约1. 32亿吨。经过近40年 的开发, 已动用石油地质储量9955万吨, 其中开采储 量3440万吨, 累计采油2980 万吨。由于长期开采, 油 田老化, 剩余开采储量连续出现负增长, 预计在10年 内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将消耗殆尽 • 类型:原油的原始油气比低,含硫高,石油自喷能 力差。 • 形成时代:含油层位为第三系的潜江组和新沟咀组。
湖北省能源综述
• 能源矿产资源在全国的地位: • 数据显示,我省是全国第四大能源调入省 份,自1985年以来,全省能源自给率逐年 降低,由43.7%下降到目前的19%左右。预 计 十二五 期间,湖北煤炭、石油、天然气 等一次能源的自给率将进一步下降。 •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省能源消费需求持 续强劲,总量一直排在全国前十位,、北、 东三面被武陵 山、巫山、大 巴山、武当山、 桐柏山、大别 山、幕阜山等 山地环绕,山 前丘陵岗地广 布,中南部为 江汉平原地势 平坦略呈由西 北向东南倾斜 的趋势。
湖北省能源综述
• 能源矿产资源种类及供求状况:
• 缺煤、少油、乏气,这是湖北能源的现状。我 省煤炭储量不到全国的1%,每年自产煤炭仅 1000万吨左右,且多为劣质煤,九成煤炭依赖 外省调入,其中电煤几乎完全需外省供应;每 年自产油60万吨左右,仅能满足全省10%左右 的需求;天然气储量少,产量低,只能满足全 省5%左右的需求;水电资源开发率已超过90%, 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十分有限。
• 幕阜山位于湖南、江西、湖北三省交界处,属 罗霄山脉,全脉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2座,主 峰海拔1595.6米。这里矿产资源丰富,矿种有 金、铅、铜、丹砂、云母、硫黄等。自2006年 以来,湖南、江西、湖北3省核工业地质局立 足本地,在幕阜山地区控制铀资源万吨以上。 • 专家们认为,幕阜山岩体及周围地段有含铀较 高的岩性,铀矿找矿前景良好,通过选择远景 区(或找矿靶区)后,加大力度在区内运用新 的成矿理论和新方法手段进行找矿,在幕阜岩 体北东部实现找铀工作大突破是有希望的。
地热能
• 地热资源分布: • 省内地热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分布4个地区的 33个县(市): 鄂东北区(13处),以温热水、热水地热田(或泉) 为主;主要分布于英山、罗田、蕲春等县市。 鄂东南(10处),以温水地热田为主;主要分布于 咸宁、崇阳、通山、赤壁、嘉鱼等县市。 鄂西北(8处),以温水地热田为主;主要分布于 房县、保康、郧县、郧西等县市。 其余38处地热田零散分布于全省各地。主要分布于 京山、应城、钟祥、长阳等县市。 •
水能
• 湖北省能源资源的特点是缺煤、少油、乏气、多水。常 规能源资源中, 水能占97. 35% • 大的水电站有三峡,葛洲坝,水布垭,隔河岩,高坝洲, 丹江口等,中小型的有黄龙滩,陡岭子,王甫洲,寺坪, 洞坪,鄂坪,白莲河,老渡口等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重庆 市市区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宜 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 成梯级电站。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 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2010年,湖北将接受 三峡电量131亿千瓦时,占三峡外送电量的16· 4%。
湖北省能源矿产资源概述
组员:杜昕 吴杰 汪丹 肖为 谢峰 蔡君 指导老师:张静
概述
• 湖北省地理位置和大地构造位置: • 湖北省简称鄂,位于中国的中部,因地处长江 中游的洞庭湖以北,故称为湖北。 • 湖北省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 梯过渡地带,湖北省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 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地貌 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地 势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 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米;东部平原的监 利县谭家渊附近,地面高程为零。
各类能源矿产的分布及特征
• • • • • • 煤及石煤 石油 天然气 铀 地热 水能
煤炭资源
• 分布: • 湖北省主要煤田(含煤区)有大冶含煤区、蒲圻(赤壁)含煤 区、松(滋)宜(都)煤田、秭归煤田及长阳含煤区等。 • 储量: • 除石煤而外,湖北省已探明煤炭储量约12亿吨,潜在资源量也 仅10亿吨左右,属煤炭资源贫乏省份。 • 煤炭类型: • 煤质一般含硫高,缺乏优质工业用煤 • 形成时代: • 煤层主要分布在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三个时代的地层中 • 煤层气: • 没有详细的调查和利用
地热能
•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湖北省地热资源较为丰富,地表出露的温泉都基本 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但总体开发利用程度相 对较低,许多地热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人为 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现象较为严重。据初步计算全省 地热开采总量达11.65×104m3/d,其中天然流量为 8.44×104m3/d,总热能为6.6×104kw,其中大中型 地热田3个(应城市汤池镇、咸宁市温泉镇、英山 县城关镇),热能为4.2×104kw。地热井有150余口。
前景展望
• 风能:由于湖北省地形复杂,境内山地(高、中、低山) 、 丘陵、岗地、平原等各种地貌具全。而风是受地形地貌 影响最大的气象要素,地形不同会导致风速千差万别。总 结起来,湖北省可进行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主要集中 在以下3 种地形: • 1) 海拔较高的开阔山地。 • 2) 处于冷空气南下通道上的鄂北至江汉平原的广大地区。 • 3) 湖岛及沿湖地带。 • 湖北省电力供应主要依靠水电站,导致枯水期电力紧缺。 而湖北省风力冬春强盛,夏秋减弱,正好与丰水枯水期相 反。因此开发利用风能不仅可弥补水电的不足,与水电互 补,对改善湖北省能源结构,缓解湖北省电力紧张
前景展望
• 核电: • 电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逐步提高, 是能源 消费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应当鼓励以电代 柴、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积极发展核电。 • 湖北大畈核电项目位于咸宁,规划装机400 万千瓦,分两期建设,每期装机200万千瓦。 预计2020年建成,将成为首批内陆核电厂 之一。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