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工程学-第八章-爆炸灾害ppt课件

合集下载

防爆炸ppt课件

防爆炸ppt课件

防爆炸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02
03
04
智能化监控预警系统的 应用
新型防爆炸材料和技术 的研发
防爆炸安全标准与规范 的完善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防爆炸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
典型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化工厂爆炸事故
案例三
某烟花爆竹厂爆炸事故
案例二
某油库爆炸事故
案例四
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企业防爆炸实践经验分享
01
02
03
04
建立完善的防爆炸管理制度和 操作规程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安全 意识
定期进行防爆炸安全检查和隐 患排查
配备必要的防爆炸设备和器材
03
防爆炸技术与方法
防爆电气设备
防爆电气设备分类
防爆电气设备维护保养
根据爆炸性环境的等级和爆炸性物质 的种类,防爆电气设备可分为隔爆型 、增安型、本质安全型等。
防爆电气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包括清洁、检查、更换损坏的部件 等,以保持其防爆性能。
防爆电气设备选用原则
在选用防爆电气设备时,应考虑其防 爆等级、防护等级、防腐等级等因素 ,以确保设备在爆炸性环境中的安全 运行。
化学品泄漏
化学品储存和使用过程 中发生泄漏,遇火源可
引发爆炸。
静电积累
静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 后放电,可能引发爆炸

预防爆炸的措施
01
02
03
04
定期检查设备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培训员工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 安全意识和用, 防止泄漏事故发生。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PPT课件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PPT课件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
珍爱生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在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前,各级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及社会公众为增强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应 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组织开展的地震区划等工程性防御措施
W
O
R
K
CONTENTS
目 录
R
E
P
O
R
T
01 地震灾害及其分布 02 地震巨灾及其应
应急救援特点
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是指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在政府领导下,各级防震减灾相 关部门和社会力量为减轻人员伤亡以及减小经济损失而采取 的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指挥、协调一致的救援。 早期灾情获取困难应急响应程度低、早期应急救援决策能力 偏低、目标局限、早期以自救互救、地方救援力量等救援为 主。
•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xx多次, 遍布除贵州、浙江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 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PA RT 02
地震巨灾及其 应急救援特点
地震巨灾特征
巨灾
是指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特别巨大的破坏损失,对区 域或国家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灾害事件。 其特征为突发性强、受灾面积大、人员伤亡惨重、基 础设施破坏严重、灾害次生链式灾害严重、重大工程 (核电)破坏严重、通讯大面积中断灾情难以获取。
响得长在远程,响得短离不远 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
演示完毕感谢大家观看
在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前,各级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及社会公众为增强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应 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组织开展的地震区划等工程性防御措施

火灾爆炸及其防治综合幻灯片PPT

火灾爆炸及其防治综合幻灯片PPT
矿山发火区
煤矿和硫化矿主要发生在采空区、巷道、和硐室两 侧矿柱和冒顶处; 金属矿多发生在井筒、井底车场和硐室,而采矿场、 采空区和冒顶处发生较少。
矿内外因火灾-原因分析
明火:包括使用火焰灯、吸烟、保存火 柴不当,无意或有意点火,爆破作业、 焊接、瓦斯和矿尘爆炸等; 摩擦着火:常见于机械部件的转动摩擦 升温引起附件易燃物(润滑油、木材、 抹布等)着火; 电火:包括电弧、电火花、高温导电体 引燃电气设备或电缆线的绝缘材料着火。
火灾原因:外因和内因
外因:由于外在热源引起的火灾 内因:某些可燃物资在一定条件下由自热转变为自 燃。 硫化矿火灾70%是自燃引起的,而金属矿山火灾绝 大部分是因支架与明火接触或因电气设备的使用和 管理不善造成的。
矿山火灾概述
矿内火灾和地面火灾的区别
矿内火灾在空气有限的条件下进行,燃烧过程缓慢, 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 矿内火灾征兆不明显,空气、湿度略有增加; 矿内火灾火焰随空气流动迅速蔓延,井内空间受限, 灭火困难,火灾可能延续很长时间。
常用灭火系统
干粉灭火系统使用方法:
先拔掉保险销 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点,另一手压下压把
常用灭火系统
卤代烷灭火剂:1211 (2氟1氯1溴甲烷,分子式 CF2C1Br,低沸点液化气体 )
原理:利用装在筒内的氮气压力将1211灭火剂 喷射出灭火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对燃烧抑制作 用
特点:灭火迅速(10s内)、用量少(CO2的30
如:S固 受热 S熔融 蒸发 S蒸气
S蒸气 +O2
SO2+Q
燃烧的过程
② 可燃固体 受热 直接析出可燃气体
氧化 燃烧
如:木材 受热 析出
H2 , CH4
T<295℃:水蒸汽 T≥295℃:H2,CH4等(回燃)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PPT课件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PPT课件

定期检查燃气管道、阀门和灶 具等设备,确保无泄漏现象。
不在密闭空间使用燃气设备, 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发现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 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并远离 泄漏区域拨打紧急电话求助。
家庭防盗措施建议
安装质量可靠的防盗门、窗和锁具。
不轻易透露家庭财产和成员情况,不 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外出或就寝时,应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锁好。
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防灾减灾能力。
科技创新在防灾减灾中应用前景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 技术,提高灾害预警和应对能
力。
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 装备,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 推动防灾减灾领域科技创新发
展。
全民参与,共同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01
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国内外防灾减灾现状
国内防灾减灾现状
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灾害预警、应急救援 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工作。
国外防灾减灾现状
发达国家在防灾减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建立了完善的预警系统和 应急救援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国际社会也加强了防灾减灾领域的 合作与交流。
02
安全知识教育与普及 安全技能培训与提升
安全意识培养与强化
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校园安全责任制落实 完善校园安全检查与监督机制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制定针对不同类型事故的应急预 案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急处 置能力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保障救援及 时有效
05
家庭安全教育与实践
灾害分类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台风等) 和人为灾害(如火灾、交通事故、 恐怖袭击等)。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共30张PPT)

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共30张PPT)

谢谢观赏
01 全国防灾减灾日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 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这 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 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 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设立 “防灾减灾日”,目的是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 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 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 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 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土耳其地震事件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 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当地时间2月6日4时 17分),在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地震已造
土耳其地震事件
成土耳其及叙利亚两国超2.3万人死亡。据土耳 其卫生部长科贾表示,地震已造成土耳其 20213人遇难,80052人受伤。
安全防护教育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
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提高安浑全意浊识--地的震篇#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 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
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砂、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 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 害。
洪水
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 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 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洪水泛滥,淹 没了农田、房舍和洼地,给国家和人民造 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 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 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 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 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
512防灾减灾日简介
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 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

工程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模板课件

工程爆炸事故应急处置模板课件
针对工程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和技能。
课程目标
了解工程爆炸事故的 特点、原因及危害。
提高学员应对工程爆 炸事故的快速反应和 协同作战能力。
掌握工程爆炸事故应 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流程和方法。
救援技术
迅速组织救援,保障人员安全。
在工程爆炸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组织救援队伍,使用救援器材和设备进行救援,同时要注意保护现场人员和财产安全,防止 二次事故的发生。
05
工程爆炸事故预防措 施
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 规程,确保工程作业的规范性和
安全性。
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和 更新,以适应工程需求和法律法
规的变化。
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
能。
安全教育培训
对新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他 们了解工程作业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 程。
针对工程特点和危险源,制定针对性 的安全培训课程,提高员工的安全防 范意识。
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提高 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安全检查与维护
定期对工程设施、设备和器材 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其完好有 效。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 改,防止事故的发生。
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维护和保 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有效性 。
06
工程爆炸事故案例分 析
案例一:某工地燃气爆炸事故
事故概述
某工地燃气管道发生泄漏,引发爆炸 ,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灭火技术
迅速扑灭火灾,防止火势蔓延。
在工程爆炸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灭火程序,使用灭火器、灭火器材或水源进 行灭火,同时要防止火势蔓延,保护现场人员和财产安全。

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PPT课件

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PPT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爆炸灾害分类 ●按爆炸灾害反应相分类 ◆气相爆炸灾害:指气体燃烧引起的爆炸 灾害 ◆液相爆炸灾害:指液体混合引起的爆炸 灾害 ◆固相爆炸灾害:指固体物质失控引起的 爆炸灾害
第二章 火灾的燃烧学基础
●火灾是失控燃烧 所造成的灾害,只 有了解燃烧的基本 规律,才能对燃烧 进行控制,避免引 起灾害。
●场所:主要发生在公共场合,如:商场、 歌舞厅08年8月26日早上6时45分,广西维尼 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车间发生严重爆 炸事故, 事故已造 成16人死 亡,6人失 去联系, 60人受伤。
国内爆炸事故案例
●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有 机化工企业,地处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宜州 市市郊。公司现有资产总值3.4亿元,年生 产总值3亿元以上,以生产经营化工产品为 主,主要产品有聚乙烯醇、电石、醋酸乙 烯。
爆炸灾害的定义:爆炸灾害是指在人们 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在自然界中,发 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爆炸所造成的灾害。
第一章 绪 论
爆炸灾害的特点 ●时间短:爆炸灾害产生的时间很短,几 毫秒至几十秒 ●杀伤力强:爆炸产生高温高压,具有极 强的杀伤力 ●群死群伤:一次造成数十人乃至数百人 伤亡 ●经济损失大:数百万、数千万、乃至数 亿元 ●社会影响大:引起局部地区社会混乱
时间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死亡 2722 2389 2744 3021 2314 2393 2000-
人数
3000
第一章 绪 论
美国火灾事故统计数 时间 1971 1980 1994 1999 起数 996600 1065000 614000 523000
注:数据引自美国消防协会(NFPA)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里氏8.3 级地震,死亡14万人,毁屋57万间。在地震 同时有136处发生火灾。烧死5.6万人。

灾害学概述 PPT

灾害学概述 PPT


防灾减灾总论

防灾减灾总论
➢ 在人类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中,有许多是属于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 源;有的虽然可以再生,但过程非常缓慢,如靠天然风化作用形 成的土坡需要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生物资源虽然 数以万计,在总体上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一个物种灭绝后,就永 远消失不会再生。水资源虽然属于恒定资源,但遭受污染后,靠 天然净化或循环过程进行恢复,不仅需要诸多条件的保护和经济 投入、而且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自然灾害对资源与环 境的破坏,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从经济学角度看,灾害具有危害性与意外性、可预测性与 可预防性、后果利害双重性等经济特征。

防灾减灾总论
➢灾害的含义:
对灾害的含义有多种解释。
世界卫生组织对灾害的定义:任何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 重损失、人员伤亡、健康状况及卫生条件恶化的事件,如其 规模已超出事件发生社区的承受能力而不得不向社区外部寻 求专门救援时,都可称其为灾害。

防灾减灾总论
➢ 人为灾害对人类社会的主要危害
➢ 人为灾害对人类社会的破坏作用也十分巨大。人为灾害可以是某些 人有意识地、有目的地、有汁划地制造小来的,如战争中使用原子 弹——英国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和长崎,就是制造大规模战争灾害 的实例,人为纵火、恐怖袭击,也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如 2001年9月5日,英国世贸大厦因恐怖分子袭击而倒塌,造成近5000 余人死亡或失踪。另一些人为灾害,并不是有意识、行目的、有计划 地制造出来的,而是山于无知、疏忽,有时是山于没有按照预先已经 制定的防让灾害的规章制度办事,结果造成灾害的。例如1985年黑
➢ 持续型。旱灾、涝灾、传染病、生物病灾害等就属于这种类型。它们的 持续时间可由几天到半年甚至几年.人类灾害分类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
8.5 建筑防爆减灾对策
8.5.1 结构选型原则 8.5.2 常见居民居住建筑结构布置原则 (1)墙体布置原则 (2)楼板布置原则 (3)整体薄弱环节的构造 (4)砌体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设计与构造 (5)大板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设计与构造
.
9
8.6 工程爆破公害及安全措施
8.6.1 爆破地震与减震措施 1 爆破地震 2 减震措施 (1)微差爆破 (2)预裂爆破和掘防震沟 (3)合理选取爆破参数和炸药单耗 (4)间隔装药 (5)爆破方式
尘粒,沉降到地面,造成地面和空气的放射性沾染,所发
出的γ和β射线称为核爆炸的剩余辐射,也能对人体造成伤
害。核爆炸发出的γ射线在空气分子上产生康普顿散射,
散射出的非对称电子流在大气中激起向远方传播的电磁脉
冲,可在大范围内对战略武器系统的控制和运行以及全球
无线电通讯构成干扰和威胁。
.
6
核爆炸的杀伤和破坏程度同爆炸当量和爆炸高度有关。 百万吨以上大当量的空中爆炸,起杀伤和破坏作用的主要 是光辐射和冲击波,光辐射的杀伤和破坏范围尤其大,对 于城市还会造成大面积的火灾。万吨以下的小当量空中爆 炸,则以早期核辐射的杀伤范围为最大,冲击波次之,光辐 射最小。空中爆炸一般只能摧毁较脆弱的目标,地面爆炸 才能摧毁坚固的目标,如地下工事、导弹发射井等。触地 爆炸形成弹坑,可破坏约两倍于弹坑范围内的地下工事, 摧毁爆点附近的地面硬目标,但对脆弱目标的破坏范围则 小得多。地面爆炸会造成下风方向大范围的放射性沾染, 无防护的居民会受到严重危害。
.
7
核爆炸防护 核爆炸的各种杀伤和破坏因素都是可以防护的, 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就能减轻或避免伤害。构筑工事就是比 较有效的防护措施,尤其是地下工事,如坑道和民防工事 等,防护效果都较好。只要工事不遭破坏,里面的人员就 是安全的,即使是简易野战工事,如堑壕、单人掩体等也 有一定的防护效果。在简易工事内的人比在同距离处开阔 地面上人的伤情,一般约低两个等级。暴露在开阔地面上 的人如能利用沟渠、土丘、弹坑等地形地物迅速卧倒,并 尽可能将身体暴露部位遮蔽起来也可以减轻伤害。对放射 性沾染的防护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应查明沾染情况, 撤出沾染区并消除沾染,以减轻伤害。
爆炸事故可以分为物理爆炸事故、化学爆炸事故或物理 化学爆炸事故。
锅炉因内部蒸气压力过高而爆裂、充气容器因结构缺
陷或气体过量而爆裂、钢水或钢锭遇冷水使冷水急速气化
而产生的局部高压爆炸等属物理爆炸事故。某些敏感性爆
炸物如起爆药的意外爆炸、火炸药的爆炸事故、易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事故、易燃液体喷雾时的爆炸、可燃
短时间内起作用,后者能持续几十天甚至更长时间。冲击
波可以摧毁地面构筑物和伤害人畜。光辐射主要是可见光
和红外线,能烧伤人的眼睛和皮肤,并使物体燃烧,引起火
灾。核爆炸早期裂变产物发射出贯穿能力很强的中子流和
γ射线,可以贯穿并破坏人体和建筑物。裂变产物、未烧
掉的核燃料和被中子活化的元素,都会由气化状态冷凝为
.
10
8.6.2 空气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预防 1.爆炸空气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2.空气冲击波的预防措施
8.6.3 飞石的产生原因与预防措施 8.6.4 爆破噪声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8.6.5 有毒气体的种类及保护措施
.
11
使整个弹体也变成高温高压等离子体并向外迅猛膨胀,发
出光辐射,接着形成冲击波(即激波)向远处传播。
核爆炸景象 核爆炸发生后,先是产生发光火球,继而产
生蘑菇状烟云。这是核爆炸的典型征象。
.
5
核爆炸的杀伤和破坏效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等效应对人体和物
体起杀伤和破坏作用的。前四者都只在爆炸后几十秒钟的
3 爆炸引起的火灾
.
4
8.4 核爆炸对结构的作用
核武器或核装置在几微秒的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
程。 核反应释放的能量能使反应区(又称活性区)介质
温度升高到数千万开,压强增到几十亿大气压(1大气压等
于101325帕),成为高温高压等离子体。反应区产生的高温
高压等离子体辐射X射线,同时向外迅猛膨胀并压缩弹体,
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等属于化学爆炸事故。燃料起火
引起容器爆炸、失控化学反应引起容器爆炸等属于化学物
理爆炸事故。
事例:液化气、粉尘、化工厂、烟花爆竹煤矿瓦斯爆炸、
人位置在恐怖事件等。 .
2
8.2 爆炸类型及特征
爆炸是物质非常迅速的化学或物理变化过程,在变化 过程里迅速地放出巨大的热量并生成大量的气体,此时的 气体由于瞬间尚存在于有限的空间内,故有极大的压强, 对爆炸点周围的物体产生了强烈的压力,当高压气体迅速
膨胀时形成爆炸
1 物理爆炸 2 化学爆炸:炸药、可燃气体(液体)、粉尘等 3 核爆炸
.
3
8.3 一般爆炸对结构的作用
1 直接的破坏作用 2 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冲击波是一种不连续释在介质中的传播,这个锋 导致介质的压强、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的跳跃式改变。 在自然界,所有的爆发情况都伴有冲击波,冲击波总是 在物质膨胀速度变得大于局域声速时发生。一架飞机的 速度超过330米/秒,“声屏障”就被打破,同时伴随 有一个在大气层传播的冲击波,并产生一个声“爆炸”
第八章 爆炸灾害与防爆减灾对策
8.1 爆炸灾害 8.2 爆炸类型及特征 8.3 一般爆炸对结构的作用 8.4 核爆炸对结构的作用 8.5 建筑防爆减灾对策 8.6 工程爆破公害及安全措施
.
1
8.1 爆炸灾害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由于不认识物质的危险特性或违 反了正常生产操作,而意外地发生了突发性大量能量的释 放,这种由于人为、环境或管理上的原因而发生的和造成 财产损失、物破坏或人身伤亡的事故,并伴有强烈的冲击 波、高温高压和地震效应的事故称为爆炸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