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息肉手术病人术后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声带息肉术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声带息肉术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声带息肉术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目的:分析总结声带息肉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1月以来收治的40例全麻,在支撑喉镜下进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效果。

结果:40例患者通过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后,绝大多数患者的声音嘶哑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护理有效28例,显效11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7.5%(39/40),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3~5)天的观察发现,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不良反应,40例患者均为出现口腔溃疡不良反应。

结论: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护理在改善声带息肉术后患者的声带创面水肿效果显著,且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声带息肉;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护理声带息肉属假性肿瘤,是喉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主要是长期过度用嗓或发音不当所致,故职业用嗓如教师、歌唱演员等是此病的高发人群。

临床上对声带息肉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摘除术,术后患者的喉部创面均会出现水肿症状,要想消除水腫,术后的护理就尤为重要[1]。

为了探讨整体护理法在声带息肉术后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我院将对观察组的40例患者采用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进行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1月以来收治的40例声带息肉患者,所有患者都有声音嘶哑的症状,经喉镜检查确诊为声带息肉。

排除有严重的药物过敏、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8.5±3.9)岁。

息肉出现在一侧的患者32例,双侧8例,疗程在(4~ 56)周之间。

40例患者全身麻醉之后,在支撑喉镜下进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术后进行雾化吸入护理。

1.2护理方法:将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5mg的混合液一天分两次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

循证护理在提高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和改善噪音功能的作用分析

循证护理在提高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和改善噪音功能的作用分析

循证护理在提高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和改善噪音功能的作用分析【摘要】:目的研讨循证护理在提高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和改善噪音功能效果。

方法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6名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分为常规组(27名)和护理组(29名)。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护理组行循证护理。

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

结果护理组在护理期那自我管理行为较常规组无差异(P>0.05);经护理,护理组的自我管理行为较常规组大幅度提升。

比对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组护理前对噪音的改善情况较常规组无差异(P>0.05);经护理,护理组对噪音的改善情况较常规组有明显优势。

比对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3.1%(27/29)明显高于常规组81.5%(22/27)。

比对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试试循证护理,可有效提升期自我管理行为,并对改善噪音功能有积极作用。

适合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声带息肉摘除术;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循证护理声带息肉摘除术是临床治疗声带息肉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但由于手术因多种因素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隐患,因此需要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护理进行临床干预[1]。

本文结合我院接治的部分患者,分组开展不同护理方法,比对护理结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6名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分为常规组(27名)和护理组(29名)。

常规组中15名男性,12名女性,年龄19至57岁,平均(37.2±2.4)岁,病程4个月至2年,平均(1.1±0.7)年;护理组中18名男性,11名女性,年龄20至61岁,平均(39.5±2.2)岁,病程4个月至2年,平均(1.4±0.6)年。

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术后患者康复护理干预

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术后患者康复护理干预

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术后患者康复护理干预
覃静
【期刊名称】《华夏医学》
【年(卷),期】2014(0)5
【摘要】声带是人类发音的主要结构,声带息肉是发生于声带前中1/3交界处、边缘半透明、粉红色或白色表面光滑的肿物,多发生于单侧,亦可为双侧,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之一,多见于职业用声者及用声不当者。

一旦确诊为声带息肉,手术摘除是主要治疗方法,声带息肉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发音功能需要一定的康复过程。

为促进声带息肉术后患者嗓音功能的康复,自2010年起我科对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术后患者康复实施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121-122)
【作者】覃静
【作者单位】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五官科,广西河池54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1
【相关文献】
1.全麻鼻内窥镜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手术的护理干预 [J], 周红霞;林晓敏;肖勇
2.加强自我护理干预在日间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J], 董莹莹
3.强化自我护理干预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姚映笑;吴玉轩;谢桂兰
4.优质护理干预配合雾化器雾化对声带息肉支撑喉镜下手术患者术后嗓音恢复的影
响 [J], 郭海英
5.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对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康复及嗓音学指标的影响 [J], 祁沙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瑞芬太尼在声带息肉摘除手术中应用及术后护理论文

瑞芬太尼在声带息肉摘除手术中应用及术后护理论文

瑞芬太尼在声带息肉摘除手术中的应用及术后护理【关键词】瑞芬太尼;声带息肉;摘除手术声带息肉的发病率日渐增加,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声带息肉摘除术在更多的基础医院也能开展。

因而在临床中重视该病种病人的护理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途径。

声带息肉摘除术的特点是手术操作刺激强度大,手术时间短,术后的疼痛轻微。

常规的麻醉药物可以满足手术的要求,但病人术后恢复时间长,而且还容易出现喉头水肿,严重者危及生命。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瑞芬太尼恰好适合声带息肉手术的应用,经检索发现还没有瑞芬太尼在声带息肉摘除手术术中的应用及术后护理的系统的报道。

1 一般资料本实验经过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选取我们选取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7月进行的60例声带息肉手术病人,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在32岁到62岁之间,术前病人asa分级为1-2级,肝功、肾功、血糖、血压等无明显异常或者经过内科系统治疗后均在正常水平范围内。

2 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病人入室常规监测血压、脉搏、末梢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开放静脉通路,输入生理盐水。

吸氧排氮5分钟后实施麻醉诱导,实验组:依次经脉注入咪达唑仑2毫克,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丙泊酚1.5-2㎎∕㎏,瑞芬太尼1.5ug∕㎏,然后经口插入气管导管(男6.5﹟女6.0﹟),术中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依据监测指标调整麻醉药用量。

对照组麻醉诱导过程为依次经脉注入咪达唑仑2毫克,芬太尼0.04㎎∕㎏,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丙泊酚1.5-2㎎∕㎏,然后经口插入气管导管(男6.5﹟女6.0﹟),术中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两组病人麻醉苏醒后送回病房。

观察指标:麻醉诱导前(t1)血压、心率;插管即刻(t2)血压、心率;术中置入支撑喉镜时(t3)的血压、心率;手术结束后的苏醒时间;苏醒后是否有躁动等并发症的发生,返回病房后连接监护仪时(t4)的血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病人是否有头晕、恶心及呕吐等发生。

延续性护理对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声带恢复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分析

延续性护理对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声带恢复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分析

延续性护理对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声带恢复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实施在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声带恢复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60例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为参考对象,采用计算机单双色盲法分为研究和对照两组,各组分别采用延续性护理、常规性护理,详细记录2组患者护理数据,随后展开分析。

结果:研究组术后声带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意义P<0.05。

研究组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有意义P<0.05。

结论:将延续性护理干预实施在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且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加快患者声带恢复时间,此模式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声带息肉切除术;声带恢复;自我管理临床上声带息肉属于一种良性增生性病变,主要由发声不当或者过度发声所致,其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目前,治疗该疾病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术,虽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手术会给患者带来一定创伤性,造成患者术后嗓音恢复较为缓慢,因此,需结合有效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声带快速恢复,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1-2]。

所以,文章选择我院收治的160例该疾病患者为研究目标,分析延续性护理实施在该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60例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为参考对象,利用计算机单双色盲法分为两组,均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合计分别80例,其中研究组男43例,女37例,最小22岁,最大65岁,均数为(43.50±1.26)岁,对照组男35例,女45例,最小24岁,最大68岁,均数为(46.00±1.73)岁,观察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差异无意义(P>0.05)。

1.2方法给予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其中包括基础护理、术前护理、禁声阶段交流方法等。

给予研究组使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操作方法分别为:第一,建立延续性护理小组,组长由主管护师担任,组员由1名主管护师、1名护士长、6名护士组成,同时要求小组成员具备丰富实践护理经验,以及熟练掌握延续性护理流程及操作技术等,随后主管护师为小组成员分配护理工作,且护士长要协助主管护师工作,确保护理工作全面落实,便于出院后做好随访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及时展开健康知识宣教,并对患者提出的护理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加强做好家庭随访护理工作。

声带息肉患者的术后护理

声带息肉患者的术后护理

声带息肉患者的术后护理摘要】声带息肉是喉部慢性炎症性病变,多为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长期慢性刺激所致。

长期吸烟,过度饮酒及上呼吸道感染者均可诱发本病。

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严重者失声,呼吸不畅和呼吸困难。

我科自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声带息肉患者62例,全部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效果满意。

结合正确有效的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出院后随访发现,患者发声理想,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62例,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7岁。

其中在表面麻醉下电子喉镜声带息肉切除53例,在全身麻醉下支撑下喉镜声带息肉切除9例,住院日数最短为3天,最长为6天。

2 方法针对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妥善对病人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进行术后心理护理,生活护理,耐心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取得病人的密切配合。

3 术后护理3.1 全麻术后患者回病房取去地平卧位6小时,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指导患者将口腔内血性分泌物轻轻吐出,勿吞咽,并勿用力咯吐咽部分泌物,防止术后出血。

3.2 观察病人呼吸情况,术后有无喉头水肿、出血,观察病人喉中带血情况,如有呼吸困难或出血,及时报告医院处理。

3.3 表面麻醉者2小时后进温凉软食,全身麻醉者6小时后进温凉半流质或软食,3天后进正常饮食,避免煎炸、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酒。

3.4 术后遵医嘱予硫酸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与生理盐水行氧气雾化吸入,每日2次。

可减轻声带水肿、止痛,防止感染,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

3.5 告知患者术后禁声1-2周,以减少声带粘膜振动,使声带充分休息,防止术后复发。

为防止声带粘连,每天闭口深吸气3次,每次做20次左右。

禁声期与病人共同判定非语言交流的方法或让病人准备笔纸,进行手势、书写等方式进行交流。

3.6 口腔护理注意口腔清洁卫生,教会正确的漱口方式,进食前后要漱口,保持口腔及术后清洁,防止口腔感染。

3.7 心理护理给予安慰与疏导,告知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及术后效果,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

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护理

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护理
血 ,术前 2— 4 h 禁食 ,术前 3 0 a r i n可分别 给鲁 米那 1 0 0 a r g ,阿 托品 0 . 5 m g肌内注射 ,可抑制唾液腺 以及 呼吸道腺 体 的分 泌 , 减少术中的吞咽动作。 2 . 2 术后护理 全麻患者术后清醒 回病 房后取平卧 6 h ,取侧
的声学观察 [ J ].临床耳 鼻咽喉科 杂志 ,2 0 0 2 ,1 6( 4 ) :1 7 2—
1 7 3.
卧位或头偏向一侧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注意观察呼吸形
2 杨和均 ,徐文 . 嗓音医学进展 [ J ].中国耳鼻喉头颈外科 ,2 0 0 4 ,
1 1( 1 ) :4 o一4 2 .
通过 耐心细致 的交流 ,了解 患者 的病 情 以及
2 . 1 术前护理
以便发声器官能得 到充 分休息 ,训练 方法有放松 操和叹气法 ;
( 2 )气息训练 :可选腹式呼 吸训 练法。 ( 3 )水泡音训 练 :练
情绪反应如担心 的问题 等 ,对患者进行 有针对性 的心理疏 导 , 使患者心理放松 。向患者说 明术式、 目的、意义 、注意事项及 安全性等 ,患者术前均常规进行 了电子喉镜检查 ,告诉患者手
态的变化 ,有无呼吸困难和喉痉挛以及 咯血现象 ,观察患者醒
前是否有 声带水肿 ,醒后是否有出血 现象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 医师。指 导患者将 口腔内血性分 泌物轻轻 吐出,勿做用力咯吐 咽动作 ,痰液不宜 咳出时 ,可先 饮水湿润 咽喉部后再 次吐 痰 ,
3 杨世麟 .嗓音医学 基础与 临床 [ M].辽 宁 :辽宁科 学技 术 出版
3 健 康 指 导
选择我科 2 0 1 0年 3月—2 0 1 2年 6月收治的 8 O例声带息 肉 患者 ,所 有患者均 符合 声带 息 肉的诊 断标准 。其 中男 5 4例 ,

声带息肉切除的术后中医护理体会

声带息肉切除的术后中医护理体会

声带息肉切除的术后中医护理体会声带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喉部疾病,多因发声不当、过度用嗓、长期吸烟饮酒等因素引起。

手术切除是治疗声带息肉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中医护理作为一种传统的护理方法,在声带息肉切除术后的康复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以下是我在声带息肉切除术后中医护理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情志护理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声带息肉患者在术后往往会因为担心声音恢复不佳、手术效果不理想等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因此,情志护理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担忧和顾虑,给予充分的安慰和鼓励。

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成功案例,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阅读、与家人朋友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

还可以运用中医的情志相胜理论,如“喜胜忧”,给患者讲一些幽默的故事或笑话,让他们保持愉悦的心情。

二、饮食护理术后的饮食护理对于声带的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医讲究饮食的性味和功效,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合理的饮食调配。

在术后初期,患者应禁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等,以免刺激喉部黏膜,加重炎症反应。

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藕粉、粥类等。

随着病情的恢复,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硬度,但仍要避免食用过硬、过热、过冷的食物。

中医认为,白色食物入肺,如百合、银耳、雪梨等具有润肺生津的作用。

可以适量给患者食用百合银耳汤、雪梨冰糖水等,有助于滋润喉部,促进声带的修复。

此外,还可以让患者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C、E 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猕猴桃等,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三、起居护理良好的起居习惯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术后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中医认为,夜间是人体阴气旺盛、阳气内敛的时候,充足的睡眠可以使人体的气血得到恢复和调养。

患者居住的环境要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带息肉手术病人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76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089-01
【关键词】声带息肉术后护理
声带息肉是喉部慢性炎症性病变。

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多为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所致,也可为一次强烈发声之后所引起,所以本病多见于职业用声或过度用声的病人,也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喉炎的各种病因,均可引起声带息肉,特别是长期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有着极其重要的激发因素,此病常见于职业用声者和用声过度的人如大喊大叫,成人儿童均可患病。

我院2002年3月至2011年6月收住声带息肉患者135例,全部进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治疗,手术效果理想,做好有效的护理及加强健康指导,患者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

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我院2002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声带息肉患者135例,其中男 66例(占48.9%),女69例(占51.1%),年龄12-72岁,平均45.7岁。

全部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手术,通过良好的护理配合,手术效果均满意,患者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

2 术后护理
2.1 体位:术后麻醉清醒回病房后取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指导患者将口腔内血性分泌物轻轻吐出,勿吞咽,并勿
用力咯吐咽部分泌物,不宜咳出痰液时,先饮水湿润咽喉部后再次吐痰,以防止术后出血。

术后指导病人注意休息,指导病人应少运动,勿疲劳。

2.2 观察:注意观察病人呼吸情况、术后声带水肿、出血、观察病人痰中带血情况,如有患者呼吸困难或出血及时与医生联系酌情处理。

2.3 饮食护理:6h后如无出血可进冷流质,24h后改为温流质,3~4d可改为半流质,第5天给予软食或普通饮食。

食物宜清淡,放凉后进食。

避免刺激性及带刺、较硬的食物,以免引起咽喉不适,术后因术区充血肿胀,吞咽困难、疼痛不进食的患者采用多种方法鼓励患者进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4 局部护理:术后需绝对禁声7d,因术后声带过早活动,可使末痊愈的创面相互摩擦,不仅延长恢复期,还会使病变复发。

为减轻声带充血水肿,给予地塞米松、布地奈德、糜蛋白酶、小诺霉素注射液给予雾化吸入2次/日,共5天,以减轻黏膜水肿,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

2.5 口腔护理:应注意口腔卫生,教会正确的漱口方法进食前后漱口,保持口腔及术区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2.6 做好康复指导,告之病人术后要禁声1周,禁发声期间,细心观察患者表达的信息。

包括目光、表情、头、手等人体部位的姿态,认真观察患者的体语可判断其生理需求和心理活动,护士应细心观察,识别判断,及时处理,与其共同制订非语言交流的方法或让病人准备好笔和笔记本,手式、书写等方式进行交流。

为了预防声带
粘连每天做好康复训练,教会病人每日闭口深吸气。

2.7 心理护理:给予安慰与疏导,告知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及术后效果,消除其对治
疗或紧张恐惧心理及对预后的担心。

给予鼓励、关心和支持。

3 健康指导
3.1 指导患者注意保护嗓音,注意正确的发音方法,避免长时间用嗓音或高声喊叫。

使声带休息避免疲劳。

出院后一个月内尽量少说话,三个月内不要大声说话。

3.2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戒烟酒,避免进刺激性强及干硬食物;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休息,预防感冒,避免劳累和剧烈活动;注意用嗓卫生,不要用声过度,节制发音,不发高音。

定期复诊,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作者单位:638500 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