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别墅设计说明8篇

别墅设计说明8篇别墅设计说明(一):一、项目概况该别墅整个庭院呈长方形,较为规则,。
好庭院都是与周围环境以及主人的兴趣爱好极度和谐的,这样的庭院绝非华而不实,而总是给人以实用舒适的感觉。
二、设计依据(指导思想)1、以绿化为主,适当点缀小品,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2、体现环境特色,构成整体风格。
3、打造人性空间,满足功能需求。
庭院是一个非正式交流场所,具有良好的可进入性和有足够的活动面,是一个能让、人驻足,而又可随时借景而转移话题的自由、简便的交流空间。
4、适地适树,在构成良好的庭院景观的同时,应研究方便今后的养护管理,尽量节俭庭院的投入和今后的养护管理费用。
设计的理念和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人的行为问题是我最先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个好的设计应当能对人的需要敏感地做出反应,使人尽情地游玩,使他们精神焕发、兴趣盎然,满足人们行为的需要。
在设计中体现环境的功能、局部氛围的创造以及细部构造的尺度宜人等。
如迷人的紫藤花架,空旷的石片露台,美观实用的水池,体现的都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人本身即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活动必须给自我留有空间,即我们在规划设计中必须给庭院留足弹性。
3、因地制宜、塑造空间个性的原则。
庭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私有空间,所以我们在设计时要发挥想象,为园主创造具有个性的空间。
4、坚持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原则。
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贴合居民需求的人性的机能空间,为居民供给可居、可憩、可动,又易于沟通的私家庭院。
5、坚持文化性的原则。
经过环境载体的造型、色彩、质地及空间的处理,空间的过渡等,同时,充分挖掘植物的文化内涵,以提高庭院的文化品位,突出庭院的植物景观特色。
景观及各分区的说明充分体现现有地形,以重点与一般布置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研究庭院内各年龄段家庭成员的活动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对绿地进行功能分区。
主要为水景区,游览区,芳香花草区,景观树丛区,休闲区和露台活动区六大板块。
别墅设计说明(样例5)

别墅设计说明(样例5)第一篇:别墅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一、别墅概况:本项目位于宝安区西乡曦城陈公馆,为风格统一的欧式地中海别墅群,本项目园林面积约为220㎡,原有空间利用率不高,其外围围墙以铁丝网为护栏过于普通,西侧过道处有60cm的高差,整个空间有2个负一层天井,一大一小,南侧为相邻公用围墙,约为1.4M,存在私密性问题。
二、设计构思:“景观是建筑的一种延续,是更进一步的柔化生硬的建筑主体使之与整个周围环境能更好的融合,”本方案围绕“一线两点”为主线,以前景花园至后花园为“一线,”“两点”为入门前景花园及整个后花园,整个思路围绕功能性、私密性、美观性等因素展开设计,本别墅带有欧式地中海风情因此颜色上延续建筑物主体色(米黄色、棕红色、土黄色),材料上用哑光地砖、文化石等结合拼花来打造高端别墅私家花园,凸显主人身份的尊贵。
三、设计要点:(一)“一线”:1.过道处理:弱化高低差减少硬地面积,前端部分做临水汀步,后端以鹅卵石和红色条砖做铺装。
2.过道处负一层(靠近厨房一侧):墙面采用黑色凹凸面文化石,正面做漫水幕墙,两层以紫竹和水生植物遮挡水泵位置,以工艺品干树枝为小主题,以水幕墙为背景,营造一个别致的小空间。
3.单车棚区域:雨棚以白蓝相间颜色为主,位置处于对景花池到负一层小天井处,前面的花坛绿化能很好的遮住单车棚,使之含而不露。
(二)“两点”点一:1.入口大门处理:第一种保持原有格局对柱子进行包装,第二种是加宽大门增强装饰性更能体现别墅入口的大气。
2.入门对景:对别墅主入口台阶处直墙进行处理,原来直墙不够美观略显呆板,因此把直墙改成三级花池,辅以植物进行美化。
4.大门右侧特色景观:缩小大面积的铺装,把墙外的植物作为衬托背景,用黄蜡石日本罗汉松打造精致的特色小景。
点二:1.后花园负一层:墙面采用红黄相间的文化石铺贴,一侧做漫水幕墙,结合水生植物,另一侧搭建休闲平台,背景为欧式砂岩浮雕,为了不失情趣,顶部有马樱丹等藤蔓植物下垂。
别墅规划设计说明

别墅规划设计说明第一篇:别墅规划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一、现状概述及分析1、场地现状分析2、根据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别墅的用地面积约为1300平方米(已除掉门口和专用停车库,属于呈绿化用地),整个用地比较完整。
3、周边环境:别墅的周围大多为农田,菜地。
二、规划设计依据1.惠州吴总的别墅绿地规划设计条件书。
2.1:1000场地现状平面图。
三、规划目标(花园性质)根据上述分析,本规划将吴总别墅花园定性为具有中西式建筑风格特色,通过设计反映别墅花园的园路设计,满足居住者休闲、娱乐、游览的综合性庭院。
四、规划原则1、场地性原则:体现场地的原有的内涵和特色。
2、功能性原则:满足主人三兄弟的休闲、健身、娱乐、游览的需求。
3、生态原则:强调花园在别墅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
4、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减少工程量,考虑花园的经济效益。
五、总体设计思想与总体布局吴总的别墅花园是其三兄弟的私人空间设计,它以建筑风格为中西式建筑线索,花园与室内和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
它以特殊的符号、场景、实物和空间来使人、别墅和自然植物景观融为一体。
以石板为线路设计了一条花园景观主路,同时在次园路为空心花纹铺装和花园生态鱼区处理为木质路面的主要铺装材料。
以花架通过就是生态鱼池了,同时在生态鱼池的边上建个休闲茶架,使其三兄弟可以增进感情、观赏和放松的好地方,也可以和朋友们在一起观光和娱乐,称的上为一个好地方。
六、种植规划植物种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乔木:凤凰木、黄槐、荔枝树、芒果树、白兰、樟树、大王椰、假槟榔、黄皮。
(以果树作为乔木,可使其既起到绿化遮阴作用又可以收获品尝果实。
)2、灌木:以含笑、桂花、红花继木、苏铁、芭蕉为主,使其既美观又香气飘然。
3、地被:以台湾草、龙船花、长春花、长寿菊、矮牵牛、鹅掌藤为主,使其做到百花争艳,美化地表,同时又耐生长。
4、水生植物:水草,它主要和生态鱼池边的腊石相结合使其不会太单调同时起到美观作用。
成都市龙泉驿丽山别墅规划设计说明书

成都市龙泉驿丽山别墅区规划设计、开发商:成都中天房屋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重庆建筑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年十一月开发商:成都中天房屋开发有限公司规划设计单位:重庆建筑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院长黄光宇教授、高级规划师项目负责人黄天其教授、高级规划师规划设计黄天其教授、高级规划师汪峰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童志勇博士规划师吴天谋硕士规划师曾媛硕士规划师黄瓴硕士规划师黄瑶硕士规划师市政工程给排水李天荣教授、高级工程师电力电讯易本福高级工程师前言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住宅产业方兴未艾,住宅市场需求也从居室舒适的定位阶段向环境品质定位的方向发展。
但在近年的开发建设中,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地破坏性建设模式对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景观特色亦同消失。
随着政策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对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重视,迫切需要一个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山地居住开发建设模式。
龙泉驿作为成都市边缘具有优美自然环境的旅游、度假型城镇,以其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环境而成为居住区开发的热点之一。
丽山别墅区借助于龙泉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式山水园林别墅区。
受建设方委托,重庆建筑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丽山别墅区的规划设计任务。
在进行实地调查和方案比较的基础上,根据建设方的历次修改意见和磋商,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本规划成果。
在本次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建设单位及有关领导的宝贵意见和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目录(一)规划设计说明书一、规划设计依据二、基地分析三、规划指导思想及目标四、总体布局五、技术经济指标六、专项规划七、别墅单体建筑设计(二)图纸成都市龙泉驿丽山别墅区规划设计说明书一、规划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4.其它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划及建筑设计的规范条例;5.建设方提供的1∶500红线地形图及设计委托书;6.建设方提出的历次修改意见。
别墅设计说明范文

别墅设计说明范文一、设计说明这是一栋位于海边的独栋别墅,建筑面积约为500平方米,共两层,外墙采用灰白色的石材和木材相结合的外观,环境友好,符合当地的气候特点,还能与周围的森林和大海融为一体。
水平线条的设计让大厅宽敞明亮,可以充分利用阳光,营造出宁静舒适的居住体验。
在二楼的卧室中,提供了一个全景落地窗,可以欣赏到周围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别墅内设有五个卧室,每个卧室都设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淋浴间。
客厅和餐厅都开放式设计,采用舒适的座椅和优质的餐桌椅,让家人与朋友享受一顿美味的晚餐,度过一个温馨的夜晚。
二、空间规划1. 一楼别墅的主入口设在一楼,门口设有一个大型玄关,可以让人在进入室内前先休息一下,放下行李。
玄关与公共区域之间采用落地玻璃分隔,透过雾化玻璃可以透射出光并保持隐私。
客厅和餐厅中心区域呈现开放式布局,可以一眼看到整个一楼。
厨房与餐厅连接在一起,使煮食和用餐之间的距离缩短,方便就餐。
此外,别墅还设有家庭影院和阅读区,让人们在休息的时候可以放松身心。
别墅还设有一个独立的健身房,配备了各种高效健身器械如哑铃,跑步机,呼啦圈等,方便客人随时锻炼身体。
2. 二楼二楼设有四间卧室和一个休息区,每间卧室都设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淋浴间。
休息区设有一个大型落地玻璃窗,可以俯瞰到周围的美景。
卧室和休息区之间设有一个舒适的休息区,可以进行简单的阅读和休息。
略呈曲面的空间规划实现了空间层次的无限融合,使人们感受到房间的舒适和睡眠的放松。
三、材料方案外立面采用灰白色的石材和木材相结合,让整栋别墅看起来自然而舒适。
外墙上也安装了少量的玻璃,使房间更加敞亮。
内部装修方面,主要采用优质原木以及天然石材材料,强调了自然、环保的主题,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而卧室内部则有着柔和而美丽的色调,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
四、总结本设计融合了现代与自然,带有中式和西式的风格特色。
建筑布局合理,空间规划合理,注重细节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环境的保护。
玉屏山别墅区规划说明书

玉屏山别墅区规划说明书一、设计依据1、《城市规划法》。
2、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的1:1000地形图。
二、基地概况本工程基地位于永川市玉屏山,南有一条6米宽的道路与西大街相连,西与青少年文化宫、工人文化宫毗邻,北面临骑龙街。
玉屏山别墅区与渝西广场遥遥相望,成为渝西广场上一副别致的对景。
其区内绿化覆盖率高,闹中取静,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优美的环境,使其具备的开发潜力无限。
三、规划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1、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文与自然谐调并存,创造幽雅、宁静、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
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富有创造性。
3、寻找适合山地地形的规划设计方法,树立建筑风格的个性化,又同时要求与渝西广场、工人俱乐部等周围建筑风格相谐调。
4、在规划及建筑设计中贯穿“市场观念”和“品牌战略”,以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四、规划构思1、以一条主轴线为景观组织基础,小区景点沿轴线布置,贯穿小区的始终,并通过它体现出别墅区的个性风格。
2、因地制宜,沿等高线布置,在别墅平面布置上,顺山势排列,维护原有山脊轮廓线,道路布局以环线绕行,造成开敞流动的空间感和通透的景观面,形成融于山林,错落有致的山地建筑组群。
3、充分利用地形,形成层次丰富的小区景观。
4、闹中取静,各得其所。
五、规划布局特色1、以一条景观轴线作为整个小区构图的关键,充分采用对景的构图手法,利用自然地形地势,使小区景观脉落清淅,井然有序,丰富多彩。
以入口雕塑作为小区的标志,塑造小区形象,成为小区入口景点,呈半圆形图案的彩色地砖形成入口小广场,活泼、亲切,周围弧形花台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憩,短暂停留的场所。
从会所广场上跌荡而下的水体,给人以流动的美感。
从小广场中间拾级而上,呈弧形的会所简洁、大方,与入口雕塑互为呼应,构成对景。
六、道路系统与停车小区内干道以一条沿等高线布置的环形道路来组织交通,宽度设为6米,能满足消防及搬家需要。
由于每幢别墅都设有停车库,入口小广场为外来车辆提供临时的停车场所。
别墅区规划设计说明

一、项目背景本项目是由解放军总部批准建设的总参通信部海口科研培训基地。
二、设计依据1、荷兰高柏伙伴规划园林建筑顾问公司做的海口西海岸深化城市设计《海口碧望角·热带九花园》。
2、西班牙FTF engineering 《海南琼珠海岸生态度假村和国家C.P.P.C.C(海南)会议及培训中心》方案设计。
3、有关上述方案的市政府联审会议纪要。
4、有关本方案的评审意见。
三、用地基本概况分析1、区位基地位于海口市西海岸最北端,《海口碧望角·热带九花园》规划中的海角园中心区域,该区域主要规划功能有五星级度假酒店、教育、办公、文化娱乐设施等。
2、地形地貌基地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滨海城市气候特点,海拔标高由南向北,从8.7米至4.3米,坡度2%,地形基本平整。
3、土地使用现状原为木麻黄防风林地,现已完成土地平整。
4、道路及基础设施现状位于基地南侧的滨海西路已完工,基地西侧规划路尚未施工,市政道路设施主要沿滨海西路铺设。
四、规划原则及目标1、基地规划的要求合理规划以科研和通信试验为主、培训为辅,后勤生活自我配套的三大功能区域,并适当安排休闲、景观、运动设施,使之成为富有特色及充满活力的城市单元融入西海岸整体中,与充满活力、亲切、轻松的公共空间和生态绿色长廊,共同形成富有吸引力的滨海城市风貌。
2、环境生态的要求:(1)“三低一高”:低密度、低容积率、低层建筑、高绿地率。
(2)花城、水城、林城的“三城”拱托原则。
(3)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原则。
五、规划指标体系总用地面积:原规划为60527.11m2现规划为69062.16m2总建筑面积:29656.37m2总占地面积:9079 m2建筑密度:按原规划用地面积计算为15%按现规划用地面积计算为13%容积率:按原规划用地面积计算为0.489按现规划用地面积计算为0.429主要建筑项目科研楼:7504 m2科研附属楼:1817 m2餐厅:800 m2通信调试楼:2019.92 m2招待所主楼(二期):3500 m2招待所小楼(二期):3000 m2专家公寓:11015.45 m2六、用地功能布局贯彻多元化、多中心、多组团的原则,将基地划分为三个功能区。
别墅设计说明

2013年xxxxxxxx建筑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 业主提供的工程设计委托书。
2 前期选定的地点,范围。
3 国家有关的现行设计标准和规范。
4 设计合同书。
二工程概况及现状xxxx位于位于重庆铜梁南部黄角门区域,毗邻玄天胡。
出行便捷。
本项目拟建设场处于半山腰坡地上,可直接眺望到秋湖,视野良好。
南北向均有城市道路连接。
出入方便。
建设内容:新建别墅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
占地面积约为20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41740平方米,建筑高度16米,主要功能为住宅。
负一层为起居室,健身房,音响室,车库。
一层为门厅,客厅,工人房,餐厅以及厨房。
二层为卧室和书房。
三层为主卧房。
经现场踏勘,本项目建设场址地理位置未发现有地裂、地陷等不良地质现象,用地范围内未发现土洞及溶洞发育,土层厚度较大,力学强度较高,物理力学性质稳定,均匀性较好,可兴建拟建的项目。
第二章建筑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3、《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版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版)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6、《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76-93)二、建筑设计本项目业态分别有:别墅、酒店、幼儿园、度假公寓、老年公寓。
三、节能设计注重绿化设计,营造绿色建筑。
本项目设计充分考虑了技术含量和节能环保的重要因素,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采用多种措施,力求达到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的目的,具体措施如下:1、整体布局紧凑,注重环境的保护和美化。
在不影响城市主干道沿街建筑立面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和采光以降低能耗。
2、墙体采用页岩多孔砖砌筑,实现了墙体自保温,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3、电气设计配置电话、照明等专用线路,采用节能型灯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规划背景1.1 区位与环境条件丽都花园别墅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西部中段,该区南为银都路,东邻中春路,北部和西部分别有春申塘、北竹港环绕。
别墅区往北是沁园春别墅区;往东为申莘新村,已经有大面积的经济实用房建成;西侧过北竹港为松江区,亦有大批别墅在建,南面是莘庄工业区。
该区域为闵行区新区主要发展方向,城市交通便捷,配套设施齐全,区位条件良好。
本次规划总用地32.46公顷,现状多为耕地及村庄。
1.2 自然条件及现状条件规划区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
雨水充沛,雨日为140天,主要集中在五~八月,年平均降水量约1200mm,无霜期230天。
区内地貌单一,地势平坦,北部地势略高,基地中有河流穿过,与北部、西部河流相连,自然环境优美,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规划在此基地上结合周边的发展态势,定位为中高档别墅区。
1.3 功能定位随着市民总体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置业者的兴趣将由关注住房的居住面积转向关注居住区的环境品质与社区生活质量上来,生态的观念也将深入人心。
因此本设计将丽都花园别墅区的规划定位为“现代化、生态型的高尚别墅区”。
这一地区的开发将成为构成闵行区世纪现代化城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闵行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1.4 规划依据1.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4.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4.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1.4.4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1.4.5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994.8.11.4.6 《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定(DBJ08-55-96)》本方案所在位置1.4.7 国家及上海市关于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有关规范、规定。
1.4.8 丽都花园别墅地形图(规划红线图)及建设单位要求2.l设计导则2.1.1. 保证别墅朝向:依据上海市地区气候特点及课题研究,良好的朝向对于住户来说,无论是采光日照,还是通风,都是至关重要的。
而且良好的朝向是在保证住户使用权利的前提下提高容积率的最为有力手段。
上海市规定正南北及偏东30°至偏西15°是良好的朝向,该条文规定是本方案的根本依据之一。
2. 1.2确保使用功能合理:居住、活动、文化及绿化景观是居住区使用功能的主体,不能以牺牲使用功能来换取简单的形式上的虚华,而应该以人居环境丰富的内涵体现新世纪住区的特征,形式内容相统一,避免城市住区塑造方面的误区。
2.2设计原则2.2.1 以闵行区分区规划为指导,综合地区发展,协调周边相关地段,合理确定功能布局。
2.2.2 作为新世纪的现代化别墅区,规划设计及建筑单体设计应面向新世纪,达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
2.2.3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住区。
注重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作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河流水系的整治,绿化系统的建立及绿化覆盖率的提高,是现阶段改善居住地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完善的配套设施,方便的交通系统,宜人的空间设计以及健身、休闲、娱乐场所的设置,将有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2.4规划设计及建筑单体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变性,适应市场变化。
2.2.5 强调住区环境与建筑,单体与群体,空间与实体的整合性。
注意住区环境、建筑群体与城市发展风貌的协调。
2.2.6 强调绿脉与居民生活活动的融合。
以点状的组团绿地、带状的林荫步行道和集中块状的中心绿地为主的居住区绿化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绿地的功效,满足不同层次的居民活动的需求,将别墅组团与绿色活动空间融为一体。
2.2.7 尝试建立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以分为主、适当结合的居住区交通方式,力求在小汽车进入普通家庭的同时,仍能提供给居民安全、便捷、环境优美的交通空间。
2.2.8 多样化的别墅与人情化的生活场所的塑造。
只有多样化的别墅才能适应市场上多层次、多要求的选择。
通过“院落”空间,滨水绿带,步行绿带,开放绿地等多层次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场所的塑造,增强居民归属感与自豪感。
2.2.9 努力将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与传统的居住生活要求有机地结合,提高别墅功能质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经济、科学、超前的现代居住空间。
2.2.10 根据市场需求,实施滚动开发,坚持居住区建设与社区建设的互相结合,通过社区的运营,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贯彻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住区建设与管理中。
3. 规划设计理念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一直是设计者不断追寻的目标,丽都花园别墅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别墅区,为设计创意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定位。
本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全新的城市住区内涵:3.1 充分体现对家庭生活的关怀居住区是家庭生活的原点,通过对家庭发展趋势的关注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工业社会中生产与生活分离、重生产轻生活等观念都将在新世纪产生全新的变化,家庭具有比纯粹的居住更为广阔的社会功能。
家庭生活将进入高质量的阶段,从而也将赋予居住区更为生动的时代气息。
因此,居住区规划设计定位于为每个人及每个家庭提供具有优美环境和温馨氛围的家园社区。
3.2 密切关注新世纪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我国在二十世纪末进入老龄人口社会,上海又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之一,这一人口变化趋势将在新世纪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本规划设计中努力尝试为居住者尤其是老幼弱小者提供方便的步行系统,为其活动提供开敞景观空间,使这一部分居住者的安全活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居室。
3.3 适时引入符合时代特征的交通手段和理念新世纪人们对交通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铁、轻轨和公交措施等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城市人居环境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外部公共交通环境。
同时,小汽车进入普通家庭将成为一种强大的发展趋势,而且正在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政策的扶持。
规划设计为适应这一发展态势,努力营造流畅快捷的道路交通系统和充足的停车场库用地,同时使交通空间与步行开敞景观空间之间既有一定分隔,又能达到相互交流。
3.4 努力适应动态的市场变化与居民居住需求差异形成多元化的供方市场,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居住需求;其二,通过与住区分期开发的协调,满足不断发展的居住需求,随着建设时序的变化,适时调整建设标准。
4. 规划设计构思丽都花园别墅以环形主要道路和十字形集中绿带及步行带构成核心骨架,以纵向、横向及环形绿色走廊贯穿整个居住区,并伸入至各组团内部,通过配套公建相对集中布局及绿化、交通系统组织空间,形成错落有致、收放有序、形式多样的整体有机结构和丰富的空间景观效果。
这种空间布局形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线性的空间组织,将不同层次的开敞空间结合起来,使每一个别墅单元融入整体结构之中,赋予每一个别墅组合单元不同的空间特点,增强场所感和可识别性。
规划为老人、儿童以及每一个居民多样化的居住生活活动提供空间和交往的机会,创造出安全、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4.1 规划结构丽都花园别墅以十字形集中绿化带结合环路构成别墅区主要结构框架,沿春申港为体育活动带,形成全区的动态活动区;沿北竹港为绿化休闲步行带,形成全区静态活动区。
从西北到东南形成完整步行系统。
规划中将别墅组团的组团绿地与集中绿地结合,“院落”空间与公共景观活动场地相结合,追求“花苑”的空间效果。
西北至东南方向的步行轴线的南北两端以弧线形公共建筑为收头,形成视线对景,并成为建筑整体空间的高潮。
北向弧形公共建筑设计为中间五层,两侧为四层,形成别墅区的标志性建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该绿化景观轴线将步行入口和公共活动地带串联在一起,并向两侧延伸形成滨河城市景观步行绿带,使住区内的绿化景观系统与景观绿化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4.2 空间构成与组合住区整体空间以中心广场为中心,结合十字带形布局,各组团又分别以绿化为中心,形成规模适宜,各具特色的别墅空间。
别墅争取使每一户均有好的环境和朝向,别墅空间组合以半围合院落式组成。
中心集中绿地是本次设计的精华所在,曲线形的走势在连接各组团的同时使绿带内有丰富的对景。
此外,建筑的收放有序使自然环境要素与居住空间相互融合,形成多层次丰富的空间组合形态。
4.3 建筑单体设计与群体设计丽都花园别墅区规划中,主体结构由别墅区、公建区、休闲活动区组成,通过绿脉融会贯通,形成有机整合的整体形象。
建筑的单体设计以统一在别墅区整体形象之中为原则,在整体协调的基调上强调变化与单体特征。
良好的建筑群体形象在区域中产生独特的标识作用,同样也会增加住区内的居民以亲切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5. 街道景观与城市设计丽都花园别墅区是城市中的住区,是上海市城市发展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在本案中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均从城市设计的层面出发,以丰富城市景观,带动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为宗旨。
6.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与绿化系统设计绿化系统与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是本次规划总体设计的重点,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着重体现人性与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6.1 每个小组团都相对独立,空间独立围合,利用绿化分隔手法限定半公共的宅前空间;而且每个组团都围绕集中绿化布置,并向集中绿地开口,使集中绿地能够被尽可能多的人和组团都充分感受。
6.2绿地系统由集中绿化、组团绿化、宅前绿化、立体绿化组成。
集中绿地以树枝状向组团和宅前延伸成为末节,即保持环境及视觉的连续性,又使绿化系统形成一个非常自然的生态整体。
6.3 本次规划在计入城市绿带的情况下,别墅区绿地率可达61.4%,其中公共绿地占22.4%,集中绿地率达36%。
6.4 规划中结合入口在住区中心形成一条从西北到东南的步行绿化景观轴线,由西北角向两侧发散,在中心绿地结合河流向两侧形成“十”字形的景观系统,同时自然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集中绿地。
再由“十”字形的绿化系统向各个组团发散,每个组团绿地分别由具有特色的花卉为组景主题,分别为丁香园、合欢园、玉兰园、玫瑰园、牡丹园、丹桂园、芙蓉园、紫荆园、百合园、水仙园、凌霄园和海棠园,形成各组团的标志感。
枝状的绿地渗入到每个单元的宅前屋后,以达到“出门见绿”的目的和生态化的人居环境。
西北至东南绿带的轴线与东北至西南绿带的曲线,构成了“刚柔并济”的有机整体。
6.5 利用河流水系,形成住区外围的“水环”。
在区内步行通道和各个公共活动空间里,结合使用者的需求,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活动特点,布置各种小型广场、喷泉、游泳池、网球场和各种观赏性的建筑小品,如:雕塑柱廊、休息座椅、儿童游戏设施等。
6.6 丽都花园别墅绿化景观系统的立意还在于“还绿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