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名词解释、简答练习
考研资料: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190410

比喻或比拟。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二、论述题 1、举例谈谈《诗经》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诗经》思想内容广阔,主要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其主 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表现恋爱、婚姻题材的婚恋诗。这类诗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同 时也是全书中写得最为精彩的部分。或写男女子相爱时的和谐欢乐,失恋时的痛苦忧伤,赞 扬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和勇敢追求,如《关雎》、《静女》、《蒹葭》、《柏舟》等。或写爱情和 婚姻的不幸,表现女性在当时社会所受迫害、凌辱及被遗弃的痛苦,如《日月》、《谷风》、《将 仲子》、《氓》等。二是描写农业生产的农事诗。这类诗也很多,有的赞颂农业成就,夸耀田 土广大、农夫众多、收获丰盛,如《周颂》中的《臣工》、《隐嘻》、《载芟》、《良耜》、《噫嘻》 等;有的描写欢快的劳动场面,如《周南·芣苡》;有的描写劳动生活的繁忙,如《豳风·七 月》等。三是关于战争和徭役的征役诗。这类诗主要表现战争和徭役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灾难 和痛苦,或以征夫之口出之,或以思妇口吻言之,写来都感情真挚,声调凄楚,情节悲惨, 如《东山》、《东方未明》、《何草不黄》、《君子于役》等。也有少数表现爱国思想的作品,如《秦 风·无衣》、《鄘风·载驰》、《小雅·采薇》等。四是颂歌。这类诗大都出自公卿列士或乐官 之手,在三《颂》中保存最多,《雅》诗中也有不少。有的颂帝王歌天命,为周王统治的合 理性寻求神学依据,如《维天之命》、《文王》;有的颂战功扬王威,如《殷武》、《江汉》;有 的颂宴饮赞嘉宾,如《鹿鸣》、《南有嘉鱼》等。五是反映社会矛盾、揭露批判现实的怨刺诗。 这类诗主要存于《雅》诗和《国风》中,带有乱世的鲜明印记。“二雅”中的怨刺诗多为公 卿列士的讽谕劝戒之作,的借古讽今,如《荡》、《正月》。更多的是针砭时弊,指斥昏君, 如《民劳》、《板》、《荡》。还有一些以斥责奸佞为主题,如《巷伯》、《正月》等。《国风》中 的怨刺诗多出自民间,更直接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其内容更深广,怨愤 更强烈,讽刺也更尖刻,具有更激烈的批判精神,如《硕鼠》、《伐檀》、《新台》、《南山》、《黄 鸟》。六是周民族的史诗。《大雅》里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 矣》、《大明》,以粗线条较完整地勾画出周族发祥、创业、建国、兴盛的光辉历史。远古传 2、谈谈《诗经》的艺术成就。 世的史诗极少,此组诗显得格外珍贵。 参考答案:《诗经》的艺பைடு நூலகம்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从各个方面主要描写了我国西周数百年的社会现实生活,真实、深刻、广泛而多彩, 尤其是其中的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直接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劳动和生活、 喜爱和憎恨、痛苦和希望。这些诗歌,不仅主题和题材广泛多样、真实深刻,同时还以惊人 的艺术概括力,把握和揭示出当时社会生活中一些本质矛盾。其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 手法。赋指的是一种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如《七月》由春至冬记述了农奴一年的劳动过程。 比,即比喻或比拟。《诗经》中用比的地方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明喻、暗喻、借喻、 博喻等。这些比喻,都能紧扣诗中的情、事、景,十分贴切。兴,就是托物起兴,先用他物 起头,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兴句多在一首诗的开头,或起协调韵 律的作用,或起创造意境、烘托气氛的作用,或起象征、联想、比拟的作用。《诗经》常常 将三种手法结合运用。其三,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复沓的章法又叫重章叠句, 即各章词句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中间的几个字,反复吟唱。其作用在于深化主题,渲染气氛, 加深情感,增强音乐性和节奏感。在具体的字词的更换中,或用递增法,或用递减法等,总 是曲尽其妙,如《王风·采葛》。《诗经》的句式虽然也有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 八言等,但用四言最多,占全诗的 90%以上。其四,丰富、生动、简练、形象的语言。《诗 经》大约使用了近三千单字,其中有名词、动词,也有形容词,丰富多彩、生动准确地表现 了各种事物及其变化特征。如表示动植物的名词有 373 种,读之可使人博物多识。此外,《诗
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简答论述题【湖北卷2110考期】

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简答论述题【湖北卷2110考期】1. 社会剖析派⼩说对社会剖析和艺术美相结合的⾃觉追求;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物,努⼒探索⾰命现实主义创作的美学特征;铸造⼤容量的艺术构架、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以及长篇⼩说的⽂体创新2. 红⾊经典⾰命历史⼩说是上世纪 50 ⾄ 60年代出现的⼩说创作潮流,即红⾊经典著作。
它以近代以来的⾰命历史为线索,⽤艺术形式再现党所领导的的必然性与正确性,昔及和宜传党的历史知识和基本观念。
特别指《延安⽂艺座谈会上的发⾔》发表后产⽣的作品。
代表作有"三红⼀青",即《红岩》《红⽇》《红旗谱》和《青春之歌》3.⼥性写作⼥性写作的三次⾼潮分别出现在20世纪初的"五四"时期、20 世纪 70年代以后和20世纪末的90年代。
第⼀次⾼潮的主要特点是"⼈的觉醒"。
代表性作家作品主要有冰⼼的《两个家庭》、《斯⼈独憔悴》等⼩说。
第⼆次⾼潮的主要特点是"⼥性意识的觉醒"。
代表作家作品有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张⾟欣的《在同⼀地平线上》;铁凝的《麦秸垛》;王安忆的《长恨歌》等作品;第三次⾼潮的主要特点是"个⼈化写作"。
代表性作家作品有林⽩的《⼦弹穿过苹果》;陈染的《与往事⼲杯》等4. 京味风格特征⽼舍的作品⼤多取材于市民⽣活,取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具有鲜明的民族⽂学风采和⼤众风格。
多使⽤现代⽩话,注意长短句的配合,增强了语句的节奏感,讲究字调顿挫配合,读起来极⾔⾳乐美;北京⽅⾔的纯熟运⽤,恰当地使⽤北京⼟语,使作品加浓了地⽅⾊彩,注意⼈物对话的个性化,使读者闻其声如见其⼈。
对北京⽂化⼼理结构的深刻揭⽰。
5.新时代余华先锋⼩说的艺术特⾊1.性质(1)是对 19 世纪未⾄ 20 世纪中期出现的各种患潮、流派的总称,⼜称现代丰义⽂学或现代派⽂学.(2)思想内容是表现⼈与社会、⼈与⼈、⼈与⾃然、⼈与⾃我等⽅⾯的基本关系,着重表现这些基本关系在社会现实⽭盾中的变动与异化。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真题1104-全国-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1104-全国-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总分:10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诗集传》的作者是()(1分)A:毛亨B:郑玄C:孔颖达D:朱熹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1分)A:纪传体通史B:纪传体断代史C:编年体通史D:编年体断代史3、陶渊明唯一描写男女相思爱慕之情的作品是()(1分)A:《感士不遇赋》B:《闲情赋》C:《祭程氏妹文》D:《孟府君传》4、《李太白文集》三十六卷的作者是()(1分)A:王琦B:胡亨震C:瞿蜕园D:安旗5、《杜诗详注》的作者是()(1分)A:钱谦益B:仇兆鳌C:浦起龙D:杨伦6、《<史记>会注考证》作者是()(1分)A:张守节B:泷川资言C:司马贞D:水泽利忠7、苏轼诗歌中流传最广美学价值最高的是()(1分)A:政治诗B:题画诗C:和陶诗D:写景抒怀诗8、宋代第一个评论苏轼诗歌的专家是()(1分)A:欧阳修B:王安石C:张先D:黄庭坚9、《稼轩词编年笺注》的作者是()(1分)A:范开B:梁启超C:吴则虞D:邓广铭10、获得“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地位的是()(1分) A:关汉卿B:王实甫C:白朴D:马致远11、关汉卿以蒙金战争为背景的爱情婚姻杂剧是()(1分)A:《救风尘》B:《望江字》C:《拜月亭》D:《谢天香》12、《庄子集释》的编撰者是()(1分)A:王先谦B:胡文英C:郭庆藩D:林云铭13、《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1分)A:赵令畴B:王实甫C:关汉卿D:董解元14、最早提出系统的寓言文学理论的是()(1分)A:孔子B:老子C:庄子D:孟子15、《西游记》对旧的人格理想的批判,主要体现在()的形象塑造上。
(1分)A:唐僧B:孙悟空C:猪八戒D:沙僧16、《诗经》中的“颂诗”属于()(1分)A:乡土之音B:宗庙之音C:朝廷之音D:正始之音17、受《西游记》影响,明代后期出现大量神魔小说,著名的有许仲琳的()(1分) A:《南游记》B:《西游补》C:《封神演义》D:《八仙出处东游记》18、《诗经》研究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1分)A:先秦B:汉代C:宋代D:清代19、《石头记索隐》的作者是()(1分)A:王梦阮B:蔡元培C:沈瓶庵D:王国维20、杜甫一生思想观念的核心是()(1分)A:以儒为本B:以道为本C:以佛为本D:致力儒释道思想的结合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庄子》中的“三言”是指()(2分)A:寓言B:玄言C:重言D:卮言E:清言22、李白诗歌最为后人激赏的体式是()(2分)A:七律B:五律C:乐府歌行D:绝句E:排律23、属于关汉卿社会公案剧的是()(2分)A:《窦娥冤》B:《蝴蝶梦》C:《教风尘》D:《鲁斋郎》E:《哭存孝》24、孙悟空形象来源问题学术界看法主要有()(2分)A:本土说B:外来说C:混血说D:游戏说E:象征说25、旧红学评点派的代表人物是()(2分)A:脂砚斋B:顾颉刚C:张新之D:姚燮E:王国维三、填空题(共10题,共10分)26、首开新时期《史记》比较研究先河的学者是________。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第二十八章宋词一、名词解释1、易安体: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种词风,因她号易安而得名。
其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真实动人。
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而又真切。
第二,语言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
第三,情感表现形象具体而富有美感。
2.辛派词人: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
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
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
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二、论述题1、宋词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宋词的繁荣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词的文体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词产生于民间,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
宋代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享受的待遇非常优厚。
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就公开鼓励大臣们‚多买歌儿舞女‛。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整个社会形成了竞相追求享乐的风气。
又由于宋代(特别是北宋)社会相对安定,政局相对稳定。
词这种带着浓厚的娱乐色彩,几乎没有传统的政治、道德负荷的文学形式,在宋代终于找到了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所以便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了。
2、宋词发展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参考答案:宋词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初中期的词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特点,在形式上以小令为主,内容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艺术上多用白描手法。
代表词人主要有柳永、张先、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柳永。
北宋后期的词,最大的特色是词的诗化,主要词人有苏轼、秦观、周邦彦、贺铸等。
南宋前期的词强烈地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词人有李清照、张孝祥、张元干等。
南宋后期的词分为两派:一派以辛弃疾及其追随者为代表,多表现爱国精神;一派以姜夔、吴文英等为代表,主要在艺术上精雕细刻。
3、柳永词在内容上主要有哪几类?其主要的代表作是什么?参考答案: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主要表现男女爱情、离愁别恨。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二(简答论述)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二(简答论述)第一章<<诗经>>研究简答题1如何理解诗经的成书?《诗经》作为一部古代诗集,时间上下绵延6个多世纪,作者囊括了当时社会个阶层的人员,足迹遍布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北、安徽等广袤的土地,在语言、文字、音韵尚未统一,交通既不发达,甚至整个国家都处于一个松散的联邦政权时代的局面下,这部语言统一,音韵一致,结构完善的诗集能够产生并流传下来,极为不易周太师作为优秀的诗人兼音乐家,首先诗搜集诗,然后诗用统一的音韵、文字去改造诗,最后将它推广出去,没有他们的努力,便没有《诗经》的今天关于诗的搜集,前人有采诗说和献诗说两种。
《国语。
周语》《国语。
晋语》《左传。
襄公十四年》均有献诗说的记载,白纸黑字,毋庸置疑。
采诗说主要见于《礼记。
王制》《汉书。
食货志》《汉书。
艺文志》《左传。
襄公十四年》引《夏书》佚文,<孟子。
离娄篇>也有音乐的记载,此说后世虽有许多相左的意见,但亦可基本确立。
因为在那个时代,没有任何个人有能力从事这一工作,只有通过权利机构,才能完成大面积的搜集工作,然后加以筛选、加工、润色,并推广出去2如何理解《诗大序》《诗小序》首先,《诗序》的作者问题,《后汉书。
儒林传》:“(卫)宏从曼卿受学,因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于今传于世。
”此说历来有疑问。
近年来安徽阜阳出土了西汉汝阳夏侯灶额墓葬,其中有《诗》之简片170余条,且有诗序,尽管文字略有出入,但体例与序旨基本相同,可见《诗序》至少产生于西汉前期,不可能诗东汉卫宏所作其次,《大序》《小序》的划分。
《关雎》篇前面的一大段文字应为《大序》,每篇前面类似解题的文字为《小序》。
但《大序》又与《关雎》篇的小序夹杂在一起。
即从“《关雎》,后妃之德也”开始,至“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为《关雎》小序的前以部分,再从“是以《关雎》乐得淑女”至结束,为《关雎》小序的后一部分,两部分结合在一起,即《关雎》篇的小序。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模拟卷(河南)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1904-河南-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考前模拟卷 001总分:100一、单选题(共 20 题,共 20 分)1、《大雅·崧高》的作者是()(1 分)A:家父B:寺人孟子C:吉甫D:奚斯2、第一个将《诗经》选作教学内容,也是第一个研究《诗经》的大师是()(1 分)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3、《庄子独见》的作者是()(1 分)A:王先谦B:胡文焕C:郭庆藩D:林云铭4、今见《庄子》定本 33 篇,其中“内篇”共()(1 分)A:12 篇B:15 篇C:11 篇D:7 篇5、陶渊明诗歌风格最突出的特色是()(1 分)A:酒脱豪迈B:平淡自然C:激情澎湃D:跌宕起伏6、司马迁认为曾经删编过《诗经》的是()(1 分)A:孔子B:孟子C:荀子D:子夏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1 分)A:纪传体通史B:纪传体断代史C:编年体通史D:编年体断代史8、对陶渊明及其创作展开全面研究始于()(1 分)A:唐代B:梁代C:宋代D:明代9、运用近代观念和方法第一个全面而深刻论述陶渊明的人是()(1 分)A:王国维B:梁启超C:陈寅恪D:朱自清10、《李太白文集》三十六卷的作者是()(1 分)A:王琦B:胡亨震C:瞿蜕园D:安旗11、《诗集传》的作者是()(1 分)A:毛亨B:郑玄C:孔颖达D:朱熹12、最早对苏轼生平给予系统论述的人是()(1 分)A:张先B:陆游C:苏辙D:黄庭坚13、明人对待辛词的态度是()(1 分)A:肯定B:批评C:褒贬兼半D:褒多于贬14、关汉卿以蒙金战争为背景的爱情婚姻杂剧是()(1 分)A:《救风尘》B:《望江字》C:《拜月亭》D:《谢天香》15、王实甫所在的书会是()(1 分)A:大都书会B:九山书会C:武林书会D:玉京书会16、《西游记》中最具有生活化,处处表现对人生欲望强烈追求的形象是()(1分)A:唐僧B:孙悟空C:猪八戒D:白骨精17、《杜臆》的著者是()(1 分)A:王嗣奭B:浦起龙C:郭知达D:仇兆鳌18、《<红楼梦>考证》的作者是()(1 分)A:蔡元培B:沈瓶庵C:邓狂言D:胡适19、《红楼梦》中贾府的三姑娘是()(1 分)A:元春B:元春C:迎春D:探春20、《红楼梦》原名()(1 分)A:《会真记》B:《石头记》C:《风月记》D:《金玉记》二、多选题(共 5 题,共 15 分)21、《史记》“列传”包括()(3 分)A:自传B:专传C:合传D:类传E:附传22、符合两宋《诗经》研究的选项是()(3 分)A:第二个高潮B:存序派与废序派之争C:《毛诗正义》问世D:蔡卞著《毛诗名物解》E:陈奂著《毛诗笺》23、陶渊明的词赋作品是()(3 分)A:《五柳先生传》B:《感士不遇赋》C:《闲情赋》D:《归去来兮辞》E:《祭从弟敬远文》24、《西游记》主题学术界的看法主要有()(3 分)A:宗教性主题B:政治性主题C:哲理性主题D:爱情性主题E:伦理性主题25、下列属于“红学”索隐派的学者是()(3 分)A:王梦阮B:沈瓶庵C:蔡元培D:邓狂言E:张新之三、填空题(共 10 题,共 20 分)26、是宋代第一个评论苏轼诗歌的专家。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一)名词解释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一)名词解释汇总本文档旨在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关键名词进行解释和汇总。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名词的简要解释:1. 古文古文是指古代中国人写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论述等。
它通常用古代的文字和语言风格表达,代表了当时社会和思想的特点。
2. 史诗史诗是一种重要的古代叙事文学形式,长篇的叙事诗。
它以英雄事迹、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雄壮的叙述方式展示出来。
《封神演义》是中国古代史诗的代表作之一。
3. 诗歌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以句与句之间的韵律、音节和意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古代的诗歌分为律诗、近体诗等不同的体裁。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
4. 词曲词曲是一种以抒发情感为主题的古代文学形式。
它通常用简练的语言表达爱情、离别、忧伤等情感,常常配合音乐演唱。
《红楼梦》中的《葬花吟》是一首著名的词曲作品。
5. 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思想著作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6. 文言小说文言小说是以古代汉语为表达方式的小说体裁。
它以长篇的叙事形式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西游记》、《水浒传》等。
请注意,以上只是对部分名词的简要解释,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一个广阔的领域,还有很多其他的名词也值得进一步了解和探索。
---以上是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一些关键名词的解释汇总。
如有进一步问题或需要更多解释,请随时提问。
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资料,真题答案

..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福建)内部资料目录第一章新潮激荡飞春燕 (3)第二章繁英绕甸竟呈妍——开创期的记叙抒情散文 (3)第三章雷鸣雨骤振林木 (5)第四章芙蓉翠盖石榴红——记叙抒情散文的兴盛 (6)第五章硝烟烽火驰轻骑 (7)第六章战地黄花分外香——记叙抒情散文的拓展 (8)第七章结束语 (9)第一章新潮激荡飞春燕一、选择题(单选、多选、填空)1、鲁迅在《两地书·十七》中说现今文坛最缺少的是“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2、《莽原》创刊于1925年4月,先是周刊,后改旬刊,鲁迅主编。
3、《语丝》是现代散文史上第一个专载散文的刊物,《语丝》于1924年11月17日创刊于北京;《语丝》(周刊)的发刊词的作者是周作人,他在发刊词中提出本周刊的主张提倡简短的感想、自由思想、独立判断、美的生活、批评为主。
在《语丝》时期周作人的写作中心是小品文。
周作人以为小品散文应该有明净的感情,清澈的理智,坦露的性灵,超脱的雅致,他的这一种看法被一些人奉为圭臬;曹聚仁在《论幽默》中说幽默最初出现于《语丝》。
周作人率先把文学散文称之为“美文”。
4、最早提出“文学散文”概念的是刘半农。
他的杂文名篇是《作揖主义》、《奉答王敬轩》。
5、“现代评论”派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陈西滢、唐有壬等人,其中胡适是精神领袖,陈西滢是主将。
6、傅斯年写于1918年12月的《怎样做白话文》,是专门论述白话散文的文章。
其中把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认为散文包括解论、驳论、记叙、形状。
7、“随感录”最早出现在《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的喉舌《新青年》创办于1915年。
8、《剪拂集》的作者是林语堂。
9、《絮语散文》的作者是胡梦华。
胡梦华在介绍欧美的絮语散文时,称它为“散文中的散文”。
10、杂文名篇《恭贺爱新觉罗·溥仪君迁升之喜并祝进步》的作者是钱玄同。
其中,他痛斥封建统治者是四眼狗、独眼龙、烂脚阿二、缺嘴阿四。
钱玄同把"桐城"古文和"文选"派斥为“谬种”和“妖孽”,列为“文学革命”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1] 四家诗得分:25分答:《毛诗》因其传授人的姓氏得名,秦汉间鲁人毛亨传《诗》于赵人毛苌,毛苌又广为传授。
东汉时,古文经学派抬头《毛诗》立于学官,与齐、鲁、韩并称“四家诗”【题型:名词解释】【100分】[2] 《庄子》“三言”得分:100分答:庄子为文擅用“三言”——“寓言”、“重言”、“卮言”,庄子自己也曾说他的文章是“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 和以天倪”(《庄子?寓言》)。
何为“寓言”?凡是出自虚构、别有寄托的语言,无论是禽言兽语,无论是离奇故事,无论是素不相及的历史人物海阔天空的对话,都属于“寓言”之列;何谓“重言”?凡是重复——也就是援引或摘录——前贤或古人的谈话或言论,都属于“重言”之列,至于这些前贤古人是否讲过这些话,无从考证,通常都是庄子为了增加自己言语的说服力和权威性而假借这些古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何谓“卮言”?“卮言”就是那些写起来行云流水,读起来酣畅淋漓,给人以浪漫主义美感的语言。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3] 《归去来兮辞》得分:30分答:辞赋篇名。
东晋陶渊明作。
写作者从彭泽县令任上辞官还乡途中的怡悦之情,以及想像中的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
文字流畅优美,表达了作者恬淡的胸襟和回归自然的决心。
归去来 : 辞赋篇名。
晋陶潜所作。
《晋书.隐逸传.陶潜》:"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
'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后用为归隐之典。
回去。
词牌名。
双调,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体,仄韵。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4] 采诗说得分:100分答:“采诗说”是《诗经》成书的重要过程之一,其文献主要见于《礼记·王制》﹑《汉书·食货志》﹑《汉书·艺文志》,《左传·襄公十四年》引《下书》佚文,,《孟子·离娄篇》。
在那个时代,没有任何个人能力从事这一工作,只有通过权力机构,才能完成大面积的搜集工作,然后加以筛选﹑加工﹑润色,并推广出去【题型:名词解释】【100分】[5] 专传、合传、附传与类传得分:90分答:《史记》的“列传”据其记述内容可分为专传﹑合传﹑附传﹑类传四种。
一人一篇传记者为专传,如《李将军列传》;两人以上合成一篇传记者为《合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传主之后负载某人传记者为附传,如《魏其武安侯列传》在叙述魏其候﹑武安侯中插入灌夫传记;一类人物记入一篇传记者为类传,如《刺客列传》【题型:名词解释】【100分】[6] 《史记》“三家注”得分:25分答:是指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三家注”原俱单行,后附刻正文之下,原注本反倒渐次失传,今惟《索隐》尚有明汲古阁本仅存。
“三家注”附刻原文时多有删削,尤以《正义》为甚。
司马贞作《补三皇本纪》题名“小司马氏”,采录各种传说,并作自注,宋以来各本俱列书首清殿本始改附书尾【题型:名词解释】【100分】[7] 沉郁顿挫得分:100分答:出自杜甫所作《进雕赋表》,这原是他对自己的赋的评价,后人则取之以界定杜诗,故“沉郁顿挫”成为公认的杜诗的主导风格。
这种风格具体内涵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表层的语言之凝练,意象之精警,结构之波澜起伏,声调之抑扬顿挫,皆给人以凝重深沉、千百练、百转千回之感,这形成了杜诗总体的艺术风貌。
第二层在于诗歌艺术构思的奇趣宏阔。
第三个层面是诗中凝聚了作者忧愤的感情。
这种风格是一位感情特别深挚、思想特别深刻的诗人在动荡年代所创造的,其中双融入深厚的学力和深沉的构思,达到前无古人的境界。
自宋至清,历代学杜者众多,但无一人能重现这种风格,它作为杜诗的独特标志被众多学者视为诗词的最高艺术境界之一。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8] 苏门四学士得分:100分答:苏轼杰出的文学成就使他声望日隆,奠定了他文坛盟主的地位,求学者与日俱增。
远在北京大名府的黄庭坚愿列苏轼门下;秦观入京应试,专程到徐州见苏轼,愿执弟子之礼,晁补之、张耒亦继两人之后求学于苏轼,故此四人被后世称之为“苏门四学士”。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9] 稼轩体得分:60分答:辛弃疾号稼轩。
他是一位具有英雄气慨的词人,才气纵横,笔力超拔。
他的词不仅内容丰富,在艺术上驰骋百家,转益多师,而且有极大的开拓和创新。
他以散文句法入词,以经子诗赋之语入词,以词说理,带来了词体的大解放。
无论作长调或小令,都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才情和体现了自己的人格。
他继苏轼之后极大地开拓了词境,使词在与乐分离之后,仍能够作为一种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化的新体格律诗独立存在。
他的词不仅“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而且“色罗万象”。
这种在宋代词坛别开生面、既慷慨豪放又温婉妩媚,而以豪放悲壮为主导风格的词,人们称之为“稼轩体”【题型:名词解释】【100分】[10] 辛派词人得分:100分答:与辛弃疾同时的一批词人,或与稼轩为同志,或追慕稼轩,感时激愤,词的主题抒发爱国感情,风格豪迈激切,形成了风格相近似的“辛派”,主要人物有陈亮、刘过,南宋后期的刘克庄、刘辰翁以及金朝的元好问等人也可视为辛派传人。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11] 新旧红学得分:100分答:《红》学分为旧《红》学和新《红》学。
人们称胡适以前的《红》学为旧《红》学,称胡适﹑俞伯平和顾颉刚以后的《红》学为新《红》学。
从时间上说,以“五四”时期为界线,分为旧《红》学和新《红》学。
旧《红》学有评点、评论、题咏、索隐、考证等派别,其中评点、索隐两派影响最大。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12] 评点派得分:60分答:评点派是旧《红》学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大派别,代表人物主要有脂砚斋、王雪香、张新之、姚燮等人,他们主要着眼于文章做法,代表作品有王希廉《护花主人批序》、《<红楼梦>总评》、《<红楼梦>分评》,其评点都附在道光十二年刊出的《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上。
张新之的评语大都附在道光三十年刊行的《妙复轩评<石头记>》上,姚燮的代表作品《读<红楼梦>纲领》后改题《<红楼梦>类索》【题型:名词解释】【100分】[13] 乌台诗案得分:100分答: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
御史中丞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
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
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题型:名词解释】【100分】[14] 《史记会注考证》得分:75分答:20世纪初,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是史记研究的重要著作。
此书对《<史记>三家注》进行全面整理,汇集《史记》注本100多种,吸收了1200年《史记》研究的成果,补注了大量今中国大陆失传在日本却仍保留下来的《史记》“三家注”的有关资料,成为迄今为止《史记》最详备的注本【题型:名词解释】【100分】[15] 索隐派得分:80分答:是旧《红》学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大流派,代表人物主要有王梦阮、沈瓶庵、蔡元培、邓狂言等。
他们主要把历史、野史杂记、文人诗词、随笔传闻中的一些材料,与《红楼梦》中的人物、事件印证或比附,探索出所隐之事、所隐之人。
代表作品如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等。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16] 诗大序得分:100分答:《诗经。
关雎》篇前面的一大段文字应为《大序》,但《大序》又与《关雎》篇的小序夹杂在一起。
即从“《关雎》,后妃之德也”开始,至“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为《关雎》小序的前一部分“是以《关雎》乐的淑女”至结束,为《关雎》小序的后一部分,两部分合在一起,即《关雎》篇的小序,中间的一大段,即“诗者,志之?1?所以之,。
正始之道,王化之基”,为《诗大序》【题型:名词解释】【100分】[17] 诗小序得分:100分答:《诗经》中每篇前面类似解题的文字为《小序》【题型:名词解释】【100分】[18] 红学得分:100分答:是指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它包括研究〈红楼梦〉的思想意义,艺术价值、创作经验、作者曹雪芹家世,〈红楼梦〉的版本、探佚、脂评,等等。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19] 脂评得分:100分答:旧《红》学时期,脂砚斋、畸笏叟对《红楼梦》的评批是最值得重视,它对研究《红楼梦》和曹雪芹俱弥足珍贵。
1954年俞平伯将五个本子的脂评汇辑校订成《脂砚斋红楼辑评》,1979年陈庆浩《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是目前脂评研究中最完备的专书。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20] 三家诗得分:100分答:汉初,讲习《诗》者主要有鲁、齐、韩三家。
“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韩婴)”。
《鲁诗》《齐诗》以国得名,《韩诗》以人得名,合称“三家诗”。
“三家诗“以《鲁诗》出现最早,以《齐诗》于当时影响最大、消亡最早,以《韩诗》目前传世文献最多。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21] 《西游记》“三笔”得分:100分答:西游记的神话世界,得力于幻笔艺术。
作者充分发挥神话小说的特点,大胆的张开艺术想象的翅膀创造了一个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
关于西游记戏笔的论述,自古及今不绝于笔。
戏笔的作用就在于,形成作品诙谐幽默的艺术风格,使人们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愉悦之感,并不由自主的爆发出笑声。
西游记的寓笔,也为历代所称赏,西游记的主要内容不是作者直接讲出来的,而是运用寓笔含蓄曲折地表达出来的。
西游记的三笔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其中幻笔形成作品的骨架,戏笔形成作品的骨肉,寓笔则形成作品的灵魂,正是这三种笔法的结合,使西游记超出一般的奇幻作品,而高居于中国奇幻文学的巅峰。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22] 《西厢记》得分:15分答: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大都(今北京市)人。
他一生写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是他的代表作。
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题型:名词解释】【100分】[23] 关汉卿爱情风月剧得分:80分答:关汉卿的爱情风月剧从题材类型上可分为士妓之恋和才子佳人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