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孙权的生平故事介绍

合集下载

东汉名将孙权一生的经历

东汉名将孙权一生的经历

东汉名将孙权一生的经历孙权是我国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著名将领,那么孙权的一生如何?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孙权的一生,希望对你有帮助!吴太祖孙权生平简介孙权,生于公元182年,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史称吴太祖。

孙权从小就善于骑射,文武双全,跟随这父亲兄长一起打天下。

十五岁时,孙策就让孙权担任阳羡县长(也就是如今的江苏宜兴),可谓是年少有成。

公元200年,也就是孙权十八岁那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掌事,做会稽太守,开始了他统领江东的生涯。

孙权一开始掌管江东之时,整个局势动荡不安,而且孙权当时才十八岁,因此在群臣面前没什么威严,但是后来在张昭、周瑜等人的辅佐下,地位逐渐稳定,局势也逐渐平定、稳固。

三年后,也就是203年,孙权与曹操的矛盾开始激起,曹操扬言要吞并东吴,孙权也开始准备迎战,期间经过五年时间,孙权与刘备联军,利用黄盖诈降之计在赤壁大败曹操。

这次战役挫败了曹操的锐气,于是孙权就乘着曹操军力尚未恢复便乘胜追击,开始南征。

公元2015年,孙权向刘备讨还荆州不成,便派吕蒙进军蜀国,一举夺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

但是孙刘对眼看这局势对自己非常不利,刘备便请求与孙权议和,并把长沙、江夏、桂阳以东的土地割让给孙权。

割让了土地的刘备取得了暂时的安宁,并且在转变局势,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实力,眼看着蜀国渐渐强大,孙权感受到威胁,便与曹操议和,并向曹操称臣,联合攻打刘备,意在除掉这个最近且最大的隐患。

孙权派吕蒙攻打荆州,吕蒙骁勇,攻破城池,擒杀了刘备大将关羽。

关羽被杀,刘备痛心疾首,但是大敌当前不能任性,所以一直忍着没有报仇。

然而就在战役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继承并代汉称魏,建立了魏国。

次年,刘备便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

称帝之后的刘备,终于忍不住,不顾诸葛亮的劝谏,执意进军攻打孙权为关羽报仇,孙权派39岁的陆逊为大都督迎击刘备,最终打破刘备大军,而刘备也在这次战役失败之后病死在白帝城的永安宫。

孙权和刘备的故事:孙权的故事有哪些

孙权和刘备的故事:孙权的故事有哪些

孙权和刘备的故事:孙权的故事有哪些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是中国三国时期东吴的创
立者和第一位吴国皇帝。

他是孙坚的儿子,也是孙策的弟弟。

以下
是关于孙权的故事:
1. 继承家族事业:孙权在孙坚逝世后,继承了父亲的家族事业,并承担起了保护江东地区的重任。

他积极与各方势力进行交往,在
形势较为不利的情况下,成功保住了江东。

2. 内部统一:孙权在与刘备等人的交往中,意识到只有内部统
一才能对抗曹操的北方势力。

因此,他与刘备签订了以“共同抗曹”
为内容的《赤壁之盟》,并在各方的合作下成功击败曹军,确保了
自身的地位和势力。

3. 建立东吴:孙权在击败曹操后,进一步扩展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建立了东吴政权。

他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加强了对江东地区的统治,使东吴成为当时
重要的政治实体。

4. 任用贤才:孙权善于用人,他广纳贤才,并重用了陆逊、张昭、顾雍等人,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文武班底。

这些人才的协助下,
孙权能够更好地治理东吴,提升了国家的实力和声望。

5. 加强对外交往:孙权重视与外部势力的交往,与吴国的盟友
刘备保持密切联系,巩固了两国的关系。

他还通过与朝鲜、琉球等
国家的交流,加强了对外政策的稳定性。

总而言之,孙权是一个具有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的人物。

他继
承了家族事业,建立了东吴政权,并通过内部统一和加强对外交往,使得东吴成为当时的一个重要势力。

孙权的五个经典故事

孙权的五个经典故事

孙权的五个经典故事
孙权是中国三国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故事和经历丰富多彩。

以下是他五个经典故事:
1.继承兄业:孙权在孙策死后继承了江东基业,并在张昭、周瑜等人的协助下稳定了局面。

他以自己的才能和谋略,巩固了孙氏在江东的统治。

2.赤壁之战:孙权与刘备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大军,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孙权在此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

3.夺取荆州:孙权在夺取荆州的战争中,成功地利用了刘备与关羽之间的矛盾,趁势进攻并夺取了荆州。

这一行动进一步巩固了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地位。

4.称帝建吴:孙权在武昌称帝,建立了吴国,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他的称帝标志着三国鼎立的格局正式形成。

5.二宫之争:孙权晚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产生了极大矛盾。

朝中大臣亦分为两派分别支持太子和鲁王。

这场争斗对孙氏政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暴露了孙权晚年统治的困境。

以上是孙权的五个经典故事,这些故事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领导力、政治智慧以及他在继承兄业、巩固统治、建立吴国、处理储君问题等方面的经历和挑战。

孙权的主要事迹

孙权的主要事迹

孙权的主要事迹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是中国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吴的创立者和主要领导人。

孙权在其执政期间,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帮助孙吴成为了当时的强国。

以下是孙权的主要事迹。

一、登基称王孙权在其继承父亲孙坚地位后,于222年正式在吴地称王,建立了吴国,以其为君主,奠定了他在政治上的领导地位。

他选择“吴”为国号,以继承其父对南方地区所取得的成就。

二、击败刘备当时,中国东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势力是刘备所建立的蜀国。

孙权与刘备进行了多次军事对抗,最终于208年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刘备和其盟友曹操。

这场战役奠定了孙权在南方地区的统治地位,并确立了与刘备和曹操的平衡。

三、稳定国内政治孙权登基后,致力于巩固吴国的政治基础。

他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包括加强地方政府和官僚体系的组织和管理,提高官员选拔标准,改善赋税制度,稳定农业生产和民生。

这些政策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国内政治。

四、发展经济孙权重视经济发展,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财政收入。

他积极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推动了农田水利、桥梁修建和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商品流通和贸易发展。

此外,他大力支持海上贸易,鼓励商人进行海外贸易。

五、重用人才孙权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他广泛吸收荆州、益州、丹阳等地区的人才,并重用了一批能干的官员和军事将领。

例如,他任用张昭、张纮、周瑜等重要谋士,并赏识和信任陆逊、张承等年轻有才华的将领。

这些人才的加入和贡献,为孙权的政治和军事事业提供了重要支持。

六、与东吴黄祖作战黄祖是当时东吴的对手,孙权经过准备后,奋起反击,最终在曲阿大败黄祖,奠定了孙权的统一江东的地位。

七、与刘备联盟攻打曹操继与黄祖作战成功后,孙权与刘备达成协议,攻击曹操。

经过数次战役,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削弱了曹操的势力,为之后的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

八、统一中国东部在数次战役和外交斡旋后,孙权最终统一了中国东部地区,并成为一个稳定而强大的政权。

孙权的故事有哪些

孙权的故事有哪些

孙权的故事有哪些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吴建立者之一,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孙权是孙坚的长子,孙坚死后,孙权继承了父亲的势力,并且在东吴的建立和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孙权年轻时聪明机智,善于学习,深受父亲的器重。

他在父亲去世后,继承了父亲的势力,并且在与刘备和曹操的斗争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

在赤壁之战中,孙权联合刘备成功击败了曹操,确立了东吴在江东的地位,成为了当时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一员。

孙权治国有方,重视百姓的生活,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

他注重农桑,发展生产,使江南成为了当时的经济中心。

同时,孙权也十分重视文化教育,推崇儒家思想,提倡礼仪之邦,为东吴的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在孙权的统治下,东吴的军事力量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他对军队进行了改革和整顿,建立了一支精锐的水陆军队,使得东吴的军事实力大大增强。

在孙权的领导下,东吴先后与蜀汉和魏国进行了多次战争,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成为了当时三国中最为强大的势力之一。

孙权在位期间,也非常重视对外交的发展,他派遣使者到各国进行友好交流,扩大了东吴的国际影响力,使得东吴成为了当时东南亚地区的霸主。

孙权晚年,他把政权交给了儿子孙亮,自己退隐江南,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252年,孙权病逝,享年71岁。

他的去世给东吴带来了一定的动荡,但是他留下的政治、军事和文化遗产,为东吴的长久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孙权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东吴的建立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的治国理念、军事战略和外交手段,都对东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之一。

孙权的人物事迹_孙权有什么轶事

孙权的人物事迹_孙权有什么轶事

孙权的人物事迹_孙权有什么轶事东吴大帝孙权(182—252)字仲谋,是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那么你知道孙权的人物事迹有哪些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孙权的人物事迹,希望能帮到你。

孙权的人物事迹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肯定都对吴国的皇帝记忆很深刻,因为他的外貌与常人不一样。

生来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

形貌奇伟异于常人。

许多人会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人物描写肯定有不少夸张的成分,那么,如果具有较高历史的《三国志》也这样写,我们又该如何解释呢?《三国志》中描写孙权的外貌,方颐大口,碧眼紫髯。

碧眼紫髯,绿色的眼睛,紫红色的头发胡须,这不是白种人的体貌特征吗?稍懂常识的人都知道,黑眼睛黑头发的一对汉族夫妻是肯定生不出绿眼睛紫红头发的娃娃的,而孙权的父亲孙坚在《三国志》中并没有说外貌异于常人,并且是东南方的世家,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孙坚是黑眼睛黑头发的汉族,可孙权为什么是碧眼紫髯呢?唯一的突破口就在于孙权的亲生母亲。

《三国志》记载,孙权的母亲吴氏,是孙坚的正室,史传中称为吴夫人;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吴太夫人。

据《三国志》吴书《妃嫔传》记载:她本是吴郡人,吴郡的郡治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是个大范围的地理概念;也有一种说法是现今的浙江省建德市人,当时属于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市)。

父亲吴辉,字光修,曾做过东汉的奉车都尉,官至刺史。

由此看来,吴氏家族也应该是有一定的地位和势力的。

如若孙权的母亲真的出身于东南的本土世家,何以会碧眼紫髯呢?大家都知道,在古代,是父权制,一名男子可以有一名正室,多名偏房小妾,小妾生的孩子寄养在正室的名下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孙权的亲生母亲不是吴夫人的可能性非常大,孙权的亲生母亲很可能是白种人,西北方的游牧民族或者北欧海盗里的女性成员(吴国拥有广大的海域,海盗出没),而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西汉时代,朝廷为了战胜匈奴,曾经派遣班超等人广泛深入西域各国,西域国家附庸汉朝,古代的朝贡礼物中,常常含有美女。

孙权的故事有哪些

孙权的故事有哪些

孙权的故事有哪些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三国时期东吴的建立者之一,也是东吴的第一位君主。

孙权是孙坚的长子,孙策的哥哥,他继承了父兄的事业,成为了东吴的开国君主。

孙权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使得东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孙权年轻时就聪明机敏,善于观察形势,善于用人。

在孙策去世后,孙权继承了孙策的遗志,继续发展东吴。

他先后与刘备、曹操等建立了联盟,共同抵御外敌,确保了东吴的安全。

在孙权的治理下,东吴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的财富不断增加。

在政治上,孙权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推行宽政惠民,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鼓励农业生产。

他还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倡文化,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东吴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孙权还注重民生,修筑水利工程,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使得东吴的百姓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在军事上,孙权也十分重视军事力量的建设,他加强了东吴的海军力量,扩大了领海,加强了对外贸易。

在孙权的领导下,东吴的海军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使得东吴在海上的地位更加稳固,对外交往更加便利。

孙权晚年,他将政权交给了儿子孙皓,自己退隐江南,过着安逸的生活。

他晚年的生活虽然平静,但是他对东吴的发展始终心系民族,不断为东吴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

直到去世,孙权都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孙权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

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国家领袖。

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关孙权的历史故事_历史典故素材

有关孙权的历史故事_历史典故素材

有关孙权的历史故事有关孙权的历史故事[人物介绍]东吴大帝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

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

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208年,孙权起兵西进,收复甘宁,剿灭了黄祖。

同年,曹操南下,豫州牧刘备大败,曹操占领了荆州后直意要取下东吴。

孙权有意与曹操一战,果断决定,以周瑜为东吴统帅,出兵三江口,与曹操决战,周瑜在赤壁火攻曹操,以三万人大败八十万兵力。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后孙权出战合淝,被魏国大将张辽击败。

224年曹丕大军攻打东吴。

孙权命大将徐盛火攻大破曹丕。

229年,孙权于武昌登基为皇帝,建国号大吴(今湖北鄂城),东吴王朝正式成立,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

252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

[典故]有关孙权的历史故事:孙权的“窥视墙”三国时期,吕蒙是孙权一手培养起来的将领,两人常以兄弟相称。

在关羽进攻樊城的时候,吕蒙一手策划并实施了“白衣渡江”行动,帮助孙权占领了荆州,扭转了东吴在三足鼎立中的弱势地位。

然而,吕蒙虽然作战骁勇,却经常患病。

荆州之战刚结束,吕蒙就一病不起。

为了给吕蒙治病,孙权亲自把吕蒙接到自己的大殿住下,并向全国征寻名医。

当时,吕蒙已经病入膏肓,除了需要服用中药外,还需要每天针灸。

由于吕蒙骨瘦如柴,针灸使他非常痛苦。

孙权担心吕蒙,每天都要亲自探望好几次。

每次,吕蒙都要强行坐起来,行君臣之礼。

这样一来,反而影响吕蒙的休息,身体很难恢复。

不去看望吕蒙,孙权不放心;去看望吕蒙,又增加吕蒙的负担。

这让孙权很为难。

后来,孙权趁吕蒙睡着,找人悄悄在吕蒙房间的墙壁上挖了一个小洞。

每天,孙权都不再亲自去看望吕蒙,而是通过这个小洞偷看。

如果吕蒙表情放松,能吃点东西,孙权也眉开眼笑;如果吕蒙表情痛苦,或者吃不下饭,孙权也夜不能寐。

从挖这个小洞到吕蒙病逝,足有三个多月,孙权也通过这个小洞“偷窥”了三个多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孙权的生平故事介绍
孙权射虎的故事是源于《三国志》中的一段记载,本以为是传说,但在《辞源》中却
可以看到对孙权射虎之地吕城的注释为“三国孙权曾射虎与此”,以此证实了孙权射虎的
英勇传说事迹。

丹阳吕城是东吴根据地之一,且孙权父母逝世后便葬于丹阳一带,此地便广为流传着
孙权勇猛的射虎事迹。

且说当时孙权已为东吴帝王,建立东吴帝业,定都于建都如今的南京,在一次早朝过后,孙权因天气凉爽便心生雅致欲外出打猎。

孙权便带上身边的近侍张世等人出城打猎,一路上欣赏着这金秋美景甚是愉悦,后至
狩猎处,见芳草萋萋、獐鹿群群引得孙权不禁弯弓搭箭,遂在此时忽闻远处传来的哭泣声,便驱马循声找寻。

只见哭泣声来自一位老者,孙权询问后得知老者与小孙子来山林中砍柴,不料刚才一
只猛虎从树丛中蹿出将小孙子叼走,孙权了解后甚是气愤,便驱马紧追猛虎。

孙权这一追
便是两百多里,孙权坐骑为千里马,不知疲倦,猛虎见不得脱身,便回身张口欲攻击孙权,千里马因此受到惊吓,孙权险些落马。

孙权大怒,将双亁投向猛虎,未中,便急取弓箭射之,击中猛虎胸口,猛虎被激怒便
猛扑孙权,恰逢孙权近侍张世以一柄场戈击中老虎脑袋,使其一命呜呼。

回过神来的孙权便才发现已骑马百里远至丹阳吕城之地,而此地百姓闻讯而来,将此
事广为流传,为纪念此事还将老虎倒地之地为“虎落里”。

东汉末东吴世家乔玄家业丰厚与孙坚家是世交,往来频繁,早有结亲。

据说乔玄家两
个女儿,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是古代少有的美人。

不仅长得好而且琴棋书画样样
精通,可谓绝代佳丽。

后来大女儿嫁给孙策,小女儿嫁给了周瑜。

由于史书上关于江东二
乔的记载很少,至于她俩的芳名也无人知晓,后人以大乔小乔来区别。

大乔的丈夫孙策是一代英杰,威震江东谋略过人。

二人堪称郎才女貌美满姻缘,令世
人羡慕。

可惜天妒红颜,孙策英年早逝,大乔青春年华就守了寡,诞下一子孙绍。

关于孙
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史书记载东汉献帝五年,孙策因为打猎遇刺,大乔不分昼夜的陪在
他的床榻一旁,茶饭不思,悉心照顾,但孙策仍不治身亡。

大乔悲痛欲绝打算随他而去。

孙策临终前曾嘱托大乔一定要照顾好幼弟孙权,辅助孙权接掌大权,铲除奸逆,统治
江东。

当时孙权十八岁,在古时十八已成年,但中国传统伦理上有长嫂如母一说,大乔便
放下了以身殉夫的打算,不负重任。

大乔对孙策的情爱由此可见一斑。

后来孙权当政,对大乔万分尊重。

孙权在大乔的协助下,另外再加上一些大臣如周瑜、鲁肃等人的辅佐,在江东建立起很高的威望,进而掌控大局,后建立起吴国。

大乔在孙权
成为一国之君后便不再过问世事,深入简出,安详天年。

孙权为吴国君王,有勇有谋,善用能人,故成就如此伟业。

孙权是一位极好喝酒的君王,且世人道酒后常乱事,孙权喝酒的故事有很多,不过他最特别的是酒后能听取大臣之谏,改正错误。

且说孙权初为吴王时,宴请群臣,至宴会结束前亲自向大臣们行酒。

后至虞翻时,虞
翻装醉趴在地上,等到孙权回到位置上时发现虞翻又已经坐在位置上,便心生怒气,欲拔
剑杀他。

众大臣受惊吓不敢制止,只有刘基上前制止且劝说孙权不该酒后杀害贤才之人,
这样不仅破坏了自己积攒已久的威望且会丧失更多能人投靠。

孙权闻之便渐消怒气,因此免去虞翻的死罪,而在宴席后,孙权还对手下人表明今后
若酒后杀人,定要制止,切勿杀害贤臣能人。

由此可以看出孙权以此为警告,能虚心听取
大臣之谏。

且有一次,孙权又是因为喝酒之事惹怒将军张昭,当时孙权已是酩酊大醉,执意要用
水洒向坐席上的大臣们,并且要求大家醉倒在这酒席上。

因此张昭怒而离席,孙权不明白
张昭为何怒,便表明如今这只是为了取乐,何必那么较真,张昭则以纣王之事向孙权解释,当时纣王建筑酒池用来享乐荒废朝政,因此孙权愧而撤席。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