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基础知识
光纤通讯基本元件和基本知识

• 采用加工精度,增长一致性和互换性 • 采用镀膜工艺提升回波损耗
2023-5-1
33
连接器旳发展方向(2)
• 2、发展带状光缆连接器 • 多芯带状连接器,4芯、8芯、10芯等
• 日本可到达1000芯带状光缆连接器
• 3、发展多功能旳连接器 • 现已经有外形与FC、SC、ST型转换器一样旳固定衰减器 • 外形和多种变换器一样旳固定衰减器 • 外型与FC型转换器一样内部有接受和发光芯片旳光电器
互换性是指不同插头之间。或者不同连接器任意置换之后, 其插入损耗旳变化范围,性能一致性。
2023-5-1
22
光纤连接器一般性能
项目 插入损耗/dB 反复性/dB 互换性/dB 反射损耗/dB
寿命(插拔次数)
工作温度/ºC
2023-5-1
型号或材料
FC型 PC型 不锈钢 陶瓷 不锈钢 陶瓷
性能
0.2~0.3
缆连接集成在一起。
2023-5-1
35
光纤固定连接
• 制作固定接头旳措施有:熔接法、V形槽法、毛细管法、 套管法。
• 熔接法最普遍,是光通信中光纤固定连接旳主要措施。 • 插入损耗小、后向反射光为零。 • 加热和熔化旳措施有三种: • 电弧熔接;采用电极高压放电旳措施加热光纤,使之熔融
连接。电弧放电和光纤对准已实现自动化作业。 • 氢焰熔接;用于某些特殊场合,如海底光缆熔接,接头强
5均匀性(uniformity)
在器件旳工作带宽内,各输出端口输出光功率旳变大变化量。 用来衡量均分器件旳“不均匀程度“旳参数。
Pi1
Po1
PiN
PoN
2023-5-1
光纤连接器培训

光纤连接器的结构与原理
要点一
总结词
理解光纤连接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助于更好地应用和维 护。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光纤连接器通常由插针、陶瓷套管、外壳、弹簧、端面处 理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两段光纤的端面紧密 对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和转换。在对接过程中,光纤端 面需经过研磨和抛光处理,以确保光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 定性。同时,光纤连接器内部还需填充适量的光学耦合剂 ,以减少光信号的散射和反射。
光纤连接器的分类与特点
总结词
了解光纤连接器的分类和特点是选择适合应用场景的关键。
详细描述
光纤连接器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如按接口类型可分为FC、SC、LC、ST等类型;按光纤类型可分 为单模和多模光纤连接器;按插针端面可分为PC、APC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光纤连接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场 景,选择合适的光纤连接器能够提高光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检查光信号质量
通过光功率计等设备检查光信 号的传输质量,确保连接正常。
光纤连接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01
02
03
04
连接器端面污染
清洁连接器端面,确保无污物 。
光纤断裂或损坏
检查光纤是否断裂或损坏,如 有需要更换光纤。
连接器未插紧
检查连接器是否插紧,如有需 要重新插紧连接器。
光信号传输质量差
检查光功率计等设备,确保光 信号传输质量良好。
02 光纤连接器的应用场景
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光纤连接器在通信网络中广泛应用于 光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是构建高速、 大容量通信网络的关键组件之一。
在局域网(LAN)中,光纤连接器用 于连接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提供高带宽、低延迟的数据传输。
光纤连接器基础知识

光连接器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术语)1、光纤(活动)连接器:是实现将光纤光缆和光纤光缆之间、光纤光缆和有源器件、光纤光缆和其它无源器件、光纤光缆和系统与仪表进行活动连接的光无源器件(连接器的作用)。
整套光连接器的组成:插头—适配器—插头。
2、光跳线:两端都装有插头的一段光纤或光缆。
3、光纤:是一种利用光全反射原理传导光信号的玻璃纤维。
主要成分:SiO2.光纤由纤芯、包层和涂敷层构成,纤芯的折射率nl大于包层的折射n2.纤芯的作用是传导光信号,包层的作用是反射光信号,涂敷层的作用是保护光纤,增加光纤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
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9/125μ)和多模光纤(50/125或62.5/125)。
4、光缆:光缆由护套、加强构件、紧套(或松套)层和涂敷光纤组成。
生产跳线采用的光缆一般有:φ3.0单芯光缆、φ2.0单芯光缆、φ0.9紧套光缆,双芯平行光缆、防水尾缆、束状光缆和带状光缆等。
5、插入损耗:是指光信号通过光连接器之后,光信号的衰减量。
一般用分贝数(dB)表示。
表达式为:IL=-10LOG(P1/P0)(d B)其中P0——输入端的光功率P1——输出端的光功率6、回波损耗:也称后向反射损耗,是由于光连接处的非涅尔效应而产生的反射信号,该信号沿光纤原路返回,会对光源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回波损耗的表达式为:RL=-10LOG(P2/P0)其中P0—输入端的光功率P1—后向反射光功率二、光连接器基本结构原理图1 光纤连接器精密对中原理一般均采用精密小孔插芯(Ferrule)和套筒(sleeve)来实现光纤的精确连接。
影响连接器插入损耗的主要因素有:1、纤芯错位2、角度偏差3、连接间隙4、不同种光纤(数值孔径不同)三、型号分类1、按结构形式分:FC:外型为圆柱形,插芯直径φ2.5mm为由螺纹将其固定在适配器上;SC:外型为长方形,插芯直径φ2.5mm插拨式连接,操作简便;ST:外型为圆柱形,插芯直径φ2.5mm卡口式连接;LC:小型化长方形结构,插芯直径φ1.2mm插拨式自锁式连接,MU:小型化长方形结构,插芯直径φ1.25mm插拔式连接MT-RJ:外型为长方体,双芯小型化,MT插芯,一公一母连接2、按插芯端面形状分PC (Physical Contact): 插芯端面为球面状,回波损耗指标RL:大于40dBUPC: 插芯端面也为球面状,RL:大于50dB.。
光纤连接讲义

•光纤连接器(optical connector),俗称活接头,ITU将其定义为“用以稳定地但并不是永久地连接两根或多根光纤的无源组件”。
•主要用于实现系统中设备间、设备与仪表间、设备与光纤间以及光纤与光纤间的非永久性固定连接,是光纤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无源器件。
•对光纤连接器要求主要是插入损耗小、回波损耗大、重复插拔的寿命长和互换性好。
•固定接续是永久性连接,一般用于光纤传输线路的两段光纤的连接。
•活动连接是可拆卸连接,通常用活动连接器在光纤与设备或仪表的尾纤之间连接。
••光纤连接器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某种机械和光学结构,利用适配器将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实现光纤端面物理接触。
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
ST型:采用带键的卡口式锁紧机构,确保连接时准确对中。
SC型:外壳采用工程塑料,矩形结构,便于密集安装,不用螺纹连接,可以直接插拔。
FC型: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ST(直插)型由AT&T公司1985年初推出的,用了和同轴电缆连接器类似的结构,插针插座均呈轴对称,易于加工,是一种最简单的设计。
ST型连接器中最精密的零件是固定光纤的金属插针,连接器转接插座里的与插针相配合的精密套管可确保插入其中的两根光纤对准。
这种结构还利用带键的卡口式锁紧机构来防止光纤在多次连接过程中的转动,以确保连接器在多次插拔中具有较稳定的插入损耗。
SC(直联)型也是日本NTT公司开发的一种新的结构。
这是一种模塑连接器,采用矩形横截面,连结设计成锥拉式,而不需要像上述连接器那样用螺纹锁定.因而体积减小,适合于多芯光缆安装.FC(面接触)型由日本NTT公司开发的连接器,其插针端部贴有中间开孔的薄片,可使插接的两光纤“面接触” 而又不造成光纤端面磨损。
光纤端面可镀制抗反膜以消除反射损耗。
PC(物理接触)型这种连接器由AMP公司提出,它利用光纤端面物理接触来提高连接器的性能,其光纤抛光端面设计成圆弧状,光纤纤芯端面接触间隙小于λ/4,使得反射损耗大大降低。
光纤跳线及光纤连接器基础知识

光纤跳线及光纤连接器基础知识现在监控传输、网络传输等越来越多的使用到光纤.但很多工程商对于光纤传输还是存在一定的顾虑,认为光纤传输很神秘很复杂.看过这篇文章后,一定会让你对光纤及其设备有一点了解...上图中为光连接器,常见的是FC(俗称圆头)、SC(俗称方头)和LC。
FC型又分为FC/FC和FC/PC(APC)型,前一个FC 是Ferrule Connector 的缩写,表明其外部加强件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后面的FC 表明接头的对接方式为平面对接,PC 是Physical Connection 的缩写,表明其对接端面是物理接触,即端面呈凸面拱型结构,APC和PC类似,但采用了特殊的研磨方式,PC是球面,APC 是斜8度球面,指标要比PC好些。
目前电信网常用的是FC/PC型,FC/APC多用于有线电视系统。
一般写成FC或PC均是指FC/PC光连接器。
SC型其外壳采用模塑工艺,用铸模玻璃纤维塑料制成,呈矩型;插头套管(也称插针)由精密陶瓷制成,耦合套筒为金属开缝套管结构,其结构尺寸与FC 型相同,端面处理采用PC 或APC 型研磨方式;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需旋转头。
常用于在数据工程中使用。
一般SC型均指SC/PC。
LC光纤连接器采用模块化插孔(RJ)机理制成。
其所采用的插针和套桶的尺寸是普通SC,FC等尺寸的一半。
LC常见于通信设备的高密度的光接口板上。
上图是各种光连接器与之对应的适配器,也称法兰盘,用在ODF 架上,供光纤连接。
该图为FC/PC型光纤跳纤(非正规叫法是双头尾纤),英文名为PATCH CORD即两头带光纤连接器的软光纤,用于设备至ODF架的连接以及ODF架之间的跳接。
光跳线颜色为黄色,表示单模跳纤。
该图为MTRJ-SC型光纤跳纤,光跳线颜色为橙色,表示多模跳纤。
另外,还有用于光缆成端的尾纤,英文名为PIGTAIL CORD,一端与光缆熔接,一端固定在ODF上。
在生产中,为了便于测试,均生产为跳纤,即两头均有光纤连接器,施工时,从中间剪断,一根跳纤即成了两根尾纤。
光纤连接器的基础知识

光纤连接器的基础知识解析一.光纤连接器的定义光纤连接器是连接器的一种,也是光纤通信系统中各种装置连接所必不可少的器件,主要用于光纤与光纤之间的活动,使光路能按所需的通道进行传输,以实现和完成预定或期望的目的和要求。
二.光纤连接器的工作原理光纤连接器就是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也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能。
三.光纤连接器的性能光纤连接器的性能,首先是光学性能,此外还要考虑光纤连接器的互换性、重复性、抗拉强度、温度和插拔次数等。
(1)光学性能对于光纤连接器的光性能方面的要求,主要是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这两个最基本的参数。
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即连接损耗,是指因连接器的导入而引起的链路有效光功率的损耗。
插入损耗越小越好,一般要求应不大于0.5dB。
回波损耗(Return Loss, Reflection Loss)是指连接器对链路光功率反射的抑制能力,其典型值应不小于25dB。
实际应用的连接器,插针表面经过了专门的抛光处理,可以使回波损耗更大,一般不低于45dB。
(2)互换性、重复性光纤连接器是通用的无源器件,对于同一类型的光纤连接器,一般都可以任意组合使用、并可以重复多次使用,由此而导入的附加损耗一般都在小于0.2dB的范围内。
(3)抗拉强度对于做好的光纤连接器,一般要求其抗拉强度应不低于90N。
(4)温度一般要求,光纤连接器必须在-40oC ~ +70oC的温度下能够正常使用。
(5)插拔次数目前使用的光纤连接器一般都可以插拔l000次以上。
四.常见的光纤连接器种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光纤连接器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单模光纤连接器和多模光纤连接器;按结构的不同可分为FC、SC、ST、D4、DIN、Biconic、MU、LC、MT等各种型式;按连接器的插针端面可分为FC、PC(UPC)和APC;按光纤芯数分还有单芯、多芯之分。
光纤连接器

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是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也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能。
光纤连接器按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常见的硅基光纤的单模、多模连接器,还有其它如以塑胶等为传输媒介的光纤连接器;按连接头结构形式可分为:FC、SC、ST、LC、D4、DIN、MU、MT等等各种形式。
其中,ST连接器通常用于布线设备端,如光纤配线架、光纤模块等;而SC和MT连接器通常用于网络设备端。
按光纤端面形状分有FC、PC(包括SPC或UPC)和APC;按光纤芯数划分还有单芯和多芯(如MT-RJ)之分。
光纤连接器应用广泛,品种繁多。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一般按照光纤连接器结构的不同来加以区分。
以下是一些目前比较常见的光纤连接器:(1)FC型光纤连接器这种连接器最早是由日本NTT研制。
FC是Ferrule Connector的缩写,表明其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
最早,FC类型的连接器,采用的陶瓷插针的对接端面是平面接触方式(FC)。
此类连接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容易,但光纤端面对微尘较为敏感,且容易产生菲涅尔反射,提高回波损耗性能较为困难。
后来,对该类型连接器做了改进,采用对接端面呈球面的插针(PC),而外部结构没有改变,使得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SC型光纤连接器这是一种由日本NTT公司开发的光纤连接器。
其外壳呈矩形,所采用的插针与耦合套筒的结构尺寸隖C型完全相同,。
其中插针的端面多采用PC或APC型研磨方式;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需旋转。
此类连接器价格低廉,插拔操作方便,介入损耗波动小,抗压强度较高,安装密度高。
ST和SC接口是光纤连接器的两种类型,对于10Base-F连接来说,连接器通常是ST类型的,对于100Base-FX来说,连接器大部分情况下为SC类型的。
光纤连接头及连接器基础知识

定期检查法兰盘; 1. SC/PC、LC/PC、SC/APC(塑胶):10天;到期重新检测合格的继续使用,使用期间每2天/检测次。 2. FC/PC、FC/APC、ST/PC(金属):3个月;到期重新检测合格的继续使用,使用期间每10天/检测次。 3.检查法兰盘的性能,插损值≥0.3dB为不满足条件需要及时更换。 4.当法兰盘使用周期超过规定的周期时,必须将此法兰盘交生产组长,由生产部申请报废退废品库。
光纤连接头防护: 外观判定
除要检查结果上可以区分异常外, 也可通过外观可以判定,连接头不合格时,不可以继续使用;
光纤连接头OK
光纤连接头变形
插头侧表面磨损划痕严重、边角发毛
光纤连接器定义:(法兰盘)
一种常用的多纤连接器是用压模塑料形成的高精度套管和矩形外壳,配合陶瓷插针构成的,这种方法可 以做成2纤或4纤连接器。另一种多纤连接器是把光纤固定在用硅晶片制成的精密V形槽内,然后多片叠加 并配合适当外壳。这种多纤连接器配合高密度带状光缆, 适用于接入网或局域网的连接。
1.光纤连接头(简称:跳线)使用过程及管控: 1.普通跳线;每2小时需要对端面进行检查; 2.用跳线;在操作中每测试1-3只产品需清洁一次跳线端面,使用400PCS强制更换,以保证跳线端面合格对 产品无损伤。 3.特殊跳线;每使用200次后需要进行一次挑选,并记录测试值。
2.光纤跳线的擦拭方法: 1.无尘纸正反面选择以纸张光反面为正面(可选),粗糙面为反面(不可选) 。 2.擦试板上以保证两张无尘纸厚度,进行光纤跳线清洁。 3.擦试跳线端面1-3次,且从上往下方向轻轻擦试,长度约为1CM。 4.跳线类型平面连接头跳线插芯,需将连接头卡口朝内,从上往下方向轻轻擦拭,其次斜8°插芯跳线,需 将斜面朝身体内侧从上往下方向轻轻擦拭。 5.操作中每测试1-3只产品需清洁一次跳线端面,以保证跳线端面合格对产品无损伤。 6.测试跳线使用前,需要对跳线进行点检,并进行记录。测试跳线每使用10次须检查端面是否符合要求, 不使用时,应带上防尘帽。 7.测试跳线的更换步骤:每天由各组长对本组需更换的跳线统一交给物料员,物料员根据各组长递交的数 量给予更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连接器的种类 部分常见光连接器—ST
采用带键的卡口式锁紧 结构,插针体为外径2.5mm 的精密陶瓷插针,插针的端 面形状通常为PC面。
2 连接器的种类 部分常见光连接器—LC 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孔 (RJ)闩锁机理制成。其所采用 的插针和套筒的尺寸是普通SC、 FC等所用尺寸的一半,为 1.25mm。这样可以提高光配线 架中光纤连接器的密度。 目前,在单模方面,LC类型 的连接器实际已经占据了主导 地位,在多模方面的应用也增 长迅速。
1.2、标准跳线的使用 输入端接仪表光源输出口,连接前必须对标准 跳线输入端进行清洗,保证光源的正常稳定输出。 标准跳线输出端接的被测器件,使用过程中也 需经常清洗。保证端面指标良好对于测试效率是 很有好处的。
1.2、标准跳线的使用 测试用的标准适配器在使用中也需不定期的清 洗。清洗的方法是:用裹有医用药棉的牙签或竹 签蘸酒精,对适配器的陶瓷套筒进行清洗,再用 不蘸酒精的裹有医用药棉的牙签或竹签送入套筒 进行清洗,最后用吹气球清除残留在套筒内壁上 的残留物。在日光灯下观看陶瓷套筒的清洁度, 不允许有任何杂质。否则,重新做清洁工作。
光纤活动连接器及适配器的功能 (1)可形成连续光路 (2)可重复装卸 (3)可与有源或无源器件进行活动连接 (4)可与系统和仪表进行活动连接
广泛应用于长途干线网、城域网、接入网、光 纤CATV网、光纤数据网、DWDM系统等光通信、 光传感器以及其它光纤应用领域 ,是目前使用数 量最多的光无源器件。
1 连接器的分类 按连接器光缆的尺寸分: Φ 3---用30表示 Φ 2---用20表示 Φ 3双排---用33表示 Φ 2双排---用22表示 Φ 09----用09表示 Φ 0.25--用025表示 此外还有带状和束状光缆,例 R12,M12。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一般按照光纤连接器结构的不同 来加以区分。
测试过程: (1)需对准方位 (2)插入适配器 (3)轻力旋紧螺母 (4) “T”形帽保护
四、连接器基本性能
Typical SPECIFICATIONS
Parameter Type Return loss(SM fiber) Return loss(MM fiber) Insertion loss(SM fiber) Insertion loss(MM fiber) Repeatability Interchangeability dB dB dB dB dB nm unit PC FC SC ST MU ≥50 ≥36 ≤0.3 ≤0.1 ≤0.1 ≤0.2 LC FC Value APC SC ST ≥60 / MU LC
三、使用场合与及防护要点
1、测试用标准跳线的使用与维护 2、器件尾纤端连接器的使用与维护
1、测试用标准跳线的使用与维护
1.1、标准跳线的选择 测试用标准跳线必须使用仪表自带或经制造七部 专门挑选的指标相对较好的跳线。 注意:七部专门挑选的跳线来之不易,请各部门员 工爱惜使用。 标准跳线的各项物理参数都是符合一定的要求, 不能滥用。
二.光纤连接器和适配器分类
1 连接器的分类
按外形结构分: FC、SC、ST、MU、LC、 MT-RJ、 MPO、MPX、耦 合短插针系列等等。
1 连接器的分类 按陶瓷研磨端面分: PC(physical contact) APC(angled physical contact)
1 连接器的分类 按常用连接器光纤的种类分:单模、多模; 其中单模可分为 G655---用H表示 G652---用S表示 G657A---用A表示 G657B---用B表示 多模可分为 62.5μ m数据光纤---用D表示 50μ m多模----用M表示
Connection
Working temperature
time
℃ —40~+80
>1000
—40~+75 —40~+80 —40~+75
擦拭柱面
擦拭顶端和端面
干法或湿法擦拭端面
测试跳线接头擦拭
测试跳线接头端面检查
重新擦拭端面
在使用过程中,经常的清洗对于延长连接器 的使用寿命是很有帮助的,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 测试效率。 测试时将被测端接入适配器,要注意一次推 到位,然后再慢慢的拧紧耦合螺母或推入插头到 相应适配器,同时要观察仪表显示的数据有无较 大幅度的变化,如果有则表示耦合部位有污迹, 必须清洗。其次,不能强行拧紧螺母或花大力气 推入插头,否则会损伤连接头端面,给后续测试 带来不便。
2 连接器的种类 部分常见光连接器—MU
MU(Miniature unit Coupling) 连接器是以目前使用最多的SC型 连接器为基础,由NTT研制开发 出来的世界上最小的单芯光纤连 接器,该连接器采用1.25mm直 径的陶瓷插针和自保持机构,其 优势在于能实现高密度安装。随 着光纤网络向更大带宽更大容量 方向的迅速发展和DWDM技术的 广泛应用,对MU型连接器的需 求也将迅速增长。
2连接器的种类 部分常见光连接器— FC
这种连接器最早是由 日本NTT研制。FC是 Ferrule Connector的缩 写,表明其外部加强方 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 方式为螺丝扣。优点是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制作容易。
2连接器的种类 部分常见光连接器—SC 由日本NTT公司开发。其 外壳呈矩形,所采用的插针 与耦合套筒的结构尺寸与FC 型完全相同,紧固方式是采 用插拔销闩式,不需旋转。 此类连接器价格低廉,插 拔操作方便,插入损耗波动 小,抗压强度较高,安装密 度高。
光纤连接器与适配器
主要内容
一、产品概述 二、产品形态与分类; 三、使用场合与及防护要点 四、连接器基本性能;
一.产品概述
1.光纤固定连接器 中继段之间进行固定连接,固定接头的方法有熔接法、V形槽法、毛细管 法、套管法等。 2.光纤活动连接器 俗称活接头,一般称为光纤连接器,是光纤线路与设备之间的 可拆卸连 接。 3.光纤适配器 俗称法兰盘,是实现光纤端面精密对接的器件,是连接器连接的桥梁。
2连接器的种类 部分常见光连接器—带状光纤连接器
其多采用插拔式锁紧结构。其较小的端口尺寸简化了 装配难度,降低了成本,同时也降低了高速系统的辐射 噪声,是主要用于数据传输的下一代高密度光连接器。 MT-RJ连接器起步于NTT开发的MT连接器,带有与RJ45型LAN电连接器相同的闩锁机构,通过安装于小型套管 两侧的导向销对准光纤;接器端面光纤的双芯(间隔 0.75mm)排列设计便于其与光收发信机相连。
2 连接器的种类 部分常见光连接器— 带状光纤连接器
采用高精度模塑法 开发出的带有MT套管 的低损耗MPO/MTP (多纤推拉式)连接器 可一次同时接通4.8 和12等多芯光纤,非 常有利于高速和高密度 数据传输系统的开发。
3适配器的种类 按外形结构分: FC、SC、ST、MU、LC、 MT-RJ、 MPO、MPX等等。 按端面分: PC、APC等
1.2、标准跳线的使用 测试用标准跳线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 输出端端面会有一定程度的磨损,这对被测 器件的回损测试影响较大。建议定期进行维 护,并送制造七部返修标准线,返修指标达 到标准后方可继续使用。 但多次返修后,此 标准跳线是否能够继续充当标准跳线值得考 虑。
2、器件尾纤端连接器的使用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