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南省城市化发展

合集下载

城市化对中国沿海地区的影响

城市化对中国沿海地区的影响

城市化对中国沿海地区的影响随着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沿海地区正在面临着诸多影响和变化。

本文将简要探讨城市化对中国沿海地区的影响。

1.经济发展城市化为沿海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机遇。

大量的城市化建设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发展和商业活动,推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

同时,城市化也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流入沿海地区,进一步提升了经济活力。

2.土地利用变化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变化。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导致了农田和自然生态的破坏,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此外,城市扩张也使得土地资源变得更加紧缺,土地的开发利用方式也面临着挑战。

3.人口迁移城市化使得沿海地区成为了人口迁移的热点。

大量的农民工和其他人口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

这造成了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就业竞争的加剧等。

4.环境影响城市化对沿海地区的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发展和交通运输,导致了空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噪音等环境问题的加剧。

同时,土地利用的变化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威胁。

5.社会变迁城市化对沿海地区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城市化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级服务,吸引了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同时也加剧了城乡差距和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另外,城市化还改变了沿海地区的居住方式、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调整。

综上所述,城市化对中国沿海地区产生了诸多影响,既带来了经济发展和机遇,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和社会挑战。

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应注重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海南省城镇化进程解析

海南省城镇化进程解析

中国、海南省、三亚市城市化进程对比分析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姓名:徐**学号: **********班级:城规1301班指导老师:王**2015年5月14日摘要城市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时空表现,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滞后已给我国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而加快城市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中国、海南省、三亚市城市化现状,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面对全国的解决方案。

以此为着眼点,在国情与经济原则的权衡中,探寻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在对现实水平状况分析的前提下,提出创造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经济条件的建议;在制度环境的比较中,研究清除进程中各梗阻性障碍因素的对策意见;在对城市质量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善的对策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以期最终消除城市化障碍,推进城市化健康、积极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城市化;城市人口;经济目录1、研究背景及意义2、三亚市、海南省、中国城市化率3、结论研究背景及意义城市化,作为近代科技和社会经济驱动下的全球化浪潮,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关乎民生的大事。

海南省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有了很大的发展。

为此,本文通过计算海南省及海南省发展较快的三亚市的城市化率和增长情况与全国的城市化率和增长情况相对比,从中发现有益于提高全国城市化率的方法及经验。

海南省也可以通过比较本市先进市和全省的平均水平,通过借鉴先进市的优秀经验来尽快提高全省的城市化率。

三亚市、海南省、中国城市化率(一)三亚根据三亚统计局2013统计年鉴人口与劳动就业得知,2001年三亚城市人口225176,总人口485993,城市化率为46.3%。

2002年三亚城市人口234285,总人口495691,城市化率为47.3%。

2003年三亚城市人口237432,总人口503861,城市化率为47.1%。

2004年三亚城市人口239739,总人口505230,城市化率为47.2%。

海南文昌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海南文昌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目录摘要及关键词................................................................ 引言 (1)1 文昌市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 (1)1.1 旅游经济成为文昌经济的亮点 (1)1.2 三次产业产值不断增加 (2)1.3 财政预算愈来愈高 (2)1.4 龙楼镇经济水平较高,锦山、会文镇紧接其后 (3)2 文昌市城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4)2.1 经济快速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业 (4)2.2 城镇居民收入过低 (4)2.3 城市规划建设前瞻性不足 (4)2.4 政府融资平台潜在风险较大 (5)2.5 财政收入结构不够均衡,税收收入来源单一 (5)3 对文昌城市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5)3.1 应重视实体经济,推进房地产业制度改革 (5)3.2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增强城镇居民消费信心 (6)3.3 加强城市基础建设,增强规划的前瞻性 (6)3.4 地方政府应该规范融资平台,建立约束机制 (6)3.5 政府应协调各产业的税收收入比例,增加税收增长的新源泉 (7)参考文献 (7)致谢 (8)海南文昌市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城市经济依赖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二、三产业的变化与城市经济紧密相关。

城市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经过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商品相互交换的成果,城市经济使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分离。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能够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另外总是在变化的城市和农村地区也能够影响城市经济发展。

本文分析的海南省文昌市城市经济发展,通过对文昌市经济结构的演变研究、文昌市产业发展研究、文昌城市经济的要素研究来分析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经济;现状;产业;文昌市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Wenchang City of HainanProvinceAbstract: City economy is in the city for carrier and developing space, secondary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prosperity, economic structure constantly optimization, capital, technology, labor, information and other factors of production height aggregation, scale, gathered effect and diffusion effect very prominent region economy. City economy i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o a certain stage of the product is with the second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 the agriculture and crafts separation and commodity Exchang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ced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olation and p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is not only affected by the whole social productivity level and the nature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but also alway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Keywords: urban economic; current situation; estate;wenchang引言城市经济包括了社会、政治、文化等要素,其能够反映出城市功能和职能。

海南省三亚市城市化发展战略调研报告

海南省三亚市城市化发展战略调研报告

海南省三亚市城市化发展战略调研报告核心提示:三亚地处海南岛最南端,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

境内海岸线长209.1公里,有大小港湾19个,拥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面积较大的有西瑁洲岛2.12平方公里,蜈岐洲岛1.05平方公里。

三亚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黄金海岸线上最南端的对外贸易重要口岸,是建设中的国际热带海滨风景旅游新城。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一、城市概貌三亚地处海南岛最南端,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

境内海岸线长209.1公里,有大小港湾19个,拥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面积较大的有西瑁洲岛2.12平方公里,蜈岐洲岛1.05平方公里。

三亚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黄金海岸线上最南端的对外贸易重要口岸,是建设中的国际热带海滨风景旅游新城。

三亚市总面积1915.21平方公里,依据现行总规,至2010年规划期末,市区规模为52.41平方公里。

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6.5万人,户籍人口54.58万人,其中农垦系统人口6.62万人。

“三亚”因三亚河(古名临川水)有三亚东西二河至此会合,成“丫”字形,故取名“三亚”。

三亚古称崖州,历史悠久。

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崖州古城、落笔洞三亚古人类遗址等都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

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

汉代在现在的三亚市崖城镇设立了珠崖郡治,隋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

宋代成为我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

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

唐代宰相韩瑗、名僧鉴真,宋代名相赵鼎、大臣胡铨和纺织家黄道婆等先后来过崖州,对本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87年,国务院批准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是全国四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

2008年,三亚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4.3亿元,增长16.8%,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

人均生产总值30572元,同比增长14.6%。

海南省城镇化建设初探

海南省城镇化建设初探
还 是 实践 .稳 步 有 特 点 的 推 进 海 南 省 的 新 型 城 镇 化 建 设 本 文 通 过 三 个 方 面 分
增 加 消 费 者 需 求 的 重 要 因 素 根 据 海 南 三产 业 的比值 则为 6 5 %左右 。 由此看来 , 海 南 省 建 筑 设 计 院 共 同编 制 《 海 南 省 新 省 统 计 年 鉴 的 数 据 . 2 0 1 2年 农 民 人 均 纯 海 南 省 在 经 济 结 构 上 还 需 要 调 整 气 候
《 世界城 市化 展望》 资料 来看 , 城镇 化水平 下 . 都会得 到一 定的拉 动 . 从 而 从 投 资 需 化 建 设 。使 得 更 多 的农 民转 为 城 镇 居 民 ,
和 一 个 地 区 的经 济 水 平 . 文化 水 平 具 有 很 求 , 来 带 动 省 内 各 个 产 业 的发 展 。 同 时 在 在 收 入 方 面 能 够得 到提 高 : 能够 得 到 更 好 强 的相关性 。 经 济 和 文化 的 发 展 使 城 镇 化 省 内 巨 大 的城 镇 化 投 资 需 求 下 . 海 南 省 还 的 教 育 .同 时 还 可 以 得 到 更 好 的 医 疗 保 建设 的水平更快 。 质量更高 , 与此 同时 , 城 能 够 缓 解 当下 一 些 行 业 的产 能 过 剩 问题 . 障 .这 些都 能提 高人民对生活的满意度 ,
展、 人 民 的 生 活 水 平 和 城 镇 化 的建 设 情 况 4 5 5亿 元 . 占 到 省 年 度 重 点 投 资 项 目 额 是相 互 影 响 , 相 互 反映 的 。海 南 省 作 为 我 1 5 0 5亿 元 的 三 分 之 一 。在 城 镇 化 建 设 过
国 的一个 海岛省 份 . 四面环 海 。 具 有 非 常 程 中 . 对 于投 资建设 需求会 比较 大 , 例 如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海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海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力 机制来看, 国 内 的 旅 游 城 镇 化 根 据 城 市 特 征 以及 城 市 发 展 所
处 的不 同阶 段 , 将 其 分 为经 济 驱 动 、 资源 驱 动 和 综 合 驱 动 三 种 不 同 的 类 型 。从 旅 游 城 镇 化 的 特 征 来 看 , 更 关 注 旅 游 劳 工 移 民 对
由1 9 8 8 年建省 时的 1 6 . 9 9 0 / 0 上升到2 O 1 1 年的5 O . 5 %, 2 3 年 提 高 了 3 3 . 5 1 %, 年均增 速1 . 4 5 %, 这一 增 速 低 于 同期 国 家 城 镇 化 率 。 如 按 户 籍 人 口计 算 , 海 南 城 镇 化 水平 为 3 8 . 1 2 %, 若 再 扣 除 农 垦 因 素, 海 南 实 际 城 市 化 水平 仅 为 3 2 %。 旅 游 是 中国 城 镇 化建 设 中 ,
落实 “ 十八大 ” 精 神 时 要 求 :“ 由省 住 房 和 城 乡建 设 厅 牵 头 , 有 关 部门分工配合 , 尽 快 提 出 加 快 推 进 海 南 城 镇 化 建 设 的 具 体 实
施 意见” 。 海 南 省 住 房 和 城 乡建 设 厅 统 计 显 示 , 海 南 城 镇 化 水平
二、 加快城 镇化 进程 是 海南 发展 面临 的重 要任 务
新 中国成 立 以 来, 我 国 的 城 镇 化 发 展 速 度 呈 现 先 慢 后 快
的 特 征 。1 9 4 9 年, 我 国的 城镇 化率仅 为 1 0 . 6 %,1 9 7 8 年 增 长 到
1 7 . 9 %, 近3 O 年只提高 7 . 3 个百分点, 发展速 度较缓慢 。 改 革 开 放


国 内外 城 镇 化 的 实 践 比 较

海南区域发展空间演变和理想结构

海南区域发展空间演变和理想结构

浅谈海南区域发展的空间演变和理想结构[摘要]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也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海南的区域发展、结构规划入手,结合海南区域发展特点和空间结构,对优化海南产业结构,加快海南区域经济发展,打造新海南进行初步的探索。

[关键字]海南;区域发展;规划;前言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构建理想结构,改善人居环境,合理布局区域基础设施,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海南根据区域发展特点,制定了《海南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总体规划(2010-2030)》,对包括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乡总体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特定地区规划和村庄等进行规划。

实现了对海南全省城乡空间的全覆盖,对各行业、各部门规划的全集成,成为一个统一协调全省各市县、各部门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作为全国第一个省级城乡一体化规划,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产业统一规划与布局、资源统一利用、生态环境统一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该规划还提出实现海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国家角色、产业体系、综合交通、公共服务、绿色格局、城乡体系、人才体系等方面的七大实施路径。

制定了城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空间发展和基础设施一体化等规划内容,确定了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支撑要求,明确了政策及实施路径,进一步明确政策性规定,提出原则要求。

在此基础上配套完善相关具体政策措施,促进规划各项目标的落实,对推进海南城乡一体化建设乃至海南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省区域位置及特点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

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因此海南省特殊的交通、区位优势较为突出,也使得海南省在国家战略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海南作为一个岛屿省,人口相对较少,其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

海南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海南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海南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海南省是中国南海最大的岛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

在近年来,海南着力推进对外开放、旅游业发展、自由贸易港建设等战略,迅速成为中国的重要发展极。

首先,让我们来看海南目前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对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实施,海南逐渐成为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

自2018年建设自贸试验区以来,海南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特别是在近两年,海南全省GDP增速持续快速增长,投资也大幅增加。

旅游业成为海南的支柱产业,海南还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其次,我们来分析海南未来的发展趋势。

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为海南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首先,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海南的国际影响力。

海南将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和太平洋岛国开展经济合作的重要枢纽。

海南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打造航运、物流、金融等国际合作平台,吸引更多的外资和跨国企业进驻,推动经济发展。

此外,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实施也将进一步推动海南的产业升级。

作为自由贸易港,海南将成为更具竞争力的投资和贸易环境,吸引更多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

与此同时,海南还将加强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另外,海南在旅游业方面的潜力巨大。

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其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近年来,海南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旅游收入占海南GDP比重逐渐增加。

然而,海南的旅游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海南的旅游资源有限,容易导致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为了可持续发展,海南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和旅游资源管理。

其次,海南的旅游业仍然过于依赖于大规模的普通旅游,缺乏独特的旅游体验和高端旅游产品。

未来,海南应该加强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更多具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高端游客。

此外,海南还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海南已经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机场、港口、道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海南省城市化发展马生全摘要: 本文就海南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做了分析,运用数理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以便明确海南的城市化在全国中城市化的地位。

海南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城市化发展。

本文还对海南城镇收入进行预测,从中得出海南城市化发展的速度。

生态城市,阳光岛,是海南城市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海南省;生态城市;城市化发展;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 1988年4月26日,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

从此,海南成为我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仅次于台湾的全国第二大岛,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

省会:海口。

土地总面积33920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7147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1%。

约占全省森林面积一半的热带天然林,从1994年起全面停止采伐,进行保护和恢复。

人工林主要树种有橡胶、桉树、木麻黄、相思、国外松、芒果、龙眼、荔枝、椰子、槟榔及其它热带果树。

主要林副产品有热带水果、造纸木片、橡胶及橡胶材、松脂、南药等。

海南地处热带,位于东经108度37分至111度05分,北纬18度10分至20度10分之间;年平均气温23-25C,最冷的2月平均16-20C,最热的8月为25-29C,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长夏无冬。

当北国千里冰封的时候,这里依然暖风和煦,可以海浴。

因为海南岛四面环海,所以夏天的时候海南也不是很热。

这让人感觉很舒服,很多北方的冬天都过来海南避寒,海南得天独厚的环境让他成为我国的旅游胜地,在城市化上的标准的要求就不能像内地的一些城市的发展模式,海南的城市化应该走的是一个生态城的路线。

海南省是一个建省只有20年的年轻省份,也是中国的一个相对落后的岛屿型小省。

自古以来,海南作为边陲蛮荒之地,在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诸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大陆的发达省份。

新中国成立后,海南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被视为中国的军事前沿,工业、农业等产业基础非常薄弱。

建省办特区以后,海南曾经有过腾飞的机遇,寄托着海南人希望的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却为浮躁的暴富梦和泡沫经济所困扰,最大的经济特区也被人们笑称为最大的“经济特困区”。

机遇的丧失和泡沫经济的破灭使海南伤痕累累,也使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落在了全国的后面。

城市化的实质含义是,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 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比重逐渐上升。

海南和内地发展不同的是,海南的第三产业发展的比第二产业的发展还快,也就是说海南的城市化很大程度上是靠第三产业来带动的。

就目前而言,在全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中,海南的城市化水平与全国相比处于中等的地位。

海口市是2002年和琼山合并之后行成的新海口,海南的城市化开始有了一个新台阶,而同时海南的经济也有了恢复性的增长,海南的城市化也有了一次飞跃性的发展。

海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基尼系数分析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首先是要看人们的收入水平如何,这是发展的基础,所以说对人民收入水平的预测是对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1996―2006年海南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基尼系数表表1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基尼系数 0.22 0.26 0.26 0.29 0.33 0.31 0.36 0.34 0.33 0.34 0.34可支配收入 4926 4850 4853 5338 5358 5839 6823 7259 7736 8124 9395 注:该表是根据海南统计年鉴汇总的从表1我们看到,1996―1999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是在0.2―0.3之间较稳定的区间内波动,进入新世纪后在0.3―0.4的区间波动,说明海南省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步加大,相对而论,目前海南省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还是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内。

根据1996年至2006年海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随时间变动的散点图分布走势来看,其趋势呈上升的直线走向,宜利用一元直线回归方程或一阶自回归方程对往后各年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进行预测。

现采用一阶自回归方程进行预测:根据已知数据计算得方程的参数 a=-416.23,b=1.14。

回归方程为:(考虑到预测的时间越远,预测数据参考价值越低,所以仅预测到2010年为止,这样效果应该不会偏差太多的)预测数据如下表2:海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测表:计算单位:元表2年份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按1996年价计算 10000 10943 12014 13230按2006年价计算 10250 11217 12314 13561关于基尼系数,我们采用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从往年基尼系数与相对应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的散点图的分布走势看,具有双曲线的趋势走向,我们采用双曲线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仅对2007年至2010年海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进行了数据分析,测算结果是2007年至2010年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8、0.40、0.42、0.43。

再用指数平滑法进行分析,测算结果往后的基尼系数都在0.34这个平台上滑动。

两种预测结果有不同之处。

估计往后的基尼系数很可能在二种预测结果的中间线上波动,前提是现有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模式不变。

在2007年的收入中是10997元,和预测的相差不大,所以本次预测的数据是可靠的。

2、海南城市化发展的状况海南省城市化水平已提升至46.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2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第13位(见表3)。

近几年来,海南省城市建设投资大幅度增加,2005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额379.43亿元,2006全省定资产投资额426.01亿元,2007全省定资产投资额502.25亿元;人均公共绿地10.85平方米,仅次于山东,居全国第二位。

在16项城市设施水平中,有13项在全国排序中居于前面或中游水平。

海南省三亚市被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市,2002年三亚荣获国家第二批人居环境奖。

海南正在成为人们向往的最佳旅游目的地和居住地,较好地引导了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全省已形成海口、三亚南北两大中心城市,以老城、洋浦、石碌和八所等城镇为主的西部工业城镇带和以嘉积、博鳌、兴隆、陵城等城镇为主的东部旅游城镇带。

不过在经济发展中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前社会最关注的一个现实的问题,生态环境是第一要素。

2000年与2006年城镇化率及排名表3地区城镇化率(%)2000 排位城镇化率(%)2006 排位地区城镇化率(%)2000 排位城镇化率(%)2006 排位全国 36.2 43.9 山西 34.9 16 43.0 16上海 88.3 1 88.7 1 宁夏 32.4 19 43.0 17北京 77.5 2 84.3 2 青海 34.8 17 39.3 18天津 73.0 3 75.7 3 陕西 32.3 20 39.1 19广东 55.0 4 63.0 4 湖南 29.8 21 38.7 20辽宁 54.2 5 59.0 5 江西 27.7 24 38.7 21浙江 48.7 8 56.5 6 河北 26.1 26 38.4 22黑龙江 51.5 6 53.5 7 新疆 33.8 18 37.9 23吉林 49.7 7 53.0 8 安徽 27.8 23 37.1 24江苏 41.5 11 51.9 9 广西 28.2 22 34.6 25内蒙古 42.7 9 48.6 10 四川 26.7 25 34.3 26福建 41.6 10 48.0 11 河南 23.2 30 32.5 27重庆 35.6 15 46.7 12 甘肃 24.0 27 31.1 28海南 40.1 13 46.1 13 云南 23.4 29 30.5 29山东 38.0 14 46.1 14 西藏 18.9 31 30.5 30注:本表是经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虽然海南省的城市化水平排的比较靠前,但是我们不能只是用城镇化来评价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要有多几个指标来衡量,这就要我怎么去选取指标并去进行分析了,要看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人均等。

3.海南省城市化发展实证分析城市化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体现,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

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城市化无论是过低还是过高,都会对区域健康、持续的发展带来影响。

在我国,由于建国初始实施的重工业倾斜战略和严格的户籍政策,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分散农村工业化迅速发展,我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大大滞后于经济的非农化水平。

在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海南省的城市化水平与国内省会城市相比海南省城市化水平较低,且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层次低,人口城乡结构与经济结构错位。

诺瑟姆(Ray M.Norham)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并把城镇化过程分成3个阶段: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的初期阶段;城镇化中期阶段,人口向城镇集中的速度加快,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第三阶段,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缓慢,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

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

城镇化初期阶段,人均GDP约在1000美元以下,以第一产业或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为“一、三、二”或“一二三”;城镇化中期——加速阶段,人均GDP约1000—3000美元左右,以第二产业或工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水平,其相对应产业结构为“二一三”或“二三一”;城镇化的第三个阶段——高级阶段,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上,以第三产业或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高度化为“三二一”。

从城市化发展的数量水平看, 海南省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城市化发展速度来看, 改革开放后海南省的市镇总人口增加幅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考虑到人口基数小的实际, 海南省的市镇人口绝对数量增长缓慢。

导致这一现状的关键在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还面临众多制度障碍, 因此在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应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加快海南的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政策导向, 这也是实现城市反哺和带动农村,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从城市数量与规模结构分析, 在海南省只有2座地级市城市, 且中等城市缺位, 城市密度低, 规模结构不合理。

这不仅是反映海南省城市化数量和质量水平低的标志, 也对发挥城市辐射带动功能, 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巨大障碍。

为此, 有必要在充分论证和规划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洋浦工业城的特殊资源优势和战略地位, 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其规格, 向中等城市并最终向大城市方向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