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4.某人患急性肠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 盐水,其首要目的是: C
A 提供能量 B 供给营养 C 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D 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 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 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
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环境 稳态失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9
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有:尿毒症、糖尿病、高山缺 氧反应、发高烧、严重腹泻、酸碱中毒等。
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血糖浓度过高可能 出现糖尿病。
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影响骨发育,出现佝偻 病等;血钙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等症状。
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相 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这种 动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6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提出
经系统的调节。
后来,美国生理学家 坎农 提出:内环 境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 现的。
之后,人们发现,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 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 的因素—它也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11
2.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 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A 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 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 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 适当撤减衣被
3.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运行 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 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教案设计

举例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教学难点:
1.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作用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2.结合病例,说明稳态:让每一个细胞分享,又靠所有细胞共建。
四、教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共案
个案
导入
【问题探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1.提示: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3.主要调节机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调节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激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四)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的相对稳定——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3)甘油三酯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共案
个案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1、正常人体温有个范围,变化一般不超过1℃。个人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2-6点最低,12-20点最高)。
2、体温随年龄及性别差异,一般年轻者较高、女性较高。
3、气温变化对人体温有一定影响。
2、温度、PH的相对稳定——维持酶活性、细胞代谢正常;
3、血糖含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正常——保证极体的能力供应;
共案
防止机体中毒;
(五)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发现问题情景导思水果、蔬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
当食用这些食物时,碳酸钠进入血液后,血液的PH会有很大的波动吗?重难剖析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1)稳态不是绝对稳定而是相对稳定。
(2)稳态的实质指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动态的稳定。
2、内环境酸碱度维持稳定的实例与分析(1)水果、蔬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
当食用这些食物时,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钠,而过多的NaHCO3可以由肾脏排出。
这样,血液的pH仍可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2)哮喘、肺气肿或剧烈运动、初上高原等特定情况下缺O2进行无氧呼吸造成体内乳酸积累,但在缓冲物质作用下,与NaHCO3结合生成乳酸钠排出体外,生成的碳酸分解产生CO2随呼吸排出体外,血浆pH仍维持相对稳定。
4、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常见疾病举例人体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引起中暑。
人的体温升高时可引起酶促反应受阻,代谢紊乱。
此外,大量出汗,体液过量丢失会引起乏力、低血压和虚脱;盐也随之丢失,导致血液循环和其他各系统功能紊乱。
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血糖浓度过高可能出现糖尿病。
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影响骨发育;血钙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等症状。
互动课堂提炼优化(一)稳态的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三)内环境稳态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②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正常代谢;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四)生物材料维持PH稳定的机制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 NaH2PO4/Na2HPO4 、 H2CO3/NaHCO3 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稳态的概念
•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 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 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图1-4 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 (1)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 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 直接相关的系统: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统、呼吸系统、循 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 主要调节机制 •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反馈调节 •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 (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 重要保障 • (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等会使机体 中毒。 • (5)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 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环境稳 态失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人教版第1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1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自学一、内环境稳态1、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的状态。
3、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2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呢?①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
②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了稳态的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③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④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若外界环境变化太剧烈,或自身调节出现障碍,稳态就会被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其代谢只有________、________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的发挥________作用;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________的重要保障;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等会使机体内环境遭到________。
如果内环境遭到破坏,细胞代谢就会________。
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________。
习题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D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是 B A.温度 B.酶 C.渗透压 D.酸碱度3.某人剧烈运动后,身体内产生了某种物质,这时参与体内pH调节的物质主要是 A A.H2C03/NaHC03 B.NaH2P04/Na2HP04C.NaHC03/NaH2P04 D.NaHC03/Na2HP045.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应多喝 A A.盐汽水 B.核酸型饮料 C.蛋白型饮料 D.纯净水7.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C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A. ①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⑤8.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C.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9.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B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10.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11.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降低体温。
学案2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学案2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BCA学案主备人:邓宝媛审核人:常顺利使用人: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B案使用说明:①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完成以下内容。
②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以备讨论。
【预习学习目标】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预习学习内容】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______和______在不断发生变化。
2.稳态的概念(熟记):正常机体通过______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______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______的状态。
二、稳态机制的认识1.人体_____________协调一致地正常进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_______。
2.稳态的调节机制: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_______浓度和血液中________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保证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2.适宜的_______和_______等条件保证酶正常发挥作用。
【预习自我检测】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A.温度B.酶C.pH D.渗透压2.下列哪项叙述适于描述稳态的生理意义()A.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B.使体液的PH值维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维持相对平衡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5.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的结果C案使用说明:①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同桌交流,用红笔做好标记。
1-2稳态的重要性

例2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问题探讨
项 目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定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测定值 单位
17 1.9 14.6 223 217 179 IU/L mg/dl mg/dl mg/dl mg/dl mg/dl
参考范围
0~45 0.5~1.5 6~23 60~110 50~200 150~220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3.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保
持动态的稳定
4.稳态的特点: 1.稳态是在一定范围内相对
4
恒定的动态变化; 2.不同个体有差异。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定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核 心 要 点 突 破 实 验 探 究 创 新 知 能 过 关 演 练
二、内环境稳态的内容 1.渗透压平衡:保持细胞正常的______和功能。 形态
7.35~7.45 2.pH稳定:范围是_____________。
3.体温恒定:______。 37 ℃
4.水和无机盐平衡:维持_______平衡。 渗透压
5.血糖平衡:保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______的 能量
供给。
6.免疫功能正常:清除体内______细胞和侵入体 异常 内的异物。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实 验 探 究 创 新 知 能 过 关 演 练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上午 10h 37.0℃ 36.8℃ 中午 12h 37.3℃ 37.1℃ 下午 2h 37.4℃ 37.3 ℃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定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某家庭体温日变化调查
成员
上午 6h 傍晚 6h 37.2 ℃ 37.1℃ 晚上 9h 37.1℃ 36.9 ℃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1.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2.加强自我保健,为机体保持健康创造有利条件。尤其是处于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的人,更应注意自身保健,如边防战士注意保暖、炼钢工人注意降温、抗洪战士注意补充水盐等。了解这些知识后才能懂得如何关爱自身和他人。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关注健康问题,强化自我保健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七、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一、随堂问答评价,以期即时检测学生已有知识、新获知识
1.人的体温总能维持在什么范围内?人在寒冷与炎热的环境中如何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2.人静脉注射蒸馏水可能的后果?人血浆渗透压约为多少?人的血浆渗透压平衡是如何维持的?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江西师大附中朱延平
案例名称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科目
生物
课时
1
教学对象
高二学生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第2节的内容。是继学习了“细胞生活的环境”之后,对内环境的进一步学习,将具体学习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特点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本节既是第1节的延伸,也是后面生命活动调节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稳态的概念是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也是本模块的核心概念。正确理解稳态的内涵和外延,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且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中,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高等多细胞生物和人体在生长、发育、代谢、遗传和变异等各种活动中,都要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使机体保持稳态,并作为一个整体去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以适应多变的环境。因此稳态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由于这些内容都很抽象,学生要做到真正理解有一定难度,因而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稳态调节机制在后面章节中会逐步展开、深化,在本节仅做简要概述,以承上启下,因此本节知识属于了解层次。但为了更好的讲解“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此节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将第二章第3节中的两个具体实例“人体体温调节”与“水盐平衡调节”提前到本节中讲解以便使知识的生成更流畅。当然每一个人的健康都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关,几乎所有人都亲历过诸如发烧等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通过学习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理解概念,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U/L mg/dl mg/dl
mg/dl
甘油三脂总胆固醇ຫໍສະໝຸດ TG↑TCH217
179
mg/dl
mg/dl
50~200
150~220
这说明: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 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 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
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会产生许多酸性 物质如乳酸,碳酸,人的食物中往往 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这些 酸性的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 液的pH发生变化,实际上正常人血液 中的pH变化范围很小,这是为什么?
2.血浆pH的调节:
解决碱性物质
解决酸性物质
缓冲物质: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剧烈运动时: 乳酸+NaHCO3
弱酸/相应强碱盐
乳酸钠+H2CO3 H2O+CO2 由肺将CO2排 出 NaHCO3 由肾脏排出
碳酸钠进入血液: NaCO3 + H2CO3
酸性食物
豆制品
结果。
第2节 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性
习题课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并判断解 决具体问题。 2.运用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3.体验基础知识在各种题型中的呈现方式。
【学习重点】
内环境稳态概念的应用
【难点预测】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自查自纠](5min)
要求: 1.认真核对答案 2.在导学案上做好标记
非展示同学:
注意聆听,积极思考质疑,及时记录。
集智研讨
研讨内容:三.稳态的意义 四.实验 要求:1.用时在5分钟之内。 2.组长负责宏观调控, 负责好结果反馈 3.做好展示、质疑的准备。
精彩展示
展示要求
1.尽量脱稿展示。 2.言语要规范,配合肢体语言。 3.声音洪亮,语速适中。 4.注重总结方法规律。
展示要求 2.言语要规范,配合肢体语言。 3.声音洪亮,语速适中。 4.注重总结方法规律。 非展示同学: 注意聆听,积极思考质疑,及时记录。
问题探讨
项 目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测定值 单位
17 1.9 14.6
223
参考范围
0~45 0.5~1.5 6~23
60~110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CRE 肌酐 BUN 尿素氮
酸奶、水果
海带、蔬菜
碱性食物
淋巴水肿(橡皮肿)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 常见的慢性并发症 之一,也是导致糖 尿病患者截肢致残 的主要原因。
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P9)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正常渗透压:维持细胞形态与功能 (2)适宜体温和pH:适宜酶发挥作用 (3)正常血糖含量和含氧量:机体的能量保 障 (4)细胞代谢包括众多反应,完成这些反应 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调必将 引起代谢紊乱.
例题答案
例1.C 例2.D 例3.D 例4.D 例5.D 例6.D 例7. 组织液 淋巴 血浆 神经 体液 免疫
集智研讨
研讨内容:一.稳态的概念 二.稳态的调节 要求:1.用时在5分钟之内。 2.组长负责宏观调控, 负责好结果反馈 3.做好展示、质疑的准备。
精彩展示
展示要求
1.尽量脱稿展示。 2.言语要规范,配合肢体语言。 3.声音洪亮,语速适中。 4.注重总结方法规律。
3.快速记忆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外界环境因素 理化性质
1.贝尔纳
细胞代谢
化学成分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神经系统
2.坎农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预习检测答案
1.基础题 1.D 2.C 3.D 2.⑴消化 未被吸收物质 ⑵O2 CO2 呼吸 循环 ⑶有机废物、水和无机盐 ⑷内环境 ⑸神经-体液-免疫
非展示同学:
注意聆听,积极思考质疑,及时记录。
外 界 环 境 中 的 物 质
食物 O2 CO2 废物
消化系统 循 环 系 统
血浆
组织液 细 胞 内 液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皮肤
淋巴
讨论:如何预防内环境稳态失调、 保持机体健康?
外界环境和机体自身调节能力两个方面 去思考
1.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2.加强自我保健,为机体保持健康创造有利条 件。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适应外界环 境的能力 。
课堂反馈
1.下图是作用于人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四大系 统模式图,图中1、2、3、4分别是( A )
A.消化、循环、泌尿、呼吸 B.循环、呼吸、泌尿、消化 C.呼吸、泌尿、循 环、消化 D.消化、循环、呼吸、泌尿
例2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由于(
D )
A.肺能及时地排出体内的CO2
B.肾能及时地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C.消化道和肺能及时地从外界吸收营养物
质和氧
D.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
调节作用下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
南方高温再创纪录,浙江局地达43℃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导学案反馈情况
优秀个人 方明辉,吕振坤,董静,高晗,庞瑞聪,张嘉琪, 张希宁,韩冰,刘岩松 优秀表现: 1.学案书写规范、使用双色笔 ; 2.认真思考,填写【我的疑惑】。 存在的问题: 1.对“内环境稳态的实质”理解不到位。 2.书写不够规范,字迹混乱。 3.独立学习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独学](5min)
要求: 1.结合教材独立完成【课内探 究】; 2.书写要认真、规范,以备讨论、 展示。
1.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集智研讨
研讨内容:【课内探究】 要求:1.用时在3分钟之内。 2.组长负责宏观调控, 负责好结果反馈
3.做好展示、质疑的准备。
精彩展示(15分钟)
【学习目标】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尝试解释课内探究中的问题; 3.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学习重点】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难点预测】
稳态的调节机制;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自查自纠](5min)
要求:
1.认真核对答案
2.在书中做好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