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设计》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漫画的启示》是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单元以“漫画”为主题,通过观察、分析漫画,让学生了解漫画的特点,学习漫画的表现手法,并从中得到启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漫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如何从漫画中得到启示,并将启示运用到写作中,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漫画,启发他们思考,帮助他们将观察和思考转化为文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漫画的特点,学习漫画的表现手法,从漫画中得到启示,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学会将漫画中的启示运用到写作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善于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从漫画中得到启示,并将启示运用到写作中。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漫画,启发他们思考,并将思考转化为文字。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漫画,了解漫画的特点,学习漫画的表现手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漫画的启示,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3.写作法:让学生将观察和思考转化为文字,锻炼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漫画作品,用于展示和分析。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漫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漫画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漫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作文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漫画,讨论漫画中的启示,并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漫画的启示。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漫画的启示,并将启示运用到写作中。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漫画,从中得到启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以漫画为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并学会从生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同时,他们也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喜欢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但是,他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有时会忽略一些细节,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漫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
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漫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
2.难点: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漫画,发现其中的美好和趣味。
2.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写作法: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漫画,用于教学演示。
2.准备一些关于生活智慧和趣味的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漫画,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漫画的魅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关于生活智慧和趣味的漫画,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关于生活智慧和趣味的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观察和分析生活的重要性。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设计》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设计》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漫画的启示”》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的习作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漫画,从漫画中得到启示,学会如何把看到的、想到的结合起来,有条理、生动地表达出来。
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观察能力较强,对漫画有较高的兴趣。
但在写作方面,部分学生存在观察不细、表达不清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漫画,指导学生如何把看到的、想到的结合起来,有条理、生动地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漫画,得到启示,学会如何把看到的、想到的结合起来,有条理、生动地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写作等方式,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感悟生活的真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漫画,得到启示,有条理、生动地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结合起来,表达清楚、具体。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漫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2.讨论法:小组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指导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符合五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漫画素材,提前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2.学生准备:观察生活中遇到的漫画,准备写作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组漫画,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对漫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习作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漫画及得到的启示。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结合起来,表达清楚、具体。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同步作文《漫画的启示》教学设计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同步作文《漫画的启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材内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同步作文《漫画的启示》。
教材分析:本作文题目以漫画为启示,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让学生描绘一幅漫画,并写出这幅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学生特点:五年级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描绘细节、表达情感方面存在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观察一幅漫画,并能详细描绘出漫画的景象。
2.让学生写出这幅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3.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漫画,捕捉漫画细节。
2.如何帮助学生表达出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漫画,捕捉漫画细节。
2.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漫画的观察和启示。
3.写作指导法: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帮助学生表达出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幅漫画,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写作。
2.准备写作指导素材,如相关文章、范文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漫画,引导学生观察漫画,并提出问题:“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漫画,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这幅漫画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2.呈现(10分钟)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对漫画的观察和启示。
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如漫画中的人物、场景、情节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帮助学生表达出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写作:a.描述漫画中的场景和人物。
b.分析漫画中的情节,揭示漫画的主题。
c.表达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以及自己如何将启示应用到生活中。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并分享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其他学生倾听,从中学习和借鉴。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漫画中的启示如何应用到生活中。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 《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漫画创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漫画的创作要素,掌握漫画创作的基本技巧;•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创作出具有启示意义的漫画作品。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2.工具:黑板、彩色笔、漫画绘制工具等;3.素材:相关漫画作品、创作参考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相关漫画作品展示,引出“漫画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话题,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步:讲解漫画创作基本要素(15分钟)•讲解漫画的基本要素,包括画面构图、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内容,通过示范漫画作品加深学生对要素的理解。
第三步:示范漫画创作(20分钟)•以“我的童年趣事”为主题,示范漫画创作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创作。
第四步:学生实践(30分钟)•学生进行漫画创作实践,老师巡视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与建议。
第五步: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漫画作品,班级进行评价和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
第六步:总结(10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漫画对思维启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创作。
五、课堂作业•完成当堂创作的漫画作品,并写下对创作过程的感悟和体会;可以以小组形式交流讨论。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漫画的创作要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但值得改进的地方是,在学生漫画创作实践环节,可以增加更多的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创意。
以上为《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人教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人教教案一. 教材分析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是人教版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一幅漫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启示,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教材以漫画为载体,让学生在欣赏漫画的同时,思考漫画中所蕴含的道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观念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对于漫画这种形式他们也较为喜爱。
但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漫画的内容,从中发现启示,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漫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漫画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漫画的内容,发现其中的启示,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2.难点: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漫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在课堂上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从漫画中发现启示,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幅具有启示性的漫画,提前展示给学生。
2.准备与漫画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准备纸和笔,供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漫画,引导学生观察漫画的内容,并发问:“你们从漫画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启示?”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与漫画相关的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结束后,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教学设计-:漫画的启示》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教学设计-:漫画的启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能够掌握漫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
2.能够理解漫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魅力。
3.能够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漫画表达思想和情感。
过程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文学表现形式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习作教学设计-:漫画的启示》, 重点探讨漫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技巧。
三、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导入与展示1.利用PPT介绍漫画的概念和历史发展。
2.展示几幅经典漫画作品,引发学生对漫画的兴趣。
第二课时:漫画形式与特点1.分析漫画的形式特点,如画面简洁明了、笑料多、情节跌宕等。
2.让学生观察几幅不同类型的漫画作品,讨论其特点和魅力。
第三课时:漫画创作与实践1.分组让学生自行创作一幅漫画作品,要求结合学过的课文内容。
2.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意见。
四、教学反思与评估本节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创作漫画,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下一步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漫画的艺术魅力,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以上为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习作教学设计-:漫画的启示》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的教学。
在此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从漫画中获取灵感,通过创作习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2.掌握通过观察漫画获取创作灵感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4.提高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漫画示例、创作步骤等;2.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3.笔、纸等写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生动有趣的漫画作品引入话题,并引导学生讨论有关漫画的特点。
2. 学习漫画创作(20分钟)1.学生观看多幅不同类型的漫画作品,并分析其中的表现手法和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观察漫画中获取创作灵感。
3. 创作习作(40分钟)1.让学生自由发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情节,展开创作。
2.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发挥想象力,尝试运用漫画的表现手法。
4. 习作分享与点评(1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互相分享并接受老师的点评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观察漫画、创作习作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风格的漫画,并在习作中体验更多的创作乐趣。
六、扩展阅读1.《漫画创作基础教程》2.《如何欣赏漫画的魅力》以上为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定稿),希朇能够带动学生对漫画的热爱,并激发他们在写作中的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漫画的启示”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漫画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也会让我们有所思考,获得生活的启示。
本次习作的主题就是“漫画的启示”。
要求学生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从中获得的启示。
漫画画了哪些有趣的内容,可笑之处在哪里,这些都要写清楚,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提示,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把获得的启示写清楚。
习作时运用细节、环境、语言等描写方法,写出画中之话。
教学目标1.能够仔细观察,读懂漫画的意思。
2.根据漫画合理想象,写清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或看法。
(重点)3.学习运用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写画中之话,悟画中之意。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回顾看漫画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1.了解漫画作文的要求,激发写漫画作文的兴趣,初步学写漫画作文。
2.学会观察漫画,体会画家的用意,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了解漫画1.出示几幅漫画。
2.过渡: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采用幽默、风趣的画面,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或事,引人深思,给人以启示。
欣赏漫画时,更要用心看。
3.学生试着理解前面几幅漫画中的一幅,找出漫画与普通画之间的异同,学会欣赏漫画的方法。
4.导入:今天让我们欣赏两幅漫画,看看你能读出哪些内容?从中获得什么启示?设计意图:欣赏漫画,发现漫画与普通画的不同,尝试读懂漫画,引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铺垫。
二、指导观察,欣赏漫画1.选择自己喜欢的漫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漫画画了什么内容。
注意关注细节。
2.学生汇报观察所得。
3.展开联想,拓展画面。
(1)这可能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周围还会有哪些景物?人物会说些什么?会做出什么举动?(2)学生进行交流,展开合理的想象。
(3)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你自身有过类似的现象吗?你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行为?三、明确要求,写清内容1.读读习作要求,确定重点内容。
2.归纳要求,确定写作注意事项。
(1)看看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可笑之处在哪里。
(2)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提示,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
(3)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自己的思考。
3.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用第几人称的叙述方法。
设计意图:明确习作要求,知道重点写什么,指导学生学会审题,抓住重点,为下面的习作打下基础。
四、构思内容,完成习作1.想一想对自己触动最深的是哪一幅漫画,回顾画面的内容。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用一两句话概括事件。
3.列习作提纲。
4.分组交流,修改完善提纲。
5.进行习作练习。
6.交流赏析,提出修改意见。
(1)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有突出特点的习作,集体评价,教师做重点评价。
(2)学生自己读习作,尝试修改,看看写的内容是否写清楚了。
设计意图:通过组内、班级交流,学生在互相评价、修改习作中,既可以看到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进行合理的修改,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又可以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范文引路我们不做这样的人今天,我在课本上看到一幅漫画。
漫画画的是:一个人刚栽完一棵小树苗,正要提着水壶给小树苗浇水,这时他看到另一个人靠坐在小树苗上,便问:“你干什么?”这个人扭过头去,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对他说:“等着乘凉。
”①看过这幅漫画,我不禁会心一笑,但是笑过之余,心中便冒出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会觉得漫画中靠树坐着的这个人看起来那么眼熟呢?哦,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人是大有人在呀!②你看他,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干,一点儿辛苦也不愿付出,只是想着当树苗长成参天大树时能够享受阴凉,难道用成语“坐享其成”来形容他不恰当吗?这种自己不想付出汗水,只是等着直接占有别人用劳动换来的成果的行为,真是可耻。
③我就遇到过“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的人。
拿前些日子来说吧,班级进行大扫除,大部分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干劲儿十足,不怕累、不怕脏,团结合作,将班级收拾得窗明几净、清爽舒适。
大家虽然脸上都挂着汗珠,变得脏兮兮的,但是都露出了微笑,因为能在自己用劳动换来的美好环境中学习,怎能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可偏偏有几名同学偷懒,在大家劳动的时候“磨洋工”,甚至还有偷偷跑到外面去玩儿的,当劳动结束了才大摇大摆地回来,仿佛享受大家的劳动成果理所当然。
结果可想而知,老师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罚他们值日一周!④社会上也不乏这种人,不是游手好闲,一门心思想做投机取巧的事情,就是不打算付出一丁点儿努力,却总想着能得到好处、占别人便宜……他们往往是令人厌恶的。
我们应该抵制这种行为,更应该约束自己,不做这样的人!⑤有一个成语叫“鸠占鹊巢”,我们不要去学“鸠”的做法,而是自己的“巢”自己建,那样“住”起来也会心安理得的。
⑥行文写法赏析?对漫画内容的描述既简练又具体,通过联想,写出了其中人物的动作与神态,有助于体现漫画主题。
?自问自答,将上下文自然衔接起来。
?对漫画中的人物的行为发表看法。
?联系生活经历,使自己的感悟得以印证,有理有据,也使漫画的主旨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小作者在此处对读者提出要求,抒发强烈的情感。
?结尾处,小作者借成语“鸠占鹊巢”来表达个人看法,总结全文,有新意。
总评:1.小作者能够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来介绍漫画内容,并自然过渡到对漫画内涵的议论,同时不忘联系实际,使个人看法更加鲜明、具体,受到的启示更加贴近生活。
习作思路连贯,主题鲜明。
2.在联系生活实际时,能够做到有详有略,细节突出,对充分体现漫画本身的意义和小作者的看法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教学反思“习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成语言文字。
以欣赏漫画引入,唤起学生看漫画的兴趣,进入漫画的世界。
漫画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将选择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漫画,说起来就更积极,更踊跃,思路也打得更开阔些。
习作时指导学生展开联想,想画面中没有的内容会是什么,恰当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描写方法,描绘空间外的情景,并联系生活,思考漫画的含义,并把受到的启示写清楚。
有了充分的观察与思考,学生的习作就有内容可写,写得就有条理。
列出自己的习作提纲,进行习作练习与修改,学生主动去探索、学习,利用自己的学习经验去进行深入的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提升,并向他人学习。
习作:漫画的启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读懂漫画,理解漫画的寓意,并写成作文。
过程与方法1.仔细观察,看懂图意,了解漫画内容,得到启示。
2.根据阅读提示把看到的、想到的编成故事。
3.抓住中心,恰当地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进行写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理解漫画中蕴含的寓意,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仔细观察,读懂漫画的意思,理解漫画。
2.能通过漫画展开联想,想象漫画描绘空间外的情景,并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难点理解漫画画面之外的寓意;透过漫画体现的思想,针砭时弊。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出示几幅漫画,让学生用心欣赏,并找出漫画与普通图画之间的异同。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漫画特点: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画面;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采用幽默、风趣的画面,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或事,引人深思,给人以启示。
因此,欣赏漫画时,我们不能光用眼看,还要用心“看”。
3.试着让学生简单理解前面出示的几幅漫画中的一幅,体会漫画的欣赏方法。
二、文题展示漫画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也能让我们有所思考,获得生活的启示。
你能读懂教材116页中的两幅漫画吗?从中受到什么启示?这次习作,让我们写一写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
可以从教材中的两幅漫画中选择一幅来写,也可以写其他漫画。
三、写作指导。
1.审题立意。
从漫画中得到启示,则需要我们把漫画的内容介绍清楚。
写作时,要围绕漫画或其内容,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可以直接以《一幅漫画》为题;可以在“漫画”前加上一个修饰词,有个题眼则更好,如《一幅发人深思的漫画》;还可以结合漫画的内容,用“……的启示”或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来命题,也很好。
2.观察思考。
仔细观察漫画画了哪些有趣的内容,可笑之处在哪里,注重对细节的观察。
再借助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提示语,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展开联想,拓展画面,思考漫画的含义及从中获得的启示。
3.谋篇布局。
本次作文遵循“内容→启示”式的基本写作思路,按一定的顺序记叙,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受到的启示,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通过具体的事件说明道理。
突出感受,给读者以启发、教育或生活的思考与引导。
4.写作手法。
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写清楚漫画内容的同时,也要写出漫画的启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范文评析一幅漫画的启示今天,我看了一幅名为《假文盲》的漫画,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张图画,却使我的心情感到很沉重。
漫画的内容是这样的:寒冬腊月,北风呼啸。
一位手抱孩子的母亲站在立着一块“母子上车处”的牌子的通道旁。
众所周知,“母子上车处”这一快捷通道是专门为抱小孩的乘客所设立的。
可漫画中,站在通道处的却是几个高大健壮的男士。
他们衣着体面,双手插在衣服口袋里,把窄小的通道堵得严严实实,仿佛不认识牌子上的字,对旁边抱小孩的母亲不闻不问,不管不顾。
那位抱孩子的母亲用无助的眼神望着这几个“文盲”叔叔,而他们不但不理会,甚至还闭上了眼睛。
红色牌子上“母子上车处”这五个大字显得格外刺眼。
漫画中占用“母子上车处”的人难道是真的文盲吗?不是的,他们是为了自己方便而假装不认识牌子上的字的假文盲。
这样获得的“方便”难道会让他们感到快乐吗?如今,社会进步,科技发达,知识学问上的文盲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可是道德品质上的“文盲”呢?数不胜数。
这虽然只是一幅漫画,却活生生地揭露了生活中的一些丑陋的不文明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大多数人都是文明的,可这种假文盲的现象也并不少见。
如在图书馆里,明明写着“不准大声说话”,可又有多少人在嬉戏打闹呢?又如公共汽车上,都设有“老、弱、病、残、孕”专座,可又有多少人视而不见,若无其事地坐在上面呢?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曾经说过:“人需要有一颗牺牲自己私利的心。
”但是,这幅漫画却揭示出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少人缺少一颗这样美好的心灵,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的感受。
我们是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学会奉献,而不是自私自利。
奉献是一种超越情感的升华,它凌驾于一切情感之上,只有懂得了奉献,才不会成为华君武先生笔下的假文盲。
总评:以小见大,从漫画中的不文明现象联想到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再借屠格涅夫的名言升华主题,指出“我们应该学会奉献,而不是自私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