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AdHoc网络路由

移动AdHoc网络路由
移动AdHoc网络路由

移动AdHoc网络路由

班级:2012级通信工程1班

姓名:齐瑛瑛

学号:201202030012

指导老师:郭汝静

移动AdHoc网络路由

摘要:目前,移动AdHoc 网络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而其中路由协议的性能优劣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基于对移动AdHoc网络路由的初步认识,本文主要对移动AdHoc网络路由的特点、协议分类、协议的工作过程、应用领域以及具有代表性的路由协议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这有助于了解各种路由的优点,从而更好地解决Ad hoc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Ad hoc网络;路由协议;AODV;DSR;DSDV

一、什么是AdHoc网络

移动自组网(MobileAdhocNetwork,简称Adhoc网络或MANET),是由一系列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终端组成的,不依赖于任何已有的网络基础设施的一种多跳临时自治系统。Adhoc网络中各终端通过无线链路进行协作通信,它们可以动态地接入、离开网络。正是由于Adhoc网络的这种无中心性和自组织性,使得它广泛地应用于军事战场与抢险救灾等没有预先存在通信基础设施场合下的通信。

Adhoc网络中的各个移动终端相互协作,某一终端若要与其他不在通信范围内的终端进行通信.可以通过网络中的其他终端进行分组转发,即网络中的每个移动终端除了有作为普通终端的与用户交互的功能以外,还必须具备传统分组交换网络中路由器的功能。因而,对适用于Adhoc网络的路由协议的研究,已成为网络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二、移动Ad hoc网络路由的特点

1、动态拓扑

节点具有任意移动性。此外,无线传播条件的快速改变,也导致了网络拓扑需以不可预测的方式任意和快速地改变;

2、带宽限制和变化的链路容量

移动Adhoc网络采用无线传输技术作为底层通信手段,其相对于有线信道具有较低的容量;并且由于多路访问、多径衰落、噪声和信号干扰等多种因素,使得移动节点的实际带宽小于理论上的最大带宽值;

3、能量限制节点

移动节点依靠电池提供工作所需的能量。减少功耗将是影响网络协议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4、有限的安全性

通常,移动无线网络由于采用无线信道、有限电源、分布式控制等原因,会比有线网络更易受到安全性的威胁。这些安全性的攻击包括窃听、电子欺骗和拒绝服务等攻击手段。除此之外,由于Adhoc网络本身结构特点就决定了它还具有以下特征:

5、多跳通信

无线Adhoc网相对常规通信网络而言,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在任何时

刻、任何地点不需要现有信息基础网络设施。这也是个人通信的一种体现形式;

6、分布式控制

无线Adhoc网络中的用户节点都兼备独立路由和主机功能,不存在一个网络中心控制点,用户节点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网络路由协议通常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因而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抗毁性

7、网络自主性

由于无线收发机的信号传播范围有限,Adhoc网络要求支持多跳通信。这种多跳通信由此也带来了隐藏终端、暴露终端和公平性等问题。

三、Adhoc路由协议的分类

图1

图2 动态源路由协议(DSR)是一种基于源路由的按需路由协议,由路由寻找和

路由维护两个主要机制组成。DSR 协议中,源节点知道到达目的节点的完整路径,这些路径存于路由缓存中,数据分组的包头携带该源路由。

Ad Hoc 按需距离矢量路径(AODV)是基于距离矢量的算法,其明显特点是

每个路由条均使用一个目的的节点序列号,以此确保路由是开环的,并且实现简单AODV 协议在Ad Hoc 网络中使用较为广泛。

最优化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LSR)是经典链路状态算法的最优化版本,其主

要概念是多点中继。

四、动态源路由(DSR)

1、DSR是一种基于源路由的按需路由协议,它使用源路由算法而不是逐

跳路由的方法。在DSR 中,节点有一个高缓冲区用来存放所知道的目的节过程。路由发现和点的所有路由。DSR 主要包括两个过程。路由发现和路由维护。当节点S 向节点D 发送数据时,它首先检查缓存是否存在未过期的到目的节点的路由,如果存在,则直接使用可用路由,否则启动路由发现过程。具体过程如下: 源节点A 将使用洪范法发送路由请求消息(RREQ ),RREQ 包含源节点和

目的节点地址以及唯一的标志号,中间节点转发RREQ ,并附上自己的节点标识。驱动方式划分

按需驱动路由协议

典型代表:DSR 、AODV

协议

表驱动路由协议 典型代表:OLSR 协议

如下图所示:

图3 DSR的路由发现过程

当RREQ消息到达目的节点或任何一个目的节点路由的中间节点时(此时,RREQ 中已记录了从A到G或该中间节点的所经过的节点标识),G或该中间节点将向A发送路由应答消息(RREP),该消息将包含A到G的路由信息,并反转A 到G的路由供RREP消息使用。

中间节点使用cached路由发送路由响应消息,通过混杂模式来监听和存储路由。采用分组的跳记数来低分组的生存期,延迟路由响应消息以避免本地冲突。

2、DSR的优点

(1)节点不需要周期性的发送路由广播报文。

(2)无需维护到整个网络的路由信息,节点只需要维护与之通信节点的路由,减少协议开销。

(3)能够完全消除路由环路。

(4)一次路由发现过程可以产生多条到目的节点的路由,故能够提供多条路由。

(5)可用于单向信道。

(6)支持中间节点应答使原节点快速获得路由。

3、DSR的缺点

(1)由于缓存会引起过期路由。过期路由会影响路由选择的准确性问题。

(2)数据报文的头部都需要携带完整的目的节点的路径,造成数据包的额外开销增大,降低网络带宽的利用率,不适合网络直径大的自组网,网络可扩展性不强。

(3)路由请求消息采取洪范模式,相邻节点路由请求消息可能产生传播冲突并可能发生重复广播。

五、AODV路由协议

AODV是一种反应式路由协议,它不采用周期性或触发式的路由更新机制来维护路由表,仅在传输数据的时候才发起路由请求。节点的路由表是路由发现过程建立,利用路由维护过程保护,具体过程如下:

1、路由发现过程

当有数据包需要传送但没有可用路由时,便启动路由发现过程。源节点广播一个路由请求(RREQ)分组,RREQ分组结构主要包括源节点地址,目的节点地址和广播序列号等,其中源节点地址和广播序列号唯一标识一个RREQ,当中间节点收到RREQ时,在路由表中生成一条指向源节点的反向路由,查询自己路由表中有没有到目的地址的有效路径。如果存在,则对此RREQ应答,即发送路由应答(RREP)分组;若没有则把此RREQ广播出去,直到有中间节点应答,或者最终到达目的节点,此RREQ分组停止广播。一个节点将丢弃重复收到的RREQ。中间节点或目的节点对RREQ进行应答时,通过已建立的反向路由向源节点发送RREP分组,源节点和转发此RREP的中间节点可以建立到达目的节点的正向路由。通过上面的寻路过程,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由节点就建立起来了。

2、路由维护过程

在AODV协议中,使用定期的Hello消息机制维护路由的,在活动路由中,如果节点在允许的时间间隔内没有收到下一跳节点的Hello消息,则认为该链路已断开,该节点便向上游节点发送故障报告分组,上游节点依次转发,源节点收到链路断开的信息后,若它仍要发送数据就会重新发起路由发现过程。

五、AODV和DSR的基本性能比较

图4

六、AdHoc网络的应用

Adhoc网络特殊的网络特性决定了其应用范围和有线网络的有着较大区别。它常被用于无法或者不便铺设网络设施的场合、需要快速自动组网的场合等。这些特殊的环境可能在军事环境,也存在于民用或者商业应用上,具体的应用如下:

1、移动会议:在室外临时环境中,工作团体的所有成员可以通过Ad Hoc组网方式组成一个临时网络来协同完成一项大的任务,或协同完成某个计算任务。在室内办公环境中,办公人员携带的包含收藏器的PDA可以通过Ad Hoc无线方式自动从台式机上下载电子邮件,更新工作日程表等。

2、家庭网络:通过移动联网的方式把办公室的办公环境延伸到家庭,必要时在家庭办公。或者利用我们随身携带的个人无线设备与装备了收发器的家庭电器通信,自动完成开锁、开灯、打开娱乐设备、调节空调等操作。

3、紧急服务:由于停电或其他灾害出现,网络基础设施遭到破坏时,组建一个网络帮助紧急救援人员完成必要的通信工作。

4、传感器网络:最近人们开始关注大量分布的传感器协调工作问题。传感器可以工作在危险的环境(如化学有害物质泄漏现场),通过在传感器上装备位置指示器、收发器等,将传感器所在现场的信息传送到危险现场以外,避免救援人员进入现场,收集和辨别事故信息。

5、军事无线通信:军事应用是Ad Hoc网络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因其特有的无需架设网络设施、可快速展开、抗毁性强等特点,它是数字化战场通信的首

选技术。Ad Hoc网络技术己经成为美军战术互联网的核心技术。

6、其他商业应用:如未来装备收发设备的机场预约和登机系统可以自动地与乘客携带的个人无线设备通信,完成目前的换登机牌等手续。

七、参考文献

[1] 宇宏毅.无线移动自组织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 陈林星.移动Ad Hoc网络一自组织分组无线网络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 方路平.NS.2网络模拟基础与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4] 张基温.计算机网络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库附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库附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60分) 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 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信息3、 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 4.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选择、频段选取、调制技术、扩频技术 5.扩频技术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直接序列扩频、跳频、跳时、宽带 线性调频扩频 6.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展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径加强阶段 7.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 应用相关的网络 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术、 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

9.IEEE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 10.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后台管理软件结构与组成:后台管理软件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处理 引擎、图形用户界面和后台组件四个部分组成。 11.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 预测 12.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_800MHz___915M__、、___5GHz 13.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_休眠(技术)机制、__数据融合 14.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1)机密性问题。(2)点到点的消息认证问题。(3)完整 性鉴别问题。 15.规定三种帧间间隔:短帧间间隔SIFS,长度为28s a)、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长度是SIFS加一个时隙(slot)长度,即78s b)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隔DIFS,DIFS长度=PIFS+1个时隙长度,DIFS的长度为128 s 16.任意相邻区域使用无频率交叉的频道是,如:1、6、11频道。 17.网络的基本元素SSID标示了一个无线服务,这个服务的内容

基于移动AdHoc网络的OLSR路由改进协议

第27卷 第5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Vol .27No .52005年10月 JOURNAL OFWUT (I N FORMATI O N &MANAGE MENT ENGI N EER I N G ) Oct .2005文章编号:1007-144X (2005)05-0116-04 收稿日期:2005-05-15. 作者简介:孟芳兵(1977-),男,陕西宝鸡人,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03120). 基于移动Ad Hoc 网络的OL SR 路由改进协议 孟芳兵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 要:提出了一种改进的OLSR 路由协议,改进后的协议能根据本地网络拓扑结构自适应改变HE LLO 消息和TC 消息的发送频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协议在网络吞吐量和数据传送成功率等性能上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移动Ad Hoc 网络;路由协议;OLSR;自适应改进中图法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1 引 言 移动Ad Hoc 网络的概念出现于 20世纪70年代,近年来由于便携式设备在移动性、储存能力和无线通信能力等方面的迅速发展,使得不需要固定基站支持的Ad Hoc 网络得到了广泛应用。Ad Hoc 网可以在不能利用或不便利用现有网络 基础设施的情况下提供一种通信支撑环境,因此对于军用网有着特殊意义。另外它可用于偏远地区的援救系统,或者是需要快速扩展覆盖范围的网络,如大型建筑工地。在大型会议中与会者也可利用笔记本电脑或掌上电脑在Ad Hoc 网络环境下互相传递信息。 图1描述了一个简单的移动Ad Hoc 自治网络。 图1 移动Ad Hoc 网络示意图 可见,移动Ad Hoc 网络是一种无基站支持的多跳无线网络,具有高度动态变化的拓扑结构并且网络中各节点可任意移动,各移动终端利用无线技术传送数据包。由于无线传输覆盖范围的限制,网络中任意2个节点间可能不存在直接的通 信链路,因此分组需要网络中间节点的中转才能实现通信,这使网络中各节点具有别于常规网络的重要特点,即在Ad Hoc 网中,每个用户终端(每个节点)兼备路由器和主机2种功能。因此对路由的研究在移动Ad Hoc 网络中显得尤为重要。 2 OL SR 路由协议 OLSR 路由协议 [1] 是由I ETF MANET (Mobile Ad Hoc Net w ork )工作组提出的一种表驱动式的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2] ,节点之间需要周期性地交 换各种控制信息,通过分布式计算来更新和建立自己的网络拓扑图,被邻节点选为多点中继站MPR (Multi point Relay )的节点需要周期性地向网络广播控制信息。控制信息中包含了把它选为MPR 的那些节点的信息(称为MPR Select or ),只有MPR 节点被用作路由选择节点,非MPR 节点不参与路由计算。OLSR 还利用MPR 节点有效地广播控制信息,非MPR 节点不需要转发控制信息。 OLSR 主要采用HE LLO 分组和T C 分组方式 控制分组。HELLO 用于建立1个节点的邻居表,其中包括邻居节点的地址以及本节点到邻居节点的延迟或开销,OLSR 采用周期性地广播HE LLO 分组来侦听邻居节点的状态,同时HELLO 分组用于计算该节点的MPR,HELLO 分组只在邻居节点范围内广播,不能被转发;与HELLO 分组方式相反,T C 分组必须被广播到全网,在TC 分组中包

基于位置的Adhoc网络路由协议研究报告

基于位置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摘要】基于位置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利用节点地理位置信息指导数据包的转发,具有可扩展性强,路由效率高等优点。分析了ad hoc网络中基于位置的路由协议以及位置信息服务,对几种协议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指出了基于位置的路由协议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ad hoc网络;路由;协议;位置 【abstract 】ilocation-based unicast routing protocol uses geographical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nodes to direct the forward of data package, superior to scalabi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in routing.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d location-based unicast routing protocols and loc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s for ad hoc network. analysed and pared several protocols, we pointed at the research emphasis on location-based unicast routing protocol. 【keywords 】ad hoc network;routing;protocol;location 1 引言 ad hoc网络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终端组成的多跳临时自治系统。路由协议一直是ad hoc网络研究的重点。根据不同的路由策略,ad hoc网络的路由协议可以分为基于拓扑的路由协议和基于位置的路由协议。与传统的基于拓扑的路由协议相比,基于位置的路由协议利用节点的位置信息来指导包的转发,其基本思想是利用节点的位置信息来选择下一跳,将包向目的节点的方向上进行

无线传感器网络知识点归纳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述 1、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三要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任务,无线传感器网 络的体系结构示意图,组成部分(P1-2) 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成本很低、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种多跳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范围内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或者用户 另一种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目的是协作地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 三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 任务:利用传感器节点来监测节点周围的环境,收集相关的数据,然后通过无线收发装置采用多跳路由的方式将数据发送给汇聚节点,再通过汇聚节点将数据传送到用户端,从而达到对目标区域的监测 体系结构示意图: 组成部分: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网关节点和基站 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P2-4) (1)大规模性且具有自适应性 (2)无中心和自组织 (3)网络动态性强 (4)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 (5)应用相关性 3、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组成结构(P4-6) 无线传感器节点的硬件部分一般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4部分组成。

4、常见的无线传感器节点产品,几种Crossbow公司的Mica系列节点(Mica2、 Telosb) 的硬件组成(P6) 5、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栈体系结构(P7) 1.各层协议的功能 应用层:主要任务是获取数据并进行初步处理,包括一系列基于监测任务的应用层软件 传输层:负责数据流的传输控制 网络层:主要负责路由生成与路由选择 数据链路层:负责数据成帧,帧检测,媒体访问和差错控制 物理层:实现信道的选择、无线信号的监测、信号的发送与接收等功能 2.管理平台的功能 (1)能量管理平台管理传感器节点如何使用能源。 (2)移动管理平台检测并注册传感器节点的移动,维护到汇聚节点的路由,使得传感器节点能够动态跟踪邻居的位置。 (3)任务管理平台在一个给定的区域内平衡和调度监测任务。 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P8-9) (1)军事应用 (2)智能农业和环境监测 (3)医疗健康 (4)紧急和临时场合 (5)家庭应用 (6)空间探索

Adhoc网络TORA和DSR路由协议的分析比较

Ad hoc网络TORA和DSR路由协议的分析比较 郑创明 张升华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广州510310) 摘 要: T ORA和DSR路由协议是Ad hoc网络中具有成果性的两种后应式路由协议。分别对两种路由协议的建立、维护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并给出了两种协议的优缺点。最后通过仿真从路由分组开销、路由建立时间和发送数据分组信息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 TORA DSR 路由协议 Ad hoc网络 在Ad hoc网络的路由协议中普遍认可的代表性成果有DSR[1]、TORA[2]、DSDV[3]、WRP[4]、AODV[5]、和ZRP[6]等。源头性的创新性研究主要集中在2001年以前,后续的成果多为这些协议的改进,目前路由协议的研究仍然是Ad Hoc网络成果最集中的部分。这些路由协议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路由发现策略的角度可分为先应式的路由协议(主动路由)和后应式的路由协议(按需路由)两种类型。DSR和T ORA是MANET工作组提出的比较具有成果性的后应式路由协议,本文通过深入研究DSR和T ORA的实现方法,对DSR和TORA 的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仿真进行论证。 1 动态源路由协议(DSR) 动态源路由协议DSR(Dynamic Source Rout ing)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利用了源路由[1]。也就是说,发送包的源节点知道到达目的地的完整路径,即路径所经过的节点地址有序列表。这些路径存于路由缓存器中,数据分组的包头携带该源路由。这种源路由的方法避免了数据分组经过的中间节点不停更新路由的需要,而且允许节点在转发或无意中收到数据分组时,将最新的路由信息存于它的路由缓存器中以备将来所需。协议的所有操作都是基于按需求的,允许数据分组动态的根据需要对当前路径的变化做出反应。DSR协议包含两个重要的机制:路由搜索和路由维护。 1.1 路由搜索机制 当在MANET中的一个节点要发送数据分组给一个目的节点时,路由搜索程序向网络广播路由请求RREQ(Route Request)包(该包会记录下经过的节点地址有序列表),每个接到RREQ包的节点又重广播它(但丢弃收到的重复的路由搜索包)。RREQ包格式如图1所示。 分组类型分组ID其他控制信息源地址目的地址经过的节点列表信息 图1 RREQ数据分组格式 当目的节点或路由缓存中存在通向目的地的路径的中间节点收到RREQ时,发送一个路由应答包RACK(Route Acknow ledge),把RREQ包中的路由发回给源节点。由于无线链路存在不对称性,因此RACK包不能简单的按RREQ来时的路径发回源节点,若该节点的路由缓存器内已存在回源节点的路由,则RREQ可经这条路径回源节点;否则,要启动路由搜索程序,为了避免相互寻找对方,造成路由搜索循环,在此路由搜索报文中必须附带想要发送到源节点路由应答包RACK。源节点收到RACK 包后将此路径加入其路由缓存器中。RACK格式如图2。 分组类型分组ID其他控制信息源地址目的地址路径节点列表 图2 RACK数据分组格式 1.2 路由维护机制 只有当路由在使用时,才对它进行维护。即当路径上某个节点发现数据分组无法发送到下一跳节点,从自己路由缓存中找出路由,并向源节点发送一个路由出错包(RERR),使源节点将自己的路由缓 收稿日期:2005 01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1-2.什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目的是协作地探测、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 1-4.图示说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系统架构。 1-5.传感器网络的终端探测结点由哪些部分组成?这些组成模块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1)传感模块(传感器、数模转换)、计算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模块和嵌入式软件系统 (2)传感模块负责探测目标的物理特征和现象,计算模块负责处理数据和系统管理,存储模块负责存放程序和数据,通信模块负责网络管理信息和探测数据两种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另外,电源模块负责结点供电,结点由嵌入式软件系统支撑,运行网络的五层协议。 1-8.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1)网络通信协议:类似于传统Internet网络中的TCP/IP协议体系。它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组成。 (2)网络管理平台:主要是对传感器结点自身的管理和用户对传感器网络的管理。包括拓扑控制、服务质量管理、能量管理、安全管理、移动管理、网络管理等。 (3)应用支撑平台:建立在网络通信协议和网络管理技术的基础之上。包括一系列基于监测任务的应用层软件,通过应用服务接口和网络管理接口来为终端用户提供各种具体应用的支持。 1-9.传感器网络的结构有哪些类型?分别说明各种网络结构的特征及优缺点。 (1)根据结点数目的多少,传感器网络的结构可以分为平面结构和分级结构。如果网络的规模较小,一般采用平面结构;如果网络规模很大,则必须采用分级网络结构。 (2)平面结构:

移动AdHoc网络路由

移动AdHoc网络路由 班级:2012级通信工程1班 姓名:齐瑛瑛 学号:201202030012 指导老师:郭汝静

移动AdHoc网络路由 摘要:目前,移动AdHoc 网络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而其中路由协议的性能优劣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基于对移动AdHoc网络路由的初步认识,本文主要对移动AdHoc网络路由的特点、协议分类、协议的工作过程、应用领域以及具有代表性的路由协议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这有助于了解各种路由的优点,从而更好地解决Ad hoc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Ad hoc网络;路由协议;AODV;DSR;DSDV

一、什么是AdHoc网络 移动自组网(MobileAdhocNetwork,简称Adhoc网络或MANET),是由一系列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终端组成的,不依赖于任何已有的网络基础设施的一种多跳临时自治系统。Adhoc网络中各终端通过无线链路进行协作通信,它们可以动态地接入、离开网络。正是由于Adhoc网络的这种无中心性和自组织性,使得它广泛地应用于军事战场与抢险救灾等没有预先存在通信基础设施场合下的通信。 Adhoc网络中的各个移动终端相互协作,某一终端若要与其他不在通信范围内的终端进行通信.可以通过网络中的其他终端进行分组转发,即网络中的每个移动终端除了有作为普通终端的与用户交互的功能以外,还必须具备传统分组交换网络中路由器的功能。因而,对适用于Adhoc网络的路由协议的研究,已成为网络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二、移动Ad hoc网络路由的特点 1、动态拓扑 节点具有任意移动性。此外,无线传播条件的快速改变,也导致了网络拓扑需以不可预测的方式任意和快速地改变; 2、带宽限制和变化的链路容量 移动Adhoc网络采用无线传输技术作为底层通信手段,其相对于有线信道具有较低的容量;并且由于多路访问、多径衰落、噪声和信号干扰等多种因素,使得移动节点的实际带宽小于理论上的最大带宽值; 3、能量限制节点 移动节点依靠电池提供工作所需的能量。减少功耗将是影响网络协议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4、有限的安全性 通常,移动无线网络由于采用无线信道、有限电源、分布式控制等原因,会比有线网络更易受到安全性的威胁。这些安全性的攻击包括窃听、电子欺骗和拒绝服务等攻击手段。除此之外,由于Adhoc网络本身结构特点就决定了它还具有以下特征: 5、多跳通信 无线Adhoc网相对常规通信网络而言,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在任何时

Ad Hoc网络技术

Ad Hoc网络技术 随着人们对摆脱有线网络束缚、随时随地能够实行自由通信的渴望,近几年来无线网络通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能够通过配有无线接口的便携计算机或个人数字助理来实现移动中的通信。当前的移动通信大多需要有线基础设施(如基站)的支持才能实现。为了能够在没有固定基站的地方实行通信,一种新的网络技术——AdHoc网络技术应运而生。AdHoc网络不需要有线基础设备的支持,通过移动主机自由的组网实现通信。AdHoc网络的出现推动了人们实现在任意环境下的自由通信的进程,同时它也为军事通信、灾难救助和临时通信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1AdHoc网络的概念 AdHoc网络是一种没有有线基础设施支持的移动网络,网络中的节点均由移动主机构成。AdHoc网络最初应用于军事领域,它的研究起源于战场环境下分组无线网数据通信项目,该项目由DARPA资助,其后,又在1983年和1994年实行了抗毁可适合网络 SURAN(SurvivableAdaptiveNetwork)和世界移动信息系统 GloMo(GlobalInformationSystem)项目的研究。因为无线通信和终端技术的持续发展,AdHoc网络在民用环境下也得到了发展,如需要在没有有线基础设施的地区实行临时通信时,能够很方便地通过搭建AdHoc 网络实现。 在AdHoc网络中,当两个移动主机(如图1中的主机A和B)在彼此的通信覆盖范围内时,它们能够直接通信。但是因为移动主机的通信覆盖范围有限,如果两个相距较远的主机(如图1中的主机A和C)要实行通信,则需要通过它们之间的移动主机B的转发才能实现。所以在AdHoc网络中,主机同时还是路由器,担负着寻找路由和转发报文的工作。在AdHoc网络中,每个主机的通信范围有限,所以路由一般都由多跳组成,数据通过多个主机的转发才能到达目的地。故AdHoc网络也被称为多跳无线网络。其结构如图2所示。

移动adhoc网络HOLSR路由协议研究与实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ComputerEngineeringandDesign2009。30(9)2147II ?网络与通信技术? 移动ad.hoc网络HOLSR路由协议研究与实现 黄娟,余敬东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4) 摘要:根据移动ad.hoe网络的特点分析了HOLSR分级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在控制网络中群的数量及规模、减少冗余控制分组两方面进行了改进,并基于C语言提出了一种HOLSR路由协议的实现方案。该方案结合了c语言特点主要完成了消息处理、拓扑计算、群成员管理、路由计算等功能。最后在Linux系统下实现了该方案,基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HOL-SR路由协议简单、实用、性能优越. 关键词:Ad-hoe网络;HOLSR;分级路由;群;Linux 中图法分类号:TP39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024(2009)09.2147.04 ResearchandimplementationofHOLSRroutingprotocolforAd—hocnetworks HUANGJuan.YUJing—dong (NationalLaboratoryof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 Chengdu610054,China) Abstract:AccordingtotheattributeofmobileAd—hoenetworks.theprincipleofHOLSRhierarchicalroutingprotocolisstudied,thentwoaspectsisimproved,thatistheclusternumberandscalecontrol,controlpacketredundancyreducing.AnimplementationofHOLSRroutingprotocolispresented.TheimplementationisdonecombinedwiththecharacteristicsofC,includingmessagemanagement,topo—logycalculation,clustermembermanagement,routingcalculation.Basedontheresultsanalysis,theresultshowHOLSRroutingprotocolissimple,practicalandsuperiorperformance. Keywords:Ad-hoenetworks;HOLSR;hierarchicalmutingprotocol;cluster;Linux 0引言 移动AdHoe网络“1是由一组可移动的无线节点组成的多跳无线网络。这种多跳无线网络没有基站一类的基础通信设施,依靠节点之间在无线信道上的相互感知与协调,构成网络通信环境,移动节点既是主机也是路由器。与有中心网络相比,移动AdHoe网更坚固,更耐用,而且不需要提供固定的骨干设施,用户就可以通过无线网络瓦通。因此移动AdHoe网主要应用于军事l二,以及一些紧急情况,如受灾地区的通信、边远地区和勘探等场合的通信。 l移动Adhoe网络的路由技术 在多跳和移动通信环境下,节点间的通信关系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需要采用一定的自组织算法,及时掌握动态变化中的网络拓扑结构,为网络中的通信寻找路由。 大部分移动AdHoe网络的路由协议假设节点具有相用的处理和通信能力,即网络是同构的。对于同构的网络,路由协议根据路由发现策略可分为:主动路由协议(如optimizedlinkstateroutingo“,0LSR)和按需路由协议(如011.demanddis—taaceVOCt一,AODV)两种类型嘲。OLSR、AODV的节点都有多个接口,然而都采用了平面结构,这种方法没有考虑接口的通信能力,增加了控制开销。 然而,在大多数军事战术情况下,AdHoe无线网络是异构的,组成的移动设备的配备接口具有不同的通信能力,频带,电池寿命等。为了在异构AdHoe网络解决这一复杂问题的路由,可将网络细分为一个层次规模较小的网络,每个一级负责自己的路由嘲。在分级路由协议中,节点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进行分群,每个群由一个群首和多个普通节点组成。普通节点只知道其群内的所有信息,群首节点除了知道其群内的所有信息,还知道其它对等群的成员信息。这种方法每个节点只用维护一个比较小的路由表,减小了资源开销,缩短了路南收敛时间。 目前提出的针对异构移动Adhoe网络的分级路由协议主要有:HSR用(hierarehkalstaterouting)、LANMAR蚓(1andmarkromagprotoc01)、HOLSRI”oghieraarhicaloptimizedlinkstateroutingprotoc01)。 2HOLSR路由协议 2.1协议概述 HOLSR协议是以节点性能的高低来进行群组的划分和 收稿日期:2008-05.19:修订日期:2008.08.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577007)。 作者简岔:黄娟(1982一),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的组网与路由技术;余敬东(1968~),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无线移动自组网、通信信号侦察、通信中的信号处理。E-mail:live6743@,sina.coin 万方数据

基于AdHoc和移动IP的无线移动网络技术分析与研究

?42? 计算机与信息计术 网络天地 基于Ad Hoc 和移动IP 的无线移动 网络技术分析与研究 许绘香 张 慧 (中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15) 摘 要 简要介绍了Ad Hoc 和移动IP 的工作原理,探讨了一种基于Ad Hoc 和移动IP 集成的无线移动网络体系结构, 并分析了其工作过程和服务性能。 关键词 Ad Hoc 移动IP 无线移动网络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移动互联网(Wireless Mobile Internet)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使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无缝地接入,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通信业的面貌。目前,通过移动IP 实现Ad Hoc 接入Internet 以拓展互联网的无线应用范围,正成为无线移动网络技术的研究热点。 1 Ad Hoc 网络和移动IP 技术概述 1.1 Ad Hoc 网络概述 Ad Hoc 网络即自组网(Self Organized Network),是一种特殊的对等式网络,它使用无线通信技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网络中所有节点的地位平等,无需设置任何的中心控制节点,也被称为多跳无线网(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 )、无固定设施的网络(Infrastructureless Network),具有无中心、自组织、多跳路由、动态拓扑等特点。Ad Hoc 网络通过移动节点间的相互协作来进行网络互联,而不依赖于任何固定的网络基础设施,每个移动节点都具有报文转发能力;当一个节点需要和另一个节点通信时,它或使用直接的无线链路,或通过到目的节点的多个中间节点的转发,即经过多跳路由,从而实现网络的自动组织和运行。Ad Hoc 网络路由协议通常被分为两类:先验式(proactive)和反应式(reactive)。先验式协议通过周期性路由控制信息的交换,每个节点始终维护到网络中所有节点的路由,如DSDV 和OLSR;反应式协议在节点需要时才发现路由,并且仅维护活动路由,如AODV 和DSR。 1.2 移动IP 概述 移动 IP 是用于移动主机移动性管理的一组网络层协议,其目的是使移动中的主机在保持原IP 地址不变的条件下能保持通信,类似于移动电话系统中的漫游,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移动通信系统。它定义了四个功能实体:移动主机(mobile host)、通信主机(corresponding host)、家乡代理(home agent)和外地代理(foreign agent)。移动主机是一个能在子网间移动的主机,当Internet 上的通信主机向移动主机发送IP 数据包时,数据包将交付到移动主机的家乡网络, 若移动主机离开了家乡网络,数据包将通过隧道(tunnel)机制交付到外地网络,外地代理负责拆封数据包并转发到移动主机。 2 Ad Hoc 和移动IP 集成原因分析 Ad Hoc 网络有很强的独立性,但它所使用的路由算法大多数只适用于单个Ad Hoc 网络,很少涉及如何实现Ad Hoc 网络与Internet 的互联,这些因素使它难以大范围与互联网通信。 移动IP 使节点在不同的子网间切换时仍可保持正在进行的通信,它提供了一种IP 路由机制,使移动节点能够以一个永久的IP 地址连接到任何子网中,它的扩展性使其能在整个Internet 上应用。 为了达到Ad Hoc 网络中的移动主机可以在不同的Ad Hoc 网络间移动和随时接入互联网,我们利用移动IP 的可扩展及可在不同网络中漫游的特性,从而实现Ad Hoc 网络与Internet 的互联。 3 Ad Hoc 和移动IP 结合的体系结构及工作过程 近几年,许多国内外学者从事Ad Hoc 网络和移动IP 集成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在此我们以图1所示的简单结构模型为例来探讨Ad Hoc 和移动IP 的结合思想及工作过程。 图1 体系结构 3.1体系结构 在图1所描述的体系结构中,无线移动网络由多个Ad Hoc 网组成,每个Ad Hoc 网相当于一个子网,它们都通过相应的网关(即基站)接入Internet,每个网关需配置两块网卡:

《无线传感器网络》选修课试题

2007级网络工程本科专业选修课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60分) 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观察者 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发布感知信息 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处理、控制和通信等 4、传感器网络常见的时间同步机制有: 5、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的选择、频段的选择、调制技术和扩频技术 6扩频技术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直接序列扩频、跳频、跳时、宽带线性调频扩频 7、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周期性的兴趣扩散、梯度建立和路径加强 8、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 9、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术、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等 10、IEEE 802.15.4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和MAC层的标准 11、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后台管理软件结构与组成:后台管理软件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处理引擎、图形用户界面和后台组件四个部分组成。 12、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预测 13、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868MHZ、915MHZ、2.4GHZ 5GHZ 14、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休眠机制、数据融合等, 15、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1) 机密性问题。 (2) 点到点的消息认证问题。 (3) 完整性鉴别问题。 16、802.11规定三种帧间间隔:短帧间间隔SIFS,长度为 28 ?s 、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长度是 SIFS 加一个时隙(slot)长度,即78 ?s 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隔DIFS ,DIFS长度=PIFS +1个时隙长度,DIFS 的长度为 128 ?s 17、任意相邻区域使用无频率交叉的频道是,如:1、6、11频道。 18、802.11网络的基本元素SSID标示了一个无线服务,这个服务的内容包括了:接入速

无线Adhoc网络技术

无线Adhoc网络技术 摘要: 无线Adhoc网络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网络。文章详细介绍了无线Adhoc网络的由来、主要特征、关键技术和应用等方面,并展望了它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Adhoc网络;路由技术;安全问题;互联;分层自组网;多跳网 ABSTRACT: 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wirelesscommunicationtechnologi es,thewirel essAdhocnetworkcomesupasanewtypeofnetwork.Thispaperdes cribestheorig in,features,keytechnologiesandapplicationsoftheAdhocnetworki ndetail ,andforecastsitsdevelopmenttrends. KEYWORDS: Adhocnetwork;Routingtechnology;Securityproblem;Interconnec

tion;Hier archicalself-organizingnetworks;Multi-hopnetwork 近几年,无线网络在支持移动性方面的发展非常迅速。按照移动通信系统是否具有基础设施,可以把移动无线网络分成两类。 第1种类型是具有基础设施的网络。移动节点借助于通信范围内最近的基站实现通信。在这样的网络里,移动节点相当于移动终端,它不具备路由功能,而只有移动交换机负责路由和交换功能。这种类型网络的典型例子有蜂窝无线系统、办公室无线局域网等。 移动无线网络的第2种类型是一种无基础设施的移动网络,也就是无线Adhoc网(见图1)。它是一种自治的无线多跳网,整个网络没有固定的基础设施,也没有固定的路由器,所有节点都是移动的,并且都能以任意方式动态地保持与其它节点的联系。在这种环境中,由于终端的无线覆盖范围的有限性,两个无法直接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可以借助于其它节点进行分组转发。每一个节点都可以说是一个路由器,它们要能完成发现和维持到其它节点路由的功能。典型例子有交互式的讲演,可以共享信息的商业会议,战场上的信息中继,以及紧急通信需要。

搭建Adhoc无线网络

实训项目18搭建Ad-hoc无线对等网络【实验目的】 掌握Ad-hoc无线对等网络的基本原理。 掌握组建Ad-hoc无线对等网络基本方法。 【实验仪器和设备】 计算机3台、TP-LINK TL-WN821N 无线网卡2块。每3名同学为一组。 实验组网图如图18-1所示。 STA STA 图18-1实验组网图 【实验步骤】 Ad-hoc模式无线网络架设步骤如下: 1 ?安装无线网卡及驱动程序 如果客户端没有内置的无线网卡,则首先需要安装无线网卡TP-LINK TL-WN821N 。安装好硬件后,操作系统自动识别到新加硬件,提示安装驱动程序。若未提示,可在“控制面 板”的“系统”中的“设备管理器”,如图18-2、18-3所示。

图18-3安装无线网卡驱动( 2) 在图18-3中可以看到新设备名称,但工作不正常,是因为 没有安装网卡驱动 图18-2安装无线网卡驱动( 1 )

这时需要安装此网卡驱动程序TL-WN821N.rar 中的setup.exe。安装过程如下图18-4、图18-5、图18-6、图18-7、图18-8 所示。 图18-4无线网卡驱动程序安装(1) 图18-5无线网卡驱动程序安装(2) 图18-6无线网卡驱动程序安装(3)

图18-7无线网卡驱动程序安装(4) 图18-8无线网卡驱动程序安装(5) 此时在设备管理系中可以看到 如图 18-9 所示设备。

图18-9无线网卡安装完成 2.查看"无线连接”图标 单击桌面右下角无线网络图标,出现如图18-9所示信息。 图18-9查看无线网络3?在Win7中配置无线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 1-2.什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目的是协作地探测、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 1-4.图示说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系统架构。 1-5.传感器网络的终端探测结点由哪些部分组成这些组成模块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1)传感模块(传感器、数模转换)、计算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模块和嵌入式软件系统 (2)传感模块负责探测目标的物理特征和现象,计算模块负责处理数据和系统管理,存储模块负责存放程序和数据,通信模块负责网络管理信息和探测数据两种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另外,电源模块负责结点供电,结点由嵌入式软件系统支撑,运行网络的五层协议。 1-8.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 (1)网络通信协议:类似于传统Internet网络中的TCP/IP协议体系。它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组成。 (2)网络管理平台:主要是对传感器结点自身的管理和用户对传感器网络的管理。包括拓扑控制、服务质量管理、能量管理、安全管理、移动管理、网络管理等。 (3)应用支撑平台:建立在网络通信协议和网络管理技术的基础之上。包括一系列基于监测任务的应用层软件,通过应用服务接口和网络管理接口来为终端用户提供各种具体应用的支持。 1-9.传感器网络的结构有哪些类型分别说明各种网络结构的特征及优缺点。 (1)根据结点数目的多少,传感器网络的结构可以分为平面结构和分级结构。如果网络的规模较小,一般采用平面结构;如果网络规模很大,则必须采用分级网络结构。

(2)平面结构: > 特征:平面结构的网络比较简单,所有结点的地位平等,所以又可以称为对等式结构。 优点:源结点和目的结点之间一般存在多条路径,网络负荷由这些路径共同承担。一般情况下不存在瓶颈,网络比较健壮。 缺点:①影响网络数据的传输速率,甚至造成网络崩溃。②整个系统宏观上会损耗巨大能量。③可扩充性差,需要大量控制消息。 分级结构: 特征:传感器网络被划分为多个簇,每个簇由一个簇头和多个簇成员组成。这些簇头形成了高一级的网络。簇头结点负责簇间数据的转发,簇成员只负责数据的采集。 优点:①大大减少了网络中路由控制信息的数量,具有很好的可扩充性。②簇头可以随时选举产生,具有很强的抗毁性。 缺点:簇头的能量消耗较大,很难进人休眠状态。 1-13.讨论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潜在的应用。 (1)< (2)用在智能家具系统中,将传感器嵌入家具和家电中,使其与执行单元组成无线网络,与因特网连接在一起。 (3)用在智能医疗中,将传感器嵌入医疗设备中,使其能接入因特网,将患者数据传送至医生终端。 (4)用在只能交通中,运用无线传感器监测路面、车流等情况。 2-2.传感器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2-5.集成传感器的特点是什么 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强、性能好。 2-7.传感器的一般特性包括哪些指标 : 灵敏度、响应特性、线性范围、稳定性、重复性、漂移、精度、分辨(力)、迟滞。 2-15.如何进行传感器的正确选型 1.测量对象与环境:分析被测量的特点和传感器的使用条件选择何种原理的传感器。 2.灵敏度:选择较高信噪比的传感器,并选择适合的灵敏度方向。 3.频率响应特性:根据信号的特点选择相应的传感器响应频率,以及延时短的传感器。 4.线性范围:传感器种类确定后观察其量程是否满足要求,并且选择误差小的传感器。 5.稳定性:根据使用环境选择何时的传感器或采用适当的措施减小环境影响,尽量选择稳定性好的传感器。 6.精度:选择满足要求的,相对便宜的传感器。 : 2-17.简述磁阻传感器探测运动车辆的原理。 磁阻传感器在探测磁场的通知探测获得车轮速度、磁迹、车辆出现和运动方向等。使用磁性传感器探测方向、角度或电流值,可以间接测定这些数值。因为这些属性变量必须对相应的磁场产生变化,一旦磁传感器检测出场强变化,则采用一些信号处理办法,将传感器信号转换成需要的参数值。 3-2.无线网络通信系统为什么要进行调制和解调调制有哪些方法 (1)调制和解调技术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调制对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采用什

【CN109996308A】一种基于能量优化的移动adhoc网络路由方法及装置【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61145.2 (22)申请日 2019.03.04 (71)申请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地址 710071 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72)发明人 相征 张阿鑫 任鹏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代理人 张捷 (51)Int.Cl. H04W 40/10(2009.01) H04W 40/24(2009.01) H04W 84/18(2009.01) (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能量优化的移动ad hoc网络路由方法及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优化的移动ad hoc网络路由方法,包括:获取每个节点的能量水平E;根据所述节点的能量水平E得到路径均衡能量水平RELWT;选取所述路径均衡能量水平最小的路径作为最优路径传输数据。本发明基于经典的AODV协议,在关键点上使用本发明的算法和策略来进行路由发现和路由维护,在保留AODV协议的一些优良性能的同时,在路由跳数和能量优化之间做了一个折中,促进了网络能量的均衡使用,避免了某些节点能量过度使用而导致断链,降低了路由失效的次数,使得链路更趋稳定,同时,也避免了部分节点能量过早耗尽导致的整个网络瘫痪问题, 延长了网络的生存期。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CN 109996308 A 2019.07.09 C N 109996308 A

1.一种基于能量优化的移动ad hoc网络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每个节点的能量水平E; 根据所述节点的能量水平E得到路径均衡能量水平RELWT; 选取所述路径均衡能量水平最小的路径作为最优路径传输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优化的移动ad hoc网络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节点的能量水平E得到路径均衡能量水平RELWT包括: 根据节点的能量水平E得到链路能量水平EL; 根据所述链路能量水平EL得到链路均衡能量水平ELWT; 根据所述链路均衡能量水平ELWT得到路径均衡能量水平REL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优化的移动ad hoc网络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的能量水平E为该节点此刻剩余的能量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优化的移动ad hoc网络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节点的能量水平E得到链路能量水平EL包括: 当判断链路的两个节点中没有中间节点时,则选择链路能量水平EL为阈值最大值;当判断链路的两个节点中有一个为中间节点时,则选择链路能量水平EL为该中间节点的能量水平; 当判断链路的两个节点均为中间节点时,则选择链路能量水平EL为两个中间节点的能量水平中较小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优化的移动ad hoc网络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链路能量水平EL得到链路均衡能量水平ELWT包括: 根据链路能量水平EL得到均衡函数F(EL); 用所述均衡函数F(EL)的值表示链路均衡能量水平ELWT。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优化的移动ad hoc网络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衡函数F(EL)为: 其中,EL为链路能量水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优化的移动ad hoc网络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链路均衡能量水平ELWT得到路径均衡能量水平RELWT,包括: 根据所述链路均衡能量水平ELWT计算路径均衡能量水平RELWT。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优化的移动ad hoc网络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径均衡能量水平RELWT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m为该路径的跳数,ELWT max 为该路径中链路均衡能量水平的最大值,EL min 为该路径中链路能量水平的最小值。 9.一种基于能量优化的移动ad hoc网络路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节点的能量水平E;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2CN 109996308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