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堇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三色堇(蝴蝶花)的采种播种繁殖技术

三色堇(蝴蝶花)的采种播种繁殖技术
三色堇属堇菜科三色堇属1年生草本花卉植物,又趁蝴蝶花。
性喜阳光充足、凉爽和富含有机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环境条件生长,植株健壮,茎、叶、花繁茂,较耐寒。
三色堇主要采用种子繁殖,亦可进行组培繁殖。
种子繁殖有采种、播种、移栽三个工作程序。
①采种。
三色堇开花时呈下垂状,当果实成熟就要昂起,果皮变白时立即采收,否则蒴果经日晒干燥而开裂,会将种子弹出散落。
对采收的种子必须晾干保存。
三色堇的繁殖
②播种。
在长江流域,一般在8月底9月初播种,选用光照充足和排水良好沙质土壤地块作为育苗地,整成苗床,压平后再播种,也可选用浅泥盆播种。
覆土厚度均为种子直径的2~3倍。
播种后浇1次透水并立即适当遮荫,当种苗出齐时将遮荫物揭去。
三色堇的繁殖
③移栽。
当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可移栽到小盆或苗床培养,苗床培养的株行距为4厘米×5厘米左右;当幼苗长出8片真叶时,便可进行第2次移栽,定植的花坛,花境或口径12~15厘米的大泥盆中,每盆3株;花坛中的株行距为15里×20厘米。
移栽前需浇施1次稀薄肥水,带肥水移栽,可提高成活率。
大花三色堇FPNI―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大花三色堇FPNI―PCR反应体系的优化摘要:融合引物与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fusion primer and nested integrated PCR,FPNI-PCR)是一种分离并扩增已知序列旁未知序列的有效方法。
以大花三色堇(Viola×wittrockiana Gams.)为材料,为提高FPNI-PCR产物特异性,增加条带清晰度,降低非特异性条带的干扰,对FPNI-PCR反应体系中第1轮的模板DNA浓度进行对比,优化了第3轮反应中引物浓度、Taq DNA 聚合酶浓度、缓冲液用量,筛选了第3轮特异性引物的退火温度,进一步完善了FPNI-PCR反应体系。
各因素优化比对试验表明:FPNI-PCR第1轮反应体系应以稀释后的DNA为模板,20 μL体系中,用量在4.5~10 ng。
第3轮最优反应体系为:20 μL反应体系中,特异性引物浓度0.2 μmol/L,引物SP2浓度0.75 μmol/L,Taq DNA 酶用量1.0 U,dNTP用量2 μL,10×buffer(20 mmol/L,Mg2+ plus)用量2 μL,模板1 μL(第2轮反应稀释100倍后取1 μL为模板),ddH2O补足。
第3轮反应中,退火温度为64 ℃或66 ℃时条带最为清晰。
关键词:大花三色堇;FPNI-PCR;体系优化中图分类号:Q785文献标志码:A[HK]融合引物与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fusion primer and nested integrated PCR,FPNI-PCR)是一种基于热不对称交错PCR (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TAIL-PCR)技术原理的PCR方法[1],主要是利用目标序列旁的已知序列设计3 个嵌套特异性引物,与给出的9个特殊设计的随机简并引物(arbitrary degenerate prime,AD)相结合,进行1次巢式反应,并在简并引物的基础上设计2个嵌套的特殊引物替换第1轮PCR所用随机引物用于第2、3轮的扩增。
三色堇与角堇花色,花斑遗传规律及组织培养的研究

三色堇与角堇花色,花斑遗传规律及组织培养的研究
三色堇与角堇花色是在植物分类学中最重要的表型性状之一,作为
苔藓植物中代表性物种,角堇花色与三色堇花色在植物学上具有重要
的研究价值。
一、三色堇与角堇花色的特征
1、三色堇花色:它由绿色、白色和紫色组成,具有明显的形状差异性,颜色炽热明亮,花斑分布均匀,构成一个明妆精致的唯美图案,是植
物演化中的标志性表现。
2、角堇花色:它由红色、紫色和白色组成,具有相对独特的物种性状,其花斑的形状特点是椭圆形,即长度超过其宽度,它们构成一个细致
复杂的美丽图案,使整体显得鲜艳夺目,令人难以移开视线。
二、花斑遗传规律
1、连锁遗传:角堇花色属于真连锁遗传,其花斑及颜色的分布主要受
其祖先的遗传影响,而同一个物种,不同型号间花斑特征也可能存在
差异,受单个基因的影响。
2、多基因遗传:莎草科植物有多种外形特征,其形态表现受多种基因
组合的控制,无论是具有差异的基因组合,还是单个基因对花斑形状、颜色等外表现形式的影响,都会影响到其花斑特征。
三、组织培养
1、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特异细胞研究:利用特异细胞去模拟植物的培养,进行。
三色堇的栽培管理技术

03
三色堇的管理技术
浇水管理
浇水原则
三色堇浇水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即浇水时要确保土壤充 分湿润,避免过干或过湿。
浇水频率
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浇水频率。在生长旺季,应保持土 壤湿润,而在冬季则应适当减少浇水次数。
浇水方式
采用喷壶或滴灌的方式浇水,避免直接冲刷叶片,以免造成叶片腐 烂或病害传播。
三色堇的栽培管理技术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三色堇的简介 • 三色堇的栽培技术 • 三色堇的管理技术 • 三色堇的应用价值 • 三色堇的未来发展前景
01
三色堇的简介
三色堇的形态特征
花瓣
三色堇的花朵由五片花瓣组成, 其中中间的一片花瓣通常有深色 的斑点或条纹,形成所谓的“眼
状斑”。
叶片
三色堇的叶子呈心形或圆形,边缘 有锯齿,叶面通常有浓密的细毛。
高度
三色堇属于多年生植物,高度通常 在10~30厘米之间,但也有一些品 种可以达到45厘米。
三色堇的生态习性
01
02
03
光照
三色堇需要充足的阳光, 每天至少需要6个小时的 光照。
温度
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15~25℃,耐寒性较好, 能耐受零下15℃的低温。
水分
三色堇喜欢湿润的环境, 但也要避免过度浇水,保 持土壤湿润即可。
三色堇的分布范围
原产地
三色堇原产于欧洲,特别是中欧和东欧地区。
世界分布
现在三色堇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包括北美洲、亚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
02
三色堇的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选择健康、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条 件下进行播种,保持土壤湿润,等待 发芽。
三色堇的栽培管理技术

VS
水分
三色堇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也要注意避 免过度浇水造成积水。生长期间应保持土 壤湿润,开花期间应适当控制浇水,以免 花朵凋谢。
注意肥料和修剪
肥料
三色堇需要定期施肥,以提供足够的营养供 其生长和开花。在生长期间,可以每2周施 用一次氮磷钾复合肥,开花期间应适当减少 施肥量。
修剪
为了保持三色堇的株型和促进开花,需要进 行适当的修剪。修剪时应剪去残花、弱枝和 病枝,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和开花。同时, 修剪也可以控制植株高度,使株型更加紧凑 美观。
除草松土
除草
定期除草,保持土壤表面干净,避免杂草与三色堇争夺养分。除草时要小心,避 免伤害根系。
松土
定期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有利于根系生长。松土时要注意不要伤及根系。
修剪与摘心
修剪
生长期间应定期修剪,去除枯黄叶片 和残花,保持植株美观。修剪时应注 意保持适当株型。
摘心
摘心可以促进分枝生长,使植株更加 丰满。当三色堇长到一定高度时,可 进行摘心处理。
播种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合理安 排播种密度,确保植株生长良好。
移植技术
01
02
03
移植时间
选择在幼苗长出3-4片真 叶时进行移植,避开高温 和阴雨天气。
移植方法
将幼苗挖出,移栽到准备 好的土壤中,浇足水,保 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
移植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 ,合理安排移植密度,确 保植株生长良好。
03
三色堇的管理技术
浇水与施肥
浇水
三色堇喜湿润,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干或过湿 。在炎热夏季,应增加浇水频率,以保持植株水分平衡。冬 季则应减少浇水,以免土壤冻结。
三色堇的育苗与栽培养护技术

雾浇 足 水 , 免 直接 在 床面 上 冲灌 , 防床 面板 结 和种 子 避 以
淋 失 。 保持 苗床湿 润 , 土后要 用薄 膜及 遮 阳网等覆 盖 , 为 覆 覆盖物在 大部分 幼苗 出土后应及 时撤除 。
瓣缘 波状等 品种 。 高 1 株 5~2 e 全株光 滑 , 长多分 枝 , 5 m, 茎
常 倾 卧地 面 。 叶互生 , 生 叶 圆心脏 形 , 基 茎生 叶 较狭 。 花腋 生 , 总梗 及2 苞 片 , 大 , 径25 —5 m, 瓣5, 整 有 小 花 花 . e 花 不 齐 , 瓣有 短而钝 的距 , 一 下面 花瓣有 线形 附属 体 , 向后伸入 距 内 ; 色通 常 为 黄 、 、 花 白 紫三 色 , 有 纯 白 、 堇 、 、 、 还 紫 蓝 青
科 堇菜 属 多年 生 草本 植 物 。 作 二年 生 栽培 , 常 是花 坛 常用
在8~ 9 。 已 经做 好 的苗 床 , 月 对 在播 种 前重 新 进行 整 地 ,
确保 床 面土 壤 细 、 、 , 种 介质 的p 平 实 播 H值55 —62 过低 . .,
会 导致 缺 硼 , 引起 叶端发 焦 。 果苗床 过 于干旱 , 如 可在播前 1~2 浇 1 d 次透水 。 播种 应采 用细 沙混合 撒播 方式 , 种后 播 覆 土 的厚度 为 种 子直 径 的2 , 子播 种 后应 立 即用 细 喷 倍 种
考。 关键 词 : 色堇 ; 三 播种 育苗 ; 栽培 养护 中图分类 号s 8 6 文献标识 码B 文 章编号 1 0— 1( 0 7 7 0 7 3 21 0)O — 1— 0 4 1 0 2 5
盆栽花卉三色堇栽培养殖

栽种土壤
使用疏松而不太粘的土壤进行栽种 。
03
02
进行分株
将老株分成了几份,每份带有一两 个新芽。
控制温度
保持温度在15℃左右,有利于新芽 的生长。
04
扦插繁殖成功经验分享
选择插条
选择嫩枝作为插条,此时细胞活性强,存活率相对高。
进行消毒
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对插条进行消毒,避免细菌感染。
控制湿度
保持土壤湿润,湿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插条腐烂。
遮荫养护
在光照强烈时进行遮荫处理,避免插条失水过多而死亡。
05
盆栽花卉三色堇观赏价值提升 途径探讨
品种选择与搭配技巧探讨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盆栽种植的三色堇品种,如色 彩鲜艳、花期长、生长健壮的品种。
VS
搭配技巧
根据三色堇的花色、株型、生长习性等因 素进行合理搭配,营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 效果。
土壤改良
在盆土中加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
播种与育苗方法
播种时间
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播种,播种前种子要进行消 毒处理。
播种方法
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薄土,然 后轻轻压实。
苗期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病虫害发生。
移植与定植操作
01
02
03
移植时间
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进 行移植,移植前要准备好 盆土。
加强通风和光照
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可 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施肥
避免过度施肥和施用未腐熟的 肥料,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盆栽花卉的生长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
三色堇的栽培技术

病虫害
植株老化
三色堇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蚜虫、 白粉病等,对植株的健康和生长造成威胁 。
长时间栽培的三色堇,可能会出现植株老 化现象,如枝叶枯黄、开花能力下降等, 影响其观赏价值。
解决方案
控制浇水
在栽培三色堇时,要合理控制浇水,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植 株徒长。一般来说,浇水时要确保土壤湿润,但不过于潮 湿。
三色堇在园林中广泛应用,可以作为花坛、花带 、花丛等景观的构成材料,增添色彩和生机。
切花观赏
三色堇的花朵色彩鲜艳,花瓣层次分明,具有很 高的观赏价值,适合作为切花观赏。
3
组合盆栽
三色堇可以与其他花卉搭配组合,形成丰富多彩 的盆栽景观,增加家居的装饰效果。
室内盆栽
01
室内环境适应
三色堇适合在室内生长,但需要 注意通风和光照条件,避免过于 潮湿和阴暗的环境。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苗期管理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及时浇水,避免过度浇水 导致根部腐烂。
施肥和管理
施肥计划
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定期施用适量的肥料, 以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
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部腐烂 。
修剪
定期修剪枯黄的叶子和花朵,保持植物整洁 。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
三色堇易受病害影响,如白粉病 、黑斑病等。
温度和光照控制
温度要求
三色堇喜欢温暖的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在夏季高温时,需要注意遮阴和通风,避免高温 对植物造成伤害。
光照需求
三色堇需要充足的光照,每天至少需要接受6-8小时的直射阳光。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 用人工光源来补充光照。
05
三色堇的应用与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培养基
MS BA / +NAA 1m L + 2 mg L 0.
顶芽作为外植体 , 分析不 同激素对三色堇培养过程
中 的污 染 率 、 亡 率 和 成 活率 的影 响 , 选 适 合 的 死 筛 初 代 培 养 基 , 现 三 色 堇 的快 速 繁 殖 , 实 以满 足 市 场
1 . 试 验方 法 2
1 . 外植体 消 毒 .1 2 外 植 体 采 集 后 , 用 清 水 冲 洗 , 用洗 衣 粉 浸 先 再 泡、 清洗 , 去泥 土 , 洗 最后 用蒸 馏水 冲洗 干净 。
MS B 0  ̄L N .m / + A1 m + AA 1 gL 0
将 配 好 的培 养基 分 装在 洗 净控 干 的 三角 瓶 中 , 用双 层 封 口膜 封 口, 后 在高 压灭 菌 锅 中 高温 高压 然 灭 菌 2 n 0mi。在 超 净 工 作 台将 三 色 堇 顶 芽 分 别 转
7mi , 理较 老顶 芽 8 l 、2 1 n n处 、0 l 、4 mi。
③ 不 同顶 芽 消 毒 试 验 。对 带 叶较 多 和带 叶较 少 的三 色堇顶 芽 , 先使 用酒 精处 理 2 , 使用 升 汞 0S再
分别 处理 6 8 1 n 、 、0mi。 1 . 培养基 配置 及无 菌培 养 .2 2
以 MS(/MS 为基 本 培 养 基 , 加 3 1 2 ) 添 %蔗 糖 ,
0 %琼 脂 ,H值 5 , . 6 p . 附加 不 同质 量浓 度 的激 素 8 ( A、 A 配制 1 种 初 代 培 养 基 ( 1 , 过 B N A) 0 表 )经
1 1o 01 a 温高 压处 理 2 n 2 C、. MP 高 5 0 mi。
需求 。
1 材料 与方法 11 试 验材 料 .
MS B + A2m ̄L N A .reL + A 02e MS B m + A .m + A2  ̄L N A05 L (/) + A02  ̄L N .m / 1 MS B .m + AA01 gL 2 MS B m + A .reL + A 3  ̄L N A02e
①使用升汞作为消毒剂处理顶 芽。用升汞处
收稿 日期 :0 2 0 — 2 2 1— 1 1
—
26 一
接 入 1 0 培养基 进行 培养 。 ~1 号 1 . 培养 条件 .3 2 温度 2 3~2 5℃ , 照 强 度 120~150l, 光 0 0 光 x 照 9~1 d 6h 。培养 期 间定期 调查幼 苗 的生长情 况 。 /
2 2正 01
辽 宁 林
业 科
技
2 2 01 N o2
第 2期
J u n l f Li o i g o r a o a n n Fo e ty c e e& T c n o y r sr S inc e h ol g
三色堇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姚 立 平
( 辽宁省森林 经营研究所 , 辽宁 丹东 18 0 ) 1 02
理 三色 堇幼 嫩 顶芽 3 5 7 n 处 理较 老 顶芽 8 1 、 、 、 ; mi 、0
l 1 i 2、 4m n。
② 使 用酒 精 和 升 汞作 为 消毒 剂 处 理 顶 芽 。先
1 2
3
用 酒 精 处 理 2 , 用 升 汞 处 理 幼 嫩 顶 芽 3 5 0S 再 、、
等 , 这 些 方 法 的繁殖 系数 较 小 , 别 是 经 多 代 繁 但 特 殖后 , 常造 成种 性 退化 , 至 病毒 积 累 , 响 三色 堇 甚 影 的产 量 和 品质 。利 用 组织 培养 技 术 , 能够 加快 三 色 堇 的繁 殖 速度 , 短 培育 周期 。本研 究 采用 三色 堇 缩
MS B .m + AA01 L + A02  ̄L N .m
MS B m ̄ + AA04 L + A4 L N -m MS B m ̄ + AA06 L + A6 L N .m
M顶芽作为供试材料。
院种植 ,8 1 世纪开始育种 ,0 2 世纪 中期得到花色艳
丽 而 又纯 净 的 品种 , 在 世 界 各 地 广 为栽 种 , 色 现 其
彩丰富 , 有纯紫 、 金黄 、 砖红 、 、 白色等 , 橙 纯 是现今 流行 的花 坛 、 盆栽及 庭 院花卉 。 传统 的三色堇 主要 采用种 子繁殖 、 扦插 繁殖
摘 要 : 以三 色堇顶 芽为材料 , 采用升汞消毒 , 酒精与升汞混合消毒 , 经不同时间、 不同材料 、 同培 不 养基对比试验 , 结果发现 : 色堇初代培养基最适配方为MS B mg + A 2 / 。项 芽先用 三 + A2 / N A 0 L L .mg 酒精 消毒 2 后 用升汞 消毒 , 0s 幼嫩顶 芽用升汞 处理 5 n 而较 老 顶 芽处理 8 0mi, 活 率均最 高 。 , mi ~1 n 成 关键词 : 三色堇; 消毒 方法; 初代培养 中图分类 号 :7 23 S2 .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11 1 (0 2 0 —0 60 1 0 —7 4 2 1 )20 2 —3
三色 堇 (i aroo) Vo i lr属堇 菜科 堇菜属 1 l tc 年生 或 多 年生 草 本 植 物 , 名 蝴 蝶 花 、 脸 花 、 儿 脸 、 别 鬼 猫 人 面 花 等 。株 高 1 ~3 m, 有 分 枝 , 0 0c 茎 叶互 生 , 长 有 叶柄 , 期 4~6 , 花 月 果期 5~ 月 。花 不 整 齐 , 7 花瓣 圆形 , 常 每花 有 黄 、 、 通 紫 白等 3 颜 色 , 名 “ 色 种 故 三 堇” 。三 色 堇原 产 南 欧 ,6 纪 野 生 种就 被 用 于庭 1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