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人初学太极拳注意事项
初学太极拳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初学太极拳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初学者和体弱有病者最好在平坦宽敞的地方练拳,以便立稳,但熟练后地面不平坦也可以练习,这对脚的适应力还有好处,有益于推手技术提高。
2、服装没有具体要求,宽松、便于活动即可,不要穿带跟的鞋,平底舒适为好,如布鞋或运动鞋等。
3、初练太极拳者自身带有僵力(劲),不要刻意下沉祛除僵力(劲),保持架势中正,僵力出于自身动作不协调,过于拿捏动作所致(要做到自然放松、虚灵顶劲、松肩坠肘、含胸塌腰、虚实分明、五趾微微抓地),等到招式娴熟后经老师指导可去僵力。
4、初练太极拳者可配合练习太极桩功的浑圆桩,站桩时做到立身中正、自然呼吸、松肩、坠肘、含胸、塌腰、松垮、双臂平抬至胸部,双臂打开与肩同宽,两掌心相对,五指相对,呈抱球式。
两腿平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两脚趾微微抓地。
站此桩可协调自身呼吸去除僵劲,锻炼毅力,静心神养元气。
5、练过太极拳后就走走,不要马上跑步,就算要跑,也建议休息下再跑,太极后不适宜马上剧烈运动。
刮风下雨不练,打雷闪电不练,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运动。
6、下雨天应在室内练,如果打雷就最好暂时不练,以免受惊吓,雾天或风大最好室内练,非要出去,那就喝3小杯白酒(1杯也行)解雾气的,最好还是不要出去,某天没有风,温度适宜的话应该室外活动没什么的。
7、避免正中午气温高阳光下去练功,上午应在太阳出来后,吃过早餐后在某凉通风处树荫下适当去练,下午三四点钟以后或是在傍晚。
8、太极拳和其它武术锻炼一样,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是要因人而异不能强求一律,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和病患弱者,每次修练时间不要超过二十分钟。
练习时要根据个人体质,循序渐进。
开始练时可先分段练,渐渐打完整套拳路,当身体不适时,应酌情暂停。
初学阶段去僵求柔。
先求动作规范标准,在规范的要求下再求松柔;中级阶段动作熟练,自如协调,这时专求放松。
同时,还要注意规范动作;高级阶段不求动作标准而自然标准,不求动作放松而自然放松。
神经系统指挥自如,需要肢体有多大劲力,就会产生多大的劲力,不会有多余的劲儿;需要缓慢的时候,就能缓慢;需要快速的时候,就能急如闪电。
老年人练太极拳注意做好两件事

老年人练太极拳注意做好两件事老年人练太极拳要注意的事项很多,但首要的要做好两件事:一、量力而行,控制好运动量。
人老了要服老,我们现在的肌肉、骨骼的质量远不如从前。
精气神远无法和年轻时相比,所以练拳时自己要注意有意识地控制好运动量,练到混身发热舒服就要即时见好就收。
不要练到大汗淋淋的时候还要练,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
有的老同志闲来无事练拳上“瘾”,从早练到晚,马不停蹄。
运动量远远超过了自己能承受的极限。
这样练不科学,人老骨头松,对膝关节磨损严重,不利于健康。
做事留有余地,打拳也只能十分力气只用八分,这样才符合养生哲理,才能坚持长久,长期受益。
二追求少而精,力戒瞎比画。
太极拳在中国在世界都处在大发展时期,门派繁多,套路不断翻新。
时不时的就有新门派,新套路出来。
都在创新,都在与时俱进。
有的老同志人老心不老,追新意识很强,见一种学一种,几乎没有他不会的,但精的了了。
每天忙于记套路,他难得有时间静下心来务务虚,学习学习有关太极拳的知识,探索一下太极拳养生的道理。
到头来,只能跟在别人后边瞎比画,始终难得练太极拳的真谛。
人老了练太极拳一不为打擂比赛,二不为当某个门派的掌门人扬名天下。
唯一的目的就是练个好身体,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所以我主张:老年人练太极拳从自己生活需要出发,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坚决杜绝“多而杂”。
学好一种风格的(如杨式太极)一两种套路(如二十四式太极拳)就足能使我们老年人受用一生,达到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这要比样样都学过、式式都不精,跟在人后瞎比画要好的多。
你会从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收获。
作者:谭荣修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阳光丽景小区6号楼608室。
练习太极拳的十大注意事项

练习太极拳的十大注意事项练习太极拳的十大注意事项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太极拳动作复杂,能很好地培养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长期练习,能达到健身养生的功效但是在练的过程中,也有几大禁忌不可触碰,下面店铺为你整理练习太极拳的禁忌有哪些!注意事项1、忌串门走户:太极拳是内家拳,重点要内外双修,如参杂外家拳的招式修炼就很难登堂入室。
2、忌杂拳同练:练太极拳与其他杂家拳同练,容易造成体内气血散乱,很难练通周天。
3、忌过急速成:功不是单靠学能得到的,而是练出来的,只有练至火喉,才能水到渠成,没有直通车,欲速而不达也。
4、忌过火求功:练太极拳关键是搭好桥,调好息,只有文火攻之才有津液满池,丹药而养。
口腔不松,牙关紧闭,搭桥过紧,就会口干味苦,损精耗气。
5、忌松散无力:松是太极拳之门,是太极拳练者入门的第一关,松是使关、节、椎松开,使肌、腱、肤扩张,让气血直达梢端。
绝不是松散、松乱、松懈。
6、忌僵硬练力:太极拳是用意不用力,是柔中藏刚,松是太极之门,僵硬是太极之绊,用气滞气,用力伤气,是太极拳之大忌。
7、忌突击使招:太极拳的技击法则是:不撞不顶,逆来顺受,以力而化力,以四两拔千斤。
突击使招不但不能取胜,反而容易两败俱伤。
8、忌轻浮奇舞:身沉则气沉,轻浮则气燥,平、稳、沉、实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太极拳之拳法,“圆、旋”是太极拳法运动的轨迹。
是拳则有击,没有不打人之拳,太极拳是一种“巧妙力”之拳,轻浮奇舞,花花架子,好看不中用,也与养生无益。
9、忌心杂多言:练太极拳的核心就是净心调息,生津炼丹。
心中杂念是练好拳的一大障碍,必须排除。
其次,俗言有“屁多无病,言多无命”之说,练拳者边练边说话,是耗津耗气的罪魁祸首,也要严格控制。
10、忌神不守舍:太极拳是三分形式七分意,十分技巧在神气。
招为术,神为势,有招无神招无力,招术神通才灵威。
神力透心,神威难测,神光威严赛锐器。
中老年人习练太极拳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中老年人习练太极拳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⑴掌握好运动量。
初学太极拳的中老年人,常会感到两腿酸疼。
每次锻炼的时间、次数应因人制宜,身体健康的可以打一遍或几遍太极拳;体弱的可做一组或几组动作,也可以打几个动作,主要应视自身的实际情况酌定。
⑵病情不稳定时不宜打太极拳。
太极拳虽然能够防治多种疾病,但当病情不稳定时则不宜操练。
⑶过度疲劳时不宜打太极拳。
过度疲劳应当休息或睡眠,待疲劳消除后再打太极拳。
如果过度疲劳还继续打太极拳,则有伤于身体。
⑷饥饿或饭饱后不宜立即打太极拳。
饭后待一小时后再练较为适宜。
饭后半小时做些轻微的动作,随有助于消化,但必须控制运动量。
⑸打太极拳要衣着宽松。
上衣和裤子不宜穿得过紧,裤带也要扣得宽紧适度;鞋子要穿得舒适,不宜穿太紧或太宽松的鞋子。
⑹选择好锻炼场所。
冬季寒冷最好在室内场馆;春、夏、秋季节最好在庭院、走廊、公园、树林、河边、空场等空气清新和安静的场所。
在户外习练太极拳时,要避免在过堂风、大风、雾雨、烟尘中进行。
⑺遵循动作规范,量力而行。
如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无论弓步或下蹲时,膝盖都要保持不超过脚尖,不可过度扭拧,中老年人不可拳架过低,也不可强下腰、猛下蹲、硬压腿、强劈叉等,以防伤膝及腰腿扭伤。
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习练太极拳“千遍熟,万遍精”,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显现疗效,需要至少坚持数月以上甚至数年方有效果。
老年人练习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练习太极拳的注意事项1.要思想人静:心静才能放松,身心互为其根、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如果练拳时边练边说话,不仅会使动作絮乱、内气乱散,身体也难放松。
因此,从预备势开始,就要摒弃一切难念,物我两忘,将思念全部集中到所练得套路上,镇定、沉着,专心致志,静心练习。
2.要用意识引导行动。
这是太极拳的运行法则,拳论说:【意气君来骨肉臣】,用【意不用力】,意是一身的统领。
按照前辈所说:【没有意,只有形,就是体操】。
因此,太极拳一切动手都应有意念支配,以意领先,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这样,全身的筋骨、皮、肉和肌腱、韧带才可能得到彻底的放松和舒展。
3.要顺应阴阳,顺应自然规律,阴阳相和,一切动作都应是自身本能的【天然自动】,而非故意做作,要动静相兼、虚实结合、曲直互用、蓄发互孕、刚柔相济,每个动作都应在规律的架构内活动,即不能不到位,也不能越期界限,要掌握好分寸,适可而止,不能随心所欲或反序乱序。
务使动作平常自然,轻松余暇、圆润和谐4.要动作轻灵。
【听之至细,动之至微】。
轻起轻落,慢起慢落,点起点落,真正做到漫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
身体不能【硬邦邦】。
落脚不能大声响5.【要慢中求功】。
这是太极拳与其他拳种的一个重要区别。
练习时一定要以缓慢的速度进行,不急不噪,以慢制快,只有这样,才容易使身心放松,才能不用僵力、强劲,使肢体像风吹杨柳一样,徐徐前行。
6.要适量运动,做到合理、安全及有实效,不要负重锻炼。
如果运动过量,身体不仅不会感到轻松,反而容易造成不应有的损伤。
要因人制宜、量力而行,把握好运动量。
初学者要由简而繁、由易而难、循序渐进,不可贪多求快、急于求成。
老年人和体质较差者对高难度动作不要强求,不要与年轻人比,这样才能益身心,延年益寿。
老年人练太极拳注意事项

老年人练太极拳注意事项
太极拳是一种柔性武术,在锻炼时通过各种柔和动作,以一定的呼吸运动能促进心、肺、肠、胃等内脏的机能活动。
那么老年人练太极拳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老年人练太极拳注意事项
1、莫弓过
主要是指屈膝程度不要太过。
膝关节本来是做屈伸运动的关节,但在太极拳这种特殊运动形式中,若屈的太过,必遭伤害。
做弓步时,前弓步的膝尖应落在脚面以内,小腿最好不要越过与地面的垂直线。
许多老一辈拳家都十分强调这一点。
太极拳运动时,过度运作一般是一腿承担体重一腿运动,若膝关节屈曲太过,形成死角,加之强压,长期如此必城病变。
学者不可不慎。
如何才能屈曲不过,关键是松腰减臀,尾闾中正,上体竖直,既所谓立身中正。
2、莫扭拧
主要是在转身时负重扭转不要过度,脚尖与膝尖不要形成夹角,要始终保持在一个方向上。
3、莫滞劲
行架过程中多是一腿负重,膝关节既要承受自身体重的压力,还得承受运使劲力的冲击。
所以在主观上减轻膝关节的“压力”是十分必要的。
4、莫叉劲
凡向前走劲时,劲向必须与脚尖、膝尖平行,三者不可出现夹角。
劲力分叉,不但形成劲力的自耗,而且伤神。
5、不激烈。
老人练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老人练太极拳的注意事项老人练太极拳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运动方式,对于老年人来说,练太极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改善心肺功能,缓解关节疼痛,提高免疫力等。
然而,老人在练习太极拳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最大效益。
以下是老人练太极拳的一些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老人应尽量选择在早上或下午练习太极拳,因为这个时间段气温适宜,空气清新。
同时,最好选择平坦的地面或者软质的地板进行练习,以确保身体的稳定和减少受伤的风险。
2.穿着合适的服装和鞋子:老人在练习太极拳时应穿着宽松舒适的运动服装,以便身体可以自由活动。
另外,选择合适的鞋子也非常重要,鞋子底部要有良好的防滑性,以避免滑倒和摔伤。
3.温暖身体:在开始练习之前,老人应进行一些热身运动,如慢跑或者进行关节活动,以帮助身体的血液循环,让肌肉适应运动负荷,避免受伤。
4.遵循正确的动作和姿势:老人在学习和练习太极拳时,应尽量遵循教师的指导,注意正确的动作和姿势。
不要过劳或者用力过猛,要以舒适的感觉为主,保持放松和流畅的动作。
5.控制呼吸:太极拳注重呼吸控制,老人在练习时应注重练习与呼吸的配合。
一般来说,动作向上时吸气,动作向下时呼气,以帮助调节身体的能量和稳定情绪。
6.注意屈伸运动:老人练习太极拳时应避免过度的屈伸运动,尤其是关节活动,避免对关节造成过大的负荷。
如果老人有关节问题,应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练习,并及时停止任何不适感。
7.避免过度疲劳:老人在练习太极拳时应自我感觉,注意听从身体的信号。
如果感到劳累或身体疼痛,应适当休息或减少运动量,避免过度疲劳,从而导致受伤。
8.适量饮水:老人在练习太极拳期间,由于会有一定的运动强度,应及时补充水分,以保持身体的水平衡,防止脱水。
9.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就医:老人在练习太极拳期间,如果出现突发症状,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等,或是摔倒、扭伤等意外情况,应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治疗和指导,切勿拖延。
老年人打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打太极拳的注意事项老年人打太极拳的注意事项老人练太极拳的注意事项膝关节不好不宜练由于太极拳有很多下蹲姿势,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刘刚主任提醒说,老年人锻炼要有针对性,对于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病或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尽量不要打太极拳。
打太极拳时,膝关节处于半屈状态,关节腔内压力增高,下蹲的姿势过大,可能引起腿部酸痛、抽筋,如果特别偏好太极拳,根据自身情况,建议动作幅度小一些,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
刘刚主任建议,对于初学者或本身膝关节、腰椎有问题的老人,其实可以练习简化式太极拳或八段锦,这些运动对身体不易造成损伤。
练前热身练后放松不可少太极拳看似慢动作,但不要以为运动不激烈就不需要热身。
专家认为,即便是太极拳也需要一定时间的热身,这样可以将全身肌肉、关节、韧带“唤醒”,在运动中就不容易受伤。
练习前的准备活动能使人迅速进入运动状态,让人感觉到运动轻松自如,提高动作准确性。
练习后也要进行整理活动。
因为整理活动能有效地消除乳酸堆积,有利于消除疲劳,比如从小腿抖动、拍打开始,然后放松大腿,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腿部有损伤的要特别注意对腿部和膝关节的按摩,按摩手法应该是先重后轻,使运动状态下的肌肉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
跟着教练好过自己摸索要尽可能掌握规范的太极拳动作。
太极拳动作的不规范容易使身体各部位用力不均,造成关节、肌肉拉伤。
中老年太极拳练习者已经过了体育技术学习“敏感期”,学习时容易出现动作变形,长期得不到纠正,就会形成错误的`技术动作定型。
刘刚主任建议,对于初学者最好有专业教师进行系统指导,让动作尽可能规范,好过自己摸索。
太极拳练习最适宜的次数是每周3-4次,对于腿部已经有损伤的中老年人来说,最好隔一天练习一次。
在打太极拳时,也不是越长越好,一套拳打两三遍即可,总时间控制在90分钟之内。
如果有精力,可以在下午4时再打1小时,而不要在早晨练习太久,否则会让膝关节负担过重而造成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老人初学太极拳注意事项
老人初学太极拳注意事项
1、练拳前要做好必要的预备活动。
通常来说,练拳以清晨为宜。
最佳能排空巨细便,喝一点豆浆、麦乳精之类的饮料,或吃几片饼干,但千万不要吃饱。
接着可联络漫步做一些随意的预备活动,然后静立顷刻,调匀呼吸,清扫杂念,预备操拳。
2、练拳时尽或许做到柔、缓、松、轻相联络。
因为晚年人遭到膂力上的绑缚,练拳的大致应尽量柔软、放松、天然、缓慢,避免构成呼吸时刻短、心跳增快等副效果,即便初专家,也要做到这一点,分外身体较弱或患缓慢病的晚年人,更要把握好这
个办法(正在咯血、出血的病人则暂时不宜练拳)。
3、练拳时应把握深匀细长的呼吸。
匀细深远的呼吸,不光可从跋涉“推陈出新”的效果,一同也能改进血液循环和内脏活动机能。
因为这是一种与动作相联络的腹式运动,初专家或许感到有艰难,应在操练中逐步习气,不要急于求成,千
万不要成心用力呼吸来抵达所谓的“气沉丹田”,避免呈现头晕目眩,心跳气促等表象,影响天然呼吸。
打太极拳的5个手指动作
1、练太极拳怎么用小指
小指始终要放松。
凡有从前向后、向下的拳势,应松小指、松肩、坠肘、手臂自然下垂或后捋。
2、练太极拳怎么用无名指
起向前、向上的引领作用。
在练太极拳时,有向前、向上的动作,不要全手掌出劲,由无名指引动,无名指在五指中最笨拙,只要它不出劲,其余四指也不会。
在推手过程中,运用无名指不容易出败招。
3、练太极拳怎么用中指
起到向前指方向的作用。
只有顺中指方向向前用意,意才能放远。
有的说:“意到前方无限远,到底多远,要看练功者的功底而言”。
4、练太极拳怎么用食指
食指不能用一点力,要轻轻的扶着运动路线走。
食指如不放松,
手掌就松不下去,手掌不松,腕难以松弛;腕不松,前臂难以放松,再接
下来给坠肘、松肩等要求带来难度。
5、练太极拳怎么用大拇指
掌握自己的重心。
在练太极拳时虎口要微撑,就能很好的掌握平衡。
老年人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
1、把好学拳关,动作要规范
首先是,必须找一个明师,就是找一个明白拳理,懂得拳法,拳架
规范,懂得练功养生会教拳的好拳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少走弯路,在
练习过程中不致于伤及关节或造成身体不适,确保为练好太极拳奠定
基础。
2、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当人步入中年以后,人的理解能力就会提高,但是记忆力和模仿能力却明显下降,所以学起拳来要慢一点,要树立持之以恒的思想,慢慢的学、扎扎实实的学,要把动作学得非常规范、熟练。
切不可有先学会,后规范的想法,到那时养成不规范的习惯,想改都难,而能教千招,不改一式就是这个道理。
3、不怕羞,虚心使人进步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如年轻人那样柔韧,腿部功夫也不是一天就能练出来的,所以在短时间内一般是达不到太极功夫提出的基本要求的。
一些动作开始时歪歪斜斜、滑稽可笑,这是必然现象,只要按要领努力,总会逐步克服的。
所以在学习中,不要怕别人对自己做得不规范的地方笑话,因为无论谁开始的时候都是这样的。
各人的领会不一样,在练习中每个人的体质条件和悟性也不一样,因此都会有自己的长处和缺点,有差别是必然的。
不断地按老师讲的规范要求和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进自己的短处,虚心地听取大家的指正意见,改变自己的不足之处,就会与日俱进。
如果“讳疾忌医”,听不得同伴们的半点议论,要想进步是很难的。
4、互帮互学,重在纠错
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只靠一己的力量是不够的。
要想练好太极拳还要做到:
要有虚心学习他人长处的态度。
许多人在练拳过程中,特别是学会了几套拳、剑、刀、枪套路之后就觉得自己已经很不错了,总是自以为是,不想向他人学习,结果是固步自封。
要有主动向他人求教的态度。
许多人在练拳过程中,只是照葫芦画瓢,不求甚解,对自己不会的动作,也不好意思向别人求教,结果使自己的拳艺总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进步幅度小。
要有时刻请求别人帮助自己纠错的态度。
许多人在练拳时,对纠正自己错误动作的认识不足,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对别人的批评听不进去,结果使错误动作定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