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研究(毕业论文)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论文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一、前言 (1)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 (2)三、人民币境外流通的现状和理性认识 (3)1.人民币境外流通现状 (3)2.对人民币境外流通的理性认识 (3)四、人民币国际化的不利因素 (4)五、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路径选择 (5)1.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 (6)2.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二阶段 (6)3.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三阶段 (7)4.人民币国际化的高级阶段 (7)【内容摘要】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引起了非常多的关注,但是人民币能否真正走向国际化,这主要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币区域化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加深,良好的国际信用等因素。
为此,我国还需要不断努力,通过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人民币走向世界舞台。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一、前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国际贸易地位不断提高、人民币国内外币值的长期稳定,以及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高度责任感等因素使人民币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周边许多国家居民逐渐认可并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和结算货币,人民币逐渐走出国门在境外流通。
近来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争论也表明人民币正在逐步成为影响区域经济乃至全球金融稳定与发展的重要角色,其国际地位正在不断上升。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引发了许多的关注与思考。
大多数学者对人民币国际化持有乐观和积极的态度;也有些学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准备不足;还有些学者则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可见,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人民币境外流通和国际化本身的性质认识并不统一,并且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步骤还缺乏深入研究。
因此,怎样理性看待目前人民币在境外流通的现实,深入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和策略,是加强我国国际地位和推动我国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它自身的必然性。
下面分别从中国、亚洲、全球三个视角来考察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
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研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自然而然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焦点。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中国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的地位的提升和巩固。
这一进程可以追溯到2009年,当时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从那时起,中国一直在积极努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首先,中国外汇市场逐渐向外面开放,外国机构可以直接在中国市场上进行人民币交易。
这一举措增加了人民币的流动性,吸引了更多国际投资者到中国市场。
其次,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的货币合作。
随着人民币贸易结算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人民币来进行跨境交易。
中国与一些国家还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进一步扩大了人民币的国际使用。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
中国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篮子,并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加强了合作。
这些举措提高了人民币的认可度和可信度。
然而,人民币国际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中国的金融体系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债务风险和金融市场监管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需要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来解决。
其次,人民币在国际间的竞争力也是一个问题。
人民币的汇率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但中国政府仍然对人民币的汇率进行干预。
这种干预引发了一些国际争议,也影响了人民币在国际间的信誉。
另外,全球金融架构对人民币国际化也存在一定的阻碍。
当前,国际金融体系仍然以美元为主导,虽然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但是全球范围内人民币的使用仍然相对较小。
要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改革和完善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政府也明确表示将继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包括提高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加强金融监管和改革等。
随着中国的积极努力和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可度的提高,人民币国际化将逐渐取得更大的进展。
[精编]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分析论文
![[精编]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daff1b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6.png)
[精编]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分析论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人民币作为一种货币已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交易中的重要媒介。
然而,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受到中国金融市场的限制。
中国的金融市场相对封闭,外国投资者难以进入,同时,中国的货币政策也相对保守,外汇管制比较严格。
这使得人民币不能像美元或欧元那样在全球自由流通。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受到国际市场对人民币信任度的影响。
作为一种新兴货币,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的信任度相对较低。
此外,中国政府的干预也加剧了人民币的信任度问题。
第三,人民币汇率波动性较大,也制约了其国际化的进程。
人民币汇率波动大,风险相对较高,很多国际贸易中的交易方并不愿意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同时,人民币的汇率政策受到政府干预的影响,也限制了其汇率稳定性。
为了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中国逐步放开资本账户,鼓励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金融市场。
其次,中国加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宣传,增加了人民币在国际投资者中的知名度和信任度。
此外,中国还推出了一些创新性的金融产品,例如人民币离岸市场,供外国投资者使用人民币进行投资和融资。
总之,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进程,需要中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的积极努力和合作,同时也需要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信任度得到提高。
通过逐步放开金融市场,加强汇率稳定,提高人民币的知名度和信任度,以及推出一些创新性的金融产品,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将逐渐提高,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人民币国际化范文

人民币国际化范文
政治与军事实力:中国政治军事实力逐渐增强,这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经济贸易规模:中国经济贸易实力高速增长,这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
历史因素:历史机遇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契机,2023年国际金融危机事件以及中国不断扩大与各国经贸往来的举措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契机。
国际地位与中国经济实力: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币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日俱增,这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金融市场开放: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取消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限制标志着我国金融市场将进一步开放,这将进一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综上所述,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增强的,这有利于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人民币国际化研究论文

人民币国际化争辩论文一、国际储备货币生成条件的细辨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必需具备哪些条件呢?学术界通常认为需要四个条件:第一,完全可兑换并被广泛接受;其次,它的金融市场——国内资产和外汇——应具有广度和流淌性;第三,其价值具有肯定的稳定性;第四,在金融和贸易上有较大的交易量。
也有人认为,货币发行国必需是一个经济大国。
这与第四个条件较接近,由于一个经济大国通常就会有较大的金融和贸易交易量。
下面我们就来考查“牙买加体系”诞生以来,全部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是否达到了上述四个条件。
第一,“完全可兑换并被广泛接受”。
依据1980年的《国际货币基金年报》,日元在1976年时,已经占世界外汇储备的2%,但是,日本宣布取消外汇管制的时间是1979年,而实际执行是在1980年。
可见,日元在远未满足“完全可兑换”的条件下就变成了储备货币。
2021年《国际货币基金年报》的世界储备货币构成表列出美元、欧元、日元、瑞士法郎这些占世界储备货币之比例最高的四种货币,其中,瑞士法郎虽排在第四位,但其所占比例仅有0.7%,除了以上四种货币之外的全部储备货币占总储备额的6.3%。
由于其他储备货币所占比例不足0.7%,由此可推算出,这些货币至少有10种以上。
这就是说,目前世界上已经成为某一经济体储备的货币在14种以上(在欧元发行之前应在26种以上),其中绝大多数占世界储备货币总量的比例不足0.6%。
尽管很多储备货币只有极少数经济体将其用作储备,但我们也不能说它不是一种国际储备货币。
可见,“广泛接受”性在国际储备货币当中并不广泛。
其次,“金融市场应具有广度和流淌性”。
这句话通常理解为“开放和有深度的金融市场”(openanddeepfinancialmarkets)。
1976~1980年,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的比重由2%提高到4.5%。
但众所周知在这一时期日本不仅没有开放金融市场,而且还实行着严格的外汇管制。
日本对金融市场的封闭遭到西方国家的全都抗议,因而有广场协议的产生。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一、标题: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本篇论文将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探讨未来的发展前景。
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是人民币在全球支付系统中的使用情况,其次是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份额,第三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互换合作情况,最后是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情况。
在全球支付系统中,人民币的使用量不断增加。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因此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系统中的使用量也随之增加。
此外,中国政府还积极推进跨境支付体系的国际化,增强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
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也在不断扩大。
以2019年为例,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已经达到了2.02%,超过了欧元和日元,成为了第三大储备货币。
在货币互换合作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互换数量也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与有关国家建立了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其中货币互换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平台。
在国际贸易中,人民币的使用量也在增加。
据统计,2019年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使用量约为2.8万亿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3.7%。
但是与美元相比,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量仍有巨大差距,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加以改善。
综上所述,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要在多个方面不断加强和拓展,以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出彩。
二、标题:人民币国际化的优势和挑战人民币国际化有着广泛的优势和潜在的挑战,本篇论文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是人民币的定价权和支付权增强。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更加主导地位,进而提高国际市场上的中国商品的竞争力。
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还可以带来更加便捷和安全的跨境支付体验,促进跨境贸易的顺畅开展,有利于各国之间经济的联系和沟通。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论文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论文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问题的提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长期性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好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经济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对策分析进行论述。
其中,问题的提出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人民币已经渐渐走出国门进行论述。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长期性分析从外部环境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我国获得国际铸币税收益,增加我国的经济实力、内部条件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需要经过两个阶段进行论述。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好处从有利于我金融市场的深化、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国际化、可促进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培育和进展进行论述。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经济影响从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升值压力和频繁波动、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会增大、加剧了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减弱进行论述。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对策分析从大力进展边疆贸易推动人民币的区域化、利用我国香港地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重用、建立人民币需求的监测机制、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的国际化进行论述。
本文对人民币的国际化有着参考指导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人民币已经渐渐走出国门。
在中国香港、澳门和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人民币可以局部或者全境通用。
人民币已经在肯定范围内实现了流通和自由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机制不断完善,金融开放的程度逐步扩大,以及我国在全球经济进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化有了良好基础。
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长期性分析(一)外部环境分析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我国获得国际铸币税收益,增加我国的经济实力。
还可以削减我国巨大的外汇储备所担当的贷款和通胀损失。
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能够增加我国在国际经济领域的话语权,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带来的好处,会影响到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利益,导致地缘政治关系的恶化。
因此,国际货币的发行国会实行措施阻挡或者延缓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研究报告范文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研究报告范文某研究机构人民币研究小组1. 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和背景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政府近年来推动的重要战略,其意义在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推动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增强。
背景上,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崛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需要一个更具国际话语权的货币支撑经济发展。
2. 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路径和策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首先是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包括推动人民币的国际结算、贸易和投资使用;其次是深化金融改革,提高人民币的可兑换性;第三是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在全球金融体系中争取话语权。
3. 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果与挑战目前,在金融领域,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支付货币之一,人民币跨境清算系统和债券市场逐渐成熟。
然而,仍然面临着国际信任度不高、全球市场对人民币的接受度不够等挑战。
4. 国际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对人民币汇率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国际化能够稳定人民币汇率,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国际化也可能带来国际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操纵。
5. 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国际化能够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对外开放;另一方面,国际化也会增加中国经济系统性风险。
6. 比较与借鉴国际经验中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上做出更好的战略规划。
例如,可以学习英镑国际化的经验,通过推动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加强全球对人民币的认可度。
7. 加强金融体系和监管建设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需要加强金融体系和监管建设。
包括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完善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等。
8. 加强对外宣传和教育为了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中国需要加强对外宣传和教育。
通过宣传中国经验和人民币的优势,增强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同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币国际化研究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专业金融学学院金融学院2013年10月26日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Graduation ThesisThe Study on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StudentSupervisorSpecialty FinanceSchool School of Finance2013-10-26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审阅评语毕业论文答辩评语及成绩摘要美国次贷危机使得多数国家对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化货币体系产生了质疑。
作为直接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国家,美国不仅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来减少各国的经济损失,反而还利用美元在国际货币的地位,大量印刷钞票转嫁危机,使得其他国家在经济上遭受巨大损。
但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保持着相对的稳健的发展,并为世界各国早日摆脱金融危机、走出困境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国际金融形势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地区影响力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显得极为迫切。
本文对货币国际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其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进行分析,讨论了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优势,以及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相应问题。
利用日元等已经成为国际货币的货币与人民币的目前形势进行比较分析,以通过其它货币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可学习借鉴之处,加快我国货币国际化。
最后论文结合目前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提出未来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应对策,为我国能够更好更快的完成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一些参考。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危机;对策研究AbstractSince the housing reform at end of the 1970s in last century, China's real estate industry now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after a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status analysis of real estate finance in China, the main causes of the real estate financial risks in China is considered to b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incomplete social credit system, defects of real estate financing mechanism, etc. According to the measuring index selection criteria of the real estate bubble, China's real estate bubble measuring indexes have been proposed. The measuring indexes in this system are the synchronization rate between real estate price & CPI, vacancy rate of real estate, etc. Finally, based on the foreign experience,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real estate financial risks have been proposed, including to broaden the financing channels for China's real estate, to establish a sound legal system, etc.Keywords:real estate finance; financial risk;real estate bubble;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1 研究目的 (1)1.2.2 研究意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1 国外研究现状: (2)1.3.2 国内研究现状 (3)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3)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 (3)1.4.2 论文研究的方法 (4)2 货币国际化的理论基础 (5)2.1 国际货币的核心界定 (5)2.1.1 国际货币与货币国际化的含义 (5)2.1.2 流通领域角度下货币国际化程度划分 (5)2.2 货币国际化的途径和条件 (6)2.2.1 货币国际化的途径 (6)2.2.2 货币国际化的条件 (6)3 货币国际化分析 (8)3.1 货币国际化与资本可兑换的关系 (8)3.2 货币国际化的收益与风险 (8)3.2.1 货币国际化的收益 (8)3.2.2 货币国际化的风险 (9)4 人民币国际化分析 (11)4.1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 (11)4.1.1 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11)4.1.2 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抵御金融危机的必要性 (11)4.2 人民币国际化的优势 (12)4.2.1 中国经济实力所体现出来的优势 (12)4.2.2 中国国际贸易所体现出来的优势 (13)4.2.3 人民币稳定汇率体现出来的优势 (13)4.2.4 中国具有充足的外汇储备体现出来的优势 (13)4.2.5 中国高偿还能力体现出来的优势 (14)4.3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 (15)4.3.1 美元仍占据世界货币的主导地位 (15)4.3.2 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16)4.3.3 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不足 (18)4.3.4 资本的国际影响力有限 (20)4.3.5 人民币在一些国家仍不能自由兑换 (20)5 别国货币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22)5.1 日元的国际化 (22)5.1.1 日元国际化进程 (22)5.1.2 日元国际化对我国的启示 (22)5.2 新元的非国际化策略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23)6 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 (24)6.1 人民币国际化应稳步推进 (24)6.3 区域货币合作 (25)6.4 政府干预 (25)结论 (26)参考文献 (27)附录1 (30)附录2 (35)1 绪论1.1 研究背景自2007年2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作为当今两大国际货币的美元和欧元接连遭到重创,无可避免的使很多大量储备了这两大货币的国家成了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牺牲品,在2009年的二十国会议闭幕时,许多国家领导人认为应当对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重新进行考量。
在此大背景下,人民币在国际上逐渐被各国重视起来。
第一,作为国际货币储备量最大的国家,近年来中国不仅在经济上不退反进;第二,在与东南亚等周边国家进行贸易时已经把人民币作为贸易货币在使用;第三,在汇率方面人民币近年不断走高,一些国家民众把人民币作为投资对象,并且少数国家已经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
由此我们已经意识到推进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已经志在必行。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并对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新形势展开研究,分别从如何能使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条件和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们能够认识到的优势与劣势等实践角度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使人民币能够更快、更好的走上国际化。
1.2.2 研究意义1.2.2.1理论意义: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后的数十年中从经济实力到综合国力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金融方面进步更尤为突出。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包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但中国经济却仍然维持着它迅猛的发展势头,使得人民币在国际中的地位不断升高。
综上通过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对于突破目前人民币国际化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1.2.2.2实践意义:一旦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不正确,则会直接导致人民币国际化失败,并使我国经济发展受到重创,由此可见在人民币全球化的过程中除了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利益的同时,它所有可能带来的风险也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因此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时非常必要并具有现实意义的。
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 国外研究现状:Andrew(1988)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强弱决定了一国货币与其它国家货币竞争能力的强弱,而这竞争过程就是货币国际化的过程]1[。
Bergsten (1975)认为一个国家必须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均有一定的基础才能保证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2[。
Mundell (1983)和小原三代平(1984)则解释了政治以及军事实力对一国货币能够顺利成为国际货币的重要作用]3[。
Swbodea (1969)认为,当一国货币晋升为国际货币后,规模效应会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促进这种货币的扩散与使用]4[。
Cohen Benjamin (1971)认为在一国货币实现货币国际化后,会产生“历史继承性”,并以英镑为例给出数据说明]5[。
Krugman (1980)对交易成本的升高、降低与是否能够成为媒介货币的做了阐释;同时指出一国货币如果通过早期的综合国力实现了国际化,后期即使综合国力有所下降,也难以动摇早期建立起的国际货币地位]6[。
Page (1977)指出,一国货币国际化与该国贸易规模成正比,贸易规模越大,货币的流通范围越大,越有可能实现货币国际化]7[。
Williamson (1965)通过研究发现,国际货币的流动性与该国金融部门的发展程度联系紧密]8[。
Kenen (1969)指出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货币国际化的进程]9[。
Hartmann (1998)认为货币交换结构受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的制约]10[。
Richard Duncan (2007)认为当前国际货币体制具有致命缺陷,在未来这种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制最终会最终宣告失败]11[。
BarryEichengreen (2004)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元在国际货币的核心地位将遭到动摇,国际货币体系将会走向更加多元化的新格局]12[。
Dornbusch (1999)曾在德国《明镜》周刊中预言20年后的世界仅存几种货币:美元,主要在南美和北美流通;人民币是亚洲的主导货币;欧元则将成为其它地区的主要货币[。
]131.3.2 国内研究现状姜波克(1994)通过测算如果人民币国际化能够给我国带来的收益,指出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