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水浒传简介及李逵个性分析

合集下载

李逵的性格特点以及人物事迹

李逵的性格特点以及人物事迹

李逵的性格特点以及人物事迹李逵的性格特点以及人物事迹(精选6篇)在《水浒传》中,李逵是着墨最多,性格最为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之一。

对这位梁山的要将,历来的评价很高,或认为他最具反抗意识,或认为他天真可爱。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李逵的性格特点以及人物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逵的性格特点以及人物事迹篇1这位绰号黑旋风、铁牛的好汉属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喜剧英雄形象,和他相类的人物在古代小说中还有不少,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张飞、《说岳全传》中的牛皋、《杨家府演义》中的焦赞、孟良、《说唐》中的程咬金等。

这类人物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从外貌上看,他们大多身材高大魁梧,相貌丑陋;从才艺秉性看,则个个武功高强,经常使用板斧、锤子之类的笨重武器,作战勇猛,善打硬仗,而且生性粗鲁爽直,脾气暴躁,疾恶如仇。

有趣的是,他们往往与儒雅沉稳的主将之间有着亲如手足般的密切关系。

人物形象的这种反差极大的搭配和出场,很容易产生喜剧效果。

加之这些喜剧英雄由于性格卤莽、性子急躁等原因,总是头脑发热爱冲动,不断地惹麻烦,要么是闹场误会,要么是好心办坏事,为作品平添了许多波澜。

好在所惹的乱子都不是太大,最后又总是能被那位兄长般的主将一一化解,有惊无险,造成一种滑稽幽默的艺术效果。

与张飞、牛皋、焦赞、孟良、程咬金等人相比,李逵除了上述性格特征外,还有一些属于他个人的特点。

首先是其流氓习气。

他出身农民,但没有农民的厚道,一点都不天真,反而显出一副无赖相,赌博、抢劫,与一般的地痞无赖没有什么区别。

虽然作品把他塑造成一位喜剧英雄,像牛皋、焦赞、孟良一样,但并没有达到这个效果,这些被他的奴性和嗜杀秉性掩盖了。

他不能让人感到可爱,相反令人感到可怕。

他一开始就是以江州牢卒的身份登场亮相的,从他身上已经看不出农民的憨厚朴实和勤劳本分,他在游走江湖的过程中早已染上了浓厚的流氓习气,比如喜爱赌博、抢人财物等。

李逵的身上是有一些可贵的品质,比如他的率真、豪爽、敢作敢为等,但其言谈举止中也暴露出明显的性格缺陷,从其身上可以看到一些人性的阴暗面,惟其率真,才暴露得特别明显。

李逵性格特点及事例

李逵性格特点及事例

李逵性格特点及事例李逵,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位英雄人物,是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之一。

他的性格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既有坚定不移的正义、勇猛无比的战斗力,同时也有与人为善的一面。

本文将探讨李逵的性格特点并提供一些相关的事例。

首先,李逵的性格特点之一是勇猛无畏。

在《水浒传》中,李逵被描绘为一个身强力壮、勇敢无比的人物。

他在梁山好汉中的战斗力非常强大,常常能够在危难之中威风凛凛地挺身而出。

一次,梁山好汉劫富济贫,遭遇了满清军队的追杀。

大家在丛林中苦苦逃窜,李逵却毫不畏惧,毫不犹豫地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他用自己的勇气和战斗力,保护了更多的梁山好汉,并最终脱离了敌人的追击。

其次,李逵的性格特点是为人正直。

尽管李逵是个善于杀敌的战士,但他却有着一颗正义的心。

他不会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背离自己的原则,他坚守正道,痛恨那些不义之徒。

一次,有一位官员告发杨志,指责他横征暴敛,李逵非常气愤,他立即找到了那位官员,质问他为何不但不为百姓着想,反而故意伤害百姓。

李逵表示他是绝对不会让这种不义之徒猖狂的,最终李逵击败了那位官员,为百姓伸张了正义。

此外,李逵还有着令人喜爱的幽默与善良的一面。

虽然他是一个凶狠的战士,但他在与人交往时却展现了另一种性格。

在故事中有一次,李逵与戴宗打赌,说李逵要是能打败50个敌人,戴宗就要给李逵请客吃酒。

李逵竟然真的打败了50个敌人,并带着激动的心情去找戴宗。

然而,戴宗却没有遵守承诺,李逵没有因此恼怒,反而开玩笑说:“你这家伙真不讲信用,你不请我吃酒,我是不会走的。

”这种幽默的说辞为故事增添了一丝喜剧色彩,也展现了李逵的善良和乐观的一面。

综上所述,李逵作为中国文学中的一位英雄人物,具有勇猛、正直和善良等性格特点。

他的勇猛无畏,让他在战斗中屡屡获胜;他的正直使他不容忍那些不义之徒的存在;而他的善良和幽默使他成为梁山好汉中备受欢迎的一员。

从李逵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学到,在面对困难和仇敌的时候,我们应该勇于担当;同时,在与人相处时,要坚持正义,保持善良和幽默,这将使我们赢得更多人的认同和喜爱。

水浒传论文---论英雄李逵

水浒传论文---论英雄李逵

憨直粗野的化身忠义革命的典型评水浒英雄李逵[内容摘要]:《水浒》这部文学名著问世以来,无论是内容和形式上,都散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辉,其成功之处颇多。

其中之一就是塑造了一批各具特色、性格丰富、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

而在这些血肉饱满的众多人物中,李逵就是其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典型之一。

李逵头脑简单,蛮干粗鲁,嗜酒贪赌,耍乖撒泼等,这些只是他思想性格中次要的一面,真正占主导地位的是他的憨直、粗野、忠义、革命的性格,是他对梁山事业的忠诚和对梁山弟兄的最真纯的义气。

总之,李逵的性格丰富饱满,个性鲜明,是杰出的起义英雄的典型形象,给广大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水浒传人物李逵性格特征总论:憨直、粗野、忠义、革命是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一位典型的英雄形象。

分论:1、憨厚直率的李逵。

2、粗鲁野蛮的李逵。

3、忠诚侠义的李逵。

4、革命反抗的李逵。

结论:李逵不愧为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杰出的起义英雄的典型形象,他粗鲁莽撞、嫉恶如仇、伸张正义、斗争鲜明,是一位生动而真实的艺术典型,给广大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文:李逵是沂水县百丈村人氏,原是戴宗身边的一个牢小子,本身有一个异名,唤作黑旋风,他的乡中人都叫他李铁牛,是彪形黑大汉,满嘴赤黄胡须,性格粗鲁,好赤膊上阵,善使两把板斧,火杂杂的抡着只顾杀人。

在浔阳楼,因为向酒家借钱作闹,会到宋江,倾心下拜。

宋江给了银子,便去赌钱,赌输了便抢别人东西。

又因为争鱼,斗过浪里白条张顺。

宋江智取无为军,捉住黄文炳,由他来零割。

上山之后,回乡迎母,路上遇剪径的假李逵李鬼,杀了那厮。

接着老母,回路背到沂岭,被老虎吃了。

他一时怒起,便把四只老虎一起杀掉。

三打祝家庄,误杀扈太公一家老小,又错疑宋江自讨扈三娘。

请朱仝时,他又劈毙了小衙内。

在高州打死了殷天赐。

二取公孙胜,斧劈过罗真人。

赚卢俊义时,他扮过哑童。

更误杀过前来投奔梁山泊的韩伯龙。

他一生憨直,一生存真,在梁山泊只服宋江哥哥,在108位水浒英雄中排行第二十二,是山寨中的步军头领。

李逵形象分析范文

李逵形象分析范文

李逵形象分析范文李逵是《水浒传》中的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是宋江手下“梁山泊”中的一员,被称为“黑旋风”。

李逵的形象在整个小说中被描绘得十分生动,充满了矛盾和复杂性。

在分析李逵形象时,我们可以从他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以及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李逵的外貌特征是他形象最为鲜明和独特的地方之一、据《水浒传》中的描写,李逵是个矮个子,头大脸圆,面目狰狞,像个凶神恶煞一样。

他的体型矮小,但却有着惊人的力量。

李逵虽然外表丑陋,但他以其强壮的身体和独特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李逵的性格特点使得他成为一个复杂的角色。

一方面,李逵具有极高的勇气和战斗力。

他在梁山泊中属于武功出众的一员,擅长使刀及格斗。

李逵才疏学深,喜欢读书,聪明绝顶,深受宋江的赏识和信任。

但另一方面,李逵也有着暴力倾向和冲动的一面。

他容易因小事发怒,经常引发麻烦和争斗。

他的性格使得他在梁山泊中常常引起内部纠纷和麻烦。

此外,李逵的行为表现也对他的形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在梁山泊中经常犯错误,做一些错误的决策,对此他常常表示后悔和忏悔。

比如,他曾因误杀自己的亲人而感到非常痛苦和内疚。

然而,他又是一个仗义的人。

他劫富济贫,为民除害,对抗不公和邪恶。

他的行为反映了一个正义的内心,尽管偶尔会因情绪波动而背离。

最后,李逵的形象也在小说中得到了一些转变和发展。

在受到朝廷通缉后,李逵渐渐从一个搏命的打手变成了一个具有担当和责任感的人。

他在梁山泊中承担重要的领导角色,策划和指挥许多重要的行动,展现出他作为一个顶礼脱俗的军事家的一面。

综上所述,李逵作为《水浒传》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形象充满了矛盾和复杂性。

他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以及行为表现都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虽然他有时做出错误的决策,但他的正义和勇气使得他成为一个深受人们喜爱和仰慕的角色。

李逵形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是《水浒传》这部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层次和深度。

水浒传中的李逵

水浒传中的李逵

水浒传中的李逵李逵,又被称为“黑旋风”,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他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勇武过人的英雄,是水浒英雄中的代表之一。

在小说中,李逵不仅有着威武的形象,还展现出了深厚的情感和纯粹的人性。

本文将从李逵的人物形象、勇武精神以及情感与友情等方面对他进行探讨。

水浒传中的李逵是一个身形魁梧、脸上长满胡子的人,他的嘴巴又大又软,眼睛又亮又黑。

他的相貌给人一种凶悍的印象,但与此同时,李逵也是一个坚定正义的人。

他对欺凌弱小、压迫良善的行为感到十分愤怒,常常站出来为民除害。

他的勇武精神使他成为了水浒英雄中的强者,拥有着令人敬佩的力量。

李逵的勇武精神体现在他的战斗能力上。

他擅长使用弓箭和刀剑,出手迅猛准确,使敌人无法抵挡。

在与敌人交战时,他总是勇往直前,毫不畏惧,以自己的实力保护身边的人,并为了正义而战斗。

他的勇敢与战斗能力成为了他在水浒传中的代表形象。

除了勇敢的一面,李逵也有着纯真深情的一面。

他与其他水浒好汉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在水泊梁山的英雄聚会中,李逵与其他好汉一起吃酒、赋诗唱歌,互相认同和尊重。

他们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危险,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友谊。

尤其是与宋江的关系最为突出,他们两人不仅是战友,更是兄弟。

李逵对宋江投桃报李,情谊深厚,无私的友情感动了许多读者。

在李逵的角色中,我们看到了菜花、船火等一众英雄与他的同仇敌忾,共同进退的精神。

他们都是被压迫、受欺负的底层人民,但他们并没有向命运低头。

相反,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用实际行动捍卫了正义和公平,成为了人民心中的英雄。

总之,水浒传中的李逵是一个具有正义感、勇武精神和深厚情感的英雄形象。

他的人物形象和勇武精神激励了无数读者,他与其他水浒好汉间的友情更是令人感动。

通过对李逵这一角色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水浒传》这部作品所传递的不仅是一个个英雄的故事,更是对正义、友情和勇气的讴歌,不断激励着人们追求公平与正义的信念。

水浒传李逵形象分析

水浒传李逵形象分析

水浒传李逵形象分析水浒传李逵形象分析李逵的人物形象可以说十分复杂,在梁山一百零八将中李逵之所以会给人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主要是因为其独特的人物形象所致。

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水浒传李逵形象分析,供大家参考。

水浒传李逵形象分析 [篇1]一、野蛮背后的可爱众所周知,李逵在《水浒传》中是个最为野蛮粗鲁的角色,由于他只知杀人,不问好坏的性格,只要在江湖上提起他的名字,神鬼也怕。

但我却认为,他的野蛮背后有着无比大的可爱。

和其他107将不同,李逵上梁山,成为梁林好汉,并不是出于对革命事业的忠诚,革命思想的彻底,而仅仅是为了两个字“快活”。

可以毫不牵强地说,李逵的行事,主要遵循的就是快乐原则,黑旋风最常挂在嘴边的词,就是“快活”!他生割了黄文炳后称“吃我割得快活”,他屠了扈三娘一家后道“吃我杀得快活”,杀人不是为了复仇,不是出于战阵厮杀的需要,而竟仅仅是为了快活!此外,李逵回家接老母时遇到回家的哥哥李达,就劝李达“同上山去快活”。

就连黑旋风那最被一些人称道的一番话,即李逵初上梁山时叫嚷的“放着我们有许多军马,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做了小皇帝,……杀去东京,夺了鸟位”,这一番话,也远不是出于什么彻底革命的高尚动机,因为就在“夺了鸟位”句后还有最关键的一句:“在那里快活,却不好?” 说来说去,所有的目的就在于此,杀去东京,夺了鸟位,不是为了等贵贱均贫富,不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而是为了喝更大碗儿的酒,吃更大块儿的肉,这才是李逵的心思所在,什么坚决的农民思想根本谈不上。

总之,李逵行事几乎全凭“快活”二字,少理性,无算计,率性而为,因此他的举动有近于童趣的天真烂漫的一面,所以说他可爱也不无道理。

二、忠诚背后的依恋也许你会认为李逵能至死不渝地追随宋江,不顾一切地替他卖命帮他打江山,是出于他对宋江那种格外的、特殊的忠心。

但我觉得与其说是忠诚,还不如说是种依恋。

因为对于李逵来说他同样需要一个价值的标尺,一个能确认他存在意义的精神之父。

水浒传李逵阅读报告1000字

水浒传李逵阅读报告1000字

《水浒传》李逵角色深度解读《水浒传》是明代文学家施耐庵所著的长篇小说,以北宋朝廷和社会民众的矛盾冲突为背景,以108位梁山好汉的草莽英雄形象和他们的义薄云天为主线,细致描绘了一个繁复而壮丽的社会画卷。

在这部作品中,李逵的形象独特而鲜明,他的性格矛盾而复杂,是《水浒传》中一位重要的人物。

一、李逵的性格特点李逵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

他既有着豪爽直率、敢作敢当的一面,又有着残暴凶狠、蛮不讲理的一面。

他的豪爽直率体现在他对待朋友的态度上,无论是宋江还是其他梁山好汉,他都愿意为他们两肋插刀,出生入死。

他的残暴凶狠则体现在他对待敌人的态度上,他杀人不眨眼,甚至对待无辜的平民也毫不留情。

这种矛盾的性格特点使得李逵的形象既令人敬佩,又令人畏惧。

二、李逵的行为方式李逵的行为方式也充满了矛盾。

他一方面对宋江忠诚至死,愿意为他付出一切,另一方面,他又常常违背宋江的命令,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例如,在攻打祝家庄时,李逵不顾宋江的命令,擅自行动,最终导致梁山好汉死伤惨重。

这种行为方式体现了李逵的独立性和反抗性,也使得他在梁山好汉中的地位显得特殊。

三、李逵的社会背景李逵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他的生活经历使得他对社会的不公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之所以走上反抗的道路,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豪爽性格和强烈的正义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对社会的无奈和对生活的绝望。

他的这种社会背景使得他的行为更加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

四、李逵在《水浒传》中的作用李逵在《水浒传》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他的矛盾性格和行为方式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

他的存在丰富了《水浒传》的人物形象,也使得这部作品更加真实、生动。

此外,他的经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

五、李逵的启示李逵的形象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他的矛盾性格和行为方式提醒我们,人是复杂的,人的性格和行为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同时,他的经历也告诉我们,社会的不公和矛盾可能会导致人走上反抗的道路。

李逵人物性格分析及主要事迹10(本站推荐)

李逵人物性格分析及主要事迹10(本站推荐)

李逵人物性格分析及主要事迹10(本站推荐)第一篇:李逵人物性格分析及主要事迹 10(本站推荐)李逵性情急躁、耿直、纯朴、莽撞、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李逵是一个孝顺的孩子,自己有了好日子过,要把老娘接来,可惜的是老娘被老虎吃了,但是他还是把老虎给杀了。

可惜因为行事卤莽、头脑简单、没有心计,最后被宋江毒死。

在《水浒传》中,李逵是作者着墨较多,性格较为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之一。

对这位梁山革命队伍的要将,历来的评价较高,或认为他最具反抗意识,或认为他天真可爱,但笔者阅读《水浒》数遍,对这位好汉实在喜欢不起来,一头失控的江湖怪兽,这是笔者对他的整体印象.首先是其流氓习气。

他出身农民,但没有农民的厚道,一点都不天真,反而显出一副无赖相,赌博、抢劫,与一般的地痞无赖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把抢别人的东西也率率真的话,李逵不过是不加掩饰表现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

其实是其嗜血性。

李逵作战不能说不勇敢,在冲锋陷阵时表现得十分勇猛,为梁山事业的发展壮大也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也要看到,李逵的作战方式与他人不同,他经常是敌我不分,不分青红皂白地用板斧一路砍过去,此举固然对敌人的杀伤力不小,但在毫无目标的板斧之下也增加了许多无辜的冤魂.再次是其奴才意识。

从表面上看,李逵在梁山好汉中最具反抗精神,这有他的屡次反对招安为证。

但是我们要看其反抗背后潜在的动机,虽然说李逵做事经常缺乏思考,率性而为,但在这件事上他恰恰是有着明确的目的、并不含糊。

自然,李逵的结局也是很有悲剧意味的,耐人寻味,如此一条勇猛刚烈的汉子没有轰轰烈烈地战死沙场,最后却落得一个最窝囊不过的死法,而且还是死于自己最崇拜、最信任的大哥宋江之手,这无疑具有一种反讽的效果,应该说作者的这一处理方式,是很有深度的。

第二篇:林冲人物性格分析及主要事迹 10林冲,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

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长八尺,人称“豹子头”,又唤“小张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传》简介及李逵人物分析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英雄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以宋江起义故事为线索创作出来的。

宋江起义发生在北宋徽宗时期,《宋史》的《徽宗本纪》、《候蒙传》、《张叔夜传》等都有记载。

从南宋起,宋江起义的故事就在民间流传,《醉翁谈录》记载了一些独立的有关水浒英雄的传说,《大宋宣和遗事》把许多水浒故事连缀起来,和大篇小说已经很接近。

元代出现了不少水浒戏,一批梁山英雄作为舞台形象出现。

《水浒传》是宋江起义故事在民间长期流传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吸收了民间文学的营养。

《水浒传》人物众多,头绪繁杂,意蕴丰富,同时又有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

全书呈现出五方面的特点:一、时间上的前后对比。

《水浒传》共120回,按时间划分明显由前后两部分组成。

第一回到第七十一回事前一部分,写各种类型的人物,通过不同的渠道,以多种方式进入起义队伍;起义队伍由小到大、有分散到集中,最后汇集在梁山泊,树起替天行道的大旗。

从第七十二回到一百二十回是后一部分,写梁山英雄先是击败军官围剿,后来接受朝廷招安,奉命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最后遭受奸臣迫害,或死或隐,风流云散。

二、梁山英雄加入起义队伍过程中的殊途同归。

梁山108位好汉都是被迫走上起义道路的,他们受到两方面的逼迫;其一是由于不堪忍受恶势力压迫而奋起反抗;其二是在起义军的逼迫下加入梁上好汉的队伍。

《水浒传》作者通过叙述、描写众多人物在加入起义过程中的殊途同归,展示了不同类型人物的个性特征,同时也为后来梁山好汉在招安
问题上出现分歧埋下伏笔。

三、水浒英雄价值观的忠义交织。

水浒英雄来自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他们之所以能在梁山聚集,结拜兄弟,一方面是为环境所迫同时也在于他们重义气,是靠义气把大家连结在一起。

晁盖任梁山首领时,议事场所称为聚义厅,而后,宋江又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充分体现了水浒英雄的忠义思想。

四、英雄悲剧和国家悲剧的两线并存。

梁山好汉的毁灭是一场英雄悲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英雄悲剧、国家悲剧二者交织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国家悲剧导致英雄悲剧的产生英雄悲剧的出现又加重了国家的悲剧。

五、现实性和虚幻性的二元互补。

《水浒传》是一部现实性很强的作品,其中许多人物和事件乃至细节描写都可以从社会生活中找到原型和依据。

《水浒传》又明显带有虚妄的成分,如在两军交战过程中借助巫术魔法,是现实的斗争采用了虚妄的形式加以展现的。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长篇小说名著之一后来的许多艺术样式都取材于水浒故事,明清传奇、绘画、雕塑中都可以见到梁山好汉的形象。

在一百零八位梁山梁山英雄中,李逵以其鲜明的个人形象吸引众多读者的关注。

首先,李逵疏财仗义。

宋江被誉为“及时雨”,以仗义疏财,好善乐施扬名江湖,李逵也有这方面的个性。

在《水浒传》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径劫单人)中,李逵在去沂水县接老母的途中,碰到假李逵——李鬼,李鬼冒充李逵抢夺别人行李包裹,败坏李逵名目,李逵正要用板斧教训他,却因李鬼求情:“家中有九十多岁的老母亲,无
人赡养”而手下留情,并赠李鬼十两银子。

这充分体现了他为义疏财的个性。

其次,李逵嫉恶如仇。

在《水浒传》第四十三回中,李逵念李鬼孝顺之心,饶其性命,并赠送银两。

后来得知真相,不仅杀死李鬼,还用李鬼腿上的肉就饭,拿回其赠银更是理所当然。

再次,李逵孝顺娘亲。

在《水浒传》第四十三回(黑旋风沂岭杀四虎)中,李逵专程回老家接老母上山,体现出其孝顺之心,在背老母上山的途中,李逵因为娘亲寻找水,导致老母被老虎吃掉的惨剧,李逵一气之下,杀死大小四只老虎,为娘亲报仇,痛哭一场,有诗曰“因将老母残躯啖,致使英雄血泪流。


还有,李逵粗中有细。

在《水浒传》第四十三回中,李逵见到娘亲后的一番话,李逵寻思道:“我若说在梁山泊落草,娘亲定不肯去。

我只假说便了。

”体现了李逵粗咧的性格中体察细节的个性。

另外李逵对哥哥李达的猜测也十分细致,推测哥哥没见过大银,看到那么大的银子,断然不敢去追他。

这也说明了李逵粗中有细的人物特征。

最后,李逵正直忠义。

在《水浒传》第七十三回(黑旋风乔捉鬼,梁山泊双献头)中,李逵听说宋江强抢民女后,直奔忠义堂,睁圆怪眼,拔出大斧,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并与宋江以脑袋作赌。

后来经刘太公辨认,了解事情真相,李逵知道自己错怪了宋江,上演了负荆请罪的一幕。

整件事情中,李逵体现出正直的一面,即得知是梁山的宋江强夺民女时,不因宋江与自己的交情,为刘太公伸张正义,后来知道自己错了,能主动认错,请求宋江的谅
解。

另外,在《水浒传》第一百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中,宋江告知李逵:“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因此请将你来,相见一面。

昨日酒中已与了你慢药服了,回至润州必死……”后,李逵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充分体现了李逵的忠义思想。

在水浒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中,李逵以其独特的个性,完善了水浒故事的丰满生动的情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