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人物形象特征浅析

合集下载

水浒传之李逵的豪情与义气解析

水浒传之李逵的豪情与义气解析

水浒传之李逵的豪情与义气解析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而著名。

其中,李逵作为众多英雄人物中的一员,以其庞大的身躯和豪爽的性格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从李逵的豪情与义气两个方面来解析他在《水浒传》中的形象与作用。

一、李逵的豪情李逵作为一个江湖硬汉,具有豪情义气的特点是他个人形象中最为鲜明的一面。

他身高八尺,膀大腰圆,凶狠威猛,人称“黑旋风”,形象豪放。

这种豪情正是他成为众多人物中的佼佼者的关键特素。

首先,在战斗中,李逵表现出了无人可敌的勇猛。

他在水泊梁山的一百单八将中,是实力最强的战士之一。

在与敌人的激战中,李逵所展现的力量与勇气让人铭记。

他豪情四溢的拳脚功夫和震撼人心的武器运用使他成为梁山好汉中的杰出代表。

无论是与黑旋风李逵斗智斗勇,还是与蔡京、宋江等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李逵的豪情都深深打动着读者。

他无惧强敌,敢于担当,一直以义气和胜利为目标,从不退缩。

其次,在个人情感方面,李逵也表现出了深深的豪情。

尽管在替黑旋风打抱不平的时候常常失手,但他的情感纯真而深情。

他与梁山好汉的情谊,尤其与宋江的兄弟情谊,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好友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为了宋江傲然面对祝家庄众人,还是为了救助替宋江身负巨债的杨雄等事,他都体现出了对情义的铭刻。

豪情带给他的是毫不犹豫地展现出自己真实情感的能力,他的豪情中充满了坚定、真挚、义正言辞等元素。

二、李逵的义气李逵的义气是他的另一个重要特质。

作为一个在梁山英雄聚集的地方,义气在梁山水泊梁山黑旋风李逵个人形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正是他展现出的豪杰风范和对众多英雄的帮助和保护,使他成为了一位有义气的英雄。

首先,李逵以自己的勇猛和勇敢为众多英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作为梁山百将之一,李逵在梁山英雄们的共同抵御外敌和维护公义的战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总是无所畏惧地投身于各种战斗之中,与同伴并肩作战,冲锋陷阵。

这种义气坚定的行为对其他好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他成为自己伟大的英雄。

李逵人物形象分析

李逵人物形象分析

李逵人物形象分析李逵人物形象分析李逵人物形象分析,在说到水浒传里面的李逵这个人物,我们第一个印象就是十分鲁莽的人,那么李逵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今天就为大家来详细的阐述一下李逵这个人物,看看他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性格,大家又是如何来评价李逵这个人物的,性格十分丰满的李逵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印象呢。

李逵人物形象分析篇1李逵人物形象在《水浒传》中,李逵是着墨最多,性格最为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之一。

对这位梁山的要将,历来的评价很高,或认为他最具反抗意识,或认为他天真可爱。

但笔者阅读《水浒》数遍,对这位好汉实在喜欢不起来——一头失控的江湖怪兽,这是笔者对他的整体印象。

这位绰号黑旋风、铁牛的好汉属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喜剧英雄形象,和他相类的人物在古代小说中还有不少,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张飞、《说岳全传》中的牛皋、《杨家府演义》中的焦赞、孟良、《说唐》中的程咬金等。

李逵这类人物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从外貌上看,他们大多身材高大魁梧,相貌丑陋;从才艺秉性看,则个个武功高强,经常使用板斧、锤子之类的笨重武器,作战勇猛,善打硬仗,而且生性粗鲁爽直,脾气暴躁,疾恶如仇。

有趣的是,他们往往与儒雅沉稳的主将之间有着亲如手足般的密切关系。

人物形象的这种反差极大的搭配和出场,很容易产生喜剧效果。

加之这些喜剧英雄由于性格卤莽、性子急躁等原因,总是头脑发热爱冲动,不断地惹麻烦,要么是闹场误会,要么是好心办坏事,为作品平添了许多波澜。

好在所惹的乱子都不是太大,最后又总是能被那位兄长般的主将一一化解,有惊无险,造成一种滑稽幽默的艺术效果。

与张飞、牛皋、焦赞、孟良、程咬金等人相比,李逵除了上述性格特征外,还有一些属于他个人的特点。

首先是其流氓习气。

他出身农民,但没有农民的厚道,一点都不天真,反而显出一副无赖相,赌博、抢劫,与一般的地痞无赖没有什么区别。

虽然作品把他塑造成一位喜剧英雄,像牛皋、焦赞、孟良一样,但并没有达到这个效果,这些被他的奴性和嗜杀秉性掩盖了。

李逵的性格特点

李逵的性格特点

李逵的性格特点李逵是中国传统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英雄人物,他以勇猛善战而闻名于世。

李逵的性格特点如下:首先,李逵勇猛无比。

在《水浒传》中,李逵常常以一敌十,勇往直前。

他在战斗中不畏艰险,不怕强敌,始终能够保持积极的战斗精神。

他不仅有出色的武艺,而且还有非凡的智慧,能够迅速判断战局,根据情况调整战术。

这种勇猛的性格使得李逵在敌人中威名远扬。

其次,李逵有一颗义薄云天的心。

他对朋友忠诚无比,对敌人绝不手软。

在《水浒传》中,李逵与其他好汉们结成了义兄弟的血盟,这是他的忠诚之证。

他常常为了保护朋友而不计后果,不惜付出自己一切。

对于敌人,李逵痛恨不已,他对待敌人毫不留情,总是毫不犹豫地将他们打败或消灭。

李逵的义气和忠诚深深打动着人们。

此外,李逵还有一颗正直的心。

他热爱正义,憎恶邪恶。

在《水浒传》中,李逵常常挺身而出,为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伸张正义。

无论是为了保护无辜的百姓,还是为了与腐败的官员对抗,李逵总是能够站在正义的一方,为真理呐喊。

他坚守自己的原则,绝不动摇,这样的正直品质令人钦佩。

此外,李逵还有一颗豪放不羁的心。

他不拘小节,生性豪放。

他喜欢饮酒、游荡,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他不喜欢被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能够乐观面对,从容应对。

这种不羁的性格也使得李逵成为了一个备受喜欢的角色,他的豪放不羁令人触动。

然而,正是由于李逵的这些性格特点,也使得他不免有些问题和困扰。

他常常因为过于勇猛而付出高昂的代价,往往让自己和朋友们置身于危险之中。

他虽然心地善良,但有时由于凶狠的战斗方式,给人留下了一定的恐惧印象。

他的豪放不羁也常常使他陷入一些无谓的纷争之中,甚至有时会让他远离自己最初的目标。

总而言之,李逵是一个勇猛而正直的人物。

他的忠诚、义气和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使得他成为《水浒传》中备受尊敬和喜爱的英雄人物。

尽管他有时会面临一些问题和困扰,但他始终能够以心中的正义和坚定的目标为指引,最终克服困难,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李逵形象分析范文

李逵形象分析范文

李逵形象分析范文李逵是《水浒传》中的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是宋江手下“梁山泊”中的一员,被称为“黑旋风”。

李逵的形象在整个小说中被描绘得十分生动,充满了矛盾和复杂性。

在分析李逵形象时,我们可以从他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以及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李逵的外貌特征是他形象最为鲜明和独特的地方之一、据《水浒传》中的描写,李逵是个矮个子,头大脸圆,面目狰狞,像个凶神恶煞一样。

他的体型矮小,但却有着惊人的力量。

李逵虽然外表丑陋,但他以其强壮的身体和独特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李逵的性格特点使得他成为一个复杂的角色。

一方面,李逵具有极高的勇气和战斗力。

他在梁山泊中属于武功出众的一员,擅长使刀及格斗。

李逵才疏学深,喜欢读书,聪明绝顶,深受宋江的赏识和信任。

但另一方面,李逵也有着暴力倾向和冲动的一面。

他容易因小事发怒,经常引发麻烦和争斗。

他的性格使得他在梁山泊中常常引起内部纠纷和麻烦。

此外,李逵的行为表现也对他的形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在梁山泊中经常犯错误,做一些错误的决策,对此他常常表示后悔和忏悔。

比如,他曾因误杀自己的亲人而感到非常痛苦和内疚。

然而,他又是一个仗义的人。

他劫富济贫,为民除害,对抗不公和邪恶。

他的行为反映了一个正义的内心,尽管偶尔会因情绪波动而背离。

最后,李逵的形象也在小说中得到了一些转变和发展。

在受到朝廷通缉后,李逵渐渐从一个搏命的打手变成了一个具有担当和责任感的人。

他在梁山泊中承担重要的领导角色,策划和指挥许多重要的行动,展现出他作为一个顶礼脱俗的军事家的一面。

综上所述,李逵作为《水浒传》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形象充满了矛盾和复杂性。

他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以及行为表现都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虽然他有时做出错误的决策,但他的正义和勇气使得他成为一个深受人们喜爱和仰慕的角色。

李逵形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是《水浒传》这部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层次和深度。

《水浒传》中李逵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水浒传》中李逵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水浒传》中李逵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水浒传》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令人难以忘怀,李逵便是其中极具特色的一位。

李逵性格直爽粗鲁。

他为人毫不拐弯抹角,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做什么。

这种直爽在很多时候表现为他的言语和行为的不加修饰。

比如,他在与他人交流时,往往是大声呼喊,直言不讳,从不藏着掖着。

他的粗鲁也常常让人感到他的豪放不羁,不拘小节。

李逵勇猛无畏,极具战斗精神。

战场上,他总是冲锋在前,毫不畏惧生死。

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也毫不退缩,反而愈发激起斗志。

这种勇猛让他在梁山好汉中脱颖而出,成为众人敬佩的对象。

他的战斗精神不仅体现在战场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公之事,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以自己的力量去维护正义。

然而,李逵的勇猛有时也显得过于鲁莽。

他行事常常不计后果,仅凭一时冲动,这给他和周围的人带来了不少麻烦。

比如,他在江州劫法场时,只顾着砍杀,不分官兵百姓,造成了许多无辜者的伤亡。

这种鲁莽的行为,虽然展现了他的坚决和果敢,但也反映出他缺乏思考和策略。

李逵心地单纯,重情重义。

他对宋江忠心耿耿,视其为兄长和领袖,愿意为宋江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他对梁山的兄弟们也充满了感情,把他们视为自己的亲人。

这种单纯的情感让他在复杂的江湖中显得格外珍贵。

但他的单纯也容易被人利用。

例如,他曾被宋江的一些行为所迷惑,盲目地跟随,没有自己的判断。

这使得他在一些情况下成为了别人的工具,而不自知。

李逵还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他不满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对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深恶痛绝。

他加入梁山,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反抗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秩序。

他的反抗精神代表了广大受压迫民众的心声,是一种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

同时,李逵的性格中也有着残忍的一面。

他在杀人时常常毫不留情,甚至会表现出一种血腥的快感。

这种残忍与他的正义和反抗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性格特征。

总的来说,李逵是一个性格复杂多面的人物。

他的直爽、勇猛、单纯、重情重义和反抗精神让人敬佩,而他的鲁莽、容易被利用和残忍的一面又让人感到惋惜。

水浒传中李逵的赏析

水浒传中李逵的赏析

水浒传中李逵的赏析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描写了农民起义领袖宋江带领一众英雄义士反抗压迫的故事。

在这些英雄中,李逵以其勇猛无比的个性和令人难以忘怀的形象而备受瞩目。

本文将对水浒传中李逵的形象和角色进行赏析。

首先,李逵的外貌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水浒传的描写,李逵身高八尺,虎背熊腰,面黄刻骨,一头乱发,眉毛如钩。

他的形象可以说是极其狂野和威猛的,直接展现了他的力量和勇气。

与此同时,李逵也具备一副凶狠的面容,黑魆魆的眼睛中闪烁着凶光,这不禁让人心生畏惧。

整体而言,李逵的外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的角色更加生动。

其次,李逵的个性特点也是他形象的一部分。

李逵是一个性格豪迈的人物,他勇敢、直率、豪爽,对待朋友忠诚无比,但对敌人却残忍无比。

在水浒传的故事中,李逵不仅有着无人可敌的武艺,而且有一颗热血沸腾的心。

他不畏强敌,与敌人周旋时常常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勇猛和机智取得胜利。

然而,李逵也有着不可避免的缺点,比如酗酒、暴戾和轻易发怒等。

这些特点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李逵在水浒传中的角色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他代表着中国古代社会被压迫阶层的力量和反抗精神。

作为一个山寨首领,李逵无疑代表了那些为生活所困、想要摆脱贫困和不公平对待的人们。

他在水浒传的故事中,与一众志同道合的英雄义士一起,发起了对权贵势力的反抗,最终为农民起义中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李逵的形象和角色给人以勇敢、坚韧和正义的印象。

总结起来,水浒传中李逵的形象和角色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外貌形象狂野威猛,个性特点勇敢直率,角色具有反抗精神和象征意义。

通过对李逵的赏析,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李逵性格特点及主要情节

李逵性格特点及主要情节

李逵性格特点及主要情节
李逵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他的
性格特点极具辨识度,其主要情节更是深受读者喜爱。

以下是关于
李逵性格特点及主要情节的简要描述:
1. 李逵的性格特点
- 勇猛无畏:李逵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勇猛无比。

他在战场
上常常独自奋战,勇往直前,不怕任何危险。

- 反叛不羁:李逵有着强烈的个性和不受束缚的内心,在传统
封建社会的压制下,他常常表现出反叛的一面,不愿受到任何约束。

- 大度宽厚:尽管李逵脾气暴躁,但他心地善良,对待朋友和
下属非常宽厚。

他善于容忍和包容,与众多好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 李逵的主要情节
- 与林冲斗智:李逵与林冲是水浒传中两位重要的好汉。

他们
在一次斗智斗勇的情节中交锋,互相较量智谋和勇气,展现出他们
与众不同的个性与能力。

- 救宋江抄家:在水浒传中,李逵与其他好汉一同救宋江抄家,展现出他们对正义以及朋友间的忠诚和支持。

- 投奔梁山:李逵最终选择投奔梁山泊,成为梁山军的一员。

这一情节表明了李逵对正义力量的认同,以及他对梁山好汉的尊重与敬佩,同时也为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逵作为《水浒传》中的重要角色,其性格特点和主要情节不断吸引着读者。

他的个性与行动都展现出了一个勇猛、反叛而又宽厚大度的形象,使他成为了这部经典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水浒传》中李逵人物形象赏析

《水浒传》中李逵人物形象赏析

《水浒传》中李逵人物形象赏析
李逵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一个英勇善战的英雄角色,深受读者的喜爱。

首先,李逵是一个勇猛无敌的斗士。

他身材魁梧,力大无穷,擅长武艺,特别擅长使刀。

无论是面对敌人的进攻还是保护自己的同伴,他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斗能力。

他的勇敢和无畏精神令人敬佩,使他成为了梁山英雄中的领军人物之一。

其次,李逵有着坚定的正义感和豪爽的性格。

虽然他在江湖上行侠仗义,但他从不背离自己心中的价值观。

他善良而正直,对待朋友忠诚,对待敌人狠辣果断。

他与梁山好汉一道,为苍生正义而战,被读者称为“豪杰中之豪杰”。

最后,李逵的形象也呈现出复杂的一面。

虽然他是一个具有英雄气概的角色,但他也有着自己的弱点和矛盾之处。

他有时候性情暴躁,容易冲动,对待一些事情不能冷静思考。

但这些缺点并没有掩盖他的英勇和正义,反而使他更加真实和可亲。

总的来说,李逵是《水浒传》中一个具有多重特点的人物形象。

他的勇猛无敌、坚定的正义感和豪爽的性格使得他成为读者心目中
的英雄。

在这个古老的故事中,李逵的形象将继续为人们所铭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逵人物形象特征浅析摘要:《水浒传》是一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名著,作家施耐庵、罗贯中进行了综合性的再创作后终于写成了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作品。

《水浒传》杰出的艺术成就,集中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

李逵是《水浒传》中最活跃、最生动的一个人物,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崇高品质和个性鲜明的形象。

他朴诚、坦率、天真浪漫,但又有莽撞、粗鲁、残忍的一面。

关键词:《水浒传》反抗精神纯朴忠诚莽撞粗鲁孝与残忍《水浒传》作为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以其独到的创作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构成了它恒久的生命力。

《水浒传》杰出的艺术成就,集中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

凡是读过《水浒传》的人,对于李逵的为人,没有不拍案叫绝,认为快人快语、快人快事的。

他象一块纯正的璞玉,从没有虚伪雕饰,掩盖自己的真实。

一、强烈的反抗精神和坚强的斗争意志在《水浒传》中李逵是最活跃、最生动的一个人物。

贫苦农民的出身使他具有我国长期封建社会中被压迫农民的典型的性格特征,这就是强烈的反抗精神和坚强的斗争意志。

在众多的英雄中,他上梁山是最痛快的一个。

在梁山好汉打闹江洲、劫法场以后,宋江走投无路,提出要投梁山泊去。

李逵马上跳起来说:“都去、都去!但有不去的,吃我一鸟斧,砍做两截便罢!”(第四十一回)以独特的方式和语言,表现了他坚决的革命精神。

上山之后,他又提出反皇帝的斗争目标:“放着我们有许多军马,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皇帝。

吴先生做个丞相,公孙道士便做个国师。

我们都做个将军。

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却不好!不强似这个鸟水泊里!”(第四十一回)在斗争过程中,他多次提出这一主张。

晁盖牺牲后,大家让宋江坐第一把交椅,宋江推让,李逵说:“哥哥休说做梁山泊主,便做了个大宋皇帝却不好。

”(第六十回)卢俊义上山后,宋江要让他做梁山泊主,两人推来推去,李逵大为不满,说:“我在江洲,舍身拼命,跟将你来,众都饶让你一步,我自天也不怕,你只管让来让去假甚鸟,我便杀将起来,各自散伙。

”并叫道:“今朝都没事了,哥哥便做皇帝,教卢员外做丞相,我们都做大官,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子,却不强似在这里鸟乱!”宋江自上梁山后就加快了发展梁山事业的步伐,看似他非常爱梁山,但他那一心想招安的念头却告诉我们他并不爱梁山而只是把梁山作为自己飞黄腾达的跳板。

而李逵则虽有时说出散伙的话来,然而正是因为他爱梁山事业,一心想着维持梁山事业的发展而说出的。

在大聚义后,宋江在菊花会上做了一首《满江红》,提出希望朝廷早日招安,受到了许多起义英雄的反对,李逵是反对最激烈的一个。

他大叫:“招安,招安,招甚鸟安!”飞起一脚,把桌子也踢得粉碎。

(第七十一回)后来宋江、柴进等人混到东京,想通过京师名妓李师师在皇帝面前打通招安的关节,让戴宗和李逵看门,李逵见宋江、柴进二人在里面跟李师师一起喝酒,不禁怒从心头起,便打了陪皇帝的杨太尉,一把火烧了李师师的家,大闹了东京。

(第七十二回)第一次陈宗善到梁山泊招安时,李逵“扯诏谤徽宗”,不仅将诏书扯得粉碎,而且拳打了陈太尉,听说诏书乃是皇帝圣旨,他竟然说:“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倒要做大!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着黑爹爹,好歹把你那些诏的官员,尽都杀了!(第七十五回)这种强烈的彻底的反抗要求,对于李逵来说,既不是基于对革命理论的明确认识,也不是由于受到反抗斗争的前景所吸引,而纯粹是处于自发的阶级本能。

李逵无疑的出身于农民阶级(尽管后来因杀人而亡命天涯),但他是那种已经从多少代农民的悲惨命运中感到非反抗不可、直觉到不斗争就无法生存的先进农民的代表。

他生平不习惯于抽象思维,对事情都不加思考。

他天不怕,地不怕,不计算主观力量,不考虑个人安危,一双板斧,想砍尽人间不平。

他强烈要求起义,相信起义,起义本身就是他的目的。

他热爱梁山、尊敬宋江,这一切也都是基于阶级的本能和直觉。

作者怀着高度的热情,创造出这个反抗性极强的令人可敬可爱的人物形象。

二、纯朴正直、嫉恶如仇,怀有深厚的阶级同情心小说除了表现李逵的革命性和反抗性这一面以外,还刻画了他的其他性格侧面,也是非常令人喜爱的。

他纯朴正直、嫉恶如仇,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受压迫者,他总是怀着深厚的阶级同情心。

李逵是很重义气的,但他把农民革命事业的利益看得比兄弟义气更为重要,处处表现出对梁山起义事业的无比忠诚。

富于喜剧色彩的李逵负荆的故事就十分令人感动。

他平日里是最信服宋江哥哥的,但当他误信了宋江抢夺刘太公的女儿的谣言时,便大闹忠义堂,砍刀杏黄旗;而在证实自己是搞错了时,却又主动向宋江承认错误。

承认错误的方式也十分憨厚可爱。

燕青问他:“李大哥,怎地好?”李逵道:“只是我性紧上做错了事。

既然输了这颗头,我自一刀割将下来,你把去献于哥哥便了。

”燕青教他“负荆请罪”,他说:“好却好,只是有些惶恐。

不如割了头去干净。

”(第七十三回)在上梁山后,回家搬老母上山的路上,遇到假李逵李鬼时,看到李鬼假冒自己、辱没自己的名字,本要杀了李鬼时,听李鬼说家有九十岁的老母无人赡养,便放了李鬼,还拿出十两银子相赠。

在最后知道是受了骗时,就好不容情地将李鬼杀掉。

他在江洲城里做小牢子时,宋江正好断配道江洲,戴宗要他好生服侍宋江,不要贪酒,平日最喜欢喝酒的他,就真的戒了酒,早晚寸步不离地服侍宋江。

(第三十九回)李逵在斗争中也是最英勇无畏的。

江洲劫法场时,他从茶楼上跳下来,赤条条抡着两把板斧大砍大杀,这是凡是读过《水浒传》的人都不会忘记的。

凡有战斗,他必冲锋在前。

有一次宋江不让他参加,他就说:“兄弟若闲便要生病,若不叫我去时,独自也要走一遭。

”果然一气之下,操起两把板斧,独自杀到凌州,打破北门,杀掉贪官,运着府库银两,得胜上山。

(第六十七回)李逵无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毫无虚假,无论想什么,都心口如一。

他该爱则爱,该恨则恨,该怒则怒,该骂责骂。

为了宋江在江洲赌输了钱要耍赖时,表现出了他的坦率的性格;从在与宋江初次见面时所说的“若真是个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节级哥哥,不要赚我拜了,你却笑我。

”得知真实及时雨宋江,李逵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扑翻身躯便拜。

他的质朴和纯真,就是在赌输了钱想赖的时候,碰到了宋江,“李逵见了,惶恐满面,便道:‘哥哥休怪,铁牛闲常只是赌直,今日不想输了哥哥的银子,又没得钱来相请哥哥,喉急了,时下做出些不直来。

’”通过这些言语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天真浪漫的,好像不懂事理的人物来,然而这正是李逵性格的本质所在。

三、本性优良,朴诚坦率,但做事却显得莽撞李逵具有优良的本性,他朴诚坦率,但是在做事上却显得非常莽撞,做事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不思考前因后果,只要认为自己应该就去做,如为招待宋江去强讨鲜鱼,与张顺发生争斗时,李逵莽撞地上了渔船到了江心去与张顺打斗,最后被张顺弄得吃了一肚子水,差点被淹死。

幸亏宋江有张横的家书,唤住张顺,并将李逵救上岸来,不然就会被淹死。

这正是李逵莽撞所造成的。

明知自己捉不到鱼,偏要到船上去捉,最后弄得鱼都跑了;明知自己的水性不如张顺,却莽撞地到江心去与其打斗,最后弄得自己“喘作一团,口里只吐白水。

”捉鱼莽撞的结果只是让自己一个人吃了亏,然而劫法场救宋江由于莽撞差点儿让大家逃不掉。

当大家救了宋江后,由于不认识路跟着李逵走时,李逵不想着引大家赶快逃走,而是只顾自己杀人直到前面尽是淘淘一派江水,无旱路时,才想到救大家。

更绝的是,他想到的不是救大家尽快逃走那是非之地,而是再杀入城去,不顾城内有五七千军马要和蔡九知府一发都砍了。

弄得大家不知怎么好,幸好张顺带着舰队及时赶到,救下大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杀韩伯龙就是一个例子。

虽然韩伯龙来投奔梁山,但当韩伯龙还没有成为梁山好汉时却声称自己是梁山好汉时,李逵恼怒起来就把其杀死了。

李逵的莽撞是大家所共知的,同样李逵的粗鲁也是闻名天下的。

李逵的粗鲁也非常具有个性化。

他与鲁智深不同,鲁智深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开始总说一句话“洒家是个粗人。

”而李逵呢?有时承认自己粗鲁,如第一次遇见晁盖说:“大哥休怪铁牛粗鲁。

”也有时却不承认自己是粗人,如与宋江第一次见面时,戴宗说他粗鲁,他却说:“我问大哥,怎地是粗鲁。

”当李逵遇到李鬼时听说李鬼有九十岁的老母要养时,只给了李鬼十两银子,也不管这银子是否会被别人抢去或这银子是否真会用来养母,这点就说明了李逵的粗鲁是纯朴的粗鲁,直性子的粗鲁。

四、孝与残忍的矛盾体李逵有很多性格可以与其他梁山好汉作对比,但也有两点性格则是无法比的,第一就是李逵的孝。

听见公孙胜搬取老母,便想到自己家有老母,抱头痛哭之后,也去搬取。

不幸他的老母在沂岭被虎所吃,他一连杀了四条老虎。

他的杀虎和武松的打虎是不同的,武松处于自卫,而他则是恨之深的宣发。

大破无为军,捉住了黄文炳,由他来动手割杀,他说得好:“你这厮在蔡九知府后堂,只会说黄道黑,拨置害人,无中生有撺掇他今日你要快死,老爷却要你慢死。

”这正如杀虎一样,不但恨之深,而且是把个人的仇恨扩大到担负了友朋的仇恨,这精神,只有铁牛才抒发得痛快,抒发得真切!第二是杀人如麻。

李逵的作战方式与他人不同,他经常是敌我不分,不问军官与百姓,投降与不投降,不分青红皂白地用板斧一路砍过去,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

在毫无目标的板斧下增加了许多无辜的冤魂,这在江洲劫法场一节表现得特别明显。

再如三打祝家庄时,明知扈家庄已投降了,当李逵不分青红皂白地将板斧向已经归顺的扈成,将扈太公一家斩尽杀绝后,别说读者,就连宋江等人都看不下去。

真不知道扈三娘是怎么接受这一现实的。

所幸全书避开了这一点,否则,以李逵的这种行为,扈三娘、朱同等人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梁山内部的火拼是迟早的事,何况好汉们之间的矛盾还远不止这些,但都在江湖义气的名目下被遮蔽了。

由此可见李逵好乱杀人,不讲策略的残忍的一面。

残忍与孝表面上看是一个矛盾,其实从根本意义上说又是统一的,具体到李逵这个人物形象本身,我们可以看到,他每一次发善心或者孝心都是对自己的朋友和亲人或者是他看来与自己境遇很相近的人的。

在孝与义气的作用下,他会偶尔的表现出其善良的一面,也正是应了那句老话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

即使是一个再残忍的人物,也会在偶尔和不经意间表现出自己的一丝深藏于心底的善良来。

但李逵大部分的时间里给读者的印象又都是残忍的,暴虐的,我们可以用“没有理性”来概括他的性格,这样的性格是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他一直所处的生活环境共同造成的,一个没有读过书并且一直在大牢里工作,接触的都是罪犯的人物,他的内心世界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是残忍的,暴虐的。

表象上的残忍真正暴露出来的则是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内心是狂躁的,没有理性的,失去逻辑的,这正是这个人物所生活的环境应该造就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