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虎威《〈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解析
黄虎威《〈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解析-教育文档

黄虎威《〈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解析-教育文档黄虎威《〈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解析黄虎威,1932年1月生于四川内江,中国著名作曲家、资深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
1954年毕业于西南音乐专科学校作曲专业并留校任教。
1956年在中央音乐学院苏联作曲家鲍里斯·阿拉波夫教授专家班进修作曲理论,曾任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是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音乐学院教授。
在中国学习钢琴的人和学术界一般都对黄虎威钢琴组曲《巴蜀之画》有深入研究,这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一部钢琴经典作品。
而黄虎威的《和声写作基本知识》和《转调法》等书籍在上世纪70年代末被人民音乐出版社多次再版、重印。
近年来,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和人民音乐出版社隆重推出的黄虎威系列专辑——《黄虎威钢琴作品选集》《黄虎威艺术歌曲选集》和《〈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等,成为传统和声应用的典范。
早在1981年7月的暑假里,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舞蹈系的几位老师去新疆石河子某团宣传队辅导节目,笔者也被邀请前往,团里教员拿来黄虎威《和声写作基本知识》作为指定教材,那是迄今为止笔者见过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唯一的简谱传统和声学教材。
通过深入了解,才知是基层音乐人希望能学习传统和声学理论,更渴望用简谱学习音乐理论,他们认为,这样学习和声学理论更为便捷,认为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与黄虎威联手打造的这部教材是当时社会音乐教育普及和自学成才的一个好帮手。
而另一本在1983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黄虎威的《转调法》,则是针对作曲、指挥和表演等专业人士的力作。
这本书集中介绍了如何将西方传统和声学转调技法用于中国民族音乐创作,并有许多转调示范例题,“是一本切合我国实际需要的好书”。
①这些学术成果对传统《〈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的成书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和声基础教程答案

和声基础教程答案【篇一:黄虎威《〈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解析】在中国学习钢琴的人和学术界一般都对黄虎威钢琴组曲《巴蜀之画》有深入研究,这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一部钢琴经典作品。
而黄虎威的《和声写作基本知识》和《转调法》等书籍在上世纪70年代末被人民音乐出版社多次再版、重印。
近年来,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和人民音乐出版社隆重推出的黄虎威系列专辑——《黄虎威钢琴作品选集》《黄虎威艺术歌曲选集》和《〈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等,成为传统和声应用的典范。
早在1981年7月的暑假里,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舞蹈系的几位老师去新疆石河子某团宣传队辅导节目,笔者也被邀请前往,团里教员拿来黄虎威《和声写作基本知识》作为指定教材,那是迄今为止笔者见过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唯一的简谱传统和声学教材。
通过深入了解,才知是基层音乐人希望能学习传统和声学理论,更渴望用简谱学习音乐理论,他们认为,这样学习和声学理论更为便【篇二:初学者基本乐理教程】音及音高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而决定的。
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
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
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而不同。
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
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
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
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
作曲技术理论推荐书目

作曲技术理论推荐书目一、和声学《和声学基础教程》.谢功成,马国华,童忠良,赵德义.《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谢功成,童忠良,曾理中主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
该套教程是“音乐自学丛书·作曲卷”之分册,为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四位在和声学上颇有造诣的专家的力作,也是国内专家所著的和声学教程中被运用得最多的一套教程。
《和声学基础教程》分上、下两册,共44章,分别含两个附录。
该套教程从和弦的构成入手,涵盖了传统和声写作的所有内容,并增加同宫系统自然调式、民族调式和声写作,融入调式复合和同主音综合调式等内容。
教程上册的附录一为乐曲实例三首,按和声进行以级数标明各个和弦,附录二为习题选答。
教程的下册附录一为大小调和声体系在近现代的发展,附录二为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一中包含同中音综合调式、重同名综合调式、中音三度循环和近现代和声的功能网,拓展了基础和声学教程包含的内容。
同时,该套教程新增加的内容,是专家们多年的研究成果,在学界受到广泛关注,并被运用到和声学研究之中。
《近现代和声的功能网》.童忠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4月。
该专著含序、前言正文、两个附录与后记,为童忠良教授80年代初期涉及和声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正文包括调性扩张与功能延伸、古典和声的支柱与骨干和弦的变体、孪生的同名调与对称的宫角轴、功能意义的音级与音级概念的功能、功能族之外与重同名之间以及重中音循环与功能网辨析等七个章节。
该书研究的重心在和声的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基本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涉及有广义调性的、从而具有一定功能关系的和声手法和富有民族特色的崭新的和声语言。
附录一为和声分析50例,附录二为千分八度值与卡氏律学标记。
《近现代和声思维发展概述》.汪成用.上海: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编辑部.《音乐艺术》增刊之一,1982年11月。
该专著含引言、正文、结语和注释。
它由音乐思维与音乐语言辨证发展的历史回顾、近现代和声思维的两个分支和近现代和声思维发展的根源以及对新的思维形式的初探三章构成。
和声习题答案

和声习题答案【篇一:(0851)《和声基础》网上作业题及答案】t>1[论述题]请标出下列和弦的级数参考答案:2[论述题]请标出下列和弦的级数参考答案:3[论述题]请标出下列和弦的级数参考答案:4[论述题]为下列旋律配和声参考答案:5[论述题] 为下列旋律配和声参考答案:6[论述题] 为下列低音配和声【篇二:(0829)《和声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t>1[论述题]在高音谱表构造c大调一级六和弦、四级四六和弦、五级原位和弦参考答案:1 4 25 1 73 6 5[单选题]什么是和弦a:a 按三度叠置的三个音b:几个音按一定关系叠置起来c:几个音按三度叠置起来参考答案:b[单选题]什么是和声a:和起来的声音b:几个声部在一起唱c:和弦就是和声d:和弦的连续进行参考答案:d[单选题]什么是和声学a:和弦的学问b:研究和弦连接规律的学问c:研究音的结合结合规律序进及使用方法等音乐表现的学科参考答案:c[单选题]和弦叠置的规律是什么a:三度b:四度c:五度d:都可以参考答案:d[单选题]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和声学a:古典和声学b:调式和声c:近现代和声参考答案:a[单选题]调性和声的和弦是以几度关系叠置的a:大三度b:小三度c:增三度d:减三度e:都可以f:大小三度参考答案:f[单选题]古典和声中有几中功能a:三种b:四种c:五种参考答案:a[单选题]常用的七和弦有几种a:4种b:5种c:6种d:7种参考答案:a[单选题]常用七和弦的根音与七音有几种七度a:大七度小七度增七度减七度b:大七度小七度c:大七度减七度d:小七度减七度e:大七度小七度减七度参考答案:d[判断题]转位和弦就是根音不在最低音位置参考答案:正确[论述题]功能和声的功能有那几种,分别是什么功能,功能圈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参考答案:有主、下属、属三种功能,顺序为主、下属、属、主2[论述题]在大谱表上为g大调一级、四级、五级原位和弦作密集、开放排列参考答案:(答案不唯一,属创作题)[判断题]四部和声就是四个声部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外声部就是和弦的根音和五音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四部和声最主要的特点是声部平衡音响丰满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上三声部相邻两声部间不能超过8度参考答案:正确[论述题]什么是旋律位置参考答案:和弦音处于高音声部(旋律声部)就叫旋律位置,根\三\五\七音任何一个和弦音都可能放在旋律位置.[判断题]次中音声部与低音声部间不能超8度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和弦重复音原则是根据泛音列规律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四声部中上两个声部符干向上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高音声部与低音声部在音高节奏相同时可共用符头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中音声部与低音声部符干朝下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相邻两声部中上方声部的音音高不能低于下方声部的音参考答案:正确[论述题]什么是密集排列法参考答案:上三声部相邻两声部间不能插入同一和弦的任何一个和弦音(不能超过或等于五度) 3[论述题]原位和弦基本连接:f大调一级――四级;四级――五级参考答案:(创作题,无答案)[判断题]和弦三音不能重复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符干方向表示声部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全音符可以共用符头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和弦的任何一个音都有可能省略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原位和弦低音一定是根音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声部进行中二度是级进三度或三度以上是跳进参考答案:错误[论述题]什么是和声连接参考答案:在不同和弦的连接中将相同的音保持在同一声部的连接方法[判断题]每个声部都可以作三音跳进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旋律连接是每个声部都是旋律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平稳连接是四个声部都没有跳进的连接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正格进行是主属之间的进行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同和弦变位是同一和弦换一种形式的反复参考答案:正确4[论述题]为a小调作一级――五级;一级――四级旋律连接参考答案:(创作题,无答案)[判断题]根音之间的度数关系就是和弦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四五度关系的和弦连接只能用和声连接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二度关系的和弦只能用旋律连接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平行五度是协和而美好的应多用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平行八度没有声部感故不能用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四部同向造成声部动荡故不能用参考答案:正确[论述题]简述旋律连接步骤参考答案:1、写出低音(二度或四度)2、写出旋律位置的音,与低音反向控制在三度或二度3、写出内声部的和弦音,与低音反向并控制在三度内4、重复根音,不能有保持音[判断题]增音程进行应用减音程代替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平行大小调的和弦完全相同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小调的主和弦是六级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三音跳进时必须改变排列法参考答案:正确5[判断题]终止式是用来结束全曲的和声进行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半终止是终止式的一半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完全终止或完满终止都必须结束在主和弦上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k46和弦是属音在低音声部的主和弦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k46和弦放在较强位后面必须是属功能和弦参考答案:正确【篇三:《基础和声学》试题库(10套试卷)(1)】声是传统和声学习的主要形式,四个声部的名称由高到低依次是高音部、________、___________与低音部。
和声学教程习题答案

和声学教程习题答案和声学教程习题答案和声学是音乐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音乐中不同音符之间的和谐关系。
学习和声学的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习题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和声学的知识。
下面将给出一些和声学教程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和声学基础知识习题答案1. 什么是和声学?和声学是音乐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音乐中不同音符之间的和谐关系。
2. 什么是和声?和声是由不同音符组成的音乐中的声音组合,通过和声可以创造出丰富的音乐效果。
3. 什么是和声学的基本单位?和声学的基本单位是和弦,它由三个或更多音符组成。
4. 什么是和声学的调性?和声学的调性是指音乐中的基本音调和音符之间的关系,包括主音、属音、和弦等。
二、和声学实践习题答案1. 下面是一个音乐段落的和声,试分析该段落的调性和和弦进行。
音乐段落:C大调的I-IV-V-I进行。
分析:该段落的调性是C大调,和弦进行是I-IV-V-I。
2. 下面是一个和弦进行的乐谱,试写出该和弦进行的调性。
和弦进行:Cmaj7 - Dm7 - Em7 - Fmaj7 - G7 - Am7 - Bm7b5。
调性:C大调。
三、和声学进阶习题答案1. 下面是一个复杂的和弦进行,试写出该和弦进行的调性和和弦符号。
和弦进行:Cmaj7 - Bm7b5 - Em7 - Am7 - D7 - Gmaj7 - Cmaj7。
调性:C大调。
和弦符号:Cmaj7 - Bm7b5 - Em7 - Am7 - D7 - Gmaj7 - Cmaj7。
2. 下面是一个音乐段落的和声,试分析该段落的调性和和弦进行。
音乐段落:A小调的VI-II-V-I进行。
分析:该段落的调性是A小调,和弦进行是VI-II-V-I。
四、和声学创作习题答案1. 试创作一个简单的和声进行。
和声进行:Cmaj7 - G7 - Fmaj7 - Em7 - Dm7 - Cmaj7。
调性:C大调。
和声学教程第15章课后第一题答案

和声学教程第15章课后第一题答案1.根据和声现象的三个基本要素:和声、声波和声场,要求了解和声学知识。
2.正确回答是关于“谐波”的问题。
3.不正确的表述是“谐波”不是“声波”。
错误的表述是:从一个频率上来看,声速相等,没有声音。
4.根据和声现象和声场的要求,可以将二者看作同一频率不同点上声音的发散性和相似性,从而定义了一个“谐波-声场”模型:5.对声速相等的不同声分量之间形成一定规律的复合体(即:在有足够大强度下形成一种近似和声),可以用共振波表达该谐波的特性。
6.在共振模式下,振幅为波长(最小值)与频率(频带内连续相除后频率)之间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关系,从而定义了该谐波作为振动体时所应具有的性质。
7.本文根据和声学知识分析了各种谐波在相等声波状态下所表现出不一样效果产生原因。
(1)共振波所具有的衰减速度很快,会使谐波的有效波长发生变化。
在相等的声速条件下,当谐波的有效波长很小时,由于共振模式频率的不同,其产生的共振波会被衰减。
对于大多数谐波,其有效波长都要小于共振模式波长一半以上(包括低频)。
如在谐波的最大衰减速率为8 m/s时,谐波具有的最大有效波长为21 m;在波长在50-150 Hz间时,最大有效波长为40 m;在高频段上时是38 m。
此时对谐波施加不同强度会使其有效波长发生变化。
例如:当把低频振幅范围增大到一定值时(60 Hz),对一个谐波来说其有效波长会发生变化。
当共振模式改变时,这种变化也会使其产生相同的效果。
如:当把共振模式改变到3-5 Hz时,谐波有效波长会发生变化;而当把共振模式从3-5 Hz改变到4-5 Hz时,谐波有效波长变化不大。
因此这一效应对谐波衰减有重要作用。
8.在在频率相等时,因为声音的发散性不一样,所以能得到的波长不一样。
例如:在以100 kHz左右频率为例的振动环境中有2个同相位的声波;在以100 kHz左右频率为例的振动环境中有2个不同频率下有3个同相位的声波(如图2-4所示);在以60 kHz左右频率为例的振动环境中有3个同相位的声波。
和声题及答案

aii56—v2
b vi—iv
c vii7—v34
d i—ii6
2.下列含有k46的和弦序进中,正确的是…………………………()
a ii6 k46︱v7 i c i ii56︱k46 v7
b
ii6v︱k46 v7
d k46 iv︱v7i
3.下列和弦连接中不能使用五音跳进的是………………………()
4.终止四六和弦是一种具有复功能特点的和弦,主要以_____功能为主,常用______功能或主功能和弦引入。
5.完满终止的条件有:低音为原位的属或下属到主和弦,即低音为______度进行,主和弦必须是______音旋律位置,且处于小节强拍。
6.根据属七和弦解决时的声部进行规则,v56、v34解决到____,v2解决到____。7.结束处的v7—vi构成______终止,这时vi应重复_____音。8.大小调下属功能组和弦一个共同特点是包含有调式的_____级音。
2
[论述题]在大谱表上为g大调一级、四级、五级原位和弦作密集、开放排列
参考答案:(答案不唯一,属创作题)
[判断题]四部和声就是四个声部
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外声部就是和弦的根音和五音
参考答案:错误
[判断题]四部和声最主要的特点是声部平衡音响丰满
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上三声部相邻两声部间不能超过8度
[单选题]常用七和弦的根音与七音有几种七度
a:大七度小七度增七度减七度
b:大七度小七度
c:大七度减七度
d:小七度减七度
e:大七度小七度减七度
参考答案:d
[判断题]转位和弦就是根音不在最低音位置
高校和声教学与实践研究30年(1990-2020)

重。(见表2)
103
表 3. 2010-2020 年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数量
78
29
28
24
30
24
14
33
38
36
19
(353)
以上表3显示自2010年后至今,相关论文共计353篇,数量大幅增加,其中,2010年的文献总量达到78 篇,由于2010年召开了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其中汇集了许多有关高校和声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故该 年研究文献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年份。另外,自2010年后,研究内容从广度及深度上均有长足发展,研究方法 也丰富多样,如个案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整体呈多元化、纵深化发展趋势。(见表3)
第31卷第2期 Vol.31 No.2
邯郸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ndan University
2021年6月 June 2021
高校和声教学与实践研究30年(1990-2020)
武擎
(邯郸学院音乐学院,河北邯郸056005)
摘 要:以1990-2020年,这30年间有关我国高校和声教学方面的文献资料为基础进行研究,发现对该问题研究的
(三)课程改革 1•教学理念与目标 有关高师音乐专业和声教育的教学理念与目标,早在1990年戴树屏的《高师音乐专业〈和声〉教学改革的探 索》一文中便指出:“1980年修订的《高师和声教学大纲(草案)》中高师和声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较系统
104
地理解基础和声的理论及运用;能分析一般中外乐曲中常见的和声现象;掌握初步和声写作技能。为编写歌曲 伴奏、小型合唱曲以及学习有关理论作曲技术科目打下基础,能适应中等学校音乐教学工作需要”。同文中阐 述的该教学目的与任务仍是目前诸多院校和声课教学大纲制定的参考依据。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作者明确指 出高师音乐专业和音乐院校作曲专业的和声教学,二者培养目标、能力要求、学制、学时及教学对象的专业基 础水平等均不相同,应采取不同的教材教法,高师音乐专业的和声课,需在培养目标、学时及学生的实际专业 水平制约下进行教学,该论文为我们设定和声课教学目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虎威《〈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解析
黄虎威,1932年1月生于四川内江,中国著名作曲家、资深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
1954年毕业于西南音乐专科学校作曲专业并留校任教。
1956年在中央音乐学院苏联作曲家鲍里斯·阿拉波夫教授专家班进修作曲理论,曾任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是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音乐学院教授。
在中国学习钢琴的人和学术界一般都对黄虎威钢琴组曲《巴蜀之画》有深入研究,这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一部钢琴经典作品。
而黄虎威的《和声写作基本知识》和《转调法》等书籍在上世纪70
年代末被人民音乐出版社多次再版、重印。
近年来,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和人民音乐出版社隆重推出的黄虎威系列专辑——《黄虎威钢琴作品选集》《黄虎威艺术歌曲选集》和《〈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等,成为传统和声应用的典范。
早在1981年7月的暑假里,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舞蹈系的几位老师去新疆石河子某团宣传队辅导节目,笔者也被邀请前往,团里教员拿来黄虎威《和声写作基本知识》作为指定教材,那是迄今为止笔者见过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唯一的简谱传统和声学教材。
通过深入了解,才知是基层音乐人希望能学习传统和声学理论,更渴望用简谱学习音乐理论,他们认为,这样学习和声学理论更为
便捷,认为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与黄虎威联手打造的这部教材是当时社会音乐教育普及和自学成才的一个好帮手。
而另一本在1983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黄虎威的《转调法》,则是针对作曲、指挥和表演等专业人士的力作。
这本书集中介绍了如何将西方传统和声学转调技法用于中国民族音乐创作,并有许多转调示范例题,“是一本切合我国实际需要的好书”。
①这些学术成果对传统《〈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的成书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011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黄虎威教授的《〈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与2007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上海音乐学院桑桐教授的《250首和声习题解答》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两者都以海量般的题解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实例,让很多师生在学习传统和声学的同时,看到、见证了现代作曲家、教授们的和声理论实践过程和其明晰的和声学教学思想体系,这是非常难得的教学辅助教材。
比如,《〈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第28章终止中的重属和弦口答习题——分析贝多芬《奏鸣曲》作品14之2第一乐章(第37—45小节)片段,②作者首先在《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找到谱例,之后明确调性、标注和弦功能等,这些通常教师都比较容易做到,但一些学生总是难以理解,他们会问:“为什么d大调音乐用g大调记谱?”从习题解答中我们不难发现,黄虎威教授是站在学习者的位置上考虑问题,在这类习题后面总要加上曲式说明或者是曲式分析,即“这个乐章的曲式是奏鸣曲式,上例摘自呈示部的副部主题”,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根据古典奏鸣曲
呈示部的调性特征找出问题的根源,并理解终止中的重属和弦的功能和意义,即是在不构成转调的前提下对属和弦的支持作用和在转调中对属和弦及调性的引导作用。
此外,书面写作习题对于学习者掌握和声学基础理论至关重要。
桑桐在《250首和声习题解答》前言中写道,“习题写作,是和声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锻炼和声写作技巧而言,舍此无他途可循”。
③美国作曲家瓦尔特·辟斯顿在《和声学》绪言中说:“一个学习音乐的人比一个作曲家更需要有一个稳固的理论基础。
”为此,黄虎威在2010年4月召开的北京“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上,发表《四部和声写作规则之我见》的学术观点,引起与会者的共鸣。
作者在书中强调“这类习题全做”,这是本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如第33章半音模进、离调书面习题——a.为下列旋律和低音配和声,第10题④(低音题),用两种不同方案写作旋律并配和声。
方案一,在ьa大调第一乐句旋律中选择弱→强模进动机,以和声语汇d76—tsⅵ为模进原型;第二乐句旋律是前乐句的下行三度平行模仿,正好构成大小调调式交替,和声音响具有很强的艺术听赏价值,仿佛使人们又一次听见了黄虎威先生的钢琴组曲《巴蜀之画》中的“空谷回声”,很是美妙。
方案二,在ьa大调旋律中选择强→弱模进动机,以和声语汇t —d7为模进原型,所不同的是,在这个原型中的和声内声部(男高音声部)动机是女高音声部的倒影模仿,这正是黄虎威在音乐创作
和和声学教学中提倡的线条化和声,同时,也遵循着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科书在口答分析题中反复强调注意“声部进行的方法”,与业内一些教科书提出的“纵向填写”和声的学习方法截然不同,两者在学习目标上有着本质区别。
业内人士一般都知道,传统四部和声写作题,即以混声合唱形式与要求来写作,如果能把大小调写作题做成既有和声功能性,又有对位化声部进行,那是相当有趣的,这是传统多声音乐艺术的魅力所在。
在黄虎威《〈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书面习题中,有一种钢琴音型化写作题是业内人士较为感兴趣的话题。
如第47章下属和声组的变和弦书面习题——为下列旋律和低音配和声,第4题⑤(旋律题,第327—328),左手弹奏八度和声低音,右手弹奏密集或混合排列内声部与旋律声部(符合钢琴弹奏特点的声部排列),黄虎威饶有兴趣地做着60年前曾做过的事情,不变的是对艺术情趣的执著追寻。
这不是一般人能在“纸上”谈清楚的事情,这需要10年、8年的“坐功”和钻研劲儿。
因此,我们可以说,作曲大师都有一种本事,看谱即能在心灵中听见音乐,听见音乐即能在脑海中映现出乐谱中的乐思,黄虎威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键盘习题采用写谱照弹的方式解答”⑥,这部分习题对于涉及转调法来说,有着培养、塑造和声调性思维变化的功效,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便捷地参考本书获取相关知识点。
正如黄虎威在《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上册)自序中说的“本书列举的谱例中有一部分是难以找到的,这可以免去读者寻谱的麻烦”。
其实,除
了许多分析题难以找到谱例,这些下册转调键盘习题自解答案更是难以找到,写作难度是常人难以估量的,用“写谱照弹的方式”解答键盘习题,独具匠心,这是黄虎威长期教学与创作的经验之谈,也是对其教法的阐释。
《〈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第60章和声分析的某些问题中的和声测试题解答,⑦是按照斯波索宾等《和声学教程》在1990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增订重译版要求写作,所以较1982年斯波索宾等人编写的《和声学教程》(全书共59章)版本更为详细阐述了和声图式与四部和声(即混声四部合唱)、钢琴伴奏、弦乐四重奏不同多声形态织体写作规律,是其教材的任务、目的,也是学以致用的优秀范例。
近年来,针对传统《和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家在教学方法、教学软件开发利用等方面有了许多成果,并在课堂教学上得到进一步论证。
在全国各地出版的和声学专著层出不穷,“传统和声”学术思想得到广泛交流,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正如桑桐在《250首和声习题解答》前言中所说,“传统和声虽已陈旧,但它历史的、风格的、经典的、规范的意义,并未因此‘随风而去’”,它是研究百年中外经典之作和声语言的“一把钥匙”,是“进入巍峨的经典音乐殿堂的阶梯之一”。
笔者相信,黄虎威《〈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上下册)》的问世,将完善我国高等院校和声学教学体系及教材建设,并在音乐教育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注释:
①秦西炫.简评黄虎威的《转调法》—“摘要”[j].人民音乐,
1984(11).
②④⑤⑥⑦黄虎威.《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第28、
33、47、50、60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1—2,111,327—328,508,631—688.
③桑桐.250首和声习题解答——“前言”[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2—3.
参考文献:
[1]黄虎威.《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上册)[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0.
[2]黄虎威.《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3]桑桐.250首和声习题解答[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童道锦,王秦雁.黄虎威钢琴作品选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厦门集美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贺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