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常识

合集下载

京剧常识及欣赏

京剧常识及欣赏
演出市场萎缩
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京剧演出市场受到 冲击,观众数量减少。
传承人才匮乏
京剧表演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磨练,但目前京剧传 承人才存在断层现象。
保护措施与建议
01
02
03
04
政府支持
政府应面的支持。
培养年轻观众
通过开展京剧进校园等活动, 让年轻人了解和喜欢京剧,培
乐器与配乐
京剧常用的乐器包括京胡、 京二胡、月琴、三弦等, 配乐则包括鼓、板、大锣、 小锣等。
表演技巧
动作表演
京剧表演动作丰富多样, 包括身段、手势、台步等, 要求演员动作准确、优美。
面部表情
演员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 来表现角色的喜怒哀乐, 强调眼神的运用。
声音表现
京剧演员通过声音的高低、 强弱、快慢等变化来表现 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白蛇传》
剧情概述
该剧讲述了中国民间传说中白蛇与许 仙的爱情故事。白蛇为了追求真爱, 不惜冒犯天规,与许仙相识相恋,最 终被法海拆散。
艺术特点
该剧以优美的唱腔和细腻的人物刻画 著称,演员需要具备扎实的唱、念、 做、打等技艺。通过展现白蛇与许仙 的爱情悲剧,传递了人性的复杂和悲 凉。
《空城计》
剧情概述
外国观众。
21世纪
京剧在国际舞台上频繁 亮相,成为中国文化的
重要代表。
国际影响与评价
高度评价
被誉为“东方戏剧的明珠”、 “世界戏剧的瑰宝”。
文化交流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加深国际 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艺术融合
对世界戏剧艺术产生影响,促 进不同戏剧形式的融合与创新 。
认知提升
提高国际社会对京剧艺术的认 知和欣赏水平。
《穆桂英挂帅》

京剧的小知识20字

京剧的小知识20字

京剧的小知识20字篇1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有150年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戏曲的优点和特点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京剧也称“皮黄”,是因为它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演员们把它演绎得活灵活现、气势宏美,使它成为了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念做打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

京剧的角色可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京剧的题材主要以历史政治和军事斗争为主,故事大多取自小说、话本。

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折子戏和台戏。

全国各地有不少戏迷,他们喜闻乐见,沉迷于那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把观众带入了艺术殿堂。

篇2京剧是我国传统戏剧中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粹,是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它已有二百年的历史,是由徽剧、汉剧、昆曲和梆子等融合后,形成的新剧种。

京剧的形成过程中,它又汇集融化了各地方剧种的艺术精华,成为了有北京味的、具有独特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是我国戏剧史上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剧种,因而人们称京剧为国剧。

因为我经常陪爷爷奶奶看京剧,所以对京剧也有一些喜爱。

知道了要看懂京剧,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史知识和一些京剧表演艺术的常识,才能通过欣赏京剧,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

看到那些穿着漂亮戏服,画着精致脸谱的演员们在舞台上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那么吸引人,我深深懂得了一个京剧演员的艰辛付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通过观看京剧表演,不但丰富了我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还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艰辛的付出,才能有丰硕的回报。

你应该知道的中国京剧常识

你应该知道的中国京剧常识

你应该知道的中国京剧常识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科技文化常识是考试的重要内容。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富,留下了许多令世人至今仍叹为观止的成就。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总结中国国粹——京剧。

一、知识介绍(一)音乐常识1.音阶:五音是中国古代五个音阶的总称,即宫、商、角、徵、羽,常以“五音不全”形容某人不善唱歌。

五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形成。

后来在角徵、羽宫之间各出一个偏音,排成七个音阶为宫、商、角、清角、徵、羽、闰。

2.乐器:中国古代的乐器分为吹、拉、弹、打四大类,分别由金、石、土、木、匏、革、丝、竹八种材料制成,史称“八音”。

(二)京剧形成徽剧是京剧的前身。

为给乾隆祝寿,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

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揭开了2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京剧史的序幕。

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

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三)京剧基本知识1.京剧的行当——主要分生、旦、净、丑四种行当。

生就是指男子,又分老生,小生,武生。

旦就是指女子,又分正旦(青衣),老旦,花旦,花衫,武旦,刀马旦,彩旦(揺旦)。

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他们是我国京剧旦角行当中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

净就是花脸,又分正净(铜锤花脸),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毛净。

丑就是丑角,俗称“三花脸”,又分文丑,武丑,铁丑。

末指的是中年以上男子,多数挂须。

又细分为老生、末、老外。

2.脸谱脸谱是运用色彩和线条构成各种图案,以象征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基本可分为六类:红、白、黑、黄、蓝和绿、金和银。

红表示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

白表示奸诈多疑,含贬义,代表凶诈,如“三国戏”里的曹操。

黑表示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公戏”里的包拯。

黄表示凶猛阴险,如典韦。

蓝和绿表示中性,草莽英雄。

金和银表示神秘,代表妖神一类。

京剧常识

京剧常识

2
古希腊的悲喜剧
印度的梵剧
中国的京剧
3
京剧的由来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
02 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行当
“行当”是戏曲中艺术化规范化的性格类型,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简称“行”。
京剧行当的划分,除依据任务的自然属性(性别和年龄)和社会属性(身份职 业)外,更主要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创作者对人物褒贬态度不同而异。
正净:扮演地位较高、举止稳重的人物,多为朝廷重臣,以气度恢弘取胜;
副净:多扮演豪爽勇猛的正面人物,有些剧种中勾白脸的反面人物,如曹操。
武净:武行,扮演剧种只重武打的角色;
毛净:为净行中独特的一种扮相,为面貌奇丑,身材畸形的男子形象,但表演中又在 峥嵘矫健的身手里透出潇洒妩媚的雍容气度。如钟馗。
03 京剧的脸谱
京剧唱腔要求“字正腔圆”。就是咬 字清晰、依字行腔。
0 2 京剧唱腔要求“有板有眼”。
0 3 京剧唱腔主要分为西皮和二黄两大种类。 西皮唱腔明快高亢,刚劲挺拔,适于表达欢乐、激 越、奔放的感情。 适合表现欢乐跳跃、坚定、愤懑 的情绪。
同西皮相比,二黄一般较为沉着稳重、凝练严肃。
红生和勾脸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脸的,行内术语叫作"俊扮"的,即扮相都是比较洁净俊美的。
老生
小生
武生
旦行主要指女性形象。
扮演人物按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有比较详细的分工,有正旦(青 衣)、花旦、武旦、老旦等。
主要指女性形象。
扮演人物按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有比较详细的分工,有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 彩旦等。

《甘洒热血写春秋》
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情节大意: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某参谋长少剑 波率小分队围剿盘踞于威虎山的雕匪帮 威虎山地势险要,侦查排长杨子荣主动请命乔扮 土匪胡彪,以献联络图为由打入匪窟, 在百鸡宴前夕,计送情报,最后与参谋长率领的 小分队里应外合,全歼匪众。

京剧常识

京剧常识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戏曲剧
种,有两百多年历史。音乐上保存和吸收了徽 剧、汉剧、昆曲、梆子戏的特点,声腔主要由 西皮、二黄两大系统组成,板式极为丰富。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的节奏、速度、情绪。
平稳 较慢 忧虑,悲怆
京剧角色的扮演从哪些方面 刻画人物形象?
委婉的唱腔
优美的身段
精美绝伦的服饰 变化多端的脸谱
脸谱
黄脸:代表骁勇、凶暴
红脸:代表忠贞、英勇
蓝脸:代表刚强、骁勇、有心计
黑脸:代表正直
京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在唱、 念、坐、打中述说历史,演绎人生。那 委婉的唱腔、优美的身段、精美绝伦的 服饰、变化多端的脸谱,无不体现着中 国表演艺术的博大精深!作为祖国的接 班人,应深刻认识这份宝贵遗产,热爱并 弘扬京剧艺术。

京剧的欣赏常识及礼仪介绍

京剧的欣赏常识及礼仪介绍

京剧的欣赏常识及礼仪介绍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戏曲剧种之一。

京剧的欣赏需要一定的常识和礼仪,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京剧的欣赏常识及礼仪进行介绍。

欣赏京剧需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京剧有四大行当,分别是生、旦、净、丑。

生行扮演男性角色,旦行扮演女性角色,净行扮演丑角,丑行扮演滑稽角色。

每个行当都有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和形象特点。

此外,京剧的唱腔有宫、商、角、徵、羽五个音调,称为“五音”,也是京剧音乐的基础。

了解这些常识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京剧。

观看京剧时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首先,观众应该准时入座,不要迟到,以免打扰其他观众和演员。

在观赏京剧时,观众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观众应该尽量选购正规渠道的票务,以确保观看京剧的合法性和质量。

其次,观众可以提前了解剧情和演员,以便更好地理解剧情和角色的表演。

观众还可以购买剧本或查阅相关资料,以增进对京剧的了解和欣赏。

此外,观众要注意服装的选择,最好穿着得体,不要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合适的服装。

这样可以尊重京剧的传统和演员的表演,也可以提升观影的整体体验。

观众在欣赏京剧时还可以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观众可以观察演员的表演技巧和形体动作,欣赏他们的唱腔和身段的表现。

其次,观众可以关注舞台布景和道具的设计,这些都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众还可以注意演员的面部表情和化妆,这些都能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

此外,观众还可以关注剧中的经典场景和经典台词,这些都是京剧的精华所在。

通过这些细节的观察,观众可以更好地欣赏京剧的艺术魅力。

京剧的欣赏需要一定的常识和礼仪。

观众可以通过了解京剧的基本常识,遵守观剧礼仪,注意观赏细节等方式,来提升京剧的观赏体验。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欣赏。

通过不断的欣赏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京剧的魅力,感受传统戏曲的千年文化底蕴。

京剧文学常识大全

京剧文学常识大全

京剧文学常识大全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下是京剧文学的一些常识和要点:
1.起源和历史:京剧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在北京发展起来的一种戏曲形
式,吸收了徽剧、皮影戏、秦腔等多种戏曲艺术元素,并逐渐形成独特风格。

2.表演形式:京剧主要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形式。

其中,“唱”指唱腔,用来
表达人物的情感;“念”指念白,表述对话和情节;“做”指动作、姿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打”指武打动作,展示戏剧冲突和搏斗。

3.剧目和剧情:京剧剧目丰富多样,内容涵盖历史传说、文学名著、民间故事等。


见剧目有《红楼梦》、《三岔口》、《牡丹亭》等。

剧情多以中国古代历史事件或民间传说为背景,塑造了众多受欢迎的戏剧人物形象。

4.行当和表演特点:京剧分生、旦、净、末、丑等行当。

不同行当有不同的表演特点
和艺术风格,例如生角重视武打表演,旦角重视唱腔和舞蹈。

5.音乐和舞台:京剧音乐以曲调和唱腔为主,伴有传统乐器如京胡、二胡、琵琶、锣
鼓等。

舞台布景和服饰丰富多彩,以色彩鲜艳、图案华丽著称。

6.承载文化和影响: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对中国戏曲和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京剧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和历史积淀。

以上列举的是一些关于京剧文学的基本常识,如果需要更详细或具体的信息,还可以进一步展开研究和了解。

不可不知的京剧常识

不可不知的京剧常识

不可不知的京剧常识1、京剧的五种行当是指生、旦、净、末、丑。

后来,生行和末行合并,取消了末行。

变成生、旦、净、丑四大类型。

2、京剧中,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它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除去红生和勾脸(在脸上画脸谱)的武生外,其余的一般都是素脸的,内行叫做“俊扮”,即扮相比较洁净俊美。

3、京剧中,红生所要扮演的历史上角色主要是关羽和赵匡胤。

4、京剧中,在旦行里占据着最主要位置的是青衣,也叫正旦。

5、京剧中,青衣有两个比较特别的俗称,分别是“苦条子旦”和“抱肚子旦”。

6、京剧中,常出现在喜剧或闹剧里,扮演好打、好闹、好说、好笑的一种角色叫做玩笑旦。

7、京剧中,花衫行当的创始人是王瑶卿。

8、京剧表演艺术家郝寿辰,原名万通,开创了“架子花脸铜锤唱”的艺术风格表演特色。

9、京剧中,旦行扮演的是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主要包括青衣、花旦、花衫、武旦、老旦和彩旦。

10、京剧中,净行俗称“花脸”,又叫做“花面”,因为在脸上勾画了彩色的脸谱。

它扮演的通常都是男性,主要有正净、副净和武净三大类。

11、京剧中,丑行又称作“小花脸”、“三花脸”,因为它虽然也勾脸,却不像净行勾大脸,只是在鼻颊之间用白粉涂一个粉块。

粉块的形状根据不同的人物而定,主要有方形、元宝形、枣核形或蝙蝠形的。

它扮演的通常都是社会地位不高的渔夫、农夫、樵夫、酒保、打更等,主要有文丑和武丑两大类。

12、京剧中,龙套又称作“流行”、“杂行”,是指扮演非具体身份的一种角色,即扮演“千军”、“众将官”、“喽啰们”、“小子们”等角色。

它在舞台上随着特定角色跑来跑去,以营造舞台的气氛,因而也叫“跑龙套”,一般以四人为一堂。

13、京剧中,门枪旗是龙套唯一的专属道具。

14、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在戏曲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同光十三绝”是指郝兰田、张胜奎、梅巧玲、刘赶三、余紫云、程长庚、徐小香、时小福、杨鸣玉、卢胜奎、朱莲芬、谭鑫培、杨月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常识.pdf以下是该文档的文本预览效果,预览是为了您快捷查看,但可能丢失了某些格式或图片。

打印 | 下载京剧艺术发展小史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汉、唐到宋、元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这些统称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

一、中国戏曲简况公元前80 年,西周便出现了由贵族豢养的娱乐艺人:优伶。

唐代:梨园《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元代的戏剧,有杂剧和南戏两个类型。

杂剧流行于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杰出代表: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墙头马上》《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等。

南戏产生于浙江永嘉(今温州),又称“永嘉杂剧”、“温州杂剧”。

流行于沿海一带。

其中最著名的有高明作的《琵琶记》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元代杂剧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高峰。

明代中叶以后,在南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奇,流行全国,形成了中国戏曲繁荣的新局面。

昆曲的兴盛和衰落明清传奇阶段,昆曲脱颖而出。

又称“水磨腔”从明代万历年间一直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昆曲执剧坛之牛耳,被誉为“盛世元音。

”在长达300 年的时间里,昆曲与传奇创作相得益彰,涌现出了汤显祖、李渔、洪昇、孔尚任、蒋士铨等一大批名家。

称为“百戏之祖”“京昆”。

地方戏——花部(乱弹)兴起昆曲——雅部衰落。

京剧中的《牡丹亭》、《扈三娘》、《挑滑车》、《夜奔》、《活捉》等等许多戏,基本上是昆曲的演唱。

对技艺高的京剧演员常有“文武昆乱不挡”的赞誉。

昆曲又称昆山腔。

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 世纪中叶)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属南戏系统。

现在还在舞台上演出,是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见证。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宣布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昆曲被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在首批19 个项目中荣登榜首。

二、京剧的孕育和形成(一)清代剧坛及戏曲的四大声腔体系:弋阳腔、昆腔、秦腔、皮簧腔。

(二)四大徽班进京:“四喜”、“春台”、“和春”,“三庆”(三)汉剧进京→徽汉合流→京剧京剧又称“皮黄戏”:西皮、二黄两种声腔合奏为标志。

同光十三绝郝兰田、张胜奎、梅巧玲、刘赶三、余紫云、程长庚、徐小香、时小福、杨鸣玉、卢胜奎、朱莲芬、谭鑫培、杨月楼三、京剧从发展到鼎盛老生前三杰”:余三胜、程长庚和张二奎老生“后三杰”: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京剧入宫和戏曲改良:海派(声光电化)民国以来的京剧艺人社会地位改革1、废除“斋戒忌辰”停止演出的旧法2、废除“私寓”3、废除艺名4、整理戏园秩序,建造新型剧场“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四小名旦:李世芳、毛世来、张君秋、宋德珠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京剧五六十年代的京剧1951 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梅兰芳任院长,毛泽东亲笔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提出“改人,改戏,改制”。

同时也颁布了一批禁演剧目。

文革期间的“革命样板戏”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京剧第一次开列的“八个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

第二章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行当”是戏曲中艺术化、规范化的人物性格类型,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简称“行” .〓一、行当的含义〓行当是运用戏曲的手段,把舞台上男女老少,忠歼善恶,贫富贵贱形形色色的人物,从内在气质,外貌特征,社会地位,以及舞台上如何体现的艺术手法,综合起来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人物分类。

〓行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角色形象的分类,二是表演技能的分类。

〓二、京剧行当的分类:生旦净丑〓生、净、丑指男性人物,旦指女性人物 .生行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生行——老生〓1、老生:指上了年纪的人,其中有老人,也有中年和壮年。

在传统社会,年纪30 以上便可以蓄须,因此,老生也叫“须生”。

胡子在戏中称为“髯口”。

〓老生〓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武老生〓短打武老生〓靠把武老生〓红生唱工老生:唱念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一般没有复杂的身段动作,唱腔抑扬婉转,因表演讲究安详,沉稳,因此又叫“安工老生”。

做工老生是唱念并重,又以做为主来表现人物的行当。

多半表现泼辣、练达和风趣的性格。

红生:因扮演三国戏中的关羽而得名生行——小生〓小生〓文小生〓扇子生〓纱帽生〓翎子生〓穷生〓武小生小生:扮演青少年男性,人物形象基调是清秀英俊,儒雅倜傥。

经常是谈情说爱的主角,所以化妆上带有脂粉气,印堂上经常画上有一个淡淡的粉色过桥,显示这类人物斯文多情的性格特征。

小生在唱方面要求大小嗓结合,所以一般发音比较难。

小生唱假声要和旦角相区别,不追求柔美,而追求刚劲华美。

生行之武生一般扮演武艺高强的将军、元帅和英雄豪杰。

武生最初是从小生行中分出来的,一般不挂髯口,在化妆上没有小生那样脂粉气重,经常在眉宇间画一个通天炮,以突出一种英武,刚毅的气质。

〓武生〓靠把武生:身穿铠甲,〓讲究身段工架之美,〓以突出大将的风度和气概。

〓如《挑滑车》中的高宠〓短打武生:穿短衣短裤,薄底靴,〓一副紧身打扮,表演讲究〓翻扑跌打,突出人物的矫健。

〓如武松的形象。

〓孙悟空属于短打武生〓生行之娃娃生。

扮演儿童角色,一般身穿短衣短袄,头戴孩儿发,说话用真声,念京白。

〓旦行〓老旦〓正旦〓花旦〓闺门旦〓泼辣旦〓玩笑旦〓武旦〓刀马旦〓彩旦〓花衫老旦《赤桑镇》嫂娘正旦:青衣花旦:一般扮演性格活泼的青年、中年女性,尤其擅长演一些小家碧玉或者丫鬟等角色,因此又叫小旦。

(闺门旦、泼辣旦、玩笑旦)彩旦又称丑婆子,多扮演滑稽诙谐或者刁钻狠毒的中老年女性花衫:旦行中新发展出的一类,融合了青衣、花旦和刀马旦的表演技巧,唱念做打并重,为王瑶卿所创。

意思是花旦和青衣兼具,既有花旦的活泼俏丽,又有青衣的稳重端庄,甚至兼具刀马旦的武功〓净,俗称“花脸”。

〓男性。

〓与生行比,在化妆、唱腔、形体、表演上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化妆极为夸张,运用多种色彩,在面部勾勒出特定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

髯口又浓又长,有的甚至带着红髯口或者紫的髯口,以显示人物的特殊的身份和性格。

〓其次是发音方法比生行浑厚,高亮,胸腔和脑腔共鸣,听起来粗犷有力;〓其三,是动作造型刚劲有力,抑扬顿挫。

因此,舞台上净行所扮演的人物成为不同常人的大英雄、大强盗或者大忠臣等等。

净:花脸〓净(花脸)〓铜锤花脸:唱工花脸〓正净、大花脸〓架子花脸〓副净、二花脸〓武花脸:武二花铜锤花脸(正净、大花脸)《二进宫》之徐延昭:铜锤花脸包公:黑头架子花脸:副净、二花脸张飞《华容道》曹操窦尔墩楚霸王丑:丑行化妆时一般是在鼻梁和两眼之间画一块白粉,与大花脸的全部勾脸相比,自然是小花脸,因此丑俗称小花脸,与大花脸、二花脸相排列称为三花脸。

丑行的表演诙谐幽默,滑稽风趣。

丑:小花脸、三花脸〓丑〓文丑〓老丑〓方巾丑〓茶衣丑〓袍带丑〓武丑(开口跳)七行七科〓七行:除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之外,还有武行、龙套、上下手三行,七行都是登台演出的人员。

武行:武打戏中上台翻跟斗、或者跌打翻扑的演员。

又叫跟斗行。

龙套:是一个演员或几个演员扮演一个集体角色,又称为“流行”。

上下手:也称筋头人,意思是翻筋头的人。

与武行的区别是,武行不分敌我双方,上下手则扮演武打中的士兵,而且分敌我双方。

凡是代表正面一方的叫上手。

七科:音乐科、经励科、剧通科、剧装科、盔箱科、容装科、交通科。

七科是为演出服务的后台人员。

〓音乐科:俗称“场面”,又分为文场和武场,或者叫“文武场”。

〓剧通科:又称“捡场人”。

工作范围是打台帘、搬桌椅等。

〓剧装科:管理戏箱的人。

〓盔箱科:专门管理头盔的人员。

〓容妆科:京剧旦角演员的头部化妆。

龙套:舞台的气氛,环境的变化都是靠龙套跑出来的,所以叫跑龙套。

第三章唱念做打“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艺术程式体系的核心,是对京剧表演艺术方法与技巧的概括。

一、唱京剧中的唱,由唱腔和唱词两部分组成。

京剧的声腔是在徽、汉两个剧种的西皮和二黄板腔结构上发展起来的,既高迈豪放又细腻委婉,特别是一些拖腔,回味无穷。

京剧的唱词受唐宋诗词的影响,一般是对偶句,京剧中习称“上下句”。

〓七字句的二二三式:〓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

〓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

〓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什么鲛珠化泪抛?〓——《锁麟囊·春秋亭》〓十字句的三三四式:〓自那日与六郎阵前相见,〓行不安坐不宁情态缠绵。

〓在潼台被贼擒性命好险,〓乱军中多亏他救我回还。

〓这桩事闷得我柔肠百转,〓不知道他与我是否一般?〓百姓们闺房乐如花美眷,〓帝王家深宫怨似水流年。

〓——《状元媒》京剧的唱腔〓唱腔基本分类:西皮和二黄〓西皮:唱腔音域较宽广,节奏极富变化和对比。

适于表达明朗欢快,豪放毅、的性情。

反西皮:由西皮唱腔派生出来的腔调,两者在定调和定弦上都一致,但曲调的音区和旋律都有变化,适于表达悲痛、凄凉的情绪。

〓二黄:旋律起伏不大,节奏平稳舒展。

适于表达含蓄、深沉、婉转的情绪。

〓反二黄:从二黄唱腔派生出来的腔调,适于表达悲愤,哀怨的情绪。

〓其他唱腔:南梆子、四平调、反四平调、高拨子、清江引、吹腔、混牌子、娃娃、南锣等。

不同行当、流派唱腔风格迥异老生:谭者弹也,玉珠落盘,弹跳清脆;言者严也,咬字归韵,严丝合缝;麒者奇也,奇异突兀,非同凡响;马者奔也,气势豪放,驰骋飘逸。

旦角:梅派雍容典雅,尚派刚劲挺拔,程派幽咽婉转,荀派俏丽柔媚。

贵妃醉酒〓(梅派四平调)〓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奴似嫦娥离月宫〓锁麟囊〓(程派四平调)〓怕流水年华春去邈〓一样心情别样娇〓不是我无故寻烦恼〓如意珠儿手未操〓啊,手未操〓小姐你多风采《红娘》选段〓(荀派四平调)〓小姐呀,小姐你多风采,君瑞呀,君瑞你打雅才。

〓风流不用千金买,月移花影啊玉人来。

〓今宵勾却了相思债,一对情侣称心怀。

〓老夫人把婚姻赖,好姻缘无情被拆开。

〓你看小姐终日里愁眉黛,那张生只病得呀骨瘦如柴。

〓不管老夫人家法厉害,我红娘成全他们鱼水和谐。

苏三起解(西皮流水)〓(张派)〓低头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好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就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程派)〓苏三离了洪洞〓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好惨〓尊一声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言说苏三遭冤案〓今日起解奔太原〓若遇清官把案断〓日后有生当报还京剧中的十三辙〓发花辙,其韵母是a〓怀来辙,其韵母是ai〓言前辙,其韵母是ian〓摇条辙,其韵母是ao〓人辰辙,其韵母en(in)〓由求辙,其韵母是iu〓乜斜辙,其韵母是ie〓江阳辙,其韵母是ang〓中东辙,其韵母是ong〓一七辙,其韵母是i(ǖ)〓姑苏辙,其韵母是u〓灰堆辙,其韵母是ui〓梭波辙,其韵母是uo京剧中的“上口字”〓京剧发音受“湖广音”和“中州韵”的影响,在唱念中保留着古音字和方音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