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及其类似物与CDK5作用模式的研究[设计+开题+综述]

合集下载

海洋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及抗肿瘤机理

海洋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及抗肿瘤机理

海洋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及抗肿瘤机理徐娟;张敏;蔡敬民【摘要】对近年来获得的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及抗肿瘤机理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出了海洋抗肿瘤药物研究潜在的挑战和发展趋势.%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marine natural antitumor products and their antitumor mechanism, and proposes the potential challenge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e researches on the marine antitumor drugs.【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23【总页数】4页(P13923-13925,13928)【关键词】海洋天然产物;抗肿瘤活性;机理【作者】徐娟;张敏;蔡敬民【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36;合肥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22;合肥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22;合肥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45目前,肿瘤仍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巨大杀手。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1],2008年全球有760万癌症患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13%,全球癌症死亡人数预计将继续上升,到2030年超过1 100万人,而30%以上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癌症治疗除了预防性治疗外,关键是能找到一种准确遏制癌细胞的治疗措施。

寻求新型、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化合物一直是各国科学家努力的方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海洋天然产物在抗肿瘤、抗真菌、抗病毒、抗细菌、抗炎症、抗凝血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而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在海洋天然产物研究领域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目前,市场上出现很多天然的或天然产物修饰合成的海洋抗癌药物,有些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表1)。

海洋天然产物喹啉类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海洋天然产物喹啉类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化学鸟住够3終2021,-------------------------------------------------------综施专论―Chemistry&Bioengineeringdoi:10.3969/j.issn.1672-5425.2021.03.001李林拮,姚彤,毛联岗,等.海洋天然产物喳啡类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21,38(3):1-5,19.LI L Z,YAO T?MAO L G,et al.Research progress in biological activity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 quinoline alkaloids[J].Chemistry &-Bioengineering,2021,38(3):1-5,19.海洋天然产物瞳咻类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李林詰1,姚彤3,毛联岗',顾娜笃季春伟笃张珍明2,",李树安2"(1.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2.江苏海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3.连云港杰瑞药业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06;4.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连云港222005)摘要:海洋天然产物摩咻类生物碱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和广谱的生物活性,是多种新药开发研制的先导化合物。

对海洋天然产物喳咻类生物碱的来源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海洋天然产物;喳咻类生物碱;生物活性中图分类号:06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425(2021)03-0001-05Research Progress in Biological Activity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 Quinoline Alkaloids LI Linzhe1,YAO Tong3,MAO Liangang3,GU Na2,JI Chunwei2,ZHANG Zhenming24,LI Shuan24*(1.School of Marine Science and Fisheries^Jiangsu Ocean University^Lianyungang222005,CAzna;2.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9Jiangsu Ocean University,Lianyungang222005,C加na;3.J A RI Pharmaceutical Co.,Lul・,Lianyungang2220069China;4.Jiangsu Institute of MarineResources Development9Lianyungang222005^China)Abstract:Marine natural product quinoline alkaloids are secondary metabolites extracted from marine or­ganisms9which are the leading compound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new drugs with novel chemical structures and broad-spectrum biological activities.In this paper,we review the source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marine natural product quinoline alkaloids?and put forward a prospect of their development.Keywords:marine natural product;quinoline alkaloids;biological activity嗟咻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药理活性,在医药化学、农药等领域应用广泛。

海洋生物天然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天然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天然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最绚丽多彩的地方之一。

在大海深处,隐藏着许多奇特的生物,在这些生物的身上,往往存在着丰富多彩的天然化合物。

这些天然化合物因其多样性和复杂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开发潜力。

对于这些海洋生物天然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一直是海洋生物学、药学和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将探讨海洋生物天然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海洋生物天然化合物的分类和特点海洋生物天然化合物是以海洋生物为原料制备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的天然化合物,是一类新型和先进的化学物质。

据统计,已经发现的海洋生物天然化合物种类约有10万种,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远超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种。

海洋生物天然化合物的分类主要有:萜类、多肽、碳水化合物、酸类、酯类、环烷类、酚类等。

海洋生物天然化合物的特点是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中,具有完全结构新颖、北极的光学活性、多环和多官能团等特点,是陆地生物不能比拟的。

二、海洋生物天然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海洋生物天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可用于制药和化工等领域。

下面分别介绍将海洋生物,分为海洋藻类、海洋微生物和海洋动物三类的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1、海洋藻类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海洋藻类是海洋中常见的一种藻类,具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

其主要生物活性物质有多糖、单胺、长链脂肪酸、虾青素和次生代谢产物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海洋藻类生物活性物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经过深入探讨,海洋藻类天然产物具有以下生物活性:①抗肿瘤活性:如石角菜、角菜、水杨菜、石楠、傍海红树林等海藻所提取出的藻类多糖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活性。

②抗氧化活性:如小球藻和钩端藻中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虾青素,可以有效地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对抗氧化损伤。

③抗炎活性:如褐藻叶中提取的马尾藻多糖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可以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

2、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海洋微生物是海洋中最丰富和多样的生物,是海洋生物天然化合物研究的重点对象之一。

海洋天然产物联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海洋天然产物联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海洋天然产物联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研究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海洋天然产物联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研究背景和意义: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
球每年因肿瘤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950万,肿瘤已成为世界健康领域的
重大难题。

针对肿瘤的治疗,传统的放化疗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副作用较大且易产生耐药现象,因此,寻找对肿瘤有良好抑制作用且
不易出现耐药现象的新型治疗方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海洋生物资源成为新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其中联烯类
化合物因具有与其他天然产物不同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已引起人们的广
泛关注。

尤其是抗肿瘤活性,有望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新药开发方向,
因此,合成海洋天然产物联烯类化合物并探究其抗肿瘤活性是十分具有
前景的研究方向。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选择具有丰富联烯类化合物的海洋生物构建化合物库。

首先,设计并合成一系列的联烯类化合物,并进行结构表征,利用HPLC及MS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纯化和分析,进一步确定其理化性质和结构。

最后,采用细胞实验和小鼠体内实验来考察选用化合物的细胞毒力和抗肿
瘤活性,比较不同化合物间的差异性,并筛选出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的
化合物作为深入开展抗肿瘤活性研究的对象。

预期结果:
本研究旨在合成一系列海洋天然产物联烯类化合物,并在其抗肿瘤
活性评价中筛选出具备一定潜力的化合物。

本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探究
联烯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海洋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本质,同时为肿瘤治疗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海洋天然产物的药物开发

海洋天然产物的药物开发

海洋天然产物的药物开发
王燕;乔善义
【期刊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年(卷),期】2009(36)4
【摘要】从海洋天然产物中发现药物近年来再次引起广泛关注.2004年12月,美国FDA批准了第1个源自海洋生物的止痛药齐考诺肽(ziconotide,Prialt),用于治疗疼痛.2007年10月欧盟了第1个抗癌海洋药物海鞘素(ecteinascidin,Yondelis).本文将举例说明影响药物发现的因素和要完成一种化合物从海洋到临床试验的飞跃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展望未来,分析海洋药物的乐观前景.
【总页数】3页(P307-309)
【作者】王燕;乔善义
【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3;R913
【相关文献】
1."海洋天然产物化学"课程教学实验设计与实践 [J], 刘颖;郝帅
2.来源于海洋天然产物的抑藻剂探究 [J], 张鑫洋;刘天浩;梅齐诚;熊露露;孙好芬
3.海洋天然产物喹啉类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J], 李林喆;姚彤;毛联岗;顾娜;季春伟;张珍明;李树安
4.海洋天然产物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J], 朱月霞;沈金阳;刘玮炜;邵仲
柏;吴小小;吴琦;金叶;刘顺;李姣姣;吉敬;史大华
5.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增加海洋天然产物实验的探索 [J], 史大华;马卫兴;司鑫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洋天然产物的抗癌活性研究

海洋天然产物的抗癌活性研究

海洋天然产物的抗癌活性研究近年来,癌症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难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挑战。

为了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科研人员转向了大海,对海洋天然产物中的抗癌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将就海洋天然产物的抗癌活性展开探讨,并介绍一些相关研究成果。

一、海洋天然产物海洋是一个庞大而神秘的领域,蕴藏着无数种类的生物和资源。

其中,海洋天然产物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海洋天然产物包括海藻、海绵、海洋植物和海洋动物等。

这些生物能够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存活,并且合成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来抵御外界的侵袭,其中不乏具有抗癌活性的成分。

二、海洋天然产物的抗癌活性海洋天然产物中的抗癌活性物质种类繁多,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海洋天然产物的抗癌活性。

1. 海洋天然产物中的化合物众多的海洋天然产物化合物被证实具有抗癌活性,如海藻中的多糖类物质、褐藻酸;海绵中的吲哚类化合物、百步蛇碱等。

这些化合物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方式发挥抗癌作用。

2. 海洋天然产物中的活性蛋白许多海洋天然产物中的活性蛋白也被发现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

例如,海洋生物源性生长因子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癌作用。

3. 海洋天然产物中的多肽类物质海洋天然产物还包括许多具有特殊序列和功能结构的多肽类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其中一部分显示了抗癌活性。

这些多肽类物质可以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干扰肿瘤细胞的正常功能,进而起到抗癌的作用。

三、海洋天然产物的应用前景海洋天然产物的抗癌活性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海洋天然产物的应用前景。

1. 药物开发海洋天然产物中的活性物质可以作为药物候选物,用于开发新型的抗癌药物。

通过对海洋天然产物的提取、纯化和结构优化等研究,可以获得高效、低毒副作用的抗癌药物,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2. 功能食品海洋天然产物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应用于功能食品的开发。

海洋生物海绵中溴吡咯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海绵中溴吡咯生物碱的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海绵中溴吡咯生物碱的研究进展高荔【期刊名称】《《药学研究》》【年(卷),期】2019(038)010【总页数】8页(P600-607)【关键词】海绵; 溴吡咯生物碱; 分离; 合成【作者】高荔【作者单位】山东省体检办公室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7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上,海洋面积十分广大,占地球的四分之三。

众多的海洋生物在海洋中共生共存,相互依赖,它们在这样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繁衍生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把探索的触角伸向了广阔无垠的海洋。

科学家从众多的海洋生物中提取到了许多有效成分,这些成分与陆地生物中所提取的成分截然不同。

因此,海洋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方面也与陆生生物有着较大的差别,在医药领域有着无限的开发潜力和巨大的研究价值[1]海洋生物品种多、数量大,海绵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作为最原始多细胞动物的海绵,细胞已经发生分化,但仍未形成组织。

因为机体表面存在很多小孔,所以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多孔动物门,海绵大多生活在海洋中一些非常坚硬的物质(如:礁石、珊瑚等)上。

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海绵与放线菌等微生物形成了极其密切的共生关系,进而产生了许多化学结构新颖且多种多样、药理活性丰富且良好的次级代谢产物[2]。

长期以来,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已经研究了地球上不同海域海绵的活性化学化学成分。

对于那些有明确药理活性的化合物,科学家们还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进一步探究,试图找到该类化合物的人工合成方法,造福人类。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即具有丰富的氯离子(Cl-)。

同时,还含有大量的溴离子(Br-)和较少量的碘离子(I-)。

这些卤素离子,广泛参与海洋生物的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各种卤化反应,最终产生大量带有卤素原子的化合物。

含有卤素原子的天然药物,例如抗生素金霉素和氯霉素、抗真菌药灰黄霉素等,它们均具有较为独特的生物活性。

由此可见,含有特殊结构的生物碱成分也可能含有某种特别的药理活性,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海洋天然产物》幻灯片

《海洋天然产物》幻灯片

❖目前海洋生物研究的主要领域
➢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研究与开发。 ➢发现新结构。 ➢海洋生物工程。
❖目前海洋生物生物活性研究的主要领域
➢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用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不饱和脂肪酸 、抗心脑血管疾病海洋药物 、海洋生物毒素 ➢具有抗癌活性的海洋生物 ➢抗微生物感染海洋生物 第一个海洋生物抗生素、广谱低毒抗生素、动物界 第一种抗真菌皂苷
第二节 大环内酯类
一、特点 二、简单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特点 ❖例
❖又如(-)-macrolactin A、(+)-macrolactin E
三、内酯环含有氧环的大环内酯类
❖特点 ❖氧环的生物合成 ❖例:bryostatin-1
❖又如swinholide A、B、C
A R1=R2=Me
B R1=H,R2=Me C
第三节 聚醚类化合物
一、脂溶性聚醚
❖特点: α
maitotoxin β
二、水溶性聚醚
❖特点: ❖如palytoxin
三、聚醚三萜
❖特点 ❖如sipholenone B、sipholenol、sipholenone A
Sipholenol R1=H, sipholenone B R2=OH
第四节 肽类化合物
➢海绵中获得海绵尿嘧啶核苷 (spongouridine),后研究成功合成方法,获 得有效抗癌药物阿糖胞苷 (arabinoside cytosine, Ara-C),目前在市场上获得广泛应 用。
➢80 年代后期,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生物工 程技术,使海洋药物的广泛开发成为可能。已从海葵、 海绵、腔肠动物、被囊动物、棘皮动物和微生物体内 分离得到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镇痛、抗炎、抗 肿瘤和心血管等生物活性的多种新型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生物技术海洋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及其类似物与CDK5作用模式的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海洋天然产物与陆生天然产物相比具有更加复杂多样、新颖奇特的结构以及多元化的生物活性和机制。

在浩瀚的海洋中存在着大量超乎人们想象的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作用机制独特的次生代谢产物,将成为发现重要先导药物的主要源泉和研制开发新药的基础。

近年来统计资料表明:从海绵中发现的天然产物约占已发现的海洋天然产物总数的38%左右,从海绵中已发现大量的抗细菌、抗真菌、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活性物质。

海绵生物活性物质按照化学结构类型可分为多糖类、聚醚类、大环内脂类、萜类、生物碱类、多肽类、甾醇和不饱和脂肪酸等。

如hymenialdisine和debromohymenialdisin是首次从小轴海绵(Axinella sp)中分离得到的含吡咯七元环内酰胺的生物碱类化合物,是天然的CDK5的选择性抑制剂。

海绵中存在结构和数量如此丰富的有潜力开发成药物的生物活性物质,使得对海绵的化学成分的研究成为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领域。

在500多个蛋白激酶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是研究最多的一个Ser/Thr蛋白激酶家族。

CDKs的单体呈非活性构象,首先与其相应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结合成Cyclins/CDKs。

组成全酶后仍无活性,CDKs作为催化亚单位,其活性状态由CDKs分子中的Thr、Tyr残基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修饰决定,首先CDKs分子上游的CDK 激活激酶(CAK)催化其分子上ATP结合点附近的一个保守的苏氨酸被磷酸化,后再由CAK激活激酶(CAKAK)催化使Thr残基磷酸化和Tyr残基去磷酸化,CDK即被激活,而活化的Thr残基去磷酸化则使CDK失活。

目前已发现十多种CDKs,包括控制细胞周期进程的CDK1,2,3,4,6,控制细胞转录的CDK7,8,9和调控神经元损伤的CDK5。

CDKs的活性异常会导致疾病。

CDK5具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即调控神经元损伤,当CDK5过度激活而且分布部位发生改变时,CDK5激酶的大量激活参与τau的磷酸化,促进τau蛋白堆积从而参与了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亨廷顿氏病(Huntingto n’s disease, HD)以及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sclerosis, ALS)等众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故以CDK5为靶标,以海样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作为先导化合物,拟综合采用分子对接、QSAR等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的方法,了解CDK5 ATP结构口袋的特性,指导CDK5抑制剂的设计。

研究针对抑制CDK5过度激活的药物, 可能是有望从根本上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研究的基本内容:1.将活性最高的hymenialdisine衍生物结构进行分子力学MM2优化,得到低能构象2.将小分子抑制剂(配体)放置于CDK5(受体)的活性位点处,寻找合理的取向和构像,完成分子对接,得到合理的药效构象3.在合理药效的基础上构建其它抑制剂结构4.用CoMFA和CoMSIA软件计算参数,建立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5.了解CDK5 ATP结构口袋的性质,指导CDK5抑制剂的设计(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以CDK5为靶标,以海样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作为先导化合物,采用分子对接方法从分子水平阐明抑制剂与CDK5的作用机制,建立3D-QSAR模型了解CDK5 ATP结构口袋的特性,指导CDK5抑制剂的设计。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一)研究方法:1.分子对接分子对接方法(Molecular Docking Method)已成为药物设计方法中比较成熟的直接药物设计方法。

分子对接是将小分子配体放置于受体的活性位点处,并寻找其合理的取向和构象。

药物(配体)一激酶(受体)相互作用是一个综合平衡的过程,并且药物还必须取得一定构像,以“适应”受体结合部位的“空腔”形状和构像变化。

同时,为配合与药物的结合,受体的构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诱导契”。

影响复合物分子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疏水作用和键合力大小,而影响键合力的因素有作用位点空间位的互补、静电相互作用和氢键等,所以分子对接的过程主要包括分子间的空间互补和电学性质互补。

2.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法药物分子与受体之间的可逆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非共价作用,如范德华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氢键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等。

作用于同一个受体的一系列药物分子,他们与受体之间的各种作用力场应该有一定的相似性,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法就是研究这些药物分子周围的力场分布,并把它们与药物分子活性定量地联系起来。

CoMFA的基本步骤:1.化合物分子的活性构象,按照一定的规则,把它们重叠在一个包含全部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网格上。

2.化合物周围各种作用场的空间分布。

3.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确定QSAR关系式。

4.用三维等值线图(Contour Maps)显示计算结果。

3.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AI)法在药物分子与受体之间的可逆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非共价键结合,如范德华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氢键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实现的。

作用于同一个受体的一系列药物分子,它们与受体之间的各种作用力场应该有一定的相似性。

这样,在不了解受体三维结构的情况下,研究这些药物分子周围的力场分布,并把它们与药物分子活性定量地联系起来,既可以预测受体的某些性质,又可依此建立一个定量模型设计新化合物,并定量地预测化合物的活性。

COMSIA建立模型引入依赖于距离的高斯Gaussian函数,可避免分子表面附近格点处势能的急剧变化以及异常值的出现,使接触面上势能的变化比较缓和,从而降低了取向、位置、格点划分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因此CoMSIA方法可以克服CoMFA方法的一些内在缺陷,获得比CoMFA方法更稳定的3D-QSAR模型。

(二)技术路线: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0年9月到2010年10月:查阅文献、资料。

2010年11月到2011年2月:进行实验,填写开题报告、写论文综述和外文文献的翻译。

2011年3月到2011年4:整理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并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修正和定稿。

2011年5月:毕业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1] Blunt JW., Brent RC., Munro MHG., et al.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Nat Prod. Rep, 2004, 21: 1-49.[2] 张浩, 靳艳, 张卫. 南海海绵Axinella sp中两个含吡咯七元环内酰胺生物碱的分离鉴定[J]. 中药材, 2006, 29(12): 1299-1301.[3] 田翠孟.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 实用肿瘤杂志, 2010, 25(4):499-500.[4] 陈洁, 王中峰.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5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J].生理学报, 2010, 62(4): 295-308.[5] Lew J., Huang QQ., Qi Z. A brain-specific activator of cyclin-dependent kinase5. Nature, 1994, 371(6496):423-426.[6] 李红丽, 杨忠, 孙榆等. 老年性学习记忆减退与大鼠脑发育过程中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的表达[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24): 247-249.[7] 曲忠森, 李亮, 钟士江等. 糖尿病大鼠脑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和蛋白激酶A参与调解τau蛋白磷酸化[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7, 34(12): 1308-1313.[8] 王英鹏, 宋俊峰, 饶志仁. CDK5与神经退行性疾病[J].生理科学进展, 2004, 35(1): 46-47.[9] Churchet I. τau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Curr Top Med Chem, 2006, 6: 579-595.[10] 陈娟, 冯友梅, 汪义鹏等.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5过度表达神经细丝磷酸化的影晌[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29): 208-210.[11] Noble W., Olm V., Takata K., et al. Cdk5 is a key factor in τau aggregation and tangle formation in vivo. Neuron, 2003, 38: 555-565.[12] Tasdemir D., Mallin R., Greenstein M. Aldisine alkaloids from the philippine sponge Stylissamassa are potent inhibitors of mitogerr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1 (MEK-1). J.M ed. Chem, 2002, 45( 2): 529-532.[13]何勤飞.海洋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衍生物的合成[D]. 四川大学, 2007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生物技术CDK5靶向的海洋天然产物hymenialdisine及其衍生物摘要:海洋天然产物具有化学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作用机制独特的特性,已成为发现重要先导药物的主要源泉和研制开发新药的基础。

本文介绍了海洋天然产物中存在激酶抑制剂,其中hymenialdisine作为一种激酶抑制剂阻碍CDK5的活性过度表达,具有潜力开发成老年痴呆症药物或其前体。

因其分子中含有不稳定的溴原子取代基,不具备作为药物分子所要求的稳定结构,故对其结构进行改造有望获得高稳定性、高选择性、高抑制活性的衍生物,高选择性的激酶抑制剂作为药物开发的先导化合物,其毒副作用较低,有利于提高药物后期开发的成功率。

关键词:海洋天然产物;CDK5;hymenialdisine;衍生物;激酶抑制剂海洋是目前资源最丰富、保存最完整、最具有新药开发潜力的新领域。

近年来海洋天然产物越来越引起科学家们的关注,海洋天然产物与陆生天然产物相比具有更加复杂多样、新颖奇特的结构以及多元化的生物活性和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