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苗圃建立
园林苗圃的建设工作该怎么展开?看了这个流程你就明白了

园林苗圃的建设工作该怎么展开?看了这个流程你就明白了一个园林苗圃的建设,从前期的计划筹备到后期的施工需要做很多工作,该怎样展开呢?看了下面这个流程你就明白了!一、苗圃地设计图的绘制及说明书的编写(一)绘制设计图前的准备在绘制设计图时,要明确苗圃的具体位置、圃界、面积,育苗任务、苗木供应范围;还要了解育苗的种类、数量和出圃规格;确定苗圃的生产和灌溉方式,必要的建筑和设施设备的设置方式;苗圃工作人员的编制,同时应有建圃任务书,并收集各有关的图面材料如地形图、平面图、土壤图、植被分布图,调查有关的自然条件、经营条件以及气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等。
(二)园林苗圃设计图的绘制在有关资料搜集完整后,应对收集齐全的资料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确定大的区划设计方案,在地形图上绘出主要建筑区建筑物具体位置、形状、大小以及路、渠、沟、林带等位置。
再依据其自然条件和机械化条件,先确定适宜的作业区长度、宽度及方向,然后根据各育苗区的要求各占地面积,合理安排出各育苗场地,绘出苗圃设计草图,最后多方征求意见,进行修改,确定正式方案,绘出正式图。
在绘制正式图时,应按地形图的比例尺,将建筑物、道路、场地、沟、渠、林带、作业区及育苗区按比例绘制,排灌方向要用箭头表示,图外应列有图例、比例尺、指北方向等,同时将各区各建筑物应加以编号或文字说明,以便识别各区位置。
(三)园林苗圃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设计说明书亦是园林苗圃规划设计的文字材料,它与园林苗圃设计图构成苗圃设计两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图纸上没有表达或不易表达的内容,都必须在在说明书中加以说明。
具体可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进行编写:1.总论主要叙述该地区的经营条件和自然条件,并分析其对育苗工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1)经营条件包括:①苗圃所处位置及当地居民的经济条件、生产情况、劳动力情况及对苗圃生产经营的影响;②苗圃周边的交通状况;③电力条件和机械化程度;④苗圃成品苗供给的区域范围及发展展望。
园林苗圃建立

比例尺为1/500~1/2000,等高距为20~50cm。 3.土壤调查 4.病虫害调查
抽样:10个样方/ha,样方面积0.25m2,深10cm。 5.气象资料的收集
三、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生产用地的区划原则
1.作业区,即耕作区,为苗圃育苗的基本单位。 长度:依苗圃的机械化程度和地块大小确定,小型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 2020年 10月2 2日星 期四下 午5时1 9分34 秒17:1 9:342 0.10. 22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0 月下午5 时19 分20.10 .2217 :19Oc tober 22, 2020
正式图。
正式设计图上排灌方向要用箭头表示, 各区应编号,而且有图例、比例尺、指北 方向等。
(三)编写设计说明书
1.总论
(1)经营条件 (2)自然条件 2.设计部分 (l)苗圃的面积计算 (2)苗圃的区划说明 (3)育苗技术设计 (4)建圃的投资和苗木成本计算
四、园林苗圃的建设施工
(一)圃路的施工 (二)灌溉渠道的修筑 (三)排水工程施工 (四)防护林工程施工 (五)土地整备工程施工 (六)土壤改良
二园林苗圃用地的选择一苗圃的位置及经营条件?交通条件电力条件?电力条件?人力条件?周边环境条件?销售条件二园林苗圃的自然条件?1
第一章 园林苗圃的建立
鸿宝园林基地总平面图
第一节 园林苗圃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布 局和用地的选择
一、园林苗圃的合理布局 原则:建立园林苗圃应对苗圃数量、位置、
面积进行科学规划,使其分布均匀, 交通运输便利。 总之,以育苗地靠近用苗地最为合理。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以及建立相关介绍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以及建立相关介绍一、园林苗圃规划设计的准备工作(一)、踏勘由设计人员会同施工和经营人员到已确定的圃地范围内进行实地踏勘和调查访问工作,概括了解苗圃地的现状、历史、地势、土壤、植被、水源、交通、病虫草害等,同时包括周围的环境,自然村的情况等以及改造各项条件的初步意见和采取的技术措施。
(二)、测绘地形图平面地形图是苗圃进行规划设计的依据。
比例尺要求为1:2000~1:500;等高距为20~50cm,与设计直接有关的山、丘、河、沟、湖、井、道路、桥、房屋、高压线等地上物都应尽量绘入。
对圃地的土壤分布和病、虫、草害和有害动物情况都应标清绘出。
圃址测量:1、圃址范围内及其外部相关的道路等地段应进行地形测量。
2、测量时应将土壤与病虫害分布区域的界限标人地形图。
3、地形图测量比例尺为1:2000~1:500。
(三)、土壤调查根据圃的自然条件、地势及指示植物的分布,选定典型地区,分别挖取土壤剖面,观察和记载土壤厚度、机械组成、pH、地下水位等,必要时可采样分层进行分析,弄清圃地内土壤的种类、分布、肥力状况和土壤改良的途径,并在地形图上绘出土壤分布图,以便合理使用土地。
圃地土壤调查:圃地采用土壤剖面调查,一般可按1~5hm2设置一个剖面,但不得少于3个。
剖面长1.5~2m,宽0.8m,深至母质层(最浅1.5m)。
每个剖面都要记载下列因子:1、剖面位置及编号(用草图示位)。
2、海拔、坡度、地下水位。
3、按层次记载土壤颜色、质地、结构、湿度、结持力、石砾含量、植物根系分布及整个剖面形态特征等,并确定其土壤的土类、亚类、土种名称。
圃地土壤应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区划,并根据需要提出土壤改良工程项目。
(四)、病、虫、草害和有害动物调查主要调查圃地内的土壤地下害虫,如金龟子、地老虎、蝼蛄、金针虫、有害鼠类、深根性杂草情况。
圃地病虫害调查:采用挖土坑分层调查。
样坑面积1.0m×l.0m,坑深挖至母岩。
圃地面积在5hm2以下挖5个土坑;6~20hm2挖6~10个土坑;21~30hm2挖11~15个土坑;31~50hm2挖16~20个土坑;50hm2以上挖21~30个土坑。
第一章园林苗圃的建立1

③土壤改良、施肥技术,灌水方式,植物保护等
④提高繁殖率,降低成本
⑤社会上的新技术,苗圃的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本章思考题
行性 3、园林苗圃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
(3)育苗技术设计 ①培育苗木的种类 ②培育各类苗木所采用的繁殖方法 ③各类苗木栽培管理的技术要点 ④苗木出圃技术要求
育苗技术设计要体现低成本、高效益。充分利用苗 圃地的条件和树种特性,拟定出先进的、正确的、 可操作的技术措施。
培育一年生播种苗工序: ⑴整地、施基肥、作床
⑵播种和播种地管理 ⑶抚育 培育一年生扦插苗工序: ⑴扦条的采集和插穗截取
(2)生产辅助区: 占苗圃总面积20-25%。
包括防风林、圃路、排灌水渠道、积肥场、管理区等。
实际上很多苗圃辅助用地面积多在30%左右。
①道路网的设置
A.主道:大型苗圃6-8米宽,标高高于作业区20cm B. 副道:宽度4~6米左右,标高高于作业区10cm
C.临时步道:设置在作业区间,宽度2米。
⑵整地、施基肥和作床
⑶扦插
⑷ 苗木抚育
⑸苗木出圃
⑷出圃
⑷建圃的投资和育苗成本计算: 直接成本指育苗所需的劳动工资、种子、肥 料和药剂等费用。 间接成本指基本建设折旧费,工具折旧费和 行政管理费等。
①育苗直接成本 表1育苗所需劳力及其工资
苗木 种类 工作 项目 工作量 劳动定额 (亩) (工/亩) 总需工 每工工 工资额 数 资(元) (元)
气温 。 地温 降水量 蒸发量 空气相对湿度 地面封冻起止时间 无霜期 主风向和风速 冰雹
(5)病虫鼠害和植被情况
在选择苗圃用地时,需要进行专门的病虫 害鼠调查。
园林苗圃的建设

❖ 2.乡村苗圃(苗木基地) 乡村苗圃(苗木基地)是随着城市土地
资源紧缺和城市绿化建设迅速发展而形成的新类型,现已成为供应城市 绿化建设用苗的重要来源。由于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低,适宜生产城 市绿化用量较大的苗木,如绿篱苗木、花灌木大苗、行道树大苗等。
❖ 地下水位对土壤性状的影响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地下水位过高, 土壤孔隙被水分占据,导致土壤通透性差,使得苗木根系生长不良。 土壤含水量高,地上部分易发生徒长现象,而秋季停止生长较晚,容 易发生苗木冻害。当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时,土壤水分以上 行为主,地下水携带其中的盐分到达表土层,继而随土壤水分蒸发, 使土壤中的盐分越积越多,造成土壤盐渍化。在多雨季节,土壤中的 水分下渗困难,容易发生涝害。相反,地下水位过低,土壤容易干旱, 势必要求增加灌溉次数和灌水量,使育苗成本增加。
❖ 在山地建立园林苗圃时,必须选择国家和地方法规政策允许的宜耕坡地, 修筑水平梯田,进行园林苗木生产。在山地育苗,由于坡向不同,气象 条件、土壤条件差别较大,会对苗木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南坡背风向 阳,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温度高,昼夜温差大,湿度小,土层较 薄;北坡与南坡情况相反;东、西坡向的情况介于南坡与北坡之间,但 东坡在日出前到中午的较短时间内会形成较大的温度变化,而下午不再 接受日光照射,因此对苗木生长不利;西坡由于冬季常受到寒冷的西北 风侵袭,易造成苗木冻害。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别很大,栽培的苗木 种类也不尽相同,可依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育苗要求选择适宜的坡 向。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且多西北风,最好选择背风向阳的东南坡中下 部作为苗圃地,对苗木顺利越冬有益。南方地区温暖湿润,常以东南和 东北坡作为苗圃地,而南坡和西南坡光照强烈,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 对幼苗生长影响较大。山地苗圃包括不同坡向的育苗地时,可根据所育 苗木生态习性的不同,进行合理安排。如在北坡培育耐寒、喜荫的苗木 种类,而在南坡培育耐旱、喜光的苗木种类,既能够减轻不利因素对苗 木的危害,又有利于苗木正常生长发育。
苗圃建设方案

苗圃建设方案1. 背景苗圃是指供应苗木和种子的场所,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城市需求苗木以及园林绿化。
因此,建设苗圃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关键性措施。
本文着眼于新建苗圃的方案,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指导意见,以便更好地规划和执行项目。
2. 设计方案2.1 地点选择首先是选择苗圃的地点。
地点的选择应该考虑苗木的生长环境以及周边交通、水、电、气等设施的情况。
最好选择一个安静、通风、采光好、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这样可以为苗木的生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2.2 设施建设苗圃的建设需要考虑到苗木生长的需求。
主要包括以下设施:2.2.1 温室温室是苗圃中最重要的设施之一,不同的苗木生长需要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环境。
在温室中,可以根据苗木的需求进行控温和控湿,为苗木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2.2.2 灌溉设施水是苗木生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因此设施建设中必须考虑到水的储存和消耗。
一般来说,可以设置水塔,储存一定量的水,或者依赖于附近的河流、湖泊或水井。
2.2.3 储存设施苗木的种子和育苗盆等苗圃设备需要有储存设施。
因此,苗圃建设中应设置一个专门的储藏室,以便于方便储存普通的苗木、种子和杂草。
2.2.4 支撑设施苗木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支撑,防止倒伏。
因此需要设计合适的支撑设施,常用支撑设施有苗木大小的架子、支柱和绳子等。
2.3 管理措施苗圃的管理措施决定着苗圃建设的成败。
管理措施应包括以下方面:2.3.1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苗木成长中常见的问题,若不能及时发现和防治,将会严重影响苗木的生长发育。
因此,在苗圃建设中应有严格的病虫害检查和防治规定。
2.3.2 栽培技术培训栽培技术的培训是苗圃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苗木的栽培和管理技术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是苗圃建设成败的核心。
2.3.3 良好沟通苗圃建设中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对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定期召开会议,分享和讨论工作中的问题和发展计划。
如何建立一个新苗圃

如何建立一个新苗圃建立一个新苗圃是一个有趣、充满挑战的过程。
它不仅能够带来美丽、繁荣和和谐的氛围,也可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生长方式并培养我们的热爱植物的情感。
在此文档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建立一个新苗圃的具体步骤。
1.确定你的苗圃的位置和规模首先要确定你的苗圃所处的位置和规模。
位置因采光状况、水源、土质等因素的影响,至关重要。
应尽量选择在日照充足,通风、排水良好,土地质量较好并且容易得到充足水源的地理位置。
规模方面的估算需要根据自己的资金和时间情况以及从苗圃中获取的毛利润来计算。
如果你是初次尝试,可以尝试小规模栽种,以避免太多无法预料的不利因素。
2.制定你的种植计划当你确定了苗圃的位置和规模,就可以开始制定种植计划。
你应该考虑所选择的植物优劣,以及它们在特定生长条件下的适应性和需求。
具体而言,这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植物种类:在选择植物的种类时,需要考虑目前市场的需求、季节性的变化以及你自己的兴趣。
- 容器/土壤的选择:向专门人员咨询,并根据你的苗圃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容器/土壤。
- 种植的时间:什么时候种植植物以及它们的生长时间的长短,都应该考虑到。
- 伺服系统的建立: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许多植物需要进行喷水和施肥。
结合植物的需求,建立相应的伺服系统,使植物得到适量的水分和营养。
3.准备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建立苗圃需要具有下列工具和设备:- 一个种植区域- 种植容器(苗盘、花盆、培养罐等)- 土壤和肥料- 水枪- 施肥器- 手推车- 其他必备工具:小锤、锯、植物剪切器、测量器。
4.在种地时保持生态平衡人工环境中的植物会比在野外的同种植物更容易生病或受到害虫侵害,这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基因选择或出售而得到适应,也因此很容易形成繁殖性病害和害虫侵袭等情况。
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 尽可能选择植物的有机来源(有机、天然肥料和土地,等等)。
- 不要采取过度化学处理,以免对土壤造成负面影响。
第一章园林苗圃的建立与区划

第一章园林苗圃的建立与区划第一节园林苗圃用地的选择园林苗圃用地,一般应设置在城市郊区。
大城市、特大城市要分设几个苗圃中、小城市设1~2个苗圃即可。
特大城市的园林苗圃,应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市区周围,以便就近出圃,缩短运输距离,降低成本,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如北京的东北旺苗圃、西南郊苗圃、东北郊苗圃和小汤山苗圃,就分别设在市区的西北、西南、东北等部位,布局比较合理。
园林苗圃总面积的大小应根据各城市具体情况考虑。
如城市建城区面积的大小,园林绿地和郊区风景名胜区面积的大小和用苗量的多少等具体情况确定。
一般园林苗圃的面积应是城市建城区面积的。
目前全国园林苗圃总面积占城市建城区总面积的,其中北京为、上海为、天津为。
园林苗圃用地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如选择不当,将会给建圃后的育苗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因此,在选择时要全面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等因素。
尽量选择地势平坦,地块较规整,土壤适宜,水源充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的地方作苗圃。
一、自然条件(一)地形园林苗圃用地宜选择排水良好,地形不太复杂地势平坦开阔或坡度为的缓坡地为宜。
坡度太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降低土壤肥力也不便于机械化作业和灌溉。
一般说来,不应设在容易积水的低洼地和寒流汇集、风害严重的风口地区。
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不同的坡向,直接影响光照、温度、湿度。
土层的厚薄往往不同,对苗木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北方寒冷地区,易受干旱、冻害和季风的危害,选择东南坡向比较合理。
江南多雨则要考虑排水的畅通方便。
如果一个苗圃内有不同的坡向时,则应该根据树种的不同习性,合理安排。
(二)水源水是苗木的生命线,苗木在繁殖和生长过程中,必须要有充足的水。
因此,苗圃最好选择在河流、湖塘、水库等天然水源附近,便于引水灌溉,且自然水源的水质好,有利于苗木生长。
如果能利用自然灌溉,降低育苗成本,最为理想。
如果以上条件都不具备,则应该勘测地下水源是否充足,选择打井提水灌溉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病虫害情况
在选择苗圃用地时,需要进行专门的病虫 害调查。
第二节 园林苗圃面积计算
1.生产用地面积计算
NA
B
S或P = ——— × ——
n
C
式中:S(P)—某树种育苗所需面积; N—年计划生产该树种苗木数量; n—该树种单位面积产苗量; A—该树种的培育年限; B—轮作区的总区数; C—该树种每年育苗所占的轮作区数。
一个大型苗圃或几个中型苗圃。 距市中心小于20km,分布于城市周围。
按照面积的大小,可划分为大型苗圃、中型苗圃和小型苗圃。 1.大型苗圃 面积在20ha以上。苗木种类齐全,先进设施和大型机械 设备,技术力量强,常承担一定的科研和开发任务,生产技术和管理 水平高,生产经营期限长。 2.中型苗圃 面积为3~20ha。生产苗木种类多,设施先进,生产技 术和管理水平较高,生产经营期限长。 3.小型苗圃 面积为3ha以下。生产苗木种类较少,规格单一,经营 期限不固定,往往随市场需求变化而更换生产苗木种类。
考虑实际生产损耗,N还要增加3-5%
2.辅助用地面积计算
苗圃辅助用地面积一般不超过总面积的20%~ 25%,大型苗圃辅助用地一般占15%~20%, 中、小型苗圃一般占18%~25%。
园林苗圃的总面积=生产用地面积+辅助用地 面积
第三节 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与建立
一、园林苗圃规划设计的准备工作
二、园林苗圃用地的选择
(一)苗圃的位置及经营条件 交通条件 电力条件 人力条件 周边环境条件 销售条件
(二)园林苗圃的自然条件
1.地形、地势及坡向 选择地形平坦、地势较高,便于机械耕作和排灌的地方。
坡度:一般以1~3°为宜,或选择3~5°(南方多雨区) 的缓坡地。
坡向:北方地区选择背风向阳的东南坡中下部作为苗圃地, 对苗木顺利越冬有益。南方地区温暖湿润,常以东南坡和 东北坡作为苗圃地。
2.营养繁殖区
培育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等营养繁 殖苗的生产区。
一般要求选择条件较好的地段。
3. 移植区
培育移植苗的生产区。 要求面积较大,地块整齐,土壤条件 中等的区域。
4.大苗区
培育根系发达、有一定树形、苗龄较大、可 直接出圃的绿化大苗的生产区。
要求面积大,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低的整 齐地块,并且最好靠近主干道路。
1.踏勘 2.测绘地形图
比例尺为1/500~1/2000,等高距为20~50cm。 3.土壤调查 4.病虫害调查
抽样:10个样方/ha,样方面积0.25m2,深10cm。 5.气象资料的收集
三、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生产用地的区划原则
1.作业区,即耕作区,为苗圃育苗的基本单位。 长度:依苗圃的机械化程度和地块大小确定,小型
3. 土壤条件
土壤养分:石砾少,土层深厚(〉50cm),养 分较高(有机含量〉2.5%)的土地。
土壤质地:土层深厚、土壤孔隙状况良好的壤质 土(尤其是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具有良 好的持水保肥和透气性能,适宜苗木生长。
土壤酸碱度:是影响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要求园林苗圃土壤的pH值在6.0~7.5之间。
为利用温室、荫棚等设施进行育苗而设置的生产区。 设在管理区附近,主要要求用水、 道路系统的设计
苗圃道路系统规格:
(1)一级路 也称主干道。设置于中轴线上,连接管理区和出 入口,设置1条或相互垂直的2条,路面宽度为6~8m,标 高高于作业区20cm。
(2)二级路 也称副道、支道,是一级路通往各作业区的分支 道路。设置在主道两侧,与一级路垂直。路面宽度为4m, 标高高于作业区10cm。
第一章 园林苗圃的建立
鸿宝园林基地总平面图
第一节 园林苗圃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布 局和用地的选择
一、园林苗圃的合理布局 原则:建立园林苗圃应对苗圃数量、位置、
面积进行科学规划,使其分布均匀, 交通运输便利。 总之,以育苗地靠近用苗地最为合理。
园林苗圃面积、数量和位置的确定
城市园林苗圃总面积应占城区面积的2%~ 3%。
2. 水源及地下水位
天然水源(地表水):将苗圃设在靠近河流、湖泊、 池塘、水库等源附近,修建引水设施灌溉苗木,是 十分理想的选择。
地下水源:打井开采。 水质要求:淡水,水中含盐量一般不超过0.1%,最
多不超过0.15% 。
地下水位:适宜的地下水位,沙质土为1~1.5m, 沙壤土~中壤土为2.5m左右,重壤土~粘土为4.0m 左右。
5.母树区
为获得优良的种子、插条、接穗等繁殖材 料而设置的生产区。
大多是利用一些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地 下水位低的零散地块,以及防护林带和沟、 渠、路边等处栽植。
6.引种驯化区(试验区)
为培育、驯化由外地引入的树种或品种而设置的生 产区。
选择有一定小气候条件的土壤较好的地块。
7.设施育苗区
例如,某苗圃每年出圃2年生紫薇苗50000株,用 3区轮作,每年1/3土地休闲,2/3土地育苗,单 位面积产苗量为150000株/hm2。则:
50000×2
3
S = ————— × —— =1(hm2)
150000
2
不采用轮作制,而是以换茬种植为主,故 B/C为1,则公式简化为 NA S或P = ——— n
苗圃50~200m,大、中型苗圃200~300m 。 宽度:视排水确定,一般为40~100m。 方向:依圃地的地形、地势、坡向、主风向、形状
等情况确定,平地作业区通常为南北向。地 势有起伏时,作业区长边应与等高线平行。 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二)各育苗区的设置
1.播种区
培育播种苗的生产区。要求自然条件和经营条 件最好的区域。靠近管理区。地势较高而平坦, 坡度小于2。,接近水源,土质优良肥沃,背风 向阳。人力、物力、生产设施均应优先满足播种 育苗要求。
(3)三级路 也称步道、作业道,是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的 道路,与二级路垂直,路面宽度为2m。
(4)环路 也称环道。设在苗圃四周防护林带内侧,路面宽 度为4~6m。
具体道路系统规格可按照苗圃面积的实际大小来定, 一 般道路占地面积为苗圃总面积的7%~10%。
2. 灌溉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