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爱和平协议
英美国家概括选择题英国部分

英美国家概括选择题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Unit 1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considered a characteristicof London A. The cultural centre. B. The business centre.C. The financial centre. D The sport centre.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of Britain A. Economic differences between north and south.B. Difference of social systems between Scotland and Wales.C. Class differences between a white-collar worker and ablue-collar worker. 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immigrants and British.3.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not be found in London A. Teahouses.B. Art galleriesC. Museums.D. Theatres.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bout Britain A. It usedto be a powerful imperial country in the world. B. It plays an active role as a member of European Union. C. It is a relatively wealthy and developed country. D. It used to be one of the superpowers (超强大国,国际组织) in the world.5.Three of the following are characteristics of London. Whichof the four is exception A. London is a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re of the country.伦敦是四大世界级城市之一,与美国纽约、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并列。
北爱尔兰问题

北爱尔兰问题北爱尔兰问题(英语:The Troubles,爱尔兰语:Na Trioblóidí),简称北爱问题,是用来描述从1960年代后期开始,到1990年代后期由1998年4月10日签订北爱和平协议中止,在北爱尔兰发生的包括共和派与保皇派准军事组织、皇家阿尔斯特警队,英国陆军与其他人员的公众暴力活动,是爱尔兰的周期性暴力冲突中的最新一轮。
北爱问题经常以不同的方式被称作一场多方冲突,一场游击战,一场低烈度冲突,甚至一场内战。
概述北爱问题由30年来在北爱尔兰的民族主义者(主要是罗马天主教徒)社区和联合主义者(主要是新教徒)社区的成员之间不断重复发生的激烈暴力冲突组成。
冲突是由北爱尔兰在联合王国内的争议性地位与对占少数的民族派社区的统治,以及占多数的联合派对民族派的歧视所导致。
暴力活动的特征是由准军事集团进行的武装战斗,其中多数属于爱尔兰共和军临时派1969-1997年战斗活动,目标旨在终结英国在北爱的统治与建立一个新的,“全爱尔兰的”(all-Ireland),爱尔兰共和国。
为回应这场战役以及感觉北爱尔兰的英国特质和联合派的统治地位被不断侵蚀,保皇派准军事组织如UVF和UVA对民族派人口发动了他们自己的战役。
政府部队——英国陆军与警察(皇家阿尔斯特警队)也牵涉其中。
英国政府的观点是,它的部队在冲突中是中立的,试图在北爱尔兰维护法律与秩序。
爱尔兰共和派却把政府部队视为冲突当中的“战斗员”,并以政府部队和保皇派相勾结的活动来证明这一点。
警方调查官进行的“彻底”调查表明,英国部队,特别是RUC,与保皇派准军事组织勾结,参与谋杀,并在根据要求调查此事时妨碍司法。
伴随着暴力,北爱主要政党之间,包括那些谴责暴力活动的在内,关于未来北爱尔兰地位与北爱尔兰政府构成问题上陷入了僵局。
北爱问题的终结来之不易,根据《贝尔法斯特协定》(一般被称为“耶稣受难日协定”),北爱和平进程包括多数准军事组织宣布停火并解除武装,警察部门的改革和相应地从街道和敏感界线上比如南阿马与弗马纳撤军。
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英国简介(2))【圣才】

第2章英国简介(2)Ⅰ. Decide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T) or false (F):1. Ireland is part of Great Britain. _____【答案】F【解析】爱尔兰是一个独立国家,位于爱尔兰岛北部的北爱尔兰才是英国的一部分。
2. “Ulster”, referring to Northern Ireland, was once an ancient Irish Kingdom. _____【答案】T【解析】阿尔斯特指的是北爱尔兰,它曾经是一个古爱尔兰王国的名称。
3. The capital of Belfast is a large city with half a million people. _____【答案】F【解析】贝尔法斯特是北爱尔兰的首府,拥有人口二十余万。
4. Northern Ireland is significant because of it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_____【答案】F【解析】北爱尔兰重要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工业发达,还因为它在历史上与英国政府的不断冲突,更多是政治意义上的重要性。
5. The majority of Irish people were descendants of the original Celtic people who inhabited British Isles before the Romans arrived 2000 years ago. _____【答案】T【解析】大部分爱尔兰人民是凯尔特人的后代,他们远在罗马人入侵英国的两千年前就在英国居住。
6. Most British people are Protestants while most Irish people are Catholics. _____ 【答案】T【解析】大部分英国人是新教徒,大部分爱尔兰人是天主教徒。
北爱和平协议书

北爱和平协议书甲方:[甲方全称]乙方:[乙方全称]丙方:[丙方全称]鉴于各方均致力于实现北爱尔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致力于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特此签订本协议书。
第一条目的与原则1.1 本协议旨在促进北爱尔兰地区的长期和平与稳定,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
1.2 各方应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原则,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分歧,实现共同目标。
第二条权利与义务2.1 各方应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采取任何侵犯对方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动。
2.2 各方应致力于消除一切形式的暴力和恐怖主义,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2.3 各方应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合作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三条合作与交流3.1 各方应建立定期的对话机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与协商。
3.2 各方应加强在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相互了解和信任。
第四条争议解决4.1 各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的任何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4.2 如协商未能解决争议,各方可寻求第三方调解或仲裁。
第五条协议的修改与终止5.1 本协议的任何修改和补充,须经各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定。
5.2 任何一方均可在提前六个月书面通知其他各方的情况下,终止本协议。
第六条其他6.1 本协议书的解释、适用和执行,应遵循国际法和各方的国内法。
6.2 本协议书自各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本协议书一式三份,各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丙方代表:[签字]签订日期:[年][月][日]签订地点:[具体地点]。
英法和平协议书

英法和平协议书鉴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以下简称“英国”)与法兰西共和国(以下简称“法国”)之间长久以来的友好关系和共同利益,双方经过充分协商,决定签署本和平协议书,以促进两国之间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第一条目的与原则1.1 本协议旨在加强英国与法国之间的友好关系,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双方可能存在的分歧。
1.2 本协议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
第二条政治对话与合作2.1 双方同意定期举行高层政治对话,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2.2 双方将加强在国际组织中的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第三条经济与贸易合作3.1 双方同意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消除贸易壁垒,扩大双边贸易规模。
3.2 双方将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推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条安全与防务合作4.1 双方同意加强在安全和防务领域的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4.2 双方将定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提高联合应对安全威胁的能力。
第五条人员往来与文化交流5.1 双方同意简化签证手续,促进人员往来,加强民间交流。
5.2 双方将加强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第六条争端解决机制6.1 双方同意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任何可能发生的争端。
6.2 如双方无法通过谈判解决争端,可提交至国际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第七条协议的修改与终止7.1 本协议可根据双方的共同意愿进行修改。
7.2 任何一方均可在提前六个月书面通知对方后终止本协议。
第八条协议的生效8.1 本协议自双方代表签字之日起生效。
本协议书一式两份,每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用英文和法文写成。
英国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国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以上内容为示例文本,实际协议书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制定。
北爱冲突协议书

北爱冲突协议书鉴于北爱尔兰地区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政治、宗教和社会冲突,以及各方为实现和平与稳定所作出的努力,现各方代表经过充分协商,达成以下协议:第一条总则本协议旨在促进北爱尔兰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确保所有居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尊重和保护。
第二条尊重人权各方承诺尊重和保护所有个人的基本人权,包括但不限于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第三条政治对话各方同意通过和平的政治对话解决分歧,避免任何形式的暴力和恐怖行为。
第四条权力共享北爱尔兰地区的政治权力应基于公平和平等的原则共享,确保所有社区的代表性和参与。
第五条法律保障各方承诺遵守和执行本协议,并确保所有相关法律和政策与本协议相一致。
第六条经济合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各方同意加强经济合作,共享资源,促进就业和教育。
第七条文化交流鼓励和支持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居民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以增进相互尊重和包容。
第八条安全保障各方同意采取措施保障公共安全,防止任何形式的暴力和犯罪行为,确保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九条国际合作在必要时,各方可以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以促进和平进程和地区稳定。
第十条协议的修改与终止本协议的任何修改或终止,必须经过各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认。
第十一条生效与解释本协议自各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对本协议的解释权属于签署各方。
第十二条附加条款本协议未尽事宜,各方可以协商补充。
本协议由各方代表签字盖章,以示同意。
(签字处)代表签字:日期:(盖章处)(注:本协议书为虚构内容,仅供参考。
)。
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

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上官子木文/图早晨出发去码头,乘11点半的邮轮从大不列颠岛到爱尔兰岛。
在邮轮上的午餐是自理,我买了一份邮轮餐厅里的套餐:两根特大鸡腿、一大堆薯条、一大堆青豌豆,总共8.9英镑。
味道还不错,感叹英国人给的餐量真足实,这一人的饭菜满满一大盘子,足够两人吃的。
在爱尔兰岛上,最重要的自然景观是被称之为世界十五大地貌奇观的“巨人堤”(Giant's Causeway):由数万根大小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的绵延数千米的堤道。
“巨人堤”于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巨人堤位于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Belfast)西北约80公里的大西洋海岸。
下午2点下船,到了景点入口处还需要一段坡路才能到海边,可以步行前往,也可以乘坐景点的车,而乘车的单程票价是1英镑。
我选择了坐车,因为“巨人堤”在海边,海风很大,沿着海边走相当冷。
我以前在电视里看过“巨人堤”,可谓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现场看虽然没那么强烈的壮观感,但也有足够的奇特感:高度参差不等的石柱连绵不断,而每根石柱的断面平整得像被砍断的树干横截面,远望这成片的石柱林犹如茂密的森林。
只可惜天色阴沉,拍照的效果欠佳。
地质学家研究了“巨人堤”的构造,发现这道石头天然阶梯是由活火山不断喷发后火山熔岩多次溢出结晶而成。
经过海浪冲蚀,石柱群在不同高度被截断,便呈现出高低参差的石柱林地貌。
也就是说,经过千万年的侵蚀、风化,最终形成了阶梯状的玄武岩石堤。
贝尔法斯特位于爱尔兰岛东北沿海的拉干河的河口,在贝尔法斯特湾的西南侧,是英国北爱尔兰的最大海港。
贝尔法斯特始建于1888年,自1920年起成为北爱尔兰的首府。
贝尔法斯特的造船业非常有名,泰坦尼克就是贝尔法斯特的哈兰沃夫造船厂制造的。
爱尔兰岛在1801年之前是个完整的独立国家,到1801年时被划归英国。
在1918年的爱尔兰大选中,主张爱尔兰独立的新芬党赢得73%的选票,然而在阿尔斯特9郡中新教徒占优势的6郡,新芬党都输掉了选举。
贝尔法斯特协议

贝尔法斯特协议 (亦称耶稣受难节协议,偶尔称为斯托蒙特协议)是北爱尔兰和平进程一个主要的里程碑。
这份协议也是当前北爱尔兰自治政府、爱尔兰政府和英国政府达成协议的政治基础。
其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北爱尔兰与爱尔兰共和国以及爱尔兰共和国与联合王国之间的条款。
本协议在1998年4月10日(耶稣受难节)在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由英国和爱尔兰政府签字,并得到多数北爱尔兰政党支持。
它在1998年5月23日由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的选民在分开的公民投票确认。
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是唯一反对协议的主要政党。
协议1999年12月2日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ree Separate Attempts
03
During this time, people in the Republic we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apathetic to the troubles in the North. Although Belfast is only three and a half hours drive from Dublin, few from the South would travel there. Everyone became very tired of a low-grade conflict that seemed to go on and on and to be, for historical reasons, insoluble - or at least, without any will to solve it. Yet during this period, the two governments of Ireland and Great Britain continued their efforts to find a practical solution to the situation. As a result of multi-party negotiations, aided this time by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Senator George Mitchell, the Good Friday Agreement known also as the Belfast Agreement, emerged on 10 April 1998.
During this period, three separate attempts were made to draft an agreement between the British and Irish governments that would lead to a resolution of the Northern Ireland conflict.
remain as they were, in the separate political entity that is Northern Ireland. Despite this provision, the loyalist politicians
once again rejected this agreement.
always been "No Surrender" to nationalist (Catholic) opinion. In the aftermath, the escalation of violence on both
sides, together with a mass hunger strike on the part of interned nationalist prisoners, made further action urgent.
北爱和平协议
The Good Friday Agreement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1 历史背景
2 3
4 历史意义
1历史背景 HISTORICAL BACKGROUND
历史背景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conflicts being played out on the streets of Belfast, the capital of Northern Ireland, were of course the conflicts that also historically separated 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from that of Great Britain over larger issues concerning the island. For this reason, it become clear that if a resolution could be arrived at between Ireland and Great Britain as to the status of Northern Ireland, it might then be possible to a halt this terrible conflict within the province itself.
The next attempt at an all-government solution was known as the Anglo-Irish Agreement of 1985. Under the agreement, the Dublin government was able to make representations to the British government on matters affecting the northern, Catholic minority. This agreement, like the one before it, guaranteed the loyalist Protestant community their right to decide their future either to join with the South, as part of an all-island n
01
02
In January 1974, the British Prime Minister Edward Health set up a power-sharing executive which involved
representatives from both the Republic and the North of Ireland as well as Great Britain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North. However, this was brought down by the concerted efforts of the Protestant loyalists, whose watchword h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