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

合集下载

口腔PPT幻灯片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口腔PPT幻灯片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质韧、(形)有点彩。正常龈沟深度不超过2mm。两牙之间突起 的牙龈为牙龈乳头。
④ 牙骨质 在组织发生和功能上与上述三组织一致。
24
5. 咬合关系、牙合、牙弓关系
上下颌牙齿互相接触的关系叫咬合关系。正 中牙合是判断咬合关系是否正常的标准。
➢反合 ➢开合 ➢深覆合 ➢锁合
25
正 常 牙合
26
前牙牙合 型
39
✓ 舌背部粘膜的舌乳头 a)丝状乳头 呈天鹅绒状遍布于舌体上面,司一般
感觉。
b)菌状乳头 数目少,散在分布于丝状乳头之间, 有味蕾,司味觉。
c)叶状乳头 位于舌侧缘后部,含味蕾,司味觉。 d)轮廓乳头 位于界沟前方,乳头周围有深沟环绕,
沟内有味蕾,司 味觉。
40
舌背
41
42
43
舌腹
44
由颞骨关节窝、颞骨关节结节、下颌骨髁状突以
及关节盘、关节囊和关节韧带构成。
83
84
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能
摄食 咀嚼 味觉 吞咽 表情 辅助发音 辅助呼吸
85
口腔颌面部解剖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 义
▪ 位置显露
易受伤
▪ 血供丰富
易恢复同时出血多
▪ 解剖结构复杂
▪ 有皮纹
与美容密切相关
▪ 易影响形态和功能
▪ 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
86
谢谢!
87
③ 口腔前庭沟、翼下颌皱襞、颊脂垫尖注射 麻药的进针点等有关。
31
32
2、固有口腔内的常用解剖标志
① 牙列 ② 牙槽突是颌骨上与牙相连接的骨性突起,
受压力后吸收,受牵张力后再生,骨改建 活跃,这一特性是牙齿矫正时牙齿得以移 位的基础。牙拔除后牙槽突萎缩,不宜于 活动义齿固位,也不利于牙种植体的植入。

口腔解剖知识点总结归纳

口腔解剖知识点总结归纳

口腔解剖知识点总结归纳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是进行摄取、咀嚼、咽喉以及开始消化的重要器官。

因此,了解口腔的解剖结构对于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口腔解剖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口腔的整体结构口腔是由口腔腔膜、口腔骨骼、口腔肌肉和其他软组织构成的。

口腔的主要结构包括口腔前庭、舌、颊黏膜、软腭、硬腭、牙龈、牙齿、口腔腺体等。

1. 口腔前庭:口腔前庭是位于口腔内侧和颧骨、上颌骨之间的一段骨性腔隙。

它与牙龈黏膜相衔接,其下缘为颊粘膜,上缘为颌黏膜。

口腔前庭内覆盖有相对固定的颊黏膜,颊黏膜粘膜下层紧密贴附于颊部黏膜固定组织表面,其上缘为颊黏膜表面上的上皮下层。

2. 舌:舌头主要有舌体和舌根两部分组成。

舌体前端尖尖,称为舌尖,舌根位于舌体腱膜所在位置,有乳头众多,有大小不一、形状不同可分为疣状乳头、顶状乳头、颗粒乳头、盲管乳头。

舌的肌肉含有从外圆肌和内圆肌构成的横、纵、斜三层,内圆肌为辅助运动。

3. 颊黏膜:颊黏膜是下颌骨外面被覆的粘膜,它与硬腭黏膜从硬腭颊角处延延伸至舌黏膜。

颊黏膜的黏液层细胞含有大量的分泌颊腺、舌腺分泌物,能使粘膜表面保持湿润。

4. 软腭:软腭是口腔的上壁,是由平滑肌和其覆盖的黏膜组成的。

软腭在口腔后部下垂,咽部可活动。

软腭呈半圆形,被分为咽部表面和口腔表面。

5. 硬腭:硬腭是口腔的上壁,是一个平坦的呈半圆形的结构,硬腭由总下切、颚嵴、横形腱膜、提肌组成。

硬腭前面为上唇,后面为软腭。

6. 牙龈:牙龈也称为牙龈脏所,在口腔结构中处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牙龈是颌骨上颌部和下颌部颊黏膜的一部分组成,分布于上下颌牙的周围组织内。

牙龈由颌骨上的齿槽骨组成,其上部由固有的与牙槽骨顶部区域一样的黏膜表面居住所组成。

7. 牙齿:牙齿咀嚼和发音的一个重要工具,牙齿通过与颌骨紧张咀嚼和动物食管的运动,可显示出将食物粉碎的作见。

牙由齿冠、牙根和咬槽膜三部分组成。

齿冠部分的颈部与牙所分布于较固的牙龈结合,及其外与基质膜相衔接,内面有一薄层象牙组织。

口腔解剖学口腔组织和牙齿结构的解剖

口腔解剖学口腔组织和牙齿结构的解剖

口腔解剖学口腔组织和牙齿结构的解剖口腔解剖学是研究口腔组织和牙齿结构的解剖的学科。

通过对口腔和牙齿的结构、组织和功能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口腔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可能存在的口腔疾病。

本文将重点介绍口腔组织和牙齿结构的解剖。

一、口腔组织的解剖1. 口腔黏膜口腔黏膜是口腔内最外层的一层组织,它覆盖在口腔骨组织表面。

口腔黏膜具有光滑、湿润和柔软的特点,能够保护口腔组织免受外界刺激。

2. 唇腭及颊腭黏膜唇腭及颊腭黏膜是口腔黏膜的一部分,位于口腔内侧表面。

它们覆盖在牙龈、颊粘膜和颊粘膜骨组织之间,具有保护和固定牙龈、颊粘膜的功能。

3. 牙龈牙龈是坚固的红色组织,位于牙齿颈部和牙槽骨之间。

它紧密地贴合在牙齿颈部,起到保护牙齿根部以及支持牙齿稳定的作用。

4. 舌舌是位于口腔内的肌肉组织,由肌肉、腺体和黏膜组成。

舌的主要功能包括辅助咀嚼、吞咽、咀嚼和发音等。

5. 唾液腺唾液腺是口腔内的重要器官,主要分布在口腔内的软组织中。

唾液腺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它们分泌唾液,维持口腔的湿润和消化功能。

二、牙齿结构的解剖1. 牙齿的分类牙齿可以分为乳牙和恒牙两种类型。

乳牙是出生后生长的牙齿,主要用于儿童的咀嚼和发音。

恒牙是成年人长出的牙齿,包括前牙、犬牙和磨牙等。

2. 牙齿的构成(1)牙冠:牙冠是牙齿的可见部分,主要由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组成。

牙釉质是牙冠的最外层,是最坚硬的组织,能够保护牙齿免受外界刺激。

牙本质是牙釉质下面的一层组织,比牙釉质稍软一些,主要功能是为牙冠提供支撑。

牙骨质是牙本质下面的组织,主要由牙骨质细胞和牙骨质基质构成,能够为牙齿提供营养和支持。

(2)牙根:牙根是牙齿的不可见部分,位于牙龈下的牙槽骨内。

牙根的外层是牙根质,它比牙冠的牙本质更软一些。

牙根质主要通过根尖的根管与牙周组织相连,起到固定和支撑牙齿的作用。

3. 牙周组织的解剖(1)牙龈:前文已经提到,牙龈位于牙齿颈部和牙槽骨之间,是口腔黏膜的一部分。

口腔解剖学的名词解释汇总

口腔解剖学的名词解释汇总

口腔解剖学的名词解释汇总口腔解剖学是研究口腔及其相关组织的学科,通过对口腔内部结构的解剖学描述与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口腔的构造和功能。

本文将对口腔解剖学中的一些关键术语和概念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对口腔内部结构有更全面的认识。

1. 牙齿:口腔中的牙齿是由牙冠和牙根组成的。

牙冠是指可见于牙龈以上的部分,牙根则隐藏在牙龈和牙槽骨之中。

牙齿通常分为前牙、后牙和拔牙,每一组牙齿都担负着不同的咬合任务。

2. 牙齿的种类:人类的牙齿有四种类型,即门牙、犬牙、前臼齿和智齿。

门牙(又称切牙)位于口腔前部,用于切割食物。

犬牙位于门牙两侧,形状尖锐,用于咬碎和撕裂食物。

前臼齿和智齿位于犬牙之后,用于咀嚼和研磨食物。

3. 牙齿结构:牙齿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髓和牙周组织构成。

牙釉质是牙齿表面的硬组织,具有很高的抗酸和抗磨损性能。

牙本质是位于牙釉质下面的组织,具有较好的弹性和韧性。

牙髓位于牙齿的中央,主要由血管和神经组成。

牙周组织则包括牙龈、牙槽骨和牙周膜,提供支持和保护牙齿。

4. 齿列:齿列是指口腔中所有牙齿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方式。

正常成人的齿列包括32颗牙齿,恒牙(成人牙)和乳牙(儿童牙)按照一定的位置和数量排列,以完成正常的咬和咀嚼功能。

5. 齿列偏颇:齿列偏颇是指牙齿在排列和咬合位置上的异常情况。

常见的齿列偏颇问题包括拥挤、错颌、前突和反颌等。

齿列偏颇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咬合功能和口腔健康,所以及早进行矫正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6. 牙周疾病:牙周疾病是指影响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牙龈和牙周膜)健康的疾病。

常见的牙周疾病有牙周炎和牙周病。

牙周炎是由于牙菌斑引起的牙龈组织的炎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牙周炎会恶化为牙周病,导致齿槽骨逐渐吸收,最终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

7. 口腔黏膜:口腔黏膜是指口腔内部腔壁被覆的一层软组织,可分为颊黏膜、舌黏膜、咽黏膜和牙龈黏膜等。

口腔黏膜的主要功能包括保护口腔组织、吸收和分泌物质等。

8. 唾液腺:口腔内唾液腺分为三对大唾液腺和多对小唾液腺。

口腔解剖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名词解释

1.牙冠:牙冠有解剖牙冠(anatomical crown)和临床牙冠(clinical crown)之分。

解剖牙冠系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临床牙冠为牙体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2.牙根:牙根亦分为解剖牙根(anatomical root)和临床牙根(clinical root)。

解剖牙根系牙骨质覆盖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牙颈为界;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见到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牙龈为界。

3.牙颈:牙冠与牙根交界处为牙颈。

因其呈线形,故又称颈线或颈缘。

4.牙釉质:牙釉质(enamel)是构成牙冠表层的硬组织,也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呈白色半透明状。

5.牙本质:牙本质(dentin)是构成牙体的主质,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不如牙釉质坚硬,在其内层有一容纳牙髓的腔,称为髓腔(pulp cavity)。

6.牙骨质:牙骨质(cementum)是构成牙根表面的硬组织,色泽较黄。

7.出龈:牙胚破酿而出的现象称出跟。

8.萌出:从牙冠出跟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叫萌出。

9.中线:中线(median line)将颅面部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该直线位于面部正中矢状面上,中线通过左右两龈之间、鼻尖和左右两中切牙的接触区。

中线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10.牙体长轴:牙体长轴(long axis)为经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

11. contact area:系相邻两牙邻面的接触部位,称接触区或接触处。

12. height of contour:牙体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称为外形高点。

13. occlusal surface:上下颌后牙相对而发生咀嚼作用的一面称为胎面。

14. incisor ridge:前牙无胎面,有切咬功能的嵴,称为切嵴。

15.牙尖:牙冠上近似锥体形、突出成尖的部分称牙尖(dental cusp)。

位于尖牙的切端,前磨牙和磨牙的胎面上。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口腔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口腔结构和功能的科学领域。

它涵盖了口腔组织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以及与食物摄入、言语、呼吸等相关的生理过程。

以下是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1.口腔结构:口腔解剖生理学研究口腔内部的结构,包括唇、颊、舌、硬腭、软腭、牙齿、牙龈、咽喉等。

了解这些结构对于理解口腔的功能和相关疾病至关重要。

2.消化过程: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点,其中包括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包含消化酶。

这些酶的作用开始了食物的分解,为后续的消化提供基础。

3.咀嚼和吞咽:口腔解剖生理学研究咀嚼和吞咽过程,包括牙齿和舌头在食物处理和推送食物下咽的作用。

4.言语和发音:口腔结构对于言语和发音至关重要。

舌头、唇、颊等结构参与了发音和语音产生的过程。

5.呼吸:口腔也与呼吸过程有关。

鼻腔和喉部与口腔相连,喉部的声带在语音和呼吸中发挥作用。

6.咽喉结构:咽喉是连接口腔和食道/气管的重要结构。

它在吞咽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确保食物进入食道而不误入气管。

7.口腔疾病:口腔解剖生理学也研究口腔相关的疾病和疾病的发生机制,如龋齿、牙周疾病、口腔癌等。

8.唾液腺:唾液腺的解剖和生理功能也是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一部分。

唾液的分泌对于食物的润湿、消化和保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总之,口腔解剖生理学研究口腔结构和功能,包括与消化、言语、呼吸等相关的生理过程。

这一领域对于口腔健康、疾病的理解以及口腔医学和牙科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它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口腔系统的复杂性,并为口腔健康的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口腔解剖知识

口腔解剖知识

口腔解剖知识一、口腔的结构和功能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它由上下颌骨、牙齿、舌头、唾液腺、口腔黏膜等组织和器官构成。

口腔有着咀嚼食物、咽喉的功能,同时也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器官。

1. 上下颌骨:上下颌骨是口腔的支撑结构,它们通过关节连结在一起。

上颌骨上方有眶上裂,通过该裂孔可以进入眼眶。

下颌骨由下颌体和下颌支组成,下颌体上有下颌嵴,嵴上有牙槽突,这是牙齿的支持结构。

2. 牙齿:牙齿是口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分布在上下颌骨的牙槽突上。

牙齿有切牙、磨牙和尖牙三种类型,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布在口腔中。

牙齿由牙冠和牙根组成,牙冠是可见的部分,牙根则嵌入牙槽突内。

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和帮助发音。

3. 舌头:舌头是口腔的肌肉器官,它位于口腔底部。

舌头的上表面有味蕾,这是感受味觉的主要结构。

舌头的主要功能是协助咀嚼食物、推动食物向咽喉和发音。

4. 唾液腺:口腔内有三对大的唾液腺,它们分别是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

这些唾液腺产生唾液,唾液含有消化酶和润滑剂,有助于咀嚼和吞咽食物,保持口腔湿润。

5. 口腔黏膜:口腔内壁覆盖着口腔黏膜,它是由多层细胞组成的薄膜。

口腔黏膜有保护口腔组织的作用,同时也是味觉感受的重要部位。

二、口腔的解剖结构口腔的解剖结构包括口腔前庭、口腔腔腔、口腔门和口腔腭。

1. 口腔前庭:口腔前庭是口腔的外部区域,它位于上下颌骨和牙龈之间。

口腔前庭有着保护牙齿和黏膜的作用。

2. 口腔腔腔:口腔腔腔是口腔的内部区域,它包括上下颌骨和牙齿之间的空间。

口腔腔腔前部是舌头和颊黏膜,后部则是腭和扁桃体。

3. 口腔门:口腔门是连接口腔和咽喉的通道,它由软腭和舌根组成。

当进行吞咽和说话时,口腔门会打开,允许食物通过。

4. 口腔腭:口腔腭是口腔的顶部,它分为硬腭和软腭两部分。

硬腭位于口腔前部,是由上颌骨的前部和上颌突组成的。

软腭位于口腔后部,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

三、口腔解剖的临床意义口腔解剖的临床意义在于指导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口腔局部解剖、面部局部解剖

口腔局部解剖、面部局部解剖

❖ 重力性皱纹线:
因皮下脂肪逐渐减少,肌肉松弛, 骨萎缩,皮肤松弛下垂所致 —— 眼袋、肿眼泡
❖ Langer皮肤裂线
穿刺尸体皮肤产生的缝状裂线,走向与真皮内 胶原纤维 和弹性纤维的排列方向一致,出生后走向不再改变。
❖ 3 面部皮肤皱纹线和面部Langer皮肤裂线的区别 (1)面部皮肤皱纹线是老化的征象 (2) Langer皮肤裂线是皮肤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 性纤维的排列方向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5/162021/5/16Sunday, May 16,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5/162021/5/162021/5/165/16/2021 6:27:33 A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62021/5/162021/5/16May- 2116-M ay-21
舌系带延长术注意
内容及排列
舌下腺及下颌下腺深部-颌下腺管及舌N-舌下N及伴行V-舌下A
舌下腺及下颌下腺深部
前-舌下腺 后-下颌下腺深部 外侧-舌下腺窝 内侧-颏舌肌
下颌下腺管及舌N
❖ 舌下腺内侧-后前-深-浅-穿舌下间隙-开口舌下肉阜 ❖ 舌N在舌骨舌肌前缘-钩绕关系-下7舌侧下方
舌下N及伴行V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5.16**May-2116- May-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Sunday, May 16,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5.1621.5.16** May 16,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6日 星期日 **21.5.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0/2017
(一)唇
• 有上唇和下唇 ,联合处构成
口角 • 唇部皮肤:丰富的汗腺、皮 脂腺和毛囊,为疖痈好发部 位 • 唇部黏膜:多小粘液腺 • 唇部肌肉:口轮匝肌
• 唇动脉:可在内侧口角区压
迫此血管可以止血
3/10/2017

唇红:上、下唇的游离缘系皮肤与粘膜
的移行区, 唇红与皮肤交界处名唇红缘。
由皮肤、浅层表情肌、颊脂垫、颊肌和黏膜构成
颊脂垫尖:下牙槽神经麻醉进针的标志之一
3/10/2017
二、固有口腔
3/10/2017
• 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 • 其范围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 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 包括以下器官和结构: 牙及牙列、牙槽骨及牙龈、舌、腭、口底等组织器官
• 前磨牙和磨牙位于口角之后,合称后牙。
3/10/2017
二、牙体和牙周组织
3/10/2017
牙体
牙冠:发挥咀嚼功能的 主要成分。 牙根:是牙体的支持部 分,以增强牙在颌骨内 的稳定性
牙颈:牙冠与牙根交界
处成一弧形曲线
牙的组织结构
牙釉质(enamel) 高度钙化 牙本质( dentin) 淡黄色 半透明
牙骨质(cementum) 与骨相似
牙 髓( pulp) 富含神经血
3/10/2017
牙周组织
牙龈 牙周膜 牙槽骨
3/10/2017
牙的功能:
(一)、咀嚼 (二)、发音和语言 (三)、保持面部正常形态
40
三 牙位记录
3/10/2017
部位记录法:临床上常用 乳牙的临床牙位: V IV III II I │ I V IV III II I │ I 恒牙的临床牙位: 8 7 6 5 4 3 2 1 │ 1 2 3 4 5 6 7 8 8 7 6 5 4 3 2 1 │ 1 2 3 4 5 6 7 8 II III IV V II III IV V
牙则下颌牙较早萌出

智齿阻生 :第三恒磨牙
3/10/2017
• 按牙的形态和功能分类:


(1)切牙:位于口腔前部,共8个,其主要功能为切割食物。
(2)尖牙:位于口角处,共4个,牙冠粗壮,牙根长而粗,主 要功能是为穿刺和撕裂食物
• (3)前磨牙:又称双尖牙,共8个。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协助尖牙 撕裂及协助磨牙捣碎食物的作用。 • (4)磨牙:位于前磨牙之后,共12个,结构复杂,作用是磨碎 食物。 • 切牙和尖牙位于口腔前庭前部,口角之前,合称为前牙;
分; 舌后1/3参与咽前壁的构成,称舌的咽部,即舌根
舌尖中对甜辣咸味敏感,舌缘对酸味敏感,舌根部对苦味敏感
3/10/2017
舌背粘膜粗糙与舌肌紧密相连,舌前2/3遍布乳头,有四种:
• 1.丝状乳头:司一般感觉。 1. 2.菌状乳头:较少,色红,分散于丝 状乳头之间而稍大,有味蕾,司味觉 。 • 3.轮廓乳头:7~9个,体积最大,排 列于界沟前方,乳头周围有深沟环绕 ,沟内有味蕾,司味觉。 • 4.叶状乳头:5~8条并列的皱襞,位 于舌侧缘后部,含味蕾,司味觉。
3/10/2017
3/10/2017
(二) 恒牙


共28~32颗,上、下颌的左、右侧各7~8颗
名称:自中线起向两旁,分别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 前磨牙又称双尖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
• •
前牙与后牙 萌出时间:6岁左右开始萌出
3/10/2017

一般左右同名牙多同时期萌出,上下颌同名
舌后1/3粘膜无乳头,但有许多结节状淋 巴组织,称舌扁桃体。
3/10/2017
舌系带
名称:舌腹面黏膜平滑而薄,正中返折与口底黏膜相连
初生婴儿舌系带发育不全,难以判断是否过短 舌系带过短:当舌不能伸出口外并向上卷起时,或者舌 前伸时舌尖部形成沟状切迹。 舌系带过短可限制舌的活动和影响舌尖部肌肉发育而导 致发音不清,可在1~2岁时行舌系带矫正术
• 口腔的应用解剖生理 • 牙体及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生理
• 颌面部的应用解剖生理
3/10/2017
第一节
口腔应用解剖生理
口腔(oral cavity) :
消化道的开端 包括:牙齿、颌骨及唇、颊、腭、舌、 口底、涎腺等组织器官
3/10/2017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由牙齿、颌
骨、唇、颊 、舌、口底和涎腺等组织器官
3/10/2017
(4)腮腺乳头
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的颊粘膜上,有一唾 腺乳头,腮腺导管开口于此。作腮腺造影或腮 腺导管内注射治疗时,须找到此导管口。
3/10/2017
(5)磨牙后区
• 由磨牙后三角及磨牙后垫组成。 • 1.磨牙后三角:下颌第三磨牙后方, 底朝前,为下颌第三磨牙远中面的颈缘, 尖朝后方。
3/10/2017
(一)牙冠、牙弓或牙列
• 固有口腔内只能见到牙的牙冠部位。
• 根据牙的部位可分为前牙或后牙 • 根据牙的功能及形态可分为切牙、尖牙 、前磨牙和磨牙。 • 上下颌牙槽骨上分别排列上下颌牙齿,
形成连续的弓形,构成上下牙弓或牙列
3/10/2017
3/10/2017
(二)腭 鄂由硬腭和软腭组成,形成口腔的顶部,分隔口 腔和鼻腔,鼻咽部分隔开,参与发音、言语及吞咽等 活动。又分前2/3的硬腭和后1/3的软腭。
3/10/2017
(一)乳牙


20颗,上、下颌的左、右侧各5颗
名称:中线起向两旁,分别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 牙和第二乳磨牙
• •
萌出时间:6~8个月开始萌出,2岁左右乳牙全部萌出 替牙期:自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而为恒牙所代替,在此期口 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

通常过早萌出的乳牙没有牙根和牙根发育不好,常较松动。为避免脱落 误入食管或气管,应当拔除,
3/10/2017
(2)上、下唇系带
为口腔前庭沟中线上扇形或线形的粘膜小皱襞。 上唇系带一般较下唇系带明显。儿童的上唇系带较为 宽大,随着年龄增长,唇系带也应逐渐缩小,如持续 存在,则上颌中切牙间隙不能自行消失,影响上颌恒 中切牙的排列,需手术治疗。
3/10/2017
(3)颊系带
为口腔前庭沟相当于上、下尖牙 或前磨牙区的扁形粘膜皱襞,数目 不定,一般上颊系带较明显。
,当口底外伤或感染时,易形成
较大的血肿、脓肿,将舌体向上 后方推挤,引起口底肿胀、舌体 抬高以及舌体活动度差,造成呼
3/10/2017
吸困难或窒息,应特别警惕。
第2节 牙体及牙周组织 应用解剖生理 一生中两副牙齿: 1.乳牙(deciduous teeth) 2.恒牙(permanent teeth)牙的发育过 程:发育 钙化 萌出 出龈:牙胚破龈而出的现象 萌出:牙冠出龈到达到咬合接触的全 过程
如右上颌第二前磨牙书写为-。
3/10/2017
通用编号系统 恒牙 1~32 顺时针排列 乳牙 A~T
1 32
2 31
3 30
4 29
5 28
6 27
7 26
8 25
9 24
10 23
11 22
12 21
13 20
14 19
15 18
16 17
43

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FDI)
如72代表左下颌乳侧切牙。
3/10/2017
四口底黏膜组织结构
口腔黏膜组织结构与皮肤基本相似,分 为上皮层和固有层,其中上皮相当于皮肤的 表皮,固有层相当于皮肤的真皮。不同之处 是口腔黏膜无皮肤附属器,上皮借基底膜与 固有层相连,部分黏膜深部还有黏膜下层。 口腔黏膜上皮由皮质和非皮质形成细胞组成 ,其中以角质形成细胞为主。 口腔上皮始终处于更新状态,细胞从基底层 移至角化层的时间约为10~14天。正常情况 下脱落的细胞与新生细胞数量保持平衡,否 则将产生上皮增生或萎缩性病变。 固有层由致密的结缔组织组成,基本细胞成 分是成纤维细胞。固有层对上皮细胞的分化 具有调控作用。
(7)颊脂垫
大张口时,平对上、下颌后牙面间颊粘膜上有一三 角形隆起,称颊垫,其尖称颊垫尖,向后邻近翼下颌皱 襞前缘,此尖约相当于下颌孔平面,为下牙槽神经阻滞 麻醉的重要标志。颊垫深面为颊脂垫所衬托。颊脂垫因 系脂肪组织构成,因而颊垫尖的位置有时不恒定,该尖 可偏上或偏下,甚或远离翼下颌皱襞,此时麻醉点应作 相应调整。
(三) 舌
• 参与言语、协助咀嚼、感受味觉和吞咽。舌是观察
全身某些疾病的重要窗口,舌分上、下两面及二面
间的肌层。 (一)上面:称舌背,区分为前2/3与后1/3两部分。 “∧”界沟,盲孔:为胚胎甲状舌管咽端的遗 迹。此管未消失,可形成甲状舌管囊肿。
舌前2/3位于口腔内,称舌的口部,即舌体,为活动较大的部
(1)硬腭
1.表面解剖标志 穹隆状,有牙弓 围绕。可见到或触到: (1)腭缝:为硬腭中线上纵行的粘膜隆起。 (2)切牙乳头:又称腭乳头,为一粘膜隆起,位于腭中缝前端,左 右上颌中切牙间之腭侧,深面为切牙孔,鼻腭神经、血管经此孔穿 出,向两侧布于硬腭前1/3。切牙乳头是鼻腭神经局部麻醉的表面 标志,麻醉时,从切牙乳头之侧缘刺入粘膜。 (3)腭皱襞:硬腭前部, 自腭中缝前部向两侧略 呈辐射状的软组织嵴, 形状不规则。
• •
唇弓:上唇的全部唇红缘呈弓背状称之 ,唇弓在正中线微向前突, 此处称人中点,又称人中切迹,两侧的 唇弓最高点称为唇峰(唇弓峰),唇正中 唇红呈珠状地向前下方突出名唇珠(上唇 结节)。

人中:上唇皮肤表面,正中有由鼻小柱
向下至唇红缘的纵行浅沟称之,人中的
上、中1/3交点为人中穴,人中两侧各有 一条与其并行的皮肤嵴,自鼻孔底四)口底
1位于下牙龈和舌腹面之间的新月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