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旅游资源分类
合集下载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讲解

(一)
(二)
(三) (四)
内容属性
再身性
存在状态 品味或管 理级别
自然~ 可再生性~ 现实~ 世界级~
人文~ 不可再生性~ 潜在~ 国家级~
社会~
省级~
市(县)级~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1.客观性(补充) 2.垄断性 3.多样性 4.定向性 5.易损性 6.可创新性
四、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及价值决定
• 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1.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认识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定义 • 从需求的角度认识 从供给的角度认识 • 旅游资源理论的核心——吸引力 • 旅游资源的概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 一个事物作为旅游资源的地位不是永恒的 • 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 旅游资源定义:(p117-118) 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
• 潜在旅游资源
九寨沟
雾凇 佛光
黄山怪石
故宫
祈年殿
世界之窗
世界公园
泼水节
火把节
工艺品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开发的含义 • 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
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
二、开发工作的必要性 • 潜在的旅游资源需要经过有意识的人为开发,
才能成为旅游地。
• 现实的旅游资源也需要“再生性”的旅游开 发。 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 瑞士:“世界的公园:瑞士、瑞士、还是瑞 士”
• 土耳其:“不是欧罗巴,胜似欧罗巴”
• 意大利:“露天博物馆”
• 埃及:“历史的金库”
• 澳大利亚:“年轻的、时尚的、多姿多彩的 国土”
• 旅游资源在开发时必须满足的八个条件 (1)经济贡献 (2)环境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 (4)竞争影响 (5)可行性 (6)遵循地方政策和发展战略 (7)旅游影响 (8)开发和经营者的能力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

➢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办的 “选美中国”活动中,评选出了“中国最 美的三大丹霞地貌”。
➢最瑰丽的岩石雅丹:乌尔禾 (新疆) ➢最神秘的雅丹:白龙堆 (新疆),又称龙城 ➢最壮观的雅丹:三垄沙 (新疆)。
雅丹地貌景观
★小常识:喀斯特地貌景观
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 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 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 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 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连 州 地 下 河
(三)气候风景资源
➢北方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夏 季,许多地方气候凉快,是南方人避暑胜 地。
➢南方的冬季气候温和、花草树木繁茂、是 北方人避寒的到地方。
➢四大避暑胜地:河北北戴河、河南鸡公山 、浙江莫干山、江西庐山
哈尔滨雾松
青海湖的春天
海南岛阳光
Hale Waihona Puke 泰山日出云山雾海2001年狮子座流星雨
极 光
极光
承 德 避 暑 山 庄
(四)动植物资源
➢动植物资源,既可单独作为旅游资源,也 可与特定的地貌、环境结合起来作为旅游 资源。
➢ 中国五大淡水湖: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 泽湖、巢湖
➢ 美国和加拿大边境上的五大湖:包括苏必利尔湖 、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其中 密歇根湖属美国,其余4湖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
➢ 苏必利尔湖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面积在世界湖 泊中仅次于里海而居世界第二位。五大湖湖水汇 入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
➢世界上作为旅游胜地的海滩有西班牙的希 洪海滨浴场、美国的夏威夷岛、意大利的 斯培西亚海滨、法国的尼斯海滨、南斯拉 夫的斯布利特海滨、泰国的宋卡海滩、新 西兰的奥克兰湾等等。
旅游资源开发——第四章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与开发
3、沼泽湿地景观
沼泽湿地是地球表面最为重要的生 态系统类型之一,可以起到调节流量和 控制洪水的功能,同时也具有娱乐和开 展旅游活动的功能。适合娱乐和旅游的 沼泽湿地一般应该具备以下特点:拥有 独特的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地域广阔 未受干扰;拥有多样的各类生物;具有 一定的可进入性。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资源与开发
一、河段景观旅游资源
河流是指陆地表面接纳汇集、 输送水流的路径和通道,即河槽(河 床)及在河槽中流动的水流。我国地 域辽阔,山脉众多,河流发育,流 域面积超过100km2的河流有5万余条, 天然河道总长约43万km。
旅游资源与开发
2.人文历史悠久的河流
这类河流开发历史悠久,沿河附近 分布着许多的历史文化名城。我国这类 河流有长江、黄河、江南运河、钱塘江、 湘江、赣江、漓江、松花江等。如长江 沿岸分布着110多座大中城市,其中著名 古城、工商城和风景名城有上海、南通、 扬州、镇江、南京、芜湖、泸州、宜宾、 重庆等。
旅游资源与开发
二、水域风光
1.水域风光的概念
各种形态的水体在地质地貌、气候、生物、烟波浩淼的大海,水光粼粼、波涛汹涌的河流, 轻柔幽静、清澈透明的湖水,壮观奔放、飞流直下的瀑布, 秀美清丽、奇妙无穷的泉水,银装素裹、巍峨挺拔的雪 山……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去欣赏这些水体资源,都会给 人以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感受以及产生不同的意境,构成了 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凡能吸引旅游者进行 观光游览、度假健身、参与体验等活动的各种水体资源,都 可视为水域风光类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与开发
二、旅游功能
水域风光能从不同的方面满足游客 的多种旅游需求和旅游动机,主要体现 在以下方面。
1.具有审美功能,开展观赏旅游
3、沼泽湿地景观
沼泽湿地是地球表面最为重要的生 态系统类型之一,可以起到调节流量和 控制洪水的功能,同时也具有娱乐和开 展旅游活动的功能。适合娱乐和旅游的 沼泽湿地一般应该具备以下特点:拥有 独特的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地域广阔 未受干扰;拥有多样的各类生物;具有 一定的可进入性。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资源与开发
一、河段景观旅游资源
河流是指陆地表面接纳汇集、 输送水流的路径和通道,即河槽(河 床)及在河槽中流动的水流。我国地 域辽阔,山脉众多,河流发育,流 域面积超过100km2的河流有5万余条, 天然河道总长约43万km。
旅游资源与开发
2.人文历史悠久的河流
这类河流开发历史悠久,沿河附近 分布着许多的历史文化名城。我国这类 河流有长江、黄河、江南运河、钱塘江、 湘江、赣江、漓江、松花江等。如长江 沿岸分布着110多座大中城市,其中著名 古城、工商城和风景名城有上海、南通、 扬州、镇江、南京、芜湖、泸州、宜宾、 重庆等。
旅游资源与开发
二、水域风光
1.水域风光的概念
各种形态的水体在地质地貌、气候、生物、烟波浩淼的大海,水光粼粼、波涛汹涌的河流, 轻柔幽静、清澈透明的湖水,壮观奔放、飞流直下的瀑布, 秀美清丽、奇妙无穷的泉水,银装素裹、巍峨挺拔的雪 山……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去欣赏这些水体资源,都会给 人以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感受以及产生不同的意境,构成了 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凡能吸引旅游者进行 观光游览、度假健身、参与体验等活动的各种水体资源,都 可视为水域风光类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与开发
二、旅游功能
水域风光能从不同的方面满足游客 的多种旅游需求和旅游动机,主要体现 在以下方面。
1.具有审美功能,开展观赏旅游
第四章旅游资源课件(共20张PPT)《旅游学概论》(高教版2018)

这一方法带有具体的研究目的或规划任务, 它是将旅游资源普查的成果进行筛选,以确定高质量的旅游资源作为开发的对象,然后对这些旅游资源再进行更 为详尽的实地考察。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此种调查方式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点旅游资源进行再度详查,以掌握其总体情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 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2003年5月出台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
04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旅游资源的容量条件
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地域组合条件
旅游开发投资条件
旅游资源的客源市场条件
施工难易条件
六大条件
三大效益
三大价值
(1)“三三六”评价法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
历史文化价值
艺术观赏价值
科学考察价值
旅游资源
01 季节性 05 基础结构02 联系性06 社会经济环境03 污染状况04 可进入性 07 市场环境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
客观实际的原则全面系统的原则符合科学的原则
效益估算的原则高度概括的原则力求定量的原则
动态进展的原则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旅游资源
(5)
(6)
(7)
(3)
(2)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三)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概念
重要属性
一、旅游资源的界定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此种调查方式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点旅游资源进行再度详查,以掌握其总体情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 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2003年5月出台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
04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旅游资源的容量条件
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地域组合条件
旅游开发投资条件
旅游资源的客源市场条件
施工难易条件
六大条件
三大效益
三大价值
(1)“三三六”评价法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
历史文化价值
艺术观赏价值
科学考察价值
旅游资源
01 季节性 05 基础结构02 联系性06 社会经济环境03 污染状况04 可进入性 07 市场环境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
客观实际的原则全面系统的原则符合科学的原则
效益估算的原则高度概括的原则力求定量的原则
动态进展的原则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旅游资源
(5)
(6)
(7)
(3)
(2)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三)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概念
重要属性
一、旅游资源的界定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四章 旅游资源

(二)导致旅游资源损害和破坏的原因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
3.工程建设对风景区自然美的破坏
如:苏州的拙政园周围盖上了6个工厂,烟囱、水塔、高楼等建筑挡住了人们的视线,站在院内已不能见到雄伟挺立的北寺塔,破坏了风景区的自然美。
4.“三废”污染,造成旅游环境恶化
如:空气的污染将导致酸雨的产生从而损坏旅游资源。如北京故宫、天坛等处的汉白玉浮雕、钢制品等现在正在受到酸雨的威胁。
2.对于由于旅游者的原因造成的破坏,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3.对于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如:关于污染、对树木乱砍滥伐、偷猎野生动物等,则必须采取法制措施予以解决。
★小常识:“水洗三孔”事件
六、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措施
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手
作业
2.目的:
是为了巩固、改善和提高其吸引力,创造出新的、更多更高的价值,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1.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前途、必要性和可能性、客源市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
2.研究的目的:是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然后再进行实际的规划设计工作。
如蒙古包、陕北的窑洞、傣族的竹楼、北京四合院、客家的土楼
福建土楼
(4)节庆活动
如藏族的浴佛节、苗族的赶秋、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食节、绣球。
5.城镇风貌和纪念地
(1)城镇风貌
中国七大古都:北京、南京、西安、安阳、洛阳、开封、杭州;郑州(八大)
各国的国都,如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埃及开罗、中国北京。
现代化城市 上海
1.建筑类
(1) 塔
西安大雁塔(建于唐代,是唐玄奘自印度返回后译经藏经的地方)杭州六和塔、延安宝塔(延安的象征)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
3.工程建设对风景区自然美的破坏
如:苏州的拙政园周围盖上了6个工厂,烟囱、水塔、高楼等建筑挡住了人们的视线,站在院内已不能见到雄伟挺立的北寺塔,破坏了风景区的自然美。
4.“三废”污染,造成旅游环境恶化
如:空气的污染将导致酸雨的产生从而损坏旅游资源。如北京故宫、天坛等处的汉白玉浮雕、钢制品等现在正在受到酸雨的威胁。
2.对于由于旅游者的原因造成的破坏,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3.对于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如:关于污染、对树木乱砍滥伐、偷猎野生动物等,则必须采取法制措施予以解决。
★小常识:“水洗三孔”事件
六、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措施
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手
作业
2.目的:
是为了巩固、改善和提高其吸引力,创造出新的、更多更高的价值,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1.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前途、必要性和可能性、客源市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
2.研究的目的:是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然后再进行实际的规划设计工作。
如蒙古包、陕北的窑洞、傣族的竹楼、北京四合院、客家的土楼
福建土楼
(4)节庆活动
如藏族的浴佛节、苗族的赶秋、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食节、绣球。
5.城镇风貌和纪念地
(1)城镇风貌
中国七大古都:北京、南京、西安、安阳、洛阳、开封、杭州;郑州(八大)
各国的国都,如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埃及开罗、中国北京。
现代化城市 上海
1.建筑类
(1) 塔
西安大雁塔(建于唐代,是唐玄奘自印度返回后译经藏经的地方)杭州六和塔、延安宝塔(延安的象征)
第4章(2)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附加值
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3)专项旅游资源技术性评价
①美国海滨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 1970,乔戈拉斯,一级海滩评价标准(海浴功能为主) • 游泳功能为主的海滩标准 • 美国海水浴场的适宜性评估标准:水质、危险性、水温、颜色 与浑浊度、风、1.5m深水域、海滩状况
②美国滑雪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 美国滑雪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估标准
步骤: ① 分解层次 ② 确定权重 • 一般用专家评价法
③ 对最基础的评价因子打分
μ=∑wiPi
(3)指数评价法
FMV
i i i 1
n
i
其中,Fi为第i项旅游资源在全部旅游资源中的权重;Mi为第
i项旅游资源的特质与规模指数;Vi为旅游者对第i项旅游资
源的需求指数;n为旅游资源总项数。
3. 旅游资源评价技术手段及方法的新进展
1、清查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2、制作旅游规划的基础底图; 3、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遥感数据进行动态的旅游规划; 4、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强大数据源,开发旅游规划地理信
息系统。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
含义: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规模、 质量、等级、开发前景及开发条件进行科学分析与评 价,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2. 综合型定量建模评价
• 考虑多因子的基础上进行评价的方法。 (1)价值工程法
①影响旅游资源功能或价值的因素分解。 ②对分解后的因素按重要性评分(0~5分)。 ③由得分确定出主要因素→各主要因素的标准分数→内部各因 子的标准分 ④参照标准,对具体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和比较。
(2)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
第四章 旅游资源

三、旅游资源维护的对策 〔一〕根绝人为破坏旅游资源的对策
1.增强旅游资源维护看法和知识的宣传教育 2.鼎力展开旅游资源维护的研讨和人才培育 3. 健全旅游资源发质管理体系 4.完善景色名胜区维护系统 5.在旅游业开展中把旅游资源维护放在首位
〔二〕旅游资源维护的行政手腕 〔政府干预和调理〕
1.发布行政命令、决议、通知
• 的社会次第;
3〕坚持动摇的政治环境和安宁
• 培育旅游观
4〕提高外地居民的文明修养,
•
念,养成文明礼貌、热情好
第四节 旅游资源维护
• 一、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维护的辩证关系 • 1.旅游资源的应用与维护从实质下去说是分歧的, 二者
是 • 统一一致的关系。
• 二、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缘由 • 〔一〕自然要素 • 1.突发性破坏: • 特点:时间短、破坏力度大; • 2.缓慢性破坏 • 风化:在自然条件下,一些遗址历史久远,长时间遭
1.世界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经结合国教科文 组织同意,
« 世界遗产名录» 的名胜
区分被列入
结合国〝人与生物圈〞维护
古迹,列入
然维护区,列入结合国教
区网络的自
意的世界地质公园。
科文组织同
2.国度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国务院审定发布
3.省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为 数众多的省级景色名胜区、
省级历史文 明名城、省级历史文明名镇
暖
热
闷热 极热
符号
4.18KJ/(m2 ·h)
大多数人 符 4.18KJ/(m2
的感觉 号
·h)
大多数人的感觉
-h
<-1400
外露皮肤 冻伤
-b -200~-300
舒适风
-g
第四章旅游资源

五、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1.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 进入性
所谓可进人性(accessibility)是指旅游 资源所在地同外界(特别是同主要客源市 场地区)的交通联系及其内部交通条件的 通畅和便利程度。
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1)一般公用事业设施。
(2)满足现代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本 设施或条件。
4.以主题公 园为代表,富有 特色并具备一定 规模的现代人造 游乐场所或其他 消遣娱乐型的现 代人造旅游景点。
(三)其他旅游资源
泛指除上述两类旅游资源之外其他 属性的旅游资源。通常包括那些能够反 映或表现目的地的社会、经济以及科学 技术发展成就或特色,从而能对外来旅 游者产生吸引作用的各种事物。
(二)措施: 1、必要的技术措施 2、加强旅游规划 3、架设隔离装 4、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
思考与练习题:
1、名词解释:旅游资源、现实旅游资 源、潜在旅游资源、可进入性、旅游基 础实施、旅游上层实施、旅游点的生命 周期
2、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分类,并指出 其分类标准或依据。
3、试析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l、经济建设成就。这类旅游资源不仅可 吸引消遣型旅游者前来观光游览,同时 也是吸引商务旅游者前来考察的重要吸 引因素。从带有普遍性的意义上讲,目 的地的经济成就集中体现于该地的城市 建设上。知名度高的大城市往往成为旅 游发达的中心地,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 来观光。
2、科技发展成就。例如美国国家宇 航中心以及我国的卫星发射基都是外来 游客感兴趣的事物。
1.气候条件。如风和日暖、光照充 足、空气清新、干爽宜人,等等。
2.风光地貌或自然景观。如辽阔的 草原绿地、幽雅秀丽或气势宏伟的山川 湖泊、温暖而无鲨的海滨与沙滩、罕见 的地质结构、壮观的瀑布、火山区以及 奇特的洞穴,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系 景类
景型 景段 景元
景域
(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p-56-57): 1、产生历程: • 1992,尹泽生等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基础上,起草该草 案。(8大类,34亚类,181基本类) • 2002年,国家旅游局,宜昌会议 草案通过(8大类,31亚类, 155基本类) • 2003年,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 定稿 2、分类依据: • 按旅游资源性质分出8个主类 • 按旅游资源的性质、形态、功能特性、文化内涵等划分出31个亚 类和155个基本类。 3、特点: • 划分详细,形式灵活 • 强调“观赏性”、现存状况和意义 • 增加了综合人文/自然旅游地亚类,单体区分更符合实际情况。
思考:下列景观分别属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 观中的哪一类?
路南石林 黄山迎客松 园 林 碑刻
地质地貌
生物
建筑
文化艺术
案例分析:西安市旅游资源的分类
• 西安市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资 源丰富,品质极高,表2.4采用两分法分类 体系对西安市旅游资源的类型进行划分。 从结果可见,西安市旅游资源类型构成丰 富,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兼备。 • 表2.4 西安市旅游资源分类.doc
第四章 旅游资源分类
学习提示
主要内容
• • • •
• • • •
旅游资源分类概念、目的、原则、依据 两分法分类方案 国家标准分类体系的内容和特点 其他分类方案介绍
要求掌握常用的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案 要求学会用主要分类方案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区别及分类 要求了解旅游资源的目的、意义、原则、依据及方法 要求知道其他分类方案
学习重点
一、旅游资源分类的研究现状
• 旅游资源分类:根据旅游资源的同质性和差异性,按照一定的目
的和需要,将旅游资源进行集合归类。
• 国外研究现状
• 旅游资源本身特性 • 旅游活动的性质 • 旅游者体验 • 综合资源特性与旅游者体验为分类标准 (克劳森:旅游资源特征和游客体验分类方案;科波克:按旅游活动的性质的分 类方案;德赖弗:按照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类)
(二)根据存在的形式 1.实体旅游资源 (1)风景名胜区 (2)文物古迹 (3)森林公园 (4)自然保护区 (5)主题公园 2.非实体旅游资源 (1)会议旅游资源 如西湖博览会 (2)商务旅游资源 如中国小商品展销会 (3)主题旅游资源 如升学旅游“今年看北大,明年上北大” (4)生态旅游资源 除生态景观之外,还有生态产业、生态城市 (5)产业科技旅游资源 工业、农业旅游资源 (6)制度经济旅游资源 温州模式
• 意义:
• • • • 分类是认识复杂对象的一种方法 分类是将众多繁杂的旅游资源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 分类式旅游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 分类是区域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础
三、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
• • • • 同质性与差异性原则 对应性原则 递次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逻辑对应、逐级划分(分级与分类
相结合)、相互独立
• 国内研究现状
• 侧重旅游资源的成因和属性 • 主流分类方案:两分法、《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旅游资源分 类分级体系》、《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二、旅游资源分类的目的、意义
• 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分类系统的建立、补充和完善,加
深对整体旅游资源或区域旅游资源属性的认识,发现并掌 握其特点和规律,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科 学研究旅游资源服务,有效地指导实践工作。
现实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精神旅游资源
(六)按照旅游活动的性质分类
• 供陆地活动的旅游资源 • 以水体为基础的旅游资源 • 供欣赏风景的旅游资源
(七)其他分类方案
• 按照旅游资源功能分 • 按旅游资源特征和游客体验(旅游者导向 型、中间型、基础型) • 按照管理级别分 • 按照开发程度分 • 七分法和十一分法 • 《中国旅游资源信息系统》分类方案
3
A 4.下列风景区旅游区中,具有较高的地学科学价值的 是( ) (1)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2)云南的路南石林 (3)甘肃敦煌的莫高窟 (4)巴黎的卢浮宫 A (1)(2) B (1)(3 ) C (1)(4) D (2)(3 )
• (三)按照旅游资源的结构分类 旅游资源的结构是指旅游资源在旅游活动 中的位置和作用。
旅游资源
旅游景 观资源
旅游经 营资源
自然旅 游资源
人文旅 游资源
社会民俗 旅游资源
购物型 旅游资源
休闲求知健身 型旅游资源
(四)按照资源的管理级别分类
根据对旅游资源的价值判断,实行由不同等级的国 家管理机构对其进行管理。
• • • •
(一)世界级旅游资源 (二)国家级旅游资源 (三)省级旅游资源 (四)市(县)级旅游资源
我国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旅游资源
(一)文化遗产类
• • • •
• • • • • •
万里长城 北京故宫 敦煌莫高窟 西安秦始皇陵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 武当山古建筑群 拉萨布达拉宫 庐山风景名胜区
1、体现范围窄:抽象旅游资源未得到体现 2、定义宽泛,分类无法体现(气候、服务、食宿等) 3、旅游资源所属等级未区分(单体与复合单体/资源混合) 4、类型包容过大 5、重视物理特性和地学特性,对美学特性和可测量性重视不 够
(二)《1997年版旅游资源 分类分级体系》(p5055): • 分类目的:旅游资源普查 • 分类依据:同质性、差异性 • 类型: • 数目:6大类74基本类
• 可操作性原则
四、旅游资源分类依据
分类依据
按 基 本 属 性 分 类
按 功 能 分 类
按 资 源 的 结 构 分 类
按 照 管 理 级 别 分 类
其 他 分 类 方 法
(一)按照旅游资源的功能分类:
• 观光游旅型:自然风光、园林建筑、珍稀动植物等 • 文化知识型:历史古迹、宗教文化、社会风情 • 参与体验型:民俗风情、节庆活动、宗教朝觐、漂流、滑 雪、攀岩、探险等 • 康乐疗养型:度假村、康乐保健中心 • 购物型: • 情感型:寻根祭祖、怀古、传统教育等
(p-60):
地质地貌 气候气象水文地理 生物
自然 景观
多样性 非凡性 可创性 共存性 美学
特性
旅游 资源
人文 景观
建筑 文化艺术 风土人情
价值
科学 历史文化 经济
.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 旅游资源按其分布,分为自然景观 和人文景观两类 B 气候气象景观在自然景观中处于相 对重要的位置 C 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 标志 D 人文景观是一种以精神文化形式出 现的旅游资源
(二)自然遗产
• 武陵源风景名胜 •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 黄龙风景名胜区
(三)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泰山 黃山 武夷山 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
张家界黄龙洞
金秋九寨沟
冬天的九寨沟
张家界武陵源
黄山云海
黃山
(五)其他分类依据
• 可持续利用潜力:可再生、不可再生、可 更新 • 旅游资源特征与旅游者体验程度:利用者 导向型(公园)、资源基础型、中间型 • 开发程度:已开发、未开发 • 成因、性质:原生性、萌生性旅游资源
• 收集资料,确定旅游资源分类目的和要求 • 分析比较,建立分类系统
逐级划分、逐Biblioteka 归并• 补充、调整、完善分类系统 • 写出分类说明,含该项旅游资源分类的目 的、要求、原则、依据和分类结果。
六、旅游资源分类的主要方案
(一)1992版《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 • • • 主编单位:国家旅游局、中科院地理研究所 分类依据:性质、状态、特征等 分类数量:类(6类)与基本类型(74基本类型) 6类: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古迹与建 筑、消闲求知、购物 • 本分类系统的缺陷:
(三)根据构成要素 • 1.自然旅游资源 • (1)地质地貌 • (2)气象气候 • (3)水 • (4)生物 • 2.经济旅游资源 • (1)产业经济 • (2)生态经济 • (3)制度经济 • (4)技术经济 • (5)区域经济 • 3.人文旅游资源 • (1)文物古迹 • (2)文化艺术 • (3)民俗风情 • (4)健身娱乐
1.自然景观
地质地貌
气象气候
水文地理
生物
自然景观
地质地貌 ——重要位置
气象气候
对探险猎奇游乐 疗养等性质的旅游 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地理
生物
2.人文景观
建筑
文化艺术
风土人情
2.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更多地 ——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 表现在教育性(知 成的重要标志,是实在的 文化艺术
建筑 风土人情
识的、文化的)旅 文化景观。 游方面的意义。
• 平遙古城
• • • • •
苏州古典园林 丽江古城 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 北京皇家祭天天坛 大足石刻
故宫
拉萨布达拉宫
秦始皇陵
(二)自然遗产
• 武陵源风景名胜 •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 黄龙风景名胜区
(三)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泰山 黃山 武夷山 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
黃山
我国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旅游资源
作业
• 请选取武汉的(一处)旅游景观,根据分类标准 对之进行分类。 • 写出分类说明,含该项旅游资源分类的目的、要 求、原则、依据和分类结果。 • 配备相关图片、声像等资源 • 分组进行:以寝室为单位分组 • 选出一人上台展示小组研究结果 • 以ppt 格式交给任课教师 • 时间:第四周结束前
五、旅游资源分类方法
1
2.下列旅游景点既是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又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是( D ) A 南极长城站 B 九寨沟 C 深圳的“锦绣中华” D 杭州的西湖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 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反映了大自然的: A ( ) ① 色彩美 ②动态美 ③声音美 ④形象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